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从代际差别看90后事工的群体导向

从代际差别看90后事工的群体导向

从代际差别看90后事工的群体导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2ad4df4a45f63197#rd

    作者:慕理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

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

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

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传 1:4 -7



一、从 70后到90后


人类的代际差异和青春期问题


由于人类生理发育的阶段性,代际差异由来已久。1900年,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博士斯坦利·霍尔提出了“青春期”[1]的概念;19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名著《代沟》中面对欧美急剧的社会变迁和青年反叛运动的广泛发生,从文化传递角度,按文化塑造的主体,将人类社会区分为前(一代人)塑(造)、同(一代人)塑(造)、后(一代人)塑(造)三种类型,从而奠定了人类学代际理论的基础。按这一理论,“青春期”已在现代社会对个人社会化进程的群体规范作用下,逐渐趋向同塑、后塑文化占主导地位。


据代际理论,一代的时间大约是20-30年;但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变迁的加速,代际时间已经大大缩短,这就是所谓“X0后”的来源。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现实差异已经存在,而且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当然,无论哪一代人都是按上帝的形像受造的,也都是已经背离上帝的罪人,都需要耶稣基督的救恩,也都能被福音更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然而,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22-23所说,“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从道成肉身的神学立场出发,我们不能忽视人类的代际差异。在中国教会近几年来福音事工停滞不前的状态下,本文试图结合对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90 后”群体特征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入他们当中把福音传给他们。


当代中国的代际差异


早在1987年,学者李泽厚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的“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中提出“六代知识分子”的概念,以清末民初、五四一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解放后一代、文革后一代来划分中国知识分子的代际差异。1988年,张永杰、程远忠在《第四代人》[2]中又把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上大学的一代青年(基本上是“60后”,1960-71年出生的)称为“第四代人”。他们认为,领导革命的第一代人(相当于“1900后、10后、20后”)堪称一代英豪,但其信念是整体大于个人、排斥个人选择、两极思维方式、情感生活政治化,有悖于肯定自我的价值观;解放后成熟的第二代人(“30后、40后”)是灰色的一代,习惯于接受与服从、禁忌意识强烈、缺乏领袖魄力;文革中成熟的第三代人(“50后”)是过渡代或边缘人,心灵充满矛盾,对人生的未来感到迷惘,思维与情感方式也充满了矛盾性与妥协性。他们影响过第四代人(“60后”),但将来主要是第四代人影响第三代。然而,曾几何时,“第四代人”很快又在中国大陆的社会剧变中成为陈旧的一代;新生的“70后”(1970-79年出生,曾被称为“第五代人”)乃至“80后”、“90后”占据了青春期舞台的中心。


70后: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代


“70后”字面意思是指在1970到1979年出生的人。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历过中国大学教育中理想主义最后的黄金年代。受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人思想比较保守,是既富有理想主义又具有较强的家庭、社会责任感的一代。70后的理想主义是群体性的,但这种群体性不像“50后”(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那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使命感和“改天换地”的战斗欲望,也不像“60后”(恢复高考后的80年代大学生和他们影响下的青年一代)那样带有某些书生气的虚拟色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父兄失去的社会理想,因为父辈们(“40后”或“50后”)是被耽搁的那代人,但70后不是这样的,他们渴望成功,努力弥补上代人所没能得到的价值体现。


80后: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80 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他们把二战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80后就是1980年至1989(一说1991)年出生的人群,[3]美国也把这一代叫做“Y世代”——由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美国的70后许多方面大致接近于中国大陆的80后。在中国大陆,80后是指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的代名词。


80 后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更加富足(以东部沿海大城市为标准),耳濡目染中接受了发展变革带来的新事物新思想,并且由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有机会接受到较好的素质教育;但另一方面,他们所面对的现实社会压力是以前的几代人所不可比拟的。他们生长的社会背景具过渡性,因此,80后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有双重性格。有人说,他们不热衷政治,不关心社会,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他们在童年度过了美好的一段时间,学历也较上代人高些,但相对较低的就业率和高房价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刚参加工作就因低收入和物价上涨而成为非自愿的“月光族”。种种压力使他们在严峻的生活压力下逐渐成熟起来。他们面临着买房难、买车难、看病难、生孩子难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体验着蜗居和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北京郊区出现了以80后为主体的低收入上班族(“蚁族”)的聚居地。80后的复杂性格,使他们容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相对因过于理想而心硬的70后与过于现实而心硬的90后而言,他们在读书期间和工作期间,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福音的群体——1998-2008年前后出现的校园福音高潮,主要的福音对象正是80后;而近几年来出现的职场福音高潮,跟80后群体大批毕业进入职场同样是有一定关系的。


90后成长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心理特征


经过1998年开始以国有企业改制和“入世”、“入网”为标志的十年社会剧变,以2008年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为分水岭,中国大陆逐渐成为一个变形与断裂的后现代社会,既具有许多西方后现代的特点,又有“中国特色”;同时东部、中部、西部之间按社会学家孙立平的说法,存在着严重的社会“断裂”——东部某些方面已经进入后现代,中部正处于现代化过渡阶段,西部大部分地区则还停留在传统社会。中国大陆的90后正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多元化、物质化的复杂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的群体性格和人生取向出现了一些与港台、海外80后的异同点。


中国大陆的90后一般认为指的是1992年后出生(2009年起陆续进入大学)的一代人[4]。他们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就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既没有像70后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像80后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一般认为,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90 后是信息化的一代

90后成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1999年,中国只有四百多万国际互联网使用者;而到2010年有了四亿人,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全球化使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各国交流日益广泛。因此,90后的某些性格特点大多与上述时代特征有关,例如: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学习能力强,某些调查认为他们平均智商超过以前几代;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指出,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虽然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但由于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普遍地早熟,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


290 后是更加现实的一代

市场经济的法则、竞争机制的强力、机会资源的有限,使90后更加务实。他们的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比较了解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生活态度更加现实。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富二代、官二代的飞扬跋扈,许多90后择业观念更加实际,也更加无可奈何。他们常常感到烦闷不安,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80后毕业后“校飘族”、“蚁族” 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知识改变命运”已近神话,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存空间被挤压的现状。这对大部分尚在求学阶段的90后形成了一种不小的外部压力。年轻的大学生本来应该是最有希望的,然而他们却被迫“早熟”,过早地陷入了这个时代抛给他们的焦虑当中:大一就开始担心四年后怎么办,于是开启学霸模式,刷题;开启社团模式,刷夜——其实只是想要通过分数和人脉给自己赢得多一点安全感;大二开始看破上述两方面,转而开启“宅模式”、呆萌模式,拒绝长大;要么疯狂参与各种竞赛,想要得到一些名次来“增强实力”;大三开始考各种证,争取外出交流的机会,预备出国或保研;大四开始“血拼”,保研变猪、找工作变狗,变成考霸面霸巨无霸,抑或“猪狗不如”的考研族……连谈恋爱也是浪漫不再,冲着将来的小家庭,女生争当“贤妻良母”,男生渴望事业有成;生活上也是缺乏安全感,开始越来越恋家,甚至食堂吃出一条大青虫也会使他们渴望回家;然而,家中往往又问题丛生,单亲、家暴……于是只有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90后比较担忧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因此,他们并不缺少社会责任意识,虽然不少人会害怕受骗,但还是有接近一半的青年会响应网上号召去帮助别人。然而,基于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他们对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反而会比成人社会更加宽容。很多90后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意义、接近自然,更多地是存活于当下,较少知道何谓超越性的关怀和终极性的追求。在为了生存层面的生活中,多获得一些资格证书,比多读一些哲学书,更加实用。对90后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消费主义现象普遍蔓延开来,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为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与消费主义相伴的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和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在中国望文生义地被歪曲为只考量行动能否带来回报而不考问是否合乎伦理原则;而非理性主义则把世界看做是无序、偶然、荒诞的安排,造成这一代人对确定的客观性真理缺乏热情的渴慕与追求。


390 后是更加自我、个性化和娱乐化的一代

21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一元同质社会向多元异质社会变迁。因此,90后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种个性张扬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向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因此,这一代人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办事准则,喜欢推陈出新,但缺乏团队忠诚感;追求快乐,很有活力,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一项关于90后社会调查表明,有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否认不关心社会;该调查结果还显示,90后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与创造力”,但缺乏对他人的理解,这也许是由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许多90后学生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往往依托网络流行语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中所谓大众高消费时代的来临,娱乐成为社会运行的拖拉机和润滑剂,而娱乐本身也成了一个产业,似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被娱乐化机制所渗透。娱乐成为一种大众共同的消费品,娱乐明星的收入常常是一般人收入的许多倍。处在这种背景下,娱乐从一开始便成为90后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结果,90后的感性得以张扬,理性的反思略显不足。他们认为“吃喝玩乐”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生活的重要调剂和组成部分。口袋书、忽悠、恶搞都不过是娱乐,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他们被认为凡事“放得开”,遇到问题比较淡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但另一方面内心较为空虚孤独,渴望得到更多的朋友。


490 后也是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的一代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对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同时,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90 后的父母大多是在社会中已经有了一点地位和实力的“60后”(一般30岁以后生孩子)。由于时代变迁、经济转型,当他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职业,需要靠自己奋斗,许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由于教育成本不断提高,他们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社会变动加剧了家庭矛盾,离婚率节节上升,许多90后的原生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许多90后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更加冷漠与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最后,90后成长在一个充满矛盾的教育体系中。虽然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他们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沉溺于网络游戏、影视剧的越来越多。在巨大的学业和就业竞争压力下,他们丧失了很多本该拥有的快乐,与父母之间常常有代沟。


由于童年时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心理界线,90后青少年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需要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有关数据表明,1992年到2005 年,青少年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 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事实上,90后一代人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内心的大门。因此,90后对网络十分依赖。迷恋网络的孩子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90后出生后,父母和社会开始向他们屏蔽信息,所以,90后很分化也很分裂。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上又是另一套语言。


二、 90后性格带来的福音与牧养问题


90后大批进入青春期必然对教会福音事工产生相应的影响。代际差异已经带来了严重的传福音与牧养等方面问题。


首先,传福音时如何表达传统的基督信仰理念?事实上,辨道对象已经开始从理性主义转向多元主义与怀疑主义。许多基督徒发现,给一些90后年轻慕道友(尤其是文科生)看《游子吟》已经开始失效;有些人看了无动于衷甚至起反作用——因为他们不喜欢过于理性和系统性的灌输,或者用他们的话来说,“怕被洗脑”。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游子吟》的价值。事实上,在得到一本能够取代它的福音辨道书籍以前,不用它只会使传福音者陷入失语状态。


其次,90后进入团契还带来了牧养和管理的难处。90后会问:“什么是团契”?——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宅”大的一代,许多人对外界有不安全感,即使参加团契也不愿对弟兄姐妹敞开自己,反而更喜欢那些只需要在外部表现自己的社团活动和大众娱乐。要求舍己、学习去爱人如己的团契生活,无疑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许多90后对聚会和事奉冷漠的原因常常是十分感性、个人化的:“没时间”,“没心情”,“我就是没心没肺”……无可奈何的团契辅导同工们只好叹息道:这一代人身上真是有破不碎的老我,或者,用聚会处弟兄姐妹的术语来说, “魂太大”。确实,90后是不听话、坐不住、反权威……爱提问、爱活动、爱自我的一代;但另一方面,他们事奉的主动性比较差,也容易养成严重依赖辅导同工的情况;他们对神迹与神学已经开始失去兴趣,却期待看到神的爱在人身上的活出,然而又比较喜欢被爱而不能主动去爱,这就形成90 后牧养中典型的矛盾怪圈。


90 后性格也给团契的辅导方面带来了新变化。一方面,牧养中能观察到的公开同居现象减少了,这或许与同居带来的许多实际问题(如怀孕堕胎带来的身心伤害,以及性格不合导致分手造成许多心理创伤)有关,但也与90后性格中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有关——他们甚至“不屑于”或不能忍受任何即使在形式上稳定的两性关系!但另一方面,“一夜情”却增多了:前几年,许多大学校园周围出现了许多“日租房”于此有关,也带来了更多的罪恶和伤害。近几年来,随着更现实的95后进入校园,“一夜情”有所减少,但恋爱偶像化的倾向严重起来。在对周围世界不信任度、不安全感日益抬升的形势下,恋爱仿佛又变成了某些90后的最后一尊偶像,因为与非信徒谈恋爱、为了讨好对方而离开团契的信徒比比皆是,未婚同居现象再次增多。


最后,90后性格也影响到事奉。“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一向是基督徒事奉的核心,“传十架救恩,走十架道路”也是中国家庭教会响亮的口号。然而,对十字架的认知方式如何跨越代际鸿沟?许多90后在安逸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很难认识到,十字架不仅是救恩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基督徒属灵生命成长的道路。因此,对他们来说,“红色殉道”(在外部迫害下为主受苦受穷受气、坐牢流血牺牲的道路)好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而“白色(不流血的)殉道”,即在和平的岁月中、在内在挣扎下为主放弃安舒、舍弃自我的道路,对他们来说又不像70后和部分80后那样比较容易做到。因此,对推动90后服事,一方面要耐心等候,另一方面也不妨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大胆尝试,但不要急于给他们委派组长等明确的职事,因为他们大多会有潜在的成长焦虑和过早的人际关系恐惧,害怕“枪打出头鸟”,过快进入正式服事会使他们有压力。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必须对你自己的代际性格特征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其次,必须对作为福音和牧养对象的90后群体性格有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分析模式,以免对他们的认识落入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性认知困境之中。


三、代际性格的测试与分析


代际性格的分析离不开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一个人的性格像70后、80后还是90后,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排除个人性格、修养和某些随机性的选择而言,这些差异往往和他(她)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主要从影响代际性格的一些主要因素入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性格测试量化表格,也许不符合一般的社会学规范,但或许可以部分地反映出被测试对象某些方面的代际心理特征。


代际性格类型的计算方法


• a-h分值在0.5-3.5之间按程度高低增减;简单计算时取整数(3、2)即可


• (a+b+c+d+e+f+g+h+i+j)/10=实际分值


• 原生家庭背景应综合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加以考虑。


• 自我形象应综合其本人对自身智商、情商、外貌、学业、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最有可能的一般看法加以考虑。


• 人生阅历应综合其是否独生子女、原生家庭破碎程度、独立生活经历、成长期遭遇等加以考虑。


代际性格类型的典型特征


代际性格类型的典型特征


• 实际分值2.5-3.5分—— 70后或其后之西部、底层、农村背景;成熟于1989年后非政治化的社会,有压抑感;诞生于温饱的社会,未受到战争与饥饿的威胁,多子女家庭,传统社会的伦理观念和家国责任感并未完全瓦解;有部分传统的理想主义,但缺乏60后类型领导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5-2.5 分——80后或中部、中层、城镇背景;形成于2000年之后比较富裕的转型期,社会变动剧烈;家庭成员减少,自我意识开始成长,家国责任感淡化;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界线上挣扎,易相信也易怀疑,容易信仰也容易软弱。


• 0.5-1.5分——90后或东部沿海、上层、大都市背景;成熟于2008后网络化、国际化、消费主义社会,贫富分化已基本定型;单子女甚至单亲家庭,自我意识高涨、形成自我中心倾向、电子化、娱乐取向、追求流行;情绪化、追求刺激与快感、喜欢新鲜感;表面成熟、内在不稳定的“草莓”性格。


鉴于上述基于外部环境简单分析不足以说明90后性格的内在形成机制,笔者又提出了以下的分析模型:


1. 创伤体验(不同于80后经历的19 世纪欧洲式的“震惊体验”)[5]:

——来自家庭、学校、同龄人的双重塑造:宠爱与伤害、压力与放纵;

—— 来自独生子女身份与物化竞争社会双方面造成的不安全感[6]→导致

2. 自我中心与反叛意识(“后塑”文化)/不信任感与低自制力;

3. 厌恶控制又期待关怀(“我的地盘”和孤独感)→导致

4. 网络依赖与成瘾现象(偏→癖→瘾→控)→导致(5、6)

5. 图像化[7]认知模式(动漫文化)/强调体验(DIY[8]心态);

6. 碎片化世界观[9](网络文化)/群体意识弱化[10](喜欢特立独行);

7. (1-6)→多元的人生取向、求新善变的价值观[11](优点)/

8. 资讯膨胀,人格成熟推晚(四顾茫然,拒绝长大[12])→

9. 高表达欲与“正能量”期待[13]/选择焦虑与行动逃避(“放鸽子[14]”)→

10. 脆弱的多重人格(“阳光意识”与“草莓心态”[15])。


根据90后的以上十个方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笔者认为,介入90后事工的三个认知阶段是:结合本团契的处境(地域、学习、优势、弱点……)和异象,首先根据特征1-3形成长期关怀性的福音策略;其次,根据特征 4-7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团契牧养方案;最后,根据特征8-10来推动、等候和帮助90后信徒中的得胜者进入团契事奉。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原则呢?


四、90后事工的原则性思考


既然90后问题是中国大陆校园事工萎缩的重要原因 ,那么就必须对传统的校园服事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模式转换,而在这其中,既要面对90 后的特质,又要持守福音的真理,就必然会存在一些容让与持守之间的尴尬——例如,针对90后大学生中容易出现的多元主义倾向,必须在信主后不久对他们进行基要真理的教导,使他们从纯主观性的信仰转向客观真理与主观经验结合的信仰;但由于他们厌恶灌输,这种教导又必须采用互动、讨论、体验等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又如,针对90后的不安全感,向他们传福音必须强调“在世上有苦难,在基督里有平安”,多向他们讲述一些最好是同一代人相关的见证;但由于他们当中普遍的怀疑主义思维方式,又必须鼓励他们自己去体验、经历上帝的爱,最终不安全感才会慢慢消解——事实上,服事他们是需要耐心的,因为他们受世界的压力既深又大,常常一时难以从其中挣脱,加上年轻人特有的多变,往往甚至其中的某些同工都会不断反复。


总之,90后事工既需要大胆改变,又需要极其小心谨慎。笔者数年来在其中涵泳挣扎,总结出几方面原则供大家参考:



1、“走进去”:带着爱的更新


服事90后,首先要有一颗爱人灵魂的心,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克服代际心理障碍。许多70后与80后同工对90后有些反感,然而,他们同样是按上帝形像造的人,他们同样需要耶稣基督的爱。决不能让这一代人与福音隔绝!


服事90后,需要带着道成肉身的立场,进行服事所用词语、方式、场所等外在形式上的更新。例如,在小组聚会中了解和酌量使用他们惯用的流行语[16],酌量使用破冰游戏来活跃气氛,针对他们比较强的个体性进行更多的私密性交通,在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公共空间式的聚会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微信、QQ等最新信息媒介对这一代人影响很大,牧养他们是很难避开的。有些牧者因为担心受捆绑而故意不用微信,反而无法通过朋友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动态,其实没有必要。[17]


服事90后,更需要从他们的性格形成机制探寻新的小组聚会与管理模式。这里说的性格形成机制不仅是指上述群体性模式,更是每一个人独特的心理形成机制。[18]这一方面要求小组聚会内容和时间分配的更新,另一方面则要求牧养更加个人化,这就要求传道人更多地介入小组牧养,了解他们的情况也解决他们的疑难;也需要调动组员共同事奉、发挥学生自身服事的主动性。例如,网瘾的克服、查经时或灵修中3-5人“小小组”的设立,都需要90后之间的互助。


90后事工对团契带领者(多为70后和80后的传道人和辅导)也提出了更深的要求:跨越代沟,更深的舍己;放下架子,做90后的朋友和倾听者;感同身受,体验他们的恐惧和困惑;忍耐顶撞,做带伤的医治者(林后1:6)。


同时,90后研究也提供了一系列对教会和团契层面事工的建议:给90后更多的关怀与成长空间,寻找并培育这一代人中的得胜者;尽快建立独立的中学生团契,开拓中学生事工;把社会关怀与福音事工结合起来,促成关怀机构向慕道友开放;加速小组同工的更新,调整辅导的角色(由保姆→导师→朋友);推动一对一、一对多门训系统,建立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导模式。


服事90后,还需要根据他们多元化的人生取向,选择不同的传福音与牧养方式。事实上,90后并不是一个统一性很强的群体,其中根据不同的人生导向,大体上可以分为20个以上大大小小的亚文化群体。这些群体的特征在80后乃至 70后身上也多少存在着,但没有明显的分化,一个人身上可以兼有多种取向,最多表现为个体差异;而在90后当中则迅速“衍射”成为一个个互相交叉但各自独立的“小圈子”,造成90后社交群体明显的小众性。这些群体中往往有交叉现象,如下表中的2-8、3-9、1-4、13-14等;许多群体甚至可能只是某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如“宅”、“混”)的集中体现者;同一个人身上可能同时有隐性和显性两种倾向(三种以上且均为显性时属混合类型),也可能不同阶段有不同取向。


根据笔者观察,目前大陆教会中一般学霸、乖乖男乖乖女两个群体比重偏大,这显然与依靠比较理性、教条的传福音策略以及大量依靠“基二代”有关。而占90后总体人数将近三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一半的宅男宅女却很少被福音触及,其他群体也不多;大量比较容易信主的思想者、孤独者、空虚人等群体,却因为无人关怀、无人传纯正福音经常容易被异端邪教带走……这种趋向若不能及时扭转,90后事工就会难以深入,必须引起教会的重视。鉴于群体内多有小圈子,有的外人不易介入,需要更多的弟兄姐妹主动走进去!


2、“带出来”:容让与持守互为条件


“走进去”是为了“带出来”——正如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是为了把我们带向新天新地;了解校园事工对象的复杂性也是为了把他们带进天父充满爱的大家庭。那么,怎么“带出来”呢?圣经真理的一贯性与神学理念的多样性是必须同时被强调的两个侧面。以D. A. 卡森和提摩太•凯乐为代表的圣经神学,强调圣经的多条线索与基督福音的多侧面——“一个故事,多种讲法”,为我们开展福音事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神学思路。


那么,怎么找到实际接触90后的福音入口呢?


1保持一个拓荒者的心态是前提

福音在90后群体中的停滞不前,某种程度上也与一些教会满足于牧养已有羊群、忽视教会四堵墙外的需要有关。2000年代大陆城市教会的普遍成长,使一些相信“攘外必先安内”的牧者整天忙于进行教会内部培训、管理、调整,对传福音缺乏热情,有的甚至为了 “便于管理”而拦阻相关服事;另一方面,在教会外却是灵魂大量流失,近几年由于职场压力越来越大,许多进入职场的80后希望信主,教会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更遑论开辟90后的禾场了!


举目向田观望,广大禾场荒凉;千万灵魂失丧,主心日日忧伤……


使徒保罗曾说:“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罗15:20)。今天,你是否愿意保持一个拓荒者的心态?


拓荒需要了解禾场。在有条件的教会和团契中,为了确定因地制宜、具体有效的福音与牧养策略,可考虑对福音禾场进行某种形式的抽样调查。


290后福音方面

针对90后缺乏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厌恶“洗脑”式灌输,但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渴望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价值观,可以使用一些新的福音布道方法和策略。笔者依据美国神学家范泰尔提出的前设性护教学理念,以及提摩太•凯乐的圣经神学认为福音是“一个故事,多种讲法”提出“三观式福音布道法”,可分为以下步骤(如需要根据圣经讲解时,可用以弗所书2:1-10为核心经文):


a.价值观(弗2:1-3):透过圣经的教导,直接传讲耶稣基督。


首先通过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福音预工,例如TED式讲座[19]、DIY式聚餐、热门主题茶话会、心理咨询、素质拓展、福音骑行队、福音旅游、在基督徒企业打工、在福音性社会关怀机构做义工,都是接触福音对象、建立友谊关系、展示基督徒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好机会,可以为个人布道和群体性布道铺平道路。其实,最简单的方式是把他们直接带到小组,但这要求小组气氛很好且每个成员都有福音意识,最好每个月都举办福音聚会。


在个人布道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应通过交谈和侧面了解,尽量让福音对象自己讲出其思想背景和生活环境,认识其基原性心理需要(一般与其原生家庭、个人经历和价值导向有关)。此时,对布道者的要求是:“快快地听,慢慢地说”,多问少说,并在不违背圣经真道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同情和理解,建立友谊,消除对方的戒心;然后,根据对方在价值观方面感到困惑、挣扎和迷茫的一些最主要问题,找出福音与之相对应的侧面,直接传讲耶稣基督的教导,处境化地阐明圣经的价值观——例如,对竞争压力大者,谈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在基督里得到安息;对自卑感强的,谈上帝不偏待人;对失恋者谈到永恒的爱……传讲时,尽量找出圣经及现实中的例证与对方分享,用讲故事或聊天的方式使对方易于接受,并陪伴对方面对人生困境,让他反思自己的困境并作出新的选择。


可能遇见的一些福音对象常见的心态类型、价值观问题及相关经文如下:


a1. 自强本分型:家庭环境比较差,学习工作努力,但对将来考学就业等出路缺乏安全感——马太福音6:25-34。福音应许神的同在和信实。约瑟的故事前半段。


a2. 创业活动型:有一些生活阅历,喜欢在人群中扮演领袖角色,自信心强但竞争压力大——马太福音11:25-30。福音是真正的安息。雅各的故事。


a3. 愤青文青型:思想复杂、感情丰富,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但又缺乏反抗方向——马太福音5:3-12。真正的改变在于救赎性福音的大能。摩西的故事。


a4. 心理受伤型:童年家庭缺爱或在成长过程中从他人受到伤害,活在仇恨和怨毒中不能自拔——路加福音23:33-34。福音带来医治与饶恕。约瑟的故事后半段。


a5. 宅男宅女型:逃避现实,缺乏自制力,人际关系弱,价值观混乱——罗马书7:24-25。福音使人胜过难以超越的自我。基甸的故事。


a6. 道德自律型:努力行善,希望靠自己的努力问心无愧——雅各书2:8-11。福音使人看到自己不义不完全。马太福音19:16-22少年财主故事、腓立比书3:7-8保罗故事。


a7. 小资浪漫型:“乐活”就好,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传道书11:8-9。福音使人看到自己必须在将来的审判中向造物主交账。所罗门的故事。


a8. 世俗功利型:贪得无厌,有时不择手段——马太福音6:19-23。福音使人认识到永恒才是真正的价值。路加福音12:13-21无知财主的故事。


a9. 骄傲自卑型:多是“富二代”、“官二代”等,喜欢炫耀高富帅之类优点,以此来掩盖内心的问题——撒母耳记上16:7。福音带来内心的真正平衡。乃缦的故事。


a10. 随波逐流型:缺乏心理界线的“老好人”,喜欢追随他人的价值观——以弗所书2:1-5。福音带来灵魂的苏醒,活出每个人真正的自我。罗得的故事。


每位福音对象身上可能有不止一种类型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先抓住他最关心的问题,同时明白他最主要的内在问题,这就需要迫切的祷告和经验的积累!


在群体性布道如布道会、福音性主日和福音聚会中,可以根据经文,结合自己平时对福音对象生活环境及其主要问题的了解与估计,在讲章的引言和第一部分中提出和解决有关价值观的问题。


b. 人生观:认自己的罪(弗2:4-7)


当对方已经开始对圣经价值观表现出认同倾向时,必须引导他(她)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转向以基督为中心的人生观,否则容易出现主观性信仰,以为是自己要信,也容易自己说“不信了”。在这里,可以用以弗所书2:1-2为依据,告诉福音对象其实他并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而是被世俗价值观及其背后的属灵黑暗势力所支配;指出福音不是要让他接受一个宗教或一套教条,(律法的中心是爱,太22:37-40),更不是要剥夺人的自由,而是要让人从罪中得释放、活出真正的自由(约8:34-36)。由此,开始向对方阐明人的罪性——ἁμαρτία(罪)的意思是“射不中靶心”,也就是人生坐标系的中心出现错位,因此带来了价值观偏差的问题。在此,必须指出对方隐藏的基本价值前设是以自我或人本思想为中心来看问题、处理问题,而人类理性的有限和人罪性的侵蚀,必然导致人本价值观存在逻辑破绽、视野局限性(只注重今生),因此出现实际生活中不能解决的人生问题。最后,告诉他要解决这些价值观问题,关键是人生观的转向 ——并不要求马上做到事事舍己、非常敬虔,因为不是靠行为得救;只要因信称义,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愿意把人生交托给耶稣基督。


c. 世界观:信靠独一真神耶稣基督(弗2:8-10)


当对方愿意转向神时,才开始与他(她)谈论一系列的理性问题,例如“上帝是否存在”、“为什么说耶稣是独一真神”、“圣经是否可靠”等,最终改变他的世界观。此时有几种路径:对信心单纯、思想不复杂的福音朋友,可以用本体论(人类都有对永恒的渴慕和“求神欲”,世界需要设计者,这些本身就说明有神)直接解决;对受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喜欢证据和逻辑的朋友可以用“证据派”护教方法;对受多元主义影响比较大、属人文思维方式的朋友可以用“前设派”护教方法,指出世界观的选择本身很难绝对论证,其实是基于人生观的选择。

在这一环节中,最好能判断福音对象原有的基本信仰前设(属于无神论、多神论、泛神论、独一神论、怀疑主义、多元主义、实利主义或其他),运用一些基本的辨道(护教学)要点和相关知识指出其错误。如果对方表示愿意信主,可以结合“罗马路”[20]的“三大要点”帮助对方认清所信,再用“四先”突破决志障碍,最后带他做决志祷告。


“三观法”针对多数90后青年的创伤体验心理、自我中心倾向和多元思想倾向,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有时花费时间比较多,对传福音者的人生阅历和事奉经验等各方面要求也比较高,使用者要有一颗爱主、爱人灵魂的心。


390后牧养方面

牧养者必须避免律法主义,并注意心理创伤的医治和事工模式的转换。


90 后牧养中的律法主义倾向往往出现在缺乏道成肉身意识的80后、70后或年辈更长的同工、传道人或辅导人士中。他们常常对90后所处的现实困境和社会压力缺乏认识,简单地把圣经的字句、自己的经历乃至于神学的教条套到90后身上,给牧养对象也给自己和团契生活带来许多问题。90后对此的反应,有的是全然反叛,有的是阳奉阴违,也有的是愿意遵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陷入痛苦的自责中,反而给魔鬼留了控告的地步。


要避免律法主义的倾向,首先要再次回到圣经关于因信称义的教导,避免人性中固有的自义倾向和中华文化集体无意识中的道德主义;其次,要道成肉身地进入90后中,体会每一个独特个体的难处、处境、心境和需要;最后,需要在忙碌的事工中不断回到上帝面前谦卑祷告,聆听肢体的意见和圣灵的微声,随时省察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真正为了神、荣耀神,让自己不断被上帝的恩典更新。


律法主义的另一个恶果是导致在牧养中经常忽略了90后的心理需要。许多90后基督徒的软弱,不只有属灵问题,也有心理问题。基督信仰是神本人性的,这正是它与其他宗教的区别之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的是体恤我们的软弱(来2:14-18,4:15)。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无视辅导对象实际的环境和正常的反应,把任何对辅导对象的同理心、同情心、过往经历的考察等一概戴上“人本主义”帽子加以排斥,而仅仅使用圣经的原则要求辅导对象认罪、自责、自我调整,表面上十分“属灵”而且省事,最终的结果却是像约伯的三个朋友一样,适得其反,甚至使许多肢体受到伤害乃至厌恶辅导、离开教会。当然,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罪人,都有一系列基于罪性的情绪和扭曲的心理反应,都必须为自己与环境互动中显露出的罪负责;因此,人并不是原生家庭单纯被动的受害者,更不能将一切心理问题归咎于父母或他人。因此,基督徒的心理辅导必须与圣经的立场紧密结合起来,不是让人去“对号入座”或病态地挖掘自己过去的经历,更不是鼓励人依赖神经系统药物或进行冥想式的“心灵医治”,而是使人愿意真诚地向人敞开、向上帝敞开,靠着上帝有能力改变自我,在基督真光中得到全人的成长。


同时,在对90后一代有更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笔者也尝试开始对小组事工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向他们传福音和牧养的需要。


490后事奉方面

有一些方面是推动90后事奉时应该注意的:


a. 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营会、影像、感恩礼拜、见证会等活动性事工,但不宜过多,以免事工导向强、灵性根基不稳,也免占用时间过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工作。


b. 灵性成熟前,不宜让90后过早担任小组长和团契领袖等核心角色,但可以承担一些在小组中负责带诗歌、买水果等稳定服事,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操练服事。


c. 团契和教会必须有和谐的同工关系,因为90 后很敏感,论断纷争和暗中摩擦很快会误导他们,或使他们失去服事的热情。


笔者设想(仅仅是设想),推动90后事奉可有如下几个阶段:


价值观阶段——有三个需要:参与度(适当委派他们在小组中担当他们喜欢的角色,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需要,不得不来聚会);新鲜感(本科生、第一代基督徒往往更容易热心);安全感(因此要求有健康的教会和团契环境)。这就必须操练信心生活(在他人和自己生活中经历上帝的大能)与团契生活(彼此接纳、饶恕和切实彼此相爱)。


人生观阶段——主要是让他们学习在事奉中操练真诚的舍己奉献并认识十架道路,其主要途径除了营会培灵和短宣、社会关怀事工外,必须在他们老我逐渐破碎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个人心理辅导,并有一个良性的小组团契互动环境。要避免把他们从校园、职场中拉出来单独成为“职业事奉者”,尤其是避免把信仰当作风险度较小的职业选择。


世界观阶段——必须帮助他们建立纯正宽广的神学知识体系,学会抵挡世俗的理论、思想与潮流(如同性恋、多元主义……)。


这三阶段是与前面的福音与事奉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很多在事奉中出问题的90 后,往往是由于福音和事奉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因此,提出如下模式:


结语:为了一代人的承诺


2000年代曾经是大陆城市教会的“黄金时期”。我们这一代人在其中信主或成长,许多人都曾经向那位爱我们、救我们的主耶稣许下诺言,要把这宝贵的福音传给世界上每一个在黑暗的角落中哭泣的灵魂。今天,面对心灵中扭曲断裂、满是“后现代”社会所造成创伤的90后一代人,面对满是“沙子”和“石头”的福音禾场,面对一代又一代越来越叛逆的年轻人,作为曾经决心把自己奉献给耶稣基督和他宝贵福音的一代人,我们能否完成我们在十字架祭坛前生命的承诺,把福音带给那些不安而痛苦的灵魂?


“我在上帝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 4:1-5)





注释及引文

[1].青春期(或青少年期)又称“第二次诞生”,是人体继婴儿期后出现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更是个体世界观及信念逐步形成的时期。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是第二性征出现,部分学者将其分为:青春早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至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首次遗精为止,体格生长突增,约为11-13岁,约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初中阶段;中期——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发育成熟为止,13-16岁,相当于高中阶段;晚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女孩出现周期性月经为止,年龄约为 16-20岁,相当于大学阶段。青春期何时结束,则没有定论——在某些地区常以完成性发育、具备生育能力为标志;从认知方面看,当一个人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时就达到成熟;从政治角度,能够行使选举权(一般是18岁),没有父母许可也可以结婚、参军或担负民事责任,就可以算成年;从社会学角度,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立生活(选定了一种职业,已婚,或建立家庭)就可说已经达到了成年;从心理学角度,必须能发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不依赖父母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能建立成熟互相依赖的友谊和爱情关系才意味着成年。——根据维基百科相关词条缩写

[2].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3].在中国大陆有时也泛指出生于70年代末,即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另外,还有人在80后内部细分出“85后”(85-89-91年出生的人)的说法,用意大概是旨在强调80-84年出生的这代人身上的过渡特质和宣告 “85后”新时代个性的正式成型,不很普遍。从经历的年代看,“85后”思想要比80后普遍开放,更高调、自我张扬、个性自信;但也不像90后那样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 “85后”在这个中间段开始游离,有的偏向左(90后),有的偏向右(80后)。

[4]. 两个相关名词:“泛90后”(过渡期):指88年-92年生人,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到80后的影子,也会存在90后的特点。在他们看来,真正的90后是92年后生人,真正的80后则是87年前生人。这一批人大约在2005-09年之间进入大学,他们中思想比较多元化又没有失去理想的一些人注重公益和结社,喜欢当志愿者,在政府提倡“和谐社会”的环境下掀起了最后一个理想主义的浪潮。“95 后”则是指95年后出生的90后,2012年开始进入大学,是更加典型的90后。因为完全进入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国家政策也更优于以前,所以这个群体被一些人认为应独立于90后。95后年轻人逐渐接触社会,自认为是先锋群体又非常现实,“玩得酷靠得住”,但内心其实很缺乏安全感。

[5].“震惊体验”原指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剧变中知识分子对经济大潮、残酷竞争和冷漠社会的反应,包括对现实的顺从、赞美和逃避、反叛,趋于极端理想和极端现实两极。中国80后的反应与之相似,是一种社会性的受伤心态,对社会有更多不满,许多人是潜在的“愤青”;而90后由于社会已经定型,单亲、家庭暴力等现象日益严重,心理伤害更多的是更为深层次的一种个人性反应,此处称为“创伤体验”。

[6].90 后生长在一个被就业压力、自然灾害、食品安全、雾霾、诈骗、暴恐事件等各种不安全因素困扰的社会环境中,她们当中许多人及其家人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加上媒体的报导和渲染,导致不安全感成为他们性格中的首要特征。许多学生刚进入大一就在考虑毕业后如何找工作或出国,时间高度紧张,“学霸”大量出现,为逃避不安全感甚至衍生出“宅男宅女”和“养生族”、“打工族”、“创业族”等许多90后校园群体。

[7].图像化认知模式表现为这一代人喜爱图像、视频、PPT过于喜爱阅读文章,由此造成理性思维的弱化。

[8].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 (自己做)的简称,如蛋糕DIY 、婚前辅导DIY等,表现出90后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厌恶灌输、害怕“被洗脑”、重视独立和亲身体验等思想。他们喜欢教学中有更多互动和实践。
许多国内外机构在各重点高校中开办暑期夏令营、“体验营”、短期出境交流项目等,使上述心态泛化。

[9].碎片化世界观与 90后对网上百度百科(昵称“度娘”)等网络工具书和片段性新闻的依赖有关,他们耽溺于直接、快餐式的“知道”,思维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自主性,成为“勤于体验、懒于思考”的一代。

[10].因此,90后大学生对团契生活较难融入,许多人有过创伤体验,担心被伤害;许多人在虚拟世界中待习惯了,出不来;还有许多人宁愿参加花样繁多的社团活动,直到在其中受到伤害才愿意回到团契中来。

[11]. 受后现代多元主义思想和家庭溺爱影响,90后多数重自我意识过于责任感,因此大学中转系、转专业现象增加,其中有不少是自愿转入文史哲等“冷门”专业。自我意识使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对福音容易开放;但也使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信仰模式,容易主动要信,但是建立在感受、体验而不是真理的基础上,一旦认为信仰内容不如己意就选择主动离开。笔者曾在小组聚会中听到一位90后慕道友的言论如下:“如果一个教会连同性恋都不接受,我怎么能待在这个教会里呢?”

[12].笔者在实际牧养中观察到,90后人格成熟普遍推晚,许多大三的学生还像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一样贪玩、没有自制力、依赖他人、不会体谅别人,缺乏界线、社交恐惧症、成长焦虑等心理不成熟现象普遍存在。

[13].笔者在一个教会分享了两天基要真理和个人见证,一位95后学生给笔者的赞许是:“老师,你这两天分享太好了,带给我的全都是正能量!”。

[14].“放鸽子”是90后喜欢用的网络流行语,表示欺骗、失约、不信守承诺等等。比如,和你约定一个地方见面,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没去,让你白白等了很长时间,叫做“我放了你鸽子 ”。90后信徒或慕道友常常在答应去聚会后“放鸽子”,这一行为背后表现出他们既不愿进入团契生活又期待牧者个人关怀的复杂心态。

[15].90后被称为是“表面阳光,内心黑暗”的一代。他们的内心常常有许多难以治愈的伤害,使他们仿佛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十分脆弱、容易腐烂的草莓,常有人以“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自嘲。

[16].笔者开始服事90后时,有一次曾因不明白“屌丝”的含义,认为是淫词妄语(原词确实不雅,但网络常用后已转变含义)而加以斥责,导致一位家庭信主的90后离开小组,至今引以为憾。

[17].笔者使用微信后,有时会使用一些90后中流行的表达方式如点赞、转发,有助于拉近和他们的距离;经常从微信上热转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时事,可以在查经或讲道时用来作为例证。

[18].笔者在给90后学生做基督徒生活专题分享时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恋爱择偶和心理成长这两方面,而最缺乏的是时间管理与金钱管理等方面。

[19].只讲半小时,尽量简明扼要,留出更多时间提问和讨论沟通。

[20].“罗马路”是一种比较理性的传福音方法,特别适用于知识分子和80后群体。它根据罗马书10:9-11指出信主所要接受的三大要点是:(一)信神——信独一真神 ;(二)认罪——承认自己是罪人 ;(三)接受耶稣做救主——独一拯救。传福音时,可直接讲明这三个要点,推动信心单纯的人很快决志;对方有犹豫时,可用“四先”来清除决志障碍——先信仰,后(方能)理解;先信仰,后(才能)经历;先有信心,后(方能)有(好的)行为;(如担心家人反对,可)先信,后慢慢告诉家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