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微博摘

这文章有点意思,呵呵。

国产芯片,华为还是做了不少努力的,有大量FPGA设计。其他国字头的科研院所大学的设计,就只能呵呵了。
Intel都折腾10nm了,嘿嘿

TOP

半导体设计,我并不看好走小公司这条路,实力不够财力不够,发展有限。做创业可以,做起来后还是要归大公司,技术发展才跟得上。

TOP

据华尔街预测,近年会有30%的半导体公司被收购。
合并其实是好事,挤掉行业水分,更有效发展。

TOP

转帖:今天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星期是我们高中收课本的日子,所有的学生都有把学校提供的课本全部归还,不然,学校会根据你所没有交还的课本进行罚款。毕业班的学生如果不把书还了,不仅不会有参加毕业典礼的门票,而且学校会拒绝发出毕业证书。上个星期五,一个毕业生来还书,我发现那本书不是他借的,所以我让他回去找他的书。这个星期一他带来了一本书,他说他的书不见了,这本书是用来赔给学校的,可是我一看就知道这本书不是他的,是他老师的,而且他把那本书的编码撕掉,以为这样我就不知道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告诉她回去再找,这本不是他的。星期二,他又拿了另外一本书,说他买来赔的,我知道这本是学校的,因为我每本书的底部都有号码。我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这本也不是他的,让他再回去找,或者自己买一本来赔。星期三,一样的情况,这次什么号码都给他抹去了,但是每本书我都会打个硬章,我看到了,我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说这本不是他的,他要把他的书带回来或者赔钱。今天,星期四,他又来了,这次他什么书都没有带,只带来了一张纸,他跟我说,他的书被很久就给人偷了,他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他去教室偷了老师的书,学校图书馆的书,学校活动中心的书来还,都是每次都给我识破,但是他很惊奇的是我明明知道他偷的书,都是却没有去告发他,只是不让他得逞。最后他决定自己告诉学校,让学校出一张证明来证明书被偷了。说完以后,就交给了我这张纸。我听完以后,笑着告诉他,是的,我一直都知道他在撒谎,但是我一直在给他机会去改正他的错误。我想告诉他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你做错了,没有关系,要勇敢地面对及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我一共给了他四次的机会。他说,他非常感激我没有把他报告给学校,给他机会去改正。他走的时候还跟我拥抱了一下。一个十八岁的黑人大男孩,1.8的个头,肯跟我一个矮矮的中国人拥抱,是一件非常少有的事。这件事让我想了很久。当年轻人或小孩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地给他们机会去认识他们的错误,然后改正,让他们感觉到人心的慈悲,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会少一点迷失的年轻人,多一点心存宽容的人。

TOP

Here's What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Getting Into An Ivy League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ADMISSIONS OFFICER: Here's What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Getting Into An Ivy League School
GUS LUBIN OCT. 13, 2012, 9:03 PM 138,232 22
dartmouth college



College admissions is a mysterious process, and admissions offices do their best to keep it that way. To get the real story, we talked to a former admissions officer at Dartmouth College.

Our source confirmed much of what we'd already suspected.

Minorities get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but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feel sorry for rich white kids.

"The demographic that gets squeezed is the white middle class," said our source, "A lot of student come from the top quartile of the income spectrum, which makes it an elite institution not just in academic quality but also in pedigree.”

East Asians can be disadvantaged too as everyone sees them as "dilligent," but rarely "creative" or "intellectual."

Legacies get a "bump," though not as much as recruited athletes.

"I was constantly peeved by athletic admissions. I thought they brought down the quality of the applicant pool," said our source.

Finally some advice: “It’s much easier to be admitted during Early even though most schools tell you it’s just as competitive, it’s simply not true.”

Also: "Most essays are not very memorable. I think people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a larger risk with essays."

***

More information from our source is below. Quotes are in quotes, the rest paraphrased:

***

Selection process
Each application receives an academic index score, which is based on GPA and standardized tests. A low score is usually a dealbreaker, but still all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Each application will be read by 2-3 readers, who recommend either "admit," "deny," or "possible," sometimes qualified with "strong" or "leaning." Readers also rate each candidate out of 10 for academic and personal qualitie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ings lik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You expect it to be more numbers driven than it is, but the message we always got was to make sure we consider everything else in the application."

Reading an application takes 10 to 15 minutes.

"You're supposed to read 25 to 30 in a day, but that's tough when starting out, and they encourage you to do quality reads. There's a high degree of subjectivity, at least in the first read, but that's what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 are for.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 get 2 people in a bad mood is ... lower than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 get one person in a bad mood."

And don't believe what they tell you about early admission.

"It's much easier to be admitted during Early even though most schools tell you it's just as competitive, it's simply not true. That's standard administrative rhetoric, but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be admitted during regular. We've already admitted 30 to 35 percent of the class Early. When you first start reading apps you might think one is great, but reading the same app later after 600 others then that kid no longer seems as stellar."

"There's a big push to admit or deny."

But some applications end up on the waitlist—and about 10 percent of these are eventually accepted.

"Some are placed on the waitlist for political reasons, say a legacy will be waitlisted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deny outright."

Race
"We're taught to think about diversity openly and look at the needs of the school and also admit kids on that basis. No matter who the person is you're told to measure academics contextually. If it's an African American you know the median SAT score for that demographic and you read the application in that context. You're supposed to do it holistically so race is not the only guiding factor, but can it be significant."

"As for white kids, there are a lot in the possible category. Most white applicants will be from wealthy suburbs of the Mid-Atlantic or New England, pretty well-off, from strong schools, so even if the kid is a 7 academically that might not mean much in their personal context."

"You want to find a kid who stands out given what they've been given. If you see a black student with extremely high SAT scores, you're thinking already this kid is doing pretty well relative to his peer group. i can understand why people have a problem with this process. The demographic that gets squeezed is the white middle class, but then you don't see as many applications from that demographic, period."

"There weren't many people I knew at Dartmouth who were white middle class. A lot of student come from the top quartile of the income spectrum, which makes it an elite institution not just in academic quality but also in pedigree."

East Asians can be at a disadvantage too.

"There was one girl who sued Princeton claiming she was discriminated against for being Asian, so you do find that some Asians can be disadvantaged in the process, and not only because admissions committees think about Asians in a specific way, but because recommenders do too. When reading recommendations you see these words—"diligent," "hardworking"—because people tend to see East Asians in a certain way. You rarely see "creative" or "strong intellectual bent," and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be seen as "freethinking." Same with issues of character. A lot of secondary teach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connect culturally with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type of things they end up doing, so they won't see as much talk about character. But at Dartmouth there was not much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 Americans, since they were considered a historical minority at the school."

The dean and director of admissions keep a close eye on demographic numbers.

"I don't know if they do something at the tail to boost numbers. It just ends up being roughly same numbers every year. It can't be a complete accident."

Still the College could be doing more.

"Institutions pay a lot of lip service to diversity, but aren't really willing to put money where mouth is in terms of recruitment of minority students."

Athletes and legacies
"Athletics can be a powerful vehicle into an elite institutions."

These applications are handled by 1-2 people on committee and kept separate from the main pool.

"Coaches submit lists to admissions officers, ranking recruits, saying these are the kids we really want, and as you get to the top of the list you can be more lenient with academic standards."

"I was constantly peeved by athletic admissions. Even though I didn't look at them I thought they brought down the quality of the applicant pool. Athletic admissions drags down academic quality as one could argue does minority admissions."

Legacies get an advantage too, but not as much as.

"Legacies do get a bump. We're taught to be sensitive of if their father or mother went to Dartmouth. Legacies are admitted at twice the rate of other students—though in part because they tend to be strong academically. Lots of people complain, but i found that people who were legacies were strong academically."

Essays
"The essay is very important. It's when you get a sense of what the kids about. We're looking for creativity, self-awareness. The biggest mistake is when they aren't very self-aware and write standard sports essay where they talk about the big game and that hurts them in the end. Not standing out is a big mistake for kids who are from demographic groups that are historically well represented."

But even an amazing essay can't save a bad application.

"It's difficult to see an app like that because every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pretty strong, especially in the numbers driven game, it's hard for a kid to stand out if not strong academically even if he writes this amazing essay. It's a question of the marginal case."

"Many kids write adversity essays. Some cases are more contrived than others. I remember one essay about a girl who struggled with a broken family in the ghetto, who lacked nuclear family structure at home. It was well-written, not case of pitying herself, but written matter of factly, very powerful."

"Most essays are not very memorable. I think people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a larger risk with essays. There's a way to do that and still be tasteful. You don't want to highlight a negative personality trait. Like if you're a complete narcissist, if that comes across in tone even though the essay is creative it will put off admissions officer. I do think kids need to think more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present."

"Another type of bad essay is a recitation of somebody's resume. We have that already."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14 09:11 编辑 ]

TOP

回复 137楼pp_dream 的帖子

继续转:


看到这故事也给大家讲个故事:二女儿在八年级时,有天被校长叫去办公室,然后看到她的作业本在校长桌上,校长说这个作业本是你的吗?,她说是,校长又说某同学用你的作业本去交她的作业,你知道吗?你允许的吗?女儿一时反应不过来,后来她冷静下来。原来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知道女儿的柜子密码,没有做家庭功课,同样的课,同样的老师,女儿的课在下午,朋友的课在上午。所以那女孩偷了我女儿的作业去交,老师通常是看一下就退还给她,她把我女儿名字擦掉,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想用完再偷偷还回去,我女儿也不会知道。那知道被老师看出来了,交给了校长。我女儿经过一些挣扎,最后告诉校长是她同意那女孩抄一下她的作业题,她借给她的。最后,第二天两人一起下课留下来,挨了处分,全季的作业以零分记算。家庭作业占10%,然后女儿拼命努力,拿到到所有附加分,期末还是拿到了A。后来那同学至今是她的死党,下来也向女儿道歉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后来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如果说实话,那女孩会得到很大的惩罚,她不想这样。另外,她会失去一些朋友。我不知女儿对还是不对,但她坚持我也没法。

TOP

回复 139楼pp_dream 的帖子

我家pp说会有同学抄她的数学作业,我以为没关系呢,好像老师不仔细看?

不过,这几年她倒是常常电话里给同伴讲题。在学校她一直是他们班义务数学辅导员。不是她数学有多棒,而是我们这乡下很多孩子数学水平太差。嗯,也有很强的,九年级就能上pre-calculus。

TOP

课外活动对名校录取真有用么? 哈佛招生官揭秘背后的真相

近年来,随着留学申请的愈演愈热,相关留学机构的活动规划层出不穷,各种机器人大赛,马术集训营,珊瑚礁保护等活动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是让小伙伴们和家长看的心潮澎拜,感觉做了这些活动可是就能分分钟进名校的节奏啊。但..这样子真的靠谱么?今天主页君就来带小伙伴们看看作为担任了哈佛大中华区以及纽约区招生官长达21年的Sally是怎样看待这些留学乱象的,以及对于申请之中的活动部分给出的切实建议。

在许多留学机构举办的各种大赛中,确保获奖,甚至将一、二、三等奖明码标价向学生售卖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并且对中国区的录取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2014年,美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区同时成立了三家代理面试公司。2015年申请季尚未开始,美国大学已经开始大范围启用视频、电话、校友及代理面试工作。当然,活动本身对申请必然是没有坏处的。那么美国大学在大中华区大规模启用面试的目的又是什么?美国大学需要考察的,具体是活动中体现出的那些特点?活动是否越多越好?我们又应该如何为自己有限的假期挑选合适的活动?
      
在2012年笔者与时任哈佛大学大中华区主招生官Sally的对话中,她所表露出的对中国学生盲目追求活动的担忧已经较为强烈。Sally Champagne 担任哈佛大中华区及纽约区招生官长达21年。与各机构讲座中频繁出现的假冒招生官多为面试官或校友不同,Sally亲自主导了中国地区改革开放后的录取,自十余年前的哈佛女孩儿刘亦婷,到12年最后录取的习明泽均由其亲自完成批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对于中国学生的活动浮夸感受尤为深刻。

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活动和标化考试的安排茫然的时候,笔者再次通过邮件与Sally女士取得了联系。本文尽可能的从招生角度出发,为大家分析活动本身的利弊与评判标准。当然,正如Sally女士不断向我们强调的,录取本身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标准,但并没有一个模式化的定则。人格本身(Personalities)永远是大学考核的重点。硬件并不拔尖,但通过生活细节体现出的个人品质打动招生官而获得录取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活动对于申请重要么?

“其实哈佛大学本身只是北美名校的一个代表,但中国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广泛的。美国大学在录取标准中学术比重普遍高于 50%,而学术考察中我们对于实践型学术能力的青睐甚至还要大于分数本身。要知道,当你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已经达到基本要求之后。我们的选择就不可能按照那几十分的差距来判断了。而在余下的审核部分中,社会实践经历确实也是很重要的。但社会实践绝非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要有动机和持续性的。”

在Sally看来,活动确实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学生缺乏的自我认知和思想高度这两项大学考察的重中之重,活动履历是让大家脱颖而出的最佳方式。近年来大规模普及的面试,一方面是美国招生办对于中国学生的活动已经难辨真伪,另外一方面同样是对于学生思想和认知的进一步考察。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活动经历的动机与作用是轻易可以得到甄别的。

在Sally看来,活动分为两种:社会实践型与学术型。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术类活动背景是最为匮乏的。然而不巧的是,在美国大学整体的录取评判标准中,学术的比重不论任何时候都要远远超过社会实践。今年来美国名校的录取案例中,绝大多数都带有一定的学术活动背景。就笔者了解的案例如14年哈佛录取的衡水中学张媛琦同学,唯一的活动亮点是与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数学教授进行了3D打印建模方面的研究课题。虽然她仅仅完成了课题中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但同样获得了名校的亲睐。

什么样的活动是有价值的?

这一点,我们要按照以上的分类从社会实践和学术两个类别的项目分别解析。

一. 怎样的社会实践类活动是有价值的?
“在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中,最为常见的错误就是把活动本身摆在了文书核心的位置。问题是,没有人关心你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如果你真的拯救了非洲人民,我相信我应该是从纽约时报而非你的文书上看到这些。所以重要的是你的动机和过程。

曾经我收到过某一地区的申请者有十几人同时提交了去某国保护动物的活动。其实在我看到他们文书中写到的对动物的怜悯时,我对他们也很怜悯,因为我的第一反应的确不想关心他们为动物做了什么,而是想通过整体材料去判断他们这个活动的机票钱是哪儿来的,结果显而易见:均由父母支付。所以在招生官眼里他们只不过是参加了一次耗费家庭资金的奢侈旅行罢了。因为如果真的想保护动物或者保护环境,看看窗外的雾霾吧,你们在家门口能做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社会实践类活动上中国学生最大的误区就在于申请时的描述“假大空”。在个别黑心中介不择手段的推销下,许多挂着“国际”“高端”名号的活动日益普遍。而一周左右的短期支教类的“快消品活动”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在家长为此类活动买单的时候,请认真思考一下:低于一学期的支教除了打乱农村学校原有教学进度还有什么意义?福利院老奶奶重阳节一天被洗七十多次脚的报道已经登上了华尔街日报,招生官对快消活动能有什么好感?

社会实践类活动切忌“规模”和“规格”,而着重于“自主”和“细致”。如果要保护环境,去非洲考察动物远不如在家救助两年小鸟。如果要体现博爱,去安哥拉支教远不如坚持为中国乡村小学多背一公斤好书。在Sally女士的录取生涯中,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活动的规格之高而打动她。反而是在餐厅打工三年直到领班的故事、为同校近百名受歧视学术进行心理引导和社交帮助的故事真正获得了她的亲睐。

对于社会实践类活动来说活动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学生要切忌被工具本身的包装蒙蔽了双眼。最重要的,是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你的品质:持之以恒,社会思想高度,懂得宽容与付出,甚至仅仅是勤奋努力。

社会实践类活动,自发性的完成其实并不难。然而,学术性活动的活动资源匮乏问题才是对中国学生的最大挑战。

二. 怎样的学术类活动是有价值的?
“竞赛是重要的,一些著名的国际赛事如AMC或奥林匹克奖项永远是最直接体现出学术价值的东西。但这是建立在美国高中生拥有扎实的学术技能,能够学而致用的基础上的。作为招生官,如果我们招收的学生在学校的学术表现不理想我们会直接面对董事会和各系教职工会的质疑。而正是由于过去十余年间许多高分中国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表现平平,我们在之后的录取中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学术履历,这是中国学生最为匮乏的东西。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中国二十年招生经历中我所遇到的拥有学术研究背景的学生屈指可数。而独立的课题研究和思维能力是美国高中队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未来进入大学后的核心工作。中国学生的确擅长于接受知识,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他们创造知识。”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国学生匮乏学术背景的主要原因。

对于美国大学而言,学术能力的核心体现并不在于知识基础本身。在中国高中理工类课堂上要求背诵的数学公式和指数在美国很少发生,绝大部分理工类考试中都要求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完成这些基础工作,而学生更需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人文社科的学习模式更为迥异,背诵历史事件和细节几乎是不可理喻的,但对于事件的见解却至关重要。

总结:说到底,学术最重要,AP,SAT1,SAT2这些都是学术,奥赛,科创奖,RSI,选择性夏校也是学术,学术类的活动有排他性,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这样就造成了排他性和美本招生最为看重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TOP

哈佛校长: 在这个利己主义的时代, 别忘记我们对他人的责任和依赖 | 蓝橡树

2015-06-14 蓝橡树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对于我来说,那也许是“利己主义”最真实的写照了。我们无休止地关注我们自己、我们的形象、我们得到的“赞”,不停地进行“自我放大”。

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都在不停地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我们花很多时间盯着屏幕看,却忽视了身边的人。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经历不是被我们体验到的,而是被保存、分享并流传于Snapchat 和Instagram 等APP 上的——最终它们呈现出的是一种由我们所有人合成的自拍照。」

本文摘译自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2015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小编以校友身份在现场听了讲话,感触颇深,遂编译与大家分享。

........................................

当我们的开国先辈于1630年来到马塞诸塞州的这片海岸时,他们是作为持异见者而来的——他们摒弃了家乡英国的体制。但是一直令我惊奇的是,在当时的这片荒地里,在如何生存下去还是个未解的问题之时,这些开国先辈很快就意识到了建立(哈佛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的必要性。

自此以后,一代代人来了又去,哈佛的校园也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当年的几间小木楼。但没有变的是,每一代人都充满信心,想要建立更好的社会,每一代人也都相信,这所大学将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正如一位早期创始人Thomas Shepard 所说,我们希望毕业生走向世界之后,能够成长为对国家有益之人。


今日哈佛大学全景

而如今,将近四个世纪后,我们发现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如何鼓励我们的毕业生去做对他人有益之事?我们是否培养出了以造福他人为目的的毕业生?还是,我们所有人都已变得对个人成就、机遇和形象如此痴狂,以至于忘记了我们的互相依赖,忘记了我们对于彼此和对于这所旨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大学的责任?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不要误解我:自拍真是件令人欲罢不能的事儿,而且在两年前的毕业典礼演讲上,我还特意鼓励毕业生们多给我们发送一些自拍照,让我们知道他们毕业后过得怎么样。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对于我来说,那也许是“利己主义”最真实的写照了。

韦氏词典里,“利己主义”的同义词包括了“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和“自私”。我们无休止地关注我们自己、我们的形象、我们得到的“赞”,就像我们不停地用一串串的成就来美化我们的简历,去申请大学、申请研究生院、申请工作——借用Shepard 的话来说,就是进行不停的“自我放大”。

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都在不停地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我们花很多时间盯着屏幕看,却忽视了身边的人。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经历不是被我们体验到的,而是被保存、分享并流传于Snapchat 和Instagram 等APP 上的——最终它们呈现出的是一种由我们所有人合成的自拍照。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

当然,适度的利己是我们的本性。正如我们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O. Wilson 教授最近写道的:“我们是一个充满无尽好奇心的物种——只要对象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知道或想知道的人们。”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自我迷恋会有两个令人不安的后果。

首先,它削弱了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感——一种服务他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Thomas Shepard 所描述的哈佛大学的使命:让毕业生们不断成长,超越自我。这种成长并非仅仅是为了每个人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他人和整个世界——这也是这所大学一直以来努力为之奋斗的使命。

我们的学生和教授已经通过服务周围的社区以及整个世界,身体力行地践行这种使命。从为哈佛所在Allston 小镇的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去利比亚参与缓解埃博拉病毒危机的工作,哈佛人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哈佛园的Dexter 校门邀请学生们“走进校门来增长智慧,离开大门去更好地服务你的国家和你的同胞。”今天,我们约有6500名毕业生将走出大门,愿他们每个人都记得服务的使命。

利己主义除了削弱了我们的服务意识,还有一种后果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过度的自我关注掩盖的不仅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还有我们对于他人的依赖。对于哈佛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对于各种社会基础机构,这很是令人困扰。我们遗忘了高校和机构存在的目的和必要性,使我们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大学?批评家们问道:我们就不能全靠自学吗?硅谷创业家Peter Thiel 敦促学生们辍学,甚至还给予他们经济补助,让他们辍学创业——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哈佛的一些本科生。毕竟,从逻辑上来讲,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都辍学了,他们似乎都很成功。事实如此,没错。

但是请大家别忘了: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都是从哈佛辍学的!哈佛是孕育他们改变世界想法的地方。哈佛以及其他像哈佛一样的学府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商业分析师、律师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都是Facebook 和微软公司赖以生存的员工。

哈佛也培养了无数的政府官员和人民公仆,建设和领导国家,让像Facebook 、微软以及类似的公司可以繁荣发展。哈佛大学还培养了无数的作家、电影制作人和新闻工作者,是他们的作品给互联网增添了“内容”。

而且我们也要看到,大学是人类和社会技术革新的源泉,这些革新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基石——从早期创造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成功,到为如今无处不在的触屏奠定基础的样机的发展。


哈佛孕育了他们改变世界的想法

我们还被告知,大学将土崩瓦解,颠覆性的创新将使得每个人可以自学成才。人们可以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中选课,并设立DIY学位。但在线学习与大学学习并不相悖,前者可以拓展——但不会取代——后者。通过类似像edX 和HarvardX 的这样的在线课程平台,我们已经开始与全球数百万的学习者分享哈佛的精神财富。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世界各地的在线学习者中,有一个群体人数众多,那就是老师——他们正用这些在线课程中的知识来丰富他们自己线下的学校和课堂。

总而言之,主张大学已经没有存在意义的断言来源于人们对于机构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的根本在于我们对于个人权利和感召力的陶醉以及对于名人的崇拜。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都和大学一样,成为了质疑和批评的靶子。

很少有反对的声音来提醒我们这些机构是如何服务和支持我们的,我们常常认为它们的存在理所应当。你的食物是安全的;你的血液检查是可信赖的;你的投票站是开放的;当你拨动开关时,一定会有电;你所乘坐航班的起落都是根据航空安全规定进行的。设想一下,假如所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停摆一周或一个月,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机构体现了我们与其他个体之间持久的联系,它们将我们不同的天赋和能力拧成一股绳,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同时,它们也将我们与过去和未来维系起来。它们是价值的金矿——这些恒久的价值超越了每一个自我。机构促使我们放弃眼前即刻的快感,思考更远大的图景,更长远的全局。它们提醒我们世界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肩负着过去和未来的责任,真正的我们要比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自拍照要广博得多。

而大学的责任正在于此——用我们共同的人类遗产号召大家去开拓未来——这个未来将由今天从这里毕业的数千名哈佛学生去创造。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承诺,它并不针对单一的个体,甚至不针对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它是对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承诺,是一个对于正在等待它服务的时代的承诺。


哈佛校园正中的约翰·哈佛雕像

1884年,我的前辈、Charles William Eliot 校长为约翰·哈佛雕像揭幕,并谈到研究约翰·哈佛——这位冠名了这所大学的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带来的启发。

Eliot 校长说:“他(约翰·哈佛)会告诉人们善行会流芳百世,会以超越所有计量方式的速度和规模繁衍。他会教导人们,在这个教育花园里播下的种子,如何迸发出喜悦、力量以及永远新鲜的能量,年年花开,随着时光流转,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花繁叶茂。”

所以,今天下午我们列队行进经过的那座雕像,它不仅仅是一座代表个人的纪念碑,更是代表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社区和机构的纪念碑。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就代表了一种对于哈佛这个社区和机构的认可,这种认可也是你对于哈佛驱使你超越自我、惠及他人的感召力的认可。我感谢你们今天在这里的许下的承诺,祝你们每一位都开心、健康且永远充满活力!

TOP

搬运

引子
                 
在美国,不管你去哪个大学都需要申请。而要申请大学,就需要理解大学录取的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跟中国的高考制度很不一样。简而言之,美国大学招生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成就。具体而言,大学招生官需要考究很多因素,比如: 1)四年高中平均成绩(GPA)和学生在所在高中的排名;2)SAT等标考成绩;3)课外活动工作量及成就;4) 申请大学小作文(Essay);5)老师推荐信;6)AP/IB课程; 7)面试表现;等等。

在以上各项录取考核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SAT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实,真正最最重要的是平时成绩。虽然各个大学侧重略有不同,但平时成绩大致都占了40%左右的比重。

平时成绩的评估并不简单地是个GPA的事情。尤其在申请好学校、好专业时,还要看高中课程的组合和难度。课程组合不仅要能体现学生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而且要跟所申请专业有相关性。高中课程有三个难度级别:普通课程,  荣誉课程,以及AP/IB课程。学生既不能为确保得A而不选高难度课程,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没有自信心、缺乏挑战精神;也不能过度追求高难度课程而导致GPA下降,因为这样会被认为不自量力、缺乏判断能力。

所以这里必然有个度、有个平衡的问题。当然,如何掌握这个度,怎样取得这个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同时,围绕GPA成绩和AP/IB课程,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一直有很多疑惑、甚至不少误解。市面上,则流传着各种互相矛盾、彼此相左的观点,争执不休、议论不止。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此,笔者特意做了深入调研,从怎样计算GPA开始,到介绍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过程,最后指出选修AP/IB课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尽可能详细地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问题一:GPA是怎么计算的?

PA英文全称Grade Point Average, 中文通常翻译成平均成绩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学生在某个阶段所选各门课程的成绩平均数。对于将要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平均成绩点就是其高中四年里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数。

那GPA是怎么换算的呢?字母分制、4.0分制、百分制之间最常用的换算方法是:

A+ = 4.0 = 97-100
A  = 4.0 = 94-96
A- = 3.7 = 90-93
B+ = 3.3 = 87-89
B  = 3.0 = 84-86
B- = 2.7 = 80-83
C+ = 2.3 = 77-79
C  = 2.0 = 74-76
C- = 1.7 = 70-73
D+ = 1.3 = 67-69
D  = 1.0 = 64-66
D- = 0.7 = 60-63
F  = 0.0 = 0-59

通常,平均成绩点的计算,不仅要考虑每门课程的得分,还要考虑每门课程有多少学分/学时。通常的算法:先把每门课的成绩乘以该课程的学分/学时,再把这些成绩和课时分别相加,最后用成绩的总和除以课时的总和,所得结果就是平均成绩点。用公式来表述就是:

GPA=【(课程1成绩*学分1+课程2成绩*学分2+课程3成绩*学分3+课程4成绩*学分4+…..+课程n成绩*学分n)】/【学分1+学分2+学分3+学分4++…..+学分n】。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高中的具体算法会略有不同。比如有的高中会把A+算成4.3。更有一些私立高中,比如Philip Exeter Academy,采用11分制。另外,每个高中课程难易差别也很大,有的高中有很多AP/IB课,有的AP/IB课则比较少。有的高中在计算GPA时会根据课程难度进行加权调整。另外,有的高中会把学生按GPA排名;有的只给出一个范围,如前5%,但没有具体排名。

在申请大学时,每个高中的counselor会把自己高中所提供的所有课程、每门课程的难度系数、有多少学生选修、每门课程学生的成绩分布等详细信息送交各高校。

在录取过程中,大学招生官会根据高中counselor提供的课程信息,重新计算GPA。难度较大的AP/IB课程会对最后的GPA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学生选了很多AP/IB课,而且每门AP课的成绩都特别好,那该学生的最终GPA会得到很大提升,很有可能会超过4.0。

问题二:什么是AP/IB课?

既然AP/IB课程这么重要,那到底AP/IB课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对AP/IB课做个简单介绍。

一. AP课程介绍

AP是AdvancedPlacement 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大学预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赞助和管理、让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的大学课程,相应的考试称为AP考试。

1951年,福特基金会启动AP项目,推荐在高级中学进行一些大学水平的课程、参加学分考试,并允许他们在大学时获得同等学分。1955年,转由美国大学理事会管理运作AP课程。1956年,首次举办AP考试,当时的考试课程只有11门。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22个科目、37门课程,囊括了音乐、历史、计算机、数学、英美文学、美国历史等等。现在,AP考试已经成为由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办的全球性统一考试,每年5月初的两个星期在全球80个国家统一举行。

目前在美国,已有1万六千多所高中开设AP课程。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近四千多所大学承认AP学分,并把它作为重要的入学参考标准,其中包括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大学。

学生在AP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将获得AP优异奖(APScholar Awards)。AP优异奖分5个档次,难度由低到高分别如下:

1)AP Schola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三科或三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的学生

2)AP Scholar with Hono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四科或四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25分以上的学生

3)AP Scholar with Distinction: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五科或五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5分以上的学生

4)State AP Scholar :由华盛顿特区及美国境内各州各自选出两位参加过AP考试并符合3分以上的AP考试成绩最多而且考试平均分数最高(需高于3.5分以上)的两位学生(男女生各一名)

5)National AP Scholar:颁发给美国境内所有参加AP考试的学生中,有八科或八科以上成绩超过4分,且平均分数在4分以上的学生

这些奖项提供给在AP课程及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虽然除了奖项的证书以外,不提供奖学金,但这个奖项的纪录将会随AP考试的成绩一并送到准备申请的大学,作为申请文件之一,所以该奖项会对学生申请大学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AP课的重要性,美国大学理事会一直关注着AP课的发展和作用,并努力尝试创新和提高。就在今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推行了AP课的改革,新的AP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稳固掌握、淡化考试中对公式的死记硬背和生硬套用。

二.IB课程介绍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 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的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中11和12年级),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for Life(终生的教育),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少年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IB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学的最后两年,通过两年的扎实教育,培养出受全球大学认可并优先录取的精英型人才。

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是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在世界各地,学生在IB体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考试。一年两次(北半球于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试卷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属性各自完全相同。试卷的批阅及考生成绩的公布也由IB总部集中处理并同时放榜。

问题三:AP/IB课有多重要?

最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也比较好。正如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Fitzsimmons所说,“学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预测指标是学生选修的AP/IB课和AP/IB考试成绩”(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 而SAT的成绩高低,和在大学的表现关系不明显。这使得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AP/IB。

所以,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等顶尖大学时,AP/IB课程的作用可谓是非常的大。事实上,AP/IB课程高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联盟大学把其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标准。

AP/IB课程考试已经成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敲门砖。从前,只要修了大学课程,就会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如今,上AP课程只会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没有上AP/IB而申请名牌大学的高中生,反而被认为不正常。

AP课程的重要性还具体表现在:

1)增加GPA成绩。平均每门AP课程成绩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前面已经说过,GPA恰恰是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是的第一考虑要素。

2)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在美国,选修AP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通过荣誉课程,而进入荣誉课程的学生又必须先过普通课程。所以,有资格选修AP课程本身就表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是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标。AP课程是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比高中普通课程内容难度增加很多。因此,美国顶尖大学能够比较有把握地从学生在高中是否选修AP课,选了多少门AP课,AP课的考试成绩中,判断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4)可以转换成大学学分,以便提前毕业,或在大学选修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另外,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学费:在美国,获取一个名校的大学学分大约需要1000美元,一门AP课程可以转换成三到六个大学学分。所以,学生在高中期间选修的一门AP课程有可能转换成三到六个学分,为父母省下3000到6000美元。

问题四:AP课和IB课有何区别?

仔细对比一下,AP课和IB课之间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IB课必须要在有IB节目的学校才能选修,学生学完如成绩合格,就能获得文凭。AP课则是大学的一些课放到高中,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去学习。AP课的选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AP课选修;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甚至可以在家自学,最后参加AP考试。

2.高中IB其实是四年的学制,头两年是pre-IB, 后两年是IB,没有头两年的pre-IB, 就不能进入后两年的IB。AP课则没有选课时间的限制。

3.IB学业里面包含AP课程,反之不然。

4.AP课考试既有多项选择题,也有小短文,大概各占一半,考试满分为5分;IB课考试形式以写小短文为主,很少有多项选择题,考试满分为7分。

5.IB课程涵盖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而AP课则是提供单一学科的强化学习。所以,从单科讲,AP课比IB课更深些;从整体讲,则IB课比AP课更难些。

6.IB课程面广,写的东西多,工作量大,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IB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技巧。而AP课程允许学生只选修他们较强的科目,从而可以不影响他们的平均成绩。

7.AP课重在知识的传授。IB课程则文理并进,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每一门课程都十分注重研究过程的训练, 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IB通过大量的课外和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问题五:大学招生官怎样评估AP/IB课?

要想真正理解并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的很多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细节。

很多大学在招生初期,先会通过初审筛掉一部分明显较差的申请者。而在录取后期,则会采用“同一高中组学生的对比排名”(“school group review”)的方法。具体而言, 计算机程序会把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按GPA排名,每个学生的信息中含有GPA、标准考试成绩,以及其他一些评判标准。很多大学的招生官会建立一组类似1-5-5-5-6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一个学生在每一学年选修的具有挑战性课程的数目。同时,他们还建立一组数,表示学生选修的AP或IB课,比如,1-2-3-4-5,表明学生在五年中分别选修了1,2,3,4,5门AP或IB课。如果你们学校有好多学生的AP或IB数据是2-3-4-5-5,而你的是1-2-3-4-5,那么很有可能招生官会认为你比较弱。

另外,也有一部分大学把AP或IB课直接通过加权计算到修正的GPA中,然后按照修正过的GPA进行排名。那些选修了很多AP或IB课而且AP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的修正GPA会很高,大于4.0. 如果你没有选修或只选修了很少的AP或IB课,那即使你每门课都是A,你的修正GPA还是会比人家低。这样,在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中,你的排名就会比较低。

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这样的排名永远都是在从同一高中来的申请者中进行的。招生官不会把不同学校的申请者放在一起排名比较。这一点非常关键。
        
问题六:大学录取中,AP课和IB课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很困惑地问过这个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有误解。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直被误传着这么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IB难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所以大学招生时,IB课比AP课更有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这样的观点最初出自部分教IB课的老师,后经以讹传讹,逐级放大。

IB和AP课程及成绩更多的说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挑战精神。名校更看重学生是否行之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挑战自己,并取得好的成绩。为此,大学招生官会要求高中升学顾问注明申请者的课程组合,跟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比,是属于“最具挑战性的”、“很具挑战性的”、还是“稍具挑战性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特别灼灼闪光的其它亮点,那么只有课程组合难度“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才会被顶尖大学所考虑。而足够数量的IB课和AP课都属于“最具挑战性的”。

所以,美国名校录取时无所谓更看重哪个成绩,IB和AP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这些成绩只是敲门砖,更多的还是要看孩子的软实力。

问题七:到底需要修多少门AP课?

这是一个最困惑大家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些统计数据。

美国大学理事会2012年的年度报告,列出了美国前200所收到AP成绩最多的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名列榜首,共有8603名考生向该大学提交了27488门AP考试成绩,平均每人提交3.2门。排名在前的学校依次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6605人/24569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538人/22920门),佛罗里达大学(6541人/22145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4980人/18053门),德克萨斯A&M大学(5420人/14579门)。

至于顶尖大学,每位学生提交AP考试门数更多。1150名学生向耶鲁大学提交5691门成绩,平均每人4.95门;其他学校依次是:斯沃斯莫尔学院4.738门/人、哥伦比亚大学4.692门/人、达特茅斯学院4.688门/人、威廉姆斯学院4.64门/人、普林斯顿大学4.63门/人、宾夕法尼亚大学4.605门/人、泊默拿学院4.438门/人、加州理工学院4.4门/人、康奈尔大学4.364门/人、布朗大学4.297门/人、哈佛大学4.296门/人。

从这些统计数据的表面看,名校录取的学生平均选修近5门AP课。假如因此就简单地认为5门AP课是magicnumber,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修多少门AP课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哈佛每年拒绝的学生中有很多人考了十几门AP,而录取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只修过一两门AP。

为此,有必要再强调一遍:美国大学申请,看中的是申请者本身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是否能够挑战自我、是否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持之以恒等因素。而AP分数,只是佐证,而非标准。另外,前面讲到过,大学招生官会结合每个高中升学辅导员递交的高中课程设置,把同一高中的申请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排名。

所以,每个学生该修多少AP课实际上取决于:1)自己高中开设了多少门AP课 2)同一高中的其他申请者选修了多少门AP课。诚然,“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如果你们学校开设很多AP课,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好事,因为你有很多选择;是坏事,因为为了申请顶尖大学,你可能必须选修很多门AP课。另外,如果你们学校有其他同学选了很多AP课,那你也被迫选很多AP课,所谓水涨船高(“Rising tide lifting all boats”),这是竞争必然引起的“军备竞赛”,恶性循环。

另外,在决定选修多少门AP课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真实实力,尽量做好各种平衡。如果为了追求AP课的数量,导致负重过多,影响了总体GPA,或者牺牲了其他课外活动,甚至大大减少了睡眠,那显然是不自量力、极不可取的。

早在2006年,MIT的招生办主任就写过一篇文章名为 “On APs”,阐述了他对AP考试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他担心人们进入一个误区,认为高校只看重越多越高分的AP成绩。其实不然,他认为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接受挑战、并且忠于挑战的决定,这才是学习AP课的动力。他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出了一个关于“Balance”的观点:即学生应具有掌握平衡的能力,不仅要平衡好正式学业和业余学业,也要平衡好课堂学业和课余玩耍,还要平衡好通过书本学习和通过想像力学习。为了学习4门、5门、6门甚至7门以上的AP课程,而放弃其他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是“得不偿失、荣不盖愧”的。

斯坦福大学的前招生主任也澄清道:“我们一直在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观点:认为一个以放弃学生的快乐生活和兴趣爱好为代价,而充斥着饱和的AP课程的高中课程体系,是进入斯坦福学习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我们根本不要求此类的课程设置,这样的体系本身也是极不健康的。”

问题八:选修AP课需要注意什么?

综上所诉,在选修AP课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要提前作好计划。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修课程也是需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要调配好课程的难度,不要一个学期全部是难度很大的课程,另一个学期全部是很容易的课程。同时,要意识到,很多较难的课程都需要有前置课程的要求。这些因素都需要在最开始规划时考虑到。

2.需要跟学校辅导员多沟通。辅导员总体来说对学校课程设置非常清楚。同时,学校辅导员在多年跟众多学生和各大高校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好好利用辅导员这一免费资源实在是很大的浪费、极大的错误。

3.可以跟高年级的学长讨教经验。高年级学长可以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每一门课的作业多少、难易程度、老师好坏等有用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你选课时可以更加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4.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在学校提供的课程里,尽量追求难度、挑战自己。

5.一定要讲究平衡,不要过渡消耗自己。如果选较多的AP课,降低了GPA, 则说明AP课选的过多了。如果学生感到疲劳了,作业多到影响睡眠了,也是一种选课过多、过难的迹象。

6.AP课的选择应尽量与自己将来申请大学的专业方向相一致。大学招生官会敏锐的从你选修的AP课程和你申请的专业看出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确定性。

7.不要太在意其他学校的朋友选了多少AP课。招生官不会把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选课和成绩放到一起来比较的。

8.最后请记住,AP课不一定非要上课。有的如有把握,可以不上课,复习一下,直接参加AP考试的。

总之,如果你在高中选课时能充分利用辅导老师、积极借鉴学长经验;早作准备、提前规划;听从内心呼唤、坚持自己兴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享受学习中的乐趣、兼顾课堂外的精彩;讲究平衡、追求稳定;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不在乎他人的干扰;扎扎实实、稳稳当当;那就大大增加了你实现目标的机会,缩短了你和梦幻大学的距离。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18 05:51 编辑 ]

TOP

回复 143楼pp_dream 的帖子

这篇文章在微信上看到过,我都忘记了我转帖过没有
贴过就再贴一遍。

TOP

我在 Google 当工程师的一天

2015-06-24 程序员的那些事



最近我在想,和在哈佛时的院系工作相比,在Google上班日子到底有多么不同。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哈佛一周,如果我要是能半个小时做些和编程相关的事,那真是走大运了。而我在 Google 将近有(或超过)90% 的时间在编写代码。所有我也就没那多时间去拖延或浏览大量“无意义”网站,因为我比以往更享受这份工作呢!


Matt Welsh

下面就是我在 Google 的典型一天:

6:30 – 起床、把儿子叫起床、洗漱、早餐、带着汪星人遛公园。

8:30 – 去上班(大多数时间是乘地铁)。

9:00 – 到达开始工作咯。为了让我的工作环境回归正常状态,我得输入 6 个不同的窗口密码。检查邮件。检查我在不同数据中心的几个部署任务的状态,然后接着前一天的工作。

9:30 – 10:15 – 开始写代码了,给我工作的系统增加所请求的特性。一直调试,直至正常运作,编写一到两个单元测试。 Review 代码变动列表。抢三瓶免费的无糖可乐(Diet Coke)。

10:15 – 11:00 – 转到另外一个项目的 Git 分支。看看同事给我写的 Code Review。仔细检查代码,并着手处理评论中所提的问题。构建新版本,重新测试,重新修改代码,以确保代码看起来和运作都不错。提交修改后的变动列表,回应评论。

11:00 – 11:30 – 再次切换到另一个项目。安全起见,重构代码,然后启动一个需运行三小时的 MapReduce 任务,生成日志数据,来分析网络延迟。

11:30 – 12:00 – 和在山景城的团队成员迅速地开视频会议。

12:00 – 12:35 – 去餐厅吃美味的免费午餐。和同事侃大山,分享我在中学时倒腾(hacking) Apple IIgs 电脑的往事。

12:35 – 14:00 – 回到工作台了。检查邮件。检查 MapReduce 的工作状态 – 基本完成一大半。回应上午已做完的 Code Review 的最新评论,然后提交代码。合并并清理 Git 分支。查看任务列表,看看接下来要干啥。

14:00 – 15:00 – 和在剑桥、山景城和其他地方的团队开视频项目会议。这个会议是我一周之内唯一时长一个小时的会议。这段时间比较有趣,我倒腾一下本本,看看 MapReduce 的状态页面,查看是否已经完成。检查 Buzz,匿名发一到两条评论。

15:00 – 16:00 – 灌红牛,保持能量,继续奋战剩余时间。MapReduce 认为已经跑完了。生成结果数据图,并仔细观察一会。为什么和预期结果不一样啊,分析一下。更新代码,重新生成统计数据。尽量在下班之前做到可以跑一次另外一个 MapReduce。

16:00 – 17:00 – 吼吼,今天是周四,威士忌酒会时间到鸟!一群同事聚集到一块,喝着苏格兰威士忌,玩玩《吉他英雄》,搞点音乐助兴!(我办公桌下面收集一些苏格兰威士忌。不知怎么的,我被指派为“酒会”的护卫,不过这倒挺适合我的。)  (译注:《吉他英雄》是是一款为吉他爱好者专门设计的音乐游戏,通过模拟的音乐演奏让玩家亲身体验成为摇滚吉他明星的快感和喜悦。)

17:00 – 收拾笔记本,回家咯。

17:30 – 20:00 – 晚餐,家庭时间,直至儿子去睡觉。

20:00 直至睡觉 – 如果晚上有事做,就做事。如果没事,就来些鸡尾酒。



相比之下,我在哈佛典型的一天工作:

6:30 – 起床、把儿子叫起床、洗漱、早餐、带汪星人遛公园。

8:30 – 去上班(从家走到办公室是20分钟路程,我会带着狗一起去)。

9:00 – 到办公室。检查邮件。抱怨一番,下午会议之前我必须要做的大量工作。

9:15 – 开始写资助申请书。大约三分钟后,我不知道我要写些什么东西,所以接下来的约 45 分钟时间是在刷 Engadget、Hacker News 和 Facebook 这些网站。

10:00 – 尽力迅速从看网站的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尽力在一堆必须写的推荐信中有所进展。幸运的是,这些工作很轻松,可以借鉴之前前写给其他人的推荐信,大部分是“拷贝粘贴”的工作。

11:00 – 查看日程表,才发现我仅剩一个小时来完成实质性的工作。回复一些在我收件箱沉睡了好几周的邮件。给助手发邮件,安排下周的三次以上的会议。

11:30 – 起草一份预算,给不同的支持人员发送三封邮件,尽力在资助申请书方面有所进展。给申请书取一个标题和全额预算,使其听起来合理。哎,不过我还不知道项目内容会是什么样的。

12:00 – 带着汪星人,在校园溜达 20 分钟。要是中途遇到其他汪星人,那就不止 20 分钟咯。

12:30 – 跑到法学院餐厅打饭,东西超贵又不怎么好吃。回到办公室,偶一个人郁郁寡欢地吃,边吃边刷 Engadget 和 Hacker News。

13:00 – 当日的第一个会议,和来自台湾 XXX 公司的 YYY 童鞋开会。他们一毛钱都没给我,却想让我花半个小时去超详细地解释我给他们做的研究项目。

13:30 – 当日的第二个会议,和一位二年级的童鞋一起开的。他突然决定,在漫无目的的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想去伯克利或麻省理工攻读哲学博士。虽然我苦口婆心地解释,没有相关研究记录,不大可能有机会了,但他最后请求我无论如何要写一封推荐信。(于是)狡黠地留意可以借鉴哪些推荐信。

14:00 – 想到不得不做半个小时的讲课。(于是我)翻出了去年的讲课笔记,把幻灯片标题中的“2009”改成“2010”。大概浏览一下,虽然想着这堂课完全是个灾难啊,但我并没有时间来修正了。

14:30 – 16:00 – 向大约 70 名又困又烦的本科生讲解缓存算法。为了让讲课更加令人兴奋,我用了大量的 PPT 动画,也用激光笔狂热地做手势。在回答大量问题后,我才想起来,这个幻灯片去年为什么是灾难了,我发誓,来年再次使用这个幻灯片之前一定要修改它。

16:00 – 16:10 – 关门躲在办公室,尽力平静心情,平复在讲课过程中飙升的肾上/腺。狂灌可乐,补水补能量。

16:10 – 16:20 – 查看邮件;浏览 Engadget;刷 Facebook。

16:30 – 17:00 – 当日的最后一次会议,和两位研究生讨论,所剩时间不到一周了就要提交的论文。尽管他们没有大纲和结果,但他们非常乐观,相信能及时完成。我在白板上花约半个小时概述思想和可能的图表,他们则在笔记本上龙飞凤舞地做记录。许下一个模糊的承诺,如果当周能收到论文草稿,我会检查的。

17:00 – 带着汪星人走路回家。这是一天中最爽的时候。

17:30 – 回到家,立刻坐下来查看我在演讲和会议中积累的海量邮件。给我助手发送五个新的会议请求,让他在下周安排好。

17:45 – 20:00 – 家庭时间,晚餐。

20:00 – 假装“工作”,看看邮件,修改一下我下周要用到的幻灯片。由于太累,啥正事也干不了了。喝点酒,然后再次浏览 Engadget 网站。



译者后话

也许你看过此文后,会觉得哈佛教授的一天工作时间怎么有点懒散,其实原文评论中也有类似疑问,Matt在回复中解释说,这是他个人不善于时间管理,并非所有哈佛同事都和他一样。另外他也坦承,他在哈佛时就是一个糟糕的管理者(manager)。

此外,在原文评论中,有人匿名吐槽 Matt 一天只工作 7 小时,按理应该是 8 小时。

Matt 回应:本文是半开玩笑的,诸位不必太认真哦。Google 才不会招白痴进来,你们懂得!我不指望在工作时和同事一起喝威士忌。Google 给员工奖励的是“质量”,不是“数量”。此外,我一天 7 个小时能干的活,大部分普通人得干 15 个小时。不是吹牛!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25 03:43 编辑 ]

TOP

狗狗的民工过着怎样的悠闲生活!令人发指
每天工作时间就这么点点!
羡慕嫉妒恨!

TOP

本民工我的典型一天

6:30 – 起床 (常常因为要早晨洗个澡而6:10爬起)
             把pp童鞋叫起床/洗漱/早餐;
             给狗狗Buffy准备早餐,等到我把她的盘子放在她的大餐垫上,她就伸着懒腰过来了。

7:15 – 去上班(顺便送pp童鞋)。

7:50 – 到达公司,开始工作咯。
             落座第一件事,查看email和昨夜仿真运行结果,敲完一串命令后,去做第二件事:去咖啡间弄一杯咖啡,早上一定选French roast (dark),一杯下肚保证一天亢奋。


8:30 – 9:00 – 老板的每日例会。
                        老板给每个小分队半小时的例会,一共三个主要小分队,我们是第一个开会的。半小时的例会,讨论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们的会经常拖延,导致第二小分队的老哥们在会议室外排成一排。

9:00 – 12:00 – 紧张的工作。
                            期间,与工作伙伴Joe进行N次交流/讨论。我们俩搭档合作3年,渐渐磨合出来了。Joe是位很聪明的民工,40岁的样子,已光了头,这说明聪明必须付出绝顶的代价啊!
                             此外,还需要处理些其他同事的email,回答问题或问问题。



12:00 – 12:30 – 去餐厅吃付费午餐。
                              午餐菜谱每周重复,周一主餐是Omelette, 周二墨西哥餐,周三Pasta,周四或印度或中国炒饭/蒙古炒面,周五是剩菜总汇。一般一餐7刀,能吃得很饱。
                              午餐是同事们侃大山的时间段,所有有关裁员收购等的小道消息都在此时传播。

12:30 – 13:00 – 吃完午餐,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在公司大楼外遛弯。公司有很大的草坪和山坡,并铺有步行道。沿着步行道走一圈大概有2~3miles,耗时至少半小时。此时也是同事聊天时间段,各种八卦和政治观点在此时段交流。

13:00 – 17:00 – 继续紧张的工作,同上午。
                            有些问题的解决很耗时,尤其是in field application中或者在emulation platform中,芯片运行出现问题,非常难以定位,常需要多个回合才能找到root cause。但凡root cause不是我们的,我们总是舒一大口气,呵呵。

                             如果上午问题清理顺利,下午有时间上个网,比如在旺旺逛逛,没什么可看的,就灌灌水,比如现在。

17:00 – 18:00 – Joe在5点回家,因为他早晨7点到。走前我们要有个短暂交流。什么没解决的,计划一下。 我继续工作到6点,常常到6点半。

18:00 – 21:00 – 回家!吃饭,遛狗,干家务。

21:00 – 直至睡觉 – 如果晚上有事做,就做事。如果没事,就看电视。基本每晚都有工作要做,所以晚上除了新闻,不看别的,没时间。


工作日一天的工作时间毛估估至少有10小时,周末也总是需要搭进去时间。

TOP

[ZT] 模式多样的藤路

一百个成功进入美国名校的藤娃,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各有精彩,但应该不会是同一个版本。外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值得羡慕的结果,而个中所经历的艰辛,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的学习,及背后的许多故事,只有牛娃和藤妈心里知道。笔者以这些年的耳闻目睹,归纳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藤路,但相信这也只是冰山的一角,一定有许多种爬藤模式不在笔者描述的范围之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归纳总结。当然,每个成功的藤娃也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模式,而可能是几个模式的组合。

顺其自然型:
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能进名校挺好,进不了,在当地公立大学读书,离家近又少交学费,一举两得。 平时不会刻意让孩子去补这个,学那个,父母也不会去仔细研究“爬藤学”,即不会花许多时间去搞清楚类似AP课怎么选,PSAT的重要性,SAT的种类及考试安排,GPA,课外活动等。 笔者熟悉的一位A男娃,父亲整天忙于学校科研项目,母亲除了工作之外还要照顾其幼小的妹妹,A娃聪明好学,尽管父母从来不给学习压力,也不安排额外的课外活动,A娃自己在学校修音乐课,学拉小提琴演奏,回家苦练,很快坐上了学校乐队第一把”交椅”。 A娃经常向学姐学哥请教各种申请学校及入学考试的知识,及怎样合理选课,包括AP课的一些常识,高中毕业时,A娃的SAT I 成绩高于2300,GPA是毕业生中第一名,课外活动包括小提琴演奏,並担任一个俱乐部的负责人,参加另外二个俱乐部活动。最后获得一藤校及UCB 工程系的录取。

拼爹拼爷型:
这些孩子有个地位显赫的爹或者爷,或是个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人人皆知的企业家,出名的音乐家或演员等,学校在评审这类孩子的申请表格时,其个人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课外活动等的权重就可能会相对低一点。当然,其爹其爷的知名度大小会直接影响这个权重比例。也许孩子本身也很优秀,但有这样一个家庭背景的孩子入学申请会比一般孩子容易些。众所周知,习近平的女儿和薄熙来的儿子进了哈佛大学。

校友关系型:
家庭里有从某个名校毕业,並长期保持与该校的联系,常年累月的向该校捐钱的亲人,或直接在此校工作的教授等,其娃在申请该校入学时,会得到额外的加分。笔者认识一男娃J,父母均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J娃的SAT I是满分,GPA得前十名,课外活动包括一个俱乐部的负责人,最后录取的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

体育尖子型:
体育运动有天赋,在学校运动队是顶尖运动员,成绩突出,在申请入学时,若该大学运动队教练看中了,可以破格录取。笔者听说一女生T娃,是高中水球队的顶尖运动员,T娃的SAT I 低于2200,GPA一般,课外活动是水球运动,被哈佛大学录取。

富家子弟型:
有一个巨富的爹,他也给孩子想去的学校捐过巨款,那么这孩子进该校的机会就会大增。 笔者认识一位这样的富家子弟……许多年前美国十大品牌之一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家中的B娃,其爹在其高中毕业前一年给哈佛大学捐了二百万美金,B娃的SAT I 成绩及GPA不清楚,课外活动是学开私人飞机,打高尔夫球。最后的录取学校是哈佛大学 (一年后退学,这是后话)。

天才大奖型:
孩子从小绝顶聪明,参加数理化大奖赛,或科技发明比赛,並获大奖,在申请学校时,会占明显优势,当然,这样的孩子估计也是可遇不可求。笔者在中西部读博时认识一位从中国大陆来美读大学的男生,与笔者同修一门研究生数学课,一学期总共没来上几次课,第一天的课,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间代表本校数学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比赛,获个人第一名,而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只包揽了第二至第五名。大学尚未毕业,该男生已获得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研究生录取通知。

感人故事型:
孩子成长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家庭,申请大学时,可以写出比其他同学更感人的文章,从而得到评审人员的加分。 比较典型的感人故事有: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成长,或父母亲没有文化,可能成为家族里第一代大学生,或很年轻时已开始创业,开了一个网店等,或家里十分贫穷,克服困难读书至高中毕业等。 笔者认识的一位P娃是一高中毕业的小中男,在单亲家庭成长,且家庭收入不高,SAT I 成绩高于2300,GPA是前十名,课外活动包括二个俱乐部负责人,最后录取的学校包括斯坦福大学等。

牛娃藤妈型:
大多数华裔的孩子属这种类型,孩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考高分,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学生俱乐部活动等,而父母也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与课外活动,研究“爬藤学”。若缺少软实力(有实力的爹,或天才获大奖,或体育尖子等),则硬指标就十分重要了,在众多的申请中,怎么能让评审人员在短短的几分钟申请材料阅读中,能认定你的孩子是该校要找的Right person,亮丽的GPA和SAT成绩,及不同寻常的课外活动安排就是踏入藤门的三要素。笔者以家中三个娃的申请为例,SAT I:2360-满分;SAT II (学校一般要求2-3门)中文,数学2,物理,化学,均800;GPA:前后毕业时均是学校毕业生中第一名;课外活动:4-5个俱乐部负责人,加上钢琴,网球等;录取学校:哈佛, 普林斯顿,耶鲁, 麻省理工等。

总而言之,爬藤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爬藤之路有千条,问题是多少条道你可以选。

(注: 所有笔者贴的小文包括此文均是笔者饭后闲暇之作,其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故不宜用作申报大学的参考信息,更谈不上所谓的升学指导,以免耽误你家孩子的远大前程)

TOP

cont.

如果有可能的话,大该许多家长都不会反对家中出个藤娃。朋友平时聊天时,涉及到这个话题,也经常会表示如果能送孩子去大小藤,砸锅卖铁也愿意。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是我们华人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优秀的原因之一。虽然送个孩子去藤校不容易,可父母培养一个藤娃更是要花费许多的银子。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算算一个藤娃大该要花多少额外的银子。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大该的数字,学校不同,上下会有不少区别,另外就是假定学校没有给你孩子任何形式的资助。同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美国排名前八所大学,一般情况下,你的家庭收入低于八万美金,自己基本不用掏腰包,学校给你钱读书,家庭收入超过十八万,洗洗睡去,别动脑子管学校要钱,八万至十八万,自己算一下掏的百分比,比如你家收入收入十万,自己大约负担20%,以此类推。

五年前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268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80,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4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2000 一次,一年二次共$4000。
加起来一年八仟,十二年就是九万六仟。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四万三,四年共十七万二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96000 +172000 == $ 268000

现在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336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100, 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5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2500 一次,一年二次共$5000。
加起来一年一万,十二年就是十二万。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五万四仟,四年共二十一万六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120000+216000 == $ 336000

五年后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412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120, 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6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3000 一次,一年二次共$6000。
加起来一年一万二仟,十二年就是十四万四仟。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六万七仟,四年共二十六万八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144000 + 268000 == $ 412000

大约每隔五年,培养一个藤娃费用增加25%。回想这些年来,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多挣银子,原本只是为了父母,孩子,和家庭,现在看来挣到的不少银子归美国的藤校所有了,倒头来是在为这些藤校打工啊??

各位虎爸藤妈,今夜无眠,好好想想如何将培养藤娃的钱准备好。

TOP

cont.

美国高考,顾名思义就是高中毕业生进美国各类大学的录学考试,通常指的是SAT I 和SAT II,以及中西部许多学校接受的ACT 等的考试。SAT I 的总分为2400分,而SAT II (包括数理化,生物,历史,语言等每门单课考试的总成绩为800分。ACT 则为36 分。一般学生只参加SAT或ACT考试,也有学生这二类考试都参加。笔者想就这个话题分几个部分谈谈自已一些粗浅的看法,供网友参考。

一.中国高考Vs.美国高考
很显然中国高考远比美国高考难度高,圧力大。中国高考是一考订终身,不管你以前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也不看你是否入团入党,学雷锋做了多少好事,不管你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三代赤农,一穷二白,你的三天高考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相比之下,美国高考成绩只是录取评审的一部分,大该占三分之一的权重,你平时的GPA, 你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占了另外三分之二的权重,而且你一次考不好,可以再考,没有次数限制,要不然,今年考烦了,咱明年考场再见。 最重要的是,美国高考试卷的难度不高,稍微复习一下,就能得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因此,一般华人孩子没有太大的压力。

二.高考复习有必要吗?
美国高考的初衷是测试你的平时学习成绩,及一些基本常识,所以没有特别难做的怪题或偏题。理论上讲,参加美国高考是不需要专门化时间去复习的。笔者注意到一般美国孩子很少在参加高考前拼命复习,最多就是看一到二本复习参考书,做几套考古题,以熟悉这种考试的类型。这事在咱华人家庭里,做法就不一样了,什么考试前不需要复习?天下没有这种道理! 先从书店搞一堆复习参考书,再研究研究哪里有补习班,提高班什么的,花在学习上的钱从来不会计较,那个叫做用钱用在刀口上,不懂啊?一边息着去!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虎爸藤妈的伟大之处,你不服也不行。 于是乎,咱华人孩子的高考成绩普遍要高些,尤其是近几年,常听到某朋友的孩子SAT I 得了满分等。 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复习去考,会有点难,除了那些天才智慧的孩子。

三.什么样的成绩能进名校?
常有朋友问笔者这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么讲吧,你孩子高考得满分,未必能进哈佛大学,得了2200分,也说不定能进好学校,也许他/她的网球水平属US Open的。经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分析,想要进名校,SAT I 的成绩一般要在2300分以上,最好在2350分以上,否则基本没戏。 有趣的是,我们华人对SAT成绩的定义有别于美国人的定义:

分数                             老中定义                 老美定义
-------------------------------------------------------------------
2400.                            考了满分。             Unbelievable
>2350                           考的不错。             Excellent
2300-2350.                   还可以。                 Nice   

四.高考的时机
一般而言,SAT II 可以早些考,修完了相应的课就去考最好,不然学的什么都忘记了。 SAT II 考个四五门大该就够了,多了也不管用。SAT I 可在十一年级下半学期考,但是最晚別错过十二年级时的十月份考试,否则申请学校会受影响。除了词汇要提前复习,其它部分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做十套以上考古题,学习一些新东方的考试技巧,相信考出来的成绩不会差。

五.怎样才能考高分?
许多华人孩子在备战PSAT时已经花了许多时间复习与做练习题,临到考SAT时巳胸有成竹,这说明适当早点准备沒坏处,万一前头没考好,后面尚有机会补。华人孩子数学语法是强项,词汇和写作是弱项。词汇是硬指标的东西,好对付,去搞一套完整的词汇书,早点开始背,天长日久的坚持,不出12个月,这一弱项就能转换成强项。在词汇方面,家长特别是虎爸要陪练,每天花十至二十分钟即可。写作方面主要是让孩子广泛的阅读,搞一个值得推荐的阅读清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几十本好书读下来,孩子见多识广,有了思想和内容,写作就不是问题了。加上最新版本的SAT复习书,提前一个月复习一下做做练习,想考的不好也难。

六.美国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大陆许多优秀的孩子也加入了美国高考的行列,因而也让这个原本並不困难的考试变得越来越难。好在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在英语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只是不要在数学和语法上丢分,就能取得好成绩。 十年前SAT在大陆还是个佰生的词语,许多人不清楚美国高考是怎么事情,SAT考个满分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在那个时候的确可以是个大新闻。 笔者家的老大因为在中国长大,且在中国读的小学五年级和初中,SAT l 和六门SAT ll 全部考满分一事也许通过初中的同学传到了上海晨报的一位记者耳朵里,于是这位记者先生凭着丰富的想像力和超人的文笔,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位中国女孩如何玩转美国高考之类的文章,並引起了多家报社及网站转载,实事上报道里就只有二点是有事实根据的,一是美国高考得满分,二是被哈佛,麻省理工等几所名校录取,其它都是编出来的故事。

今天的中国, SAT已是家喻户晓, 许多高中生正在积极备战SAT,因而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希望笔者闲聊的这个话题对虎爸藤妈们有点帮助。

TOP

cont.

现在的虎爸藤妈们都知道学生课外活动是踏进名校的三个重要指标之一,这也不奇怪,华人孩子个个优秀无比,学习成绩全A很普遍,所有SAT考试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呢?唯有在课外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中表现出他或她才是那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其实课外活动原本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锻炼组织与领导能力,亦能改善社交能力,並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长大成人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可这事与爬藤挂上了钩,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它的价值也扶摇直上, 虎爸藤妈们就会千方百计将这事做好了,做漂亮了,做完美了。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没错,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可人家美国录学评审的叔叔阿姨们就有点弄不明白了,你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全A,SAT考试都是高分,几个学生俱乐部的负责人,钢琴演奏十级,小提琴第一把交椅,怎么会这么完美? 难道不吃不喝不睡,整天在学习和参加课外活动?人家不信啊,于是前些日子就有了一个报道说这样一个完美的几乎没缺点的华人孩子被藤校集体拒绝。我不知道这一报道的真实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些名校评审的叔叔阿姨们对我们老中的勤劳智慧并且能让任何事情做到极致的革命精神缺乏最起码的了解。

笔者许多年前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家中老大在念小学,笔者包括我们周围朋友还不知道课外活动会对爬藤有什么作用。 孩子每每回到家中,不是看小孩电视节目,就是读小人书,从来不做回家作业,一问才知道回家作业都在学校做完了。后来四年级上了所谓的尖子班,依旧没有什么回家作业。 我们一看这不行啊,得找点事做做,否则整天看电视玩游戏,长大了有什么出息? 于是模仿老中的常规套路,送老大去学钢琴,好在我们家老大还挺喜欢弹钢琴。 那时在中西部尚无大陆人开的中文学校,于是在一个朋友的派对上,几位朋友和笔者想到了一起,共同提议是否可开设一个中文学校。  笔者的这些朋友大都属人精,聪明能干,总觉得到美国是虎落平阳不得志,有力气没地方发挥,听说这一提议,一呼百应,几个星期时间,一所由大陆人开的中文学校就这样成立了。有了中文学校,家中孩子增加了许多活动,读中文,跳民族舞,唱歌,画画,等等,孩子乐在其中,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后来家中老大又先后自己成立了跳舞俱乐部,数学俱乐部,科普知识竞赛俱乐部等,还在中文学校担任幼儿班的中文老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花了许多时间运作,组织各种各样活动,並从中得到许多快乐,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当然,所有这些课外活动,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申请名校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笔者认为刻意的为孩子安排超量的课外活动,只是为了申请名校的作法不可取,虎爸藤妈们应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与专长,支持和帮助孩子在适当的课外活动中享受快乐。

TOP

cont. 亚裔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亚裔学生的优势在哪里?与非裔学生拼体力,还是和白人学生拼演讲?显然这些不是我们亚裔学生的长处,可我们亚裔学生,特别是华裔子弟能读书啊,能打小球,能在科学知识竞赛及数理化竞赛中取胜,能弹一手好琴。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弱势,扬长避短,同样能跨入美国名校的大门。昨天我写了一篇“高中第一名的通货膨胀”,许多网友显然对美国学校GPA的算法不甚了解。事实上华人学生在各个高中取得第一名的事随处可见,且GPA也越来越高,得益于那些一流的高中能提供许多AP课程可供选择。发挥我们的优势,不理睬人家说什么,坚定不移往前走,一定能让你的孩子跨入理想大学的校门。

TOP

高中第一名GPA的通货膨胀

最近有人写文章赞扬三位大陆来的华人分别在波士顿三所高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笔者认为能取得第一名,的确不容易也值得庆贺。 当然,该三所高中是否属顶尖高中,笔者不了解,也不想进一步探讨,因为学习的目的并不在能否取得第一名,而是真正能学到知识。但笔者好奇的是这些称作波士顿顶尖的高中第一名,最后录取的学校好像并不属”顶尖”大学。

这些年来,由于出现太多的藤妈,高中第一名的GPA也水涨船高,正如当今的中国股市,节节攀升。十年前,家中老大拿高中第一名时的GPA是4.69,当时在场的几百位毕业生和家长们都齐声惊叫了一声“哇........”。待到四年前,老二得高中第一名时,她的GPA已是4.78,估计4.69的GPA在那时已不算是高的了,同样会场几百人齐声的"哇........"。好多美国学生家长在自言自语,"unbelievable!".  可事实是这个纪录也不断被打破,等到前些天老三得高中第一名时,这个GPA已是4.92, 看来这个最高GPA的纪录在不久的将来,亦会被华人学生打破。

GPA高说明现在学生修的大部分课程都是AP课(成绩A=5, B=4.....),当然只有在顶尖的高中才能有机会修这么多AP课,一般的高中是不会开设这么多的AP课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选择一个好学区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些顶尖高中取得前几名的学生,一般来说会得到美国名校的Offer.  GPA是能否踏进美国名校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且不可轻视了, 应尽早了解学校课程设置,且有计划的安排整个高中阶段的选课是学生家长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

TOP

搬砖完毕,这几篇写得有点意思。

TOP

【陈晚博客】拼爹又拼妈的美国教育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5280/201405/18716.html

今年(2014)的1月24日,美国中文电视报道说:“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少年科学天才奖22日公布了总决赛的40强名单。来自硅谷的华裔女高中生孔祥悦因发现破解乳腺癌的基因序列入围。这位女孩是硅谷名校林布鲁克高中的高三学生。在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蔡尚合作中,她发现了一个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基因序列,并因此入围今年三月将在华盛顿举行的英特尔少年科学天才奖总决赛。”

每当我看到如上类似的消息,我总会在心里悄悄地说上一句,呵呵,这肯定是拼爹或者拼妈的结果。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这篇报道只提到了华裔女孩获奖的结果,而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过程。与女孩合作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蔡尚和女孩是什么关系?不是她爸?不是她妈?那这位博士后是不是她爸妈的朋友呢?如果统统都不是,那他是不是女孩爸妈拐弯抹角找到的关系呢?

美国学校经常让学生们搞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project).在选择科研课题时,虽然老师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孩子们在选择课题时,总会不知不觉地接受父母的辅导或者最直接的指导。在某些课题上,与其说是考学生,还不如说是考家长。

比如我家大宝在初三做生物课题时,我就把我在美国大学当助教时辅导我学生做的科研题目灌输给了大宝。我为大宝设计变量和实验参数,辅导她购买生物试剂,具体指导她做实验。因为大宝的这个实验必须在家里完成,没有生物实验室做坚强的后盾,大宝的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法都非常受限,她只能做到应付美国中学老师的要求而已。假如我还在美国名校就职,大宝的科研成果就会大大的不一样。我只要让她帮我养几个细胞,杀两只老鼠,做几个电泳,我就会在我的科研文章上署上她的大名,身为高中生的大宝,就会成为有科研论文发表的小科学家了。

理科科研如此,文科研究也同出一辙。在美国历史系就职的薛涌教授在他的新书<<跟着薛涌留学去>>里提及说,他就亲自辅导过他的女儿做罗马历史的课题。他帮女儿的具体过程都在他的书稿中,我在此不再赘言。

中国家长对孩子如此,美国家长也不会例外。有一次,我去二宝的初中参观科研成果展览。在玲琅满目的展览区,美国学生各种个样的科研成果让我大开眼界。刚刚上初二,就能研究人类化石了?当我站在一个化石展览区时,这个问题萦绕于我脑中,令我惊叹不已。就在我在好奇中佩服这个课题的小作者时,一位戴眼镜的美国男孩子走过来,给我仔细讲解了他的研究内容。不用说,他就是化石研究的作者了。我看他,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还戴着个黑框眼镜,一幅典型的小科学家形象啊。讲到最后时,这位小男孩终于回答了我的疑问:我爸爸是搞化石研究的。

在美国拼爹和中国拼爹大不一样。在中国,拼爹主要是少数有权有势者的专利。在美国拼爹,大部分普通家长都是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在学业和课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孩子。除了上述所言的学业领域,在美国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中,活跃着一大批的爹们。比如各种球类的教练,男女童子军的组织者,大都是由美国家长担任的。

除了拼爹,美国妈妈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最有趣的例子是,在我儿子就读的公文学校,天天接送孩子们的家长,几乎清一色都是世界各地的妈妈们。在这些妈妈中,又以印度妈妈为主力军。可以这么说吧,谁的妈妈精力旺盛,谁的妈妈不怕辛苦,谁的妈妈就是拼妈大赛中的英雄。在公文学校中,妈妈们不仅要负责接送,妈妈们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最后还要判作业。很多中国妈妈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拼不过特别能战斗的印度妈妈们了,最后只好让孩子退出公文学校。我送我家小宝去公文学校学了五年,最近也快坚持不住了,也在考虑是否要继续给他拔苗助长。

和中国大学不同的是,美国大学录取不仅仅取决于学生成绩,和拼爹拼妈紧密相连的各种课外活动,在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爸妈不进入孩子教育的具体角色中,想让孩子在美国进名校或者自信地成长,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换个角度讲,当中国大陆的父母们把孩子抛到美国来读中学时,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不能来美国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孩子至少在美国中学就很难入主流。不是中国孩子能力不行,而是他们缺少来自父母对他们成长的直接参与。

仅仅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在美国拼爹拼妈的重要性了。还有数不清的例子确实可以说明,在美国,拼爹拼妈同样重要。正因为如此,养育孩子不只是妈妈的责任,爸爸们必须也介入孩子的成长中来。据说成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失职,有一次他接孩子放学,他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年级。坦率地说,成龙是忙忙碌碌的大牌,他的失职或许有情可原。而我们大部分的家长都没有成龙的本事,我一直认为,普通人的工作再重要,也没有孩子的成长重要。我觉得,如果想让孩子成龙,爸爸们就不能步成龙的后尘。

具体到我家,虽然我的三个孩子主要归我管,但孩子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花费了很多心血。在美国,医生是个高负荷的职业,孩子爸爸每天工作非常忙碌。他平时对孩子的亏欠,主要就靠周末来补课了。和孩子们谈心,带孩子们外出看电影,陪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接送孩子参加体操比赛,诸如此类的帮助,孩子爸爸于润物细无声的亲情中,慢慢把他的育儿观渗透给了孩子。有句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搭配,孩子幸福如醉。

美国学生家长如果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还有获奖的机会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家长能在学校的决策,义工,交流沟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家长参与学校建设时,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无论对哪位家长来说,生活忙碌,工作紧张,是每日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谁能吃苦,谁能拼,谁就能在众多的家长中鹤立鸡群。比如在我们校区,专门设立一个奖励家长的PIMA( Parent Involvement Matters Award)奖,哪位家长能获奖,不仅和家长投入的精力有关,也和家长在学校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紧密相关。



美国有一个最成功的拼爹例子,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林书豪的成功,靠的就是拼爹。但林家的拼爹,走得不是歪门邪道,而是踏踏实实的父子同行。身为理科博士,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并不精通。为了挖掘儿子的篮球天赋,林父经常在自家后院的篮球场陪孩子练球。为了指导林书豪,林父从录像带中领悟篮球技巧,然后再具体指导儿子练球。林书豪的启蒙教练,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爸爸。




在美国,有无数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呕心沥血。为了孩子们的全面成长,不拼爹不行,不拼妈也不行。

TOP

我在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奥数经历: 有感中国孩子丢了奥赛冠军

2015-07-19


21年来头一遭,美国奥数队击败中国夺冠

我们去哈佛比赛时,想的是能行就行,不行就吃点烤肉回家。但我猜想北京“顺天府学”孩子们的心情则是完全不同的。估计老师会和他们说,他们不仅代表学校的荣誉,还代表中国人的荣誉……只有考好了才有可能上哈佛这样的好大学,只有上了好大学才算成才,只有成才了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

这次中国队没有拿到奥赛金牌,其实并不代表什么,但因为国人对这块金牌所寄予的含义太多了,所以估计有关部门又会紧张起来。我们对奥数、对古文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对给予后代什么样的教育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不能总是因为一件事儿、一句话,就改变一整代学生的命运吧!

作者:Tiger Gao,留美高中生,就读于美国十大私立高中之一的圣保罗学校(St. Paul's School,简称:SPS)。

........................................

这两天,一则“噩耗”从泰国清迈传来——美国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击败老牌冠军中国,时隔21年再度夺冠。这不仅让很多中国人意想不到,甚至连一些国外媒体也感到费解。奥数向来是中国人手中最自豪的一张王牌,而今这“手到擒来”的荣誉却被美国人抢走,于是很多中国人开始难受了。

我的奥赛经历

说起奥赛,我在美国也参加过。去年冬天,我和另外9名孩子代表SPS(编者注:圣保罗学校)去哈佛参加了“哈佛—MIT数学竞赛”。比赛前,我以为老师会对我们进行什么强化培训,没想到,只组织了一次集体做题就算是备战了。比赛当天,我们天不亮就起床,昏昏沉沉地赶到了哈佛。我们到了比赛地点,却不知该去哪里报到,而竟然没有人为此着急。

大家在大厅里懒散地闲逛,边听音乐边说笑。突然,我发现了亲切熟悉的面孔——一大群中国孩子,估计有二十多人。学长说,这是来自北京“顺天府学”的孩子们,这个机构已经连续好几年派孩子来参赛了。当时我就懵了——我们几个来波士顿,除了参赛,还主要是为了进城吃顿好的,而中国学生却专程组团不远万里飞来参赛!我对他们的坚毅与努力油然而生敬佩,同时也意识到,我们SPS又要被虐了。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公布答案。每念出一个答案,坐在大厅中央的中国孩子们就会大喊“Yes!”;十道题,我听见了十个“Yes”,最后还夹着一句中文:“全对啦!”只见坐在他们附近的美国孩子们面面相觑,对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队伍深深疑惑——他们是怎么全对的?

我从这些“顺天府学”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小升初,我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五年级进入白热化状态:每周六上午去八中的“坑班”,下午去实验中学的“坑班”,到了晚上还要赶到四中的“坑班”。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心理阴影”的,便是实验中学的“老教协”奥数班。在那里,我考过前五十,也考过六百名开外,成绩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一家人的情绪也难免因此起起伏伏。老教协的题又刁又难,即使我得过几个数学竞赛奖,但在那里仍是摸不到门道。

美国人的“数学观”

美国孩子对待数学的态度非常平和。他们把数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无异的课程,并不觉得“得数学者得天下”,也不觉得数学会帮助、亦或阻挡他们人生前进的道路。我一个从纽约来的好朋友,他数学考试基本都是70多分,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学校的发展。去年,他的文学课是年级第一,也是我们年级第一个选入合唱团的,更是非常有才的演员…他做着他喜欢的事情,没有人因为他数学不好而认定他智商低、学习差、未来暗淡。

而美国的数学人才也不是因为应对升学才努力学习数学。我宿舍里的一个哥们儿,不仅在学线性几何,还同时学三门AP级的生物课;他的双胞胎弟弟更厉害,初二时不仅学完了AP微积分、电脑科学,而且还都拿的5分。更让我受到震动的是,和一些中国数学天才没有任何爱好的形象不同,他们每天打壁球、玩游戏、交女朋友…什么都没落下。那个哥哥告诉我,他数学和生物这么好并不是因为父母逼他学,而是他非常喜欢,而且长大后很想当医生。

对比中美关于数学的看法,有一点是相同的:数学很重要,数学好会非常受人尊敬;但也有一点是非常不同的:美国人并不依照数学的好坏去判断孩子,更不会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我们走歪了

本来学奥数不是什么问题,但当奥数成为了上好学校的敲门砖、当大家为了这块砖拼死拼活时,它就会成为问题。

我们去哈佛比赛时,我们想的是尽力而为、能行就行,不行就吃点烤肉回家。但我猜想“顺天府学”孩子们的心情则是完全不同的。估计老师会和他们说,他们不仅代表学校的荣誉,还代表中国人的荣誉……只有考好了才有可能上哈佛这样的好大学,只有上了好大学才算成才,只有成才了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孩子们从小到大在这种思想下耳濡目染;可想而知,奥数已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内涵,而这些孩子所承受的也太多了。

在SPS,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课。有的孩子想多学点,那就上Honors课程;有的孩子要学简单点,那就去Regular课程。在量力而行的过程中,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慢慢积累、逐渐成长。在中国则不一样,小学奥数就涵盖了初中知识,初一试卷的附加题就有高中题目。中国的奥数学习不是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而是跳着往前赶,也因此大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心智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次中国队没有拿到奥赛金牌,其实并不代表什么,但因为国人对这块金牌所寄予的含义太多了,所以估计有关部门又会紧张起来,想着要为祖国荣誉而重振奥数。虽然北京已经严令禁止中学根据奥数录取学生,也禁止开办奥数班,但我猜测,奥数班会不会因此又重打鼓另开张呢?就像前一阵教育部门提出要减少古文在课程中的含量,语文课本纷纷改版。没想到过了几天,习大大去曲阜时说,古文不能丢,于是有关部门又开始印新课本、加古文。

我们对奥数、对古文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对给予后代什么样的教育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不能总是因为一件事儿、一句话,就改变一整代学生的命运吧!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少年Tiger漂流记"

TOP

这次米国奥数队击败老牌第一中国队获得第一,哗然了

米奥数队成员,俩老中娃,一老印娃,俩老米娃。

看了一眼加拿大队员名单,哇,四老中娃!
哈哈哈

TOP

为什么美国名校里的那群学霸,不吃不睡也要拼命读书 ?

2015-02-04 秦春华

去过美国顶尖大学的小伙伴们往往会发现那里的学生总是忙个不停,也许大家总是想当然的以为是因为实行了宽进严出制度,极高的淘汰率迫使学生不敢偷懒。其实不然,顶尖大学的入学竞争那是相当激烈的,高昂的学费才是驱动学生努力学习的最大因素之一。主页君今天就以这篇文章带大家看看到底为什么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总是如此勤奋。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一个小朋友迈克,今年刚上大学一年级。芝大经济系诺贝尔奖得主云集,是闻名全球的“芝加哥学派”的发祥地。在他的帮助下,我像一个大一新生一样背起书包,走进他们的LiberalArts课堂听课。芝大的General Education在全美独树一帜,素以苛刻的标准和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但也正因为此才保证了芝大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硬质量。这一切大概要归功于哈钦斯校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启动的本科教学改革。在那次堪称革命性的变革中,芝大建立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的General Education课程体系和小班教学模式。

我选了一门希腊思想史的讨论课。本来我还想多选一些,但迈克建议我最好只选一门,从头到尾听下来。我听了很不服气。想当年,我在北大读书时一学期至少要选十门课。现在虽然年纪大了点,芝大的课程难一点,但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迈克很直率地告诉我,他一学期只选了五门课,已经快要崩溃了。我将信将疑。

果不其然,这门课的难度极大。学生平均两到三个星期要读完一本像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样的著作(芝大Liberal Arts课程从不讲活着的人的思想)。一学期下来大约要读四本原著,还不包括补充阅读材料。在课堂上,一般会有一个学生先做一个15分钟左右的报告,然后大家开始讨论。一节课90分钟,老师只讲大约50分钟,而且老师讲课并非一个人的表演,会提很多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插话提问,参与讨论。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学生在课后必须要读原著,否则既不能完成作业,也无法参与课程讨论,而这些会统统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更为要害的是,上这样的课,从一开始就必须非常努力,也不能逃课,否则,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有一次我因为要参加一个会议,落了一节课,结果后面立即陷入听不懂的状态。

上完课后,迈克带我到食堂去吃饭。他几乎是连跑带颠地取完东西——顺带帮我也取了午餐——坐下之后就从书包里拿出书和笔,一边吃一边在书上写写画画。说是吃饭,他基本上是在看书,饭其实是在五分钟之内吃完的。我问他怎么会这么紧张。他告诉我下午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还没有完成,而如果完不成的话,课就没法上了。这使我大为惊奇。迈克的专业是经济学,如果要选数学课还可以理解,但和化学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匆匆吃完饭后,迈克对我说,下个星期他会非常忙,因为要开始期中考试了。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一定有时间和我见面。我马上说,没关系,你先忙,我们可以两个星期后再见面。迈克面露难色地说,恐怕也不行。这些期中考试会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也就是说,是和期末考试连在一起了。

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迈克以及其他芝大的学生那么忙,以至于几乎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但不要以为这些学生只是在读书。迈克每个周日要到城里去上班,平时还要参加和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会。

相比而言,国内本科学生的单位课程压力要小很多。北大学生算是辛苦,但对于一些特别聪明的理科生和大部分文科生来说,日子要轻松得多——他(她)可以偷懒。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很辛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和社会活动上,真正用在课业上的时间并不多。即便如此,我的成绩也还不错。原因很简单,每次期末考试之前,我就把班里笔记记得最好的同学的笔记借来抄一遍,往往得分比他还要高。他的笔记好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包括老师讲的笑话,然后在笔记本上注明(笑声)。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种在没钱复印的时候只能抄笔记的办法,实际上帮助我加深了对老师授课内容的理解;而那位笔记记得特别好的同学,也许因为记笔记时过于专心致志,反而忽略了老师讲课内容的实质。因此,我特别怀念那些既没有钱技术也不发达的日子,并且在我也成为一名教员之后,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告诫学生们千万不要去认真地记笔记。后来有了钱,复印价格也大幅下降了,再也没有辛辛苦苦地抄过笔记,考试成绩反而没那么好了。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偷懒在芝大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且,和国内本科教育恰好相反,越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单位课业负担反而越重。因此,芝大学生在选课时非常谨慎,一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绝对不会出现借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来凑学分的情形——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大学实在是太普遍了,越是文科学生越好混日子。

芝大学生很少偷懒的首要原因是选课制度。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是自由的。但在本科一二年级的Liberal Arts课程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要求。最要害的是,在学生的选课目录中,小班讨论课必须要达到一定比例。如果说,上大课时学生还有可能偷懒的话,那么,在十来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上就无论如何偷不了懒。如果学生不读书,不完成课后作业,不要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就连讨论都插不上嘴。而且学生必须从一开始就非常努力,否则,稍有疏忽就会给后面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就好像欠了高利贷,一旦还不上,利滚利就会越滚越多,最后想补救都来不及。每一门课程的成绩都包括了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因此,只靠期末考试前背背笔记就蒙混过关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也实行了自由选课制度,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也提出了学分要求,但仅具其形。如果没有小班讨论课和讨论课学分比例限制作为支持的话,自由选课制度也许会降低本科教育质量。原因在于,自由选课制类似于自由市场制度。在一个课程市场中,课程的受欢迎程度有可能成为评判课程质量的标准。因此,教师上大课的动力要大于上小班课的动力——小班课更累,而且难以体现出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学生出于畏难情绪和追求高分的心理,有可能会倾向于选修那些容易通过或老师给分比较高的课程。因此,从表面上看,学生可能选修了很多门课,甚至选修了双学位,但实际上这些课程的单位课业负担并不大,对学生的智慧和思维并没有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很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这就是学生们自己形容的所谓“水”课和“水”系。

迈克告诉我,芝大学生很少偷懒的根本原因在于,上芝大的费用太高,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接近6万美元。因此,在芝大学习的每一天,上的每一堂课,都可以相应地折算成学费。他必须要在芝大学习尽可能多的东西,否则对不起爸爸妈妈付出的高昂成本。换句话说,当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学费同样多时,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谁学到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谁获得的超额利润越高。因此,每个学生都卯足了劲儿拼命地学习。对于那些依靠奖学金读书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奖学金是按照年度发放的。学生如果不努力,成绩不好,很可能意味着下一年度会失去奖学金;另一方面,那些本来上不起芝大的学生因为获得奖学金而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并且希望毕业之后能够取得成就反馈母校曾经的帮助。从心理学上说,这种内生性的激励效果最为显著。

我原来以为,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是因为他们实行“宽进严出”制度,淘汰率高,在过程中迫使学生不敢偷懒。这可能是一个误读。实际上,对于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来说,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条件一点也不“宽”——入门条件“宽”的多数是公立大学和社区大学;除了像加州理工学院等少数大学外,许多大学的淘汰率并不算很高。芝大也是如此。尽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培养质量,但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太难为学生。只不过,对学生而言,如果成绩单上都是C的话,不要说自己看着不好意思,在就业时也会丧失竞争力——就业机构并不会因为你仅仅是芝大毕业生就会雇佣你。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果你不能获得一个具有理想收入的职位,那就意味着你为上大学所付出的巨额投资将付之东流,这显然是学生和家庭都不能接受的。

相比而言,中国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北大、清华——的学费很低,一年只有5000元人民币,还不到1000美元。除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和学校往往对这部分学生有减免学费的政策——之外,许多学生并不觉得上大学的成本有多高,或者说,他(她)们对于上大学的成本的直观感受并不强烈。因此,多学一点和少学一点对他(她)们而言是无差异的。另一方面,由于高考之前的重复性训练的确是过于艰苦,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难免会产生出一些混混日子的想法。此外,由于大学课程和社会需求脱节,用人机构不能从课程成绩单中观测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只能通过替代性的指标——比如学校名气、社会活动,甚至是父母身份——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反过来也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因此,美国学生上大学以后异常辛苦——而且越是人文学科学生越辛苦——的现象恰好相反,中国学生上大学以后相对要轻松得多——而且越是人文学科学生越轻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

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这一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和美国的私立大学制度、就业市场的多样性以及社会诚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美国教育是与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相适应相匹配的复杂系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忽略了这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制度性因素而单纯倡导甚至移植某些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所谓的“宽进严出”和AP课程,等等——是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本文系转载,By 秦春华,From 新浪-爱生活专栏,删节版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6月24日第13版,题目为《不偷懒的美国大学生给我们的启发》

TOP

U.S. TEAM TAKES FIRST PLACE AT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Chiang Mai, Thailand: The six-person team representing the United States took first place at the 56th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 The 2015 IMO was held in Chiang Mai, Thailand, from July 4 to 13.


IMO Team with their USAMO Medals
Back Row: Michael Kural, Yang Liu, Ryan Alweiss, Shyam Narayanan
Front Row: Allen Liu, David Stoner

IMO scores are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oints scored by individual team members on six problems. The problems are taken in sets of three in 4.5 hour sessions over two days. The U.S. team’s combined score of 185 edged out the Chinese team’s score of 181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s third-place score of 161.

Members of the U.S. team included Ryan Alweiss, Allen Liu, Yang Liu, Shyam Narayanan, and David Stoner, all of whom were awarded gold medals, and Michael Kural, who earned a silver medal, just one point away from the gold. The last time the U.S. team took first place was in 1994.


IMO Team at the Awards Banquet
Row 1: Mark Saul, MAA Director of Competition; Ravi Vakil, IMO lecturer; IMO Hostess; Alex Zhai, Assistant coach; Ryan Alweiss, Gold Medal winner; Shyam Narayanan, Gold Medal winner; Allen Liu, Gold Medal winner; Hostess; Po-Shen Loh, National Coach
Row 2: John Berman, Assistant Coach; Michael Kural, Silver Medal winner; Yang Liu, Gold Medal winner; Michael Heath, U.S. Consul General, Chiang Mai, Thailand; David Stoner, Gold Medal winner

Participants on the U.S. team were selected through a series of competitions organized by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AA), culminating with the USA Mathematical Olympiad. The six team members joined 48 of their peers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in June for three weeks of immersion in problem solving at MAA’s Mathematical Olympiad Summer Program (MOSP). Established in 1974 to train the first U.S. team to the IMO, MOSP has expanded over the years and broadened its goals. MOSP is organized by the MAA, which sustains the program each year with the support of a number of donors including the Akamai Foundation and the Simons Foundation.

Po-Shen Loh, who is a member of the mathematics faculty at CMU, directs MOSP and leads the USA IMO team. Loh is excited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six students, and sees the success of the team as an outgrowth of the extended goals of the program. As quoted in an article posted this week on the Simons Foundation website, Loh notes that "the focus of our program should be to recognize that we have 54 of the most impactfu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erms of potential, and we should help them be successful long-term."

About the IMO: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 is the World Championship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s held annually in a different host country. The first IMO was held in 1959 in Romania, with seven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Today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from six continents participate.

News Date:
Tuesday, July 14, 2015

TOP

TOP

皮皮蝦: 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1-3)

2015-07-18 皮皮蝦 无限主义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一)】

我没写错,是天龙八卦,不是天龙八部。本来想叫射雕英雄传呢,但发现整篇文章可以分八个部分,就叫天龙八卦吧。据说,天龙八部真正的意思并非八个部分,本虾还是别用吧,免得显得咱没文化。

(一)最牛的是哪几国?

这国际奥数最初开始的时候是东欧九个国家搞的,第一届在罗马尼亚举行。后来就发展到现在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

开始的时候东欧国家特别是前苏联或俄罗斯占尽鳌头。俄国老毛子数学的确牛,一直独领风骚。后来由于有中美两大牛的先后加入,退居二三席,直到2010年基本上总是位列三甲,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每次都位列第四,今年更是位列第八。

中国1985年首次参加的时候排名在三十二位,1988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稳定保持在多数时候团体第一、偶而团体第二名的位置(1996年有了个闪失得了第六)。中国奥数的地位相当于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次被美国队扳倒,据说与国内政策的变化有关。由于高考不加分,奥数在国内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学霸们都转行学SAT和AP了。还是美国牛啊,美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地位硬是隔着太平洋把中国高考指挥棒的方向给扭转了。以后美国队夺冠的可能性会不会更大了?

美国队成绩一直稳定优异,几乎总是排名第二和第三。这次夺冠的一个半华裔Allen Liu和Yang Liu是二进宫,二次都拿了金牌。在此之前的夺冠记录要追朔到二十一年前的1994年。那一次更牛B,参赛六名选手全部满分!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最亮眼的是,美国能培养出天才来,这一点后面几卦会详细展开。

这次韩朝两国位列第三和第四,非常吸引眼球。有人说,其实高丽棒子才是最大赢家。如果两队合并尽出精英,考虑到人家的人口基数,这成绩是很亮眼的。虽然本虾上次的帖子给出了团体排名,为防信友忘性大,本虾再贴一遍。


韩国成绩好自不必说,东亚国家嘛!数学传统、儒家教育的家推和自推、还有东亚人平均智商最高的研究,使得这个结果不出意料。韩国2012年拿过一次团体冠军呢!可是朝鲜这个闭关锁国的国家怎么也排在第四位?难道主体思想的精神原子弹这么有威力?还是成绩不好回去后会下煤矿或炮决?仔细看看,人家的历史战绩不差呢,团体拿过二次第五、二次第七,个人战绩有一人曾连续得了三块金牌(2011-2013年)。这次他没来(己毕业),否则会不会让团体更上层楼?

东亚另外几家(越台新)近年团体表现也不錯。越南拿过几次三四五名,台湾去年是第三,新加坡2011年第三。只有日本成绩差强(当然不是差强人意,因为本虾就不在乎它好不好),基本上是十名二十名开外。

有人对德国的成绩有一点不明白。德国人举世公认一流,怎么总分那么靠后?首先,德国个人成绩是很厉害的。你看名人堂(Hall of Fame)榜单上前十名有五个德国人(包括一名前东德人,第十名两人并列)。再说他们2006年拿过团体第四名。德国人以团队合作超强著称(看他们的足球,就是一架运转极佳的日尔曼战车),可是奥数团体总分其实是六位个人选手的分数加合,听上去是团体,其实没有什么合作。这不是德国人的强项。再贴一遍名人堂榜单。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二)】
(二)两位华裔超级奥数明星
前天本虾的帖子讲到了今年国际奥数两项爆炸新闻之一就是代表加拿大拿下五金一铜、位列名人榜首的宋卓群(Alex Song)同学。这位刚在美国名牌私校PEA毕业、即将入读普林斯顿的数学奇才的确卓尔不群啊!其实他早已在耶鲁大学任教,完全可以从高中提前毕业。不过如果那样,个人五金的历史记录可能就不存在了。

本虾上次的帖子出来后,有人看了他的照片说:AUV,胡子该刮一刮了。看来全TM外貌协会的。如果刮掉胡子,看上去像林书豪那样秀气,是不是更让人XMJDH?今天我就不贴照片了。

我第一次在一个小群见到他妈妈时眼花,误以为她是另一个数学很好、名字非常近似的孩子的妈妈。后来有人提醒我这孩子八年级就拿了国际奥数金牌,吓得我一路跟头。本人现在体操水平大涨,盖源于此。不过你可能认为吓得还不够,不然本虾应该拿个体操奥运金牌才对。

欧美的教育体制是强调个性化和灵活性的,本虾以为正是这一点会造就出真正对数学(或其它领域)有天赋有热诚的一流人才。加之华裔文化中的勤奋努力和重视教育,自然会结出果实来。本虾所在城市有一男孩,从小喜欢到位于本市的斯坦福大学旁听课程,不但数学极佳,而且人文历史也有很高素养。他八年级时旁听大学数学和欧洲历史的课程,和那些大学生一起考试还名列前茅。本来应该升入Gunn高中,但最终居然跳过四年高中,直接上了加大柏克利,大学一年级结束又转学到斯坦福,跳过二年级直接上大三了。这孩子长得人高马大,倒也看不出比同学小五岁。前年我家女儿去柏克利参加BMT数学竞赛,回来说参赛的许多学生以前就是这孩子的同班同学,现在他居然是组织比赛的大学生之一了。有家长听我说起此孩,都没任何印象,因为大家经常看的比如数学USAMO榜单上,这孩子只在七八年级在榜上昙花一现,后来就上大学了,直接从大家关注的雷达上消失了,当然沒人知道!大牛隐于市,一骑绝尘啊!

别以为我讲了两个人,这卦就讲完了。没有!刚才是题外话,其实只讲了Alex。注意我的小标题是奥数明星,刚说的这男孩没参加国际奥数,不算。

现在夲虾隆重推出另一位双无人物(前无和后无)陶哲轩(Terence Tao)。

这陶哲轩可不得了。他在10岁、11岁、12岁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数学奥赛,分获铜牌、银牌和金牌。奥数金牌的最年轻纪录至今由他保持,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能超越。

陶哲轩从24岁起在加大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2006年,31岁时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这么年轻获这奖的人凤毛麟角)。据报道,他是目前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请看他的照片,多么年轻!外貌协会的该满意了吧?



本虾好友、目前在本市着力初高中数学培训的邹同,他的大儿子从MIT毕业后,现在正在UCLA读博,师从陶哲轩。这大儿子当年数学竞赛名列全美第二十五位,经常到美国一些数学夏令营(比如Awesome math)作培训官。前年圣诞假期,在我家里给一小群孩子讲数学,精彩绝伦!关于陶哲轩的传奇,当然也听来不少。

好了,别以为只有华裔牛,后面的卦我讲几个其它族裔的,免得给你错觉。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三)】
(三) Iurie的英雄泪
先上一张Iurie Boreico的照片亮瞎你们的眼吧!是不是帅呆了?女粉丝们,你们今天要睡不着觉了吧?

照片中Iurie披着他的祖国摩尔多瓦的国旗,笑容纯净清澈。这摩尔多瓦在哪?它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后来苏联解体就独立出来。其民族与罗马尼亚同宗(罗马尼亚称其为摩尔达维亚),曾一度有两国要合并的说法。在冷战时期,虽然罗马尼亚是苏联的卫星国,但罗马尼亚一直与苏联有领土争议,其区域正是摩尔多瓦西部与罗马尼亚毗邻的地区。

言归正传,Iurie以三金二银排在名人堂榜单上第七位(并列),但夲虾为什么略过前面的人专门讲他呢?因为他其实应该高居榜首,可以和宋卓群比肩的。他的那两银是意外改了成色的,真正和他实力相称的是五金!国际奥数五金王的记录其实应该提前到2007年诞生才对。

先看事实吧:从2003年至2007年,Iurie的奖牌记录是中间三年金牌,头尾两年银牌。在最后一年的银牌之前,他连续拿下了两年满分和一次特别奖(宋卓群也只是一次满分,也得到一次特别奖)。


有沒有看出来这track record有什么问题?就象大学招生官看一个学生的高中成绩单一样,他是要看trend(趋势)的。如果一个学生四年高中修AP的课数是0,3,5,2,你会有何印象?对了,他最后一年不够挑战自己或者表现有下滑倾向。你看宋卓群第一年作为雏凤拿了铜牌,接下来全是金灿灿的。那陶哲轩更是芝麻开花铜银金一路上升(若不是上了大学,他后面应该还是金得发黄)。其他多金王也是开低走高的节奏。那Iurie怎么了?

让我们仔细看他最后一年(2007年)每题的分数,你可以看到,他第二天三道题满分,第一天只是最简单的送分题第一题拿了五分,第二三题一分未得。这对于一个上两届全满分的王中王正常吗?所以,Iurie最后一年显然是出了问题的,而且是出在第一天(感觉自己成了福尔摩斯,推理能力强大啊!)

什么问题?他喝醉了!有传说在头天晚上,有些人把他灌醉了!哎呀,伤天害理呀!能够和他喝酒的人一定是关系较近的朋友,你们够哥们吗?

那第一年为什么断定应该是金?那一年他病得很厉害。你看他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是前两题满分、最后一题得零分,完全是强弩之末呀!他每天能撑下那四个半小时就不错了。

或曰:汝何以知其病?答曰:吾女告之。又曰:汝女何以知之?曰:小女曾就教于彼,自彼而知(英文表达就是from the mouth of the horse)。别误解,小女不才,她只是和其他一些孩子一起上了个数学夏令营,她那个级别的班级正好由Iurie作讲课老师之一,所以可以听大英雄侃大山,好福利啊!还是女儿好啊,喜欢和老爸分享八卦。儿子也去了夏令营,沉默如金。此金非彼金啊!

所侃大山中还有一件有趣秩事: Iurie的第二个满分差一点没拿到,因为他不屑做简单的题,拿起卷子就直奔最后一道难题,耗去太多时间,以至最后有点来不及做那手到擒来的简单题目。好在艺高人胆大,他赶在大限前急速完成全部考题,有惊无险地拿下满分。这每题七分不分难易的评分规则不太合理啊!

Iurie丟了两金有沒有洒下英雄泪?夲虾不得而知。不过,安在他这个帅哥头上,也很唯美。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不是说了吗:"什么是悲剧?就是把美撕碎了给你看!"

TOP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四)】
创建时间: 2015-7-18 15:40
(四)奥数和本拉登

奥数和本拉登有什么关系?不会是标题党吧?有关系!本虾向XXX保证!

先看看这张一夜之间传遍中国的照片吧!



随这张照片还有这样的文字也在到处流传:刚刚结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美国队竟然击败了常胜将军中国队取得冠军,在接见金牌选手的活动中,奥巴马以为走错房间给中国队颁奖呢,内心独白:我靠,这是美国队吗?!孩子们也琢磨:

TOP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四)】
创建时间: 2015-7-18 15:40
(四)奥数和本拉登

奥数和本拉登有什么关系?不会是标题党吧?有关系!本虾向XXX保证!

先看看这张一夜之间传遍中国的照片吧!



随这张照片还有这样的文字也在到处流传:刚刚结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美国队竟然击败了常胜将军中国队取得冠军,在接见金牌选手的活动中,奥巴马以为走错房间给中国队颁奖呢,内心独白:我靠,这是美国队吗?!孩子们也琢磨:

TOP

随这张照片还有这样的文字也在到处流传:刚刚结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美国队竟然击败了常胜将军中国队取得冠军,在接见金牌选手的活动中,奥巴马以为走错房间给中国队颁奖呢,内心独白:我靠,这是美国队吗?!孩子们也琢磨:

TOP

皮皮蝦:【国际奥数之天龙八卦(五)】
创建时间: 2015-7-18 19:40
(五)昨夜星光灿烂

幸福来得太突然!昨晚从泰国载誉归来的美国队主教练、领队Po-Shen Loh和代表加拿大的五金王宋卓群(Alex Song)来到湾区,为此一群牛妈牛爸临时办了一个party庆祝,一时星光灿烂,双眼晕眩。本虾终于一睹风采(Po-Shen 以前见过),握过的手不忍再洗了。

这是本虾分别与教练Po-shen及五金王Alex合的影,被一位星妈给搞成这样酷的一张明星照。本来本虾不想露真容,何况昨天头发又有点乱,但是如果不上片片,怎么堵住你们的嘴呢?会有人说我吹牛呢!



当时场面混乱,每人都要合影,难为了两位名人。最好笑的是,Alex的妈妈也凑热闹,要求和儿子合影,引得大家哄笑,戏称她也是粉丝。其实这巨星的妈妈在这次儿子夺金后也一直没机会合影呢,为尊重隐私,这里就不上片片了。

教练Po-shen被称作帅哥,简直逆生长,越长越年轻。好几次,刚到的人把他当成学生呢,其实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请看近影。


有位妈妈真有心有主意,搞来一件今年最火的NBA篮球冠军金州勇士队的T恤,作为硅谷父母们的礼物送给了Po-shen,上面用粗笔写了贺词。


还有位以前没见过的热心妈妈,居然拿来一本台湾岀的关于奥数的书给我作写作参考,真心感谢。据说这是去年另一位星妈在台湾为大家代购的,背了许多本到硅谷来。

本虾观察到这个聚会有个特别之处,就是互相的称呼都是XXX的爸爸、XXX的妈妈之类。原因很好理解,一来是因为孩子而走到一起来的,二来是因为牛娃更有名。其中居然发掘出浙大某宿舍出人才呀,这宿舍先后做过室友的三位妈妈的孩子都在江湖上有响当当的名号了(不能再具体八卦了啊)。这间宿舍应该拍卖出天价才对!开发商是不是应该把它做月子中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牛妈牛爸们带来了丰盛的食物,最火爆的是巨星Alex的妈妈亲手做的金蛋,人人都要吃一个,沾沾灵气。有位妈妈违规吃了两个,号称其中一个是为了未来的孙子吃的。


Po-Shen正好坐在本虾对面,非常过瘾。本虾急忙问了许多问题。择要记录如下:

关于今年美国队种族分布,有人认为有AA之嫌。精英队12人中有7个华人,为何最后六个选手中四个种族都是25%,华人只有一个半?答曰:这完全是撒切尔夫人的讲话-无稽之谈(对不起,这不是原话。Po-shen虽然是美国长大的新加坡华人,中文水平还没这么高)。我们选拔队员时只可看到考试的ID,根本不知道是谁。

在这件事上,美国的确表现出一个大国的不凡气度,很象当年中国的盛唐。本虾从另一渠道得到的消息补充如下:每年美国选拔五十人左右进行为期三周的集训,这个免费的夏令营(MOSP)里可以有在美读书的加拿大籍的学生。这次加拿大队六个队员中有三个是美国的夏令营培养出来的,当然不占美国的名额。这三个人有二个半华人血统,他们是:大名鼎鼎热爱出身地加拿大的Alex(美国真有成人之美啊)、Kevin Sun和Alexander Whatley(半个华人)。今年香港队也有一个美国培养的,他差一点进了夏令营。

有趣的是,印度报纸大肆报道那一个半印度裔学生Shyam Narayanan和Yang Liu Patil。这个Yang Liu Patil也被中国大肆报道了一番。他被中印美三国广泛报道,算是几亿宠爱在一身啊!请看印度报纸的报道:



席间Po-shen得意忘形或者我们扒料成功,他居然讲了自己的婚恋故事,非常劲爆!大家纷纷建议以后夏令营时给这些数学nerd现身说法,教教追女孩子的经验。至少本虾知道且非常欣赏的一点是,他主办的这个夏令营并非刷题或做狭窄的钻研,而是有长远眼光、旨在培养一代高水平的大师,比如还给孩子们开哲学讲座。善哉!

正是这种不急功近利的模式,造就美国的顶尖人才不是只会做题的机器。Po-shen感觉,凡是题目出奇的难或者题目的路数很不常规,中国选手就发挥得不如美国孩子。美国孩子已经习惯了难度、习惯了不按牌理的题目了。

忘了介绍Po-shen的背景了。他现在是著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去年接任美国奥数国家队主教练,当年他代表美国曾拿下国际奥数银牌。他的弟弟Po-Ru Loh更厉害,在2000-2004年间为美国拿下二金一银。他的妹妹也是女中豪杰,不但数学好,在加州理工学院还辅修英文。后来拿了加大伯克利的电脑硕士,现在伯克利读统计学博士。看来兄妹三人是美国数学界的苏门三杰啊!

TOP

The Class of 2015 by the numbers
by ELIZABETH S. AURITT, LIBBY R. COLEMAN, NICHOLAS P. FANDOS, JACOB D. H. FELDMAN, NIKITA KANSRA, JARED T. LUCKY, and SAMUEL Y. WEINSTOCK
produced by NIKHIL L. BENESCH and ANGELA C. LI
After weathering two hurricanes, three different deans of the College, and the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the Class of 2015 will pack up and leave the College this week—though half the class will not be straying farther than the Northeast.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graduating seniors branch starkly when the class is distinguished by field of study, gender, and race. Computer Science concentrators entering the workforce will earn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ir peers in other fields, as will men compared to women, and students of East Asian descent compared to those in other racial groups.

In other spheres, seniors maintain a broad consensus. Though the class reported an A- average GPA, 72 percent said that grade inflation is not much of a problem or no problem at all. When it comes to politics, more than 60 percent hold a favorable opinion of Hillary Clinton as a 2016 presidential candidate, far more than any of her potential contenders.

This composite picture of the Class of 2015 emerges from The Crimson’s annual survey of graduating seniors. This year, 760 people, almost half the class, responded to an emailed survey that was sent to every senior and was open from May 12 to May 20. Although not every respondent answered every question, they weighed in on an array of topics from post-graduate plans to collegiate sleep habits to sexual assault. The survey was anonymous and The Crimson did not adjust data for possible self-selection bias.

Compare to last year's The Class of 2014, By the Numbers.

POST.HARVARD
Once the Class of 2015 exits Johnston Gate, its members will go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to pursue a wide variety of jobs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the “real world.” A majority of the class will either stay in Massachusetts or go to New York or California after graduation. Fifteen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were leaving the country.

The vast majority of seniors, 71 percent, said they will be joining the workforce after graduation. Another 15 percent will head straight to graduate school. Four percent will hit the road to travel. And 9 percent said they are not yet sure what they will do.

Of graduates entering the workforce, 48 percent said they are entering either consulting, finance, or technology/engineering. The survey found some major discrepancies between what seniors are doing immediately after graduation and what they want to be doing in 10 years. For instance, though 34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will work in consulting or finance after graduation—a figure consistent with recent years—only 5 percent want to be doing so in 10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5 percent of seniors are going into health-related fields after graduation, 20 percent want to be working in health a decade from now.

Starting salaries vary widely among members of the graduating class, with 41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ying they will make more than $70,000 and 8 percent saying they will make $110,000 or more right away. As in recent years, salary and field vary meaningfully by gender and race. Forty-nine percent of working men said they will make more than $70,000 after graduation, compared to only 34 percent of working women. While around the same proportions of working men and women are going into consulting and public service, 23 percent of working male respondents said they will work in finance, compared to only 14 percent of women. Of those who are working, 35 percent of white respondents, 33 percent of black respondents, and 32 percent of Hispanic or Latino respondents said they will make more than $70,000 after graduation, compared to 60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said they were of East Asian descent.

Discrepancies between industry and starting salary also exist among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during college. Forty-seven percent of respondents reporting that they would make $110,000 or more after graduation concentrated in Computer Science. Twenty-three percent of varsity athletes said they are going into consulting compared to only 13 percent of non-athletes. And 32 percent of people who said they were in a male final club during college said they were going into finance, while only 18 percent of seniors overall said that they are.

Twenty-on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at they or their family members are currently in debt due to college-related expenses. Thirty-eight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said their family’s financial situation had affected their post-graduation plans somewhat or to a great extent, though the industries those respondents are entering roughly match those of the class at large.

51%
WILL STAY IN THE NORTHEAST
21%
SAY THAT THEY OR THEIR FAMILY MEMBERS ARE IN DEBT DUE TO COLLEGE-RELATED EXPENSES
47%
OF COMPUTER SCIENCE CONCENTRATORS WILL BE MAKING $110,000 OR MORE UPON GRADUATION
STARTING SALARY BY GENDER
<$30,000
$30,000-$49,999
$50,000-$69,999
$70,000-$89,999
$90,000-$109,999
$110,000+
Female
Male
0%
25%
50%
75%
100%
STARTING SALARY BY RACE
Unpaid
<$30,000
$30,000-$49,999
$50,000-$69,999
$70,000-$89,999
$90,000-$109,999
$110,000+
White
Black
Hispanic
East Asian
0%
25%
50%
75%
100%
FIELD NEXT YEAR VS. DESIRED FIELD IN TEN YEARS
10 Years From Now
Now
Academia/research
Consulting
Education
Finance
Health
Technology/engineering
Public service/nonp…
Publishing/media
Arts/sports/entertainment
Government/politics
Entrepreneurship
Other business
Other
Undecided
0%
10%
20%
30%
WORKING SENIORS GOING INTO CONSULTING OR FINANCE BY YEAR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 CRIMSON MOSAIC
Chosen from what administrators touted at the time as the most diverse applicant pool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llege, the Class of 2015 pulls together an intricate mosaic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worldviews, and identities. Yet survey data suggests that some segments of the class are more diverse than others, and that not every senior felt fully included in the College community.

An especially diverse picture emerges in the 14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who said they were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 majority of these students are nonwhite, and more than 20 percent are Hispanic or Latino. Sixty-seven percent reported a combined family income of less than $80,000 per year, compared to 27 percent of all surveyed seniors.

Most survey respondents overall, however, hail from families that earn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average American household. Nearly half of all respondents reported a combined family income of $125,000 per year or more, while only about 15 percent of American households earn that much,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College-wide diversity appears to be reflected in personal friendships. When asked to think of their five closest friends at Harvard, 88 percent of respondents—and 84 percent of white respondents—said that at least one friend identifies with a different racial or ethnic background.

Though seniors mostly identified as politically liberal, religious views ranged more widely. Agnostics and atheists make up 42 percent of the class, outnumbering the 35 percent who identify as Protestant or Catholic. Only one in ten seniors identified as very religious, compared to about half of the class who said they are not religious at all.

In a class that witnessed an often explosive national debate about racial discrimination, 24 percent of seniors said that they have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race or ethnicity while at Harvard, including 74 percent of black students, 40 percent of Latino students, and 54 percent of East Asian students.

Other minority groups reported similar feelings due to class or sexual orientation. Despite the fact that 62 percent of seniors reported receiving financial aid from Harvard, 67 percent of students whose families make less than $80,000 per year said they’ve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while at the College. Moreover, in a class where 15 percent of students identified as gay, bisexual, something else, or unsure, 47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ho identify as gay or lesbian said they have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at some point since arriving on campus.

Still,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students in each racial group—and 96 percent of students who identify as gay or lesbian—say they would choose Harvard again.

13%
IDENTIFY AS GAY, BISEXUAL, OR SOMETHING ELSE
34%
REPORTED THAT NONE OF THEIR FIVE CLOSEST FRIENDS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OLITICAL BELIEFS
LEGACY AND FIRST-GEN
First-generation
Legacy
Everyone else
White
Family income over $80k
Starting salary over $70k
Recruited athlete
0%
100%
25%
50%
75%
FAMILY INCOME DISTRIBUTION
Harvard
U.S.
< $40,000
$40,000-$79,999
$80,000-$124,999
$125,000-$249,999
$250,000+
0%
50%
25%
25%
50%
74%
OF BLACK STUDENTS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RACE WHILE AT HARVARD
67%
WHOSE FAMILIES MAKE LESS THAN $80,000/YEAR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WHILE AT HARVARD
45%
WHO IDENTIFY AS GAY, LESBIAN, OR BISEXUAL FELT MARGINALIZED BECAUSE OF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WHILE AT HARVARD
MAKING THE GRADE
Grade inflation is a near-perennial topic of conversation at Harvard, and the Class of 2015’s years in Cambridge were no exception. Dea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Jay M. Harris caused a stir in December 2013 when he said the median grade at the College was an A- and, indeed, the Class of 2015 appears to have met that mark with an average self-reported GPA of 3.64. Over half the respondents reported a GPA of at least 3.67, the cutoff for an A- average.

Women reported a slightly higher GPA compared to men, 3.65 to 3.62, while Asian students reported the highest average GPA of any race or ethnicity at 3.7. By comparison, students who identified as white, black, and Hispanic or Latino reported average GPAs of 3.63, 3.53, and 3.55, respectively. Legacy students reported roughly the same average GPA as those whose parents are not Harvard alumni.

In spite of the high class averages, 72 percent of senior respondents said that grade inflation at Harvard is not much of a problem or no problem at all. Eighty-six percent of the class said academics were either very important or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them, and 80 percent reported being satisfied or very satisfied with their concentration.

Almost three years after the Government 1310 cheating scandal, 20 percent of graduating seniors said they had cheated in academics while at Harvard. Of those who reported cheating, 90 percent did so on a problem set or homework assignment, 27 percent on a paper or take-home exam, and 30 percent on an in-class exam.

Recruited athletes were about twice as likely to have said that they cheated as the rest of the class. The same is true for members of male final clubs. Seniors headed to work in the technology or engineering sectors reported cheating at a higher rate, 34 percent, than students going into any other field.

Most cheaters seem not to have been caught, though, as only 5 percent of graduating seniors reported having been before the Administrative Board for any type of disciplinary issue.

3.64
MEAN REPORTED GPA, JUST BELOW AN A-
72%
THINK GRADE INFLATION IS NOT MUCH OF A PROBLEM OR NOT A PROBLEM AT ALL AT HARVARD
GPA DISTRIBUTION

19.5%
HAVE CHEATED IN ACADEMICS AT HARVARD
90%
OF THOSE WHO CHEATED DID SO ON A PROBLEM SET OR HOMEWORK
5%
HAVE GONE BEFORE THE AD BOARD FOR DISCIPLINARY PROBLEMS
OUT AND ABOUT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members of the Class of 2015 devoted themselves to a variety of activities—not necessarily the sort that would show up on their LinkedIn profiles.

Fifty-eight percent of senior respondents said they entered Harvard as virgins. Once they arrived in Cambridge, reported sexual activity varied considerably. While 19 percent of male respondents reported having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10 or more partners while at Harvard, only 7 percent of women said the same. Twenty-four percent of the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said they did not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while at Harvard. Of those seniors having sex, 43 percent said they always use a condom, while 31 percent said they sometimes, rarely, or never use a condom.

Viewing pornography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opular among surveyed men, 45 percent of whom said they watched it multiple times a week while in college. By contrast, 56 percent of women said they have never watched porn in college.

Drinking was another comm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with about 60 percent of seniors reporting drinking at least once a week. A smaller number, 13 percent, said that they had been taken to University Health Services or another hospital for reasons relating to alcohol at least once during their time at Harvard.

Other substance use was less common among surveyed students. While 40 percent of seniors said they have smoked marijuana at least once, only 7 percent said they have tried cocaine or ecstasy, and 8 percent said the same for psychedelics.

When it came to kicking back, private dorm parties seem to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for Harvard seniors, with 79 percent of the class reporting the such parties were at least moderately important to their social lives at Harvard. Final clubs and other single-sex, off-campus social organizations—subjects of much debate on campus—proved to be not all that important, as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said the organizations were not at all important to their social lives in college.

Between studying and socializing, members of the Class of 2015 also found time to rest— sometimes. Slightly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class reported getting fewer than seven hours of sleep per night on average.

42%
HAD SEX BEFORE HARVARD
21%
FIRST HAD SEX DURING FRESHMAN YEAR
21%
WERE NEVER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DURING THEIR TIME AT HARVARD
1
MEDIAN NUMBER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GRADUATING SENIORS REPORTED HAVING HAD DURING THEIR TIME AT HARVARD
SOCIAL SPACES
Not important at all
Slightly important
Moderately important
Very important
Absolutely essential
House and college-sponsored events
Private dorm roomevents
Final clubs
Other single-sex off-campus socialorganizations
Bars and other publicvenues
Events organized by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0%
100%
25%
50%
75%
FREQUENCY OF SUBSTANCE USE
Alcohol
Marijuana
Never
Less than once a semester
Two or three times a semester
Once a month
Two or three times a month
Once a week
Twice a week
More than twice a week
0%
10%
20%
30%
40%
50%
60%
70%
35%
GOT FEWER THAN 7 HOURS OF SLEEP EACH NIGHT
POLITICS
This year’s graduating seniors tend to swing blue just like the state where the College resides. Sixty-two percent of graduating seniors reported that they are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while only 9 percent said they are conservative or very conservative. Beliefs shifted slightly to the left after four years of college. Seventy-eight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at at the start of college they were moderate,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while 88 percent now identify with one of these three political categories. Female respondents were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be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About half of male respondents said that they are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while 69 percent of surveyed women identifi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spectrum. Of those who called themselves conservative, 61 percent who will be working after graduation are going into finance or consulting.

That political skew is just as apparent when seniors were asked about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Sixty-three percent of respondents—and 71 percent of female respondents—had a favorable opinion of Democratic frontrunner Hillary Clinton as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hile Jeb Bush, the highest-rated Republican in the field, is viewed favorably by just 12 percent of the Class of 2015.

Former Harvard Law professor Elizabeth Warren, Massachusetts’ senior U.S. senator, has insisted she is not running for president, but she still commands largely favorable views from the Class of 2015. Fifty-thre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rated Warren favorably as a 2016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hile only 20 percent said they had an unfavorable opinion.

Among those who identify as conservative and very conservative, Florida governor Jeb Bush and U.S. Senator Marco Rubio are viewed most favorably. Nearly half of conservative and very conservative respondents have a favorable opinion of Bush as a 2016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hile 44 percent said they view Rubio favorably. Other than Bush, none of the Republican 2016 contenders received a favorable rating from more than ten percent of graduating seniors.

With blockades, occupations, and a student arrest, divestment from the fossil fuel industry has been a hot button issue on campus in recent years. Graduating seniors, it seems, are divided on whether the University ought to divest its endowment. Forty-one percent said Harvard should divest; 27 percent said Harvard should not; and 32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were undecided. That breakdown does not meaningfully differ from the Class of 2014.

Despite their disapproval of Harvard’s institutional investing, those who supported divestment donated to senior gift at nearly the same rate as the rest of their class. Eighty-four percent of divestment supporters characterized themselves as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69%
OF WOMEN IDENTIFY AS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51%
OF MEN IDENTIFY AS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POLITICAL BELIEFS
Very liberal
Liberal
Moderate
Conservative
Very conservative
Apolitical
Before coming toHarvard
Now
0%
100%
25%
50%
75%
LOOKING TO 2016
Favorable
Unfavorable
No Opinion
Not Enough Information
Hillary Clinton
Bernie Sanders
Elizabeth Warren
Jeb Bush
Ted Cruz
Mike Huckabee
Rand Paul
Marco Rubio
Scott Walker
0%
25%
50%
75%
100%
Jeb Bush● Unfavorable: 50.95
84%
OF SENIORS WHO SAID HARVARD SHOULD DIVEST FROM FOSSIL FUELS CHARACTERIZED THEMSELVES AS LIBERAL OR VERY LIBERAL
62%
OF PRO-DIVESTMENT SENIORS CONTRIBUTED TO SENIOR GIFT
DIVESTMENT FROM FOSSIL FUELS
Unsure
Should not divest
Should divest
Should not divest26.7%
MENTAL HEALTH / SEXUAL ASSAULT
With the College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its adherence to Title IX regulations and a new University-wide sexual misconduct policy the subject of fierce debate, sexual violence has been a major topic of conversation on campus during the past year.

Fourteen percent of women in the Class of 2015 said they were sexually assaulted at Harvard, while another 7 percent said they were unsure whether or not they had been a victim of sexual violence. By comparison, just 3 percent of men reported being sexually assaulted. Those numbers are roughly consistent with an oft-cited 2007 study, which found that 19 percent of women at large four-year universities experienced a completed or attempted sexual assault during their time in college.

Amidst prominent discussions about sexual assault, only 6 percent of those who said they were sexually assaulted or that they were unsure of whether they were sexually assaulted reported it, a figur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55 percent of Harvard seniors—two-thirds of women and 40 percent of men—said they know someone who was sexually assaulted at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identify as gay or lesbian, bisexual, something else, or unsure were nearly twice as likely to say that they had been sexually assaulted or were unsure of whether they were sexually assaulted than their heterosexual counterparts.

When asked about their mental health, survey respondents conveyed mixed experiences with the institutions they consulted for treatment. Twenty percent of seniors said they sought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and 16 percent for anxiety during their time at Harvard. By comparison, 3 percent said they have sought treatment for an eating disorder and 5 percent for ADHD.

A plurality of students who indicated that they sought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33 percent, turned to UHS. Meanwhile 19 percent, 11 percent, and 7 percent turned to the Bureau of Study Counsel, an off-campus professional, or a peer counseling group, respectively.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years, seniors who sough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off campus were nearly twice as likely to report being satisfied or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they received compared to those who went to UHS.

14.4%
OF WOMEN SAID THEY HAVE BEEN SEXUALLY ASSAULTED
6.5%
OF WOMEN SAID THEY WERE UNSURE OF WHETHER THEY WERE SEXUALLY ASSAULTED
2.95%
OF MEN SAID THEY HAVE BEEN SEXUALLY ASSAULTED
SATISFACTION WITH HELP RECEIVED FROM VARIOU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Very Satisifed
Satisfied
Neutral
Dissatisfied
Very Dissatisfied
UHS
BSC
Off-campus professional
Peer counseling group
0%
25%
50%
75%
100%
% WHO SOUGHT TREATMENT FO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Depression
Bipolar disorder
Eating disorder
Anxiety
PTSD
ADHD
Substance abuse
Other reasons
0%
5%
10%
15%
20%
25%
REFLECTING ON HARVARD
Hot-button issues such as sexual assault policies, fossil fuel divestment, and academic integrity dominated campus discussions during the Class of 2015’s four years at Harvard. Survey respondents expressed mixed feelings about Harvard’s administration and its programming, old and new.

With 36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approving of her work, University President Drew G. Faust experienced a drop in favorability of about 12 percentage points from last year. About 40 percent of those surveyed said they had no opinion or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Faust.

Meanwhile, four out of five graduating seniors said they have a favorable opinion of first-year Dean of the College Rakesh Khurana. The third person to occupy the deanship in four years, Khurana had a rating that was just slightly below the Class of 2014’s 87 percent approval of interim College Dean Donald H. Pfister, but nearly six times seniors’ 2014 rating of former College Dean Evelynn M. Hammonds.

Surveyed seniors were ambivalent about many University programs. The ongoing House Renewal project was viewed favorably by 54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marking a slight decline from the Class of 2014’s approval rating of 59 percent.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eniors in Quincy and Leverett, the two Houses renewed thus far, said they viewed the endeavour favorably, with approval ratings of 60 percent and 75 percent, respectively.

Following a flurry of discussion and activism around sexual violence on campus in the last year, one in three seniors said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the University’s recently unveiled sexual misconduct policy. The new policy was viewed favorably by 22 percent of all surveyed seniors and unfavorably by the same percentage.

The Undergraduate Council received mixed reviews, with 37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viewing the body favorably and 29 percent viewing it unfavorably. And while 41 percent of surveyed seniors said they support fossil fuel divestment, the pro-divestment student activist group Divest Harvard was viewed favorably by 33 percent of survey respondents and unfavorably by the same percentage.

There was one topic on which nearly all graduating seniors agreed: 95 percent said that, if given the chance, they would choose to attend Harvard

HARVARD APPROVAL RATINGS
Favorable
Unfavorable
No Opinion
Not Enough Information
House Renewal
Gen Ed
New SexualMisconductPolicy
0%
25%
50%
75%
100%
Favorable
Unfavorable
No Opinion
Not Enough Information
Faust
Khurana
Ad Board
UC
Divest Harvard
The Crimson
0%
25%
50%
75%
100%
83%
WERE SATISFIED OR VERY SATISFIED WITH THEIR UNDERGRADUATE HOUSE
95%
WOULD CHOOSE HARVARD AGAIN

TOP

以上格式乱掉了

Look those numbers as you like:
http://features.thecrimson.com/2015/senior-survey/

非常有意思的一些数据

TOP

半数左右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如果真实性比较高(被调查者没开玩笑)的话,不少数据还是蛮超出我想象的。

推荐读一下这篇调查文章,信息量大

TOP

申请美国名校的命门(下) (2015-08-10 12:36:38) 下一个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325/201508/9635.html

这是“中国教育的死穴和申请美国名校的命门”的下篇。这篇文章的上篇,我自己知道,粗看之下会显得迂腐。但自己的习惯,做事讲求程序实证,只能一步一步推进。更何况大道至简,有些陈词滥调,反倒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人移民到美国,不少人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些出国前就在国内单位混得好的,到了美国往往也事业顺利。相反,那些心高气傲智商更高的人,到了美国,虽然做个民工没问题,但有的职业发展却常常受挫。老的说法将这归因于为人,性格决定命运;时尚的解释叫情商。为人也好,情商也好,其实后面都是同一个核心的东西:即感知并尊重别人利益的能力,其它的很多东西,都是虚的玄的。我们常说要尊重别人,但到底什么是尊重?叫别人一声叔叔阿姨,当然有礼貌,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是能够感受并正确对待别人的利益。叫老干妈一声阿婆,却指望她给个1亿元的红包,那不叫尊重,那叫算计,那叫侮辱她的智商。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但在教育上,中国家长和学校往往只鼓励孩子“我要什么”,却不引导孩子正视“别人也要什么”。有的对别人正当的利益诉求,往往持攀比心理、竞争意识、敌对态度,即“见不得别人好”;将由各种人通过利益联结在一起的社会,更简单地视作险恶污浊。结果是,不少人心理阴暗,看事情总是戴着负面的有色眼镜,缺乏正能量。

其实,中国教育之始,并不否认别人的利益。孔子先生办学,收费纳徒,有教无类,有卖文凭之嫌,无自命清高之举;他拉着一帮学生,找工作,递简历,风尘仆仆,以社会为学堂,怎敢藐视社会、藐视别人的利益?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就是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利益。

美国的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感受并尊重别人利益的能力,非常重视,而这就是人品的基础,也是评价一个孩子时,说他 “nice(好)”和“fair(公平)”的实质内涵。5年前,我曾经和大波士顿地区的一所著名私立高中的招生办主任有过一次讨论。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哈佛学院就读。她说话时声音柔和,略微沙哑,特有磁性,和她接触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她的声音,相信有的读者已经知道我说的是谁,但她不再担任该职位,没有征求过她和学校的同意,我不便指明她和学校的名字。Anyway,就这么一位优雅知性的美女,当谈到录取学生时的人品考量时,她斩钉截铁地说:“越是聪明的学生,如果人不nice,越不能给他机会。”

承认个人的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尊重别人的利益,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点,美国教育,通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互动,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面、客观务实的健康人格和向社会过渡方面,做得很到位,有时也很机巧微妙。美国长大的孩子,普遍能够正面看待别人的利益、心态阳光。在这方面,美国顶尖名校,通过招生标准这个“高考指挥棒”,强化了一些社会预期和价值观。名校的招生标准,外行咋看之下,似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其实后面有一个共同的实质性期待,就是学生及其家庭“懂事”、能感知并尊重别人的利益;他们的招生标准,既尊重社会现实,也有自身利益的考量。

美国的顶尖大学,几乎全是私立的。每所学校,实质上都是一家非营利公司,都要自己养活自己。不少名校,历史上都有过风雨飘零的岁月。有一次,我经过耶鲁大学,专程绕道凭吊耶鲁在康州小镇Clinton的原址。站在简朴的老屋前,我想象着当年耶鲁创办人之一的第一任校长Abraham Pierson牧师在自己住所的地下室和院子里,教着耶鲁的最早几位学生。耶鲁1701年创办时,只有1位学生。6年后,Abraham Pierson去世,接下去的几年,耶鲁的生存一直是个问题。后来多亏了迁址和一位名叫耶鲁的商人的捐赠,奠定了学校后来发展的基础,而这就是耶鲁大学名称的由来。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早期耶鲁类似的学校,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关于耶鲁大学原址和早期历史,我发过一组照片,没有读过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进入。

活过来壮大的那些名校,即使今天,面对社会的预期和同行的竞争,它们也不敢丝毫懈怠。一个私校的校长,就是学校这个非营利公司的CEO,这一点,在有的顶尖大学的学校章程和官方网站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花点时间,把几个关键词输入,上网搜一下就能查到。与一些人的理解不一样,私校校长花时间最多的工作不是教学和科研,甚至不是管理——这些都有人分管负责;美国私校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是:搞钱!有了钱,就可以新盖一幢大楼,就可以多挖一个大牌教授,就可以增设一个奖学金. . .

为了钱,大多数顶尖名校都会降低一点标准,录取几个捐赠大户的子女,在圈内,这叫“development cases”,即“发展案例”,和学校的发展有关。虽然这类捐赠往往数额很大,但不固定不可靠,而且容易引发舆论争议,名校更倾向于依赖广大校友细水长流的奉献。对那些长期向母校捐赠一定数额以上捐款或积极出力的忠诚校友,学校会优先录取他们的子女,在圈内,这叫“legacies”,这个词,我喜欢把它翻译成“传承”。
根据一些资料,在一些顶尖大学,家庭有背景的子女,加上优先照顾的少数族裔学生和体育特长生,占一届新生的40%。

那名校又是如何选出其余的60%?或者说,更相关的问法是,为什么两个看起来成绩同样优秀、课外活动同样丰富、得奖记录同样灿烂的学生,名校录了这个但却拒了那个?最后临门一脚到底是什么?

最顶尖大学,以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的社会栋梁为目标,它们是以社会的标准筛选学生的:学生不仅成绩要好,有激情有特长,还要具备能在社会上成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在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年轻人要出头,人品是不能差的,要懂得顾忌别人的利益。 很难想象,一个老板,会用一个绝顶聪明、眼珠滴溜溜贼转、到人家公司面试时就想象着如何把人家公司的所有配方工艺流程和数据库破解盗窃了、然后跳出去自己创业办一个公司的雄心大志的人。

顶尖大学尊重社会的预期,筛选和培养学生,但如果这个社会预期和学校自身的利益相悖,也是无法实施的。事实上,它们筛选学生的标准和自身的利益是一致的。顶尖大学很清楚它们资源的价值、它们文凭的含金量,对低收入家庭子弟,哈佛等几所大学学费全免。顶尖名校录取一位平民子弟,无疑于送给这个家庭一笔很大的有形和无形的财富,但它们希望这是一笔投资:它们希望小孩以后在社会上成功,有能力回报母校;它们希望小孩有感恩体恤之心,愿意回报母校;至少,学校需要有人站台或打酱油时,孩子能主动跳出来。

你的孩子会打酱油吗?
话说到这份上,就明白了,为什么在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美国,名校录取学生时,对学生的人品看得这么重;也就不奇怪了,申请名校,还要附加作文、推荐信、面试、现在还要查Facebook等社交留言记录,涉及方方面面很多人、环环相扣;有时这个过程之微妙,只有圈内人才能意会。最顶尖名校的招生官从这些东西里面,飞速解读和预测一个个申请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性情人品。对那些成绩特好,自我感觉也特好,别人好像都欠他的学生,对不起,格杀勿论;最顶尖名校最喜欢炫耀的,就是屠宰(slaughter)了多少SAT考满分者。

说到这里,不禁想到最近国内高考招生、北大清华抢状元的闹剧。如果国家不再养北大清华,你看它们还会不会再抢高考状元?

不光顶尖名校,美国其它的学校,无论公私,无一例外,只要抓住了生存和自身利益这个命门,搞清了谁给它们开支票这个问题,它们招生过程中貌似不同的做法,就一目了然了。不同私立学校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招生对象,有的是学校挑学生,有的是学生挑学校,前者的招生办更像是采购部门,而后者的招生办更像销售部门,当然,更多学校的招生办,同时具备推销自己的教育产品和筛选学生这个原材料的功能。美国同一级别学校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多招生办的运作是非常商业化的。不少人知道,藤校级别外有些著名大学,最早是靠大量招收中东石油富豪子弟获得飞速发展的,直到近几年,它们才瞄准了中国学生。即使州立大学,它们也有预算问题和生存压力,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招生政策。

美国顶尖名校在招生过程中,主动符合社会预期,甚至不惜变通迎合一些特殊家庭的做法,在一些人眼里,或许会被视作掉价,甚至“险恶污浊” 。发展案列的确看起来有违社会公平,但是,1)这不是谁有钱想买就买得到的,其名额是严格控制的,涉及学生的素质也有要求的,否则学校搞烂了,以后就不值钱了;2)要价是极高的,不同家庭没有定价的,进一个这样的学生涉及的赠额, 往往可以负担十几甚至上百个平民子弟,这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也使得学校拿得出钱做一些非常理念的事;3)愿意拿出钱的家庭,还真的是希望孩子上进的家庭。孩子在顶尖名校的环境及压力下接受熏陶,不管是镀金还是附庸风雅,总比做“土豪”“富二代”好。因此,从社会效果角度,发展案列或许利远大于弊。总之,美国私立名校可不敢自命不凡,它们是靠社会养活的;正因为他们尊重了社会现实,符合了社会预期,正视了自己利益,采取了务实做法,在公私之间找到了平衡、实现了双赢,它们才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壮大,反过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理念,并通过它们的招生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客观地对待别人、认识社会,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维系了社会正能量,成为社会稳定和家族传承的积极因素。回到上篇提出的问题,在教育孩子认识社会时,是该“堵”还是“疏”,美国教育的做法无疑值得深思。
从系统的角度看,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系统,把社会作为一个环境,如果系统敌视环境,只想对环境进行掠夺控制,怎么可能指望系统和环境可持续共存?相反,如果系统和环境相互珍惜配合,就会进化成为一个新的稳定系统,原来的系统和环境,就会唇齿相依,融为一体。

关于美国名校自身利益和社会价值的互动,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超出了这篇文章的范围,无法再多讨论,这里只强调两点:1)美国顶尖名校确实承担了社会理念,对它们,任何讲理的人,都会肃然起敬;2)即使美国顶尖学校,它们也要吃饭拉屎放屁,它们也有自己的利益。当然,如果有人跑到美国顶尖大学招生办,向他们打探或求证拉屎放屁,那就不要怪人家王顾左右而言他、讳莫如深了;如果措辞不当,把人家呛得半天缓不过气来,也有可能;如果碰到对方干脆利落,脸一沉,那就吃不着兜着走了。

TOP

回复 169楼pp_dream 的帖子

【转】此博客文章的一个评论

Wish of reward or return maybe is one of the incentives for Harvard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Asian applicants. But it certainly cannot be a major one.

Simply because, how can they know the African or Latino graduates are able or willing to pay more donation in return than their Asian counterparts? In fact, many African or Latino students admitted to Ivy League colleges are suspended in the first year due to their too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s.

Therefore, I believe "political correctness" plays a much bigger role in Harvard's discriminatory admission policy.

TOP

Political Right 已经蔓延米国各角落,以至于Donald Trump这次跳出来都会有那么强的支持率,呵呵。

怎么看Political Right这个问题???

TOP

 138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