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3:06 新闻晚报
□庄靖
家有“神童”是大多数家长都很期待的事情,但廖崴的父母却笑不出来:两年前,13岁的贵州“神童”廖崴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两年后,他却因沉迷网游,成绩倒数,一路挂科,只得又从大一读起。老师抱怨说,在课堂上,廖崴会像小学生一样嬉闹,偶尔还会突然跑出教室去,“只有小学生的情商,初中生的智商”。
以13岁考上大学的能力来看,廖崴的智商应该比初中生高,但说他只有小学生的情商,却不是污蔑他,毕竟连小学生都知道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往外跑,管你能不能听得懂。再说,高考的时候能考个高分,何以到了大学课堂就“听不懂”?我们不妨参考下廖崴高考之前的生活。因为有一股子聪明劲,当同龄人还坐在初中教室里的时候,或者在学校操场上玩乐打闹,廖崴就一鼓作气地学完了初中和高中总共六年的课程。可想而知,在老师和家长的合力督促下,这时候的廖崴不得不拼尽全力。等到终于进了大学校门,大学老师不会耳提面命,家长也觉得督促的工作到此为止,廖崴自己在攻克了高考这座大山之后,更是松了一口气。问题是,大学功课即使不难,那也是得用点心思去学的,之前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廖崴,在无人监督的时候,遇到“听不懂”的课程就开始逃课,然后沉迷于网游,考试成绩一路红灯。 “听不懂”是廖崴自己的说法,更多的可能是,其实只要花点力气还是能懂的,是他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再努力一把”的念头。如果高考之前的廖崴用了十二分的力气,那么上了大学之后,他像一根失去弹性的橡皮筋,可能连两分的力气都没使上。
类似廖崴这样的个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这么著名而已。孩子努力考了95分,家长会鼓励说:继续努力,争取98分、100分!孩子钢琴拿下了八级,家长会鼓励说:再拼半年,十级就在眼前!很少有家长会这样告诉孩子:95分真了不起,能考到90分我们就觉得很不错了!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成功教育信奉的就是诸如“比赛要拿第一名”,“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等口号。如果是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目标还好,如果只是家长为孩子制定的目标,一旦孩子努力达到,随之而来的就是泄气,就是觉得“真没意思”。
跟我们的成功学一样,日本人一向信奉“一生悬命”的工作精神,这也导致日本成为全世界“过劳死”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就是在日本,几年前一位老医生看不下去了,提出“0.8哲学”,大意就是不必每件事都强求做到十成满,使出八成的力气就可以了,这样才能避免自己被完全“掏空”。
“0.8哲学”用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能够放松要求,允许孩子用八九成的力气,剩下的一两成留给他自己自由支配,如此孩子才有绵绵不绝的后劲。如果每天逼着孩子往前冲,家长和孩子都吃力,一不小心孩子冲动到跳楼,家长岂不是很后悔?廖崴今年才15岁,比起大一的同班同学年轻,他还有机会弥补失误,希望这次,陪读妈妈不要过犹不及地逼他使出十二分的力气,“给嘲笑过的人们看看”。当然如果廖崴自己愿意,那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