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盲动是教育的大敌

盲动是教育的大敌

郑杰   
“谁是教育的敌人”,这看上去像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书名,因为可能会引发误读,所以先作个序言,以宣示本书的倾向并不在于攻击“敌人”,而在于校正我们自己,因为如果缺了对教育的真实情感和理性,那么从事教育活动便成为一宗罪。
我和另一作者徐红其实都无意做出战斗的姿态,取这样“生猛”的书名,说到底是为了安顿我们自己的灵魂,防止自己在一个如此喧嚣的世界里,失去我们曾经无比珍视的生命本真,虽然我们两个的本真,其表现方式是如此的不同。
我和徐红都是中文专业出身,都带着些“诗性”的基因,这正是两个“不务实”的人可以坐在一起飘飘然谈论教育问题的前提。
我们选择了对话体来表达我们各自不同的观点。
所谓“对话”,即所谓主客对答。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谓之“主”;对其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者,谓之“客”,主客互相质疑对答,往返难休。
这半年来,两个大忙人千方百计寻找合适的时间,对着录音笔侃侃而谈,实在是一种享受。人有时候如儿童般地置旁人于不顾,去做某些毫无目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事,实在是快慰的。
其实,徐红这个大忙人比我更忙,在一所规模颇大的学校任校长,很少得闲;我也不是闲人,“在野”多年,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却也东跑西颠,常常忙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两个人实在没有时间做对话。激发我们做这场漫长的对话的原始动力,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李永梅女士。她正在筹划“对话名家”系列书籍,将我的名字列入其中,这无疑是对一个“下野”的而又活跃着的闲人的褒奖。于是我与徐红便一拍即合。
对学校和教育问题的讨论有时候是无聊的,因为我们似乎很难有什么新发现,讨论往往只在平面展开,完全没有什么结果,弄得不好还会以抱怨和悲情收尾。
可是,如果非得找到这番对话的有用之处,可能会有以下几条:
一是可以调动心智。对教育大问题的思辨,会将讨论带入和越过许多更广阔、更深刻的命题,比如哲学、宗教、道德伦理、法理、艺术、人、自然等等。只要谈到教育问题,就会将人的所有知识储备卷入其中,人的全部心智都会被调动起来,生命的力量也会被自己陡然发掘。一头扎进俗世,心智不被激发,就会枯死。
二是可以减少盲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难题,标志着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其他领域的问题有如教育问题那么值得讨论,那是因为对教育问题的探究从来不会止于科学,而总是纵深到艺术哲学和宗教层面;没有一门科学可以回答教育的全部问题,人们一旦真正探究起这些问题,便会知道自己的渺小,而不会再一味盲动。
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统一思想”。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政治或者经济的奴仆和帮凶。而作为掌握一定话语权的校长和研究者,着实应该提防自己拥抱了“敌人”,最终走上迷途。
于是,我与徐红的对话,看似在讨论一些似乎无关紧要或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实质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来,回归我们作为教育者的本真。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助手周莹女士,她负责录音和文字整理工作;感谢仇虹豪女士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永梅女士对我的信心,而且显然没有因为我的慢节奏而失去这份信心。
(《谁是教育的敌人》,郑杰、徐红著,大夏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本文为序言一).

TOP

《谁是教育的敌人》,郑杰、徐红著 之目录

目录
序一 盲动是教育的大敌
序二 理性与情感成一色
关于办学思想
1. 要对话不要独自
2. 不出思想家就不会有什么教育家
3. 教育更需要情感还是理性
4. 让学校归学校,教育归教育
5. 生源差的学校出不了名教师
6. 没有开放何来改革
7. 真正的民主是不可行的
8. 少讲团结多讲合作
9. 管得越多人们做得越少

关于教育理念
1. 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那一念之差
2. 教育理念只可以去倡导和期待, 而不能去要求
3. “加强教育”是个坏词
4. 为什么总把草当成树来种
5. 野蛮文化常常或者总是战胜先进文化
6. 创新是不用教育的
7. 反对教育的伪科学
8. 为精英教育留一脉
9. 独善其身真难
10. 校长不是学霸

关于课程与教学
1. 规范从来不会导致高效
2. 绝不能在全校推行某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3. 我们的课堂太追求艺术美了
4. 教有定法
5. “合作学习”, 听上去很美
6. 教师需要严格训练
7. 课程应该由内而外改革
8. 可怜的师范教育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1. 教师如中医一般不专业
2. “大培训”是无效的
3. 名教师不是培养出来的
4. 好教师未必能成为好校长
5. 班主任不好当
6. 不该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
7. 无可奈何的职业倦怠
8. 呼唤教师的退出机制
9. 教师专业发展100年不算久

关于学校管理
1. 人文管理不是普遍适用的
2.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中小学也要去行政化
4. 品牌就是信心, 比金子还贵重
5. 竞争上岗应该缓行
6. 校长不应取悦于教师
7. “因材施教”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

附录 与郑杰精彩互动
1. 关于学习杜郎口,
2. 关于校长的办学权
3. 关于质量与质量管理
4. 关于教育的人道主义
5. 关于校长要不要亲自授课
6. 关于学生第一还是教师第一
7. 关于学校的治理方式
8. 关于干部的竞争上岗
9. 关于学校发展
10. 关于规章制度的执行
11. 关于学校品牌建设
12. 关于教师发展的动力.

TOP

书摘

关于办学思想

    1.要对话不要独白
   郑杰:我想今天的对话应该有个很好的开头,这个开头就应该体现“对话精神”。我把对话看成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谈话的一种方式,那是因为我不认为对话只是我们两个人向读者传递信息、知识和观念的一种方式,显然有其他方式比对话更直接、更准确也更有力量。之所以选择对话体,是要将对话作为一项原则,相对于其他方式,对话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是你我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此外,对话还应该是互动的,因为只有通过互动才可能将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指向深邃、新颖和富有启发性;我更相信。如果我们的对话始终守着对话的原则、贯彻着对话精神,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分享创造和生成的喜悦,也才有可能给读者带来惊喜。
   徐红:我同意你的想法,虽然我们都是学习中文专业的,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又都从事着学校管理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在所有问题上都有一致的意见。教育和教育管理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人对复杂现象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因而相互交流而且是用对话精神来交流是必需的。
   郑杰:我甚至认为有必要将对话精神注入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中.校长作为一个学校文化的领导者,似乎有这样一份天然的责任与使命。在我看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观念性的产业,学校的竞争力就是靠文化观念支撑的,一所文化精神贫瘠的学校甚至不能被称为学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