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高考只是过程不是结果更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

高考只是过程不是结果更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

高考只是过程不是结果更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

  “高考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考”,无论从国家、社会、家庭、考生个人对其的关注度,和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诸方面,这个称谓都当之无愧。近段时间,人们议论最多的\关注最多的就是高考。大学毕业后在高校几年的工作经历,后来又从事了高校的招生工作,每天收到大量的考生来函或来电,闭上眼睛,电话那端的各种神态、各种心情、各种方言,在脑子里象放电影。我憋了一肚子话要说“我反对人们对高考赋予的太多、太高的期望价值,以及附带的恐惧感!好象高考真是人生的独木桥!似乎除了高考人生就再也没有出路。这样一来,高考与古代的科举应试就并不存在多大本质上的差异!”

  最近三年高考考生考生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考生总人数:723万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447.34万人,到2005年高考报名867万人,录取465万人,到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950万,全国高校计划招生530万。考生急剧增加,但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并无太大变化,很多考生面将对残酷的升学压力,尤其一些生源大省,“百万雄师”赴“疆场”,必然是“半数壮士裹尸还”!有时候发自内心的想对电话那端的家长和考生说“我们何必要强行一起挤死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呢?!”

  目前考生高考落榜后的主要去向:务农、打工、创业、参军、复读、民办大学或者公办大学(高教自考),随着人们意识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英名家长选择了后者,为孩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全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旅游与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成为高考落榜生求学的首选之地,最近几年北京的各重点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继教学院招收高考落榜生,全日制四年本科教学,通过北京市高教自考,取得北京重点大学和北京高教自考委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取得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可以继续考研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全国各地的很多考生通过这种渠道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在首都就业,并且成为各岗位上非常优秀的人才,有的还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北京拥有普通高校八十余所,成人高校61所,民办大学82所,其中有北大、清华等国际知名学府,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优秀高科技人才。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教师队伍素质高,高等教育基础雄厚,办学条件充足,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资源丰富,办学层次完备,考试培训信息发达畅通,北京有着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众多的发展机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首都对各行各业的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就业前景很好,浓郁的文化氛围,最佳的创业环境,首都北京将会用她博大的胸怀为各界人士提供成才的机会,铺垫成功之路。

  路,就在脚下。成功的路千万条,而高考,其实并不是我们人生成功的唯一路!也并不是实现我们最大人生价值的独木桥。抛开压力,放松心情,建立自信。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城市、高校和专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与体现自己最大的生存价值,那才不枉人生虚行!
.

TOP

教育体制的弊端

看了上面的文章,颇有感慨。正如文章所讲,高考不是独木桥。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保证良好的继续教育。当你参加求职时,你的文凭和学校是块敲门砖。所以,许多家长才拼命让孩子去上独木桥。

请看一位徐汇区初中一年级的小朋友今天的作业吧。一共22张考卷,每张都是双面。周一要交。如果没有完成,那末,将面临抄写两遍的“命运”!!大家算算今天到周日的时间。按下午三点回家算起,到周日晚上10点停止。一共是55个小时,今天和明天晚上应该有16小时睡眠(每天8小时)。8顿饭4个小时。剩余35个小时。每张卷子要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35/22)。孩子周末还有两个兴趣班。大约要4个小时。只有31个小时做作业。(31/22)

我今天亲耳听到这个事实,有些震惊。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

TOP

我同学的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也不错,可是她一直想要跳楼,她也不说原因,只是觉得活得不开心。每天是无尽的作业。.

TOP

所以,我一直想给孩子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是为了启发他,希望能锻炼他的能力。将来,假如这些能帮助他的学业当然好,假如读书平平,那么有一个兴趣爱好,有一技之长,也是一门手艺,一种生存之路。想想以前在父母家,家里的东西坏了,老爸都能自己解决。可是,现在呢?我的老公,只会打电话找物业,哪怕是电的保险阀门跳了,也不敢自己去拨一下。 所以,以后我们是否会和国外一样呢?国外的水电工,下水道工,是很受人尊重的 .

TOP

聪明和智慧有好多种!就看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聪慧!天生我才必有用!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畅畅妈咪 于 2007-1-22 16:26 发表
所以,我一直想给孩子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是为了启发他,希望能锻炼他的能力。将来,假如这些能帮助他的学业当然好,假如读书平平,那么有一个兴趣爱好,有一技之长,也是一门手艺,一种生存之路。想想以前在 ...
.

TOP

现在的教育真的是应试教育,动手能力太差了.的确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

TOP

那就顺应现在的教育制度,

关键是家长的心态,愿意自己的孩子做下水道工,

这样想的话,心态就可以平静很多

学习成绩让成绩好的孩子去争取

学习成绩不好的,就培养一种专长

这个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化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妈妈 于 2007-3-8 10:49 发表
那就顺应现在的教育制度,

关键是家长的心态,愿意自己的孩子做下水道工,

这样想的话,心态就可以平静很多

学习成绩让成绩好的孩子去争取

学习成绩不好的,就培养一种专长

这个社会分工已经越来 ...
心态要平,技能培养也是一种能力发挥.

TOP


精选博客   

新浪博客:读大学为何成了投资行为
   

--------------------------------------------------------------------------------

  从西南回杭州,在火车上遇到一位研究生,他要到浙江一个地级市去签就业协议,他的专业是电力方面的,找工作还比较方便,而且众所周知电力是个高收入的行业,所以他的脸上写满了笑容。聊天中得知他在本科四年,平均每年的花费在12000元以上,他就读的只是个普通的大学,而且在西部,消费比较低,每月的伙食费200多元就够了。读研究生的三年还比较好,基本上能自力更生,包括在外面兼课,帮导师干活挣点钱等等,吃饭消费之外甚至小有积余。说起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在择业时的心态,他有一个很实际的观点,对于大多数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来说,读大学自己花那么多钱,等于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毕业后找不到一个收入高的职业,等于是赔本买卖,光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他觉得不能怪现在大学生、研究生挑肥拣瘦,实在是因为经济压力造成的,想想一个家庭结衣缩食,乃至东挪西借、贷款欠债,备尝辛苦,好不容易供孩子上了大学,结果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尽快把读大学的投资收回,反而因学致贫,这在心理上无论如何都是接受不了的。这位刚毕业的25岁青年说的是实话,在今天的中国,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本来上大学是求学、求知、求真为目标的,曾几何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经济上的投资行为,人们不得不斤斤计较地计算投入、产出是否合算。

  这些年来,目睹耳闻大量的有关大学、大学生、大学生就业等活生生的事例,我们常常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奈,好像有一种人力无法扭转的力量在冥冥中主导着一切,往一个不可预测的方向而去。媒体上批评高等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许多批评都很尖锐、很大胆,问题却似乎越来越多,大有积重难返之势。对于千千万万普通家庭而言,读大学竟然成了一个理性考量的投资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我们知道,自古以来,中国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读书是怀有敬畏之心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民众如果指望自己的子孙改变父辈的命运,首先想到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让他们上学,通过读书去实现梦想,改变社会身份,科举制度有很多缺憾,但是,在长达1300年的漫长历史中,它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一个贫寒子弟只要天赋聪颖,刻苦上进,是可以通过这条道路,向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读书改变命运,或者说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观念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即便是在一百多年前科举制度最终被废止以后,这一观念本身也没有被撼动。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30年前的恢复高考,曾经激动过多少普通的家庭,在多少年轻生命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许许多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在城市处于弱势、边缘的优秀学子,都在这条路上走出来,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处境,实现了向上流动。换言之,大学或者说高等教育,除了教育的功能,还承担着社会阶层之间正常流动的功能。当然,在一个经济市场化的时代,一个人也可以通过经商改变命运,还有其他的道路,但从根本上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带有更强的调节社会各阶层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是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一个通道。所以根本的问题,是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在教育上投入,把学费和所有相关费用降到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可以承受的水平,使每个家庭在送孩子上大学时,不再以投资行为来权衡。这样的话,大学生、研究生在求学阶段可以尽其天性享受求知的乐趣,不再在就业的阴影下,在投入、产出的忧虑中度过求学的时光,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地考虑自身的爱好、志趣,而不是完全为实际的经济收益高下所左右。

  中国人对于送孩子上学向来是不惜代价、最舍得花钱的,这是正常的。如今,送孩子读大学要进行精心的经济计算,教育成为投资行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显然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当大学的学费在20年间上涨了25倍时,当大学还在纷纷叫苦经费不够时,当大学如同企业一样不断“扩大再生产”时,我们的大学已渐渐远离了大学创立的原初目标,不再是传播真知、捍卫理想的中心,而是变质为一种准经济产业,首先在意的是规模,是数字,是赢亏,是得失。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之下,学生也好、家长也好,把读大学当作投资行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问题在于,这一倾向出现之后,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大学,从媒体到整个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围绕着包括“读大学何以成了投资行为”等问题,如果能够引起一场广泛的讨论,处于不同地位,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之间,在人民与政府之间,在大学和公民之间,进行一系列理性的、充分的对话、交流和辩论,这对于最终扭转一种不正常的趋势,朝着正确的方向演变无疑是极为有益的。尽管这样想或许有点奢侈,有点异想天开,但我还是觉得这是必要的。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出现问题,而是问题出现之后,如何面对,如何调整。

  
作者:傅国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