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雷雷妈
(天天好心情)
发表于 2005-4-13 09:44
只看此人
孩子自主的学就是自主的玩
孩子自主的学就是自主的玩
《蓝色基因》新素质教育丛书
你可以或者用不着给孩子花很多钱,孩子完全可以不坐小汽车,不穿名牌,不吃山珍海味。但是,作为家长,你不能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即使你一贫如洗,但是你给孩子的快乐就是无价的财富。婴幼儿的学习尤其不能成为一桩“苦差事”,对于幼儿来说,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所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整天玩,能学到什么,不管怎么行?”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在游戏中发展各种能力。游戏的愉悦和教育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多知识自然而然就印在脑子里呢,家长不要横加阻拦就行。
但是,家长可能遇到过花了很多钱,给孩子买来一大堆玩具,却导致了孩子“倒胃口”的情况;或者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玩,却碰上了孩子“逃游戏”的情况,颇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问题出在家长按照自己的思路把一些游戏和玩具强加给了孩子,而没有意识到孩子是游戏的主人。
有一天,妈妈想给多多教一点常识,让他“认识五官”,多多手上拿着一面镜子,照着自己的脸,妈妈在旁边说:“眼睛”,多多就指指自己的眼睛,指对了妈妈亲多多一下,指错了刮一下多多的鼻子,这个游戏本来是很有趣的,但是,妈妈发现多多今天有点心不在焉,眼角不停地瞟着新买来的鱼缸。这时候,电话响了,等妈妈接完电话,却发现多多已经偷偷地来到了离他不远的窗台边,看着鱼缸里的金鱼。自言自语地说:“这条鱼怎么不动了,它死了吗?”没过多一会又说:“它没死,它睡着了。”
在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家长会怎么办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一把拉过孩子:“看什么看,现在是找你自己的眼睛鼻子,人家金鱼好好的,关你什么事。快过来,做完游戏再看金鱼。”采取这种不知随机应变、呆板机械的做法,孩子即使还和家长做游戏,肯定也是索然无味的。
如果妈妈轻轻地走到多多的身边接过他的话茬说:“金鱼睡着了,那它为什么不闭上眼呢?我们睡觉都闭眼睛的呀。”说着,把自己的眼睛眯成一条线,让多多来看,多多肯定会兴味盎然地和妈妈一起讨论金鱼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想想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比较一下多多的嘴巴和金鱼的嘴巴像不像,然后再问金鱼有没有鼻子……
这样游戏就成了以孩子为主导,尊重孩子意愿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引导,教育的效果自然也非常理想。
可见,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幼儿自主游戏来进行。首先要明确的是,儿童对游戏活动具有决定权、参与权、支配权和控制权,并且相信他们有这种能力。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游戏兴趣和爱好,积累经验,经常和孩子一起设计和布置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和充足的游戏机会,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和小朋友的共同活动中,体会游戏带来的快乐,了解大千世界,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学习能力。
一说到做游戏,有的家长马上会想到去幼儿园或者买玩具,实际上,幼儿的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比如“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就可以同时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需要的只是家长的细心和耐心。自主游戏并不是说还有什么不自主的游戏,而是强调从“自主”的角度组织和认识游戏,所有的游戏都有自主性的问题。所谓的自主游戏就是让儿童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儿童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家长安排或指定内容。惟其如此,才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或者说,只有让孩子成了游戏的主人,他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很多家长会数落孩子:“这孩子,这么不听话,玩的时候都三心二意。”实际上,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往往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主性的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己支配和选择游戏,游戏不再是家长事先“计划”好,不再改动的,而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兴奋点、困惑点随时调整的游戏内容,以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
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可以增进亲情,帮助孩子。传统的游戏活动中,家长都是以指挥者和裁决者自居。在自主游戏中,家长的角色是多重的、变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孩子自己游戏的时候,家长是“观众”;当儿童需要游戏材料时,家长是“后勤部长”;当儿童需要帮助时,家长是“顾问”;当游戏需要家长参与时,家长是“伙伴”;做完游戏以后,家长是孩子交流的对象,这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会说,和那么小的孩子做游戏,挺难为情的,自己都不象大人了,可是,当我们接近孩子的时候,并没有丢失大人的经验和知识,所得到的,是孩子的信任和热爱。
家长并不总是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就需要给孩子提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便利的条件,让孩子自己玩。婴幼儿往往在一些大人看起来很可笑的活动中自得其乐,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做游戏的能力,减少对大人的依赖感,切忌粗暴地打断孩子自己玩的游戏或者限制孩子自己的游戏活动。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不理他”,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保护和发展,而且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有的父母就不是这样,他们要么不理解孩子有选择的自由,要么不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倾向,有意无意地破坏孩子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