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osongmin.blog.sohu.com/62457713.html
今天有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格外耐人寻味:一条,人大常委会有望通过反垄断法草案;第二条,北京修改教科书:世界大战“退出”高中历史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新教材中,世界大战的内容被单独从必修课本中提了出来,成为学生选修的内容,可选可不选.
这两条新闻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放在一起看呢?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市场经济的熏陶之后,我们对经济领域里的垄断已经变得非常敏感,但似乎却不太在意教科书这个至关重要的“商品”的被垄断。比如,无论北京的教师、家长和学生认不认同这本新历史教科书,他们都必须购买并秉烛夜读,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然而却没有听到谁呼吁反垄断。
这几年,历史和语文教科书的变化可谓大矣,争论可谓多矣!“包身工”不见了,“五壮士”不见了,“阿Q”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领带的流行”,“新干线”的出现,“雪山飞狐”的神功等等。每次变化必引发激烈争论,每次争论都很难说达成了共识,但让不赞同如此修改的人感到憋气的时,无论他们怎样不满,新教科书还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书包里。而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教科书的供给是垄断的,垄断使得一小批精英可以把他们自鸣得意的“成果”,不由分说地强加给成千上万历史观还是一张白纸的莘莘学子。
这样的垄断好不好呢?我看不好。理由很简单:精英的历史观也是有盲区的,他们所谓的“去意识形态化”,其实也无非是一种意识形态取代另一种意识形态罢了。任由精英们垄断对历史的解释,会让学生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地一同走入盲区。像这次北京新历史教科书,将世界大战“提出”,我就很难想象一部不包括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学生不知道世界大战,将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和游戏规则?将来13亿人不知世界大战为何物,都成了肥嘟嘟的和平鸽,还不净等着人家来吃肉啊?
因此,教科书的修改也要反垄断。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不妨采取采取这样两种“反垄断”的办法:
一是新教科书在交付使用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公示和听证的程序。请大家想想看,现在公园门票涨价这样的小事还要听证,修改教科书这么大的事,反而任由几个精英策划于密室,强迫学生和家长接受既成事实,这能说是正常的吗?
我建议:任何新教科书,在预定投入使用的一年前,就要进行公示,在公示半年之后,就必须进行听证。听证会不仅要听精英专家的意见,也要听一线教师的意见,还要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当然更要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还要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的参加。听证要体现真正的民主性,无法达成共识就宁可搁置也不要强行投入使用,以免谬种流传,贻误子孙;
二是不妨与国际接轨一下,开放民间机构编写教科书,编完之后经过一个由教育部主导的审核程序,推荐给学校自主选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相信学校和教师会选出能够给学生以最好教益的教科书。当然,这样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局,甚至会牵涉到高考制度的改革,不能轻率进行,但现在何妨着手论证一下呢?
市场上的竞争,有助于我们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教科书修改的反垄断,无疑将有助于孩子们得到一本质量更高的教科书——这不正是我们修改教科书时所最希望达到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