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蔷薇处处开》——龚秋霞“演而优则唱

<<蔷薇蔷薇处处开》——龚秋霞“演而优则唱” 龚秋霞(1918-2004):她率先在电影中自演自唱,开创了“演而优则唱”的先河。可以说,龚秋霞是当时为数不多可以和周璇相提并论的影歌巨星。.

附件

龚秋霞243.jpg (2.97 KB)

2010-3-31 16:06

龚秋霞243.jpg

TOP

《给我一个吻》——张露

《给我一个吻》——张露:给我一个吻小时候听这首歌,当时的反应是皱皱眉头:“这个女的不知道要做淑女的啊,简直流氓!”所以,凡是唱这首歌的女歌星,都被我定性成“流氓”了。后来问老爷爷(注,此老爷爷是旧上海一小开),他说:这歌是张露当年翻唱的,原来是一首英文歌曲《Seven, LonelyDays》。还说那时候他顶喜欢张露,觉得她唱得很亮,好像整个人心都点亮了。

香港歌星杜德伟的母亲就是张露。

张露(原名张秀英,英文名:CHANG Loo,1932年1月21日-2009年1月26日),生于江苏苏州,于香港病逝。张露是1940年代至1950年代的上海国语女歌手,有“中国歌后”美誉之称,其代表作是《你真美丽》及经典代表《给我一个吻》。.

附件

200px-Zhang_Loo.jpg (16.01 KB)

2010-3-31 16:12

200px-Zhang_Loo.jpg

TOP

小美女,huang,我歇会儿,你们继续哦 .

TOP

回复 224#almading 的帖子

先说雍福会:上海人喜欢用“吃”来表达喜欢之情。常来雍福会的人大都“吃”伊的环境。永福路鲜见车水马龙,门对面是德国领事馆。房子是上世纪初建造的欧式风格建筑,几经变迁: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瑞金医院名医邝安坤的官邸,1980年后的21年间是英国领事馆,2001年被上海第一代服装设计师汪兴政看中,向兴国宾馆租了十年欲造一个私人会所。本来半年后开张,可汪兴政设计入了迷,稍有不满意就推倒重来,整整三年时间精打细凿,2004年3月雍福会才打造完毕。开业以来,不少中外名流均已成为这里的座上客,其中包括法国总统夫人贝尔纳黛特·希拉克,卢森堡首相容克,欧盟执委会副主席帕拉希奥,微软CEO陈永正,高尔夫球大师加利·皮亚,法国指挥大师威廉·克利斯提,电影《英国病人》男主角拉尔夫·法因斯,NBA球星姚明及国际巨星成龙、张曼玉等。解放前是谁的公馆我继续考证哦。.

TOP

回复 224#almading 的帖子

德领馆:徐汇区永福路2幢花园相连的独立别墅,就是德国驻沪总领事馆,一幢是总领事办公场所,一幢是官邸,都是上海市保护建筑.据说分别是解放前上海的煤炭大王和纺织大王的私人住宅.除了独到的造型、精心的设计建筑外,两幢别墅都拥有很大的花园,这在市中心是很难得的.拥有博士学位的芮悟峰Wolfgang Rohr总领事对于这样的办公和居住环境显得特别满意.他经常在花园里举行Party..

TOP

回复 223#小蹦妈妈 的帖子

呵呵,谢谢,谢谢侬,伊拉老辛苦额,还要谢谢侬早上8我额花.

TOP

说说永福路

永福路:低调而奢华  

  
  永福路是那样短的一条马路,这个路名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的时候,风力微乎其微,而在另一部分人耳边刮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小一部分人,用上海切口说,是“懂经”的。因为他们了解,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两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多少年前在国门紧闭的时候,永福路是那样的寂静,不通公共汽车,也难得有其他车辆经过,住户很少。尤其是湖南路到复兴西路那一段,有全副武装的部队战士日夜站岗巡逻。那些士兵一律的年轻英俊,身材挺拔,遥遥相对,站在英、德领事馆门口,就像欧洲美男子阿波罗雕塑似的,秀美而高贵。  
  
  后来国门打开了,很多年轻的和已经不年轻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拼命学英语,学德语,然后来到永福路 244号英领馆和181号德领馆门口排队,等待一周一次与签证官面谈。排队的时候,队伍里压抑着一股紧张和兴奋的感情,但没有多少人会互相交谈,他们心里都有一些底,不愿意透露给竞争对手。他们的表情矜持,有一些高傲在里头。当手机还叫“大哥大”的时候,他们常常掏出来看一看,显摆一下,外松内紧。而手机变到玲珑精致以后,他们反倒偷偷地掏出来,走到街角压低声音说话了,外紧内松。  
  
  永福路的原名是古神父路,路上的梧桐树都很有些年头,一到冬天,有些树干上会卷起一小块树皮,露出它坚硬的内在。春天到了,老树皮又返出青绿色,上面有一个个圈圈,像哪个动物的眼睛,又像是一树杆的迷彩。夏天,梧桐树冠张开它巨大的伞盖,遮蔽烈日。骑车的人,经过永福路会有一阵阴凉拂面而来。而秋天常常是一夜之间来到的,早晨醒来俯身一看,梧桐树干飘摇,黄叶已是一地铺满。金灿灿里带着些许的忧郁。  
  
  说起来德国人还是古板,领事们搬去另外的地方办公了,馆还保留着,是一幢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现已被列为国家历史保护建筑。英国人就比他们决绝多了,拜拜以后就没有了影子。英国领事馆原址占地三亩,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搬走的时候花园已经破败不堪。据说一个叫汪兴政的上海第一代服装设计师走过路过被它吸走魂灵,买下来,经过三年隆重装修,改变成叫“雍福会”的高级会所。 “中西合璧、冲突而和谐”是汪先生在这件大艺术品设计上的刻意追求。雍福会的主楼是典型的复古西洋建筑,但是漫步其中很多人都会以为置身一个古老传统的中国大家族的宅院。其中的装饰和摆设均独具匠心,2004年被评为全球最佳会所第二名。亚洲华尔街日报对它的评价是“给你了解二三十年代上海豪门的奢华生活。”  
  
  雍福会内有吃有喝有玩乐,可以说是上海最高级的夜生活消遣场所之一。价格处于顶端级,采取会员制,门口警备森严。一到晚上高级轿车烟似的驶来驶去,名媛绅士如各国使领馆的大使、领事,在商界活跃的企业家、金融家、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和这些圈子若即若离的影视明星们款款而来,而窈窕美女配大腹便便的老板也屡见不鲜。有一个妙龄少女住在贴邻,她的同学无不羡慕,献计让她每晚去轿车面前假装跌跤,好像改变命运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还有好笑的是,现在上海时尚界出了句流行问候语:昨天阿拉在雍福会,侬呢?  
  
  永福路123号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进进出出的知识分子均穿着整齐、严谨,戴一副眼镜,中规中矩,这些编辑是需要牢靠一点的,因为他们负责编写小孩子的教材,下一代成才都靠他们的良心。出版社门口有个书店,每年有两次最繁荣的时候,就是中小学学期前。他们供应一种叫“教参”的东西,原本是给教师看的,而家长却要想方设法弄回家给小孩子看,早早地掌握老师教学的走向,领先一步。有一次队伍如长蛇般,有一个住在隔壁的记者新闻敏感性发作,赶快回家拿出相机去拍。结果被一群家长痛打,眼镜都掉在地上踩碎了。  
  
  永福路复兴西路转角是一幢颇为雄伟的六层公寓,叫良友公寓。良友公寓有三个出入口,两个门牌是复兴西路,一个是永福路 68号。良友公寓住过一些名人,比如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上海电影厂厂长、驾机投奔祖国的飞行元老、纺织界科学院士……有孩子在国外发展的不在少数。良友公寓虽然上了点年纪,但是骨架端的是健朗,房管部门每年都要搭脚手架刷新一次,兴致之至会在面西的地方绘上一幅巨大的青藤绿叶图。  
  
  良友公寓的对面有一幢四层楼豪宅,属于解放前上海滩报业大王史量才的私宅。宽阔的前厅,明亮的中厅,玻璃屋顶天棚。外立面灰色,端庄敦厚,屋檐、窗栏欧风设计。主人旅居国外难得回家,每当宴请宾客,整幢宅院霓虹闪烁,人影憧憧。主宾穿着中式服装,有胡琴声、喝彩声传出来。年卅晚上和年初五,那个院子是永福路上鞭炮放得最酣畅的。  
  
  过了复兴西路的永福路 52号还有一幢著名建筑,是建于1932年的西班牙式建筑, 高两层,有地下室。墙面为弧线形水泥拉毛粉刷,较平缓的屋顶铺设西班牙筒瓦。南立面有半圆拱券敞廊,敞廊上二层露台设有棚架,整体舒展而开敞,地中海建筑风味浓郁。上海 电影厂文学部曾经设在那里,是很多文学青年的圣地。这块宝地几经易手,现在属于上海电影集团。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电影放映厅,时不时地会放一两场过路的内部电影。如果你细心,可以在一些老上海的电影里抓到这幢房子的画面。如今,拱形门廊、铁花门楣、壁龛都修复过了,室内室外幽雅协调,原汁原味。  
  
  永福路的街坊平和安详,常常会有一掠而过的老人让你觉得面熟,他们的脸上往往浮着些见过世面的宽容,晚饭过后,有年纪很老的夫妇挽着手臂出来散步,喁喁私语,好像美国电影《金色池塘》里的简 *方达和凯瑟琳*赫本。也有贵妇或者保姆牵了爱犬出来遛跶,永福路上的狗也显得十分文雅,或婀娜或懒散,款款而行,轻易不会朝行人乱吠。8点半钟的时候,暮色落下,居委会的摇铃声准时而至,煤气呀,门窗呀,大家要当心呀,一声声温软的劝告隔窗穿入,细丝般抚慰你的心灵。  
  
  一条永福路,典雅、美丽、奢华尽在不言中。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1:14 编辑 ].

TOP

1928年的外滩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1:26 编辑 ].

附件

1928年的外滩.jpg (71.01 KB)

2010-3-31 21:26

1928年的外滩.jpg

TOP

徐家汇天主教堂原貌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1:27 编辑 ].

附件

徐家汇天主教堂原貌.jpg (27.4 KB)

2010-3-31 21:27

徐家汇天主教堂原貌.jpg

TOP

1938年外滩公共租界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1:28 编辑 ].

附件

1928年外滩公共租界.jpg (24.32 KB)

2010-3-31 21:28

1928年外滩公共租界.jpg

TOP

国际饭店门口的街景,30年代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1:29 编辑 ].

附件

国际街景.jpg (29.6 KB)

2010-3-31 21:29

国际街景.jpg

TOP

回复 235#almading 的帖子

旁友勿要客气.

TOP

30年代闹市街景一角.

附件

30年代闹市街景一角.jpg (111.55 KB)

2010-3-31 21:34

30年代闹市街景一角.jpg

TOP

在电影院 前卖零食的小贩。 Capitol Cinima应在北苏州路与乍浦路交界处。.

附件

街头小贩.jpg (30.05 KB)

2010-3-31 21:40

街头小贩.jpg

TOP

兰心大戏院原貌.

附件

兰心大戏院.jpg (35.69 KB)

2010-3-31 21:41

兰心大戏院.jpg

TOP

美国记者拍摄的1948年外滩赛龙舟大会,这个用的菲林是最早期彩色的,不是后期染的。.

附件

48年赛龙舟大会.jpg (26.19 KB)

2010-3-31 22:08

48年赛龙舟大会.jpg

TOP

回复 241#小美女妈 的帖子

亲一记.

TOP

huang不来了?我要休息会,小美女,你忙一会哦.

TOP

历史的味道 寻访旧上海那些名媛的故居

陆小曼,1903年农历9月19日出生在上海南市孔家弄,比张幼仪小3岁,比林徽因大1岁。是一个肌肤白皙、眉清目秀、机灵聪明的女孩。小曼的母亲曾生育9个孩子,不幸先后都在幼年和青年时死去,只剩下排行第五的小曼。小曼是陆家惟一的孩子,体弱多病,从小娇生惯养。比起一般女孩更骄慢、任性。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是大城市的姑娘。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初住在上海环龙路(今南昌路)花园别墅11号,这是一幢三层洋房。后又迁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923号,那是一幢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洋房。陆小曼租了一幢,每月租金银洋100元左右。

出事的前一天,志摩遇前夫人张幼仪,出于关心,她劝他不要搭这班邮机,她感到太不安全,谁料一语谶成,亦奇是也。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年仅36岁的诗人竟不永寿,真悄悄地走了,陆小曼在四明村的家里,睹物伤情,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1965年5月,她在临终之际一再表示,愿立一碑于志摩墓侧。此情绵绵至死不绝。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3-31 23:07 编辑 ].

附件

陆小曼.jpg (57.94 KB)

2010-3-31 22:59

陆小曼和她的故居

陆小曼.jpg

TOP

席与时故居

上海东平路1号的席家花园,原是一处占地三亩多的老式花园洋房,内部装潢非常讲究。这个地方现在是席家花园酒家旗舰店,闻名海内外。

席家有8个孩子,一男七女。席与时是席家六小姐,圆圆的脸,皮肤白皙,一对大眼睛总是流露着温柔和同情心。她在读小学的时候,看到那些小叫花子生活得很痛苦,深为同情,由此萌发了一个志向——长大了一定要当老师,而且要当盲童的老师!

“抗战”中席家接连遭受厄运,“抗战”胜利以后家境大不如从前。1948年她去美国读书,从此离开了席家花园。

但是席与时总也忘不了那些流浪上海街头的可怜盲童,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她选择了主修社会学、辅修心理学,大学毕业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读了两年师范,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又设法学习了盲文。然后,她来到纽约郊区,进入纽约州政府办的一所当地最大的盲童学校当教师,终于实现了她童年时的愿望。.

附件

席与时和席家花园.jpg (143.39 KB)

2010-3-31 23:03

席与时和席家花园.jpg

TOP

宋氏故居

在走进故居的一刹那间,有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分不清是历史还是现实。绿树掩映中的楼房,草坪、石阶、拱门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静谧气息,岁月的河无声流过,却更像是凝伫在这里,在风拂过树叶的低语声里,在阳光透过树梢投射在墙面上、过道里、草坪上斑驳的阴影里……仿佛时光倒流,伸手就可以触及历史,走进那房子就可以见到人。这时,我想到宋氏三姐妹的传奇、一时辉煌的宋氏家族……

“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内史第”坐落于上海浦东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是一座三进院落的清代江南名宅,此处原为清咸丰九年名人沈树镛所建,因其官至内阁中书,故得名“内史第”。一个“内史第”,曾先后走出了宋氏三姐妹等宋氏家族成员。

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继承了母亲的美貌,也承享了父亲的财富。那时她们相互之间友爱甚笃,亲密无间。稍长后,又都在美国受了西方民主主义的教育。然而,在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大风暴中,她们却分道扬镳,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附件

宋氏故居.jpg (74.51 KB)

2010-3-31 23:05

宋氏故居.jpg

TOP

周璇故居

周璇的旧居位于海格路(今华山路)枕流公寓六楼。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在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楼”之称。

周璇住的是六楼的一套150平方米的居室,装修考究而华丽,钢窗、檀木地板均为西班牙式样。据一位在公寓里住了50多年的老人说,枕流公寓的英文名为Brookside Apartments。brook,即水流动的小河、小溪,Brookslde Apartments可直译作“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这座公寓曾住过许多知名人士,而周璇则是最早迁入的,且一住就住了25年。

沐浴在夕阳余辉中的枕流公寓。就像是一首被记忆突然渲染的岁月之歌,灰色的墙面、嫩绿色的植物,如同一道道生命的痕迹。即便没有感受,没有追忆,但只要有电影,那么属于上海滩老明星们的那份记忆往事,就永远不会老.

附件

周旋故居.jpg (72.1 KB)

2010-3-31 23:06

周旋故居.jpg

TOP

张爱玲故居

常德路195号,一座过去叫做”爱丁顿”现在叫”常德公寓”的意大利式的建筑,已经斑驳,但依旧显得鹤立鸡群。不远就是闻名上海滩的避风塘风情街和爱玲笔下的电车场(现也正在被拆除)。

轻轻走近,鼻子就触到老房子特有的霉味儿,这一团混沌不清的气息,仿佛还在如泣如诉地回忆着那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爱丁顿公寓是张爱玲和姑姑住得最长久的公寓,1939年在51室,1942年以后在65室。张爱玲在此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经》《花凋》。此期间还发生了另一段重要的故事,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相爱到秘密结婚。

北墙上还留着昔日爱丁顿公寓考究的木质旧信箱,最下面一格的51号信件箱是张爱玲的信箱,上面放着一份晚报。走上六楼,左手便是张爱玲家的大门。墙上的涂料和门上的油漆虽已剥落,但不掩昔日的豪华。大她15岁的胡兰成第一次拜见张爱玲,按响了这个门铃后,吃了闭门羹。张爱玲通常不见生人,他只好从门缝下塞进了一张纸条。当时的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人也常揿响这门铃,以求得爱玲那炙手可热的文字.

附件

张爱玲故居.jpg (62.24 KB)

2010-3-31 23:08

张爱玲故居.jpg

TOP

阮玲玉故居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绝笔,含恨服毒身亡。阮玲玉的名字载入中国电影百年史册,这个悲剧人物居住、自杀所在地,位于新闸路1124弄9号——沁园。

一路行过来,风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白兰花的香味,让人触景生情,一下子回到那蜡黄蜡黄的岁月,遥远而沧桑。老洋房门前光影迷离,暗红色的墙面、油漆斑驳的门窗,让人想到阮玲玉之死——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男人,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完善的人生不受玷污。为此,鲁迅先生特意献上了一篇悼文——《论人言可畏》。

这幢西班牙式洋房曾是上海滩最高档的住宅之一,解放后,成为民宅,但也只有3家住户。.

附件

阮玲玉故居.jpg (75.16 KB)

2010-3-31 23:10

阮玲玉故居.jpg

TOP

旧上海的黄包车

黄包车的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为日本人所创制。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

1873年,法商米拉看到上海租界市面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首批300辆黄包车从日本引进。1月20日,上海首家外国小车洋行登报启事:“外国小车出赁”。启事云:“今有本行新到洋车,比中华车大不相同,不论天暗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篷帐,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贵客商欲坐者,请至本行贾可也”。启事还订明路程远近的价格。

先期引进的几批东洋车车身很高,木制的双轮同马车后轮差不多大小,轮外包镶铁皮,行路时隆隆作响,车座颠得厉害,乘坐很不舒服,一般人都不愿问津。后来加以改进,放低车身,用钢丝铁圈代替木轮,外箍橡胶车胎,由此行车时声音很小,车身也平稳,乘客再无震颤之苦,乘坐者也渐渐多起来,到辛亥革命后开始流行起来。这种经改进的东洋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非常醒目,所以被称之为“黄包车”。.

附件

黄包车910874.jpg (79.2 KB)

2010-3-31 23:21

黄包车910874.jpg

黄包车1974132.jpg (115.98 KB)

2010-3-31 23:21

黄包车1974132.jpg

黄包车1934610.jpg (88.83 KB)

2010-3-31 23:21

黄包车1934610.jpg

TOP

旧上海的黄包车绝大部分是车行出租给车夫的。外国人米拉所开车行的黄包车有300辆之多,由于使用率高,多数车辆肮脏破旧;也有精美的黄包车,那是有钱人购置、雇用车夫的自备车;还有一种是拉车人自购的车,多为半新旧的车子,经修饰后,也上街拉生意,并逃捐照会,故称“野鸡车”。
黄包车初时为双人同坐,男女可同坐,1879年,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1890年车价约为1英里内5分,2英里内1角。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黄包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至抗战前夕,由租界发放照会的黄包车已经有八万多辆。当时上海人出门乘坐黄包车去办事、购物、串亲访友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是主要的代步工具。40年代原后因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逐渐淘汰。解放初,黄包车几乎绝迹。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

附件

黄包车391084761.jpg (119.05 KB)

2010-3-31 23:23

黄包车391084761.jpg

黄包车193478.jpg (123.43 KB)

2010-3-31 23:23

黄包车193478.jpg

黄包车19074.jpg (101.51 KB)

2010-3-31 23:23

黄包车19074.jpg

TOP

闻香识女人 旧上海十大红颜沉香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美女明星云集,让这个城市如此香芬。而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交际花,非唐瑛莫属了。  那年,唐瑛与陆小曼被称为交际场上的明星,素有南唐北陆之说。早期小曼在北平,后来也到上海,还与唐瑛同台演出过。  唐瑛与陆小曼是两道不同的风景。后来,陆小曼被人熟知,与诗人徐志摩有关。但在当年,唐瑛的风采确实无人能及。  这里所说的交际花,当然不是陈白露与赛金花,而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她们尊贵、高雅,经过系统的培训才得以长成。  唐瑛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的风情,举首投足惹人睹目。她出身名门,父亲是早年留德的名医。兄长是宋子文的亲信,曾因代宋子文一死,而受到宋子文的照顾。  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她曼妙的舞姿,高雅的谈吐,成为旧上海的一道沉香。  在唐瑛演《少奶奶的扇子》时,当她穿着曳地的长裙在百乐门跳舞时,那每个华丽的转身,张扬又奢华。  唐瑛之所以能成为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与她自小严格的家教分不开。除过学习舞蹈、英文、戏曲之外,穿衣考究而前卫。选用CHANNEL NO 5香水、HAN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吃的东西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会精细到几点吃早餐,何时用下午茶,晚饭几点开始;吃饭过程中,不能玩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汤要是太烫,也不能用嘴去吹。  而当唐瑛穿着旗袍高跟鞋,奔往百乐门跳舞时,在那妖娆的转身中,又有谁会知晓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美人儿,婚姻却不算幸福。与上海富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结婚没几年就离婚了,说是性格不合。离婚时才27岁。后来她又嫁给北洋军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家的七公子做少奶奶,40年代先去香港,后移居到美国。  继唐瑛之后,旧上海又涌现出几个有名的交际花。如周叔苹、陈皓明等。她们不仅拥有非凡的容貌,还有着出众的仪表与智慧。正因为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有着她们,那个香艳的城市才成为张爱玲笔下永恒的沉香。.

TOP

王人美

美人骨头轻不过三两,如花的面孔也终会凋零,化身成泥,但泥土中的芳香在耐住严寒后,总会在每年春归大地时,袅娜成无处不在的风景。上海美人就是这样一处风景,几十年过去了,风景虽已被历史风干,但倚风景而立的依旧是那些鲜活的面孔,还有各自精彩的传奇。    在上海女人所有的传奇里面,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那部分最为精彩,成就了上海百年城市历史中最华丽的一幕光影,最浓郁的一段沉香,几十年过去了,曾经风靡上海滩的红颜们已不在,但那段沉香却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一种风情,一个别致。闻香识女人,有关上海的诸多往事中,总少不了那些红颜的影子。她们躲在岁月红尘的深处,眼波流转,巧笑倩兮,与许多年前旧上海鲜活的景象毫无二致。    在旧上海繁华奢靡的浮光掠影中,一个模糊的形象渐渐清晰,她就是王人美,一个在当时以“野猫”之名而享誉影坛的明星。她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堪称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她演唱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传唱不息;她和旧上海红极一时的影帝金焰的婚恋至今扑逆迷离。而在晚年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却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王人美,一个知性红颜的传奇人生。    在电影《渔光曲》中,“小猫”王人美在波光万顷的海面上撒网捕鱼的情景已成为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镜头,那片明亮的香云,伴随着她在影片中演唱的主题歌,持续飘香了七十余年而不衰。《渔光曲》的问世,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渔光曲》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红颜王人美,她由此遗留下来的沉香离民间最近,离我们心情最近。    属于上个世纪的那段美丽肯定是不能延续到现在,多年之后,世界没有轮回,只是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么一点熟悉的影子,嗅到一些熟悉的味道罢了。而属于老上海的王人美,就是一那一朵花,虽有盛开的灿烂,也有凋落的凄凉。但无论如何,每走一步,都带起风,随风起舞。(照片出处编辑有误,照片人物为周旋)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7 14:08 编辑 ].

附件

王人美.jpg (60.9 KB)

2010-3-31 23:46

王人美.jpg

TOP

龚秋霞

在上海红颜沉香里,龚秋霞独以“梅花”惊艳上海滩。她十四岁加入“梅花歌舞团”,与张仙琳等因歌喉动人舞姿优美而被喻为“梅花五虎将”。旧上海的舆论界曾这样赞扬过她:龚秋霞的歌则最宜于清晨听,因为她的歌充满着青春朝气,抑扬顿挫,甜润婉转……。此绝妙之喻让现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龚秋霞于一九三七年主演的电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秋水伊人》是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老歌。在影片中,由龚秋霞扮演的凤珍,每晚临睡前望着女儿小珍,百感交集,以她那高亢哀伤的优柔嗓音唱着那曲凄婉哀怨的《秋水伊人》,让人动情。“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此曲教人回味不已!.

附件

龚秋霞.jpg (62.18 KB)

2010-3-31 23:48

龚秋霞.jpg

TOP

潘玉良

潘玉良,可以说是旧上海最为传奇的红颜女子,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及迷样的际遇,都让她的名字在她亲手绘制的旧上海画面上定格为一抹亮丽的色彩。    如果说黄莺莺的女人香是从歌声中流淌出来的,那么潘玉良的女人香就是从油彩中飘散出来的。从妓女到小妾到画家,她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就像一幅充满了谜语的油画,仿佛带着蒙娜丽莎般的蛊惑魅力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而从油彩中散发出来的凝香,竟然让一座城市、一个年代沉湎其中,久久不肯梦醒。    第一剧场播出的电视剧《画魂》浓墨重彩地截取了潘玉良一生中最绚丽、最动人的十几年,传说中的才情女人潘玉良就这样在几十年后通过光影与我们再次亲近,这或许就是我们观赏上海滩风情时最渴望的一抹异香吧。    电视剧《画魂》讲述了潘玉良的那段传奇人生:青楼出身的潘玉良十八岁后在两位男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登峰造极,成为享誉中西的大画家,这绝对是一个异数,更准确地说是一段传奇。与此同时,她终其一生也都挣扎在这两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涡中,无意依靠却又难以割舍,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世。    这就是上世纪名噪一时的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从十里洋场发轫,到艺术之都巴黎,她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搀杂了旧上海和异国风情的不老沉香。(此照片出处有误,照片人物应为王人美)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7 14:07 编辑 ].

附件

潘玉良.jpg (59.84 KB)

2010-3-31 23:49

潘玉良.jpg

TOP

周璇

说到旧上海的红颜沉香,周璇是一块弥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个寓意为玉石的“璇”一样,她的一生,华丽而又沉重。    周璇儿时不幸,被几经送养,七八岁时,被送进一个歌舞班,处次涉及文艺。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结果名列第二,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从此唱红上海滩。1937,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金嗓子”周璇不仅唱歌出众,还在光影中呈现了她的风采,其中《马路天使》是周璇的代表作品。据说抗战胜利后,赵丹与周璇在上海相遇,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恋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不疯魔,不成活,在演艺圈无限风光的周璇却被诊断有精神疾病,1957年,她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代红颜,就此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声音,仍在今天生长不息。.

附件

周旋.jpg (59.74 KB)

2010-3-31 23:50

周旋.jpg

TOP

胡蝶

在一个小资如此盛行的年代,旧上海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家园。十里洋场上的那些灯红酒绿、风花雪月,被压缩进一张张发黄的胶片,把往昔的浮华和荣耀一直闪烁到今天,胡蝶就是那些胶片里最华丽的影象。    虽然在如今的上海辅庆里,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但循着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们可以在7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旧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时候她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旧上海传奇女星蝴蝶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    胡蝶加冕影后,不仅受到影迷们的追捧,也为广告商所青睐,做的广告自然最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商品也是不少,就连喜欢启用国际巨星做宣传的力士香皂,也请了胡蝶来做广告。在当时看来,胡蝶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她除了脸若银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更是她的招牌。这个以“梨涡美人”扬名影坛的明星是那个时代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胡蝶最终蝶化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却长留人间,一同留下的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胡蝶就这样飞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翩翩起舞,最终化成了花儿的灵魂,只留下那缕余香,仍执拗地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附件

胡蝶.jpg (59.52 KB)

2010-3-31 23:51

胡蝶.jpg

TOP

张爱玲

在旧上海的班驳沉香中,张爱玲永远是那第一炉香,当我们在揭开旧上海那本如花相册时,第一眼总是留给了张爱玲。泛黄的纸张,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却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倨傲的仰着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一刻迷恋上这个女子的传奇、高贵以及骄傲。    初读张爱玲,大多都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旧上海的小资,象那杯咖啡,蔓延开来,充满整个心情;再读张爱玲,感慨于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原来在她的洞察世故的冷目之后,也有此感慨!三读张爱玲,心情来自她的情感世界,在看似坚强、高傲的张爱玲背后,一个的情路坎坷,再多的高傲也只能化为无奈。于是,张爱玲精心点燃的那炉香,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熏湿了若干年后你我的眼睛,那刻的红颜沉香,竟是如此的深重。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虱子”,尘世有多么繁华热闹,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繁华似锦的幕布后哀凉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觉里,苍凉就应该是灰蒙蒙的那种,有些恍惚,有些迷离,而她的苍凉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竟是那抹化不开的香。.

附件

张爱玲.jpg (58.82 KB)

2010-3-31 23:53

张爱玲.jpg

TOP

阮玲玉

隔岸凝望,属于岸那边的旧上海的浮华虽说已迷人眼,但浮华背后却是种莫明的痛。那种忧伤的心情味道,我们隔了时光的海寄给了阮玲玉,一个旧上海悲剧女王的戏梦人生。    影片《阮玲玉》为我们呈现了陆离的旧上海风貌,以及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张曼玉的袅娜和颓废的华丽真实地把那颗70年前的香魂交到了我们的手上,穿越岁月的沉淀,张曼玉打开了属于阮玲玉的那炉沉香。    阮玲玉是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人,虽然她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这个“默片时代”的女王,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1926年,迫于生计的阮玲玉出任影片《挂名夫妻》女主角,一举成名。1929年,阮玲玉主演影片《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阮玲玉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她先后主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很有影响的影片……阮玲玉演技具有丰富的激情又不失纯真、强烈而又细腻熟练、朴素而自然,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于是,中国“葛丽泰·嘉宝”的美誉不胫而走。    然而纤弱、敏感的红颜终归薄命,这位站在中国女演员演技巅峰的女星,却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于是,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后,自己结束了她精彩而又无奈的一生,一代红颜香消玉陨。.

附件

阮玲玉.jpg (57.85 KB)

2010-3-31 23:54

阮玲玉.jpg

TOP

黎明晖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名气的美女大都在上海,这也使上海成了二十到四十年代中国最风情、最芬香的城市。这这团沉香交融的空气中,黎明晖算是上海乃至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了。黎明晖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摇篮明月歌舞团主持人黎锦晖的女儿,12岁就登台唱歌,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    黎氏家族是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群人。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即是由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黎锦辉创作的歌曲总是先让女儿来唱,这样便成就了黎明晖,使她成为中国歌坛的第一位流行歌星。    1925年黎明晖初涉影坛,首演电影《不堪回首》,以后相继主演了《战功》、《小厂主》、《花好月圆》、《柳暗花明》等影片,1938年主演《凤求凰》后退出影坛。    黎明晖于2003年去世,她以自己的歌声为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拉开了帷幕,她与她的歌声一起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经典记忆,而她成就的那段沉香,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滋味。.

附件

黎明晖.jpg (58.2 KB)

2010-3-31 23:57

黎明晖.jpg

TOP

秦怡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秦怡,正如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所说:“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正是基于这种内心深处的美,秦怡成为上海红颜沉香里面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    如果说旧上海给了大多活跃于此的女星无限风情以外,还有些许风月的遗憾,那么秦怡则是个另类,出身上海大封建家庭的秦怡,延续了旧上海诸多红颜的知性、风情和灵性,但对风尘和风月则全把地抛弃,这或许就是秦怡进步所在。进步的秦怡早在抗战时期,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建国后,秦怡曾在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等。1983年由她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响的表演技巧。    醇香的秦怡有着美丽质朴的内心支撑,但这亦无法阻挡其命运的多舛:在经历了初次的婚姻失败后,1947年,秦怡在25岁时与20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影帝”金焰结为夫妇,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银坛双翼”。但好景不长,夫妻间渐渐发生了情感错位。金焰去世后,秦怡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自己的儿子,尝尽生活艰辛。但在经过命运的历练后,秦怡,这位“东方的维纳斯”却日益凝聚成一段让人景仰的沉香,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附件

秦怡.jpg (53.96 KB)

2010-3-31 23:58

秦怡.jpg

TOP

上官云珠

出生于江苏的上官云珠到了19岁才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这一年,她几经辗转来到上海,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庆福里236弄18号拥挤的弄堂房子里,上官云珠开始了她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美丽人生。    四十年代初,上官云珠拍摄了她的电影处女作《玫瑰飘零》,开始在影坛上崭露头角。20世纪40年代后期。她在“左翼”文化运动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里所拍摄的许多进步影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早春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经典名片,上官云珠,这个旧上海十里洋场洇染下走出来的女子,终于脱胎换骨,凝成一段冰清玉洁的沉香。    上官云珠的女人香别有情趣,她眉眼俏丽,还有合乎江南人审美的精巧的小嘴,一幅典型的上海美女精明世故模样,在那里面带着一点风尘气的冶艳和江南小家碧玉的本分,所以她常被导演选中演上海的交际花,商人家庭的少奶奶,暴发户张狂的妻子,在细细的画眉下,她的眼睛,会表现出锋利的刮胡刀一样的刻薄。    但上官云珠的洁身自爱并没有让她逃脱历史的捉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官云珠受到残酷迫害,于1968年11月22日去世。.

附件

上官云珠.jpg (57.18 KB)

2010-3-31 23:59

上官云珠.jpg

TOP

8伊段陈年往事——胡蝶和阮玲玉选美内幕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不得不提到陈蝶衣。陈蝶衣是流行歌曲之王,比较有名的歌曲《南屏晚钟》、《凤凰于飞》、《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均出自他手。      可就是这样一个写流行歌曲的男子,早期却是个办报人。民国时期的小报也竞争激烈,陈蝶衣15岁就在《新闻报》做实习生,20岁在编辑部作校对,后来在办报上摸索出一点经验。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陈蝶衣就想能不能办一份与娱乐有关的报纸。《明星日报》诞生后,并没有预期的销售量,虽卖大洋一分也还是卖不动。为这事,陈蝶衣还很郁闷。      有一次,陈蝶衣下班回家,路途候车,听得几个人议论胡蝶与阮玲玉谁更美,争执不下,竟吵了起来。      这给了陈蝶衣一个启发。既然是明星日报,为何不搞个选美活动,这样不是能与大众共鸣互动吗?有了这个想法,陈蝶衣马上行动,这个选美活动定为“电影皇后的选举大会”。这个选举活动一直持续两个月,为了刺激读者参与进来,陈蝶衣还想到一个妙招,就是把投票读者的名字与明星的票选同时刊在每天的报纸上,这样,读者在看报时,会更关心选举的进程。      在这期间,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及天一公司的陈玉梅选票遥遥领先其他演员。最后,胡蝶以21334票评为第一名,而阮玲玉只得第三名。      此后,在1934年的十大影星选举中,胡蝶当选的是最美丽的女明星,而阮玲玉则被选为演技最佳的女明星。      看看老照片,不难发现,胡蝶的姿色并不在阮玲玉之上,阮玲玉本人比照片还要美丽,在过去的一些电影片花中,阮玲玉秀气中有一种妩媚,内里的妖娆与悲哀的性情并存,是很让男人迷惑的。胡蝶脸盘大,虽是端庄,却不耐看,甚至稍嫌粗笨。胡蝶并未以天下第一的姿色,却独得第一美女的称号,原因何在?      说起来,胡蝶还是比阮玲玉更会做人吧。她们也是共事过的。在影片《白云塔》中,导演张石川要胡蝶演一个正派的小姐,要阮玲玉演一个品质比较坏的小姐。原因是导演喜欢胡蝶,因为胡蝶听话,是有名的乖少女,让她咋演就咋演。阮玲玉却总喜欢按自己的体会演绎角色,这难免会与导演发生争执。导演一烦,就不愿给她好角色演,甚至后来都不愿重用她。阮玲玉失意之中,只好换到联华公司。联华公司虽也重用阮,但这个公司的新派人物比较多,更加关注的是演员的表演,而不是选美这类带有娱乐性质的事情。所以,也不会去为阮玲去买选票。而胡蝶所在的明星公司,则极力吹捧胡蝶。他们捧胡蝶,还因为胡蝶性格好。在各种派别纷争中,胡蝶总是保持沉默,不参与意见。与人相处总是周到友好。阮玲玉更情绪化一些。      不管怎样的渠道,胡蝶在当选为最美丽的女明星之后,得到的实惠是数不尽的。当时的一些杂志报纸关注胡蝶的一举一动,把胡蝶的打扮从头到脚分析给读者看,以她作为最美丽的范本。而胡蝶的酒涡成为美的标志,她的影像纷纷出现在广告画中,甚至这种美一直延续到她去香港之后,还以胡蝶牌暖水瓶为丈夫做生意用之。      究竟什么样的女人才算第一美女?是姿色、名气还是好的人际关系?就如胡蝶,民国的第一美女在隔了70年的岁月之后,很多人连她是谁都不再知晓。可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处处可见胡蝶的芳姿靓影,如此招摇,而阮玲玉只是她身边那朵最沉默的花。.

TOP

旧上海老大杜月笙语录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 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 ,穿是威风!
 

  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5.钞票再多只不过是金山银山,人情用起来好比天地.........
  
  6.英雄不怕出身低,关健要有一个好脑子

  7.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 场面 情面

  8.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 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
  
  9.杜先生还曾经对一个有文化的朋友说过: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 ;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拉 你说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呢?
 
  10.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1. 杯中酒常满

      桌上无虚席
  

  .

TOP

旧上海老大杜月笙语录

 13.“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主义,未敢从命”。--------日本人想控制上海,想尽一切办 法、千方百计对杜月笙进行拉拢,杜月笙如是说。

  


  14. 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杜抨击当时的国民ZF

  


  15.“只要事体对双方有利,随时随地彼此密切合作,应该没有啥问题个”。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时刻。在美国国防部任职的罗斯福来华,策划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专门去拜访了杜月笙,请求他对美国的情报工作给予帮助。杜月笙作了上述明确的表示。

  


  16.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17.挨骂是假的,银子是真的
  
  18.杜月笙有句挂在嘴上的话: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

  19.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20.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21.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22.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23.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杜先生晚年在香港,先生为中国抗战.赈灾慈善做出巨大贡献,晚年依旧气度过人,毁掉所有欠条。

  24.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25.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26.君子我不惹,毛贼我不怕!
  
  27.原来天底下最狠的不是我姓杜的,而是他姓蒋的(蒋介石)。

  28.你个事体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好的,好!再会!

  29.不好好交我不回浦东去

   (杜月笙十五岁时出外谋生,外祖母送他到半途之中的八字桥,如是说!)
 
 30.我进攻的矛头直指五彩缤纷的十里洋场!

  31.如果日本人利用租借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借全部毁灭
  
  32.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33.你有希望,大家有希望,中国有希望。

  34.江湖上有人找杜摆平事体时,杜淡定的说道:“闲话一句。”.

TOP

回复 298#小美女妈 的帖子

小美女辛苦了 .

TOP

回复 300#zsqing 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回复 301#小美女妈 的帖子

我这2天不送孩子,可以起晚些 ,刚up..

TOP

回复 307#依旧非凡 的帖子

有些人啊。。。。我们藐视+忽视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1 12: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元昊老妈 于 2010-4-1 12:13 发表
灵额,有啥考证工作我也要参加,呵呵
好的呀,志愿者队伍强大啦.

TOP

回复 305#小猪的妈妈 的帖子

.

TOP

回复 319#文的妈妈 的帖子

谢谢文的妈妈,向你感谢 .

TOP

回复 323#ddmamami 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张乐平(1 9 1 0 -1 9 9 2 )浙江海盐县人。3 0 年代
开始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抗战时期参加
“抗战漫画宣传队”的活动。1 9 4 6 年创作连环漫画
《三毛从军记》。1 9 4 7 至1 9 4 8 年创作长篇连环
漫画《三毛流浪记》。他所塑造的三毛的艺术形象,产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曾任《漫画世界》主编。

代表作《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三毛从军记》最早连载于1946年5月12日至10月4日的《申报》上。本书根据1947年出版的单行本版本,又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共126页,是出版最全的一本。
《三毛从军记》最早连载于1946年5月12日至10月4日的《申报》上。本书根据1947年出版的单行本版本,又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共126页,是出版最全的一本。三毛从军记讲述了三毛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展示了一个聪明勇敢的三毛形象,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附件

20061124193000183.jpg (149.51 KB)

2010-4-2 03:29

20061124193000183.jpg

TOP

《三毛流浪记》:爱心感召下的警世书

“三毛”,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人们喜爱这个头上只有三根毛的小流浪儿,而且这一漫画人物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仍令男女老少痴迷,《三毛流浪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已经影响了几代人。

三毛诞生于1935年,于1938年暂别读者,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复活。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弄堂口,他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破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张乐平在他们跟前站了很久,心里十分难过,但在当时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只能黯然离去。第二天早晨经过那个弄堂口,发现三个流浪儿已经冻死了两个,另一个也已经快不行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此情此景使一向喜爱孩子的张乐平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颤,他深深地同情着这些流浪儿的悲惨命运。他想到,为何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生活,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严厉的控诉呢?一部传世之作就这样在酝酿中产生了。

为了画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有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他们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呼他们小阿弟,想和他们搭上话。谁知根本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才发现,原来流浪儿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虽是旧的,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不睬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家常穿的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了上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他们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看到许多事情,后来这些都被作为素材画到《三毛流浪记》中去了。

1947年6月15日,《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流浪在街头的三毛由此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每天清晨,许多人争相购买大公报,只为了想早一点知道三毛的遭遇。街头的贴报栏总是吸引着许许多多的读者,就是不识字的老人和小孩,也要把报上的三毛多看上几眼。一些读者以为三毛真有其人,伸出了救援之手,捐来了钱,送来了衣裳;妈妈带着小孩到大公报馆去,要把玩具亲手交到三毛的手里……有一次,漫画中的三毛因为打破了一个花瓶被店主毒打,一位年轻的读者就送来了一个新花瓶,请张乐平转交给店主,好饶过三毛。

一位小读者给张乐平先生写信:“三毛今天又饿肚子了,这是姐姐给我买大饼的钱,送给三毛买个大饼吧!”

不久,三毛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张乐平又创作了多部以三毛为主人公的连环漫画作品:《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三毛日记》、《三毛学雷锋》、《三毛与体育》、《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三毛成了千千万万中国少年儿童的朋友。三毛的故事还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木偶剧、歌舞剧、系列广播、音带、VCD、多媒体光盘。

王芸生先生在《三毛流浪记》的序言中写到,“《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诈欺与不平,更可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这也许正是三毛永远让人们怀念的原因吧。.

附件

20061124193001792.jpg (96.44 KB)

2010-4-2 03:30

20061124193001792.jpg

20061124193001874.jpg (119.99 KB)

2010-4-2 03:30

20061124193001874.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