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不该遗忘的中国版敦刻尔克:以一己之力拯救150万人

不该遗忘的中国版敦刻尔克:以一己之力拯救150万人

不该遗忘的中国版敦刻尔克:以一己之力拯救150万人
http://mp.weixin.qq.com/s/VmEb5vXYLG9khWQTd1Jg5A

不该遗忘的中国版敦刻尔克:以一己之力拯救150万人
原创 2017-09-05 陆晓璇 LinkedIn


过去的几天,你一定被电影《敦刻尔克》刷屏了。

可是鲜少人知道,中国的抗战史上,也有不亚于敦刻尔克大撤退意义的“宜昌大撤退”:

一个人以一己之力领导几千人在几十天内撤走了十倍于敦刻尔克的150万人和巨量物资。

这是一场属于中国人的奇迹。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陆晓璇。






一只船引领千里援救
一个人拯救百万军民

《敦刻尔克》中,“月光石号”的道森船长有着老派绅士的沉稳睿智,和小儿子及船工乔治冒死亡开赴敦刻尔克支援撤退。



参加空军的大儿子刚刚战死,德军轰炸机的威胁如影随形,这位老绅士隐忍着巨大的悲痛和焦虑,为这支小小的游船掌舵。

一路上,他们救了两个跳伞避难的英军飞行员,在只能容纳21个人的船上硬生生地塞了130个等待撤退的士兵。

他们是这场大撤退的缩影——正是800多个像道森船长这样的普通人,毁家纾难,甚至是划着独木舟,只为接士兵回家。



从电影映照现实,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中,当时的船王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支撑起了这场浩大的撤离。

当年10月,上海、南京、武汉接连失守,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都聚集在地处武汉上游、重庆下游的“川鄂咽喉”宜昌,等待着去往陪都重庆。

宜昌到重庆,没有公路,没有铁路,只有水路。水路中,又只有卢作孚的22艘船可以适应航道狭窄、滩多水急的长江上游航段。



卢作孚面临的困局是这样的:40天后,也就是11月中下旬,长江宜昌河段将进入中型船无法航行的枯水期;日军的追兵和空袭紧随其后,三峡的航道险峻难行;需要车里的人员有3万多,战略物资更是有9万多吨。

作为商人的卢作孚是怎么做的呢?

他把票价降低,对战区难童、公教人员更是以半票甚至免费优待之。为了提升运力,他下令把苦心打造的豪华卧铺全数拆除,一律改成座票,原来只能睡1人的豪华专座变成可以容纳5人的水上防空洞。



然而,即使这样,以单艘船200~600吨的运载量,十几万人员喝啊物资全部运至重庆,依然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

他制定了“三段式航行”方法——

大、中、小吨位的船只被分别投放下、中、上游,将往返宜昌和重庆所需的6天缩短为2天;

他要求所有的领江(也就是船长)要摸清川江上的每一个峡口、每一处险滩、每一块礁石甚至是每一块漩涡,保证夜航顺利进行,运力被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

为了搬卸方便,他在三峡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征用民船850多只,运载轻型物资。



如此种种殚精竭虑,最后真的在四十天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到1940年宜昌失守时,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给日军留下了一座空城。

和当时大发国难财的一些商人不同,卢作孚守住了底线,主导了这场堪称最成功也最被低估的大撤退。


乱世中的普通人
如芥草也如巨树

除了道森船长、英雄飞行员和监督撤离的将军,《敦刻尔克》也为看惯了王侯将相决胜于千里的我们提供了平民视角。

我们看到了隐瞒自己法国人身份挣扎求生,最后绝望溺毙的吉布森;千方百计“蹭”船,却也一路救死扶弱的英国小兵汤米;还有那个从水中被救起来,备受创伤后应激障碍折磨,失手打死船工的无名飞行员。



还有微笑着为又惊又怕的士兵箪食壶浆的女子,抚摸惊恐而颓丧的士兵的盲人老头和为“逃跑的士兵”欢呼、庆贺他们安全归来的英国人民。

战争里,充满了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宜昌大撤退也是一样。



特别是对于二战时的英国,中国工业落后,人民贫穷,英国能用强大的海军进行运输的时候,中国却只能依靠最原始的人力。

为了转移战时的物资,这些纤夫屈着身子、背着缰绳,艰难向前挪动,他们用肉体和江水、炸弹在搏斗。

纤夫和船工在卖命抢运的同时,日军天天出动运输机对宜昌进行轰炸。



在那种情况下,人命也微如草芥。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1937年也随父母乘坐民生公司“民贵轮”由宜昌入川,他当年10岁,母亲还怀有身孕。

章开沅撰文回忆:船到万县时,他们随众上岸观光,母亲竟然失散,他与五个姐弟呼妈叫娘,嗓子都喊哑了。回船一看,母亲已经上船。当晚,母亲生下一名男婴,船长前来祝贺,给孩子取名“章民贵”。



但到重庆后,婴儿患上急性肺炎,因缺医少药,不满8个月就匆匆离开人世。

老舍也曾经经宜昌入川。《老舍自传》写道:“宜昌城内天天有空袭,在这里等船的人很多。等了一个星期,民生公司一位黄老翁帮我们买到了票……不要说甲板上,连烟囱上面还有几十个难童。”

就是这样危险困难的情况下,民生公司以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职员牺牲,61人受伤致残的代价,完成了宜昌大撤退。


不断重提战争
是为了重识和平的可贵

70多年后,宜昌从一个只有10.5万人的小县城,变成了一个常住人口400万的地区大城市,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也不用担心随时会来的空袭。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也变成了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长江边的“宜昌大撤退”雕塑

我们轻而易举就达成了当年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安居乐业。

然而世界却显得不太太平。

艺术家们为什么仍旧在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作为背景进行创作,或许就是提醒好战的人们,和平并非唾手可得,它建立在前辈的鲜血骨肉之上。

我们需要珍惜和平,而不是推翻它。

参考资料:
三联生活周刊《1938年10月24日: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湖北日报《1937-1940,峡江激流,宜昌见证——一场攸关中国命运的大转移》
湖北卫视《铁血西迁——宜昌大撤退》

TOP

回复 1楼yingyinc 的帖子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