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奥数班孩子:“请救救我们……”

回复 59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2. 我告诉你世界上当今最为牛逼的两位数学家(年轻,水平高超,请多多关注他们,你的发言会更令人信服),一个叫陶哲轩,一个叫吴宝珠。这两个人全部都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而且都是小小年纪就得了金牌。
========================================
俺仔细查了查:

陶哲轩的小学数学是他父母,主要是他妈妈教的,他父母是中学老师。怎么教的,不见于外。他的初中高中数学是在学校里边学的,提前进了大学去听数学课。至此跟奥数没神马关系。他9岁开始到大学学数学,第二年开始参加奥数竞赛。前几次都输给了中国考生。记得他还抱怨过不公平,中国有教授级的数学老师专门研究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对学生进行训练。最后一次,他上大学第四年12岁,终于得了金牌。其后他在高中把数学以外的其它科目完成,还对历史产生了兴趣。16岁获得学士学位。

吴宝珠的父亲是应用数学系的博士和物理教授,母亲是医学副教授。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河内最好的重点学校(主攻奥数竞赛)学习。吴宝珠说,“天才学校有很好的系统来组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参赛选手们都是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我们通过了许多考试,就像是体育竞赛,年轻人都喜欢体育,但我不喜欢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因为有太多的挑战项目,准备参赛和参赛的过程都非常紧张。我参加过两次这样的竞赛,一次在1988年,参加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得了满分和金牌,但之后我对参赛不再有兴趣了。后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第二次参加了奥数竞赛,也得了金牌,但这一次我真的没有多少乐趣。”

显然,顶尖的数学家会做奥数题和做奥数题成为顶尖的数学家,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命题。.

TOP

回复 74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顶尖的数学家会做奥数题和做奥数题成为顶尖的数学家,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命题。

讨论到数学,逻辑表这么混乱。.

TOP

回复 75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陶喆轩在参加奥数比赛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高中及以前的奥数课程,得金奖的时候已经几乎完成大学数学的专业课程。
打个比方:
陶喆轩是个有全面素质的专业选手,而那些中国选手不过是经年累月练了一个投篮动作而已,而奥数不过就是一场投篮比赛。.

TOP

回复 80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看来你对篮球也缺乏了解。要不说一个你喜欢的运动,我再试试给你打个比方?.

TOP

回复 82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我的乖乖,这还不算奥啊。
============
我不认为上奥数班跟在大学上数学系可以相提并论。市面上的奥数教练,你不妨查查他们的毕业证书,就我所见的,专业数学系毕业的也是凤毛麟角,更加不能跟数学系的教授比了。

那位记者要是看到这些文字,估计他要疯掉了。
=====================
那位记者疯不疯掉,这跟我们的讨论有逻辑关系吗?俺怎么看不出来呢,请赐教。.

TOP

回复 83楼ccpaging 的帖子

上面还只是说了老师的不同。实际上,考虑到西方大学教育之不同,其大学同学讨论水平之高,别说高中这些奥数同学赶不上,连专业数学系的研究生班都赶不上。以陶喆轩所受的这些专业水准的综合教育,奥数拿奖是必然的。

另外,以我自己对奥数和数学的理解,这两者是不等价的。恐怕有必要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混为一谈的话,这个讨论很难进行下去。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8 15:03 编辑 ].

TOP

回复 85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华罗庚(汉语拼音:Huà Luógēng,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TOP

回复 85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在大学数学专业里边,你说的这些人,除了华罗庚,俺都没听说过,也没有在有分量的数学论文里边见过。

俺很想知道,这些人分别在哪个数学领域里边有神马贡献?.

TOP

回复 88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可以。也敦请您还是饶了数学吧,再不要把奥数和数学看成是等价的,并混为一谈。

再明确而简单地解释下:奥数跟数学的关系,就像花式扣篮比赛与篮球联赛的关系。当然,如果要说成是篮球啦啦队选拔赛与篮球联赛的关系,肯定是不合适滴。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8 15:45 编辑 ].

TOP

回复 90楼小美女妈 的帖子

俺不好意思说的,怕给老师们丢脸。凑巧的是,沈南鹏是俺的学弟,他基本是学奥数长大的,也是奥数的金牌获得者,也许看看他对奥数的理解可做参考。

以下摘自: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69373/5451662.html

   第一部分 从“数学天才”到MBA 放弃优势只为更优

  从做优秀学生到成为投资人,沈南鹏对自己的要求可以用“严苛、完美”来定义。每一个成长的环节上,他的很多选择看起来都是顺势而为,不是严格的计划产物。他懂得放弃,还知道放大优势、弱化劣势,并贯穿在每一个选择的节点。

  少年时期的沈南鹏要求自己在学习上拔尖,曾经把自己的梦想定义在数学领域,想术业有专攻,成为一名数学家。那个时候的沈南鹏,热爱学习,数学成绩优异,拿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赛区第一名,这些成绩在中国国内简直就是“数学天才”的代名词。但到了美国留学后,一切都变了样。

  读书,要读到最好

  能把读书做数学题作为乐趣的学生简直就是个异类,学生时代的沈南鹏就是这种异类,其最大的动力来自好胜心和好奇心。

  学生时代沈南鹏是个绝对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小学二、三年纪时就显示出了对于数学的强烈兴趣,做数学题甚至成为沈南鹏少年时期的最大爱好。那个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沈南鹏在参加中考的时候,几门功课的满分是600分,沈南鹏考了594分!从小到大,沈南鹏得到的奖项包括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赛区冠军等。

  对于自己中学时的优异成绩,沈南鹏现在甚至有些后怕――担心自己陷入“高分低能”,“在当时中国的考试体制下面都鼓励孩子拿最高的分数,却忽视了书本以外的东西。孩子读书成绩不错,但是能不能适应社会,会不会高分低能,这些都是我对于高分的担忧。”

  当时沈南鹏认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读好书,成为读书最好的学生。从小学迷上数学后,到了中学时代更是很少关心功课以外的东西。为了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沈南鹏每个星期在上海市少年宫数学组花两三个小时参加少年班。“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说你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你有时间的投入必然产生回报。”沈南鹏后来回忆说。

  自己对于数学最在行,就把数学的学习做到了极致,充满“数学天才”光环的少年时代,让沈南鹏毫无意外地进入了理想中的大学――上海交大。

  告别数学,不再“把熟练当成天分”

  沈南鹏在去美国留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在数学方面有天分,认为自己努力了就一定可以成为顶尖数学人才。事实证明他错了。

  沈南鹏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毕业之后又选择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原因是想成为数学领域的“牛人”。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后,沈南鹏却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数理方面没有特别的天才,数学并不适合自己。“这么多年数学的训练,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便误以为自己能成为数学天才和专家,但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沈南鹏发现自己的优异数学成绩除了来自于兴趣外,相比那些真正有着数学天分的人,自己在这方面并无优势,自己错“把熟练当成了天分”。正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学习和反思,让沈南鹏发现自己成不了数学领域的佼佼者,因为“牛人”太多的数学系,自己这个中国的中学生数学冠军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选择自己没有优势的行当等于失去了成为顶尖的机会。那个时候的沈南鹏,已经开始接触到美国的商业社会,而1988年出国之前,中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开放状态,被美国商业社会和华尔街浓厚的投资氛围所影响的沈南鹏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我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原本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学家。结果却发现即使我没有这个能力,但也可以向其他方向发展,比如说证券、商业等,都是很好的方向。”最终,沈南鹏报考了耶鲁大学MBA。“觉得自己现在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沈南鹏说。那是1990年,那个时候,国内的人还不知道MBA为何物,而数学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恰恰是学习MBA课程的优势条件。.

TOP

回复 96楼小美女妈 的帖子

曾经仓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学和被灌输,感觉是不一样的。畅游和在压力下的坚持,感觉更是不一样。.

TOP

回复 94楼冬瓜爸爸 的帖子

像我们班上的同学,基本都木有上过奥数班,而又在奥数比赛里边得了个小奖,才算是真正的奥数得益者。能进数学系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更是幸之又幸。原来在学校的时候,还真是不知道小沈同学为了学奥数,遭了这么大的罪。估计就算知道,也无法理解。

其实,在这楼里边,俺还没有反对过奥数。只是觉得,要学奥数,也实在是没必要用谬论来支持。何妨试试直言:额就是要学奥数,任你们有天大的道理,额都要去学。

其实,俺才不在乎,谁学奥数或者不学奥数,爱学不学。.

TOP

回复 99楼伊万豆夫 的帖子

豆夫兄说得好。存在是学奥数最大的理由。冬瓜爸爸完全没必要再去找额外的神马理由。在旺旺网上,有关奥数的讨论,介不是第一贴,多半也不会是最后一帖。曾经,奥数老师和学生父母找过无数理由,结果都站不住脚。但支持奥数者,最强有力的武器,一是存在即合理,二是小升初。一旦祭出这两件武器,无往不利。道理非常简单,事实高于所有的理论,不管逻辑如何正确、严密,只能解释事实,无法扭曲事实。

但是(介个“但是”不是一般二般地令人讨厌),记者的报道中,孩子们在奥数班上,用纸飞机向大人们发出“请救救我们...”的信号,介也是事实啊。不管基于神马理论,为人父母的总不好意思不救救他们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8 22:25 编辑 ].

TOP

回复 122楼白色 的帖子

抵达彼岸,再入题海,无涯无尽,不死不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