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与热心家长献计 为小一生读书苦提供“智慧解法”
“抢跑”只对“短跑”有用
www.jfdaily.com 2008-12-30 09:40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 杰
晨报近日刊登《“小一生”心里话:我想回幼儿园》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每天都有许多家长来电,与记者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为小一生读书苦寻找“解法”。
于漪等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家长和教师都要有一颗平常心,“抢跑”只对“短跑”有用,对“马拉松跑”没用。热心家长也纷纷贡献智慧,建议家长们应该更多地利用家委会等平台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把紧张传染给孩子。
[孩子]
出国并不适合每个人
“本来我有过打算,听别人说国内读书这么辛苦,索性把孩子送出国算了,但临到小学入学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前天,市民应女士在打给记者的电话中直言。一年前,应女士曾经有过举家移民的计划,“后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太小,还没接受中华文化的系统熏陶,就当起‘香蕉人’(比喻黑发黄皮肤、不识中文、思维方式却完全西化的华人),对孩子的未来不利。”
华申留学相关教育专家认为,时下愈演愈烈的留学低龄化趋势,其实是一种家长心态的写照。可是,“一刀切”式的出国留学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家长和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家长]
不该做教育“旁观者”
当然,在近几天与家长的交流中,许多爸爸妈妈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陈女士的儿子今年9月刚上小学一年级。“我曾经先后找到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明确告诉他们‘我想要快乐教育’。”幼儿园毕业时,陈女士儿子的同班有个别学生认识1000多个字,而她并不介意自己的儿子只认识300字。“现在许多家长一面大喊孩子负担太重,怪老师教得不好,另一面又推托自己工作太忙、事情太多,对学校的事情基本不参与。”
因此,陈女士觉得,家长协助学校、协助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是前提,而家长应该利用各种平台、各种渠道来使学校了解:学生碰到什么问题,学生家长最近在想什么,学生家长希望学校和老师为学生干点什么。
[孩子、家长和老师]
大家不当“紧张传染者”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大家都对‘出口’太关注了,使教育承受了它不应承受的压力。”著名教育家于漪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家长的思维逻辑是孩子要上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最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个别学校、个别教师过度关注升学率,也对这种功利想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漪举例说,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思维发育不成熟的阶段,一些所谓“脑筋急转弯”式的思维训练题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利,学生因此而养成的求异、求怪思维长大后很难矫正。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应试”旗号,进行商业炒作,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两个字:赚钱。
于漪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过程,教育理念正从以知识体系为本变成以人为本,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理念认识、专业水平有关,需要不断完善。
于漪建议,相关三方都不要当“紧张传染者”。作为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把课上好,在专业水平和教育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孩子考100分、90分很好,60分、70分的学生确实需要找出问题,但并非十恶不赦。”
而家长则应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对“应该把你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回到家后,不要动不动就问‘功课有没有做好’、‘测验排第几名’,不妨试着问问‘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孩子不喜欢弹琴,硬拉着他去钢琴班;孩子没画画细胞,一定要他参加画画班;孩子数学基本知识还没掌握就参加奥数训练,这种做法将来造成的厌学等负面影响可能要远远超过孩子学到的”。
素质教育和测试是不矛盾的。作为学生,要踏踏实实地学知识,努力上进。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它是一面镜子。
作者:晨报记者 陈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