在“东方论坛”上读了老殿的一篇“现身说法”式的剖白,真是心生感慨!(
http://forum.cnool.net/topic_sho ... 494&flag=topic1)
这两天,几件事情凑到了一块儿:刚约请老殿介绍Kimberling的特殊点大全式的网站,就收到友人的邮件,要我核查一个三点共线的性质;又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文章。
一方面,惊叹于老外做事的细致周到。
通过一个特定边长的三角形(边长为6、9、13),把三千多个特殊点逐一排序,其规范三线性坐标竞无一重复,让人立即便能核实所得的某个特殊点是否已包含其中。真是想绝了!
Kimberling先生这样做,图个什么?
还不是替人着想,避免重复性劳动。
另一方面,我又为国内杂志草率发布“最新成果”而感到汗颜。
网上一搜,“一条新发现的定理”、“又一个三点共线的性质”、“界心定理再推广”之类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但细细一辨,问题来了。所说的“界心”,其实不就是众所熟知的Nagel点!提到的新发现,也就是梁绍鸿《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一书中的几条习题(习题十五第24题,总复习题第44~46题)。
这样的教研和学术的氛围,热闹固然热闹,究竟让人是喜是忧?
真有让人说不出的味道。
记起了单教授十年前所写的一篇书评(《数学通讯》1997年第4期)。文中指出:
“作者自豪地说:‘八十年代……我们在三角形研究领域冲到了前沿’。但如果冷静、客观地检查一下就会发现,‘许多重大成果’其实都是重复了过去已有的研究。”
例如,当书中提到艾-莫不等式的推广,“直到198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墫才一举证明它对n≥3成立”时,单教授毅然推辞了这一并不实际的“荣誉”,指出国外60年代已经有人解决。并说:
“当时在证明艾-莫不等式推广时,我并不知道已有人在60年代做过,这样的经验不少同志都有。其原因是长期闭关自守,很难接触国外的文献。”
“当然,独立的发现在数学史上是很常见的,对于科学的普及总是有益的。但我们必须尊重事实。”
愈加感觉到,其实文化传播是很细致入微的事,并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只要写些通俗文章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窃取火种,弘扬文化精神;我们需要站在数学文化的高度,为师生们提供更多合适的精神养料,借此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什么是文化?文化其实就是在前人基础上,把事件越做越圆满的一种高的追求;
文化更应该理解为一种态度,凡事应该追根究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那种执着!有了这种执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就可无疑了。
华老、张院士、单教授,这样的大师风范,尚且勇于否定过去。这岂不正是求真务实态度最好的注释!
固然,初等数学并不总以创新发现为主要目的,传播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乃是其更主要的特征。
创新固不能勉强,但这并不意味低级重复可以大行其道,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不当轻易抛却的。
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鄂州教师找到三角形“等和点”
荣获全国青年初等数学研究奖
本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上,鄂州市二中教师,37岁的黄华松凭借一篇《“等和点”初探》的论文,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初等数学研究奖。
100多年前,人们在研究物理学中点电荷的平衡时,发现了三角形的等力点(也叫等积点),该点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与相应顶点所对边边长之积相等。2003年的一天,黄华松突发奇想:如果将上述定义中的“之积”该成“之和”,那么这个点在三角形中是否存在?经过两年的努力求证,2005年暑假的一天深夜,他终于找到了这个点,并探索出了该点的9条优美特质。
专家对黄华松“等和点”给予了很高评价。著名数学家杨世民教授激动地说:“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定义的三角形的特殊点,是我国初数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
据了解,三角形还有其他的特殊点,如“布洛卡点”,“费马点”,“密克点”等,都由外国人发现并命名。(来自楚天都市报2006.8.20)
交流会上,黄华松读完《“等和点”初探》一文,当即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一致认同。大家认为,“等和点”的找出,确实是我国初数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中学数学研究》杂志社还当场约稿,准备将这篇有8000多字符的论文分两期推出。
那么被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新发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翻开单墫《平面几何小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6节“孙斌勇同学的问题”中记录了某年,当时在理科试验班读书的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P,Q在△ABC中,并且PA+BC=PB+CA=PC+AB,QA-BC=QB-CA=QC-AB。求证:P,Q与内心I共线。”
这一问题中的两个点之一,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所谓“等和点”。
《小花》同一节中还介绍了:在国外,Q,P两点分别被称作内、外索迪点。索迪(Rrederick Soddy,1877-1956)是英国化学家,因发现同位素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与爱因斯坦同一年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