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信仰传承中的“信二代”(下)
2016-07-11 jiaohui
作者:本刊编辑部
接
续
上
文
三、对建造教会下一代的几条建议
综上所述,“信二代”的问题根源在于“信一代”,而“信一代”的问题则显出教会整体的状况。“信二代”的流失,不是一个单独的、教养儿女方面的问题,而是家庭教会过去整体在神学、牧养、建制上的不健全造成的。而要对这个问题做有效的回应,也不仅仅是重视起来、做一些相应的事工,而是教会整体要回到福音的根基上建造,关注信徒的重生得救,教导他们带着对天国的盼望,在地上过一个被福音支配、彰显神荣耀的生活。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邀请受访的同工就教会如何建造下一代人成为基督的门徒提出建议。
1、教会要首先建立一个个家庭
陈老师特别强调:“做孩子的事工必须要和父母一起来做,家庭不兴起,这个事工做不持久,虽然也有孩子被改变后家长也被改变的案例,但这只是少数情况。教会一定要非常清楚,牧养孩童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因为圣经是这样教导的。今天有许多的父母一心赚钱,将教养儿女的责任推给教会的牧者、公立学校、各种教育机构,这需要悔改。教会要让父母看到神托付给他们的责任,按照圣经的教导养儿育女。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家庭视作一个牧养单元,把家长和孩子一起当成门徒来牧养。圣经中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申6:5-7)大诫命首先是在家庭实现的,要把他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层面,‘殷勤教训’孩子,好像不断地锤击,将钢印刻在孩子心里一样。这是借着每天生活中的榜样,而不只是说教。”
家庭成长,首先要兴起父亲。父亲在教养儿女中的缺席,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教会中的严重问题。不少教会开始建立专门的父亲团契和培训,训练父亲真正成为家中属灵的带领者。当父亲追求属天的事情,就不会再单单定睛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陈老师说:“要训练父亲们建立家庭祭坛,带领妻子孩子,家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灵性成长的目标。在学习圣经上、属灵成长上,今年要达到什么目标,明年应该怎样。随着孩子身心灵的成长,给他设立具体目标,这样来做就不一样了。”
传道人的家庭也是一样。许多传道人很舍己地服事,但因为常常不在儿女身边,所以对他们没有影响力,儿女看不到他们的榜样,也不了解这是对主的摆上。当然,主纪念他仆人的付出,但我们应当省察自己的内心,热衷于服事的时候,是真的在神家中尽忠心吗?还是掺杂着许多属世的野心、工作的成就感?在家庭中应尽的本分,是不可以以属灵的借口推卸的。一个在教会中以神的道喂养神儿女的工人,回到家中也应当用神的道喂养家人。思源弟兄带的“牧二代”中,有一个孩子是真有得救确据的,他的父亲从小给他讲福音,而且不停地讲、不停地对付他,甚至他读大学之后,父亲也总找机会去看望他,所以这个孩子被建立得非常扎实。不少同工都建议,传道人服事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影响他,教导他,使他与父母作为一个家庭一起事奉。梅师母说:“我的女儿始终是陪着我们,我们到哪服事,她都跟着,我们带青年团契她会旁听,我们前一段时间带启示录查经,现在她就对启示录很有兴趣,但不太懂。我说不懂没问题,妈妈也不是太懂,我们可以一起学。”
所有受访的同工都强调了建立家庭的重要性,王老师说:“推动家长是很重要的,家长聊到孩子的问题时,我能说一些道理,但作为一个单身的人,我不一定能体会他们。如果家长有团契、有关于家庭教育的小组能一起看视频、看书、分享,针对一些具体个案进行讨论,是会挺有帮助的。”
江弟兄说:“家长们往往把孩子当做一个重担去背,没有把孩子看做是神托付给他的有神形像的人。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很差,对待别人却很有耐心。其实孩子最像的是他的父母,孩子要改变应该家长先改变。无论服事儿童还是青少年,同工的目标应当是恢复孩子和父母和神之间的关系。当同工进入到孩子的群体当中了解他们的问题和成因之后,讲台就可以很好地对家长说话,这样才是一种自上而下正确的恢复,而不是以同工代替家长,孩子可能看上去很好,但和父母的关系还是不怎么样。家庭式的牧养、建造和恢复我觉得是比较健康的。”
北京一间教会的儿童主日学老师白姐妹说:“我们和父母的联系非常多,每个老师会认领两三个小孩子,专门为他们祷告,并且每周会给孩子打电话,问他:这个星期在主日学怎么样?在家干什么?有什么需要老师为你祷告的吗?聊完以后我们也会和家长说几句,了解家庭情况和孩子情况。孩子就看到,老师和家长不是分离的,而是一起的。家长也会问老师的代祷事项,为老师祷告。”
“父母要承担起按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儿女的责任,而教会在真道上要对父母有督导,比如一些系统性的训练和讲座,推荐纯正的儿童圣经故事等等,”成都一间教会的儿童青少年事工负责人苏传道说,“我们教会特别注重家庭建造。一对年轻人开始预备结婚,牧师会亲自辅导他们,经过几个月到半年的辅导才进入婚姻。他们进入婚姻之后,又会通过夫妻的营会加入夫妻小组,帮助建立夫妻间的关系。我觉得夫妻之间、夫妻与神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方面。所以,我们也会强调他们要建立家庭敬拜。”
建立父母必然影响到孩子,而建立孩子也是在建立家庭,上海一间教会的谢牧师说,在牧养中他会关注信徒的孩子,如果明显看到孩子不顺服父母,或者在聚会中没有秩序,一般是反映出他的父母在家庭中没有尽到责任。他也发现,有时孩子比父母更能领受真理,并且给家里带来和平。例如成人虽然都知道要“彼此饶恕”,但是真的需要饶恕人时,他很难做到。但是孩子听进去就会领受,有时看到父母吵架,有不合乎圣经的地方,他会讲出来纠正他的父母。
2、教会要让孩子在属灵共同体中成长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但在孩子的成长中,影响他的不只是父母。尤其是教会中的孩子,因为教会是一个属灵的共同体,弟兄姐妹之间的相交是很深的。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父母对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在管教时常感孤单无助甚至挫败;而同龄人、老师、年纪稍长的朋友、所尊敬和信任的长辈,对孩子的影响力会加大。所以教养孩子不仅仅是在小家庭中,也要在大家庭——神的家中。神既然将我们召聚在一起,使我们互为肢体、各尽恩赐、彼此配搭建立神的教会,那么在造就教会中的下一代时也应如此。谢牧师在主日证道和会友课程中,会鼓励教会成员和小朋友们建立关系,看到自己服事他们的责任,因为这些孩子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神托付给教会的产业,并且是神放在我们当中长久的福音对象。
苏传道说:“现在的孩子受流行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当他不顺从父母、游离于教会,这时候教会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探访,甚至通过教会学校,使这些孩子重新回到跟父母、跟教会的某种关系当中。”
要让孩子们在属灵共同体中成长,不仅是通过营会、儿童主日学、青少年团契等等,使他们与教会的弟兄姐妹建立信任关系,在老师的陪伴中成长,也要令孩子们形成一个属灵共同体。他们每周都在这个团体中受教,彼此之间成为好伙伴,在面对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时,就会给对方很大的帮助。梅师母说:“他们的心都很像,彼此之间一个眼神、两句话的讨论起到的果效是老师、家长取代不了的。一个接纳我的、与我状况相近的伙伴,本身就是很大的安慰。教会里的孩子还是在公立学校的多,他们遇到的较多的问题是:想和同学传福音,但是不好意思;或者因为没有勇气和别人不一样,和同学去了KTV、穿一些不合适的衣服,心里有负罪感。有一些问题他不容易和老师说出来的,但很容易和主日学中的同伴说。哪怕说的时候另一个孩子不会给他什么建议,只是说:‘对啊,我也会这样。’那他也受安慰,他被倾听、接纳、认同之后,其实孩子有能力做出对的决定,他一直被教导,他知道方向在哪里。”
孩子们先是在共同体中被服事,当他们年纪渐长后,也要带领他们服事他人,受操练、受造就,在彼此相顾中与教会肢体更深地连接。在举办营会时,不少青少年同工都会将年纪较大的孩子组织起来服事小孩子,这比只是让他们在讲台下听课有果效得多。梅师母教会中的孩子自发联系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学校,给他们做了一个礼拜的营会,这对参与这项服事的孩子的造就很大。儿童主日学老师白姐妹说:“有一个孩子在主日学成长,小时候淘得让老师发愁。现在他是高中生了,一直在主里,教会办儿童营会他做老师,与我同工。我服事过的一些孩子现在已经开始服事我的孩子,他们看到我也很感恩,因为小时候在主日学里服事他们的老师,现在还在那里服事。”
3、教会要有意识地呼召和装备服事儿童青少年的工人
教会可以建立起主日学、团契、青少年堂、营会甚至教会学校等事工来牧养和造就下一代,但无论怎样的事工,都需要成熟的、能够委身的工人。我们不能再犯“大学生就可以辅导青少年”的错误,而是要预备一批真正有负担和心志服事下一代的工人。正如一位师母所说:“既然主耶稣都那么看重孩子,把他们抱在怀里按手为他们祝福,我们怎能随便对待他们?在他们年幼的时候,你多多投入、撒种浇灌,将来神会在那里收获。在孩子身上,教会应该是非常舍得的。”
那么,教会选拔主日学老师和青少年同工应当有什么标准呢?受访的同工们建议,首先一点就是在真道上有根基。北京一间教会要求必须参加过一年制的周间圣道班,有话语服事的装备并且在教会里委身服事的同工,才能参加对于主日学老师的培训。其次是呼召、生命、恩赐。既然期待孩子们成为主的门徒,牧养他们的时候就一定要有门训的理念,那么教会觉得怎样的工人是可以带门训的,就应当把怎样的工人放在服事孩子的岗位上面。
谢牧师教会负责儿童事工的吴姐妹说:“我们对主日学老师的选拔标准是信主三年以上、牧者对其属灵状况比较了解的会员,并且对服事孩子有负担。主日学老师如果对信仰的认识是‘要做个好人’,教导孩子也会是让他们做好的小朋友。当老师对恩典有正确的认识,对孩子的教导也会以此为重。”
这样的标准对教会构成很大挑战,家庭教会普遍缺乏工人,如何能有如此成熟的同工投入对孩子的事奉呢?受访的同工们建议,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同工的牧养和培训力度,不是把儿童青少年事工交给他们就不管了,儿童青少年其实很难牧养,需要极大的耐心,所以服事的同工需要牧者常常关心和代祷。另一方面,要“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8),在讲台上宣讲栽培下一代的重要性,呼召有负担的人出来担当,并且鼓励他们长期委身,与孩子们建立稳定的教导关系。苏传道说:“我们教会规定,如果有同工要离开,必须要提前三个月说明和报告。我们选拔同工时既然有基本的考核和判断,就不会随便让他离开这个岗位,去别的岗位服事。”
建造团队同心事奉也很重要,白姐妹的教会,每年有两次对主日学老师的培训,就是建造团队和同工的服事心志。而不同班级的老师在每次主日学结束之后都会彼此分享,老师之间的连接很紧密,团队也更加强壮。
因为儿童青少年事奉需要一定的专业度,所以教会也可以邀请了解的机构对本会的同工、老师加以培训,或者邀请外教会经验丰富的同工帮助做一两次营会、团契、主日学等,边做边学,再持续地跟进和牧养本教会的孩子。作为机构负责人,陈老师也看到,大部分家庭教会基本上规模很小,没有资源、能力来做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所以确实需要兴起扎根福音、信仰告白清晰明确的机构服事教会。教会需要彼此连接、帮扶,才能培训出一批成熟的工人服事下一代,这不仅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也是从国度的需要来看。
4、教养孩子时要抓住重点
在养育儿女时,我们应当常常想到主耶稣说的一句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是否重视一件事情可以在时间上衡量它,父母应当在信仰的传承上认真,关注孩子的信仰,把孩子的时间更多放在属灵的成长上,并为此在属世的益处上有所放弃。梅师母说:“如果我们以神的眼光来看自己对孩子的教养,会知道孩子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哪些事情是优先考虑的,哪些事情不那么重要。”
确认了这一关键次序后,在每天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省察,回到重点,分清主次。
首先,千万百计地把真道教导给孩子,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福音,并且是带有分辨力的教导,要把福音的每个要点都讲清楚,神的神性,什么是罪,罪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义,神的救法是什么……正如思源弟兄所说:“圣灵藉着道工作,当我们把使人得救的道讲给他,就期待神会工作,否则我们的期待一定会落空。即使孩子不信、抵挡福音,那也会揭发他的不信,而不是使他在教会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第二,关注孩子的问题之前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状态,诚诚实实地与孩子交流,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影响力,一个悔改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苏传道说:“我们有时也会跟孩子们分享我们实际的软弱和真实的生命成长的状况,所以他们也不会过高地估计,会用一种基督徒的现实主义适当地认识自己。因为你如果过高地对他们有属灵的期待,不断地制造一种压力,它会带来假冒为善。所以我想要让他看到我们真的是靠神的恩典、靠基督的代赎而不是我们的任何努力得救的,当然,我们也要活出这样得救的生命。”从事基督教教育的王老师说:“要多和孩子讲讲自己是怎样经历神的,否则他头脑中只是一些概念。例如对罪的认识,有时候孩子很容易用谎言或者其他方式遮盖内心中的动机,然后合理化,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省察。父母也要敞开自己,和孩子真实地分享,谈自己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而这样的错是怎样得罪了神,袒露自己的罪和自己的挣扎,让孩子看到父母也不完全,甚至信主之后也会犯错,而神藉着耶稣基督是怎样拯救父母、改变父母的。孩子一方面是通过圣经认识神,另一方面是通过他所处的世界,尤其是他能接触到的最亲密的父母来认识神。”
第三,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是教导他们的前提。一直以来,信二代听的说教太多了,所以受访的同工们的办法就是首先跟他们建立信任关系,真诚地聆听、陪伴、接纳,了解他们的心理,再慢慢地去引导。出于对自己信仰状况的反思,庞弟兄对服事“信二代”有很深负担,他说:“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一个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他听的对象。我见到所有人都是说一个固定答案,里边的罪恶其实是很不愿意跟人讲的,我感觉这样很累。现在我辅导的这些孩子也是一样,都戴有一个伪善的面具。他戴着这个面具,说出他的标准答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重生得救的;而把这个面具去掉时,就会发现可能自己跟神没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我很少跟他们去说教,而是先问他:你怎么看?往往他们会提供标准答案,那么我再问他:你自己真正心里边是怎么看?在彼此信任的关系中,他能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接下来,我再慢慢地引导他们反思。我也会跟一些孩子约定,陪他祷告一段时间,读经后一起分享交流。”
第四,管教孩子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不犯罪,而是建立他们在基督里的信心。他们是罪人,怎么可能不犯罪?在面对他们的每一个罪的时候,如果我们是去建立他们在基督里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神救恩的宝贵,让他们真的爱上神,那就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罪的诱惑力就会越来越小。梅师母说:“我认识一位服事大学生的同工,她所服事的一个女孩主动找她说:‘我喜欢了一个女孩’。这个姐妹什么反应呢:‘真的?什么时候?’如果是我,真的会变了脸色,恨不得拉她赶快跪下来祷告让她认罪。她是犯罪了,是得罪神了,但是你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让她知罪吗?她做这一切事情的时候,不知道她在犯罪吗?我以前也是流于说教,但在说教的时候,孩子就是会给你一张面具,他认错,你带他祷告,像完成了一个流程一样。出了门他和同学做一个鬼脸,他的生活照样。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错了一定要马上指出来,这是好心,但是并不智慧。孩子都会有一堆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有先后次序,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现在一定要解决,什么事情可以放一放。有一位牧师的儿子,有一段时间穿很低腰的牛仔裤,他爸爸就告诉他,这样穿不合适。第二次他还穿,他爸爸又提醒他。第三次,他爸爸没有再说他,因为他看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儿子与神的关系。当时这个孩子和神的关系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他穿低腰裤只是诸多表面现象之一。所以,目的最重要,方式可以灵活,要在充足的恩典中观察他们的需要,看怎么做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里面的生命成长。正如哥林多后书1:24所说:‘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而是帮助你们的快乐。’我也会以神一步步带领我的方式来反思我对孩子的教养。”
第五,避免保护过度。“生活中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娇气、逆商低,属灵的保护过度则会让孩子流于表面的敬虔,对于乖孩子,容易讨好人的性格,更是如此,真正犯错时不让你知道,因为你不允许他犯错误,”梅师母说,“我曾经给一个16岁的女孩写卡片说:‘我希望你不经过流泪谷就可以得胜。’但是我现在的想法变了,我知道流泪谷是必须的。我们不想让孩子经历一点挫折,看到他们的某个罪后就想赶紧把他们拽上来,捆也把他们捆到神面前,但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当他的心向着你封闭,你就失去继续引导他的机会了。神是以他的慈绳爱索把我们挽回回来,而不是捆回来,也很难捆回来。传道书的‘有时’,让我看到神是坐着听祷告,一切都在他的掌控里面,他的膀臂并非缩短,他的耳朵并非发沉,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能够拯救到一个灵魂的深处。我们着急是很愚蠢的。有时候神允许我们留在黑暗中,是要我们把自己内心的问题挖出来,当他光照时,我们就发现,原来他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5、有意识地挑战他们付代价跟随主
对于学业繁重的孩子而言,每周坚持主日聚会就是一个挺大的挑战,所以几位儿童主日学的老师,在观察孩子生命的改变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是否愿意付代价来教会,是否愿意参与主日学之外的教会的活动,是否渴慕属灵的事情。而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弟兄姐妹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似乎最能帮助这些孩子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带孩子去服事的福音对象。
庞弟兄说:“我带他们去传福音,这是一个很好的、能够让他们走进信仰的事情。在公园、小区、学校,直接带他们给陌生人传福音。在他们讲的过程中,别人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而每当他们讲一遍福音时,都会问自己:‘我确实是这样吗?’我们传福音回来后,有两个孩子开始真正地去追求,见到年纪比他们大的基督徒就会和他谈福音,问他说:‘你怎么确定你已经得救了?你能告诉我一些真正的这样的经历吗?你到底怎么从生活中经历神?’通过传福音给别人,他们的信仰被挑战,他们的面具被撕开。有一个孩子传福音回来后说:‘说真的,我讲的这些东西,我知道跟我没多大关系,确实,我需要真正地重新回到神的面前。’他的变化很大,每年寒暑假会去孤儿院,并且他准备去云南自己组织一次夏令营。所以我真发现需要多给他们提供这样挑战他们信仰的机会,让他们能有所突破,真正去面对,发现自己需要福音,需要跟神真正建立关系。”
王老师说:“我们做夏令营的时候,发现最具果效的不是课程,而是带他们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剪指甲、洗脚。他们在服事的时候,似乎里面有什么沉睡的东西被激活了。他们与老人交谈,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状况,设置一些项目来帮助他们、服事他们。所以,我觉得一些体验性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孩子的潜力,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年纪小,神不会使用他们,我们不单单是牧养他们,也要让他们成为牧养他人的人,这也是主耶稣在带领门徒的时候所做的。我特别鼓励带他们去参加一些公共服务,北京就有几家教会组织起来带领孩子去帮助那些贫穷地区的人。在服事当中,他们会受到挑战,会经历神。孩子的成长,一方面是通过陪伴、引导和示范的教育,另一方面是通过体验性的东西。所以我也很看重青少年出去短宣,让他们真实地去经历福音在别人身上的改变,同时也在他生命中经历到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神。”
挑战教会中的下一代,令他们正视自己的信仰状况,不仅仅是通过传福音、短宣、服事有需要的群体,也要以十字架道路的“主动受苦”和“被动受苦”来挑战他们。仆人不能大过主人,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都要受逼迫,我们在告诉他们神在基督里的各样祝福和应许时,也不能避讳跟随基督一定会付出的代价,一定要走上的“苦路”。一位牧者告诉我们,因为父辈是传道人,他在文革期间备受攻击,他觉得自己最倒霉的事,就是受父辈的牵连被看做是“基督徒”。因此,他年龄稍长之后,便以各样的方式证明自己不是,打群架、加入黑帮、盖庙宇、辱骂传道人,直到主怜悯他、救恩临到他的日子。我们今日可能不会再遇到像当年文革般严酷的环境,但也需要预备自己和孩子的心,操练为信仰付代价,以至于在许多艰难临到的时候,孩子不至于失了信心,反而因为知道是与基督一同受苦,而充满喜乐和盼望。
结语
虽然文章以“信二代”为题,但我们并不愿意将这样一个标签化的表述加诸在教会中的这些孩子身上。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也要自己来面对神,建立与神真正的生命关联。然而,“信二代”这个词也有它正面的含义,因为它提醒我们,我们所要传给孩子的,不是“富二代”的财富、“官二代”的特权,而是在基督里无伪的信心。把福音传给教会中的下一代,并不比把福音传给邻舍、同胞、远方异族更难,但也不简单,同样需要对真道清晰、热切的宣讲,对基督坚定、忠心的跟随,对属灵争战的警醒,对神所托付的百姓的挚爱。
感谢主,将这些孩子赐给我们为产业,并使我们所亲爱的他们,能从小在真道中被养育,在神的家里成长。在这块园地中,如果我们不撒下福音的种子,仇敌就会使之长出各样的荆棘蒺藜来,结局就是被焚烧。我们若不警告他们那不信的结局,任他们在罪中沉沦,该是何等亏欠他们啊!并且,我们不仅期待他们能够得救,也期待他们成为被教会预备好的、有素质的基督工人,能够回应神的呼召,服事下一个世代的人。让我们为此祷告,也为此摆上,靠着神的恩典与应许,与我们的儿女一同奔向那“不被震动的国”。
“主所行的事必传与后代;他们必来把他的公义传给将要生的民,言明这事是他所行的。”(诗22:30b-31)
《教会》2016年7月号(总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