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调查:59.8%学生的理想就业是进国企和编制内

调查:59.8%学生的理想就业是进国企和编制内

http://edu.cn.yahoo.com/ypen/20130305/1638617_2.html是“死”在编制里还是“活”在理想中这是众多大学生面临的选择。
日前,记者针对沈阳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九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历时一周的“大学生择业趋向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70份,收回问卷634份,其中有效问卷580份。
在580份问卷统计中,八成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们把就业难的原因更多地归咎为“缺少实际技能,难以符合企业要求”,占31.2%。在“毕业后你最理想的就业单位是什么”的问题中,选择“编制内”和国企的最多,这两部分共占59.8%。
而对于缓解“编制热”的方法,超过四成学生认为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使各阶层平等享受福利。
在回答“毕业后为何一定要考公务员或事业编?”的问题时,受访者普遍回答当公务员有地位有面子。
大三女生何露说得更直接:“我不图什么仕途,就是觉得公务员保障好,即便挣得并不多,但旱涝保收,只要拼了命考上,就不用再为以后担心了,稳稳当当的!”
一名大四男生则告诉记者:“今年年初的公务员考试一定报,半年前就开始看书做题了。进到公务员队伍,最起码连找对象,你要一说是公务员,人都高看你一眼。”
“不能责怪学生,是社会造成的”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纷纷选择考公务员、进国企而对他们求全责备,认为他们贪图安逸,价值观扭曲。”辽宁省行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孙庆国说,“这是整个社会和制度造成的。”
孙庆国说,任何人选择工作,薪酬、福利待遇都是不可忽视的要素,大学生也不例外。
孙庆国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惟编制思想,首先就应该实现整个社会真正的公平正义,这需要从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入手。”.

TOP

59.8%受访学生最理想就业单位是国企和编制内
地位、福利、发展让编制更吃香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立波:公务员、事业编之所以受追捧,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公务员可能工资不一定高,但福利好;二是,在中国,公务员是权力的化身;第三,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可以是无限的,可以晋升,甚至可以当官。
辽宁省行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孙庆国:就现实情况看,社会保障的双轨制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待遇高,而企业职工、个体人员等福利水平偏低,同时从目前普遍的社会认知上来看,有编制的人也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学生们才会如此热衷。
“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受青睐,主要是因为其处于垄断地位,薪酬水平高,人们自然就愿在此工作。”孙庆国说。
针对“39.5%的学生认为当前择业中的主要问题是‘走后门等不公现象’”,孙庆国说:“在现实中确实在一些单位或企业中存在凭关系、走后门的问题,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岗位是在中小企业中,学生们只要有能力,是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的。大家把走后门看得这么重,难免有些学生是因为惧怕就业而产生的自我保护心理,认为‘不是我不好,是社会太乱’,学生们还是应该认清自己的价值,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为找不到工作找借口。”.

TOP

再过十年 追编制就很幼稚
全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人才学研究员孟庆伟同样认为应该使各阶层平等享受福利,“这不光是体制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人权问题,同样是为社会做贡献,凭什么医保、社保不一样?”.

TOP

应届生求职不要高薪要编制

  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台前排长队 公司门前车马稀

  年年都说就业难,可毕业生是真的无业可就吗?在上周末举行的国展大型招聘会上,记者发现,面对众多企业的热情招揽,应届毕业生毫不动心,眼睛只盯着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一心追求“体制内”、“有编制”,这成了阻碍求职成功的最大障碍。

  在招聘会的会场内,凡是单位名称以“厂”、“研究院”、“学校”、“中心”等词汇为后缀的,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队,而绝大多数的“有限公司”门前则要冷清得多。在一些展台前观察了一会儿,记者看到,应聘者扎堆在那些“某某厂”、“某某中心”等带有体制色彩的招聘单位前面,提出的条件都是“能解决户口吗?”“包住宿吗?”对薪资水平的要求却并不高。而招聘方显然也因为自己“体制内”的身份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收下简历后也不谈薪酬待遇,只是让应聘者回去等电话通知。而“有限公司”们的态度则要热情很多,不少企业都派出好几个员工专门在展台外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求职者疑问,对每个求职者都会询问期望薪酬,“4000元以上”、“5000元以上”,求职者提出的要求一般都不会低于这个水平。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小高告诉记者:“民营企业一般解决不了户口,也没有编制,工资就得要得高点,不过真要是说在月薪5000元的民企和月薪3000元的事业单位当中选,我肯定还是选后者。”

  逛了一个上午,临近中午时,很多求职者都一脸疲惫地坐在会场门口的长椅上休息。记者跟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小肖攀谈起来。聊起找工作的事儿,小肖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投了三四个,但都不太理想,即使要我,我也未必会去。”北邮的通信专业在业内的名头是响当当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可小肖还是觉得“就业难”,因为他的理想就是进机关或国企,而招聘会上的那些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你比方说那个就不错。”小肖伸手一指前面一幅大唐电信的广告牌,“移动、联通、电信什么的也行。当然,还是公务员最好。”学通信专业的最想当的还是公务员,这让记者有点惊讶。当记者问起原因时,小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体制内,有编制啊!”“编制就那么重要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小肖没有正面回答,却反问记者:“你们当记者的有编制吗?算是体制内的吗?”在小肖看来,只要能当上公务员,哪怕每个月只挣三四千元他也情愿。而像他这样的名校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在北京的就业市场一向是抢手的香饽饽,起薪一般都在七八千元,为了得到一个编制,小肖却甘愿放弃这样诱人的高薪,甚至放弃自己学了多年的通信技术,去做一份与自己的专业特长毫无关系的行政类工作。年前小肖也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遗憾落榜,他只好在年后又投入到求职大军当中来,不过,他仍旧把目光锁定在与机关性质有些相似的大型国企上面,因为“国企也算体制内的,有编制。”(记者 代丽丽).

TOP

一楼的文章是对沈阳的调查报告,不晓得上海情况有些不同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