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微博摘

英特尔科学奖放榜 3名优秀华裔学生获奖



2015年度英特尔奖获奖人合影,左三为李佳嘉、左五为金程、右三为黄谕蒙。

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科学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10日晚在华府国家建筑博物馆宣布2105年最后得奖名单,共有三名华裔高中生获奖,占九名获奖者三分之一,各奖项都有华生获奖。来自加州圣荷西的金程(Andrew Jin)获全球福祉领域第一名,新泽西州的黄谕蒙(Brice Huang)获基础研究第二名,佛罗里达州的李佳嘉(Catherine Li)获 创新类第三名。

英特尔同时宣布今年首次调高第一名奖金数额,从去年的各得10万元提到15万元,成为全美奖金最高的青少年科学奖。

「全球福祉领域第一名获奖者是金程!」得奖消息宣布后,金程十分雀跃,小跑上台,戴上奖牌后与颁奖人拥抱合影。他的研究项目是利用现代科技研究DNA,试图找出人类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抵御感染的能力。他此前受访时曾说:「我很小时,就对进化领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十分有用的计算程式,是以人工智慧法训练电脑拥有科学家的思考模式。」

其他两名华生得知获奖一刻,也相当兴奋,获奖华生中唯一的女生李佳嘉,难以置信地用手捂嘴;黄谕蒙则憨笑地走向台前,兴奋地向来宾挥手。当晚近400名来宾在国家建筑博物馆见证了颁奖盛况,蓝白色的大气球从天而降,祝福当晚九名获奖人及其他31名入围者。今年40名入围者中13人为华生,比例达三分之一。

今年的英特尔奖大幅改弦更张,奖金大幅调涨,总颁发奖金将达161万2500元,并分三领域: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全球福祉(Global Good)和创新(Innovation),各颁卓越奖章,三领域获前三名的学子将分别获得15万、7万5000元及3万5000元奖金。入围准决赛的300名学生,每人可获1000元,其所在学校也可获1000元。

大笔奖金将如何使用?金程说,绝大部分将用作他的教育经费。

以数学为专长的黄谕蒙,两天前才刚从罗马尼亚参加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回国,他在比赛中获得个人金牌并协助美国队获得银牌,斩获英特尔第二名后,本周马不停蹄,马上要赶赴内布拉斯加州参加另一个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他是学校数学俱乐部会长,还活跃于校内交响乐团,可谓全面发展,目前已收到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系的录取通知。

培养如此优秀的儿子有何秘诀?黄谕蒙父母异口同声地说:「就是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

记者李荣、周喆/加州圣荷西报导

2015年英特尔科学奖决赛结果揭晓,圣荷西私立哈克中学(The Harker School)12年级生金程(Andrew Jin)获「全球福祉领域」第一名。其实他早就崭露头角,是科学比赛的常胜军。

金程出生在湾区,父亲来自杭州,母亲来自合肥,都是工程师。他这次的英特尔研究课题是关于进化与自然选择,于去年夏天在哈佛大学实习期间开始研究。

金程解释,进化在生物科学中佔重要地位,人类「万物之灵」地位是由生物进化决定的,但人类并不完全瞭解在进化和自然选择中,基因扮演的角色。他的研究是用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大数据技术,结合电脑科学与生物科学,分析人类DNA的演化过程。他指出,这项研究是电脑科学与生物科学的结合。

决赛评审指出,金程设计的系统发现了与免疫反应、代谢、大脑发育等相关的100多种基因突变的真实DNA序列。最后金程的研究获得评审青睐,脱颖而出。

获科学奖对金程来说不是新鲜事。2013年11月,金程与同校同学王中伟搭档组成团队,以电脑分析癌症药物,研究不同药物同时使用后的交互结果,获得当年西门子科学奖入围决赛资格。

TOP

照片里三个老中娃,三个老印娃,三个白人娃

TOP



“A solid found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creates the critical talent corporations and startups need to drive their business and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said Intel President Renée James, who was the Intel host of the STS winners gala in Washington, D.C. “We hope this program will encourage other young people to becom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inventors and engineers.”

In place of the previous grand prize of $100,000, three first-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awards of $150,000 were presented in three categories: Basic Research, Global Good, and Innovation.



The top three Intel STS award winner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Basic Research went to Noah Golowich, 17, of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This award recognizes exceptional scientific potential through depth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Noah developed a proof in the area of Ramsey theory, a field of mathematics based on finding types of structure in large and complicated systems. He is the captain of his high school math team, a member of his high school tennis team and plays jazz piano in his spare time.

The First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Global Good went to Andrew Jin, 17, of San Jose, California. This award recognizes great scientific potential by students with the pass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Andrew developed 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to identify adaptive mutations across the human genome. By analyzing massive public genomic datasets, his system discovered more than 100 adaptive mutations related to immune response, metabolism, brain development and schizophrenia in real DNA sequences.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causes of these diseases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toward developing gene therapies or vaccines. Andrew is an accomplished pianist who has performed at Carnegie Hall.


The First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Innovation went to  Michael Hofmann Winer, 18, of North Bethesda, Maryland. This award recognizes the problem-solving aptitude of an engineer through innovative design and creativity. Michael studied how fundamental quasi-particles of sound, called phonons, interact with electrons. His work could potentially be applied to more complex atomic structures such as superconductors. Michael was a silver medalist at the 2014 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where he was the top-scoring U.S. student on the theoretical exam.




Second place winners

Brice Huang, 17, of Princeton Junction, New Jersey, won the Secon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Basic Research. Brice extended previous mathematical research on power ideals–linear functions of variables raised to some power–and was able to calculate the power ideal’s series of dimension for a larger class of ideals than has previously been possible.

Kalia D. Firester, 17, of New York City, won the Secon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Global Good. Kalia studied how a protein produced by nematodes, which are crop-destroying parasites, interacts with a plant’s cells and defenses. Her research may contribute to engineering natural immunity to repel a pest that costs global agriculture $100 billion annually.

Saranesh (Saran) Thanika Prembabu, 17, of San Ramon, California, won the Secon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Innovation. Saran studied how varying the layers of lead titanate and strontium ruthenate in nanocrystal superlattices can affect their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which could be harnessed for a variety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ing applications.In addition to the top awards, three second-place winners received awards of $75,000 and three third-place winners received awards of $35,000.

Fully half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place winners are young women. “I see so many young women, so accomplished at 17, I am so encouraged by that,” said Renée after the awards ceremony.

“My message to them,” said Renée, “is don’t give up.” As part of the company’s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itiative, Intel is working hard to encourage young women and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ies to “stay with it” through thei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train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then to pursue their careers at companies like Intel.



Third place winners

Shashwat Kishore, 18, of West Chester, Pennsylvania, won the Thir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Basic Research. Shashwat’s math project focused on representing abstract algebras using matrices. His work develope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matrices and topology.

Anvita Gupta, 17, of Scottsdale, Arizona, won the Thir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Global Good. Anvita used machine learning to “teach” a computer to identify potential drugs for cancer, tuberculosis and Ebola. Preclinical trials are already underway in China on the tuberculosis drugs that she identified.

Catherine Li, 18, of Orlando, Florida, won the Third Place Medal of Distinction for Innovation. Catherine developed a new fiber-based method of fabricating microscopic particles designed for drug delivery,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ized cancer therapy.



More than 1,800 high school seniors from 36 schools in 18 states entered the 2015 competition. 300 students were announced as semifinalists, and of those 40 were chosen as finalists.



Intel assumed title sponsorship of the Science Talent Search in 1998. Over the competition’s 74-year history, finalists have gone on to win eight Nobel Prizes, two Fields Medals, five National Medals of Science, and 12 MacArthur Foundation Fellowships.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12 23:15 编辑 ]

TOP

回复 105楼pp_dream 的帖子

这是今天公司网页的头条,呵呵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7 编辑 ]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7 编辑 ]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6 编辑 ]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6 编辑 ]

TOP

是我入的一个本地群里的一位妈妈记录她家老三。不算侵权吧?怕怕的。
文章信息量大,值得一读。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6 编辑 ]

TOP

这位微群友家有四千金,各个了得啊!
实在是觉得她写得很好信息量也大,但为了不侵版权,我保留以上贴几天,然后删掉

TOP

deleted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3-30 09:55 编辑 ]

TOP

http://yyjh.us/index.php/blog/ou ... 34-share-experience

2015年1月8日, 新泽西舌尖群的家长相聚分享了孩子成长以及申请大学的经历。 经过群主同意, 将部分发言整理如下:

B 同学SAT 2280申请康奈尔商学院的经历

对中学生的适当放手,对他们的全方面的兴趣爱好的保护,是让他们在大学能飞得更高更远的基础。

儿子今年上大二了,回想起他申请大学的过程,觉得有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他是属于成熟晚的类型。男孩子好动、贪玩是本性,硬把他关在家里学习没有用,不如引导他把过剩的精力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他喜欢运动,想参加两个校队,那就让他参加吧。他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我就和他的朋友们的妈妈一起组织了一个4H俱乐部,经过培训后到贫穷学区给学生讲怎样养成营养、饮食、锻炼和学习的好习惯,这样他们可以一边和朋友在一起了又做了些有意义的事。他还花了很多时间去医院义工。他参加学校的管乐队,也占去不少时间。总之他就是不要整天坐在家学习。

除了他的強项数学,其它科目从来没得过A。由于他在医院做义工并帮助过弱势儿童,他在11年级暑假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成为MDR(肌肉萎缩症)夏令营conselor 中唯一一个高中生。为期一周的夏令营,儿子和一个轻度的12岁的患者一起生活、玩耍,既要照顾他吃饭、洗澡、上厕所,还要带他踢足球、游泳,整个一星期让他心灵成长许多,从被人照顾到照顾有残疾的儿童,他说他觉得他们很平等,是互相从对方身上学闪亮的东西,这也是儿子最后那篇散文的出处,是他真正体会和震撼他自己心灵的东西。他现在还和这个组织联系,他说今年他还想去。

想来他能以unweighted GPA 3.40进入Cornell 商学院,这篇文章应该是打动了招生老师。他的简历也算比较丰富,虽然成绩中等,但他花在其它方面的精力确不少,招生官大概也会算他是用了多少精力在学习上的吧。

上大学后他自己知道了读书的目地,这时尽管脱离了父母的管教,他也有能力安排好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平衡, 他知道只要肯学他是有能力拿A的,一个半学期下来,大学里他的GPA是4.05。

我觉得高中时的男孩只有16、17岁左右,如果太多逼他们学习,拿好成绩有可能让他们厌倦了学习,错误理解学知识的目地,影响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对中学生的适当放手,对他们的全方面的兴趣爱好的保护,是让他们在大学能飞得更高更远的基础。

如何让你的孩子脱颖而出

我的体会就是专注于一个方面,我们中国孩子的情况往往特别相似,高GPA, 高SAT, 修了无数AP,参加各种乐团,运动队,俱乐部, 请问如果是你,面对200份这样的申请材料,你选谁,不选谁?

试想你是一个大学录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面对成千上万的申请材料,你该如何挑选呢?

经常听说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孩子最后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也有许多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孩子却进入了不错的大学,那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亮点”。一份申请材料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亮点”,让别人一看就能觉得你和大多数人不同,再美的钻石如果和成千上万颗钻石放在一起,就看不出它的美了。许多有运动特长的孩子被大学招募不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与众不同”吗。

一般申请者分为四类:1.Legacy传承 2.体育特长 3.获得大奖 4.普通申请,前三类不说大家也明白,那么如何在第四类中胜出呢?孩子进入高中后学业会变得越来越重,再加上参加运动队,乐团,各种俱乐部, 哪里还有精力搞什么“亮点”呢?我的体会就是专注于一个方面,我们中国孩子的情况往往特别相似,高GPA, 高SAT, 修了无数AP,参加各种乐团,运动队,俱乐部, 请问如果是你,面对200份这样的申请材料,你选谁,不选谁?

到了高中阶段,我觉得父母就是一个朋友的角色,帮助你的孩子出谋划策,而不要替他做出选择,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喜欢数学,在保持好的GPA的同时多修数学方面的高级课,而不是不管哪个科目都修最难的课,省下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数学方面做得更加深入,比如参加各种数学竞赛,争取做数学俱乐部的主席,暑假参加一些有竞争力的数学方面的夏令营,义工找个能帮助低收入家庭孩子学数学的机会,等等,家长们开动你的大脑,另外申请学校是也应该报考理工科较强的学校,如果你报个著名的文科学校那也是比较冒险的。

来自哥大的喜悦---S的成功入学分享


2014年的最后一季,是美国高中生最忙碌的一段时间。首先要应付学校的功课,各项考试,活动体育社交,其次要准备各类的考试,SAT,ACT,SAT2,各种AP。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为申请的各所学校写ESSAY,这一块往往是最终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

S是2011秋季来美国就读高中,当时因为过了报名的时间,只好去了新州一家台湾人开办的学校,菁英学校。一年中,这个学校的学生身份为他留在美国,安心学习。一年之后,申请了周边的几所私立高中,幸运地进了The pennington school。10年级开始了,一切才算是走入正常轨道,开始了美国的高中正常的生活。

S是一个性格脾气非常好的孩子。他的与人相处之道,是他最大的特长,他在学校和每一位老师的关系都特别好,老师都喜欢他,愿意帮助他。读书上不能说很出色,但是他非常喜欢宝石,从初中的时候开始,研究矿石,对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有自己的喜好,心里就多了份愉快,他的父母,是非常爱孩子的,每年带他们度假,玩乐,对孩子特别上心。

因为父母在德国住过一些年,后来海归在中国做生意,所以他的背景也非常独特,有三个国家的经历,他的中文,德语,英语,都差不过好,很难说哪个是他的母语。Pennington又是周边唯一一个学校提供德语课程的私立学校,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幸运,这样让他继续可以在三种语言的环境里继续学习。

S被哥大录取, 以下是申请大学的一些经验:

1)让孩子和学校升学指导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
和学校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申请中的三封推荐信,要从学校里出,所以,让学校了解你的愿望和你特别想去的学校,是尤其重要。

家长和学生如何与学校打交道,也至关重要。主动性表现在孩子要及时反映自身的情况,和寻求学校的帮助。越是会和老师沟通和寻求帮助的学生,最是占便宜。

2)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请私人升学指导老师。这样在准备实战中,可以听取一些好的建议。经常有些孩子比较倔犟,反叛。这时候,良好的沟通很重要,他们和外人交流上会好过与父母的交谈。我们见过不少文章,私人升学指导老师改过的和没改过的差别很大。

申请的内容,大小文章无数,需要耐心和毅力认真对待。早一点的话,可以在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就开始准备。期间要不断和自己的指导老师讨论,修改,定稿。最晚在秋季开学时,也要开始了。

3)一般的学校都会有一些大学的招生官来做介绍,这种情况下,要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与他们接触,提出一些相关学校和专业的问题。加深彼此的印象。这个最好是提前做些准备,把对方的学校该专业特长,多点信息的储备。作为好的切入点来展开话题。

4)一般的学校都会问,Why?比如Why Columbia?这里最不能回答的就是千篇一律的网上抄来的google信息。学校网页上的东西,人人都会抄,没有什么特色。最可取的是写,我想要什么?而你们有什么?并且你们有的,是别人所没有的(这里实际是吹捧学校)。所以我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你们。

5)文章主线还是要和申请的专业相一致。要清楚表达你的方向是和你要借助这所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的传授。

6)在已经无法改变硬件的基础上,如何提升essay的可读性。写文章的时候,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想问题。也就是说,你的文章读起来是否激动人心?是否让读者精神愉悦?可以写逆境,但是不建议写得太悲情。


劳伦斯维尔高中家长的分享

不能用家长看问题的高度与她交流,把孩子真正当作朋友来商量事情

我女儿从小就属于比较成熟有主意的小孩。小学时期就开始在团契带小小孩唱诗学圣经故事,初中也有几次离家的夏令营经历,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与家长的沟通就不是那么容易,与她的谈话经常是高高兴兴地开始,咬牙切齿地结束。我也是在摸索中学习,慢慢发现和青少年交流需要注意的几点,肯定

TOP

《关于美国高中AP课程的思考》 一止
创建时间: 2015-4-2 2:30


我的大孩子曾经在50%左右是墨西哥家庭的高中学校读书。在那个时候,孩子是年级中唯一一位来自于华人的家庭,听起来好像是"垃圾"高中。因为孩子在高中阶段选读了15门AP课程,所以,大学从高中转走了76个学分到UC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这样给我们省下了一大笔学费。不能不说孩子在整个高中时期读的是既兴高采烈,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根据我孩子的情况简单谈一下高中选课的事儿:

美国高中AP课程的设置差别是挺大的。好的高中,由于财大气粗,学生选择AP课程的余地多一些;有些高中,因为选课人数的不足,很多AP课程无法保证每年都能顺利开出来,所以,只能是进哪家的门吃哪家的饭,听天由命。一般而言,高中允许学生在九年级读Honor的课程,有些可以读一门AP课程,各高中规定不一样。但我孩子所在的整个学区没有一所高中允许九年级学生读AP课程。那么,区别在哪儿呢?AP课程是5分制,而有些Honor的课程也是5分制。除此之外,都是4分制。所以在高中想要参加四年的乐队,那么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GPA,也因此会影响到学生在年级中的排名,因为乐队课程的设置是4分制的。

Algebra II 和 Pre-Calculus: 很多华人家庭的孩子因为在中学已经学了几何,因此一到九年级就可以读 Algebra II 了,有的已经可以读Pre-Calculus。对于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又将自己的将来定格在数理和工程上的话,那么,本人推荐这两门课同时读,因为这两门课大约有不到一半的时间会重复。这样,基本功会打的很好,更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不过,家长也要视孩子的具体能力而定,要不然,千万千万不可同时读,绝对误人子弟!

AP Calculus AB: 这门课才是真正的大学数学课程,因此对待此课程应尽量改变孩子过去对待学数学的方法:重技巧,少历史。读此课前,应该让孩子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比如,牛顿等等。要让孩子们知道微积分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会发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发现微积分之后对科技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对人类的思维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等等。若孩子们从此课开始关注于科技发展史,那么,做家长的就不用再担心他们是否能进哪所学校的问题了,也不会在乎他们读什么学校了,而是在乎他们远大志向的问题了。

AP Calculus BC: 这门课应该将重点放在思考上,从定义出发的思考上。所谓的思考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从具体答案到脑子中图像显示的过程,逐步养成从抽象到图像的认识,只会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思考习惯的养成对将来进入大学后能迅速融入和适应学习生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AP Chemistry: 在学校里,有些孩子认为一般的化学课太容易,因此,直接读此课程。我个人认为,若孩子视GPA为原则,那么跳过Chemistry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自己应找时间自学,不可轻易跳过。特别是将来想要继续化学或生物领域。很多高中将Chemistry设置在Physics之前是因为物理要难于化学,本人认为有点不妥。当年许多物理学家到后来都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研究到分子、原子领域时都一刀切,归为化学领域。所以,若有可能,应先读一般物理,而后读化学或者直接读AP化学。这样既复习了物理,又在学过物理的背景下轻而易举地学习了化学,根基会打得较扎实。举一例: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哪种元素不能固化。孩子悄悄地跟周围同学说是Helium(氦气),下了课孩子去教授那里验证,教授笑了笑。回到家我问孩子是怎么想到的,他说因为Helium很难液化,温度要接近绝对值零度。所以,既然很难液化,那么固化的可能性就很小。当然,教授是用分子间的关系来解释的。所以,对于要往科技发展的孩子来说,熟读科技历史是很必要的。当年将Helium液化的科学家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

AP Economics: 这门AP课分为两部分,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和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现代商业社会是怎样运作的,所以对将来有意往经济方面发展的孩子来说应该是个启蒙课程。这门课的AP考试有两个,Micro和Macro。我的孩子由于其中一门AP考试得了4分,按照UC系统的规定不能转学分,只能重读一次。当然,大学的重读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AP课中没有的知识。令人惊讶的是,由于很多学生高中的概率统计没有读好,或者是根本没有机会选概率统计课程,所以,当他们在大学里选读此课时也并不轻松。自从自己的孩子学了这门课之后,时常会听见他用专业术语给我解释广告的作用和其它相关的经济知识,包括股票,划得来划不来,等等。联想到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John Nash(有一部电影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讲的就是这位学者),算来算去,连婚姻都是交易。

AP European History: 欧洲历史,在我看来这门课程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应该列为第一要课。此课读不好,将来创造性思维少了一大半。但是,很多华人家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门课程讲的是欧洲发展史,它的叙述方式和中国的历史不一样,后者注重的是事实本身,毫无科技发展史等重要内容。从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问题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对西方科技贡献没有深刻的研究。有人认为是体制问题,不敢恭维。所以许多答案就在欧洲历史中,此课很不容易读好,对华人家庭来说更不容易彻底理解,因为绝大多数父母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欣赏西方灿烂的文明。

AP Government: 主要讲的是美国政府结构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对将来想要进入法律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成长在美国自然应该了解她。

AP Music Theory: 此课程对于钢琴考过级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当然,还是有许多考级卷中没有的知识。但它的AP考试没有哪个音乐系会当回事。想在大学里读音乐课以替代一般的基础课,也就是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GE),那么这个考试得5分也没有用。孩子到UCSD之后,通过了2天音乐考试后才让他读Up Level课程,作为GE的一部分。顺便说一句,孩子在大学里读音乐课程并没有浪费钱财,而是顶替了其它的GE课程。一举两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修身养心。

AP Physics: 就高中而言,这们课程是最难读的。很多学生为了提高GPA,直接读此课程,而放弃了一般的Regular Physics(4个学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物理的应用面甚广,而基础知识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里面的概念很容易混淆。对孩子来说,要的不是容易过关,而是彻底地与其它学科,如数学等融会贯通。因此,选此课前应确认自己的孩子是否选读了Regular 物理,哪怕自修的也行。这门课程要是不能读懂读通的话,影响的不只是物理,而是整个领域,外加其它相关领域。

AP Psychology: 心理学,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自从我孩子读完此课程后,经常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讨论问题,特别是在我不高兴,甚至发火的时候巧妙地用心理学来解答我的问题。虽然我本人在中国也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但还是这里的课程写的透彻,写的深入。

AP US History: 此课也不容易读,很多记忆,但既然在美国,还是应该知道为好。要不然,连美国的好处在哪儿也道不出个一二来,学费算是白付了。

AP World history: 我孩子没有经历过,不了解。只知道很多学生在高中十年级怕读AP European History,所以选此容易课程。

总之,高中课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选课应遵循难易搭配,切勿挤在一起,彻夜不眠。这样不仅会降低读书的质量,更是会伤及孩子们的智力。所以,宁可降低GPA,也不能让孩子们减少睡眠的时间。睡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另外,AP课程对公立大学有帮助,对私立大学没有太多的帮助。对加州大学来说,通过AP课的统考,可以免去大学中一些基本课程,也就是Lower Level Classes。这样一来一入学在选课上有一定的优势,比很多学生早几天注册想要读的课程,要不然,轮到自己的时候,Waiting List 100名开外。  《完》 2014年

注:此文可以转发!

TOP

不考虑就业因素的大学排名都是耍流氓

| LinkedIn大学排名



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公布了一份基于就业及职业发展情况的大学排名,引发了业界的一片议论。这份排名从一个从未有人采用的角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对美国及英国的诸多大学进行了重新排名。较之USNews的排名,颇有种大洗牌的感觉。

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留学生评判美国大学的重要标准。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却进入一所在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不是很吃香的学校就是很对自己时间和才华的最大浪费。9月初,LinkedIn发布了基于就业情况及薪水的美国大学排名,从职场供求角度重新定义之前的大学排名。比起USNews的排名,LinkedIn这份排名显得更直观,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LinkedIn是如何做出这份排名的?

在谈论具体排名之前,我们先看看LinkedIn是如何做出这份排名的。LinkedIn通过与超过三亿个用户的毕业院校与现在就业情况的分析对比,得出了不同行业中各学校毕业生的从业人数、当前薪水以及做在的级别。比如在投资银行领域的排名中,LinkedIn不但将各校毕业生进入投行的人数进行了对比,也对这些毕业生在相同毕业年数的情况下所处于的级别的因素做了考量。一些学校虽然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数众多,但后继提升空间有限,很少能进入投行高层,自然就排名靠后了一些。

新的角度进行排名,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

当我们看腻了USNews的排名,当我们还纠结于自己的学校在Ranking上上升或者下降那一点点的名次,LinkedIn这份基于就业情况的排名就显得更实际的多。当评判标准改变之后,一些排名上的奇怪现象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常青藤学校在一些专业的排名上消失了

老牌牛校常青藤们通常以自己强大的师资力量霸占个个专业排名的前列,但在这份排名表的一些行业排名上,却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并非是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行,而是通常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会倾向于找其他领域的工作。比如会计专业,常青藤的会计专业学生通常会申请投资银行或者其他相关职业,而并非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会计领域,常青藤校从业人员也很少,没有什么话语权,这个行业被几所大的学校的校友牢牢把控着。

USNews专业排名不等于就业专业排名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USNews上的专业排名与这份LinkedIn的排名有很大出入,一些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强校,其毕业生在这个领域的职场中并非很吃香,反而一些在专业排名中居于中位的学校因为其逆天的地理优势拔得头筹。在创业公司软件开发这个排名表中,斯坦福大学力压软件开发老牌强校卡内基梅陇。地处硅谷的优势使得斯坦福的软件开发学生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他们的技术可能会略逊卡内基的同学一筹,但在硅谷分分钟拉出团队搞出产品并立刻拿到融资的先发优势频频让宅在匹兹堡卡梅大牛们望洋兴叹。所谓致富靠机遇,创业要趁早。当卡梅的学生完成了研发,斯坦福的菜鸟们(在卡梅学生眼中)已经被大公司几亿美金买走了。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与综合大学混合排名

由于自身的结构,办学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巨大差异,一直以来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都在两个分开的排名系统之中。从任何一个原有的USNews排名标准上来看,都无法正确确立文理学院的排名第位。而LinkedIn的这份排名从学校毕业生情况出发,将综合大学与文理学院混合排名,给出了一份更直观的排名。

下面是具体各行业的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排名)

金融
1.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3.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4.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5.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6.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7.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8.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9.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10.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11.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2.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13.维拉诺瓦大学 Villanova University
14.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
15.卫斯理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16.阿默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17.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8.里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19.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20.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1.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2.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23.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24.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 at Chapel Hill
25.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投资银行
1.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2.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4.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5.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6.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7.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8.卫斯理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9.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10.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11.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12.阿默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13.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4.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
15.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16.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7.芝加哥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8.明德学院 Middlebury College
19.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20.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1.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22.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4.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5.南卫理公会大学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市场营销
1.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3.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4.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5.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6.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7.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9.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0.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1.凤凰城大学 University of Phoenix
12.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 at Chapel Hill
13.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14.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5.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6.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17.宾州州立大学 Penn State University
18.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圣何塞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20.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21.迈阿密大学 Miami University
22.杨百翰大学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23.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24.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25.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会计
1.维拉诺瓦大学 Villanova University
2. 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3. 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
4. 里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5. 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6.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7. 费尔菲尔德大学 Fairfield University
8. 圣塔克拉拉大学 Santa Clara University
9.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10. 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11.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 UNC at Chapel Hill
12. 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13. 本特利大学 Bentley University
14. 巴克内尔大学 Bucknell University
15. 佛罕大学 Fordham University
16. 耶希瓦大学 Yeshiva University
17.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8. 杨百翰大学 Binghamton University
19. 里奇蒙大学 University of Richmond
20. 马里兰洛约拉大学 Loyola University Maryland
21. 圣十字学院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22.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3.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4. 威廉玛丽学院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25. 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软件开发
1.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4.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7.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8.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9.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9. 斯坦福大学 Standford University
1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1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13.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4.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5.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6.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17. 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18.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 亚利桑那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 哈维姆德学院 Harvey Mudd College
21.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22. 圣何塞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23.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5.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创业公司软件开发
1.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2.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4.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6.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7.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8.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9.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10. 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1.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13.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4.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媒体
1.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2. 霍夫斯特拉大学 Hofstra University
3.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4. 霍华德大学 Howard University
5.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6. 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7. 昆尼皮亚克大学 Quinnipiac University
8. 佛罕大学 Fordham University
9.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10.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1.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12.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13. 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14.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5.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16. 乔治华盛顿大学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7. 迈阿密大学 University of Miami
18. 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19.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 伊萨卡学院 Ithaca College
21.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2.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23. 宾州州立大学 Penn State University
24. 德拉华大学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5.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设计
1.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 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3. 创意研究学院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4. 设计艺术中心学院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5.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6.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7. 灵林艺术设计学院 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8. 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9. 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10. 圣何塞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11. 罗德岛设计学院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12.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3. 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14. 俄勒冈州立大学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15. 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16. 普瑞特艺术学院 Pratt Institute
17. 帕森斯设计学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18. 德拉华大学 University of Delaware
19.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2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21.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22.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3. 宾州州立大学 Penn State University
24. 休斯顿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
25.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4-4 05:08 编辑 ]

TOP

现在不看微博,只看微信了 我这个帖应该改名为:微信摘

自从加入一个本地老中家长的教育群,获得不少以前我不知道的信息。我会把我认为比较有信息量的微信转贴到这里,当然,以不侵犯版权为前提。

TOP

回复 118楼pp_dream 的帖子

请问有汽车工程的排名吗?

TOP

一位留学生写下的万字长文:美国和中国,谁更值得坚守?

2015-04-05 北门外


来源:出国留学网,原作者不详

我的文采并不算好,但这却是一个比较真实的留学生的故事。中国现在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强,来美国也已经变得容易多了,但我相信,还是有那部分人对真实的美国生活有所好奇,于是,一直潜水2年的我来这儿说说我的生活。

本人算是80后,在国内读了算是重点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想到出国,最后出来也完全是学校的一次交流机会,本质上就是拿着所谓“访问学者”的签证来给这儿的老板做“廉价”的工作。来到美国已经2年半了,回顾这2年半,在美国主要做的事情还就是调整身份,也就是把以前的J1签证调整成H1B工作身份,因为H1B是移民的第一步。

很多事情出现总是出乎我们的预测,正如我来美国之前,其实我是打算待最多1年就回国的,抱着来看看美国的山水,然后学学英文这样单纯的想法,至于后来为什么想要留下来,原因是复杂的,用一个老移民的说法就是:去了美国,就等于上了贼船,想下来也难了。其实现在海归也越来越多,但是即使是最新的统计表明,从美国读书就业工作以后海归的人群大概只有10%,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大家都是权衡以后考虑的结果,以移民来看待一个人的爱国心,是并不正确的。

说到这,我不得不跟大家说明下美国的移民流程,正如以前看的《北京人在纽约》一样,即使现在,虽然来美国容易了,但是绿卡的难度比以前也许还在增加,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来美国多了,而美国人每年发放的绿卡有配额,绿卡配额几乎不变,因此僧多粥少。对于那些没什么大钱(投资移民至少要有50万美金在美国的投资额,提供部分就业机会给美国人),以及那些杰出人士(比如张艺谋或者名演员或者刘翔之类的),大多数留学生的移民方式有3种,第一种是EB1,这种是很牛的那种,学术上很有成就,一般是大学的教授,博士学位以上,发过很多有影响力的论文;第二种就是EB2,这种优先级第二,这也是大多数留学生,拿到硕士学位以后准备申请的方式;第三种是EB3,这种基本需要本科学历,但同时也包括一些专业人才,比如厨师,一些普通劳动者具有几年专业移民通常会考虑这种方式。

美国移民很难,主要是针对中国大陆,印度和墨西哥人,因为美国人对移民的人种有配额,由于上述三个地方的人来美国太多了(你想,即使0.1%的中国人来美国申请移民,也能把配额全部用光),因此对上面三个地方来的人移民来说,困难重重。就拿EB2来说吧,这是大多数取得硕士学位的人申请美国移民的方法,也不说其他符合的条件了(不是说你拿到硕士就能这样申请,还需要很多条件,包括工资水平,或者老板的支持程度,细节有兴趣的就去网络搜索吧),EB2最理想最顺利大概也需要5年,如果排期倒退,将更久。绿卡很多时候是在美的人永远的痛,因为绿卡是张魔卡,会带给你机会。比如如果你有了绿卡,通常你可以申请所在州的学校,你只需要付州内学费,费用是通常的费用的1/3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申请MIT都不是很难的事情。

再则,由于留学生大多数是申请H1B工作的,老美之所以招你不招别人有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你的工资水平还是会比老美低,如果有了绿卡,你不用担心身份问题,因此你的工资水平能涨到1.5-2倍左右。还有很多,比如你有了绿卡可以开公司,其实,现在于中国做贸易是很赚钱的,把美国一些不做的事情拿到中国做,赚钱也并不是很难。

谈了这么多,主要是想回答上面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说上了美国的贼船,就下不来了,原因就是为了绿卡,因为在得到绿卡的过程中,你的身份都必须得衔接上,这让你很难自由的出入中国和美国,你回国的时间也许只有1个月,因为你害怕太长时间的话你会被公司解雇,这样你以前所有做的都会泡汤,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太多留美的人没法回来,等有了绿卡,经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也没法回来了,毕竟,有家庭,孩子的关系,想回国就变得非常难。

出国的人很多都有立志回国发展的计划,但现实并不是那样,在你得到一些的时候,你必然也失去一些,有些人可能会问,既然在美国身份这么辛苦,干脆还是不要了,回国发展多好?

其实这个问题在美国的留学生都想过很多次,但往往都会被诱惑。被诱惑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确定,对中国的不确定,对自己在中国能有怎样的位置的不确定。试想,同样一个在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如果在美国毕业,在一个收入消费相对中等的城市(比如南京吧),在美国毕业以后可以拿到4-5.5万美金的年薪,同时包括一般的福利(比如医疗保险,养老金),具有20天左右的带薪年假。而对于一个中国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这样的待遇是很难想象的。而且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居住几年的城市或者生活环境,总有种依恋,要放弃也很难。

在美国生活到底怎样呢?其实对男人来说,美国的生活很空虚,对女人来说,她们会喜欢美国的生活。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刚过来一个朋友说的,他来读书,同时他太太陪读。说这句话的原因是,美国其实没那么多娱乐活动,尤其到了晚上,跟南京,上海,北京,重庆这些一般的省会城市比,这儿的夜晚很萧条,是的,也有酒吧,但你并不喜欢去。这儿没有小吃街,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规划的非常漂亮的商城,但总是缺乏国内那种气氛。女人之所以喜欢美国,是因为男人到了晚上就不会出去,只会在家陪着老婆。我那朋友,以前是在国内的大公司做销售,那时天天在外忙,到了美国,却突然发现实在没事情做,只能开始享受美国式的安宁了。

美国的物价怎样?我想很多人也许很有兴趣,在我看来,美国除了租房子和吃饭馆外,其他都便宜。拿日用品来说,一般的东西沃尔玛都能买到,通常的价格是国内价格(0.5-1.5)倍,通常都是中国制造的,但中国制造也分很多种,有些是中国的牌子,比如很多衣服啦,还有便宜的厨房用品了,这类东西的价格基本是中国市场销售价格的1-1.5倍(已经转化了汇率),如果那些东西是中国生产,但贴的是老外的牌子,比如飞利浦剃须刀,电动牙刷这类的,基本价格就是国内销售价格的(0.5-1)倍。这儿顺便说一句,美国的售后服务非常好,通常超市包括沃尔玛销售的,拆过包的90天内都能退,返全款,如果你用某些卡付账,比如American express这样的信用卡买东西,90天内如果损坏或者被偷窃,信用卡公司会赔你全款(比如你买了个液晶电视,然后用榔头槌破了,信用卡公司照样赔,他们不管事故责任人是谁。

美国的食品价格如何呢?从我个人来说,以前是很喜欢自己做菜,但现在懒了,菜篮子也少了,但在美国,食品是极大丰富的,比如拿猪肉来说,现在超市里面比较好的猪肉,目前价格大概是2.19-2.49美元一磅,折合人民币大概16块钱1斤吧,牛奶,鸡蛋感觉比国内便宜,总之,我的感觉是,食品价格是相对收入是相当少的一部分,如果跟中国市场比,大概是中国市场食品价格的1.2-1.6倍左右。但是,上饭馆可不一样了,一般一个菜10美金左右(比如宫保鸡丁这样的菜,不是什么海鲜鲍鱼之类的),同时点完菜后需要交7%的税和10-15%的消费,因此,天天上饭馆是不上不起的,以至于我每次回国吃饭都要去饭馆,毕竟,国内大概100多块人民币就可以2个人点3-4个菜了(当然是说那种中低档的饭馆)

美国的房子市场怎么样?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于是我也顺带说下美国的。其实美国的房地产在我看来是算很合理的,我不喜欢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拿南京和我所在的城市比较,因为这2者所在的地位相似,在我这儿,算是闹市区,在学校周围,商场什么也还算丰富的,一个1500英尺上下2层的房子,大概是22万美金,这种房子有个院子,面积大概是国内的150平方米吧,最近美国的次贷危机让房价每年都还在下降,不过好房子基本也不怎么降。22万美金对夫妻都工作的人来说,比如按照我上面的标准,最低8万美金的收入,同时交掉25%左右的社保和税(在美国,如果你交了10年的社保,退休后有退休金可以从go-vern-ment、发),大概有5万左右的纯收入,支出大概1万美金左右,一年有4万的结余,意味着,夫妻2人毕业1年后,就可以按揭买这样一套房子。而我所说的房子,地段其实还算好的,地段差的还要便宜。

其实这么看起来,美国的生活似乎很好,因为相对中国来说,收入高,物价低,各种保障也很好,如果仅从物质上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的,美国更适合过一个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你没有有钱的父亲或者当官的亲戚们,是的。但是,实际上,这些待在海外的人的幸福感并不强,人的幸福很多时于候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二是精神层面的。

在美国,从物质层面上我们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包括我可以毕业以后就买一辆宝马Minicooper(2.1万美金的新车),我可以随便的买名牌化妆品送我想送的人,我可以买很多电器做玩具,但是,这些未必都能让人满足,人总是奇怪的动物,一个不会满足的动物。你也许可以比国内同龄的普通人过的相对大方点的生活,但你却失去了亲情沟通的机会,失去了一大批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这个时候,你会知道,金钱,是很苍白无力的,它甚至买不回你跟一群好朋友在一个惬意的午后,在茶馆喝茶的机会。

现在说下美国的工作情况吧,我个人对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工作情况比较熟悉。在中国工作,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但是工作与工作的区别是很大的,以挨踢(IT)行业来说,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一般出路就是做项目经理或者做市场,通常做到这个位置薪水也就30万人民币左右,普通的劳动者大概12-15万左右吧,这些薪资水平都是我在北京的同学和我一些朋友的数据,劳动强度很大,打个比方说GOOGLE吧,虽然在GOOGLE和微软大概也有25万人民币左右的收入(全年),但我知道都非常累,我曾经跟一个本科后来去google的同学通个电话,他那时被google派到美国总部做项目,很忙很累,工资水平却没什么加,跟美国总部的人是没法比的,在google,工资基本是10万美金+期权(普通劳动者),微软也是,通常干到晚上8点是非常常有的,工资大概20万吧,听说现在有加到25万,未证实,这些钱都不是那么好赚的,都是辛苦钱,这么累,女朋友也难找。不过顶着这2家大公司的光环,以后出去开个小公司或者去其他公司做个技术总监什么的,也比较好忽悠人,这些都是潜在价值。

现在说到美国了,当然,数据只限于我认识到一些朋友,这些都是合法移民,至于非法移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辛酸的故事。但对于我上述所说的留学生然后找到工作的为例,一般辛苦的工作就是去小公司朝九晚五的工作。公司会给你2种选择:8:00-5:00 或者9:00-6:00,中间有1小时午饭时间,至于工作内容,其实是蛮轻松的,大多数时候就是敲敲电脑上上网,公司不鼓励加班,除非个别时候特别紧急需要晚上稍微开个工,但这种事件的几率很小,你多做事也没加班工资拿,所以一到点大家就回家,双休日周末。

我在学校工作,工作相对那些在工业界工作的就轻松些,我在这儿最大问题就是假期太多,学校假期尤其多,假期一多,又不知道干嘛,就会很无聊。圣诞还要放1个礼拜(当然,外面的公司可能没这样的),我数了下,正规的假日(比如中秋之类性质的)大概有12个,比如圣诞到新年算2个假日,但是放假会放一个礼拜,这么算下来,正规的假期大概是16个左右,外面工作的小公司大概没这么多,10个左右差不多。同时还有20天的年假以及sick leave,年假就是说你随便休,这个假通常是用来回国的,因为这20天加上这期间的双休日,刚好凑满大概1个月多点。

美国人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我说的是相同行业,去华尔街压力还是很大的),工作一般都是开车上班,这儿的高速公路很发达,没有车是完全不行的,穷人也有车,就是那种二手车,大概2000多美金可以买个还一般般的美国二手车。工作的一般会买个新车,首付4000美金,然后以后每个月还几百块。美国人不会省钱,人家说美国人的银行账户大概只有1个月的工资,似乎是真的,他们喜欢刷信用卡,跟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真的不同。你要是娶个老外,离婚是难免的,因为你将忍受再也吃不到家人做菜的乐趣,也将忍受银行里面没存款的境地。

现在说说美国的风景吧。我依稀记得第一年来到美国,我对处处都是新奇的,就连在学校和我家门口的那条马路,我都要拍很多照片给家人看。整个世界世界似乎是建立在草地上的,那种兴奋,就好象是北京城建立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感觉,人家说到了美国,鞋子不怎么会脏,是真的,因为草地太多了,而且你走路的机会也不多,大多数是开着车出去。

这儿的天空很蓝,云很低。我曾经坐车从纽约去华盛顿,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张张都是XP的背景图,起伏的小山坡,全是绿色,周边全是树木,听说那个洲的绿化面积大概有80%,我是相信的。我还去过一个海滩看日落,这是我这生看到最美的日落,随便拍的照片全是似乎是明信片上的,火红,低层的云。很美,这一年我都很兴奋,我觉得天堂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很兴趣去这样的地方了,迪斯尼,环球影城,冒险岛,这些主题公园,开始去很兴奋,现在,却几乎没什么兴趣了。

美国的风景其实是很雷同的,城市建筑也很雷同,规划也雷同。现在说下规划吧,美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一张二维矩阵结构,地址一般是以**ST.**AVE来标志,这就好比一个X,Y坐标,因此,通常你知道对方地址就知道这个地方离你有多远(只要计算下X,Y坐标的差值即可)。当然有些老城市不一样,比如纽约,我去纽约最有感觉的就是皇后区的法拉盛,这个地方就是拍北京人在纽约的地方,是很古老的唐人街,那儿的建筑很有7,80年代中国的风格,我现在还想着那样的建筑,回忆过去的时光,真的,现在中国正在把历史消除,但那些历史,却是多少人曾经的记忆。我夜晚曾在那样的建筑漫步,感觉很陶醉,有种时代的跨越感。

如果要说我现在最想去哪儿,我想说我特想去湖南的凤凰,住个临河的小旅店,晚上静静的看河边的小船,约上几个人喝茶打牌聊天,可惜我的假期太紧张,如果真要去凤凰,最多也就1个礼拜。我甚至觉得背着包去国内各个城市走走也是不错的主意,国内虽然现在新建筑越来越多,但还是有那么些古迹的,不像美国,所有城市都一个样子,除了路边的树木能提醒你这是个不同的城市,其他,似乎是一个模子下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我的帖子,你知道么,我至少也在羡慕你,可以约上朋友去做年轻人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去自助旅游。

接下去说下美国的汽车。美国的汽车市场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大也最成熟的市场。当初我刚到LAX的时候,有种到北京的感觉,不同之处就是北京路边停的都是自行车,这儿停的全是车。而且全是立体停车场,是的,美国是在车轮上跑的国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城市规划,美国通常把住宅区放在郊外,然后用发达的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和郊区,因此开车上班是很自然的。超市的规划,商场的规划,全部是基于汽车的,因此,到了美国,汽车是必需品。比如我们平时买菜,通常都会买一个礼拜的菜然后放到冰箱,没车即使到了超市也拿不回来。

我指的当然还只是一般的城市,纽约这样的地方是不需要开车的,公共交通是很发达的,而其他城市,公共交通通常都沦落为穷人的工具,因此公共交通都是国家贴钱的。拿华盛顿来说,那儿的城铁其实很漂亮,比北京的还新,但是,车上人却不多,有一次我坐我们城市的城铁去看姚明的比赛,一个车厢大概不到10个人,公交车也是,一是因为美国布局很大,人口不集中,其次就是大家都买车,公交车毕竟不方便。

我之所以说美国的汽车市场发达还有个原因是价格,大家都知道,批量化生产会降低产品成本,我有个朋友去澳洲,想去了那儿买车,后来发现跟美国同样的车相比,美国便宜不少。还记得前段时间加元升值吗?好多加拿大人都到美国边境来买车,后来弄得几个大厂商宣布美国边境地区的代理商不得卖车给加拿大人。一般在美国,日本车开的比较多,也比较贵,比如CIVIC和ACCORD,听说是我们当地排名第一失窃率最高的车,中国人毕业了也比较喜欢买这个车,因为这2个车以后当二手车卖掉价比较少。

说到二手车,美国的二手车也是相当的繁华,国人买车必然考虑买新车,而这儿大多数买车都考虑二手车,各个年份的都有,美国虽然买车便宜,但修车却不便宜,因为凡是涉及人工部分的,都不会很便宜,所以一般的经济不富裕的留学生,毕业以后都会有些基本的汽车维修知识,实在是迫不得已。在MOP似乎还是该写些留学生的感情问题。

其实,不同洲有不同洲的情况,但如果同志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留学生在感情生活上更加开放却并不是事实。很多时候,在美国的留学生的感情生活比国内还要保守得多。但如果在外留学,一旦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同居是很正常的,同居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无论对男还是对女,因此刚来美国的MM,真的要好好选择机会。原因在于,池塘很小,一旦你在一个学校跟一个人同居了,基本整个学校的中国人都会知道,一旦你以后分手了,想找新的就难了很多。因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有一定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之所以同居一部分是生理需要,更多的原因是经济原因,留学生都不是很有钱,如果同居,可以节省一大部分房租,这往往是非常大的一部分开支,通常房租会占到你一个月奖学金的1/3到1/2左右,同时可以共用一个车,可以一起做饭做菜,对烦躁的学习来说,同居是很经济和实用的方式。

很多女孩子也许觉得男孩子到了美国容易变心,我想说的是,其实变心也很难,因为到了美国,他能选择的机会也很少。通常这儿的华人女孩子都已经结婚或者有男朋友了。偶尔遇到几个漂亮点还好点的,早就遇到一大批GG的疯狂追求,比如今天开车带你买东西,明天请你吃饭,后天办个PARTY邀请你去,所以刚来美国的男孩子们,想跟有车有房有资源的师兄们抢MM,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短期内,这样的男孩子也很难变心,毕竟要变心,也得有个能转移心意的对象啊。

现在谈谈美国的度假,美国的假期我上面已经有所讲到,但是度假的方式却还未涉及,其实美国的度假方式跟中国还是蛮有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喜欢凑热闹,是一种流汗的度假;美国人喜欢平静的度假。在美国,通常的方式是几个好友,约到某个公园烤肉,公园也许靠海,可以一边烤肉一边去游泳,或者沙滩排球。美国人大多数的度假方式都跟海有关,这也许跟它的地理性质也有关系,当然,比较内陆的地方也许也会去参观下当地的风景,比如黄石公园啊,顺便说下,美国的公园大多是免门票,只收停车费的。比如黄石公园这么著名的这个国家最大最好的野生公园,门票也是免得。但是他会收车费,一般比如说这个车坐4个人,那每个人7块钱这样。如果你步行进入,就不用钱了,当然,谁都不可能步行进入这样的公园,否则极有可能成为猎物。

可以说,我到目前还没遇到过收费的公园,我最喜欢的公园就是纽约到中央公园,曼哈顿寸土寸金,当中心却有这么大一块绿地,从繁茂的华尔街进入中央公园,看着周围比树都高上几百倍的建筑,突然还能听到鸟儿的声音,清澈的湖水,还有电影里出现的马车,这种感觉,如果那时有个MM陪你吃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真的很惬意。美国的度假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普通老百姓会租个靠海的旅馆,然后享受阳光浴和游泳。有钱的会买个游艇,享受海面的风光。再则就是坐游船,通常船上有赌博游戏。但喜欢赌博基本都是亚洲人,老美只喜欢玩点小的。

中国旅游方式相对丰富,可以去茶馆喝茶,可以去一些古老的建筑旅游,但我感觉大多还是凑热闹,我清晰记得去年回国在杭州有个郁金香展览,首先,排队进去就要门票,而且进去以后人挨着人,基本没什么花,所有的草地都坐满了人,实在让我感慨不已。所以我在国内,节假日很少出去,我喜欢的方式就是在古老的建筑里面,做惬意的事情,可以喝茶聊天,听音乐,这方面,国内的方式比较多,美国比较少,当然,也有可能我接触的少,毕竟,要真正接近美国人民的生活,对外国人来说,还是需要时间的。

三座大山,似乎只有教育没有说了。说到教育,我想很多人对那部分国人来美国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许也有些好奇。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部分人大多是官宦或者富商的子弟,其实这又是个误区。不过区别这些是容易的,仅仅从这个人追求的学位就可以看出,通常,如果来美国是接受高中或者本科教育,或者是接受商学院比如MBA的教育,这些人通常是官宦子弟或者家庭比较殷实,原因很简单,上述教育几乎没有奖学金,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通常一年学费和生活费的开支至少是30万人民币。

第二种是来读硕士的,此类人呢,分两种,一种是比较牛的那种,一种呢是家境还不错的,毕竟也就负担1-2年左右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什么说有那种比较牛的呢,因为硕士的全奖是最难拿的,全奖的定义一般是说学费全免,然后发生活费,大概1000-1500不等的美金一个月。

第三种就是读博士的,读博士通常就是普通家庭为主,因为来读博士的,理工科拿全奖的很多,原因也很简单,在美国,申请博士的全奖比硕士要容易很多,在美国,硕士也比博士好找工作很多。原因是博士毕业以后按照移民局的规定,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标准比硕士要高,而其实做的事情,博士和硕士做的差不多,所以公司自然愿意招硕士了。同时学校给你奖学金,也是要你干活的,读硕士才1年多的时间,老板的活刚熟悉也许就要忙毕业了,老板自然不愿意。

这儿再说下学校的奖学金,一般来说,某些基础学科比如化学和物理比较容易拿奖学金,因为这笔钱是go-vern-ment给学校的,为的是鼓励基础教育,因此干的活主要是助教(TA),主要就是批改作业,带带实验课之类的。

还有种性质是助研(RA),这个基本就是有些老板拉到一些项目,比如某个研究课题,需要学生来做,只要愿意给学生20个小时的工作合同,学生就相当于拿到了全奖,免学费,每个月拿1000多块美金的生活费。而学生一个礼拜要给这个老板至少干20个小时,但实际上是除了上课,老板要你干活就得去干活这样的,比较老板还是掌握着你毕业和修课的大权的。

说了这么多,介绍下美国教育的学费问题吧。从大学教育开始说起,其实美国的大学教育本质上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还是蛮符合经济学道理的。通常来说,教育向富人倾斜,有钱就容易受好教育,具体体现在学费上,穷人如果要享受同样的教育,唯一能付出的就是努力和辛勤。

美国的几所名校都是私立学校,以斯坦福为例,基本一年的学费在3-4万美金左右,生活费再怎么省也要1万多美金。这样的学费开支,对很多美国家庭也是非常沉重的,因此,能付的起学费的,要入学就要相对容易很多。付不起学费的要想入学,就得很优秀,去争取那些奖学金名额。其实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合理的,这世界本来就没有完全的公平而言,不过说到贫富差距,这是另外个话题。

美国go-vern-ment也鼓励高等教育,比如我就遇到一个当地人,go-vern-ment给他每个月2000美金的生活费和学费全免得待遇(不用给老板干活那种),让他读博士,为的就是提高本地人的教育水平,在美国,大多读博士的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这也跟我上面说的学费的情况有很大的联系。

又突然想到一些,很希望对中美之间的优劣进行比较,观点必然有局限性。

中国和美国比较,中国比较像25岁的年轻人,美国比较像45岁的中年人,年轻人不如中年人有钱有资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年轻人有希望有可能,中国每天在改变,每次回国都能看到新的建筑,而在美国,很多东西似乎一直这样,是的,中国充满机遇,但中国却依然在很多地方落后美国,这些地方很多时候不是可以用新建筑来填补的。中国人民的优点是什么?我觉得中国人民真的是太辛勤了,太努力了,从我的周围的朋友,亲戚,包括父母都能看出来,每天都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有个非洲人曾说,非洲很难重现中国的模式,因为对上,没有Dengxp等开明的领导层,对下,没有如中国人民那么辛勤的劳动者。而且中国人民其实也太容易满足了,go-vern-ment的一个小小的道歉,有时就会让所有人原谅,在美国,go-vern-ment要是犯错了,非被告到法庭不可。如此善良的民族,怎么能不去爱他们。


美国人民的优点又是什么呢?美国人其实很聪明,但不同于中国人的聪明,他们看问题很战略,也很有开阔性。你说中国甚至世界为什么一直在给美国人打工?(我认为是在给美国人打工,因为美元的货币政策),你想,美国人只要印美元,就是财富,打个比方中国人造了好多好多的鞋,从美国人手中拿了1亿美金,美国人只要再多印些美金,这1亿就缩水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家有1万多亿美金的外汇储备,但都不知道怎么用,而这些钱,就是我上面说的勤劳的中国人民赚的啊,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支撑我上文所说的美国的低物价啊,而自己的人民却没有享受到,为了那便宜10块钱的食用油,重庆的超市死了这么多人,这说明什么?

首先,国家的金融战略必须加强,不要再被美国人玩金融游戏了,现在的房地产,外汇,股市,全部有美国人在里面玩,中国的金融从业人员,我觉得应该当士兵来用,这绝对是场货币战争。其次,go-vern-ment必须在制度上多学习先进国家的制度,包括劳动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就业政策,教育,医疗。

在美国,最辛苦的人不是最穷的人,最穷的人,go-vern-ment能保证食品,看病也不怕,你去医院,没哪个医院会见死不救,最辛苦的其实是中产阶级偏下那些,买保险太贵,其他什么都要钱,生活质量跟最穷的区别其实没那么大,因此美国的贫富差距矛盾很小。美国也不是什么制度都好,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合理的。


再则,go-vern-ment必须有远见,更重要的是,必须执政为民,真正的去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go-vern-ment强大的后备和力量,也只有人民,才能给go-vern-ment最充分的支持。当官的,钱很重要,我们也知道,但是,权力最大的魅力之处,是带给人民福祉,因为这是权力的源头。也是能留下的东西。穷三代富三代,富人现在所作的所有事情,也必然会影响到后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成功。回头看看,突然觉得自己文字有些愤青的味道了,不知道,心里有时总会有些忧国忧民,或许我也是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吧。

前面讲了美国的工作待遇方面的情况,现在讲下就业市场。这么说吧,我认识到中国留学生中,还没有出现一例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回国的,当然,我认识的这些留学生主要是拿到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主要是理工科的学生。

在美国就业,如果在工业界工作,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很小,打个比方,MIT毕业和一个美国排名200名左右学校毕业的,同样的理工科专业,技术也都差不多,年薪差1-2万美金撑死了。之所以这么说,是我也认识很多并不算很好的大学的朋友,刚毕业也能进微软,思科之类的企业。名牌大学的牌子主要体现在美国做教授的职位上,基本来说,你如果不是美国前50名的大学的博士学位,你就失去了进入学术界做教授的机会。美国人很看重工作经验,相关工作经验能大大加分,这也是美国推崇实用主义精神。

在美国,文科类的专业还是很难找工作,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我有个朋友,读得是美国前10名的文学院,毕业找不到工作,后来做老公的陪读(F2),好不容易转到一个相关的理工科专业,2个人毕业后半年就按揭买了房子。所以来美留学,文科类专业是蛮辛苦的,一是学的也很累,美国的教育可不比中国,不是那么随便可以混混的,尤其文科,我曾经有个朋友想去读亚洲研究,结果老板布置一个作业要做个策划,她以为最后只要写一篇PAPER描述下就行了,哪知道原来这个策划还要真正可实行的,包括联系那些公司,成本运算等等,要求非常具体,读了1个学期实在坚持不住,又换专业了。

有些国内那些有工作经验在公司做中高层的也许想来美国读个MBA镀金,如果你只是想镀金然后回国发展,是可以这样考虑,但是美国的MBA也不好找工作,也是蛮没前途的,如果在美国混的话。总的来说,对于第一代移民,由于你的英文再怎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跟美国朋友谈论布兰妮内裤的颜色,因此,你是无法融入他们的圈子和文化的,因此,凡事你想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是蛮难的。他们开的隐晦的玩笑即使你能听懂,你也不知道如何回应,这样的人际网络怎么能建立?而且美国人也喜欢读文科,毕竟不如公式那么枯燥,这种情况下,你想就业还得跟老美竞争,基本竞争不过,竞争过了办工作身份也会有问题。

因此,对于文科生来说,通常都会尽量转专业,要不就是回国发展,如果想留美国,通常压力比理工科学生大很多。不过凡事不能绝对,部分比如供应链研究,经管方面的,找工作还是有希望的,这就需要整个大背景的支持了。我上面说了,美国的就业市场至少这几年还是比较繁荣,理工科找工作的区别无非就是个别热门专业与不是那么热门专业的区别,只是有些1个月能找到2个OFFER,有些3个月才1个OFFER的问题,但最后都会有OFFER,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容易留下来工作,找到工作和能工作是2回事,后者是受移民签证的限制的。

就目前而言,美国每年有6万个左右的本科工作签证名额,还有2万个硕士以上学历工作签证名额(必须是美国拿到硕士学位)。那6万个名额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申请,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本科学历当然也包括中国印度。因此想直接来美国工作,只要有美国的公司愿意雇用你,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但是美国的公司都不怎么愿意雇佣你,原因是那些签证名额每年4月1日开始申请,申请即使批准了10月1日才能开始工作,这期间半年的GAP公司不愿意等。不过有很多人才中介公司从印度和中国进口软件工程师,因为目前软件行业缺口还是比较大。

美国人有没有羡慕中国人的地方?说实话,是有的,美国人最羡慕中国人的地方其实是亲情,也就是所谓的老有所养。美国这个社会,造成了大众的独立精神,并崇尚美国式的成功,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物质和地位上的成功。

其实通过我前面的介绍,已经告诉大家教育是不平等的,这也意味着富人获得好教育的机会多,同时,这种情况下,其实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美国这样的社会,并不会允许你的后代因为你的成功而在未来也很成功。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比尔·盖茨,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首富,有近千亿美金的资产,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未来死后会把绝大多数财产留给他的基金会,股神巴菲特也宣布死后的遗产大部分捐给盖茨基金会。这样一来,他们的后代,虽然还是比我们大多数富,但是,他们也一下子从富可敌国变成了普通的百万富翁而已,他们如果有智慧,有努力,也可以再从自己现有的资源变得很成功。

美国人如盖茨和巴菲特成立这样的基金会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境界的问题,是富人的良心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跟美国的遗产税有关。美国的遗产税很高,但是捐赠却是免税的。既然这样,如果你很有钱,而且你也是经过努力得来这些钱的,知道这些钱如果给子孙滥用的后果,这个时候,你也会尽量把钱捐赠,一方面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子女也是非常的有好处(比如你捐赠大学,你以后的子女要入学就会考虑这些影响因子).因此,美国人看待成功并不是看待你的父辈有多成功,关键是你自己。

在美国仇富心理是很少的,大多数人都是羡慕那些通过自己创造机会成功的人,这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人民仇的富,不是仇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得到处财富的人,而是痛恨那些利用改革开放的漏洞,利用关系,来掌握财富的人,痛恨的是为富还不仁的富人。真正有良心的富人,善良的人民只会羡慕并当榜样一样推崇。美国人羡慕中国人最重要的地方是中国人老了子孙满堂,孩子也经常会来看看,这点,对老美来说,就会很难,原因也是我上面说的,他们崇尚独立。

在经济上,美国老人通常并不缺乏,无论go-vern-ment还是自己,退休金都是够的,有些实在不能自理的老人,会去某些特护病房,一天收费200-300美金,大多数会去类似老人之家的地方,会给你安排一个小别墅,你就把退休金什么都给他们就可以,但是很孤独,每年期盼着孩子来看他们一眼。其实,人老了,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寂寞,如果当孩子的能多去看看老人,多跟老人说说话,真的对老人是莫大的欢喜。

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赚钱,有时甚至不在乎家庭,有些还打骂孩子,等老了,一切就会有这样的报应,所以,好好经营家庭比努力赚钱其实重要,因为前者是一辈子的,而后者,很多时候是暂时的。

我接下来想谈下海归这个话题。

美国的海归通常有几种,第一种就是牛人级别的,通常中国一些大学学院的院长,凡拿到美国博士学位的,在美国商会或者在学校当名教授的,基本可以属于这个级别,此类人按照邹恒甫(北大光华学院被辞退的经济学家,蛮有良心的中国人,大家可以搜索下他)的定义,1类是回国捞票子和女人的,1类是真的回去报效祖国的。

第二种就是菜鸟级别的,基本美国没法呆下去,此类人呢跟专业也是非常相关,通常文科类的为主,还有些就是实在菜的理工科学生。第三种呢就是国内有资源有关系的有志青年,此类人呢不出国在国内也能混的很好,出个国呢纯粹开阔下眼界,度个金,呼吸下新鲜空气。第四种呢就是恋家,重视亲情,通常又以独生子女为主,毕竟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感觉又是跟国外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在美国取得学位的留学生,家境即使在中国属于小康中间阶层的,能留美国还是留美国的。

原因还是很简单,人们总是对未来有种不确定,当你习惯了一个国家几年以后,这样的环境你总是舍不得彻底放弃,更何况这个国家也带给你很多希望和机会。但是,大多数美国的海归都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仅从我了解的数据

TOP

回复 119楼llxiaobu 的帖子

没有呃

最近忙没工夫去网络上查找,下回我看到了一定转贴过来。

TOP

回复 121楼pp_dream 的帖子

好的,非常感谢!

TOP

常青藤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对话前耶鲁教授 | 教育之见

2015-04-12




美国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品牌,那些常春藤大学告诉精英学生,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都可以,但最后,毕业生多数从事少数几样很相似的工作;精英教育教学生成为大众认为的“优秀”的人,却没有教会他们思考的能力。前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7月在美国《新共和》杂志上撰文,称美国常春藤大学将学生培养成失去人生目标的“僵尸”,而根源在于常春藤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已经出现偏差。目前定居美国的学者、教育专栏作家南桥特别就这篇引起热议的文章采访了德雷谢维奇,与他探讨迷信常春藤对中国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


2014年七月,前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新共和》上撰文“别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美国的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引起轰动。此文网络版据称是《新共和》杂志有史以来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此文也在美国名校中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思和反驳。

别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美国的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

现今精英大学特别杰出的学生多数是这样的:双主修、精通某项运动和某种乐器、掌握数门外语、曾在世界某些遥远角落当志工,外加数种高尚嗜好。他们具备这些条件,展现出泰然自若的自信,令成年人和同侪莫不敬而生畏。

这些可羡慕的年轻人看来是人生竞赛中的胜利者(他们从童年开始就被大人投入这场竞赛中),但事实看来绝非如此──这是我从自己许多学生身上看到的情况,也是近几年来数百名曾与我在校园交谈、或是写信给我的年轻人告诉我的情况。

没错,我们的精英教育系统制造出聪明、有才干、有冲劲的年轻人,但他们也焦虑、畏怯和迷失,缺乏求知的好奇心和健全的使命感:他们陷在特权的泡沫中,温顺地朝同一方向前进,对自己在做的事非常在行,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做这些事。

身处常春藤名校24年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念本科和博士,然后在耶鲁大学教了10年书),我才开始思考这系统如何影响年轻人和我们的社会、他们可以逃离这系统,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拆掉它。

另一间学校的一名年轻女性写信给我,谈到她读耶鲁的男朋友:“他进大学之前,多数时间花在阅读和写短故事上。三年之后,他变得极度不安,担心一些我念公立学校的朋友想都不会想的事,例如一个人吃午餐很可耻,以及他在‘建立人脉’这件事上是否不够努力。只有我知道他努力假装自己博览群书:他的做法是快速浏览他听过的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以及不可自制地大量阅读书评而非好好看书。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好奇心,而是因为能够跟别人谈书所能得到的社会奖励,大于实际看过那些书。”

我在常春藤名校任教期间,教过许多杰出的年轻人:他们聪明、懂事、富创造力,跟他们交谈和向他们学习是一件乐事。但他们多数看来满足于在他们的教育替他们画出的框框里发挥,很少人对思想观念有热情,很少人视大学教育为发现知识和发展智能的大计划的一部分。人人都穿得像是随时要去面谈工作似的。

他们表面看来调适得很好,但内心往往充满恐惧、焦虑、忧郁、空虚、漫无目的和孤立的感觉。最近一项大型调查发现,大学新生自报的情绪健康已跌至该调查25年历史上的最低水平。

精英大学的入学标准如今非常极端:成功入学者几乎不可能有失败的经验。不成功的可能使他们感到恐惧和迷惘。即使只是短暂达不到标准,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结果是他们极度厌恶风险。因为没有犯错的余地,他们极力避免犯错的可能。

Pomona一名学生曾对我说,她很想有机会去思考她正在学习的东西,只是她根本没有时间。我问她是否想过不要力求每一科都拿A。她非常错愕地看着我,像是我提出了一个下流的建议似的。

如今人们谈论大学教育时,常常出现的一个词是“投资报酬率”。但似乎没有人会问:所谓“报酬”应该是什么?只是多赚一些钱吗?教育的唯一目的是让你能找到工作吗?大学的存在意义到底是什么?

大学的首要功能,应该是教你思考。这并非只是帮助你发展个别学科的智能。大学教育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在接受了家庭教育传授的正统观念之后,在面临工作的迫切要求之前,有数年时间,在与现实世界保持距离的情况下深思各种事物。

大学教育并非学习思考的唯一机会,但它是最好的机会。有一件事是很确定的:如果你学士毕业时还未开始学习思考,你很可能以后都不会做这件事。这就是为什么念本科时如果纯粹是在为就业做准备,基本上是浪费了四年时间。

至少精英大学的课程有严谨的学术要求,不是吗?未必。理科通常是,但其他学科则不是那么严谨。现实中当然有一些例外情况,但教授与学生基本上达成了某观察者所称的“互不侵犯协议”:大学视学生为“顾客”,是必须迎合而非挑战的人。教授必须研究有成才会获得奖励,他们因此希望尽可能少花时间在教学上。教授这一行的整个激励制度是不鼓励认真教学的,而且学校名望越高,这种倾向越强。结果是教学马马虎虎,但大家得到的分数却很好。

名望最高的学校主要是藉由“领导”(leadership)这概念传达社会责任的观念。麻省剑桥的陈腔滥调是“哈佛为领袖而设”(Harvard is for leaders)。学校不断敦促杰出学生视自己为社会的未来领袖。但这些学校讲“领导”,不过是指爬上顶尖位置:在某大律师行成为合伙人,成为某公司的执行长,无论投身那一行都要爬到“滑溜柱子的顶端”。我不认为精英大学的负责人曾想过,领导这概念应该有更高的意义(他们甚至可能不认为领导这概念有任何其他意义)。

讽刺的是,精英大学告诉精英学生,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都可以,但结果是他们多数会做少数几样很相似的工作。

2010年,包括哈佛、普林斯顿和康乃尔几家顶尖名校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进入金融业或顾问业。一些领域几乎完全被唾弃了:神职人员、军人、参选从政,甚至是学术这一行(包括基础科学)。如果你因为想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而从名校辍学,大家觉得你很酷;但如果你名校毕业后去当社工,人们会认为你很可笑。

记者Ezra Klein说:“华尔街发现,大学正制造出大批非常聪明但彻底迷惘的毕业生。这些年轻人智力很强,工作热情很高,但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我们不要骗自己了:大学入学这游戏的关键,不在于中低阶层力求向上提升,甚至不在于中高阶层尝试维持自身地位。这游戏的关键,在于决定中高阶层本身之中的确切地位等级。

在富裕的市郊小区和市区中富裕的孤立小区,也就是这游戏主要玩家的聚居地,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念精英大学,问题在于你念哪一间精英大学:是宾州大学vs.塔夫斯,不是宾州大学vs.宾州州立大学。聪明的年轻人可以上俄亥俄州立大学,成为一名医生,然后定居Dayton并过上很好的生活。但这不是中高阶层会考虑的事:这种结果对他们来说太可怕了。

这系统正加剧社会不平等,阻碍社会流动,延续特权,并制造出与社会大众极其疏离的精英阶层(这些精英理论上是要领导社会的)。相关数字无可否认。

1985年,250间入学要求最严格的大学有46%的新生来自收入高居前四分之一的家庭。到2000年,这比例已升至55%。2006年,竞争力最强的大学只有约 15%的学生来自收入后二分之一的家庭。大学名望越高,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比例越高。公立大学的情况也并不是好很多。2004年,入学要求最严格的一批州立大学有40%的新生来自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而不过是五年前,这比例还只是32%。

这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很清楚:并不是学费上升(虽然这是原因之一),而是培养有能力在大学入学游戏中竞争的小孩需要越来越多钱。进入精英大学的障碍越多,帮助你家孩子克服这些障碍的成本便越高。富裕家庭几乎是从小孩出生那一刻起,便开始花钱买通前进精英大学的路:音乐课、运动装备、海外旅游,更重要的当然还有私人补习费,以及住在邻近顶尖公立中小学附近的成本。

大学入学重要的SAT考试理论上是要测量学生的天资,结果实际上是在测量家长的收入(SAT分数与家长收入密切相关)。如今低收入家庭的高分学生,上四年制大学的不到一半。

问题不在于够格入读好大学的低收入家庭孩子不够多。精英私立大学永远不会允许其学生的经济背景分布一如整个社会。它们承受不了这种情况──它们需要够多学生支付全额学费,而且必须照顾主要捐款人;它们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想有太多平民学生。

因此,美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恶化至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以及美国社会流动性几乎是已开发国家中最低的,两者均绝非巧合。精英大学不仅无力扭转社会不平等加剧的趋势,它们的政策事实上正是在加剧不平等。

改革不能停留在入学程序的层面。入学程序改革虽然能处理平庸化的问题,但不能处理不平等的更大问题。问题在于常春藤联盟本身。我们将社会领导阶层的培训工作交给了一群私立大学。无论它们多强调自己以公益为上,它们实际上永远以自身利益为第一。当前的制度对这些大学是好事,但哈佛渴望获得校友捐款是延续当前这种阶级制度的充分理由吗?

南桥对话威廉·德雷谢维奇

上文文节选自作者刚刚出版的《优秀绵羊》一书。书中观念对于追求排名,非名校不上的中国学生和家长也颇有启迪。为此教育专栏作家南桥专门采访了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提出了一些中国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左:南桥,曾做过多年文学翻译,现多关注教育比较和技术文化,著有《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等

右:威廉·德雷谢维奇,美国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任教于耶鲁大学,著有《简·奥斯丁式教育》、《改变你人生的六本小说》等。他还是《国家》、《美国学者》、《新共和》、《纽约时报》等报刊撰稿人

N=南桥

W=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排名重要吗?

N:很多人选择常青藤学校,看重的是它们很高的排名,能不能跟大家说说排名究竟多重要?

W:可惜排名对人们择校的影响很大,但其价值被严重高估了。给大学排名的做法是1983年才开始的,这种做法更是让这种声誉的体系根深蒂固。现在,什么学校都用同样的指标来衡量,有的排20名,有的25名,有的17名。这些区别不仅微小,也很没有意义。这些排名衡量的东西有的根本不值得衡量。

N:能不能举个例子?

W:比如“声誉分”,这种打分是这样进行的:组织者让全国一些学院的管理人对于学校“声誉”打分。这些院长打分并无一个明确的标准,再说他们要给大量的学校打分,很多是根据这些学校在研究上的声誉打分,而很多重要的领域,如本科教育怎么样,这些管理人员未必知晓。

还有,排名是可以调的。这些排名是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分别有不同权重,几年前迈尔康姆·格莱维尔(Malcolm Gladwell)在《纽约客》上写了一篇文章,说如果将这种比重调整一下,排名的结果将大为不同。

N:排名其实是一种综合分?

W:对的,如果你看《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 and World Report),你会发现,这种排名下面有很多指标。这种指标的设置,是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当成了标准,看别的学校有多么哈佛,多么耶鲁,多么普林斯顿。这么做大有问题。

美国学校的种类很多,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是人文学院,维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是女子学院,哈维穆德学院(Harvey Mudd)是技术大学,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军事学院,大家性质都不一样,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它们,不论青红皂白堆一起衡量,我觉得很没有意义。

N:这样的比较不是拿苹果跟苹果比,对不对?

W:是拿橘子跟苹果比,看橘子多像苹果!格莱维尔提到了公立大学的预期毕业率和实际毕业率。预期毕业率是看入学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的实际毕业率比预期高很多,这说明宾州州立大学在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而非富裕阶层)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果这一指标的权重提高,那么宾州州立的排名会很高。它擅长于为特定类别的学生服务,这不说明它针对别的学生也擅长。同样,宾州州立大学擅长培养的学生,哈佛未必擅长。学生五颜六色,学校品种也一样。

退一万步说,即便排名合理,小小差异,比如是17名还是20名,几乎没有本质影响。事实上学校每年的排名也会变动,因为衡量中数字总会有些干扰。可是为了这些排名,人们做出了很多不合理的选择。学校为了排名而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

N:就好比排名是一考试,而各学校在从事“应试教育”?

W:完全没错,说白了就是学校之间的“应试教育”。可惜这些排名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影响。学校的信用积分、校友捐赠都会受到影响,有很多现实的利益因素,远不止是拿排名来吹嘘的问题。

排名还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些学校,本来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与角色,排名给它们带来了不良的改变。最典型的例子是芝加哥大学。这个学校本来很出色,学风极严谨。其排名其实不低,排第十吧。可是,学校严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连聪明的孩子也不想来上,故而报名的人没有那么多,录取比例比很多同类学校高,录取率有百分之二十多吧。芝大不满足,想和其他学校一样,降低录取率。为此,学校对录取与营销方式大加改变,开始和那些低录取率学校一样,录取率降到了将近百分之十,申请数量增加了很多,学校排名也上升到了五、六名。可是,其代价是什么?代价是失去了芝加哥大学的独特性!再说了,它排名本来就已经是第十名了,要升那么高做什么?

我要强调的是,家长和学生根据排名择校。排名并不能告诉你这样的学校对你是否合适,也不能告诉你学校能给你什么培养,说来说去不过是虚名。

说到底,排名所比较的,只是哪家学校资金最雄厚。

N:这就是我很想向中国学生推荐你这本书的原因。对中国人来说,大家对美国学校总的来说缺乏了解,很多只是看排名先后来做决定。我很想推动关于排名、择校方法的对话。

《优秀的绵羊》是否适合中国读者?

N:《优秀的绵羊》是不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书?对中国人(包括海外中国人)来说,此书有什么作用?

W:我并不只是给美国读者写这本书的,我这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生,我不过是对这一切感到熟悉。另外,我还有让书出版、让人愿意买这些现实的考虑,所以我在副标题中放入了“美国”这个词。可是我非常清楚,书中的现象影响到了全世界的人,全世界的学生。

如你所知,美国教育现在成了全球性的品牌。东亚、东南亚、拉美的学生,以及全球其他各地的精英,都很想到美国读书。美国高校国际学生越来越多,都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二这种比例了,或许现在更高。哈佛、斯坦福这些学校把自己当成了培养未来全球化精英的学府,或许这么认为也有道理。这很像一百年前的情形。那时候美国在经济上成为一体化国家,常青藤学校把自己视为美国精英的摇篮。那时藤校精英和他们的儿子聚到一起,互相联络。

现在在哈佛与斯坦福,在剑桥与牛津,也在发生这种精英汇聚的事。还未上大学的年轻人,被家长根据这些学校的标准,“量身定做”地在培养。这些学校的淘汰率也高得荒唐,它们反过来影响了中上层人士培养自己儿女的方式。在中国、韩国、印度,都是这样。我觉得此书对其他国家也很合适。

精英病不是美国独有

N:你书中说到哈佛、耶鲁精英们缺乏目的感,容易忧郁,这是不美国精英学校的一种“富贵病”。你接触过的其他国家学生有没有这些毛病,比如你的中国学生?

W:我不大知道,这个问题我不能准确回答。我是英文教授,中国学生来学英文的很少。

但是很多的成人教育,其实是在上大学前就已经完成了。完全要看家庭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应对未来的录取。我相信,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大差别。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韩国高中学生非常不快乐,太多补习,家庭作业要做几小时,要熬夜。估计中国精英学生也要一样去做。这些做法,造成空虚和焦虑。这种教育把学生当成了实验小白鼠。小白鼠踩对了杠杆,就能得到吃的。踩错了,就被电击。你得完成特定任务,可是完成任务的动力在哪里?目的是什么?动力是外在的,是别人告诉你的。目的是神秘的,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完成这种任务,这种任务为什么重要?

在我看来,美国学生只是觉得教育是达到下一个目标的过程,本身不存在什么内在动力。为什么我要做这些?我做这些,只是为了应付下一个测试。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N:太棒了,记得你在书里记述了老布什总统竞选中的一个比喻,说精英教育能让火车准点运营,可是…

W:不能指引火车去什么地方。

择校没有黄金法则

N:对在考虑去美国读书的学生来说,你会给他们推荐什么样的学校?还像书里那样推荐公立大学吗?还是不太出名的小型人文学院?

W:我一般不会给具体的推荐,更不会给出笼统的推荐。所有高中升学顾问都会告诉你,你得找对你最合适的好学校。美国的学校种类非常之多,大型公立大学、小型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女子大学、技术大学,等等。大家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当然这么多选择也会让人眼花缭乱,再说还面临信息不完整的问题。

我能想象,对中国学生来说,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可能比美国更严重。你知道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你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去寻找所需信息,还可以看学校口碑,看学生以后想住在什么地方,等等。我觉得,选择中要看孩子的个性,看他们想从学校中得到什么。

N: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同学校还是适合不同的人。但这里的问题是,中国家长和学生未必知道如何了解什么学校适合什么学生。

W:我知道很多人都想进入最好的学校,但是此前不妨放弃一些假设。什么叫“最好”,这个概念很成问题,值得商榷。“最好”应该是个人化的。我理解,很多家庭很迷糊,不知道让孩子上什么学校好。可是你如果花这么一大笔钱,而且孩子以后要在这地方呆四年,那么你不应该去钻研一下,弄个清楚吗?

N:你多次提到一些私立的小型人文学院(LiberalArts Colleges),这些中国人可能了解得非常少,这些学校有什么好处?

W:你说出了我最喜欢的学校了,我书里也说了。这种人文学院,大型公立大学也在效仿,它们所设立的“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就是人文学院的翻版。这种翻版最初只有四所大学有,现在几十个学校都有了。

昨天,我去里德学院(Reed College)一堂政治课上旁听,我发现课堂上讨论的质量非常之高。这里的学生非常聪明,对学习十分认真,对思维探索非常严肃,比常青藤学校不知好出多少。一般说来,这种人文学院不怎么关注排名、职业培训这些短线目标,不把自己视为职业培训场所,而是更关注教育本身,关注思维的训练,关注好奇心的培养。

这里的四年,你可以暂时“脱离现实”,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大脑,训练自己的价值观。和研究型大学相比,这里的老师也更乐意和学生互动,更愿意在学生身上花时间。

N:我看你也推崇公立大学。这些公立大学有什么好处?

W:其实公立大学里面的那种荣誉学院可能最好。这里的学生兼得公立大学和人文学院的优势。

公立大学本身有真正的多元性,而不像藤校那样,多元的只是肤色,而经济上很单调:大多数学生是有钱人的孩子。还有,公立大学很多学生学业稍微逊色,但如果稍微努力一些,和教授互动、得到教授关注的机会更多。在哈佛这种地方,教授根本没有时间应付任何人。还有,公立大学更便宜,当然我不知道对国际学生是不是这样。

N:有的家长送孩子先上社区大学,然后转入公立大学,你觉得这样的选择怎样?

W:美国社区大学在学术上声望比较差,资金不足,老师负荷过重,学生在学术上也差一些,不过它们比较便宜。我甚至经常听美国家长谈论这些话题。他们未必是说要送孩子上社区大学,而是说怎样在本科阶段少花钱,而把大钱花在研究生阶段。学生或许可以本科上州立大学,然后去私立大学读研究生或者医学院、法学院之类。

N:也就说,到了研究生这类阶段,上私立精英大学还是有好处的,是不是?

W:没错,一旦你选定了职业道路,不管是职业学院,还是博士项目,你去什么地方就很重要。到了这种阶段,学校的学术质量和声誉对你的走向影响就大了。也有很多国际学生在美国读研究生。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来自其他国家,如中国。还有,很多博士项目是不收费的。

宗教大学怎么样?

N:你在书中强调藤校失去了价值观,也提到一些私立宗教大学不亚于常青藤学校。我所在的就是这种学校,我们学校学生在使命和价值观教育上会得到更多训练,我们甚至保留了古老的每天去礼拜堂(Chapel)的传统,你会不会向人推荐这种学校?

W:有些评论者非常反感我在书里提到宗教背景的大学。哈佛大学的斯蒂芬·平克尔(Stephen Pinker) 在《新共和》的文章中提到这种学校时,非常痛恨。我想有些美国学术界人士、自由派学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任何和“宗教”这个词有关的正面说法,他们听不得这种话。我对这种学校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你刚才的描述,印证了我的猜测。

暂且不说学术水平吧—— 我估计这种学术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 这些学校的学生好歹尚未失去使命、意义和目标,学校还没有完全变成职业训练所,而是让人反刍价值、意义和目标的地方,让人去思考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N:事实上,我们大学在学术和价值上都很努力。比如我们理工科的本科项目很不错,学生如果想上研究生、读医学院,我们的本科教育更严格。老师和学生互动更多。

W:可惜这种学校人们知道的很少。大家眼睛都盯着声誉、排名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常青藤学校的人总觉得不是它们藤校的就都是笨蛋。殊不知全美有各种学校,同样能给出严谨的学术训练,甚至更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文章来源:腾讯教育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4-14 02:22 编辑 ]

TOP

America’s 15 Highest Paying Companies

Glassdoor has compiled its newest report identifying America’s 15 Highest Paying Companies, in which the median annual total compensation starts at more than $140,000. This report evaluates salary and compensation information shared by employees over the past year on Glassdoor. The ranking of companies by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annual base salary, cash and stock bonuses, commissions and other forms of financial income.

Check out the top 15 companies below, along with insights from Glassdoor Chief Economist Dr. Andrew Chamberlain explaining why these companies pay so well.

America’s 15 Highest Paying Companies:
1.        Skadden Arps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82,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70,000
•        Industry: Law

2.        Netflix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80,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80,000
•        Industry: Tech

3.        Booz & Company* (now known as Strategy&)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62,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5,000
•        Industry: Consulting

4.        McKinsey & Company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60,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5,000
•        Industry: Consulting

5.        A.T. Kearney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60,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5,000
•        Industry: Consulting

6.        Sidley Austin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60,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60,000
•        Industry: Law

7.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58,463
•        Median Base Salary: $140,000
•        Industry: Consulting

8.        Mozilla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7,556
•        Median Base Salary: $112,737
•        Industry: Tech

9.        Good Technology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7,5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6,250
•        Industry: Tech

10.        Altera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7,2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3,250
•        Industry: Tech

11.        VMware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5,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21,500
•        Industry: Tech

12.        Cadence Design Systems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5,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30,000
•        Industry: Tech

13.        Google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3,500
•        Median Base Salary: $116,000
•        Industry: Tech

14.        Synopsys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3,000
•        Median Base Salary: $123,000
•        Industry: Tech

15.        TrueCar
•        Median Total Compensation: $141,500
•        Median Base Salary: $100,000
•        Industry: Tech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4-17 02:37 编辑 ]

TOP

这篇文章讲的是美国的情况          我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学医?
来源: 乐维 于 2013-12-18 06:12:51

让孩子上医学院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理想。网上有很多谈论怎么考医学院的文章,有兴趣的人很多。医生工作稳定,收入高,受人尊重,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学医的主要 原因。学医真的有那么好吗?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孩子是在真正了解了学医的艰辛以后作出的决定。我自己作为医生家属,以我对在美国当医生过程的了解,医生工 作对自己对家人的影响,我不鼓励孩子学医。在我周围的医生朋友里,大部分人也不鼓励孩子学医。

这种文章最好由医生们来写,可一直没有看见那个医生出来写。他们都很忙,就像我下面会谈到的,很少有时间可来写这种东西。作为一个医生的先生,见证了自己老婆和其他朋友在美国考board exams, 找住院医生位置,做住院医生,以及最后做医生的过程。体会到了这个过程对家庭的巨大影响。这里说说我对学医的一些了解,希望对有送孩子学医的家长有些参考作用。

做医生的好处,网上谈论的很多了。现在我来说说学医的其他不怎么好的方面。

第一,学医经济上负担重。

医学院4年,学费昂贵,大部分美国学生都是贷款读医学院。二十几万的贷款,毕业以后要还很多年才能还清。中国家长不是大包大揽就是支持大部分,孩子贷款小部分。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不算很大问题。有关谈论很多,不多述。

第二,学医过程时间长,强度大。

我熟悉的人都是中国医学院毕业的,或自己来美留学,或F2陪读来美。然后考board, 做住院医生。对怎么考美国医学院和在医学院的学习不清楚,网上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要强调的是,考上医学院是不容易的。大学本科4年,成绩必须很优秀,才能进医学院。然后4年医学院你得保持好成绩,那么多课,要记的东西那么多,不下苦功是不行的。接下来要考Board, 一共三部分,也不容易。找到住院医后,要做3-5年,看你是什么科。每周80小时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住院医生这个名字就告诉了你,你就是住在医院里,就是不回家的医生。其实是可以回家的,不过时间短,就只有睡觉的时间。和在旅馆睡觉差不多。而且还有24小时班,一口气上24小时(原来是36小时)才能下班。住院医生下了班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每天的感觉就是累。

从18岁进大学,4年本科,4年医学院,3-5年的住院医,你就是29-31岁了。如果要做专科大夫,你还得去做fellow。比如想做肠道专科, 就是给人检查胃镜的那种专科医生,先得做3年普通内科住院医,再做三年肠道fellow才能做肠道专科医生,出来32岁了。如果想做脑外科医生,先得做5年普通外科住院医,然后再做3年脑外科fellow,出来是34岁了。这些都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如若有什么不顺,比如生病或有事休学,或找不到喜欢的住院医,做了一两年再换方向的话,出来的时间将更晚。

做 完住院医生,刚刚出来做正式医生,你还需要几年来熟悉你的工作,建立你的病人群。这与过去当住院医不一样,那时是有人带你,现在你是独立做,责任更大。对 于内科之类,你还要慢慢地积累你的病人,这需要时间。没有病人愿意找你看病,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医生。这样下来你就是40岁左右了。

第三,要到大龄男,大龄女才能谈恋爱

很多家长们可能没有考虑到,你的孩子在做完住院医生之前是难去谈恋爱的。医学生读书,功课重,压力大,时间不多。做住院医时,就更加忙,每周80个 小时大强度的工作以后,是不可能谈恋爱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就是你愿意谈,美国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会愿意与一个医学生谈恋爱。一个星期见不到人是常 事。偶尔一见,也是无精打采,匆匆而来,忙忙而去,不可能浪漫。更不可能去加勒比海,夏威夷度假了。有极少数男住院医生找到老婆结婚的,一般这样妻子就待 在家里,照顾老公,或生儿育女。住院医生4-5万年薪,很多人还有 贷款没有还,生活是很苦的。女住院医就更难了,没有几个有男朋友的。中国过来的医学生,因为大家早就结婚了。配偶是老夫老妻,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办 法,只能支持。但是配偶的工作和事业就大受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爷爷奶奶们的支持是不可能又工作又带孩子的。很多人最后就只能回家带孩子了。

即使做完了住院医,仍然很忙。每周60小时的工作是很常见的。出去相亲谈恋爱的时间也不多,男的很多就找护士。工作中常见面,相互了解。但女的没有几个男护士可找的,只能找男医生,或在外面找。一个女生30多岁才能谈恋爱,社会上优秀男人三十几还没有结婚的很少了,选择余地很小,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难度很大。找到了以后,还得马上结婚生孩子,不然就太晚了。

第四,收入并没有那么高

如果背了二十万美元的贷款,你得还。内科医生刚出来时的薪水只有9万美元左右,交了税,扣了保险什么的,可能就只有5万多。扣除房子,车子,保险,日常开销,每年你能还多少?你要多少年才还清。你已经30多了,你原来的同学没有什么负债,只读了4年就工作了。你却多花4年医学院,至少3年,可能5年住院医。人家工作7-9年了,工资也可能从3万多涨到5-6万了,平均每年存1万,也有7万了。而你还是负20万。差距就是27万。你要多少年才能赶上呢?

内科工资低,那我做工资高的。做麻醉,外科,妇产科工资高,但住院医也长些(麻醉4年,外科5年)。挣钱的时间来得更晚。因为风险大,医疗事故保险费很高。7,8年前,宾州的保险赔偿上不封顶,赔了几个大事故后,保险公司就大涨保费。费城有一个妇产科大夫,三十年从来没有出过医疗事故,但他的保险费涨到了每年10万。他只好关门了。当时,费城一带的妇产科医生不是离开了,就是关门了。据说妇产科病人只能去别的州看病。最后好像是州议会通过了保费可以封顶的法律,保险公司才将保费降下来。但是保费仍然是一笔大钱。

麻醉听起来工资高,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每周60小时,就是相当于一个半人的工作量。如果22万一年(平均大致就这么高),就相当与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拿15万一年的工资。而且配偶常常不能工作,家庭总收入并不比两口子都工作的高多少。

第五,工作辛苦,责任大

保 费为什么高?因为麻醉,外科,妇产科可能要死人。所以这种工作压力很大。比如麻醉,人们觉得好像没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麻醉师得先于外科大夫之前来到手 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只有病人麻醉好了,外科大夫才可能做手术。手术中你要观测病人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手术完了,外科大夫就可以走了,但麻醉师不能 走,他还得观察病人,稳定了才能离开。对于麻醉医生,不像外科大夫,他可以用X光,CT扫描,红外,NMR来 看病灶部位,切开后,他看得到那个肿瘤,或骨折之处。麻醉是什么也看不到,你只能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性别,来估算剂量。但即使完全相同条件的人,因为 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同样的剂量对一个人可能不够,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多了。就连病人的肥胖都有影响。瘦的人部位好找,胖的人就难多了。比如病人很胖, 皮下脂肪很厚,针要推进很深才行,你只能靠经验,手感。如果没有打到地方是很危险的。美国每年有几万起因为麻药不够,病人在手术中醒过来了的事故。所以麻 醉师上班都很紧张。有时一个人加一个住院医管两台手术,责任就更大了。

手术成功了,病人容易感谢外科大夫,但常常不知道谢谢麻醉师。所以很多人觉得做麻醉没有成就感,没有被承认。对了理所应当,错了却有责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医学生愿意学麻醉的不多,才造成了近十几年来,麻醉师稀缺,工资上涨。

像麻醉和外科,虽然不上班,你有24小时班和on call, 情况紧急时你可能得去医院。这种工作照看孩子不行,甚至接孩子都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几点回。这也是造成配偶很难工作的原因。

内科医生虽然没有死人的问题。但要看很多病人,paper work很多。尤其是晚上回家常有病人打电话来,询问病情,问是不是要去急症室等问题,很难安安静静地休息好。刚刚出来的新医生,要很多年才能有积累足够自己开诊所的病人。如果不自己开诊所,收入就不可能高。

医生就像是工作机器。读计算机时,老师解释CPU与其他构件的关系时说,CPU就像一个医生,其他构件就像护士,助理,秘书,财会人员,目的就是不浪费医生的时间,让医生时刻运转。

第六,专业方向不由己,工作地点不由人

医 学有不错的专业方向。比如皮肤科,眼科,病理,理疗科。比较轻松,没有急症,不用上夜班,医疗事故少。尤其皮肤科收入还很高。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按时上 下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这么好,想去的人就多,但是这些科要人不多,所以很难进。成绩必须很好,而且可能还得有点关系吧。我知道的中国医生中,指在 中国读了医学院,来美考的board的那些医生,没有皮肤科医生。有眼科,理疗的。大多中国人做内科,麻醉是因为美国人不太愿意做,好进,所以做的比较多。现在学麻醉的人又多起来了,已经不容易进了。

你想学那个科,进不进得去是一个问题。每年招多少住院医生是有限制的,这样保证出来的住院医生都找得到工作。

不但专业方向不是你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地方也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的。大多数人不想去边缘地区,想进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和其郊区。所以大地方医院挤破头,小地方没有人去。你如果不想去小地方,你找工作就难,找到了工资也低。小地方工作好找,工资也高(因为没有人去,提高工资以增加吸引力)。为什么很多人不愿去小地方呢?年轻人喜欢热闹,也有一个找对象的问题。越小的地方选择越少。有家室的,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镇,是不可能有什么工作机会的,配偶找工作就是问题。学校也会差一些,孩子上学可能也是问题。加上小地方娱乐活动少,生活单调。你处于两难境地。

最 近医学生找住院医生很困难,据说是近年来医学院为了赚钱,扩大招生。但是住院医生的有名额还是限制的,所以很多人就找不到住院医的位置了。不做住院医,就 当不了医生。当然可以找大学,公司的研究工作。不过现在到处在裁人,找到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孩子是不是喜欢做研究工作呢?花怎么多钱去读医学院,出来做 研究工作,经济上不划算。

结束语 -

以上说了学医和做医生的艰辛。我过去也不知道,鼓励老婆去考医生的。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决不会那么做。

大家留意没有,虽然医生多次被评为美国收入最高职业的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进入过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前十名。

我不鼓励并不等于反对孩子学医。毕竟医生在美国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职业,也受人尊重。学医还是看兴趣。外科大夫很累,但美国做外科大夫人就是喜爱做手术,他们enjoy做手术,哪怕加班晚上做他们也愿意,他们乐在其中。有这种心态,那就是一个做医生的料。不过你想让孩子学医赚大钱,你可能会失望的。比起金融来,医生的收入算不上很赚钱。孩子,尤其女孩,要知道学医会是一个什么过程,有多么艰难。有没有30多岁以后才谈恋爱的思想准备。让他/她 自己做决定,而不是你。你的孩子如果是很富创造性,不愿墨守成规,最好不要学医。因为医学学起来比较灵活,但用起来很死板,自己发挥的地方不多。为了少出 事故,和减少责任,医生常常依赖大量的检验,没有什么可以自己发挥分析判断的地方。你循规蹈矩,错了,不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按自己的处理,对了,理所应 当;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

(说明:我不是医生,所写的东西大多是看来和听来的。错误肯定不少,只能作为参考。你如果有疑问的地方,请咨询你的医生或做医生的朋友)

TOP

回复 125楼pp_dream 的帖子

做医生的叫苦,我们做病人的更叫苦了。

本周忙碌中抽时间晚上去门诊看病,护士和实习医生把我折腾半天,抽不到血,然后作罢,留下我胳膊上好几个针眼。第二天在公司附近找到一个急诊中心,终于验了血。

我们这乡下,医疗网络密布,两大医疗网路加数不清的诊所,可我就是找不到像样的有点水平的医生,抓狂啊!
我遇见的米大夫,水平可都够烂的,我运气真差

TOP

TOP

GPA和AP/IB课

美国大学录取深度挖掘:GPA和AP/IB课

2015-05-25 江小鱼 马尚国际咨询

引子
                 
在美国,不管你去哪个大学都需要申请。而要申请大学,就需要理解大学录取的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跟中国的高考制度很不一样。简而言之,美国大学招生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成就。具体而言,大学招生官需要考究很多因素,比如: 1)四年高中平均成绩(GPA)和学生在所在高中的排名;2)SAT等标考成绩;3)课外活动工作量及成就;4) 申请大学小作文(Essay);5)老师推荐信;6)AP/IB课程; 7)面试表现;等等。

在以上各项录取考核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SAT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实,真正最最重要的是平时成绩。虽然各个大学侧重略有不同,但平时成绩大致都占了40%左右的比重。

平时成绩的评估并不简单地是个GPA的事情。尤其在申请好学校、好专业时,还要看高中课程的组合和难度。课程组合不仅要能体现学生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而且要跟所申请专业有相关性。高中课程有三个难度级别:普通课程,  荣誉课程,以及AP/IB课程。学生既不能为确保得A而不选高难度课程,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没有自信心、缺乏挑战精神;也不能过度追求高难度课程而导致GPA下降,因为这样会被认为不自量力、缺乏判断能力。

所以这里必然有个度、有个平衡的问题。当然,如何掌握这个度,怎样取得这个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同时,围绕GPA成绩和AP/IB课程,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一直有很多疑惑、甚至不少误解。市面上,则流传着各种互相矛盾、彼此相左的观点,争执不休、议论不止。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此,笔者特意做了深入调研,从怎样计算GPA开始,到介绍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过程,最后指出选修AP/IB课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尽可能详细地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问题一:GPA是怎么计算的?

GPA英文全称Grade Point Average, 中文通常翻译成平均成绩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学生在某个阶段所选各门课程的成绩平均数。对于将要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平均成绩点就是其高中四年里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数。

那GPA是怎么换算的呢?字母分制、4.0分制、百分制之间最常用的换算方法是:

A+ = 4.0 = 97-100
A  = 4.0 = 94-96
A- = 3.7 = 90-93
B+ = 3.3 = 87-89
B  = 3.0 = 84-86
B- = 2.7 = 80-83
C+ = 2.3 = 77-79
C  = 2.0 = 74-76
C- = 1.7 = 70-73
D+ = 1.3 = 67-69
D  = 1.0 = 64-66
D- = 0.7 = 60-63
F  = 0.0 = 0-59

通常,平均成绩点的计算,不仅要考虑每门课程的得分,还要考虑每门课程有多少学分/学时。通常的算法:先把每门课的成绩乘以该课程的学分/学时,再把这些成绩和课时分别相加,最后用成绩的总和除以课时的总和,所得结果就是平均成绩点。用公式来表述就是:

GPA=【(课程1成绩*学分1+课程2成绩*学分2+课程3成绩*学分3+课程4成绩*学分4+…..+课程n成绩*学分n)】/【学分1+学分2+学分3+学分4++…..+学分n】。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高中的具体算法会略有不同。比如有的高中会把A+算成4.3。更有一些私立高中,比如Philip Exeter Academy,采用11分制。另外,每个高中课程难易差别也很大,有的高中有很多AP/IB课,有的AP/IB课则比较少。有的高中在计算GPA时会根据课程难度进行加权调整。另外,有的高中会把学生按GPA排名;有的只给出一个范围,如前5%,但没有具体排名。

在申请大学时,每个高中的counselor会把自己高中所提供的所有课程、每门课程的难度系数、有多少学生选修、每门课程学生的成绩分布等详细信息送交各高校。

在录取过程中,大学招生官会根据高中counselor提供的课程信息,重新计算GPA。难度较大的AP/IB课程会对最后的GPA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学生选了很多AP/IB课,而且每门AP课的成绩都特别好,那该学生的最终GPA会得到很大提升,很有可能会超过4.0。

问题二:什么是AP/IB课?

既然AP/IB课程这么重要,那到底AP/IB课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对AP/IB课做个简单介绍。

一. AP课程介绍

AP是AdvancedPlacement 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大学预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赞助和管理、让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的大学课程,相应的考试称为AP考试。

1951年,福特基金会启动AP项目,推荐在高级中学进行一些大学水平的课程、参加学分考试,并允许他们在大学时获得同等学分。1955年,转由美国大学理事会管理运作AP课程。1956年,首次举办AP考试,当时的考试课程只有11门。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22个科目、37门课程,囊括了音乐、历史、计算机、数学、英美文学、美国历史等等。现在,AP考试已经成为由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办的全球性统一考试,每年5月初的两个星期在全球80个国家统一举行。

目前在美国,已有1万六千多所高中开设AP课程。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近四千多所大学承认AP学分,并把它作为重要的入学参考标准,其中包括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大学。

学生在AP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将获得AP优异奖(APScholar Awards)。AP优异奖分5个档次,难度由低到高分别如下:

1)AP Schola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三科或三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的学生

2)AP Scholar with Hono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四科或四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25分以上的学生

3)AP Scholar with Distinction: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五科或五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5分以上的学生

4)State AP Scholar :由华盛顿特区及美国境内各州各自选出两位参加过AP考试并符合3分以上的AP考试成绩最多而且考试平均分数最高(需高于3.5分以上)的两位学生(男女生各一名)

5)National AP Scholar:颁发给美国境内所有参加AP考试的学生中,有八科或八科以上成绩超过4分,且平均分数在4分以上的学生

这些奖项提供给在AP课程及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虽然除了奖项的证书以外,不提供奖学金,但这个奖项的纪录将会随AP考试的成绩一并送到准备申请的大学,作为申请文件之一,所以该奖项会对学生申请大学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AP课的重要性,美国大学理事会一直关注着AP课的发展和作用,并努力尝试创新和提高。就在今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推行了AP课的改革,新的AP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稳固掌握、淡化考试中对公式的死记硬背和生硬套用。

二.IB课程介绍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 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的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中11和12年级),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for Life(终生的教育),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少年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IB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学的最后两年,通过两年的扎实教育,培养出受全球大学认可并优先录取的精英型人才。

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是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在世界各地,学生在IB体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考试。一年两次(北半球于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试卷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属性各自完全相同。试卷的批阅及考生成绩的公布也由IB总部集中处理并同时放榜。

问题三:AP/IB课有多重要?

最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也比较好。正如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Fitzsimmons所说,“学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预测指标是学生选修的AP/IB课和AP/IB考试成绩”(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 而SAT的成绩高低,和在大学的表现关系不明显。这使得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AP/IB。

所以,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等顶尖大学时,AP/IB课程的作用可谓是非常的大。事实上,AP/IB课程高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联盟大学把其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标准。

AP/IB课程考试已经成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敲门砖。从前,只要修了大学课程,就会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如今,上AP课程只会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没有上AP/IB而申请名牌大学的高中生,反而被认为不正常。

AP课程的重要性还具体表现在:

1)增加GPA成绩。平均每门AP课程成绩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前面已经说过,GPA恰恰是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是的第一考虑要素。

2)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在美国,选修AP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通过荣誉课程,而进入荣誉课程的学生又必须先过普通课程。所以,有资格选修AP课程本身就表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是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标。AP课程是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比高中普通课程内容难度增加很多。因此,美国顶尖大学能够比较有把握地从学生在高中是否选修AP课,选了多少门AP课,AP课的考试成绩中,判断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4)可以转换成大学学分,以便提前毕业,或在大学选修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另外,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学费:在美国,获取一个名校的大学学分大约需要1000美元,一门AP课程可以转换成三到六个大学学分。所以,学生在高中期间选修的一门AP课程有可能转换成三到六个学分,为父母省下3000到6000美元。

问题四:AP课和IB课有何区别?

仔细对比一下,AP课和IB课之间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IB课必须要在有IB节目的学校才能选修,学生学完如成绩合格,就能获得文凭。AP课则是大学的一些课放到高中,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去学习。AP课的选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AP课选修;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甚至可以在家自学,最后参加AP考试。

2.高中IB其实是四年的学制,头两年是pre-IB, 后两年是IB,没有头两年的pre-IB, 就不能进入后两年的IB。AP课则没有选课时间的限制。

3.IB学业里面包含AP课程,反之不然。

4.AP课考试既有多项选择题,也有小短文,大概各占一半,考试满分为5分;IB课考试形式以写小短文为主,很少有多项选择题,考试满分为7分。

5.IB课程涵盖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而AP课则是提供单一学科的强化学习。所以,从单科讲,AP课比IB课更深些;从整体讲,则IB课比AP课更难些。

6.IB课程面广,写的东西多,工作量大,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IB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技巧。而AP课程允许学生只选修他们较强的科目,从而可以不影响他们的平均成绩。

7.AP课重在知识的传授。IB课程则文理并进,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每一门课程都十分注重研究过程的训练, 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IB通过大量的课外和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问题五:大学招生官怎样评估AP/IB课?

要想真正理解并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的很多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细节。

很多大学在招生初期,先会通过初审筛掉一部分明显较差的申请者。而在录取后期,则会采用“同一高中组学生的对比排名”(“school group review”)的方法。具体而言, 计算机程序会把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按GPA排名,每个学生的信息中含有GPA、标准考试成绩,以及其他一些评判标准。很多大学的招生官会建立一组类似1-5-5-5-6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一个学生在每一学年选修的具有挑战性课程的数目。同时,他们还建立一组数,表示学生选修的AP或IB课,比如,1-2-3-4-5,表明学生在五年中分别选修了1,2,3,4,5门AP或IB课。如果你们学校有好多学生的AP或IB数据是2-3-4-5-5,而你的是1-2-3-4-5,那么很有可能招生官会认为你比较弱。

另外,也有一部分大学把AP或IB课直接通过加权计算到修正的GPA中,然后按照修正过的GPA进行排名。那些选修了很多AP或IB课而且AP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的修正GPA会很高,大于4.0. 如果你没有选修或只选修了很少的AP或IB课,那即使你每门课都是A,你的修正GPA还是会比人家低。这样,在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中,你的排名就会比较低。

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这样的排名永远都是在从同一高中来的申请者中进行的。招生官不会把不同学校的申请者放在一起排名比较。这一点非常关键。
        
问题六:大学录取中,AP课和IB课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很困惑地问过这个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有误解。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直被误传着这么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IB难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所以大学招生时,IB课比AP课更有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这样的观点最初出自部分教IB课的老师,后经以讹传讹,逐级放大。

IB和AP课程及成绩更多的说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挑战精神。名校更看重学生是否行之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挑战自己,并取得好的成绩。为此,大学招生官会要求高中升学顾问注明申请者的课程组合,跟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比,是属于“最具挑战性的”、“很具挑战性的”、还是“稍具挑战性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特别灼灼闪光的其它亮点,那么只有课程组合难度“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才会被顶尖大学所考虑。而足够数量的IB课和AP课都属于“最具挑战性的”。

所以,美国名校录取时无所谓更看重哪个成绩,IB和AP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这些成绩只是敲门砖,更多的还是要看孩子的软实力。

问题七:到底需要修多少门AP课?

这是一个最困惑大家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些统计数据。

美国大学理事会2012年的年度报告,列出了美国前200所收到AP成绩最多的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名列榜首,共有8603名考生向该大学提交了27488门AP考试成绩,平均每人提交3.2门。排名在前的学校依次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6605人/24569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538人/22920门),佛罗里达大学(6541人/22145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4980人/18053门),德克萨斯A&M大学(5420人/14579门)。

至于顶尖大学,每位学生提交AP考试门数更多。1150名学生向耶鲁大学提交5691门成绩,平均每人4.95门;其他学校依次是:斯沃斯莫尔学院4.738门/人、哥伦比亚大学4.692门/人、达特茅斯学院4.688门/人、威廉姆斯学院4.64门/人、普林斯顿大学4.63门/人、宾夕法尼亚大学4.605门/人、泊默拿学院4.438门/人、加州理工学院4.4门/人、康奈尔大学4.364门/人、布朗大学4.297门/人、哈佛大学4.296门/人。

从这些统计数据的表面看,名校录取的学生平均选修近5门AP课。假如因此就简单地认为5门AP课是magicnumber,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修多少门AP课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哈佛每年拒绝的学生中有很多人考了十几门AP,而录取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只修过一两门AP。

为此,有必要再强调一遍:美国大学申请,看中的是申请者本身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是否能够挑战自我、是否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持之以恒等因素。而AP分数,只是佐证,而非标准。另外,前面讲到过,大学招生官会结合每个高中升学辅导员递交的高中课程设置,把同一高中的申请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排名。

所以,每个学生该修多少AP课实际上取决于:1)自己高中开设了多少门AP课 2)同一高中的其他申请者选修了多少门AP课。诚然,“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如果你们学校开设很多AP课,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好事,因为你有很多选择;是坏事,因为为了申请顶尖大学,你可能必须选修很多门AP课。另外,如果你们学校有其他同学选了很多AP课,那你也被迫选很多AP课,所谓水涨船高(“Rising tide lifting all boats”),这是竞争必然引起的“军备竞赛”,恶性循环。

另外,在决定选修多少门AP课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真实实力,尽量做好各种平衡。如果为了追求AP课的数量,导致负重过多,影响了总体GPA,或者牺牲了其他课外活动,甚至大大减少了睡眠,那显然是不自量力、极不可取的。

早在2006年,MIT的招生办主任就写过一篇文章名为 “On APs”,阐述了他对AP考试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他担心人们进入一个误区,认为高校只看重越多越高分的AP成绩。其实不然,他认为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接受挑战、并且忠于挑战的决定,这才是学习AP课的动力。他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出了一个关于“Balance”的观点:即学生应具有掌握平衡的能力,不仅要平衡好正式学业和业余学业,也要平衡好课堂学业和课余玩耍,还要平衡好通过书本学习和通过想像力学习。为了学习4门、5门、6门甚至7门以上的AP课程,而放弃其他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是“得不偿失、荣不盖愧”的。

斯坦福大学的前招生主任也澄清道:“我们一直在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观点:认为一个以放弃学生的快乐生活和兴趣爱好为代价,而充斥着饱和的AP课程的高中课程体系,是进入斯坦福学习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我们根本不要求此类的课程设置,这样的体系本身也是极不健康的。”

问题八:选修AP课需要注意什么?

综上所诉,在选修AP课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要提前作好计划。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修课程也是需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要调配好课程的难度,不要一个学期全部是难度很大的课程,另一个学期全部是很容易的课程。同时,要意识到,很多较难的课程都需要有前置课程的要求。这些因素都需要在最开始规划时考虑到。

2.需要跟学校辅导员多沟通。辅导员总体来说对学校课程设置非常清楚。同时,学校辅导员在多年跟众多学生和各大高校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好好利用辅导员这一免费资源实在是很大的浪费、极大的错误。

3.可以跟高年级的学长讨教经验。高年级学长可以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每一门课的作业多少、难易程度、老师好坏等有用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你选课时可以更加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4.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在学校提供的课程里,尽量追求难度、挑战自己。

5.一定要讲究平衡,不要过渡消耗自己。如果选较多的AP课,降低了GPA, 则说明AP课选的过多了。如果学生感到疲劳了,作业多到影响睡眠了,也是一种选课过多、过难的迹象。

6.AP课的选择应尽量与自己将来申请大学的专业方向相一致。大学招生官会敏锐的从你选修的AP课程和你申请的专业看出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确定性。

7.不要太在意其他学校的朋友选了多少AP课。招生官不会把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选课和成绩放到一起来比较的。

8.最后请记住,AP课不一定非要上课。有的如有把握,可以不上课,复习一下,直接参加AP考试的。

总之,如果你在高中选课时能充分利用辅导老师、积极借鉴学长经验;早作准备、提前规划;听从内心呼唤、坚持自己兴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享受学习中的乐趣、兼顾课堂外的精彩;讲究平衡、追求稳定;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不在乎他人的干扰;扎扎实实、稳稳当当;那就大大增加了你实现目标的机会,缩短了你和梦幻大学的距离。

参考文献
1.http://www.thecollegesolution.co ... te-college-require/
2.http://www.collegeconfidential.com/dean/ap-vs-ib/
3.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 ... n-ap-and-ib-classes
4.http://www.davidsongifted.org/db/Articles_id_10701.aspx
5.http://www.shmoop.com/college/ap-vs-honors-vs-ib.html
6.http://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on_aps_1
7.http://www.washingtonpost.com/lo ... e63819d2_story.html
8.http://blog.prepscholar.com/how-many-ap-classes-should-you-take

马尚国际咨询公众平台所发布文章均为原创,欢迎个人读者在注明原出处与作者基础上转发。

TOP

目前,美国加州地区一些从未收过学费的加州公立学校现已开始尝试有偿招收外国学生。有300所学校的洛杉矶联合学区表示,学区在中国招收收费高中生的信息反响热烈,而且招收外国学生会对学区财政有帮助。
迄今全加州已有30余个学区申请了联邦政府为招收外国学生而颁发的“国际学生交流及访学项目执照”,其中包括洛杉矶、亚凯迪亚及阿罕布拉联合学区。根据这一联邦项目,中国高中生可在驻华美领馆取得来美留学的
F-1签证。
洛杉矶联合学区已在两年前申请了招收外国学生的执照,目前整个学区招收了35名外国学生,其中中国学生不足半数。为招募更多的外国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该学区新近成立了外国学生部。

洛杉矶联合学区外国学生部负责人、学区华语翻译何毅说,学区接受中国学生入学的条件宽松,“不在乎申请人的学业成绩及托福考试水平,只要18岁以下高中尚未毕业者均符合申请条件。”而且,“学区给中国学生的名额无上限。”

这位外国学生部负责人最近通过私人渠道向中国国内的亲友发布了学区招收外国学生的信息,结果“反响十分热烈,希望来美留学的高中生成千上万!”

洛杉矶联合学区招收外国学生的文件标明,外国学生学费是每年1万1000元。何毅表示,这个价位的学费即使加上住宿费也比私立高中每年三四万元的学费便宜得多,许多中国家庭都可接受。此前,加州公立学校不得接受持F-1签证的外国留学生。

何毅说,学区目前惟一困难是无法为外国学生找到足够的寄宿家庭和监护人,而法律规定未成年外国人在美读书必须要有监护人。

华亚裔学生集中的阿罕布拉及亚凯迪亚联合学区也将对外国学生开放。阿罕布拉高中接收一名外国学生每年的学费为9000元。该学区副总监斯坦特弗表示,南加州各学区收费标准略有差别,最低约每年6000元,最高可达1万2000元。

TOP

【震撼】机器的觉醒(深度好文)

2015-05-21 正略TMT研究所 中国企业家思想-梅绍华

伊隆·马斯克致力于创造人类的未来。作为连环创业者,他起步于互联网早期阶段。如今,他不仅创建一家纯电动汽车公司,把人类从汽油的噩梦(污染与高价)中解救出来,还希望有生之年使用自己制造的火箭——SapceX将普通人送入太空。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透露:对于未来科技的前景,马斯克保持乐观的态度。

不过,马斯克并非看好所有前沿科技,比如人工智能。去年10月美国MIT的一次公开访谈上,马斯克称人工智能就是「召唤恶魔」——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将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敌人。很多人对他的这一看法表示支持,比如牛津大学哲学教授Nick Bostrom,他曾推动「人类生存危机」(译者注:指威胁到全人类生存的危险,例如气候极端变化、核战和生态系统等。)的研究——其中将超级智能作为人类的重大威胁,与小星球冲撞地球和大规模的核战争并列。与此同时,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Lord Rees在剑桥大学建立了一所人类生存危机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十分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

过去十几年来,人工智能获得快速发展,上述一系列的担忧与人工智能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科技巨头们——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百度纷纷涉足这个领域:四处挖掘人才、建立研究实验室、高价收购创业公司等等。总的来说,这些业内人士并不担心被自己研发出的「产品」所超越。他们能够用机器完成一些原先只能靠人类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工作其实并没有创造出许多新的思维方式,而是消除了对旧方式的依赖。

全球移动设备如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迈入了大数据时代,而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算法可处理这些数据,包括语音识别、图片识别等等。数字技术变革的速度加快,会让我们担心数以万计的技术人才会因此失业,因为许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是识别出图像、理解语言,等等。如果计算机可以替代人类完成这些工作,不管是通过提供完全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还是通过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那么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工作者从白领步入领取政府救济金的行列。

人工智能兴盛的迹象到处都是。去年就盛传谷歌为收购人工智能新创公司DeepMind花费了四亿美元,它在Facebook的眼皮底下挖走了这家公司。而Facebook也毫不示弱,邀请来自纽约大学的人工智能著名学者Yann LeCun 牵头来建立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研发实验室。谷歌曾雇用过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直到去年他被百度挖走在硅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来自芝加哥的公司Narrative Science希望开发智能写作的产品(该技术已经被商业杂志福布斯采用,用于基本财经报道的写作)。位于麻州剑桥的Kensho旨在将金融工程师现有的工作自动化,这已经让投资者们尝到了甜头。在今年的4月13日,IBM宣称将使用沃森计算机来做健康分析和医药研究,沃森计算机曾在2011年美国寓教于乐的智力竞猜比赛Jeopardy中碾压了两位人类冠军。

深层思考

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就和计算机本身一样久远。现在大多的兴奋点都集中在一个称作「深度学习」的分支,相较于在一大堆数据中自我生成任务的「机器学习」来说,这是一个现代化的进步。这些代码将在所有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搭建一个桥梁,弥补一个鸿沟:有一些对人类非常难的事情对机器却非常容易,反之亦然。如果来求解复杂模型的公式,最简单的电脑也能击败人类。反之,最厉害的计算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会被人类一眼就能解答的问题所困扰,比如人脸识别、编译演讲或者在图像中甄别中具体物件。

有一种理解是,对于那些人们觉得困难的事情比如求解复杂方程,人们必须要拟定一套规定。然后按照这套规律再来计算就会非常简单。对于那些人们觉得简单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创造一个法则来解答,想要创造也很难。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成年人能区分色情图片和非色情图片的不同。但1964年时美国最高法庭的法官Potter Stewart 发现要想定义人们是怎么区分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对于要用严谨合法的文字来定义色情而几乎绝望,于是他甩手写道:尽管无法给出色情的定义和大致内容,「但我一看到就能分辨出来」。

而机器学习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内部的程序去识别和分析,通常这种分析都是由大量数据高负荷运算解析完成的。

很多系统采用了一种古老但很有价值的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来开发他们需要的统计模型。神经网络这个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被研究者提出,虽然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智能,但是人们知道大脑里拥有它。而人类大脑在信息处理时不是使用晶体管,而是通过神经元。如果能模拟这些传递电化学信号的纤长且高度互连的神经细胞,可能就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智能行为。

天罗地网

神经系统拥有庞大的复杂性。即使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人工智能对神经网络的模拟也很拙劣,就像简笔画和照片的区别一样。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最粗糙的神经网络,也能很好地完成一些任务。微软的人工智能研究者Chris Bishop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话公司就开始采用神经网络中发现的「回音消除算法」。但这些早期的成功应用逐渐失去了魅力。人们可利用的计算能力,大大局限了神经网络模拟的规模,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游戏对图像的需求重燃了人们的兴趣,这使得芯片的运算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规模很小,仅有几十个或几百个神经元,通常组织成单层。而最近,谷歌等公司使用的神经网络已经能够模拟数十亿的神经元。有了如此巨量的神经元,研究者们便能够更好地模拟大脑,将神经元组织成彼此不同、金字塔式的多层网络。正是这些互相关联的层级,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深度」。

每一层神经网络用来处理不同程度的抽象概念。比如说,要处理一张图片,最低层级识别了原始图片。它记录下图片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以及这些属性在区域中的分布情况。第二层将这些观察数据综合起来,组织成更抽象的类别,识别出其中的边缘、阴影等特征。第三层则开始分析这些边缘和阴影,在其中搜寻各种组合特征,比如象征着眼睛、嘴唇和耳朵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就代表着一张脸——不仅能识别出任意一张普通的脸,甚至还能认出它以前见过的某一张脸的新照片。


神经网络要发挥作用,必须先接受训练。比如说,一台机器要教会自己识别人脸,必须先被展示一个「训练集」,其中包含成千上万的照片。这些照片中,有的包含人脸,有的没有。每张都必须进行人工标记。这些照片就像一个系统的「输入」,而「有脸」或「无脸」的标记则好似「输出」。计算机的任务就是总结出一个「输出」与「输入」相符合的统计规律。为了实现这一点,它会在自己神经网络的每一个不同抽象级别的层级中进行搜寻,寻找与人脸照片相似的所有特征。当相关性达到足够程度时,这台机器就能够切实可靠地从训练集中分辨出哪些照片是有脸的,哪些是无脸的。接下来,你可以随意给它一组新照片,检验一下它之前总结出来的「人脸识别规则」是否符合真实世界。


通过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机器学习算法学着去识别特征、概念和类别,这就是人类非常擅长但一直很难用代码去实现的任务。但这样的算法在很长时间里时过分狭窄和细分。程序经常需要从它们的开发者那里获得提示,根据特定的具体任务来设计出一套专门的「手工制作」的代码,这些具体任务包括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等。

此外,早期的神经网络只拥有有限的数据处理能力。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为它们输入更多信息并不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而现在的神经网络系统所依赖的开发者的指导和调整要少得多。同时,不管你能输入多少数据,系统都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而互联网也带来了大量可以提供给系统的数据。

百度、谷歌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坐拥他们用户带来的海量信息。大量的邮件、搜索和交易的历史信息,无穷无尽的图像记录了人脸、汽车、猫、以及纪录在他们服务器上的世界万物。这些公司的领导人深知这些数据中蕴含了有价值的模式,但信息的绝对量却令人生畏,好在机器不惧怕这些。信息过载是个问题,但归根结底,解决方案也孕育其中,尤其是突破了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之后:许多数据在人为加标签之前就已经能被使用了。基于正确算法的加强,计算机能使用这些带注释的数据来自行学习,从而辨认出里面的那些有用的模式、规则和类别。

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Facebook于2014年公布了名为DeepFace的算法,它从图片中能够识别出特定人脸的准确度能达到97%,甚至他们的脸部被部分遮挡或亮度不足。这就做到了之前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微软称,其为语音助手Cortana开发的物体识别软件能够告诉用户彭布罗克威尔士柯基犬和卡迪根威尔士柯基犬的区别,这两个犬类品种的照片看起来非常像(见下图)。有些国家,比如说英国已经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进行边境安防控制,这套系统能够从一端影像中识别出某个人,这对警察和侦探非常有吸引力。5月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展示了美国的侦探是如何使用语音识别软件来将语音通话转化成文本的,这样他们就能更好的对谈话内容进行搜索。



但是,尽管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宝藏,但它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机器学习算法赖以发展的那一类人类标记过的数据资源是有限的。为此,发展不需要人类辅助的「无监管学习」算法的比赛已经开始。

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进展。2012年一支由吴恩达领导的谷歌团队展示了一个无监督学习的机器对数百万张YouTube视频图像的分析。这个机器学会了给它见过的常见物体进行分类,包括人类面孔和(供网民娱乐的)猫,包括网上随处可见的各种动作:睡着的、跳跃的、玩滑板的。人类没有在这些视频上标明包含「面孔」或「猫」的字眼。相反,机器在看了每个物体不计其数的例子后简单断定,它们表现出来的统计模式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普遍性,从而可以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识别单个物体的下一步是识别多个不同物体。斯坦福大学Andrej Karpathy和李飞飞发表的论文描述了一个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标出一个给定图像的特殊部分。例如给它看一个早餐桌子,它可以识别出餐叉、香蕉片、一杯咖啡和桌子上的花以及桌子本身。它甚至可以在场景中(从右侧看到图片)用自然英语做出描述——尽管这项技术还不是特别完美(从下边看到图片)


互联网巨头如谷歌都对这项成果感兴趣,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些公司的底线。更完善的图像分类能够提高搜索能力从而帮助用户更好的找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从长远来看,技术可以找到其他更多的革新性应用。能够对其分解及进行某个场景解释对机器人研究者来说是有用处的,这有利于使他们正在研发的产品(工业机器人伙伴、自动驾驶汽车,战争机器人)来领航这个杂乱无章的现实世界。


图像分类也是可以促成「增强现实」实现的技术,增强现实主要应用在可穿戴设备,比如谷歌眼镜或微软的HoloLens,它是把有用的信息覆盖到现实世界之上。Enlitic,一家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公司,希望通过图像识别分析X射线和核磁共振扫描的图像,以发现人类医生可能漏掉的问题。

深度学习并不局限于图像。它是一项通用的模式识别计算,这意味着,从本质上来说,任何利用到大数据的活动,从运营保险业务到基因研究,都能找到它的用处。最近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举办的一次竞赛中,深度学习算法比物理学家写的软件更好地识别了亚原子粒子的特征——尽管创造这些算法的程序员们没有专门的物理学知识背景。更惊人的是,一组研究者(译者注:即谷歌收购的DeepMind)写出了一个程序,在学习玩视频游戏例如 Space Invaders时会比人类更擅长。

深度学习同样也能改进机器翻译。得益于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多语言文本,机器翻译已经开始使用神经网络。供职于百度的吴恩达认为,智能手机上运行的良好的语音识别程序可以让中国很多文盲群体接触到互联网,这会导致与普通计算机的竞争。目前,百度有10%的搜索是通过语音进行。他相信,到2020年这会提升到50%。

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可以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系统。例如,2014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的会议上,微软展示了一款可以实时语音翻译的程序。公司一名研究人员用英语与一名德国的同事通话。这款程序中的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将声波解码成多个英语短语,另外一个程序将这些短语从英语转成德语,第三个程序再将德语转成语音。微软希望未来能够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互联网电话Skype上。

机器无魂灵

更好的智能手机、更新奇的机器人以及让文盲群体能够使用互联网都是好事。但这些能够佐证马斯克和其他人已有的担忧吗?也许图像识别、自我编程计算机正是机器迈向比它们的创造者更聪明的道路上的早期阶段但却关键性的一步。

末世论者有一个重要的支持论据。那就是,数十年的神经科学研究始终没有结果能表明大脑不是机器。它由普通原子组成,使用自然力并遵守普通自然法则。换句话说,并没有推动其运行的神秘「精神」存在。这说明建造一个人工大脑——或者一个与大脑外观不同但功能类似的机器——原则上是可行的。

但是原则上可行跟实际去做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现供职于波士顿Rethink Robotics公司,也是人工智能先驱之一的Rodney Brooks说,这个问题部分源于对「智能」这个词的混淆。现在计算机能够完成人类大脑过去可以完成的一些狭义上的任务(毕竟,最初的「计算机」是人类,通常是指做那些棘手运算问题的女性,而这些问题对数字设备而言十分容易)。一个图像分类器可以很精准,但是它没有目标,没有动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电子表格或气候模型而存在。而且,如果你试图进行脑力劳动,你也不必以现在人工智能那种方式来完成它们。人工智能使用很多蛮力来从系统中获得看似智能的回应。这些系统尽管比之前更加庞大,也更佳强大,但在思考方面却没比过去提高多少。不要奢求建造一个类似生物大脑的系统。就像另外一位人工智能先驱Edsger Dijkstra曾经评论的那样,问一台计算机是否可以思考就跟问「一艘潜艇是否可以游泳」差不多。

圈套与错觉

没有什么比将现有的人工智能程序愚弄一番更能说明问题的了。一篇将在6月份召开的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展示了一些被设计出来愚弄图像识别算法的视错觉。它向我们展示了算法如何运行——在模式之间进行匹配,但算法的工作却如此盲目,在理解内容方面一无是处(就像是只认识到了棒球是个客观物体,而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对球面的缝合线进行模糊联想的抽象模式),它阻止了人们掉进类似陷阱。它甚至可能为我们构建出某种图像,这看上去就像毫无意义的电视雪花点一样,但神经网络却无法对其精确分类——就像对实际物体所做的那样。


至少对某些人来说,这些状况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项目就不能取得令人欣慰的进展。同时,相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科技革新浪潮来说,这些人中相当大部分来自中产阶级。比如上文提到的微软的实时翻译项目,这项技术从展示效果来看还远远称不上完美。但没有人会将机器语音翻译错认为专业翻译。但是对于把握交谈中的重点,这已经足够了。这比雇佣一个专职的翻译人员要方便和便宜得多!这样一个算法能够将现在的那种昂贵的、定制的专业翻译服务变成每个Skype用户都能享受到的功能(当然,效果会差一些)。这样一来,对专职翻译人员也许是坏事,但对于其他所有人却是好事。而且微软的这个项目还会不断优化。

在这次新产业革命中对于人工智能可以胜任白领工作的焦虑,就如同第一个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取代蓝领工作一样,这需要严肃对待。比如Narrative Science的机器财经记者和Kensho的机器数据分析师。

Kensho的系统被设计成能够描述自然语言的查询搜索,比如「当原油价格每桶降低5美元,汽车企业的股价将会如何变化」?它会去查找公司财报和上市文件、历史市场数据等,并在几秒内以自然语言的形式做出回复。Kensho计划将这套软件系统推向大型银行和富有经验的交易员。一家法国企业Yseop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软件来描述查询需求,搜遍所有数据来寻找答案,然后1秒钟就可以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或德语写出3000页的答案。欧莱雅和兽医在线VetOnline等公司已经使用该系统用于网站的用户支持功能。

这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担心,因为有一些白领的工作已经让位于机器了。例如,一些公司用电脑来进行电话客服。因为那些令人抓狂的限制,它们在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也需要人类的支持。很难预测将来有什么工作会像这样被机器取代,即使牛津马丁学院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让他们恐慌不已,论文的结论是,美国统计学家追踪的工作类型中将有一半会遭受到机器的袭击。

技术在给予我们的同时也会索取。自动化的、便宜的翻译无疑是有用的。拥有一个不知疲倦的且速度飞快的电脑来查看医学影像也是有必要的。或许,思考人工智能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简化成认知增强发展史上的最新成果,人类一直通过研究认知增强来提升自身大脑的能力。这项研究的科技含量要高于纸(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可依赖的存储方式)和算盘的发明,它们是用来辅助提升我们的心算能力。就像印刷术的出现使抄写员失业,高端的人工智能也会牺牲掉一些工作。但对于那些他们的工作无法被取代的人,这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能力,因为这将给每个人赋予使用「智力工具」的机会,而这在目前只属于少数人。现在,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就如同把一个城市中所有的旧时的人类计算员装进了口袋,它们为你工作却不需要任何报酬,无非就是充充电而已。在未来,我们还会拥有任由我们使唤的贴身翻译和诊断医生。

更加聪明的计算机将会成为真正的变革性技术,但至少不是基于马斯克先生和Lord Rees先生的原因。或许有一天,人类大脑的特有智能能够在机器中被创造出来。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建议就是无视那些「计算机将接管世界」的威胁论,而是应该弄清楚它们首先不会夺走我们的工作。

来源:正略TMT研究所公众号、经济学人

TOP

回复 130楼pp_dream 的帖子

微信里看到有转载的这篇文章,看到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我呵呵乐了。
这是我二十年多前学的东东,硕士论文做的是神经网络做模式识别。当年神经网络特别火,很多人折腾神经网络,以为会带来技术革命,但神马大动静都没折腾出来。
话说,我老爸更早就做这个方向的研究,那会儿我还上中学呢。


现在这个方向火啦? 看来太早折腾没戏。

TOP

那些美国本土的“哈佛”、“耶鲁”女孩们 | 教育之见

2015-06-05
文/新泽西Jean老师
来源/FS专栏

编者按


在美国接触到不少藤校就读的华裔孩子, 她们不是女神,只是谈吐成熟的邻家女孩。她们热爱生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在她们身上找不到功利的感觉,因为她们不知道什么是功利。至少她们现在还不知道。


5月16日早上,我参加了中文学校的一个申本座谈会。三位优秀的新泽西华裔女孩和家长分享了她们DIY申本的路程。

RW:在一所非常多亚裔,竞争非常激烈的公立高中就读。 申请了14所大学,被全部14所大学录取, 包括耶鲁,哈佛, 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达特茅斯等。今秋将就读于耶鲁。

JL:在一所私立高中就读,分别被哈佛, 斯坦福,普林斯顿,哥伦比亚,麻省理工, 加州理工录取,今秋将就读于哈佛。

CC:和RW就读于同一所公立高中。她的目标非常明确, 被卡内基梅隆计算机专业提前录取。

这种组合的座谈会,如果是在中国,肯定是门庭若市,会吸引上百位家长, 但在大大的房间里我略略算了下人数,大概只有四,五十个家长。我们中文学校至少有200个家长,在美国并不是每个华人家长都有名校情节。

先谈谈CC。 我非常佩服她, 很淡定地坐在哈佛女和耶鲁女旁边。和另外两个女孩比起来,她是比较安静和内向的,回答问题也让JC和RW先回答。如果换成别人,有可能不会愿意参加这类座谈会,但她却表现自如。她7年级时就考了SAT1拿到2100分 (她自己没说,是后来朋友告诉我的), 也是新泽西少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CC的妈妈说女儿性格不像RW和JL,没有明显的leadership skill,但一直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坚持做她喜欢的事情,课外活动像小提琴和画画都是从五岁开始,一直坚持下来。 CC妈妈也曾想让她试一下藤校, 但她只心仪卡内基梅隆计算机专业并坚定的选择了ED。

CC仍旧有着十七,八岁该有的青涩, JL和RW看上去有二十几岁才会有的成熟和老练,我认识很多在哈佛读书的学生都是属于这类型的,她们有那种“生而为领导者”的特质。我本想放一张她们的照片,但最后想还是低调一点吧。

JL和RW演讲起来头头是道, 滔滔不绝。两位女孩里提到最多的是passion这个词。JL喜欢数学和科学,高中参加的每个夏令营都是和数学科学有关的。RW非常有可能是未来华裔希拉里,对法律,政府,历史很有研究, 尤其是反歧视行动(affirmativeaction)。两个女孩都很早找到自己的passion,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参加的活动都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

她们享受申请大学的过程,参观了很多大学做比较,尤其是以open mind去看待那些保底学校。她们最喜欢和校友面试的环节,把自己的passion和校友分享。

JL讲到她参加的课外活动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其实很多别的学生都参加过。JL讲到:“It is not about what you do, but it is about how you do it. Don’t do things for the title, but it is what you can accomplish with that title. Colleges want students to change the campus,change the community and change the world, not just to follow the rules.”

RW 讲到:“Strategizing your time is important. Mediocre is not good enough.  Youhave to bring new idea to the college campus.”

我非常赞同这些理念,也是我一直和我的学生分享的。但是说说容易,真的执行起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

坐在我边上有儿子的朋友边听边和我嘀咕:“有这样的女儿是福气,但做媳妇实在hold不住啊。” 是的,想让女儿进藤校的父母一定要有抱混血外孙的准备。

有点跑题了,回到正题。

JL的爸爸看上去应该是个羊爸。他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应该在高中之前,尽早让孩子找到passion。到了高中,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家长基本已经不管了。他说高中的课程安排和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他觉得孩子的课外活动太多太忙太累,希望女儿放下脚步,但JL喜欢忙碌的生活,不愿意放弃喜爱的课外活动。

座谈会最精彩的部分是RW妈妈的分享。 RW爸爸是我们中文学校的校长, 妈妈是AP中文老师,他们创办了这所中文学校。在美国办中文学校基本上是公益性质。RW妈妈一上台第一句就是:“RW小时侯,我总觉得她是我的克星。我们曾经吵架连续吵了整整6小时。我那时每天睡前都会祈祷好妈妈要等待,要宽容。我要一直爱她拥抱她。”RW不是中国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小时候从来不听话。因为太调皮太倔强,很多课外活动老师都不接受她。学钢琴三年,老师教一首曲子,RW回家练另一首曲子,RW妈妈只好最后让她放弃。小学和初中成绩都一般,也不用功,也没有passion。 因为RW小时候长得胖嘟嘟的,被同班同学欺负。RW妈妈花了很大心思让女儿减肥,让女儿参加社区活动与大人接触,建立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因为孩子小时侯的不优秀,RW妈妈尽量避免那些喜欢攀比小孩和让小孩上补习班的家长,她只希望RW能幸福快乐的长大。RW在高中的成绩不是顶尖的,在前5%徘徊。 高中12年级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学生只被新泽西州立大学录取 (不过是全奖)。RW有强大的自学能力,13门AP考试,三门是自学的, 除了一门拿四分,别的都拿5分。

RW妈妈在讲RW小时候如何头疼的时候,RW在旁边说“妈妈,你讲了我那么多缺点,可以讲一下我的优点吗?”RW妈妈说“你的唯一优点就是从小爱看书,只有读书时才是安静的。”我看着RW和她妈妈的互动,非常温馨。RW热爱公益和社区活动,其实和她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在问答环节时,我问到“请问你们有没有优秀的华裔男同学被藤校录取的?”RW 说她的学校只有一位华裔男生被藤校录取,是以体育特长而录取的。JL读的是女校。 JL和RW都不是体育或艺术特长生。

在美国接触到不少藤校就读的华裔孩子, 因为没有媒体和家长的追捧,没有人把她们高高捧在天上,她们不是女神,只是谈吐成熟的邻家女孩。她们热爱生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在她们身上找不到功利的感觉,因为她们不知道什么是功利。至少她们现在还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6 05:51 编辑 ]

TOP

易评:“国产芯”离世界有多远
网易科技报道 2015-06-06 00:41 跟贴 1906 条

引言:《一周易评》是网易科技频道小编们就本周发生的一件新闻事件阐述个人观点的新栏目。换句话说,就是小编们要在这里秀一下“智商下限”,还望网友们积极参与并踊跃吐槽。栏目将秉承“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但若其中存在主观性陈述,将仅代表小编个人意见。
本周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大事件——英特尔斥巨资167亿美元收购FPGA生产商Altera。此事件之所以被认为是一次产业地震,不仅仅是因为167亿美元的交易堪称英特尔历史之最(公司手中现金不足,以致于要举债来完成),更因为在这个交易的背后还很可能隐藏了一个未来足以颠覆整个计算产业的宏伟计划。
当然,这个宏伟计划跟中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本期标题之所以要扯上“国产芯”,更主要还是因为前几期《一周易评》的经验告诉小编——网友喜欢干货,但一篇有内涵的文章里也同时还要有“槽点”才算成功。所以,小编今天的点评大体可以归为如下三个章节:技术深入剖析、吐槽国产芯的差距,以及展望走捷径的可行性。
技术知识科普篇
这里会涉及很多如CPU、GPU、FPGA、ASIC以及DSP等英文缩写及半导体术语(急性子可以直接跳至下一章),为了尽量让大家看得懂,小编会尽可能用接地气的话来描述细节。当然,其中一些比喻可能不够恰当,不准确之处还望网友指正和包容。
首先,我们要理清一个概念,那就是何为“计算芯片”,或者说“处理器”?对于很多人来说,“处理器”就是CPU。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CPU只是传统电脑里被称为“中央处理器”的东西,准确来说它只是一颗“通用计算处理器”,注意这里特别强调的“通用”二字,也就是说,还有一些处理器是可以不通用的,而另作“专用”,譬如我们熟悉的GPU,即显卡处理器。它的专用就是为图像显示进行复杂的浮点计算,但也因为硬件设计上的先天性,GPU在并行计算上要比CPU强大得多,所以就有了后来的GPGPU加速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领域。
GPU只是千百种具备专业用途的处理器芯片中的一种,因为广为用户熟知,所以小编就先拿出来举个例子。而其他常见的“专用”处理器还包括了DSP及FPGA等等。
DSP英文全称翻译过来就是“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几乎每部手机里都会有的一个小芯片——其作用很简单,就是对无线信号进行一个处理,譬如过滤杂波等等,这个过程也是在进行各种计算,所以DSP也是“计算芯片”的一种形式。
从严格意义来说,FPGA并不能算是一种专用处理芯片,因为这东西全称叫“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即:可以将内部的一个区域通过软件程序变成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芯片(多个区域扮演不同功能的芯片并联合起来,就能实现更强大的功能)。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你想让FPGA变成GPU,它就可以变成GPU;而你想要它成为DSP,它就是DSP了……AMD和英伟达在设计新显卡时,其实都是先通过FPGA进行流片测试的。所以,FPGA不是一种专用处理芯片,而是多种或者说万能的处理芯片。
FPGA如此强大,但这与一直依赖CPU为主要业务的英特尔有何关系?难不成后者打算自废武功,从此改为推FPGA不成?也不是,CPU作为通用计算处理器,其在逻辑计算(判断真或假)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数学计算(加减乘除)处理器不可替代的,因此几年前业界就有了一个共识——未来处理芯片必将是以“异构架构”为主导的一种趋势,即:用CPU搭上某种其他处理芯片配合使用。说到“异构架构”,这里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AMD提出的APU产品。APU是消费市场的东西,是传统CPU + GPU的一种异构搭配。而在企业市场上,同样是基于CPU + GPU的异构设计,方案有来自英特尔的Xeon Phi,以及IBM和英伟达的Power + CUDA等……只不过,财大气粗的英特尔比大家都看得更远——其在2014年6月低调发布了一款集成FPGA的Xeon处理器,这是首款X86 CPU + FPGA的异构设计(Xinlinx和Altera一直都有ARM + FPGA的异构设计SoC),但却预示了未来英特尔要利用FPGA的一切优点进一步颠覆企业市场的决心——所以,小编最初在3月份看到英特尔打算收购Altera的传闻时,完全不感到惊讶。
前面小编说了FPGA可以像“孙悟空72变”一样被编译成任何功能的芯片,但没有具体说其中又是如何实现加速的。那么,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一下ASIC(专用集成电路)这个概念。ASIC简单说就是一种通过电路设计,从硬件上去实现软件算法的芯片方案,譬如我们前面提到的DSP滤波功能——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波有很多为杂波,现实里我们有各种算法去过滤它们。这些算法可以写成公式,然后用软件计算来完成过滤,也可以是通过电阻、电容、多路转换器等电子元件的搭配,以硬件手段来实现。很显然,从硬件上去实现算法会比用软件计算要快得多,而FPGA可以随意被编程为某一特定功能的ASIC的特性,自然也就能让其某些领域里独领风骚。如果小编没记错,微软必应和百度都在去年宣布了利用FPGA实现搜索加速的消息,Facebook和谷歌其实也在做着同样的优化。所以说,英特尔看好CPU + FPGA的未来是有远见的。而随着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及市场对数据中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切对于英特尔而言也就意味着滚滚不断的财源。
技术内容谈到这里,很多网友可能又要给AMD判死刑了,GPGPU敌不过CPU + FPGA,未来难道英特尔一家独大?也不完全是。其实FPGA比GPGPU加速更优势的主要一点在于功耗,而至于加速效果则要考虑多个方面的综合因素。首先,给FPGA编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想要让FPGA实现加速,起码要有相当的ASIC设计经验,而这又是一个不低的门槛。相比之下,GPGPU因为发展较早,已经有了像OpenCL这样比较开放的行业标准,因此代码的优化、开发人员的生态建立都比FPGA完善。此外,过去要实现GPGPU加速,CPU数据总是要先从内存复制到GPU显存后才能进行加速处理,而处理完后,数据还要再复制回内存才可被CPU调用……这种局限性制约了GPGPU的加速效率,不过所幸的是此“落后”技术在HSA基金会确立HSA 1.0标准后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请参阅小编此前介绍AMD的《一周易评》)。未来企业级APU解决方案(内嵌HBM内存颗粒的APU产品)应该会在超算市场上保留相当的竞争力,尤其是性价比方面——FPGA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但价格却一直高高在上,所以迄今也没有被大规模普及。英特尔收购Altera能起到促进作用,但短期内也是难以改变眼下的事实。
前面提到CPU + GPU或者CPU + FPGA的异构设计,其实主要是为了指引出一个计算领域的未来方向,而不是要比较孰优孰劣。简单一句话,单纯的CPU在未来是很难满足人类计算需求了。而如果不是一颗拥有异构架构设计的处理器,恐怕未来也很难在动则以EB(=1 000 000 TB)甚至ZB(=1000EB)为计数单位的数据中心里出现。
然而……当国外技术已先进到可以将不同功能的处理内核整合到一起,并封装成SoC或APU时(可不是简单的拼积木哦,CPU和GPU共享内存绝对不是1+1的拼凑),我们的国产芯却还在纠结CPU架构的自主设计,以及某项指标能否媲美英特尔若干年前水平……小编难免不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淡淡的忧伤,难免不去感叹彼此间技术的巨大差距——我们总说我们只花了十年就追赶上了欧美20年的发展——其实并没有!CPU某些指标可能是拉近距离了,但人家20年的经验累积使得在其他方面的技术推动和产业整合上又比我们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吐槽一下国产芯的巨大差距
吐槽前,小编要先表明一下态度:小编支持国产芯的发展,且异常坚定。说是吐槽,更多的是痛心。小编没有看不起国产芯的意思,但是对于某些企业、负责人的德行和莫名自满,打心里想骂几句——少一些抛头露面,少说些没意义的话,多做点实事,认真搞科研,这才是眼下唯一应该有的态度。
说起国产芯,其实有两大阵营:一个是龙芯系列(MIPS架构),另一个就是以华为、瑞芯微等为首的ARM架构芯片。
小编之前在某期《易评》里说过,所谓的自主架构设计其实就是在电路层面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对某一指令集的兼容。所以,小编在这里要先帮龙芯说句话——虽然MIPS指令集是别人的,但具体实现的电路设计确实是龙芯公司自己搞出来的,因此也确实算得上自主设计。至于为什么不搞出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指令集”?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东西弄出来了也不会有任何人用,Linux内核不会去兼容、微软Windows也不可能去兼容,没有任何意义。至于ARM阵营,原本中国厂商都是采用ARM提供的公版内核设计的,但华为、瑞芯微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先后开始了自己的架构研发。这里抛开国产ARM架构的性能是否优异不谈,这种主动尝试掌握设计权的决心应该是值得称赞的。
小编一开始就说了,本人非常坚定地支持发展国产芯。理由不必多说,大家看看美国禁止英特尔出口芯片给中国,以及美军禁止使用联想提供的服务器等新闻报道就能够知道——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发展国产芯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但是,虽说发展国产芯是涉及国家战略意义的大事,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来绑架用户,让用户为“国情”买单吧?这里小编特别想质疑一下龙芯的市场定位。其实从指令集和架构的先天性差异看,MIPS应该是比ARM更适合发展高端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而我们的龙芯又有中科院支持,潜心研究几年即使赶超不了欧美,自用也是勉强了……但结果,我们看到了龙芯迷你电脑、龙芯笔记本电脑以及龙芯台式电脑——这是硬生生打造出了一整套垂直产业链啊。也不是说龙芯走垂直商业化道路不可以,但问题是产品本就还不具备竞争力,做出来的东西能卖吗?于是又打着“国情牌”流窜于市场上,价格还不便宜!本来我们的技术就落后,资源也有限,把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消耗在与供应商谈产品设计、谈市场推广等方方面面,这不正是一种浪费吗?
从2002年发布首款龙芯1处理器(主频266 MHz),到2012年底发布8核的龙芯3B处理器(主频1.05GHz),龙芯的确用十年就走完了英特尔20年的路——英特尔发布首个32位33 MHz的386处理器是在1985年,首个1 GHz奔腾处理器是在2000年,而首个双核心奔腾D处理器则是在2005年。但同样是从2002到2012年,英特尔先于2009年发布了迄今仍无对手的Core i系列处理器架构,后又在2012年推出了全球首个采用3D晶体管制造的CPU;即使是台面上输得一塌糊涂的AMD,也在百般困难中于2011年发布了首颗APU……试问,再给我们一个十年,我们能追上Core i架构和APU架构吗?时间并没有因为我们追赶而停止,当我们在跑时,别人也没有停下。
不说距离我们太遥远的10nm生产工艺(英特尔在全球独领风骚的制程技术),就拿网民都喜欢调侃的AMD及其APU来说,我们有吗?十多年来,我们只是发展出了一些个自主设计的CPU架构,不管是借助ARM的帮忙,还是完全的自主原创。可是,我们的GPU架构又在哪里?FPGA更是望尘莫及吧(小编自我纠正一下:国内已经有一些海归团队开始自己的FPGA芯片设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仍需大量经验累积)?我们用了十年去追逐CPU的发展,而美国用了十年就把CPU和GPU给融合了……这十年间,我们等同于在跑单核,而国外却是CPU、GPU、FPGA多核齐刷……我们用十年追赶了人家20年?这句话今天也就能哄哄祖国的花朵了。
我们发展自主CPU究竟是为什么?如果是为了成本和产品多样化,华为、瑞芯微目前做的算可以了。如果我们是先打出国家战略这张牌,那么我们这里谈的就是未来技术,未来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这是一种远超CPU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别说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即使是地位不断被弱化的CPU,我们也只有一个半成熟的自主架构。对于这样一个实事,小编更多地是感到忧心,而不是自满,更谈不上值得炫耀!
异构APU比CPU的优势有多大?给大家一个实例:最优秀的龙芯3B号称单双精度浮点峰值性能分别达到256和128 GFlops,AMD用在PlayStation 4上的APU有1.84 TFlops(单精度,双精度不详,但后者不是游戏机要求的性能,不过AMD双精度性能一直是业界最优的,这也是个事实),用在Xbox One上的APU有1.31 TFlops……随便都甩龙芯几条街了,况且这还是民用级产品,可见发展异构架构的必然性和必须性。
可惜,我们没有自主GPU架构怎么办?买授权和收购是两条捷径,但是……
展望未来国产芯的发展可能
总结一下前面长篇大论下的两个实事:1.异构处理器是未来高性能计算的必备;2.我们有自主CPU架构,但没有GPU和FPGA这些“高级货”。
没有怎么办?自我研发太耗时,买呗!ARM有一个图形处理内核Mali,这是可以被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的,就像公版的ARM处理内核一样。事实上,英伟达也开放Maxwell的架构授权,AMD也开放GCN架构的授权……只不过,用人家授权的架构永远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东西不是自己的,使用好坏还要看人脸色。从极端情况来说(尽管不太可能发生),美国政府可以禁止出口CPU,也就能禁止授权GPU架构。不是自己的知识产权,说没有还真突然就没有了。
想要彻底一点拥有别人的技术,那就只好去收购别人的公司及专利——譬如某些国人特别津津乐道的收购AMD啦、收购MIPS啦、收购GlobalFoundries等等……MIPS当年倒是有可能被收购,但可惜了,ARM和Inmagination于三年前已捷足先登。至于另外两个,小编必须得抱歉地给抱有这些幻想的企业家们泼盆冷水——不可能!想都不用想,美国政府坚决不会同意,就算政府表面妥协了,英特尔也不会同意。
这里,小编作为一个曾经深入研究过AMD和英特尔专利交叉授权的人(原版协议链接),可以负责任地给大家剖析一下为什么中国企业不应该浪费生命在考虑如何收购AMD或者GlobalFoundries身上。
首先,美国政府视X86处理器技术为尖端技术,不会允许被视为“假想敌”的中国购买和掌握。这是政府层面的政治考虑,小编就不多说了。假设,如果我们过了政府这一关,我们接下来就要面对繁琐和严苛的专利交叉授权了(这也是让很多想收购AMD的公司望而却步的原因所在)。
交叉授权规定,任何一方只要破产、控制人发生变化(某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当前的交叉授权立即作废(参见原版协议5.2章节)。作废对双方公司都生效,因此并不存在只有某一方作废,而另一方仍被允许使用对方专利技术的情况——不要小看AMD,X86-64的专利大多在AMD手上,作废了英特尔也举步艰难。所以,这种交叉捆绑的限制让双方的谈判有了很多的周旋余地。
那么是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收购了AMD,就立刻失去X86授权?表面上是,但是——200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英特尔的反垄断裁决里(链接地址)给出了如下这么一条解释:“如果AMD因为被收购而导致交叉授权协议作废,在控制人发生改变后(被收购)的一年内,英特尔不可以就X86的专利授权问题提起起诉,而更应该积极地展开新的谈判。”
这里又谈到了美国政府。所以还是那句话,中国企业想要收购AMD直接获得CPU和GPU的各种福利,是完全不可能的。先是美国商务部不会同意,即使碍于面子勉强答应,英特尔也必定选择撤回专利授权,而这时候美国政府总不会因为中国企业去处罚英特尔吧?大家做做样子,最后还是不会同意(收购GlobalFoundries也会是这个结果,英特尔将拒绝继续授权)。
倒是韩国三星如果真有兴趣收购AMD,美国或许会答应。毕竟韩国在政治上算得上美国的战略同盟国,地位非凡啊。
不能买,不能收购,想要掌握尖端处理芯片技术,中国还真只能靠自己。话说在硅谷设计芯片的高级工程师,包括英伟达和AMD的两位CEO,很多都是华人。如果中科院真心想要发展长久之计,建议还是从招揽人才这个方向下手。当然,人归不归,国家要不要下血本发展CPU以外的芯片技术,这都不是小编要谈论的内容了。
这里小编要补充一段,国内有一些由海归工程师组成的FPGA芯片设计公司在近几年里陆续出现。这正是上一段小编所呼吁的一种发展途径。因为FPGA毕竟是国外最先提出的技术,所以国内很多FPGA设计团队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没有技术授权)。不过这并没有关系,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的累积,自主的FPGA技术是慢慢会有的。当然,距离实现CPU + FPGA这种异构设计,则恐怕还有相当一段路程。
小编胡乱写了一通,只想说:其实我们的半导体技术真的很落后。那么多年搞出个CPU,其实本就没什么,但一些人却沾沾自喜,完全忘记了整个行业变迁的方向。而在新的领域里,除了半成品的CPU,我们啥都没有。偶尔有一两个博士愿意归国,结果还被美国以偷芯片为由给抓了……我们有的最多的就是一群喜欢暴着青筋在网上对骂的“键盘侠”——这些可都是牛人,什么都懂,什么都看不起。在他们眼里,世界上最能赚钱的苹果是一家没啥真正技术实力的奸商;为中国企业鞠躬尽瘁的谷歌则是产品体验烂得一塌糊涂的恶霸;还有微软和IBM,全都是不思进取的典范;最后是一文不值的AMD,产品差、技术差……哎,可就这个让我们“看不入眼”的技术,却是我们苦苦求都求不来的东西。(卢鑫/网易科技)

TOP

这文章有点意思,呵呵。

国产芯片,华为还是做了不少努力的,有大量FPGA设计。其他国字头的科研院所大学的设计,就只能呵呵了。
Intel都折腾10nm了,嘿嘿

TOP

半导体设计,我并不看好走小公司这条路,实力不够财力不够,发展有限。做创业可以,做起来后还是要归大公司,技术发展才跟得上。

TOP

据华尔街预测,近年会有30%的半导体公司被收购。
合并其实是好事,挤掉行业水分,更有效发展。

TOP

转帖:今天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星期是我们高中收课本的日子,所有的学生都有把学校提供的课本全部归还,不然,学校会根据你所没有交还的课本进行罚款。毕业班的学生如果不把书还了,不仅不会有参加毕业典礼的门票,而且学校会拒绝发出毕业证书。上个星期五,一个毕业生来还书,我发现那本书不是他借的,所以我让他回去找他的书。这个星期一他带来了一本书,他说他的书不见了,这本书是用来赔给学校的,可是我一看就知道这本书不是他的,是他老师的,而且他把那本书的编码撕掉,以为这样我就不知道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告诉她回去再找,这本不是他的。星期二,他又拿了另外一本书,说他买来赔的,我知道这本是学校的,因为我每本书的底部都有号码。我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这本也不是他的,让他再回去找,或者自己买一本来赔。星期三,一样的情况,这次什么号码都给他抹去了,但是每本书我都会打个硬章,我看到了,我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说这本不是他的,他要把他的书带回来或者赔钱。今天,星期四,他又来了,这次他什么书都没有带,只带来了一张纸,他跟我说,他的书被很久就给人偷了,他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他去教室偷了老师的书,学校图书馆的书,学校活动中心的书来还,都是每次都给我识破,但是他很惊奇的是我明明知道他偷的书,都是却没有去告发他,只是不让他得逞。最后他决定自己告诉学校,让学校出一张证明来证明书被偷了。说完以后,就交给了我这张纸。我听完以后,笑着告诉他,是的,我一直都知道他在撒谎,但是我一直在给他机会去改正他的错误。我想告诉他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你做错了,没有关系,要勇敢地面对及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我一共给了他四次的机会。他说,他非常感激我没有把他报告给学校,给他机会去改正。他走的时候还跟我拥抱了一下。一个十八岁的黑人大男孩,1.8的个头,肯跟我一个矮矮的中国人拥抱,是一件非常少有的事。这件事让我想了很久。当年轻人或小孩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地给他们机会去认识他们的错误,然后改正,让他们感觉到人心的慈悲,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会少一点迷失的年轻人,多一点心存宽容的人。

TOP

Here's What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Getting Into An Ivy League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ADMISSIONS OFFICER: Here's What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Getting Into An Ivy League School
GUS LUBIN OCT. 13, 2012, 9:03 PM 138,232 22
dartmouth college



College admissions is a mysterious process, and admissions offices do their best to keep it that way. To get the real story, we talked to a former admissions officer at Dartmouth College.

Our source confirmed much of what we'd already suspected.

Minorities get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but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feel sorry for rich white kids.

"The demographic that gets squeezed is the white middle class," said our source, "A lot of student come from the top quartile of the income spectrum, which makes it an elite institution not just in academic quality but also in pedigree.”

East Asians can be disadvantaged too as everyone sees them as "dilligent," but rarely "creative" or "intellectual."

Legacies get a "bump," though not as much as recruited athletes.

"I was constantly peeved by athletic admissions. I thought they brought down the quality of the applicant pool," said our source.

Finally some advice: “It’s much easier to be admitted during Early even though most schools tell you it’s just as competitive, it’s simply not true.”

Also: "Most essays are not very memorable. I think people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a larger risk with essays."

***

More information from our source is below. Quotes are in quotes, the rest paraphrased:

***

Selection process
Each application receives an academic index score, which is based on GPA and standardized tests. A low score is usually a dealbreaker, but still all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Each application will be read by 2-3 readers, who recommend either "admit," "deny," or "possible," sometimes qualified with "strong" or "leaning." Readers also rate each candidate out of 10 for academic and personal qualitie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ings lik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You expect it to be more numbers driven than it is, but the message we always got was to make sure we consider everything else in the application."

Reading an application takes 10 to 15 minutes.

"You're supposed to read 25 to 30 in a day, but that's tough when starting out, and they encourage you to do quality reads. There's a high degree of subjectivity, at least in the first read, but that's what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 are for.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 get 2 people in a bad mood is ... lower than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 get one person in a bad mood."

And don't believe what they tell you about early admission.

"It's much easier to be admitted during Early even though most schools tell you it's just as competitive, it's simply not true. That's standard administrative rhetoric, but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be admitted during regular. We've already admitted 30 to 35 percent of the class Early. When you first start reading apps you might think one is great, but reading the same app later after 600 others then that kid no longer seems as stellar."

"There's a big push to admit or deny."

But some applications end up on the waitlist—and about 10 percent of these are eventually accepted.

"Some are placed on the waitlist for political reasons, say a legacy will be waitlisted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deny outright."

Race
"We're taught to think about diversity openly and look at the needs of the school and also admit kids on that basis. No matter who the person is you're told to measure academics contextually. If it's an African American you know the median SAT score for that demographic and you read the application in that context. You're supposed to do it holistically so race is not the only guiding factor, but can it be significant."

"As for white kids, there are a lot in the possible category. Most white applicants will be from wealthy suburbs of the Mid-Atlantic or New England, pretty well-off, from strong schools, so even if the kid is a 7 academically that might not mean much in their personal context."

"You want to find a kid who stands out given what they've been given. If you see a black student with extremely high SAT scores, you're thinking already this kid is doing pretty well relative to his peer group. i can understand why people have a problem with this process. The demographic that gets squeezed is the white middle class, but then you don't see as many applications from that demographic, period."

"There weren't many people I knew at Dartmouth who were white middle class. A lot of student come from the top quartile of the income spectrum, which makes it an elite institution not just in academic quality but also in pedigree."

East Asians can be at a disadvantage too.

"There was one girl who sued Princeton claiming she was discriminated against for being Asian, so you do find that some Asians can be disadvantaged in the process, and not only because admissions committees think about Asians in a specific way, but because recommenders do too. When reading recommendations you see these words—"diligent," "hardworking"—because people tend to see East Asians in a certain way. You rarely see "creative" or "strong intellectual bent," and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be seen as "freethinking." Same with issues of character. A lot of secondary teach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connect culturally with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type of things they end up doing, so they won't see as much talk about character. But at Dartmouth there was not much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 Americans, since they were considered a historical minority at the school."

The dean and director of admissions keep a close eye on demographic numbers.

"I don't know if they do something at the tail to boost numbers. It just ends up being roughly same numbers every year. It can't be a complete accident."

Still the College could be doing more.

"Institutions pay a lot of lip service to diversity, but aren't really willing to put money where mouth is in terms of recruitment of minority students."

Athletes and legacies
"Athletics can be a powerful vehicle into an elite institutions."

These applications are handled by 1-2 people on committee and kept separate from the main pool.

"Coaches submit lists to admissions officers, ranking recruits, saying these are the kids we really want, and as you get to the top of the list you can be more lenient with academic standards."

"I was constantly peeved by athletic admissions. Even though I didn't look at them I thought they brought down the quality of the applicant pool. Athletic admissions drags down academic quality as one could argue does minority admissions."

Legacies get an advantage too, but not as much as.

"Legacies do get a bump. We're taught to be sensitive of if their father or mother went to Dartmouth. Legacies are admitted at twice the rate of other students—though in part because they tend to be strong academically. Lots of people complain, but i found that people who were legacies were strong academically."

Essays
"The essay is very important. It's when you get a sense of what the kids about. We're looking for creativity, self-awareness. The biggest mistake is when they aren't very self-aware and write standard sports essay where they talk about the big game and that hurts them in the end. Not standing out is a big mistake for kids who are from demographic groups that are historically well represented."

But even an amazing essay can't save a bad application.

"It's difficult to see an app like that because every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pretty strong, especially in the numbers driven game, it's hard for a kid to stand out if not strong academically even if he writes this amazing essay. It's a question of the marginal case."

"Many kids write adversity essays. Some cases are more contrived than others. I remember one essay about a girl who struggled with a broken family in the ghetto, who lacked nuclear family structure at home. It was well-written, not case of pitying herself, but written matter of factly, very powerful."

"Most essays are not very memorable. I think people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a larger risk with essays. There's a way to do that and still be tasteful. You don't want to highlight a negative personality trait. Like if you're a complete narcissist, if that comes across in tone even though the essay is creative it will put off admissions officer. I do think kids need to think more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present."

"Another type of bad essay is a recitation of somebody's resume. We have that already."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14 09:11 编辑 ]

TOP

回复 137楼pp_dream 的帖子

继续转:


看到这故事也给大家讲个故事:二女儿在八年级时,有天被校长叫去办公室,然后看到她的作业本在校长桌上,校长说这个作业本是你的吗?,她说是,校长又说某同学用你的作业本去交她的作业,你知道吗?你允许的吗?女儿一时反应不过来,后来她冷静下来。原来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知道女儿的柜子密码,没有做家庭功课,同样的课,同样的老师,女儿的课在下午,朋友的课在上午。所以那女孩偷了我女儿的作业去交,老师通常是看一下就退还给她,她把我女儿名字擦掉,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想用完再偷偷还回去,我女儿也不会知道。那知道被老师看出来了,交给了校长。我女儿经过一些挣扎,最后告诉校长是她同意那女孩抄一下她的作业题,她借给她的。最后,第二天两人一起下课留下来,挨了处分,全季的作业以零分记算。家庭作业占10%,然后女儿拼命努力,拿到到所有附加分,期末还是拿到了A。后来那同学至今是她的死党,下来也向女儿道歉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后来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如果说实话,那女孩会得到很大的惩罚,她不想这样。另外,她会失去一些朋友。我不知女儿对还是不对,但她坚持我也没法。

TOP

回复 139楼pp_dream 的帖子

我家pp说会有同学抄她的数学作业,我以为没关系呢,好像老师不仔细看?

不过,这几年她倒是常常电话里给同伴讲题。在学校她一直是他们班义务数学辅导员。不是她数学有多棒,而是我们这乡下很多孩子数学水平太差。嗯,也有很强的,九年级就能上pre-calculus。

TOP

课外活动对名校录取真有用么? 哈佛招生官揭秘背后的真相

近年来,随着留学申请的愈演愈热,相关留学机构的活动规划层出不穷,各种机器人大赛,马术集训营,珊瑚礁保护等活动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是让小伙伴们和家长看的心潮澎拜,感觉做了这些活动可是就能分分钟进名校的节奏啊。但..这样子真的靠谱么?今天主页君就来带小伙伴们看看作为担任了哈佛大中华区以及纽约区招生官长达21年的Sally是怎样看待这些留学乱象的,以及对于申请之中的活动部分给出的切实建议。

在许多留学机构举办的各种大赛中,确保获奖,甚至将一、二、三等奖明码标价向学生售卖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并且对中国区的录取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2014年,美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区同时成立了三家代理面试公司。2015年申请季尚未开始,美国大学已经开始大范围启用视频、电话、校友及代理面试工作。当然,活动本身对申请必然是没有坏处的。那么美国大学在大中华区大规模启用面试的目的又是什么?美国大学需要考察的,具体是活动中体现出的那些特点?活动是否越多越好?我们又应该如何为自己有限的假期挑选合适的活动?
      
在2012年笔者与时任哈佛大学大中华区主招生官Sally的对话中,她所表露出的对中国学生盲目追求活动的担忧已经较为强烈。Sally Champagne 担任哈佛大中华区及纽约区招生官长达21年。与各机构讲座中频繁出现的假冒招生官多为面试官或校友不同,Sally亲自主导了中国地区改革开放后的录取,自十余年前的哈佛女孩儿刘亦婷,到12年最后录取的习明泽均由其亲自完成批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她对于中国学生的活动浮夸感受尤为深刻。

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面对活动和标化考试的安排茫然的时候,笔者再次通过邮件与Sally女士取得了联系。本文尽可能的从招生角度出发,为大家分析活动本身的利弊与评判标准。当然,正如Sally女士不断向我们强调的,录取本身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标准,但并没有一个模式化的定则。人格本身(Personalities)永远是大学考核的重点。硬件并不拔尖,但通过生活细节体现出的个人品质打动招生官而获得录取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活动对于申请重要么?

“其实哈佛大学本身只是北美名校的一个代表,但中国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广泛的。美国大学在录取标准中学术比重普遍高于 50%,而学术考察中我们对于实践型学术能力的青睐甚至还要大于分数本身。要知道,当你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已经达到基本要求之后。我们的选择就不可能按照那几十分的差距来判断了。而在余下的审核部分中,社会实践经历确实也是很重要的。但社会实践绝非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要有动机和持续性的。”

在Sally看来,活动确实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学生缺乏的自我认知和思想高度这两项大学考察的重中之重,活动履历是让大家脱颖而出的最佳方式。近年来大规模普及的面试,一方面是美国招生办对于中国学生的活动已经难辨真伪,另外一方面同样是对于学生思想和认知的进一步考察。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活动经历的动机与作用是轻易可以得到甄别的。

在Sally看来,活动分为两种:社会实践型与学术型。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术类活动背景是最为匮乏的。然而不巧的是,在美国大学整体的录取评判标准中,学术的比重不论任何时候都要远远超过社会实践。今年来美国名校的录取案例中,绝大多数都带有一定的学术活动背景。就笔者了解的案例如14年哈佛录取的衡水中学张媛琦同学,唯一的活动亮点是与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数学教授进行了3D打印建模方面的研究课题。虽然她仅仅完成了课题中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但同样获得了名校的亲睐。

什么样的活动是有价值的?

这一点,我们要按照以上的分类从社会实践和学术两个类别的项目分别解析。

一. 怎样的社会实践类活动是有价值的?
“在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中,最为常见的错误就是把活动本身摆在了文书核心的位置。问题是,没有人关心你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如果你真的拯救了非洲人民,我相信我应该是从纽约时报而非你的文书上看到这些。所以重要的是你的动机和过程。

曾经我收到过某一地区的申请者有十几人同时提交了去某国保护动物的活动。其实在我看到他们文书中写到的对动物的怜悯时,我对他们也很怜悯,因为我的第一反应的确不想关心他们为动物做了什么,而是想通过整体材料去判断他们这个活动的机票钱是哪儿来的,结果显而易见:均由父母支付。所以在招生官眼里他们只不过是参加了一次耗费家庭资金的奢侈旅行罢了。因为如果真的想保护动物或者保护环境,看看窗外的雾霾吧,你们在家门口能做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社会实践类活动上中国学生最大的误区就在于申请时的描述“假大空”。在个别黑心中介不择手段的推销下,许多挂着“国际”“高端”名号的活动日益普遍。而一周左右的短期支教类的“快消品活动”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在家长为此类活动买单的时候,请认真思考一下:低于一学期的支教除了打乱农村学校原有教学进度还有什么意义?福利院老奶奶重阳节一天被洗七十多次脚的报道已经登上了华尔街日报,招生官对快消活动能有什么好感?

社会实践类活动切忌“规模”和“规格”,而着重于“自主”和“细致”。如果要保护环境,去非洲考察动物远不如在家救助两年小鸟。如果要体现博爱,去安哥拉支教远不如坚持为中国乡村小学多背一公斤好书。在Sally女士的录取生涯中,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活动的规格之高而打动她。反而是在餐厅打工三年直到领班的故事、为同校近百名受歧视学术进行心理引导和社交帮助的故事真正获得了她的亲睐。

对于社会实践类活动来说活动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学生要切忌被工具本身的包装蒙蔽了双眼。最重要的,是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你的品质:持之以恒,社会思想高度,懂得宽容与付出,甚至仅仅是勤奋努力。

社会实践类活动,自发性的完成其实并不难。然而,学术性活动的活动资源匮乏问题才是对中国学生的最大挑战。

二. 怎样的学术类活动是有价值的?
“竞赛是重要的,一些著名的国际赛事如AMC或奥林匹克奖项永远是最直接体现出学术价值的东西。但这是建立在美国高中生拥有扎实的学术技能,能够学而致用的基础上的。作为招生官,如果我们招收的学生在学校的学术表现不理想我们会直接面对董事会和各系教职工会的质疑。而正是由于过去十余年间许多高分中国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表现平平,我们在之后的录取中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学术履历,这是中国学生最为匮乏的东西。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中国二十年招生经历中我所遇到的拥有学术研究背景的学生屈指可数。而独立的课题研究和思维能力是美国高中队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未来进入大学后的核心工作。中国学生的确擅长于接受知识,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他们创造知识。”

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国学生匮乏学术背景的主要原因。

对于美国大学而言,学术能力的核心体现并不在于知识基础本身。在中国高中理工类课堂上要求背诵的数学公式和指数在美国很少发生,绝大部分理工类考试中都要求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完成这些基础工作,而学生更需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人文社科的学习模式更为迥异,背诵历史事件和细节几乎是不可理喻的,但对于事件的见解却至关重要。

总结:说到底,学术最重要,AP,SAT1,SAT2这些都是学术,奥赛,科创奖,RSI,选择性夏校也是学术,学术类的活动有排他性,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这样就造成了排他性和美本招生最为看重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TOP

哈佛校长: 在这个利己主义的时代, 别忘记我们对他人的责任和依赖 | 蓝橡树

2015-06-14 蓝橡树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对于我来说,那也许是“利己主义”最真实的写照了。我们无休止地关注我们自己、我们的形象、我们得到的“赞”,不停地进行“自我放大”。

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都在不停地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我们花很多时间盯着屏幕看,却忽视了身边的人。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经历不是被我们体验到的,而是被保存、分享并流传于Snapchat 和Instagram 等APP 上的——最终它们呈现出的是一种由我们所有人合成的自拍照。」

本文摘译自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2015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小编以校友身份在现场听了讲话,感触颇深,遂编译与大家分享。

........................................

当我们的开国先辈于1630年来到马塞诸塞州的这片海岸时,他们是作为持异见者而来的——他们摒弃了家乡英国的体制。但是一直令我惊奇的是,在当时的这片荒地里,在如何生存下去还是个未解的问题之时,这些开国先辈很快就意识到了建立(哈佛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的必要性。

自此以后,一代代人来了又去,哈佛的校园也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当年的几间小木楼。但没有变的是,每一代人都充满信心,想要建立更好的社会,每一代人也都相信,这所大学将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正如一位早期创始人Thomas Shepard 所说,我们希望毕业生走向世界之后,能够成长为对国家有益之人。


今日哈佛大学全景

而如今,将近四个世纪后,我们发现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如何鼓励我们的毕业生去做对他人有益之事?我们是否培养出了以造福他人为目的的毕业生?还是,我们所有人都已变得对个人成就、机遇和形象如此痴狂,以至于忘记了我们的互相依赖,忘记了我们对于彼此和对于这所旨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大学的责任?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不要误解我:自拍真是件令人欲罢不能的事儿,而且在两年前的毕业典礼演讲上,我还特意鼓励毕业生们多给我们发送一些自拍照,让我们知道他们毕业后过得怎么样。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开始过上整天自拍的生活,这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呢?对于我来说,那也许是“利己主义”最真实的写照了。

韦氏词典里,“利己主义”的同义词包括了“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和“自私”。我们无休止地关注我们自己、我们的形象、我们得到的“赞”,就像我们不停地用一串串的成就来美化我们的简历,去申请大学、申请研究生院、申请工作——借用Shepard 的话来说,就是进行不停的“自我放大”。

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都在不停地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努力。我们花很多时间盯着屏幕看,却忽视了身边的人。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经历不是被我们体验到的,而是被保存、分享并流传于Snapchat 和Instagram 等APP 上的——最终它们呈现出的是一种由我们所有人合成的自拍照。


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

当然,适度的利己是我们的本性。正如我们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O. Wilson 教授最近写道的:“我们是一个充满无尽好奇心的物种——只要对象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自己知道或想知道的人们。”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自我迷恋会有两个令人不安的后果。

首先,它削弱了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感——一种服务他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Thomas Shepard 所描述的哈佛大学的使命:让毕业生们不断成长,超越自我。这种成长并非仅仅是为了每个人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他人和整个世界——这也是这所大学一直以来努力为之奋斗的使命。

我们的学生和教授已经通过服务周围的社区以及整个世界,身体力行地践行这种使命。从为哈佛所在Allston 小镇的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去利比亚参与缓解埃博拉病毒危机的工作,哈佛人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哈佛园的Dexter 校门邀请学生们“走进校门来增长智慧,离开大门去更好地服务你的国家和你的同胞。”今天,我们约有6500名毕业生将走出大门,愿他们每个人都记得服务的使命。

利己主义除了削弱了我们的服务意识,还有一种后果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过度的自我关注掩盖的不仅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责任,还有我们对于他人的依赖。对于哈佛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对于各种社会基础机构,这很是令人困扰。我们遗忘了高校和机构存在的目的和必要性,使我们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大学?批评家们问道:我们就不能全靠自学吗?硅谷创业家Peter Thiel 敦促学生们辍学,甚至还给予他们经济补助,让他们辍学创业——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哈佛的一些本科生。毕竟,从逻辑上来讲,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都辍学了,他们似乎都很成功。事实如此,没错。

但是请大家别忘了: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都是从哈佛辍学的!哈佛是孕育他们改变世界想法的地方。哈佛以及其他像哈佛一样的学府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商业分析师、律师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都是Facebook 和微软公司赖以生存的员工。

哈佛也培养了无数的政府官员和人民公仆,建设和领导国家,让像Facebook 、微软以及类似的公司可以繁荣发展。哈佛大学还培养了无数的作家、电影制作人和新闻工作者,是他们的作品给互联网增添了“内容”。

而且我们也要看到,大学是人类和社会技术革新的源泉,这些革新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基石——从早期创造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成功,到为如今无处不在的触屏奠定基础的样机的发展。


哈佛孕育了他们改变世界的想法

我们还被告知,大学将土崩瓦解,颠覆性的创新将使得每个人可以自学成才。人们可以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中选课,并设立DIY学位。但在线学习与大学学习并不相悖,前者可以拓展——但不会取代——后者。通过类似像edX 和HarvardX 的这样的在线课程平台,我们已经开始与全球数百万的学习者分享哈佛的精神财富。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世界各地的在线学习者中,有一个群体人数众多,那就是老师——他们正用这些在线课程中的知识来丰富他们自己线下的学校和课堂。

总而言之,主张大学已经没有存在意义的断言来源于人们对于机构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的根本在于我们对于个人权利和感召力的陶醉以及对于名人的崇拜。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都和大学一样,成为了质疑和批评的靶子。

很少有反对的声音来提醒我们这些机构是如何服务和支持我们的,我们常常认为它们的存在理所应当。你的食物是安全的;你的血液检查是可信赖的;你的投票站是开放的;当你拨动开关时,一定会有电;你所乘坐航班的起落都是根据航空安全规定进行的。设想一下,假如所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停摆一周或一个月,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机构体现了我们与其他个体之间持久的联系,它们将我们不同的天赋和能力拧成一股绳,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同时,它们也将我们与过去和未来维系起来。它们是价值的金矿——这些恒久的价值超越了每一个自我。机构促使我们放弃眼前即刻的快感,思考更远大的图景,更长远的全局。它们提醒我们世界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肩负着过去和未来的责任,真正的我们要比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自拍照要广博得多。

而大学的责任正在于此——用我们共同的人类遗产号召大家去开拓未来——这个未来将由今天从这里毕业的数千名哈佛学生去创造。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承诺,它并不针对单一的个体,甚至不针对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它是对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承诺,是一个对于正在等待它服务的时代的承诺。


哈佛校园正中的约翰·哈佛雕像

1884年,我的前辈、Charles William Eliot 校长为约翰·哈佛雕像揭幕,并谈到研究约翰·哈佛——这位冠名了这所大学的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带来的启发。

Eliot 校长说:“他(约翰·哈佛)会告诉人们善行会流芳百世,会以超越所有计量方式的速度和规模繁衍。他会教导人们,在这个教育花园里播下的种子,如何迸发出喜悦、力量以及永远新鲜的能量,年年花开,随着时光流转,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花繁叶茂。”

所以,今天下午我们列队行进经过的那座雕像,它不仅仅是一座代表个人的纪念碑,更是代表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社区和机构的纪念碑。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就代表了一种对于哈佛这个社区和机构的认可,这种认可也是你对于哈佛驱使你超越自我、惠及他人的感召力的认可。我感谢你们今天在这里的许下的承诺,祝你们每一位都开心、健康且永远充满活力!

TOP

搬运

引子
                 
在美国,不管你去哪个大学都需要申请。而要申请大学,就需要理解大学录取的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跟中国的高考制度很不一样。简而言之,美国大学招生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成就。具体而言,大学招生官需要考究很多因素,比如: 1)四年高中平均成绩(GPA)和学生在所在高中的排名;2)SAT等标考成绩;3)课外活动工作量及成就;4) 申请大学小作文(Essay);5)老师推荐信;6)AP/IB课程; 7)面试表现;等等。

在以上各项录取考核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SAT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实,真正最最重要的是平时成绩。虽然各个大学侧重略有不同,但平时成绩大致都占了40%左右的比重。

平时成绩的评估并不简单地是个GPA的事情。尤其在申请好学校、好专业时,还要看高中课程的组合和难度。课程组合不仅要能体现学生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而且要跟所申请专业有相关性。高中课程有三个难度级别:普通课程,  荣誉课程,以及AP/IB课程。学生既不能为确保得A而不选高难度课程,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没有自信心、缺乏挑战精神;也不能过度追求高难度课程而导致GPA下降,因为这样会被认为不自量力、缺乏判断能力。

所以这里必然有个度、有个平衡的问题。当然,如何掌握这个度,怎样取得这个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同时,围绕GPA成绩和AP/IB课程,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一直有很多疑惑、甚至不少误解。市面上,则流传着各种互相矛盾、彼此相左的观点,争执不休、议论不止。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此,笔者特意做了深入调研,从怎样计算GPA开始,到介绍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过程,最后指出选修AP/IB课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尽可能详细地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问题一:GPA是怎么计算的?

PA英文全称Grade Point Average, 中文通常翻译成平均成绩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学生在某个阶段所选各门课程的成绩平均数。对于将要申请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平均成绩点就是其高中四年里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数。

那GPA是怎么换算的呢?字母分制、4.0分制、百分制之间最常用的换算方法是:

A+ = 4.0 = 97-100
A  = 4.0 = 94-96
A- = 3.7 = 90-93
B+ = 3.3 = 87-89
B  = 3.0 = 84-86
B- = 2.7 = 80-83
C+ = 2.3 = 77-79
C  = 2.0 = 74-76
C- = 1.7 = 70-73
D+ = 1.3 = 67-69
D  = 1.0 = 64-66
D- = 0.7 = 60-63
F  = 0.0 = 0-59

通常,平均成绩点的计算,不仅要考虑每门课程的得分,还要考虑每门课程有多少学分/学时。通常的算法:先把每门课的成绩乘以该课程的学分/学时,再把这些成绩和课时分别相加,最后用成绩的总和除以课时的总和,所得结果就是平均成绩点。用公式来表述就是:

GPA=【(课程1成绩*学分1+课程2成绩*学分2+课程3成绩*学分3+课程4成绩*学分4+…..+课程n成绩*学分n)】/【学分1+学分2+学分3+学分4++…..+学分n】。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高中的具体算法会略有不同。比如有的高中会把A+算成4.3。更有一些私立高中,比如Philip Exeter Academy,采用11分制。另外,每个高中课程难易差别也很大,有的高中有很多AP/IB课,有的AP/IB课则比较少。有的高中在计算GPA时会根据课程难度进行加权调整。另外,有的高中会把学生按GPA排名;有的只给出一个范围,如前5%,但没有具体排名。

在申请大学时,每个高中的counselor会把自己高中所提供的所有课程、每门课程的难度系数、有多少学生选修、每门课程学生的成绩分布等详细信息送交各高校。

在录取过程中,大学招生官会根据高中counselor提供的课程信息,重新计算GPA。难度较大的AP/IB课程会对最后的GPA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学生选了很多AP/IB课,而且每门AP课的成绩都特别好,那该学生的最终GPA会得到很大提升,很有可能会超过4.0。

问题二:什么是AP/IB课?

既然AP/IB课程这么重要,那到底AP/IB课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对AP/IB课做个简单介绍。

一. AP课程介绍

AP是AdvancedPlacement 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大学预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赞助和管理、让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的大学课程,相应的考试称为AP考试。

1951年,福特基金会启动AP项目,推荐在高级中学进行一些大学水平的课程、参加学分考试,并允许他们在大学时获得同等学分。1955年,转由美国大学理事会管理运作AP课程。1956年,首次举办AP考试,当时的考试课程只有11门。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22个科目、37门课程,囊括了音乐、历史、计算机、数学、英美文学、美国历史等等。现在,AP考试已经成为由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办的全球性统一考试,每年5月初的两个星期在全球80个国家统一举行。

目前在美国,已有1万六千多所高中开设AP课程。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近四千多所大学承认AP学分,并把它作为重要的入学参考标准,其中包括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大学。

学生在AP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将获得AP优异奖(APScholar Awards)。AP优异奖分5个档次,难度由低到高分别如下:

1)AP Schola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三科或三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的学生

2)AP Scholar with Honor: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四科或四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25分以上的学生

3)AP Scholar with Distinction:所有参加的AP考试中,有五科或五科以上成绩超过3分,且平均分数在3.5分以上的学生

4)State AP Scholar :由华盛顿特区及美国境内各州各自选出两位参加过AP考试并符合3分以上的AP考试成绩最多而且考试平均分数最高(需高于3.5分以上)的两位学生(男女生各一名)

5)National AP Scholar:颁发给美国境内所有参加AP考试的学生中,有八科或八科以上成绩超过4分,且平均分数在4分以上的学生

这些奖项提供给在AP课程及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虽然除了奖项的证书以外,不提供奖学金,但这个奖项的纪录将会随AP考试的成绩一并送到准备申请的大学,作为申请文件之一,所以该奖项会对学生申请大学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AP课的重要性,美国大学理事会一直关注着AP课的发展和作用,并努力尝试创新和提高。就在今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推行了AP课的改革,新的AP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稳固掌握、淡化考试中对公式的死记硬背和生硬套用。

二.IB课程介绍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 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的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中11和12年级),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IB的教育哲学是Educationfor Life(终生的教育),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少年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IB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中学的最后两年,通过两年的扎实教育,培养出受全球大学认可并优先录取的精英型人才。

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是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在世界各地,学生在IB体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考试。一年两次(北半球于5月份,而南半球在11月份)的考试卷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属性各自完全相同。试卷的批阅及考生成绩的公布也由IB总部集中处理并同时放榜。

问题三:AP/IB课有多重要?

最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里表现也比较好。正如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Fitzsimmons所说,“学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预测指标是学生选修的AP/IB课和AP/IB考试成绩”(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 而SAT的成绩高低,和在大学的表现关系不明显。这使得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AP/IB。

所以,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等顶尖大学时,AP/IB课程的作用可谓是非常的大。事实上,AP/IB课程高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联盟大学把其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标准。

AP/IB课程考试已经成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敲门砖。从前,只要修了大学课程,就会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如今,上AP课程只会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没有上AP/IB而申请名牌大学的高中生,反而被认为不正常。

AP课程的重要性还具体表现在:

1)增加GPA成绩。平均每门AP课程成绩可以增加GPA分值0.1分。前面已经说过,GPA恰恰是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是的第一考虑要素。

2)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在美国,选修AP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通过荣誉课程,而进入荣誉课程的学生又必须先过普通课程。所以,有资格选修AP课程本身就表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是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标。AP课程是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比高中普通课程内容难度增加很多。因此,美国顶尖大学能够比较有把握地从学生在高中是否选修AP课,选了多少门AP课,AP课的考试成绩中,判断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4)可以转换成大学学分,以便提前毕业,或在大学选修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另外,还可以节省一大笔学费:在美国,获取一个名校的大学学分大约需要1000美元,一门AP课程可以转换成三到六个大学学分。所以,学生在高中期间选修的一门AP课程有可能转换成三到六个学分,为父母省下3000到6000美元。

问题四:AP课和IB课有何区别?

仔细对比一下,AP课和IB课之间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IB课必须要在有IB节目的学校才能选修,学生学完如成绩合格,就能获得文凭。AP课则是大学的一些课放到高中,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去学习。AP课的选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AP课选修;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甚至可以在家自学,最后参加AP考试。

2.高中IB其实是四年的学制,头两年是pre-IB, 后两年是IB,没有头两年的pre-IB, 就不能进入后两年的IB。AP课则没有选课时间的限制。

3.IB学业里面包含AP课程,反之不然。

4.AP课考试既有多项选择题,也有小短文,大概各占一半,考试满分为5分;IB课考试形式以写小短文为主,很少有多项选择题,考试满分为7分。

5.IB课程涵盖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而AP课则是提供单一学科的强化学习。所以,从单科讲,AP课比IB课更深些;从整体讲,则IB课比AP课更难些。

6.IB课程面广,写的东西多,工作量大,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IB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技巧。而AP课程允许学生只选修他们较强的科目,从而可以不影响他们的平均成绩。

7.AP课重在知识的传授。IB课程则文理并进,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每一门课程都十分注重研究过程的训练, 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IB通过大量的课外和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问题五:大学招生官怎样评估AP/IB课?

要想真正理解并回答围绕GPA和AP/IB课的很多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大学招生的一些具体细节。

很多大学在招生初期,先会通过初审筛掉一部分明显较差的申请者。而在录取后期,则会采用“同一高中组学生的对比排名”(“school group review”)的方法。具体而言, 计算机程序会把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按GPA排名,每个学生的信息中含有GPA、标准考试成绩,以及其他一些评判标准。很多大学的招生官会建立一组类似1-5-5-5-6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一个学生在每一学年选修的具有挑战性课程的数目。同时,他们还建立一组数,表示学生选修的AP或IB课,比如,1-2-3-4-5,表明学生在五年中分别选修了1,2,3,4,5门AP或IB课。如果你们学校有好多学生的AP或IB数据是2-3-4-5-5,而你的是1-2-3-4-5,那么很有可能招生官会认为你比较弱。

另外,也有一部分大学把AP或IB课直接通过加权计算到修正的GPA中,然后按照修正过的GPA进行排名。那些选修了很多AP或IB课而且AP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的修正GPA会很高,大于4.0. 如果你没有选修或只选修了很少的AP或IB课,那即使你每门课都是A,你的修正GPA还是会比人家低。这样,在同一个高中的申请者中,你的排名就会比较低。

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这样的排名永远都是在从同一高中来的申请者中进行的。招生官不会把不同学校的申请者放在一起排名比较。这一点非常关键。
        
问题六:大学录取中,AP课和IB课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很困惑地问过这个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有误解。特别是在中国大陆,一直被误传着这么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IB难度更大,含金量更高,所以大学招生时,IB课比AP课更有用。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这样的观点最初出自部分教IB课的老师,后经以讹传讹,逐级放大。

IB和AP课程及成绩更多的说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挑战精神。名校更看重学生是否行之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挑战自己,并取得好的成绩。为此,大学招生官会要求高中升学顾问注明申请者的课程组合,跟学校所提供的课程相比,是属于“最具挑战性的”、“很具挑战性的”、还是“稍具挑战性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特别灼灼闪光的其它亮点,那么只有课程组合难度“最具挑战性”的学生才会被顶尖大学所考虑。而足够数量的IB课和AP课都属于“最具挑战性的”。

所以,美国名校录取时无所谓更看重哪个成绩,IB和AP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这些成绩只是敲门砖,更多的还是要看孩子的软实力。

问题七:到底需要修多少门AP课?

这是一个最困惑大家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些统计数据。

美国大学理事会2012年的年度报告,列出了美国前200所收到AP成绩最多的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名列榜首,共有8603名考生向该大学提交了27488门AP考试成绩,平均每人提交3.2门。排名在前的学校依次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6605人/24569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538人/22920门),佛罗里达大学(6541人/22145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4980人/18053门),德克萨斯A&M大学(5420人/14579门)。

至于顶尖大学,每位学生提交AP考试门数更多。1150名学生向耶鲁大学提交5691门成绩,平均每人4.95门;其他学校依次是:斯沃斯莫尔学院4.738门/人、哥伦比亚大学4.692门/人、达特茅斯学院4.688门/人、威廉姆斯学院4.64门/人、普林斯顿大学4.63门/人、宾夕法尼亚大学4.605门/人、泊默拿学院4.438门/人、加州理工学院4.4门/人、康奈尔大学4.364门/人、布朗大学4.297门/人、哈佛大学4.296门/人。

从这些统计数据的表面看,名校录取的学生平均选修近5门AP课。假如因此就简单地认为5门AP课是magicnumber,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修多少门AP课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哈佛每年拒绝的学生中有很多人考了十几门AP,而录取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只修过一两门AP。

为此,有必要再强调一遍:美国大学申请,看中的是申请者本身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是否能够挑战自我、是否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持之以恒等因素。而AP分数,只是佐证,而非标准。另外,前面讲到过,大学招生官会结合每个高中升学辅导员递交的高中课程设置,把同一高中的申请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排名。

所以,每个学生该修多少AP课实际上取决于:1)自己高中开设了多少门AP课 2)同一高中的其他申请者选修了多少门AP课。诚然,“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如果你们学校开设很多AP课,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好事,因为你有很多选择;是坏事,因为为了申请顶尖大学,你可能必须选修很多门AP课。另外,如果你们学校有其他同学选了很多AP课,那你也被迫选很多AP课,所谓水涨船高(“Rising tide lifting all boats”),这是竞争必然引起的“军备竞赛”,恶性循环。

另外,在决定选修多少门AP课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真实实力,尽量做好各种平衡。如果为了追求AP课的数量,导致负重过多,影响了总体GPA,或者牺牲了其他课外活动,甚至大大减少了睡眠,那显然是不自量力、极不可取的。

早在2006年,MIT的招生办主任就写过一篇文章名为 “On APs”,阐述了他对AP考试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他担心人们进入一个误区,认为高校只看重越多越高分的AP成绩。其实不然,他认为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接受挑战、并且忠于挑战的决定,这才是学习AP课的动力。他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出了一个关于“Balance”的观点:即学生应具有掌握平衡的能力,不仅要平衡好正式学业和业余学业,也要平衡好课堂学业和课余玩耍,还要平衡好通过书本学习和通过想像力学习。为了学习4门、5门、6门甚至7门以上的AP课程,而放弃其他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是“得不偿失、荣不盖愧”的。

斯坦福大学的前招生主任也澄清道:“我们一直在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观点:认为一个以放弃学生的快乐生活和兴趣爱好为代价,而充斥着饱和的AP课程的高中课程体系,是进入斯坦福学习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我们根本不要求此类的课程设置,这样的体系本身也是极不健康的。”

问题八:选修AP课需要注意什么?

综上所诉,在选修AP课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要提前作好计划。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修课程也是需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要调配好课程的难度,不要一个学期全部是难度很大的课程,另一个学期全部是很容易的课程。同时,要意识到,很多较难的课程都需要有前置课程的要求。这些因素都需要在最开始规划时考虑到。

2.需要跟学校辅导员多沟通。辅导员总体来说对学校课程设置非常清楚。同时,学校辅导员在多年跟众多学生和各大高校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好好利用辅导员这一免费资源实在是很大的浪费、极大的错误。

3.可以跟高年级的学长讨教经验。高年级学长可以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每一门课的作业多少、难易程度、老师好坏等有用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你选课时可以更加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4.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在学校提供的课程里,尽量追求难度、挑战自己。

5.一定要讲究平衡,不要过渡消耗自己。如果选较多的AP课,降低了GPA, 则说明AP课选的过多了。如果学生感到疲劳了,作业多到影响睡眠了,也是一种选课过多、过难的迹象。

6.AP课的选择应尽量与自己将来申请大学的专业方向相一致。大学招生官会敏锐的从你选修的AP课程和你申请的专业看出你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确定性。

7.不要太在意其他学校的朋友选了多少AP课。招生官不会把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的选课和成绩放到一起来比较的。

8.最后请记住,AP课不一定非要上课。有的如有把握,可以不上课,复习一下,直接参加AP考试的。

总之,如果你在高中选课时能充分利用辅导老师、积极借鉴学长经验;早作准备、提前规划;听从内心呼唤、坚持自己兴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享受学习中的乐趣、兼顾课堂外的精彩;讲究平衡、追求稳定;执着于自己的选择、不在乎他人的干扰;扎扎实实、稳稳当当;那就大大增加了你实现目标的机会,缩短了你和梦幻大学的距离。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18 05:51 编辑 ]

TOP

回复 143楼pp_dream 的帖子

这篇文章在微信上看到过,我都忘记了我转帖过没有
贴过就再贴一遍。

TOP

我在 Google 当工程师的一天

2015-06-24 程序员的那些事



最近我在想,和在哈佛时的院系工作相比,在Google上班日子到底有多么不同。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哈佛一周,如果我要是能半个小时做些和编程相关的事,那真是走大运了。而我在 Google 将近有(或超过)90% 的时间在编写代码。所有我也就没那多时间去拖延或浏览大量“无意义”网站,因为我比以往更享受这份工作呢!


Matt Welsh

下面就是我在 Google 的典型一天:

6:30 – 起床、把儿子叫起床、洗漱、早餐、带着汪星人遛公园。

8:30 – 去上班(大多数时间是乘地铁)。

9:00 – 到达开始工作咯。为了让我的工作环境回归正常状态,我得输入 6 个不同的窗口密码。检查邮件。检查我在不同数据中心的几个部署任务的状态,然后接着前一天的工作。

9:30 – 10:15 – 开始写代码了,给我工作的系统增加所请求的特性。一直调试,直至正常运作,编写一到两个单元测试。 Review 代码变动列表。抢三瓶免费的无糖可乐(Diet Coke)。

10:15 – 11:00 – 转到另外一个项目的 Git 分支。看看同事给我写的 Code Review。仔细检查代码,并着手处理评论中所提的问题。构建新版本,重新测试,重新修改代码,以确保代码看起来和运作都不错。提交修改后的变动列表,回应评论。

11:00 – 11:30 – 再次切换到另一个项目。安全起见,重构代码,然后启动一个需运行三小时的 MapReduce 任务,生成日志数据,来分析网络延迟。

11:30 – 12:00 – 和在山景城的团队成员迅速地开视频会议。

12:00 – 12:35 – 去餐厅吃美味的免费午餐。和同事侃大山,分享我在中学时倒腾(hacking) Apple IIgs 电脑的往事。

12:35 – 14:00 – 回到工作台了。检查邮件。检查 MapReduce 的工作状态 – 基本完成一大半。回应上午已做完的 Code Review 的最新评论,然后提交代码。合并并清理 Git 分支。查看任务列表,看看接下来要干啥。

14:00 – 15:00 – 和在剑桥、山景城和其他地方的团队开视频项目会议。这个会议是我一周之内唯一时长一个小时的会议。这段时间比较有趣,我倒腾一下本本,看看 MapReduce 的状态页面,查看是否已经完成。检查 Buzz,匿名发一到两条评论。

15:00 – 16:00 – 灌红牛,保持能量,继续奋战剩余时间。MapReduce 认为已经跑完了。生成结果数据图,并仔细观察一会。为什么和预期结果不一样啊,分析一下。更新代码,重新生成统计数据。尽量在下班之前做到可以跑一次另外一个 MapReduce。

16:00 – 17:00 – 吼吼,今天是周四,威士忌酒会时间到鸟!一群同事聚集到一块,喝着苏格兰威士忌,玩玩《吉他英雄》,搞点音乐助兴!(我办公桌下面收集一些苏格兰威士忌。不知怎么的,我被指派为“酒会”的护卫,不过这倒挺适合我的。)  (译注:《吉他英雄》是是一款为吉他爱好者专门设计的音乐游戏,通过模拟的音乐演奏让玩家亲身体验成为摇滚吉他明星的快感和喜悦。)

17:00 – 收拾笔记本,回家咯。

17:30 – 20:00 – 晚餐,家庭时间,直至儿子去睡觉。

20:00 直至睡觉 – 如果晚上有事做,就做事。如果没事,就来些鸡尾酒。



相比之下,我在哈佛典型的一天工作:

6:30 – 起床、把儿子叫起床、洗漱、早餐、带汪星人遛公园。

8:30 – 去上班(从家走到办公室是20分钟路程,我会带着狗一起去)。

9:00 – 到办公室。检查邮件。抱怨一番,下午会议之前我必须要做的大量工作。

9:15 – 开始写资助申请书。大约三分钟后,我不知道我要写些什么东西,所以接下来的约 45 分钟时间是在刷 Engadget、Hacker News 和 Facebook 这些网站。

10:00 – 尽力迅速从看网站的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尽力在一堆必须写的推荐信中有所进展。幸运的是,这些工作很轻松,可以借鉴之前前写给其他人的推荐信,大部分是“拷贝粘贴”的工作。

11:00 – 查看日程表,才发现我仅剩一个小时来完成实质性的工作。回复一些在我收件箱沉睡了好几周的邮件。给助手发邮件,安排下周的三次以上的会议。

11:30 – 起草一份预算,给不同的支持人员发送三封邮件,尽力在资助申请书方面有所进展。给申请书取一个标题和全额预算,使其听起来合理。哎,不过我还不知道项目内容会是什么样的。

12:00 – 带着汪星人,在校园溜达 20 分钟。要是中途遇到其他汪星人,那就不止 20 分钟咯。

12:30 – 跑到法学院餐厅打饭,东西超贵又不怎么好吃。回到办公室,偶一个人郁郁寡欢地吃,边吃边刷 Engadget 和 Hacker News。

13:00 – 当日的第一个会议,和来自台湾 XXX 公司的 YYY 童鞋开会。他们一毛钱都没给我,却想让我花半个小时去超详细地解释我给他们做的研究项目。

13:30 – 当日的第二个会议,和一位二年级的童鞋一起开的。他突然决定,在漫无目的的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想去伯克利或麻省理工攻读哲学博士。虽然我苦口婆心地解释,没有相关研究记录,不大可能有机会了,但他最后请求我无论如何要写一封推荐信。(于是)狡黠地留意可以借鉴哪些推荐信。

14:00 – 想到不得不做半个小时的讲课。(于是我)翻出了去年的讲课笔记,把幻灯片标题中的“2009”改成“2010”。大概浏览一下,虽然想着这堂课完全是个灾难啊,但我并没有时间来修正了。

14:30 – 16:00 – 向大约 70 名又困又烦的本科生讲解缓存算法。为了让讲课更加令人兴奋,我用了大量的 PPT 动画,也用激光笔狂热地做手势。在回答大量问题后,我才想起来,这个幻灯片去年为什么是灾难了,我发誓,来年再次使用这个幻灯片之前一定要修改它。

16:00 – 16:10 – 关门躲在办公室,尽力平静心情,平复在讲课过程中飙升的肾上/腺。狂灌可乐,补水补能量。

16:10 – 16:20 – 查看邮件;浏览 Engadget;刷 Facebook。

16:30 – 17:00 – 当日的最后一次会议,和两位研究生讨论,所剩时间不到一周了就要提交的论文。尽管他们没有大纲和结果,但他们非常乐观,相信能及时完成。我在白板上花约半个小时概述思想和可能的图表,他们则在笔记本上龙飞凤舞地做记录。许下一个模糊的承诺,如果当周能收到论文草稿,我会检查的。

17:00 – 带着汪星人走路回家。这是一天中最爽的时候。

17:30 – 回到家,立刻坐下来查看我在演讲和会议中积累的海量邮件。给我助手发送五个新的会议请求,让他在下周安排好。

17:45 – 20:00 – 家庭时间,晚餐。

20:00 – 假装“工作”,看看邮件,修改一下我下周要用到的幻灯片。由于太累,啥正事也干不了了。喝点酒,然后再次浏览 Engadget 网站。



译者后话

也许你看过此文后,会觉得哈佛教授的一天工作时间怎么有点懒散,其实原文评论中也有类似疑问,Matt在回复中解释说,这是他个人不善于时间管理,并非所有哈佛同事都和他一样。另外他也坦承,他在哈佛时就是一个糟糕的管理者(manager)。

此外,在原文评论中,有人匿名吐槽 Matt 一天只工作 7 小时,按理应该是 8 小时。

Matt 回应:本文是半开玩笑的,诸位不必太认真哦。Google 才不会招白痴进来,你们懂得!我不指望在工作时和同事一起喝威士忌。Google 给员工奖励的是“质量”,不是“数量”。此外,我一天 7 个小时能干的活,大部分普通人得干 15 个小时。不是吹牛!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6-25 03:43 编辑 ]

TOP

狗狗的民工过着怎样的悠闲生活!令人发指
每天工作时间就这么点点!
羡慕嫉妒恨!

TOP

本民工我的典型一天

6:30 – 起床 (常常因为要早晨洗个澡而6:10爬起)
             把pp童鞋叫起床/洗漱/早餐;
             给狗狗Buffy准备早餐,等到我把她的盘子放在她的大餐垫上,她就伸着懒腰过来了。

7:15 – 去上班(顺便送pp童鞋)。

7:50 – 到达公司,开始工作咯。
             落座第一件事,查看email和昨夜仿真运行结果,敲完一串命令后,去做第二件事:去咖啡间弄一杯咖啡,早上一定选French roast (dark),一杯下肚保证一天亢奋。


8:30 – 9:00 – 老板的每日例会。
                        老板给每个小分队半小时的例会,一共三个主要小分队,我们是第一个开会的。半小时的例会,讨论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们的会经常拖延,导致第二小分队的老哥们在会议室外排成一排。

9:00 – 12:00 – 紧张的工作。
                            期间,与工作伙伴Joe进行N次交流/讨论。我们俩搭档合作3年,渐渐磨合出来了。Joe是位很聪明的民工,40岁的样子,已光了头,这说明聪明必须付出绝顶的代价啊!
                             此外,还需要处理些其他同事的email,回答问题或问问题。



12:00 – 12:30 – 去餐厅吃付费午餐。
                              午餐菜谱每周重复,周一主餐是Omelette, 周二墨西哥餐,周三Pasta,周四或印度或中国炒饭/蒙古炒面,周五是剩菜总汇。一般一餐7刀,能吃得很饱。
                              午餐是同事们侃大山的时间段,所有有关裁员收购等的小道消息都在此时传播。

12:30 – 13:00 – 吃完午餐,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在公司大楼外遛弯。公司有很大的草坪和山坡,并铺有步行道。沿着步行道走一圈大概有2~3miles,耗时至少半小时。此时也是同事聊天时间段,各种八卦和政治观点在此时段交流。

13:00 – 17:00 – 继续紧张的工作,同上午。
                            有些问题的解决很耗时,尤其是in field application中或者在emulation platform中,芯片运行出现问题,非常难以定位,常需要多个回合才能找到root cause。但凡root cause不是我们的,我们总是舒一大口气,呵呵。

                             如果上午问题清理顺利,下午有时间上个网,比如在旺旺逛逛,没什么可看的,就灌灌水,比如现在。

17:00 – 18:00 – Joe在5点回家,因为他早晨7点到。走前我们要有个短暂交流。什么没解决的,计划一下。 我继续工作到6点,常常到6点半。

18:00 – 21:00 – 回家!吃饭,遛狗,干家务。

21:00 – 直至睡觉 – 如果晚上有事做,就做事。如果没事,就看电视。基本每晚都有工作要做,所以晚上除了新闻,不看别的,没时间。


工作日一天的工作时间毛估估至少有10小时,周末也总是需要搭进去时间。

TOP

[ZT] 模式多样的藤路

一百个成功进入美国名校的藤娃,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各有精彩,但应该不会是同一个版本。外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值得羡慕的结果,而个中所经历的艰辛,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的学习,及背后的许多故事,只有牛娃和藤妈心里知道。笔者以这些年的耳闻目睹,归纳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藤路,但相信这也只是冰山的一角,一定有许多种爬藤模式不在笔者描述的范围之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归纳总结。当然,每个成功的藤娃也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模式,而可能是几个模式的组合。

顺其自然型:
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能进名校挺好,进不了,在当地公立大学读书,离家近又少交学费,一举两得。 平时不会刻意让孩子去补这个,学那个,父母也不会去仔细研究“爬藤学”,即不会花许多时间去搞清楚类似AP课怎么选,PSAT的重要性,SAT的种类及考试安排,GPA,课外活动等。 笔者熟悉的一位A男娃,父亲整天忙于学校科研项目,母亲除了工作之外还要照顾其幼小的妹妹,A娃聪明好学,尽管父母从来不给学习压力,也不安排额外的课外活动,A娃自己在学校修音乐课,学拉小提琴演奏,回家苦练,很快坐上了学校乐队第一把”交椅”。 A娃经常向学姐学哥请教各种申请学校及入学考试的知识,及怎样合理选课,包括AP课的一些常识,高中毕业时,A娃的SAT I 成绩高于2300,GPA是毕业生中第一名,课外活动包括小提琴演奏,並担任一个俱乐部的负责人,参加另外二个俱乐部活动。最后获得一藤校及UCB 工程系的录取。

拼爹拼爷型:
这些孩子有个地位显赫的爹或者爷,或是个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人人皆知的企业家,出名的音乐家或演员等,学校在评审这类孩子的申请表格时,其个人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课外活动等的权重就可能会相对低一点。当然,其爹其爷的知名度大小会直接影响这个权重比例。也许孩子本身也很优秀,但有这样一个家庭背景的孩子入学申请会比一般孩子容易些。众所周知,习近平的女儿和薄熙来的儿子进了哈佛大学。

校友关系型:
家庭里有从某个名校毕业,並长期保持与该校的联系,常年累月的向该校捐钱的亲人,或直接在此校工作的教授等,其娃在申请该校入学时,会得到额外的加分。笔者认识一男娃J,父母均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J娃的SAT I是满分,GPA得前十名,课外活动包括一个俱乐部的负责人,最后录取的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

体育尖子型:
体育运动有天赋,在学校运动队是顶尖运动员,成绩突出,在申请入学时,若该大学运动队教练看中了,可以破格录取。笔者听说一女生T娃,是高中水球队的顶尖运动员,T娃的SAT I 低于2200,GPA一般,课外活动是水球运动,被哈佛大学录取。

富家子弟型:
有一个巨富的爹,他也给孩子想去的学校捐过巨款,那么这孩子进该校的机会就会大增。 笔者认识一位这样的富家子弟……许多年前美国十大品牌之一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家中的B娃,其爹在其高中毕业前一年给哈佛大学捐了二百万美金,B娃的SAT I 成绩及GPA不清楚,课外活动是学开私人飞机,打高尔夫球。最后的录取学校是哈佛大学 (一年后退学,这是后话)。

天才大奖型:
孩子从小绝顶聪明,参加数理化大奖赛,或科技发明比赛,並获大奖,在申请学校时,会占明显优势,当然,这样的孩子估计也是可遇不可求。笔者在中西部读博时认识一位从中国大陆来美读大学的男生,与笔者同修一门研究生数学课,一学期总共没来上几次课,第一天的课,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间代表本校数学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比赛,获个人第一名,而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只包揽了第二至第五名。大学尚未毕业,该男生已获得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研究生录取通知。

感人故事型:
孩子成长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家庭,申请大学时,可以写出比其他同学更感人的文章,从而得到评审人员的加分。 比较典型的感人故事有: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成长,或父母亲没有文化,可能成为家族里第一代大学生,或很年轻时已开始创业,开了一个网店等,或家里十分贫穷,克服困难读书至高中毕业等。 笔者认识的一位P娃是一高中毕业的小中男,在单亲家庭成长,且家庭收入不高,SAT I 成绩高于2300,GPA是前十名,课外活动包括二个俱乐部负责人,最后录取的学校包括斯坦福大学等。

牛娃藤妈型:
大多数华裔的孩子属这种类型,孩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考高分,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学生俱乐部活动等,而父母也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与课外活动,研究“爬藤学”。若缺少软实力(有实力的爹,或天才获大奖,或体育尖子等),则硬指标就十分重要了,在众多的申请中,怎么能让评审人员在短短的几分钟申请材料阅读中,能认定你的孩子是该校要找的Right person,亮丽的GPA和SAT成绩,及不同寻常的课外活动安排就是踏入藤门的三要素。笔者以家中三个娃的申请为例,SAT I:2360-满分;SAT II (学校一般要求2-3门)中文,数学2,物理,化学,均800;GPA:前后毕业时均是学校毕业生中第一名;课外活动:4-5个俱乐部负责人,加上钢琴,网球等;录取学校:哈佛, 普林斯顿,耶鲁, 麻省理工等。

总而言之,爬藤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爬藤之路有千条,问题是多少条道你可以选。

(注: 所有笔者贴的小文包括此文均是笔者饭后闲暇之作,其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故不宜用作申报大学的参考信息,更谈不上所谓的升学指导,以免耽误你家孩子的远大前程)

TOP

cont.

如果有可能的话,大该许多家长都不会反对家中出个藤娃。朋友平时聊天时,涉及到这个话题,也经常会表示如果能送孩子去大小藤,砸锅卖铁也愿意。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是我们华人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优秀的原因之一。虽然送个孩子去藤校不容易,可父母培养一个藤娃更是要花费许多的银子。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算算一个藤娃大该要花多少额外的银子。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大该的数字,学校不同,上下会有不少区别,另外就是假定学校没有给你孩子任何形式的资助。同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美国排名前八所大学,一般情况下,你的家庭收入低于八万美金,自己基本不用掏腰包,学校给你钱读书,家庭收入超过十八万,洗洗睡去,别动脑子管学校要钱,八万至十八万,自己算一下掏的百分比,比如你家收入收入十万,自己大约负担20%,以此类推。

五年前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268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80,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4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2000 一次,一年二次共$4000。
加起来一年八仟,十二年就是九万六仟。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四万三,四年共十七万二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96000 +172000 == $ 268000

现在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336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100, 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5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2500 一次,一年二次共$5000。
加起来一年一万,十二年就是十二万。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五万四仟,四年共二十一万六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120000+216000 == $ 336000

五年后培养出一个藤娃大约要花费 $412000

每个星期课外活动的老师费用 $120, 算五十个星期,总共 $ 6000 一年。
去外地参加大赛,$3000 一次,一年二次共$6000。
加起来一年一万二仟,十二年就是十四万四仟。
学费加吃住行一年平均六万七仟,四年共二十六万八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费用是
144000 + 268000 == $ 412000

大约每隔五年,培养一个藤娃费用增加25%。回想这些年来,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多挣银子,原本只是为了父母,孩子,和家庭,现在看来挣到的不少银子归美国的藤校所有了,倒头来是在为这些藤校打工啊??

各位虎爸藤妈,今夜无眠,好好想想如何将培养藤娃的钱准备好。

TOP

cont.

美国高考,顾名思义就是高中毕业生进美国各类大学的录学考试,通常指的是SAT I 和SAT II,以及中西部许多学校接受的ACT 等的考试。SAT I 的总分为2400分,而SAT II (包括数理化,生物,历史,语言等每门单课考试的总成绩为800分。ACT 则为36 分。一般学生只参加SAT或ACT考试,也有学生这二类考试都参加。笔者想就这个话题分几个部分谈谈自已一些粗浅的看法,供网友参考。

一.中国高考Vs.美国高考
很显然中国高考远比美国高考难度高,圧力大。中国高考是一考订终身,不管你以前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也不看你是否入团入党,学雷锋做了多少好事,不管你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三代赤农,一穷二白,你的三天高考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相比之下,美国高考成绩只是录取评审的一部分,大该占三分之一的权重,你平时的GPA, 你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占了另外三分之二的权重,而且你一次考不好,可以再考,没有次数限制,要不然,今年考烦了,咱明年考场再见。 最重要的是,美国高考试卷的难度不高,稍微复习一下,就能得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因此,一般华人孩子没有太大的压力。

二.高考复习有必要吗?
美国高考的初衷是测试你的平时学习成绩,及一些基本常识,所以没有特别难做的怪题或偏题。理论上讲,参加美国高考是不需要专门化时间去复习的。笔者注意到一般美国孩子很少在参加高考前拼命复习,最多就是看一到二本复习参考书,做几套考古题,以熟悉这种考试的类型。这事在咱华人家庭里,做法就不一样了,什么考试前不需要复习?天下没有这种道理! 先从书店搞一堆复习参考书,再研究研究哪里有补习班,提高班什么的,花在学习上的钱从来不会计较,那个叫做用钱用在刀口上,不懂啊?一边息着去!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虎爸藤妈的伟大之处,你不服也不行。 于是乎,咱华人孩子的高考成绩普遍要高些,尤其是近几年,常听到某朋友的孩子SAT I 得了满分等。 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复习去考,会有点难,除了那些天才智慧的孩子。

三.什么样的成绩能进名校?
常有朋友问笔者这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么讲吧,你孩子高考得满分,未必能进哈佛大学,得了2200分,也说不定能进好学校,也许他/她的网球水平属US Open的。经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分析,想要进名校,SAT I 的成绩一般要在2300分以上,最好在2350分以上,否则基本没戏。 有趣的是,我们华人对SAT成绩的定义有别于美国人的定义:

分数                             老中定义                 老美定义
-------------------------------------------------------------------
2400.                            考了满分。             Unbelievable
>2350                           考的不错。             Excellent
2300-2350.                   还可以。                 Nice   

四.高考的时机
一般而言,SAT II 可以早些考,修完了相应的课就去考最好,不然学的什么都忘记了。 SAT II 考个四五门大该就够了,多了也不管用。SAT I 可在十一年级下半学期考,但是最晚別错过十二年级时的十月份考试,否则申请学校会受影响。除了词汇要提前复习,其它部分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做十套以上考古题,学习一些新东方的考试技巧,相信考出来的成绩不会差。

五.怎样才能考高分?
许多华人孩子在备战PSAT时已经花了许多时间复习与做练习题,临到考SAT时巳胸有成竹,这说明适当早点准备沒坏处,万一前头没考好,后面尚有机会补。华人孩子数学语法是强项,词汇和写作是弱项。词汇是硬指标的东西,好对付,去搞一套完整的词汇书,早点开始背,天长日久的坚持,不出12个月,这一弱项就能转换成强项。在词汇方面,家长特别是虎爸要陪练,每天花十至二十分钟即可。写作方面主要是让孩子广泛的阅读,搞一个值得推荐的阅读清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几十本好书读下来,孩子见多识广,有了思想和内容,写作就不是问题了。加上最新版本的SAT复习书,提前一个月复习一下做做练习,想考的不好也难。

六.美国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大陆许多优秀的孩子也加入了美国高考的行列,因而也让这个原本並不困难的考试变得越来越难。好在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在英语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只是不要在数学和语法上丢分,就能取得好成绩。 十年前SAT在大陆还是个佰生的词语,许多人不清楚美国高考是怎么事情,SAT考个满分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在那个时候的确可以是个大新闻。 笔者家的老大因为在中国长大,且在中国读的小学五年级和初中,SAT l 和六门SAT ll 全部考满分一事也许通过初中的同学传到了上海晨报的一位记者耳朵里,于是这位记者先生凭着丰富的想像力和超人的文笔,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位中国女孩如何玩转美国高考之类的文章,並引起了多家报社及网站转载,实事上报道里就只有二点是有事实根据的,一是美国高考得满分,二是被哈佛,麻省理工等几所名校录取,其它都是编出来的故事。

今天的中国, SAT已是家喻户晓, 许多高中生正在积极备战SAT,因而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希望笔者闲聊的这个话题对虎爸藤妈们有点帮助。

TOP

cont.

现在的虎爸藤妈们都知道学生课外活动是踏进名校的三个重要指标之一,这也不奇怪,华人孩子个个优秀无比,学习成绩全A很普遍,所有SAT考试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呢?唯有在课外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中表现出他或她才是那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其实课外活动原本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锻炼组织与领导能力,亦能改善社交能力,並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长大成人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可这事与爬藤挂上了钩,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它的价值也扶摇直上, 虎爸藤妈们就会千方百计将这事做好了,做漂亮了,做完美了。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没错,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可人家美国录学评审的叔叔阿姨们就有点弄不明白了,你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全A,SAT考试都是高分,几个学生俱乐部的负责人,钢琴演奏十级,小提琴第一把交椅,怎么会这么完美? 难道不吃不喝不睡,整天在学习和参加课外活动?人家不信啊,于是前些日子就有了一个报道说这样一个完美的几乎没缺点的华人孩子被藤校集体拒绝。我不知道这一报道的真实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些名校评审的叔叔阿姨们对我们老中的勤劳智慧并且能让任何事情做到极致的革命精神缺乏最起码的了解。

笔者许多年前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家中老大在念小学,笔者包括我们周围朋友还不知道课外活动会对爬藤有什么作用。 孩子每每回到家中,不是看小孩电视节目,就是读小人书,从来不做回家作业,一问才知道回家作业都在学校做完了。后来四年级上了所谓的尖子班,依旧没有什么回家作业。 我们一看这不行啊,得找点事做做,否则整天看电视玩游戏,长大了有什么出息? 于是模仿老中的常规套路,送老大去学钢琴,好在我们家老大还挺喜欢弹钢琴。 那时在中西部尚无大陆人开的中文学校,于是在一个朋友的派对上,几位朋友和笔者想到了一起,共同提议是否可开设一个中文学校。  笔者的这些朋友大都属人精,聪明能干,总觉得到美国是虎落平阳不得志,有力气没地方发挥,听说这一提议,一呼百应,几个星期时间,一所由大陆人开的中文学校就这样成立了。有了中文学校,家中孩子增加了许多活动,读中文,跳民族舞,唱歌,画画,等等,孩子乐在其中,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后来家中老大又先后自己成立了跳舞俱乐部,数学俱乐部,科普知识竞赛俱乐部等,还在中文学校担任幼儿班的中文老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花了许多时间运作,组织各种各样活动,並从中得到许多快乐,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当然,所有这些课外活动,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申请名校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笔者认为刻意的为孩子安排超量的课外活动,只是为了申请名校的作法不可取,虎爸藤妈们应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与专长,支持和帮助孩子在适当的课外活动中享受快乐。

TOP

cont. 亚裔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亚裔学生的优势在哪里?与非裔学生拼体力,还是和白人学生拼演讲?显然这些不是我们亚裔学生的长处,可我们亚裔学生,特别是华裔子弟能读书啊,能打小球,能在科学知识竞赛及数理化竞赛中取胜,能弹一手好琴。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弱势,扬长避短,同样能跨入美国名校的大门。昨天我写了一篇“高中第一名的通货膨胀”,许多网友显然对美国学校GPA的算法不甚了解。事实上华人学生在各个高中取得第一名的事随处可见,且GPA也越来越高,得益于那些一流的高中能提供许多AP课程可供选择。发挥我们的优势,不理睬人家说什么,坚定不移往前走,一定能让你的孩子跨入理想大学的校门。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