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0个人次参与评价】

行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钢丝之上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困死了,明天再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22 12:26 发表


教育要做的,也许就是唤醒这种学习的热情。其实,在幼儿阶段,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热情,但可能不在语数英上。
我接下来的烦恼先不讲,先讨论这个问题。

教育要做的,是唤醒这个热情嘛?如果在幼儿阶段,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热情,那么用得着唤醒嘛?我是赞同你后半句话,不赞同前半句话。我认为教育是不要阻断这种热情,而不是唤醒。

我和她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她能够这样去做。自从自己钻研了七巧板之后,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图形感觉是很好了,做题是不怕变化的。后来在外面测试,有老师问我们是怎么教的,我说我们就是玩七巧板很通,图形题就容易了。有的家长说我们也玩啊。我就不吭声了,因为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玩的,我只知道自己钻研出来的跟讲解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相信我问的那道题,就是最小三角形面积占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如果是我来跟她讲,估计最多二十分钟搞定。但是她自己摸,就要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天至少半小时地摸索。同样这道题能做出,但是图形感觉是两样的。对待变化的题目,最终的反应也是两样的。

但是她的热情来自于哪里呢?是我们教育出来的吗?我不能肯定,不能很笃定地居功,不能把上天的功劳完全地据为己有。固然,我们培养她的阅读,培养她的独立,培养她不要轻易放弃一件事情,但是我相信幼儿本身也应该有这种热情。这热情的种子,未必是我们种下的,我们的培养,可能只是松松土,锄锄草,没有一不小心把那种子发出来的苗给锄掉而已。

通过对自身成长的反省,我的幼年,对数学的热情,那是极大的,对绘画的热情,也是极大的。这两者都是我极热爱的东西,三九寒天,我手都快冻僵了,仍旧要画画。但是数学是因为被轻易教得太多,有一段时间坏了胃口。而绘画,则是不给我画,太缺少练习,就此中断。所以,我总结出,轻易地教和太少量的练习&积累,都会阻断这种热情。轻易地教是省掉孩子的探索过程,美化孩子的账面成绩,挫败孩子的钻研精神;太少的练习和积累是基础不扎实,孩子缺乏思考的动力,缺乏思考的依据,想探索的时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其实也不是我琢磨出来的新鲜事物,孔子的训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得就是这个问题。“学”更靠近积累和练习,“思”是更靠近探索。两者不可有一项偏颇,才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步一个台阶。

诚如你所言,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这种热情,可能不在语数英上。这一点我特赞同。我家楼下的那个小男孩,他的空间感就极其早熟。我一直有个观点,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超越年龄的热情,就是TA在这个方面就是早熟的,TA在这方面有天赋。我到他家,看到现在他家的那几大箱乐高被束之高阁,非常心痛。他妈跟我说没办法,要先学语文,他拿到乐高就不肯放,太占用时间。话是没错,语言对于各行各业都是重要的。但是完全不碰乐高,还是有些遗憾的。但是他妈还是给了他一个发泄口——绘画。他的线条的成熟度,色彩的敏感度,他的绘画的结构和细节,都那么耀眼,让人眼睛一亮,知道这个孩子的灵性还在一个缝隙中顽强地成长着,你仍旧能触摸到他丰富的心灵,虽然他嘴巴比较笨。

孩子的热情就像泉眼一样,一开始汩汩流出,不能阻断它。让它慢慢流,慢慢从外界汇集不同的水系,到一定程度,就像大江大河一样,势不可挡。长江冲破了三峡之后,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它?只会不停地有水系在归顺它。这就是蒙台梭利说的有吸收力的心灵。还记得我在《让我们一起干吧》一文中提到的我朋友的儿子吗,那个小学毕业可以写万字历史评论的孩子,他已经势不可挡。他妈妈问我还需要读哪些书?我说:“不用我来说了,你儿子已经自主地就台湾大选这个主题去比较BBC和VOA的评论风格,已经自主地研究了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竞选演说。他已经完全会了如何从一个点到一个面的铺开,完全知道如何利用reference,甚至没有单列的参考文献的时候他也知道了如何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去寻找读物,自己进行分析,然后成文。他已经是一个自主的人了。”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3 11:02 编辑 ].

TOP

回复 191楼唐丫妈妈 的帖子

我选的学校,有一条不能妥协的,就是作业不能太多。因为如果空间填满,孩子没法发展自己的特色。小学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兴趣摸索和积累各科基础的重要阶段。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依照自身的兴趣点和发育程度要偏重积累的领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希望学校给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间。

其次,基础要教扎实。也就是说我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扎实地学会基本的知识,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或者钻牛角尖的东西,但基础要扎实。

最后,希望有一个有利于各个孩子成长的公正的教育环境。老师对各个孩子不要不关注,也不要太关注。

最后一条我还不了解到底怎么样,要入学之后才知道。

至于你说的“学校无论如何都是会关注分数的”,这句话我深有体会。说不关注分数,就跟幼升小说不用认多少字一样,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不关注分数,可能只有家长自己能做到。

对于我来说,孩子的初中的空间也是不可能妥协的。.

TOP

回复 209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对,学校是否特别关注分数,跟这个时代家长群的要求是有关的。而家长群的要求,又跟这个社会的公平性和上升渠道的宽窄有关的。

反正我现在也不怨谁,不怨家长,不怨学校。把握好自己,必要的时候妥协一下,理解万岁,夹缝生存,目标明确,迂回作战。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3 14:52 编辑 ].

TOP

回复 212楼唐丫妈妈 的帖子

从我自身的体验来看,中学是否有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的积累,尤其是人文类的积累。如果有空的话,多积累,虽然不能立即反映的账面,但是到中学就能看出威力了。.

TOP

回复 215楼心欣 的帖子

那还要监护人做什么?.

TOP

回复 220楼aochuanhui 的帖子

人文类积累多了,到中学,语文就是得心应手的工具了,而不是负担了。
你想想,中学里,一周有多少节语文课?回家还要花多少时间去学语文,但是于事无补?作文憋不出来又要浪费多少时间?.

TOP

回复 219楼何球球 的帖子

前面也有人问到书籍的问题

这个不是我不愿回答,而是很难回答。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和当时的阅读能力,才知道什么书合适。

我认为少儿读物的版面可以去看看。对于我不曾谋面的,或者说特点介绍不详细的孩子,我真的没办法乱推荐。.

TOP

引用:
原帖由 宇泽妈 于 2012-5-23 11:38 发表
我儿子也没天分,我有时候也会着急。WW看太多有时候并不太好,会增加焦虑情绪。我也在学习别人的方法,但有时候实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会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唉!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只能摸着石子过河了。

有 ...
从别的帖子里我感到你是一个很有耐心也很有信心的妈妈。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天分。孩子真的都有天分的。有的天分埋得深,有的浅。但埋得深的未必藏量不大。

我举个例子,我女儿数学上,我是感受到她对规律的敏感性不错。但是她的语言和绘画,要说普通人所言的天分,那还真没有。毋庸讳言,我在语言上下了很多功夫——持之以恒地读故事。现在有人居然评价你女儿语言天赋高。我那个晕啊,她什么天分都可能高,就是语言不可能高。如果没我这个妈,她的数学,凭借她的天赋,凭借她的性格,会慢慢好起来,到中学,应该不错的。但是语文就很难说了。

另外,我女儿的手很笨,精细动作很糟糕。在四周岁半还不能很好地画一条封闭曲线,大大落后于她们班同学。但是我有个信念,封闭曲线迟早能够画的,但是色彩的敏感度应该在幼童时期培养。我就送她去那种不需要临摹的画室。画了半年,我先生拿了我女儿的一幅画说幸亏你只给她报了半年,真不是画画的料。我女儿班上有些小朋友绘画挺好的,我女儿也觉得自己画不好,手不听话。我跟她说:“不可能,你什么都有可能不好,就是绘画不可能不好。”类似的话我也用在她的数学方面。但是数学上我是真的看到她敏感的一面,而绘画上,我说这个的时候其实心里没底。但是就放任她画,需要什么工具,我都去买。幼儿园老师也鼓励她绘画,现在,在她自身的基础上,有很大长进,完全不象小时候那么落后。无论是老师还是我先生都感慨她的进步。我有信心在未来她还会有大长进。

坚持,就是胜利。

另外,我经常拿画册给女儿看。她的年龄有限,但我相信她的生长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即使她不喜欢,不理解,没关系,换个时间地点再来。去年九月份,我给她看格里采的画册,她翻翻,说不好看。昨天我又拿出来给她看,她说:“天啊,这些画好美啊。”多多地自发绘画对画作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不管的,不停地试着给她看。看多了,就开窍了。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3 15: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5-23 15:39 发表

多谢水老师指点,看来我一定要想办法在小学解决语文的问题
一起努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pearlzhang 于 2012-5-23 20:50 发表
如果目前以奥数、英语成绩作为小升初的最重要的筹码不改变的话,大概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还要踌躇。。。
在北京,小升初的课外班、坑班影响小升初的形式愈来愈激烈,已经大大超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只能考核到孩子 ...
这个,有很要好的朋友,自己孩子也很出色,告诫我了。说我最多挺到三年级结束。

我说我快活一天是一天,先让我快活三年再说。事到临头,我对学校的要求从来不是要孩子上顶尖的学校。也从来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考满分。对于成绩,我的孩子比我的要求高,我的态度是,只要不要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我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就是中上等水平就够了,但是要有不断地自我学习的劲头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同时能够做到有吸收力,能从周围的孩子身上,从经典、老师、从亲朋好友身上能够主动地吸取养料,做一个有心的人。

对于大大超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我早就有感受。我的邻居,自身也是有极好的数理基础,一流工科院校毕业,她对奥数比我投入一些。结果她看到四年级奥数题也怒了,说太过分了。到时候,牺牲一下学校的名头,上个二流的学校,我是完全没问题。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课题是如何正确地引导我的孩子。这次幼升小自己琢磨七巧板还有个收获。就是她完全养成了自己起床自己安排早晨时间的习惯。即使现在没有任何升学压力,她的习惯、兴趣和坚持能力仍旧保持,她对自己有要求。我的问题在于如何在这五年内,通过人文的积累,一定量的实践,培养出她的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我答应她中学由她选。在此之前,我们两个为上什么小学整整经历了两个月的战争,热战、冷战都有。在小学的五年内,她的分析能力能够长进,能够懂得取舍,性格不仅坚韧而且成熟,这是我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4 11:12 编辑 ].

TOP

回复 305楼ldot 的帖子

个人觉得孩子幼年,讲解名画是不合适的。

关于绘画,我也是以熏陶的方式,不讲解的。

我给我女儿看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上帝创造亚当那一节,我给她看,她看了半天,说:“嘻嘻,小鸡鸡。”这就是她当初的反应,但没关系,就这样好了。她注意到了小鸡鸡,蛮好。我没有更多的要求,过个大半年让她再看好了。

对于画册的推荐,我只能让你失望了。我没有固定的画册给我女儿看,想起来,拿到什么是什么。从岩画一直到当代的绘画,都有。这些都是我从大学开始,在父亲的熏陶下,积累的画册。大部分是我喜欢的名家专辑,比如丁托莱托、达利、柯罗、马蒂斯、米开朗基罗、罗丹、鲁本斯、伦勃朗、高更、吴冠中、石涛、八大、板桥、潘天寿、黄胄等等等等。现代的画家,很年轻的画家,没出名,我也买的,比如古冰的《可可西里画记》。我当时买这本书,是因为随手翻一下,他画中人的眼神吸引了我,我感觉他是一个真诚的表达者,我愿意详细地听一下他的倾诉。

一般买画册,我不在乎钱的,在乎的是能否打动我。很多画册是原版的。我建议你要么不买,要买就不要买小开本的。画册的印刷质量很重要。

我建议你先用一些经典作品给孩子看,但不要讲解,也不要说这是多么有名的画家的作品,不要让孩子形成先入为主的感觉,让他自身的感觉生发出来。有些作品之所以不朽,是有它的道理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你要相信这些作品与生俱来的感染力,不需要讲解就能在某一个时间传递给孩子的感染力。通过长期的涵养,你的孩子自己会去找画去看的。就是由点到面地铺开。经典名家,比如文艺复兴三圣、尼德兰的鲁本斯和伦勃朗、古希腊的雕塑、印象派的塞尚、高更、莫奈等等给孩子启蒙。

你可以去如下地方买书:外文书店三楼、大众书局卖原版书的地方、上海美术馆下面的书店。还有去别的城市,你可以去浙美或者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校书店。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4 15:08 编辑 ].

TOP

回复 307楼水之形 的帖子

孩子看画看到一定程度,他会主动去了解美术史的。那个时候,他自己会选择读本,他自己会去听别人的观后感。.

TOP

在绘画的熏陶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好的。我女儿很喜欢葛饰北斋的画,但她不知道是一个叫“葛饰北斋”的老头的作品。老头到晚年了,随心所欲了,很多画,比如不对称的长臂猿,拿到现在,气场不逊于后现代。

我的孩子对规律敏感,我希望通过绘画冲破她的过于敏感,思维更放开一些。绘画是数学的最好的补充教育。.

TOP

我感觉这个帖子成了大讨论了,真好。好喜欢这种热烈而可控的场面。

自我是我在教育中关注的核心,自学、主动性、自我感受、自我见解,都是我看重的东西。但是有时我也被孩子爆发出来的“自我”吓得不知所措。我还是写一下烦恼,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犟头倔脑,但是我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会爆发出“自我”,要不子9也不用一再撞墙了

我不知道这次我和女儿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偶然,还是一系列战争的开篇。总之写出来再说吧。.

TOP

回复 324楼ldot 的帖子

我说的补充,是因为数学讲究规律,是对客观世界的精确描述;绘画讲究自我表达,讲究自我释放。

看似对立的,但是对一个人认知、性格的完善,有很好的对冲作用。.

TOP

我大概表达不清吧。

我个人体验是数学讲究精确,讲究严谨,讲究对客观的尊重,数学学多了的人,往好处说,比较严谨、实事求是;往坏处说,有钻牛角尖的可能吧?

绘画讲究自我的释放,讲究自我的表达,绘画学多了的人,往好处说有个性,自由奔放,往坏处说,有自我中心的可能吧?

所以让它俩对冲。

我的孩子生性就比较严谨,绘画是削弱她的自身特点的负面的比较好的手段吧。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即使绘画没有这方面的功用,绘画本身也是值得了解的。没事的时候,拿本画册,泡杯茶,在躺椅上窝一下午,也是很享受的吧。或者烦闷的时候,画幅画,也是很好的发泄吧。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4 15:53 编辑 ].

TOP

回复 333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风格,是的,各流派、各画家都是有风格的,没风格不成家。但是绘画的个人发挥的自由度是很大的。

别看自由,对于某些喜欢规则的孩子,未必喜欢无边无际的自由。我的孩子有段时间老是问我这个颜色跟什么颜色配好看。我说你自己试!我不知道!.

TOP

回复 333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你认为刻意平衡就能平衡得了的嘛?

不是平衡,而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学科的同时学习,带来什么后果,还是看孩子造化。.

TOP

回复 340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我明白了。

我再做一个比喻,阳光和雨露是两种不同气质的东西,它们都是树木生长所需要的。

孩子在膳食方面讲究全面,各种不同养料的食物都要吃,精神食粮也是如此。.

TOP

回复 339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空间,非常赞同。还要让孩子习惯于有空间的生活,而不是习惯于全部被安排的生活。我孩子有段时间天天就是问我该怎么画,我说你就是国王,你做主。她不肯,非要我来说。我说我不管,你要么别画,要画,你就是国王,你来定怎么画。

规则感强的孩子,一旦学校给予规则,她就会把这种东西推而广之。这个我也不想说学校不好,毕竟学校里是需要规则的。我就想怎么解放我孩子这种过度的规则感,所以再忙,我要保证她有自由一小时自我安排。自由一小时跟户外运动一小时还不一样。户外运动,有小朋友,而且我规定她这个时候必须在外面跑着玩。这仍旧是一种安排。而自由一小时,只要不伤害自己,不做过于危险的事情,自己安排,想怎么干都行。感谢这珍贵的自由一小时,她终于学会了享受这样的不被安排的空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24 16:30 发表


关于食物,想起孩子小的时候,我看的育儿书中说,幼儿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食物的喜好,如果一段时间酷爱某一食物,说明身体需要这个食物提供的某些东西,想吃就吃,多吃少吃都没关系。使我减少了如何喂养孩子的一 ...
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爹永远是这样的观点,他的气质使得他为自身的放纵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他一直是孩童的心态。孩童的心态,使得他享受自我的选择,也使得他过早地离开我们。.

TOP

回复 347楼天天向上 的帖子

学校的教育,总归就是一个水平。对于有的孩子还不够,对于有的孩子已经过头了。所以家长要做加减法。.

TOP

回复 350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其实我只是想做一个补充。因为学校里侧重于对错,对错分明。如果不去做一些补充教育的话,孩子的世界很可能长大就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还是有一些事物不具备鲜明的对错,却具备鲜明的个性。

艺术提供的自由度,是我比较珍视的东西,也希望孩子能够以更宽泛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这个世界。.

TOP

回复 358楼meia 的帖子

嗯,如果加上这些前提,是有这种可能。.

TOP

接着谈谈我的烦恼吧。虽然我的烦恼来得早了点,但是我想这种烦恼迟早会来。“数形结合”这个概念不我欺,女儿在完成七巧板的自我琢磨之后,有些逻辑题,可以借助形的思维跟她讨论。这个时候需要讲解的内容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可以通过点拨解决。这时候的数学有点愉快的,我可以让她展开想象。我们有点脱离考试,有点玩数学的成分,比如有次我突然问她一百棱锥应该有几个面啊。我希望她能体会到数学中通过逻辑和想象可以做到的确定性,这是很美妙的感觉。

春节之后,我们做了一些测试,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出在她对自己的学校有想法,她最想上的学校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实验。这个学校的名字我没有在家里提及过。我并不是完全否定这个学校,它有它的特色,它有它的理念。通过这次幼升小,我从我周围考上实验的家长那里体会到这个学校的考察还是有一定的公平性,组织得也不错。总之,我对这个学校并没有太多成见,但是我认为它的学制和我的家庭教育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根本没有想去报这个学校。.

TOP

女儿有一天回来说:“妈,我要去实验。”我吓一跳,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班上的同学都在讨论,尤其几个男孩子都说要上实验。我说:“哦,你怎么看呢?”她说:“我也想去这个学校。”从此拉开战争序幕。

我:“你是听别人说要去,所以你也想去,还是你自己也想去?”
女儿:“我自己也想去。”
我:“你是很想去,还是今天想起来要去?”
女儿:“很想去。”
我:“为什么?”
女儿:“酷呀。”
我:“怎么就酷了,你了解实验吗?”
女儿:“很难考,而且可以早点读大学。”
我:“妈妈觉得娃娃长大需要时间,正常毕业就可以。”
女儿:“早点帮妈妈做事呀。”
她很会哄人的,很会从别人的角度来哄,我不吃圈套。
我:“妈妈不需要你早点毕业,妈妈希望你有足够的时间长结实。”
女儿:“我会的。”
我:“但是时间不够。”
女儿:“我会很努力的。”
我:“有的时候,再努力也要足够的时间。”
女儿:“我会找到足够的时间。”
我:“我相信你如果能上那个学校的话,你会很努力的,你一个冬天的行为证明了。只是小朋友除了努力,还要时间玩的。没时间玩的,没劲吧?”
女儿却一点都不领情:“我可以少玩。”
我:“玩也是学习,玩得少了,一方面没劲,另一方面可能有些其他的东西学不到。”
女儿:“我真的可以少玩。”
我:“一个月两个月少玩可以,如果十年都要少玩,这个很难坚持。万一你后悔了怎么办?”
女儿:“我不会后悔。”
我:“你会的。”
女儿:“我不会的。”
我:“好吧,就算不会。但是妈妈不能把你当做特别超常的孩子。因为妈妈对你了解也就这几年,不多。我不知道你后面会长成什么样子。就算你不后悔,也很努力,万一你想多学一些另外的东西,就没有时间了。”
女儿:“我可以到大学里多学点。”
我:“@¥%……%……*&*((*()*——)!#@#¥@#”
转天,同样的话题又会继续。.

TOP

我:“宝宝,你不要想着这么简单。你还小,很多特质还没有显现。妈妈也不是阻止你快快长大。妈妈只是觉得如果你到中学了,或者到大学了,你真的长得很结实,有足够的能力,你想早点学完,也是可以的。妈妈的同学里就有早一年修完规定的功课,提前毕业的。”
女儿:“为什么要到那么晚,我现在就可以。”
我:“现在你还没长结实啊。”
女儿:“我可以。你就让我去考一下。”
我:“肯定不会去上的学校,去考做什么?”
女儿:“为什么肯定不会去上?”
我:“我已经解释过了。”
女儿:“你就是不相信我可以。”
我:“不是的,除了课本的知识,小朋友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还可以学更多的东西。”
女儿:“我可以到大学里多学点。”
绕回原点了,我继续@!¥@¥%#&¥&*(#%!……&

每天晚饭时间,下午放学路上,这个话题会被一再提及。我被她弄得烦死了。我说你不会用鼠标,我也不会教你的。她就去缠着她爹,她爹也不肯教。后来她又开始打听哪个小学可以住校。我和她爹一起跟她说:“我们没亏待你呀,你这么急吼吼地要走?”她说:“没有啊,我就是觉得住校很酷。”说来说去,她对酷感的追求无极限。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她,问她:“你很酷吗?我橱子里的书,你能看懂哪一本?你要看懂哪一本不要花时间?看这种书,难道不用花时间吗?”

到最后,我们俩都不太想讲理了。因为翻来覆去的那些话已经讲烂了。我们俩一看对方表情,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很腻味。

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女儿:“妈,我要考实验。”
我:“不行。”
女儿:“我要。”
我:“再说一遍,不行。”
女儿:“为什么?”
我:“理由我已经说过一千遍了。”
女儿:“妈妈坏。”
我:“坏也是你妈。”
女儿:“我十八岁就可以不听你的了。”
我:“好,那就等到十八岁吧。”

到最后,女儿放学,看我一眼,嘴巴刚张开,我就摇头。

四月下旬,她一天放学跟我说她们班哪些小朋友报考实验了,我说我知道了。她再次央求要去考,我说:“很抱歉,报名已经过期了。妈妈没有报。”倔强的她很伤心,沉默了好久,她仰起小脸问:“妈妈,那好,这次我听你的,下次能让我自己选吗?”我问:“什么意思?”她说:“小学你来选,那中学可以让我自己选吗?”当时我也有一种难过在心里,对一般教育规律的坚持,对她自我选择的否定,我一时间很惶惑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到底有几分理。我说:“好的,如果你不选择住校,我可以让你选。”

两个月战争结束了,我很累。这两个月的战争中,我体会到她的难以对付的一面。她的内心暂时平息了,我不晓得下一次我们会在哪里发生超长时间的争执。这种对抗来得太早了,让我措手不及。既然我答应了她中学由她选,那么在这五年内,我的任务很重。我要让她知道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知道自身的特点,懂得取舍,这真的不是一件易事。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4 21: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pearlzhang 于 2012-5-25 09:32 发表
如果在我,我也不会同意去。毕竟浪费的是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而又可预见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孩子尚没有理性的判别力,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这种挫折似乎不是她这个年龄该承受的。
再说了,如果后来家长同意了,可 ...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强调家长的权威。因为从小我鼓励她说明自身的观点,不要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在这个培养中,我会给她成功的甜头,也就是让她说服我。但是上什么学制的学校,这是原则问题。原则性问题的选择标准,就不是那么简单。

假设她运气不错,能够考上,无论她能不能跟上,我都不会选择。有些方面的积累,我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即使一个很努力的人,快速学下去之后,也需要时间去发酵。我希望她的功底更扎实一点,不仅仅是数理方面的功底,更多的是对人文的要求。也就是说,所谓的在这个学校里面“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都不是我选择的标准。

事实上我们的争吵远不止这么激烈。有一次我跟她说:“一个娃娃成长、学习,不仅仅需要速度,还需要深度和广度。”小朋友说:“什么叫深度和广度?"我说:“广度就是多学点不同的东西,深度,就是比别人多思考一些东西。”小朋友说:“那我会很努力呀,我可以多学点东西啊,可以多想点。”“但是需要时间啊。”“我说过我可以少玩啊。”我又无语了,以她的年龄,我没法跟她展现基础教育的全景图。什么叫做秀才遇到兵啊~~~~

我女儿不能理解后面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她去尝试,不知道妈妈要给她留出空间去跟交朋友,甚至要给她未来青春悸动的心灵留出空间。她把我归结为不舍得她吃苦。

有一天,她在边上看书,突然她说:“妈妈,我觉得你不是一个为了一个目标肯吃苦的人。”
我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的?”不过说实话,吃苦精神我是欠缺一点。
她说:“我觉得你是这样的人。”
我说:“哦 。”
她说:“但是我会的。”
我不想往下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我我我——词穷

这件事毕竟过去了,我动用了监护人的否决权。但是她这种难缠的劲头,让我心有余悸。我可以预见,这种情况还会发生,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自己接触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广,会有更多的问题跟我们有碰撞。是欣喜的事情,是我一直培养的目标,但是也让我担忧。思来想去,这个问题没有好的办法,只有让她除了想做决定,还要学会如何做决定。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也来得太紧迫了,让我感到有点没底。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5 10:37 编辑 ].

TOP

回复 401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石涛说过,作大幅画不避邋遢
吴冠中说,作大幅画先要想好留白。

邋遢是什么?留白是什么?犯错和空间。人们形容孩子是一张白纸,当然,我们现在明白孩子也有一些先天性的因素,但一个幼儿,毕竟有着着多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家长做引导,引导什么?品性、做人、基础知识、思考能力。个人观点,还有个方面值得家长关注,就是知识结构。知识有机地架构,需要空间。孩子的特性不是一下子就能展现得一览无余,我始终对孩子,哪怕是我自己的孩子,都存在着敬畏。因为这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晶,就算我是她妈,不是我一下子就能看透的。当发育到一定程度,孩子突然有个特质展现出来,孩子要试错,教育要调整,没有空间怎么办?我并没有十足的自信,所以我要留出空间。

工科人,干得最多的就是拧螺丝。试想一台机器要上螺丝,如果开始就一个一个都拧紧,最后一个肯定拧不上去,公差嘛。你得一个一个地都拧上一点,然后才能全部拧紧。这就是调整空间。.

TOP

回复 408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多谢劝慰。希望如此,你说的严阵以待,对方轻易接受,是有个基础的,就是你说的跟孩子的想法没有大的冲突。.

TOP

引用:
原帖由 Moonfollower 于 2012-5-25 11:26 发表
是的, 冲突实际上是双方彼此同化的过程, 这样的孩子, 青春期反而容易度过~
哈,你的意思是青春期教育提前啦?

我反正是很郁闷。尿布才脱几年啊,妈妈怀里香喷喷的小娃娃啊,就算我是个理智的妈,从情感上也很难接受一下子这么强烈的对抗。.

TOP

回复 436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你觉得呢?猜猜.

TOP

回复 439楼ccpaging 的帖子

示范什么?示范赖床嘛?.

TOP

回复 441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这么做菜的

我挺马虎的。我只在我看重的事情上认真,并没有事事认真的习惯。

我赶脚,考爸是个有认真习惯的人。.

TOP

回复 443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我笑是心虚,因为我真搞不清说天生几成、后天几成。

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应该不是单一的特质吧。应该是各类情绪汇总之后形成的吧。那么有哪些情绪汇总的呢?是对学习的热情?是对孩童世界每一次小小的胜利的享受?是克服困难后的自信?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我搞不清。.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25 22:50 发表


长久没有看到水老师写细柳同学的故事,现在水老师重新开写,笔下的小朋友变化很大,不过固执的特点一点都没有变。

姑且我来猜测一下,水老师可要公布谜底。

我觉得应该2分天生,4分特意营造的成长环境(家庭 ...
看到你的提问之后,我特地去问已经躺下还没睡着的女儿,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宝宝,你说你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牛人?
女儿:是的。
我:那你从什么时间开始这样想的呢?
女儿:我一直都这样想的。
我:那你中班的时候怎么上课老是背对着老师不肯听课呢?
女儿:有嘛?我不记得了。

我知道她记得,她在耍赖,呵呵。

我:你说过你会为了一个目标很努力的,对吗?
女儿:我说过。
我:你说过妈妈不会为一个目标很努力的,对吗?
女儿:嗯。
我:你为什么会为一个目标努力呢?
女儿:我喜欢。
我:你喜欢为什么样的目标努力呢?
女儿:为我喜欢的目标。.

TOP

回复 447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说实话,孩子有些东西,我是搞不清的。

我只有一个孩子,又不能设定对照组。搞不清是我的努力发挥了作用还是她根本就是这种人。

我喜欢研究她的画。因为这些画都是她在完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自发地画的。其中可能会透露一点她的性格。老实说,即使作为妈妈,也未必能看透自己的孩子。我手边有一幅画,可能会拿它去参加六一节的幼儿班的孩子才艺展示。一架自己设计的飞机,飞机有特别旖旎的螺旋桨、笑眯眯的公主。机翼上有花环和一本书,还有冰激凌和鱼,这些元素体现在一个女孩身上很正常。匪夷所思的是,她在机尾画了把锤子,还有一把枪.

TOP

回复 450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不不园特会说话。

她的意思是惊叹你们数学分数不高,为什么到了考王身上发生了基因突变.

TOP

回复 455楼不不园 的帖子

嗯,等哪天我把画贴上去,你再看图说话吧.

TOP

回复 456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这啥依据啊。0-3岁,她奇傻无比。我们呢,爱那时憨憨的胖子,宠爱有加。我爹当时说我们得了这孩子,是要把她宠坏的。不过她三岁的时候就体现出来固执了,哭、玩、吃、听书,都挺卖力的,能持续比较长时间。

要说对问题深究的习惯,应该后天培养有用的,我和她爸都是不轻易放弃思考的人。
要说荣誉感,这个她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因为我们不强化她这方面。
要说自控力,这个,有点象她爸,不过她爸也没她强。.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2-5-26 03:21 发表
感慨啊,多好的孩子。挡不住孩子的飞越,小水放心瞧好的吧


这么些年,我身体力行地,苦口婆心地,坚持不懈地,就是为了让我女儿能建立其努力的目标。老妈说我从小就是目标明确百折不挠的,我也在女儿面 ...
看了你的帖子,我特有感受。

我妈是个极其自律的人,但是没能传给我。在我中小学,她经常叹气,说我内心不够要。我自认为平抚一个孩子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经受了比较多的关注,使得我的成长并不顺利。我的内心厌倦过分的关注,因此,对成功的渴望并不迫切。当我自己做妈妈了,我养了一个挺像我妈的孩子。隔代遗传?

其实Jack的爸爸问的问题,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孩子的劲头哪里来的?也跟我先生讨论,但是没有定论。我感觉我的努力有关的事情如下,到底有多大的关系,你们自己评判吧:
1、前期我比较注意起居有常,早晨是不睡懒觉的。不过到大班的冬天,她自己能起来,我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了,不是有个“懒妈出勤娃”嘛,我家的经验是:勤父母,然后勤娃,勤娃一出,父母立马原形毕露,变懒了。
2、学习一样东西,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之后实在不喜欢可以放弃,这是我在她学习轮滑初期经常提到的,她自己怎么把这个观点拓展到别的领域,这个过程我不知道。
3、经常和她观看一些适合儿童的大片,一起讨论其中的人物性格。比如冰河世纪3,她很喜欢其中的独眼黄鼠狼Buck的勇气
4、文字读物和影视读物的选择风格比较多样,不局限于迪斯尼的公主系列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6 10:41 编辑 ].

TOP

回复 464楼ccpaging 的帖子

学习习惯是根植在生活习惯中的,这是我一贯的理念。生活习惯上我是有要求的。

虽然没有要求她冬天的衣服也会穿,但是书包是从小自己背的,哪怕书包里只有一片尿布,一根汗巾。.

TOP

回复 491楼ccpaging 的帖子

人的认知的出发点是会有大不同。今天早锻炼的时候还跟邻居聊天,她认为几何简单,我认为代数简单。她认为立体几何是不用讲解的。我认为极坐标、排列组合之类不用讲解的。

现在再考虑中学的数学,我认为三角函数是核心,它是代数和几何的结合点,也是大学里高等数学的出发点。.

TOP

回复 489楼smartzoe 的帖子

充满爱和勇气的作品是最好的引导~~~~~.

TOP

回复 496楼mingchenjing 的帖子

这个就是“囚徒困境”心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28 22:31 发表


水老师再养一个,如果也是这样做,很有可能小的也和大的一样吧。
你的意思是具备可复制性?

我没有很大的把握。我弟弟的孩子,比我女儿小三岁。两个孩子个性很不一样,长处也不一样。一个专注力强、逻辑强、动作慢、思维严谨;另一个行动力强、表现力强、语言能力强、专注性相对弱。我妈妈也是教育战线的老兵了,她看到我女儿的成长,非常欣喜,就全套盘问,以她老人家强大的执行力和变通能力贯彻下去。她说结不出相同的果实,有的是在半道上就贯彻不下去,要变通再变通。例如我说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观察和工作,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妈发现在我弟弟孩子身上有作用,但是所有这些工作只能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提升,要做到和我女儿一样的专注力,要费劲得多。同样,我女儿的精细动作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点上跟我弟弟的孩子不可同日而语。很可能我弟弟孩子的专注力到一定年岁,在正确的方法之下,能够爆发出来,不逊于她姐姐。也很可能我女儿的精细动作到一定年龄通过多年的积累有个飞跃。但是两个孩子在某一方面花的精力不是等同的。

前两天跟CC沟通过,我很坦率地说:“教育原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具备她现在的特色,很多做法要变通的。”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9 07: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29 22:00 发表


所谓可复制性,就是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还是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几年前,我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过了几年,看着孩子的天性流露,认为先天因素占主导地位;现在,又认为后天因素占主导地位。

随着孩子的 ...
是这样。以前我认为后天因素应该占比较重要的分量,但是从这段时间孩子的生长,让我比较惶惑。从后天教育的情况来看,她可能会长出一些自律性。但是如此强的自律性,我认为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应该是有其先天性因素。但是先天、后天各占几成,我就说不清了。

也许跟你一样,过段时间,我又会摇摆,有另外一种看法。.

TOP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我是赞同有心素质教育的家长是敌不过机构教育的。

我认为为了糊弄考试,应试的东西,比如说计算,是要抓一下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有心素质教育的家长一定敌不过机构。这个就跟打牌一样,如果有心素质的家长,必然知道孩子的优缺点,不仅仅是素质上的优缺点,还能预见到应试的长短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在孩子短板上注重素质的积累,对于应试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所以我们本来只想就读小区内对口的公立小学。后来有朋友说不经历幼升小,哪怕是失败的经历,是不完美的人生。于是试图找个学校经历一下,当时浦东好像只有实验学校可以报名了
考的内容是机考,其实就是图形规律题目,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测试智商的题目。

只能说类似测智商的题,不能说是完善的测智商的题。另外,对于智商的测试,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不是说你智商多少分,你就一定是什么样的聪明度。

考完之后,才大致了解到,这种考试有些讲究的,比如正确率要比做更多的题目更重要。
还有就是实验学校冬季会有幼升小的补习班,这个经过了一个实验学校老师的证实,确有这个班级,提前几个月训练。
社会还有类似的不少思维训练机构。
总而言之吧,我觉得跟CC之前的观点类似。他曾说过他儿子无法在奥数比赛中胜出,他本人可以得到三等奖。其实在我看来,只是他不肯机械训练,去套题而已吧。奥数比赛的题目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确实在考察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但是问题出在,所谓的考察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大家都没做过相关的题型才有效果。否则考察的就是套题能力和准确度而已吧。
再回到实验学校的这套智商题,我觉得没有问题,在某些方面是绝对科学的。但是智商测试有个前提,那就是测试之前,孩子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否则测出来的就一定是假的IQ。这就和刚才提到CC关于奥赛的描述是类似的。
我倒是相信会有孩子当时给出的是真实的IQ成绩,因为我儿子的父母本身就确实愚钝,IQ偏低。

朋友告诉我,这次实验二面中有当场讲解负数,当场提问,看孩子的吸收程度。当时认为这个比较公正,因为大家学过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也太拔高了些。后来又觉得不对,如果连正整数的加减都没练过的孩子,整数的加减也是搞不定的。当然,也许幼升小各学校统一的认识就是忽略三十以内加减不熟练的孩子。他们无憾,我们也没啥好说的。虽然我认为小学之前不会或者说不熟练加减的孩子中,即使是从学业而言, 都不能断定他们中没有优秀的人。



我还有有些问题想要讨教的:
1. 为啥一定要报英语星级班。既然水老师的老帖强调过素质教育,而早期的核心是听。那亲子阅读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之一。而星级班会讲些什么东西,在论坛里很容易得出答案的吧。所谓的亲子阅读,无非就读书给孩子听,或者给孩子听些绘本的音频。经历过亲子阅读的孩子,如果连英语都比不过星级班出来的孩子,这个有点让我觉得匪夷所思。连我这种愚笨的IQ都不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水老师应该不大会在幼儿园阶段就动摇吧。国内的英语教育水平低的很,我给孩子读了不少的英文绘本,自己也听了不少的原版故事,这几天就听了好几遍BBC版本的长袜子皮皮,相对应的比如有的孩子报了几年星级班。我想如果幼升小面试英语的话,我儿子至少英语上会胜出的吧。当然是没比过的,也只是妄想,机构还是无敌的。。。


我可以告诉你,从单词的记忆而言,在中班暑假,我孩子是比不过星级班的孩子。从语感、听力理解力而言,我是很自信的。这个很正常。我们既不背单词,同时phonics才开个头。单词的记忆不能覆盖星级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考跟读和对话之类的,是能够覆盖的。所以你不必匪夷所思,呵呵。



2.为啥一定要停掉英语四个月呢? 英语甚至从小学开始学,也一定能够学好的,所以学前停掉本来无所谓的。但是我想你们应该在英语上也走的是亲子阅读的路子,那亲子阅读的优先级就一定是最高的。亲子阅读我想有个必须的条件,就是不能间断的读给孩子听吧。会有什么最高优先级的活动,会导致英语的亲子阅读停掉四个月呢?

亲子阅读的优先级向来在我的学前教育中不是最高的,按时作息、户外运动、社交、绘画等等,优先级都比亲子阅读高。我认为这些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都是更重要的事情。就这个阶段的智育方面的积累而言,亲子阅读高于数学,亲子阅读中,中文优先级高于英文。在整个孩子的成长期,阶段不同,优先级会有调整。

3. 我记得以前的帖子您提及过集中识字的问题,或者是007提到过,好像是只有亲子阅读不够,需要在某个阶段稍微集中识字一下。我注意到您的女儿处于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了。那么您是不是前段时间有过集中识字啊,如果没有的话,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亲子阅读,也完全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识字量啊?
在孩子开始独立阅读小说的阶段,您是否还会每天坚持读书给孩子听呢?

我已经停掉一年多的读中文书给孩子听了。我的孩子是通过集中识字突破这个平台的。原因都谈过的,我孩子不肯认字,听书听得太流畅了,太舒服了。绝对不肯以指读的方式认字。所以我只有通过饿她,逼她认字。否则听力理解力和视觉吸收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弥合不知是哪一天。在积累几百字的基础之后,通过幼年熟知的绘本带来的语感,她的认字速度大增。用幼年熟读的绘本,把里面的生字扫过,这个过程快速而轻松。这是前期素质积累带来的好处。从开始集中用熟读的绘本认字到完整阅读纯文字小说,5个月。前期的语感和理解力的积累,是极大的支撑。


4. 您提到‘当时我的女儿靠着听故事积累的语感在暑假里已经较快地突破了生字的平台,已经可以磕磕绊绊地读纯文字的中文儿童小说。这是一个上台阶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说要增加阅读时间,反正是决不能削减阅读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削减阅读时间,她向章节书过渡的这个过程将功亏一篑’
英语停掉,语文也在咬牙坚持不削减,是因为数学的缘故吗?孩子学前需要在数学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吗?

前面说过,中文的优先级是高于英文的。按理在这个阶段,英文的优先级应该高于数学。但是应试迫在眉睫,数学没有前期的积累。也是我的疏忽,觉得孩子逻辑不错,到时候应该自然而然地能学好。在以前的安排中,觉得到三年级把数学的优先级提上来也是来得及的,所以就在自鸣得意中忽略了数学的积累。你既然参加过这个考试,应该知道这种考试如果不作准备,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好的。同时我认为英文积累的语感能够覆盖应试,所以暂时下调英文优先级。三月底之后恢复英文的优先级。

至于英文被暂时性挤掉一部分时间,不是数学占用时间太多,而是我不愿停掉其他的诸多教育。事实上,每周只有2、3、4晚上可以弄一下数学,周五晚是棍打不动的纯放松,周末有聚会。我女儿在周末两天的下午和晚上带表妹玩,陪她画画、过家家,还要给她读中英文故事。中文是她真的认识字,会读;英文是背。也算是另类的亲子阅读。周一要去画室绘画,周一的数学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用来回味想通的问题。四个月时间,加减零起点,每周三天,两个小时之内,还要保证中文阅读时间。数学上的时间多嘛?

此外,如果我肯顺顺当当地讲,这个时间应该也够了。但是如果要孩子自己先想,要培养她自己理解题意,这个时间根本不够塞牙缝。要不是孩子后来自己早晨加了半小时的图形琢磨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够覆盖应试的数学启蒙,那是天方夜谭。看你怎么选择了,你选择的是讲解、理解、记忆,可以少花时间;选择的是猜、犯错、一再犯错、点拨、再猜、理解、记忆,时间是大大地不够。但是后者可以不惧应试题目的变化,就是俗称的“学得活”。“学得活”的保障是什么?时间。虽然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追求“学得快”,但是我既然开始了数学的启蒙,就不能完全地妥协,否则学龄前就追求“学得快”,到中学,学得不活必定学不快。

其实我的孩子学习数学的时间不止2、3、4晚上的四十分钟。有一部分时间我没法统计。她在玩耍、坐地铁甚至看中文书看到一半会跟我谈她想通了什么问题或者是还是想不通什么问题。这就是我让她反复念题记在心里,同时利用她性格,才能做到的让她自己思考。自己思考的时间是没法统计的。但自己思考的时间是极其重要的,这就是素质对应试的支撑。

问题,是因为孩子正好同岁,我的IQ显然低的可怜。但也在试图抵制机构补习班的诱惑。除了钢琴外,我们并未上任何班。时间分配我们也很类似,只是你们的画画,我们是音乐。主要的教育活动除了玩就是讲故事。大班后,想起来教数学,直接用的美国数学教材,CC好像提及过这类教材。

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展示一下即使在低龄阶段,素质教育——基本素材的广泛积累以及自我思考的发端,已经能够给予应试以不错的支撑。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腾挪,我们也要坚持有质量的生活。所以,走下去。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30 10:51 编辑 ].

TOP

回复 534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把我回的内容用蓝色标示出来,以方便阅读。怎么看不到蓝色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