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10-10 08:58 发表
写在音乐素养课开课前
上周去参观洋洋妈妈她们的艺术创作工房,给我的震撼很大。尤其是要在课程中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的做法,对我启示很大。
尽管我在旺旺这个平台上已经说得够多了,也意识到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家长,但是在前几次的试听中,由于追求效率,我把时间设置得过于紧凑,每个试听班的人数也非常多,结果是疲于完成紧张的试听任务,并没有放松下来,抽空和大家就共同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很好地交流。
应该说,在思玮妈妈向我推荐奥尔夫音乐课程前,我对于奥尔夫的了解仅至于听说过的层面。在此之前,我和很多妈妈一样,和孩子他爸一样,把学一到二门乐器,看作是让孩子亲近音乐,通往幸福彼岸的桥梁,也准备在4岁开始,给她挑一门感兴趣的乐器开始征途。
那时,我刚巧在涉猎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书籍,那些幼儿艺术教育专家在书中对于传统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种种误区作出了深刻和详尽的批判和揭露,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对晴晴进行艺术教育。在旺旺上、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几乎每一个琴童和琴童母亲的痛苦学琴之旅,也迫使我反思原来的判断——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乐器?
难道提高音乐修养,通往彼岸艺术殿堂,只有乐器学习这一条路么?具有良好音乐天赋,特别是乐器演奏天赋的孩子,人群中少而又少,我为什么要无视孩子的本性,让每一个孩子在这么幼小的年纪,就顺从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调动自己的意志来学习乐器呢?这究竟是培养兴趣,还是扼杀兴趣?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在乐器学习的过程中折戟沉舟,转而痛恨和远离音乐之旅。
然而,家长的选择不多,不学乐器,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让孩子做个爱乐人么?我们知道在国外,家长会经常带着孩子参加各类音乐会,在社区、学校、家庭里,这样的亲子音乐活动非常频繁。其实,和子女一起感受音乐,享受快乐的时光,家长自己是一个爱乐人,这是让孩子亲近音乐最好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毕竟生活在国内,生活圈中的妈妈们都是带着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这样的亲子音乐时间非常少见,适合孩子的音乐剧目也并不多见。
所以,奥尔夫音乐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曙光。美育奥福的奥尔夫教学体系,虽然在我眼中还没有完美地诠释出奥尔夫体系的精髓,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课程中,要求音乐老师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更加突出自由感受和创作的概念。奥尔夫不光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对于孩子的人生影响是长远的,我们也许现在不能看到,不能感受到,但是我深信奥尔夫音乐能持续调动孩子的兴趣,参与音乐学习,逐步提高音乐智商和音乐情商。奥尔夫音乐,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音乐,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和创作音乐,不管是孩子,或是成人。
儿童生活馆的开张,也正好给了我可以召集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教育观念的机会。美育奥福的奥尔夫音乐体系,是一个逐年递进的体系,我不知道儿童生活馆和我们的音乐课程,是否能走得更远,我希望更多的妈妈来关注我们,加入我们,我们相伴走下去。
至于乐器学习,呵呵,它并不是我现阶段家庭教育的目标和计划了,也许会是一种结果吧。如果不是培养音乐神童,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其实最适合学习乐器的时候,是在9岁左右。主管认知能力的大脑皮质(额前叶)从4~5岁开始快速发展,到9岁左右大致发育完善。这是孩子能够很好地制定目标和计划,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来完成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进度和学习结果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简而言之,那时再让孩子发现和发展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是事半功倍的,是最适合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ADA妈妈的女儿,她在9岁时去学长笛,从来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她,也表现出一种音乐的灵性。我多希望在孩子真正接触一门乐器之前,能够拥有和保持这样一种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灵性啊。即使她没有歌唱的天分,没有舞蹈的天分,没有乐器演奏的天分,没有作曲作词的天分,那又何妨呢?她一样能成为一个快乐的歌者、舞者、乐者、编者,就象她现在这个样子,希望她永远是现在这个样子,在我眼里,她就是艺术家。我以崇敬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小小的艺术家,我愿意尽我所能为她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快乐的艺术环境,保护她的艺术潜能不被传统教育破坏。
晴晴妈的压力太大了。
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在奥尔夫的音乐认识上,我觉得也需要一分为二。
我在没有接触到儿子学琴之前,对音乐一窍不通;然后疯狂地学琴,是逼儿子学琴
然后一年后小班结束就考级
儿子居然也能把3级的曲目弹下来,按评委老师的说法,在过与不过之间
……
经历了那次疯狂的考级后,现在已经回归了。今年不考级,明年也不考级,但是音乐的学习没有放松,现在也会拿一些小曲自已弹自唱
那是自己哦。对五线谱一窍不通的我,现在也能看懂
《北京欢迎你》这种简单谱拿到手,也能弹
经常欣赏音乐,也对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当然,回头,我更加认识到了奥尔夫音乐的重要性
我们有一个专家会员妈妈,是瑞士苏黎士音乐学院的海归,对儿童律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与设计,现在每个月给我们妈妈与宝宝上一次课程,我现在越来越期待了。
因为,那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记忆
……
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学乐器妈妈们的努力。那些妈妈进行的很苦,但是,真正最后弃钢琴或者乐器而去的,并不多,太多的孩子,就是从这里音乐启蒙的,而且,这个功底极其扎实,成功的喜悦会慢慢冲淡学琴时的痛苦,一点点淡忘
我希望我家儿子会完全记不得我对他的恶行
现在他自己要学琴了
而且,我跟儿子讲,如果你不想学,我们下个月就不去老师家了
可是,儿子的老师每次让儿子学得那么开心
他怎么舍得离开老师呢
每次老师弹下次的作业,儿子在旁边手舞足蹈得兴奋
然后跟我讲,妈妈我将来一定会比老师弹得还要好
……
当然,老师这么喜欢俺家儿子,与我的威逼直接相关
我们跟现在的老师学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在幼稚园学琴的一年,也是以我为主,每天狂练的一年。有时整个周末在练琴。小班的时候,基本上是这样子的
只是往上练,慢慢问题练出来了,一直到考级结束
才回归的。
因为,这么小的宝宝,灵性不错,所以,老师也喜欢。因为,将来,我们成为老师的半个得意门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