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我们的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

我们的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

我们的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对道源寺尼众开示

问题三、

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自己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但外境来了,还是过不去,想不开,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我们多虑了。当你要真正知道是假的时候,假的它就不存在了。比如说我们当知道一个馒头,它就是馒头的时候,你说叫这个馒头生起萝卜味儿,它不可能的。你再怎么想它也是馒头味儿。所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那为什么我们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但外境来了还是想不开,过不去呢?就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是假的。只不过是从书上和师父讲的,知道了一些理论,说是假的,但是没有经过实践。如果经过实践以后,没有放不下的。

比如说,有一句话叫,“悟后起修。”为什么悟后起修呢?因为他悟后明白了什么是修行的道路,在修什么,我的本体是什么?当明白以后,他会真正的开始修,就不会走错路了。所以当你明白外境是假的,还会对外境有个执著吗?它就没有了,它就破了。当然悟后他还有他的习性,有他的余惑,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明白一切都是假的,外境来了还过不去,想不开?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是假的,应该从实证去知道,不能光从理论上知道。理论只是一个助缘,是一个指导。你想真正知道假的,还得通过实证。

过去祖师大德有那么一句话,“风吹草动,无非是般若”。为什么风吹草动是般若呢?就因为风吹草动能让你觉悟,能知道风吹草动也是假的。所以说六祖在《坛经》就讲:“仁者不是风动,幡动,是你的心动了。”六祖为什么对两个争执的人去讲述这番话?就是说这两个仁者发现了问题,发现了这个假。但是他们不知道所以然,不知道是什么根本原因引起的。但他们已经发现假了,所以两人争执不休,他说是风动,他说是幡动。不是说这两人很笨,不懂得,他们已经发现问题了,在讨论这个问题。而六祖已经彻底地实证这个问题了。也可以说六祖看到他们俩在争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看到他们的心,不是顺口说的,所以说是“仁者心动”。

如果六祖没有看到他们的心,顺口就说,套个规律,套个公式说是“仁者心动”,那就不成为六祖了,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心在动,而去说他们的心在动,这就犯了妄语。我们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有人说“这个苹果是好吃的,那个馒头好吃,”他就走过去了,说“馒头也不好吃,苹果也不好吃,是你的心起了贪念。”实际上不光是别人心起贪念的问题,你同样也犯了个妄语。因为你并不知道说这话人心里的实际情况。一个罗汉也会说“这个苹果好吃,这个馒头好吃。”他也不会说,“这个是假的,那个是假的。”因为罗汉他是实心者,不妄语者。

所以说真假必须有实证来讲,没有实证就是再好的语言也要放下,我们的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你不老实,虽然嘴上很利,很能说,讲了很多的理论,要知道这是障道的因缘,它不能得道,而且还障道。我们往往会把假的当成真的,有一句话“谎言说千遍变成真理了。”我们就会堕落那里去了,你说多可怕。所以说我们修行,就要一个老实劲,老实。

因为我们的修行,大家已经有一定层次,而且也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了一部分的真实,但是这还不行,还应该进一步努力,从内心下功夫。比如说我们通过学戒、背经、诵经、讨论问题……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真实,但这里容易有一个岔道,讨论问题都一定要记住要真实,不妄语。是佛说的就是佛说的,是别人讲的就是别人讲的,如果是自己体会到的可以不讲,可以不说是自己体会到的,但不能把别人的成绩归为自己的,这个不行。

为什么要反复注重这个问题呢?就是末法时期,人的妄语业越来越厉害。我也看到了一些讲法,有些理论讲得确实很好。我听了半天,最后一琢磨这都是佛说的,并不是他自己实证的。但他说的口气,完全是自己的实证,也就是倒果为因,把佛的理论变成自己的理论了。并不是你通过了实证,证得了佛的理论,这变成你的理论,这对。但是你把佛的理论拿过来就变成自己的,就像包装一样,而不说明是佛说的,实际上就犯了盗窃。当然了,对初学佛的人,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么高。对我们来讲,就应该要求高一点。

今天特意给大家讲这一块,一定要加小心,特别是有文化的人,认为我文化高,要比别人强。你不知道,你文化高正是一个障碍修道的地方。文化高也就是八难之一啊,很容易生起自己的知见而不闻佛法。所以说文化高的人怎么办?一定克服这种慢心,把这种慢心放下。要少说,要多做、多谦虚、多谨慎,这才是文化高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注意的事情。

(编者注:八难:八种得闻佛法的障难。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造成得闻佛法的障碍,故总称为“难”。

  一、地狱难。二、饿鬼难。三、畜生难。此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得闻佛法,即使得闻也很难依之修行。

  四、无想天难。言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所以无法得闻佛法。

  五、北郁单越难。即北俱卢洲,其人寿一千岁,果报殊胜,但没有佛法。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佛法难至。

  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业障深重,诸根不具,形成见闻佛法的障碍。

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难以相信出世正法,不肯下心修行。

八、佛前佛后难。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佛的教法不存于世,没有机缘得闻佛法。)

为什么外境来了处理不了呢?就是因为我们有妄语的成分,所以处理不了。我们都知道佛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五百罗汉用禅定力驱除一条恶龙没驱动。后来来了一个法师,不用禅定力,只说:“贤善远去。”一句话那龙就走了。这五百罗汉就问他 “你用什么功夫把它驱走的,也没看你用禅定力啊?”他说:“我就因为严格持戒,持轻戒犹如重戒。”就持轻戒为重戒,一句话那龙就走了。

那龙它怎么懂戒律呢?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说明一个问题,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龙听到这句话它就走了?是龙明白戒律才走的,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谁来讲一讲?华性(比丘尼)讲。

弟子答:因为他心真实。

师父:心真实,怎么真实?什么叫真实?亲应(比丘尼)讲。

弟子答:持轻戒为重戒。

师父:这都是我刚才讲的,这哪是你讲的。你讲讲你的体会,我现在是问你体会。

弟子答:弟子忏悔,因为持戒不清净。

师父:先别忏悔,我不需要听忏悔,我想听你讲。

弟子答:不会。

师父:亲普(比丘尼)讲。

弟子答:一个是守戒,再一个无我,能舍去自己去做。

师父:这个问题,谁还能讲?亲弘(比丘尼)讲。

弟子答:因为他持戒的时候使用了定力。

这么多人讲,就亲弘把它讲对了。为什么?因为持戒才是最大的定力,是真正的定。不像有的书上(解释)说的他没入禅定,他虽然没有做那种禅定功夫的表现,但他是一种真正的定,所以说龙不得不走。所以持戒清净,这个是能超过五百罗汉的大定力。你看看这么简单一个问题,也这么深一个问题,亲弘能答出来。号称佛学院的,号称持戒精进的,号称行力第一,你们这三个人还没答出来。为什么没答出来,你们的脑子比亲弘脑子笨吗?不笨,就因为你们太聪明了。这就是我们学佛所暴露出的弱点,因为我们心里有了知见,它就有了障碍。亲弘她没有那种障碍,“反正我就是傻,我就傻到底,我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平时观察问题和说问题,我就是直来直去,想到的我就说。”她就养成这个习惯,等真正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心它就能解决问题。

大家也都听到了,看到了,我讲的大家也有所体会,就是说智慧要来源于真实,不来源于知见,所以一定要克服知见。有的人放不下,说:“我这佛学院白学啦,我那个大学白念啦,我那教授白当了,我还硕士哪!”那些东西在世间法确实很有用,你利用好了,它可以广度众生,你利用不好反而障道。我们首先要克服的是别障道,然后再考虑利益众生。光考虑利益众生了,把自己的道都障住了,内外不真实,怎么去普度众生啊?如果我们心里真实了,再加上辩才无碍,那才能广利众生。不是说文化不好,而是一定要克服它带来的弊病。

说心里话,我看到你们能说能讲,讲出的道理很真实,我从内心里佩服和赞叹。但今天讲到这儿,我要提醒大家,就是说应该把它变得更真实。等遇到境界就不会存在“想不开,该怎么办了”的想法。我们知道佛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只要相信“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说“依教奉行,万一和戒律冲突怎么办?”它会吗?它是不会存在的。我们光恐惧、害怕,没看到真实做的时候,反而有一个更持戒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生起来。好,这个问题就答到这儿。.

TOP

真是好文章,对于我们刚刚开始修行的人,容易把妄语当成方便,很容易自己骗自己:我是为了谁谁好什么的。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妄语,挖到心底了才发现,打妄语最深层的原因,不是贪就是嗔,可是,这一点真的好难克服啊!.

TOP

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
.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