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小乐妞
(......)
发表于 2005-11-23 14:34
只看此人
观察和记录———让你和孩子的成长看得见
在咨询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一进咨询室,大人就开始数落孩子:总是不听话,该做的事情做不好,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去做。当我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周内孩子的这种行为有几次?”“你平时多长时间发一次脾气?”等细节问题时,大人往往说不清楚。同样,孩子虽然觉得“爸爸妈妈总是绷着脸”,“他们总是说我不好”,“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当我想知道更具体的细节时——“能举个例子给我听吗?”他们却要想很长时间,甚至就说“忘记了”。除非是前两天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大人和孩子可能会记个八成……
于是,我常常在第一次见面后,给孩子和大人都留一份观察记录的作业,让他们不做任何的限制,就按平常一样生活、学习,只是记录下有关的情况,比如像下面一样画一张表格,如果出现相关的行为就在相应位置上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妈妈对我大吼大叫
2.爸爸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对我发脾气
3.孩子做作业总要大人催
4.孩子早上起床总要大人喊3遍或更多
5.父母一天中从不说孩子任何好话
6.孩子一天中从不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
当然,在实际咨询中,大人要记录的和孩子要记录的往往分开,每人一个表格,记录一周,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咨询。
有趣的是,一旦大人和孩子做了相关的记录后,第二次来的时候反而心平气和了很多,而且彼此可能都会发现“事实上,并没有感觉得那么糟糕”——“爸爸妈妈其实也不是天天绷着脸的”,“孩子也不是总做让父母不满的事情”……接下来,如果我再进一步询问他们“绷脸/不绷脸”或者“做错事/不做错事”的细节时,他们的记性可要比第一次强多了;而且回忆还有助于我将那些零碎的细节顺利地组合成一些“因果句”,并让他们看到彼此行为之间的联系——“XX,当你写作业时割橡皮,爸爸妈妈会怎么做?”“XX妈妈,当你对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在做什么?”……
有时候,第一次的记录作业就能起到改善行为的作用,大人和孩子都会因为记录而有意识地“表现好一点”……
以上的叙述说明了什么呢?
1、 周而复始的生活会让我们(包括大人和孩子)的感官变得迟钝。
我们不再能看见细微的变化,只会凭着最习惯却粗糙的感觉行事,于是难免陷入到高度概括的评价中:大人总是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孩子也总是觉得大人怎么怎么样,结果当然是所有人被“一棍子打死”,看不到任何起色与出路。
2、观察与记录会让我们(包括大人和孩子)的感官苏醒过来,帮助我们发现那些原本就存在却被我们忽视了的细节。
观察的工具就是我们的感官,我们不得不擦亮眼睛、竖起耳朵、伸长鼻子去感受、去体验,这时我们不再是“感情用事”地在评价,而是“实事求是”地在记录。结果就像上面的例子中说的:当你真正记录的时候,会发现生活其实不会是“总是”,尤其是行为,是多么情境化的产物啊——可能大人给了孩子一个笑脸,孩子就马上回给大人一次自觉;可能孩子到家早点做作业,大人就会少些罗嗦。
3、观察与记录会让我们(包括大人和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觉知到它们合适或者不合适。
所谓“习惯成自然”,我们的情绪与行为也一样,因为习惯了,所以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或者根本不会主动去控制一下。就像一个歪惯脖子的人,以为世界本来就是那个样子。而观察与记录却放大了我们的情绪与行为,使得平常根本不注意的东西变得非常突兀,因为你必须有意识地去留意那些要记录的事物,结果就像显微镜那样使你看到了自以为清洁的手上是多么得可怕,同样也像天文望远镜那样让你看到遥远的星空是多么得美丽。这样一来,你是不是会更注意清洁,或者更多地去仰望星空呢?正如前文例子里所说的,你会因为记录而有意识地“扬长避短”,而这又会像连锁反应那样让你周围的人也发生变化。
4、观察与记录会更直接地让我们(包括大人和孩子)看到行为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事情,这使得事情彼此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因此你会发现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看出前因后果。但事实上,就单个的行为而言,一定是先有过程再有结果,有一个前因,然后有一个后果。所以,在行为指导中,咨询师们经常会让来访的大人、小孩记录一些行为,包括自然的不加调整的(如前面例子中说的),以及需要有意识去做的(比如,10分钟能写多少字;周二语文课有几次举手)。其实这种记录的意义更多的并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将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让做的人能更快地看到“做”会带来什么结果。简单说,通过这种观察记录首先给行为者一个及时的反馈。而这一反馈又会成为一个行为基础,让行为者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期待。比如,对于那些运动健将们而言,每一次“记录”都成为他们再次去突破的目标。
可见,“观察记录”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大人自己。对于父母们而言, “观察记录”会让你养育的心敏感起来,会让你看到自己辛苦的价值,会让你看着孩子的进步而充满成就感。对于孩子也是这样,“记录”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产生更好的期待。记录使孩子的进步看得见,记录是孩子“我能行”的写照,是孩子证明“我能行”的实例,也是我们鼓励孩子的基础与信心。
那么,怎样做观察记录呢?相信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有很好的记录工具,比如:照相机、录音笔、DV等等,而且平时也做了很多留念。在这里,我只介绍一种方法,如果你想改变孩子的行为,不妨一试:
好话本&垃圾条
我经常会建议父母准备一个“好话本”,也就是专门用来写下夸奖孩子的话。这个“好话本”可是意义不凡:
1、“好话本”可以保存,里面记录着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点滴进步,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小玮6:30就起床了;小玮因为值日好,受到了老师的特别表扬;小玮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看到玲玲哭了,赶快上去询问;小玮越来越爱学习了,备忘录抄得真整齐……
2、“好话本”比起“好话”可形象、持久多了,不但今天可以看到“好话”,明天也可以看到,而且日积月累,看着“好话”越来越多,孩子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好,“感觉良好”正是积极自我概念的本质。
3、“好话本”不单勉励孩子,也激励父母。在长期的育儿过程中,父母难免会疲惫、无助,会觉得孩子“不好”。这个时候,“好话本”却能带给父母“柳暗花明”的希望,当你对孩子失望的时候,看到了“好话本”,那上面对孩子的每一句肯定,不正是唤醒你对孩子信心的良药吗?同样,当孩子对自己失望的时候,给他看看“好话本”,他就会知道原来自己其实是很强大的,只是一时遇到了困难或者一时犯了糊涂,并非一无是处。
一般,我建议父母和孩子这样来使用“好话本”:
1、如果你不爱说孩子好话,必须强迫自己每天写下三句好话;
2、好话要尽可能得具体,有内容,而不是抽象的“你好棒”,“好可爱啊”;
3、第一次写下的好话,请为孩子大声地朗读三遍;
4、定期与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好话”,重温好话的情境;
5、在孩子失意的时候,让孩子看到“好话本”;
6、在自己为教育孩子而头疼的时候,仔细阅读“好话本”,找到可以突破的地方;
7、根据孩子的年龄,用图形、文字、粘纸等制作丰富多样的“好话本”;
8、本法尤其适合10岁前的儿童。
当然,除了客观真实的“好话”,也需要就事论事的“鞭策”,只是在“鞭策”的时候,要避免让孩子觉得“自己真坏”、“自己实在糟糕”,要避免孩子直接将“批评”变成自己的“自我概念”,在此希望父母尝试“垃圾条”的办法:
将孩子的缺点写在一些小纸条上,夹在或者粘在“好话本”上,激励孩子去改正,一旦孩子改掉了哪一条,就与孩子一起撕下,并揉成团像垃圾一样扔掉。
“垃圾条”带给孩子的感觉是:虽然我有缺点,但只要努力了,缺点就会像垃圾一样可以被清理,而我仍然是“好”的。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需要清理的“垃圾”要适度,即使你觉得孩子有10条“垃圾”需要清理,你也要权衡轻重,最多选择3条写出来;否则,当孩子看到有那么多“垃圾”要清理时,一定会气馁了——“我原来是这样的千疮百孔啊!”
“好话本”与“垃圾条”是两个配合使用的武器,前者给以整体的肯定,后者加以部分的指正。循序渐进,孩子不但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而且能理性地对待得失,懂得“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