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早教怎么教?

早教怎么教?

茫然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关于早期教育,有着种种似是而非,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说法,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早教方案、教具、书籍、玩具,这些让父母们无所适从。  
  茫然的父母会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哪些影响呢?在某实验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的国秀华老师谈了谈她眼中的孩子:
  二十几年来,经我手带过的孩子大概也有几千个了吧。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能做到一岁左右会独立吃饭,二岁左右会穿脱鞋袜,三岁时能自己穿脱衣服,到四五岁时能洗手绢、洗袜子,能扫地擦桌子,到了幼儿园能给大家摆碗发筷子等。孩子五六岁时,条件合适的父母就锻炼孩子独立上幼儿园了……  
  同时,我也见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还不会独立吃饭,每顿饭都要老师喂。削好了皮的苹果、梨,他不会用手拿着吃,如果老师不喂他,他就低着头啃。后来,从他爸爸那儿才了解到,他们怕孩子自己拿着吃弄脏了衣服,所以从小就是大人喂。
  另外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不会独立大小便,也不知道向老师求助,经常站着拉尿在裤子里。原来,家里为了照顾好这孩子,曾雇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看护,一个专管买菜做饭洗涮。从不需孩子提什么要求,事事安排得周到妥帖。
  还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身体瘦弱,经常生病,说话都不利索,可她的母亲却给她同时报了英语班、舞蹈班、绘画班和钢琴班。小姑娘学得不好,妈妈就骂她‘真笨’、‘不争气’。后来听说,这个孩子上学以后成绩也不好。
  这些例子比较极端,但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这反映出不少人对于早期教育是否要做,以及该怎样做这样两个问题认识还很不清楚。我们正是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请教了在心理和教育领域里工作了多年的专家学者们,希望他们的看法能对广大的父母朋友有所启示。
  早期教育是必要的吗?
  作为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中科院心理所的副研究员施建农先生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儿童不是在理想状态下成长的。换句话说,儿童只能在现实生活中成长发展。因此,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需要和接受能力。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真正智力超常的儿童毕竟只占儿童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不管是极少数超常儿童还是绝大多数普通儿童,首先都应该先接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训练,进而接受与他们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既不应过早强行灌输,也不应马虎错过。这也符合所有生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期理论”是早期教育可能性的理论依据。请参阅:把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既然研究已经证实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早期教什么和怎么教
 很多的父母大都是在已经有了孩子,已经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才来考虑具体该怎么办的。  
  比如,有一位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学后成为尖子生,在孩子四五岁时就开始教他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语文课程。孩子虽然学得比较吃力,但因父母教学严格,总算也学得差不多了。这位父母认为自己的做法叫“笨鸟先飞”,还经常向其他的父母们介绍自己的经验,有些父母也在这样做。那么,这些父母的做法是否妥当呢?  
  施建农先生认为,既然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小学,都要在小学里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那就没有必要把这些课程由父母提前教给孩子了。提前教了,到他上学时还不得不重新学这些已经学过了的知识,这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当然,在开始时孩子可能会像那位父母期望的那样成为班里的尖子生。可这尖子能保持多长时间呢?事实上,很多研究发现,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孩子,虽然开始时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甚至成为班里的尖子生,但能保持这种优势的孩子非常少,更多的是优势逐步消失。有人甚至认为,提前教孩子小学课程,可能会对日后的学习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虽然这些说法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孩子上学前教小学的课程,有可能造成时间、精力甚至心理上的浪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早期教育有成见。相反,我们十分提倡早期教育并想着力弄清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简单地说,早期教育是指在孩子发展的早期所进行的适合个体发展水平的教育。
  •首先,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个体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并不一样,因此,早期教育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具有不同的内容。例如,对智力超常、常态和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各不相同的。
  •其次,由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出现时机和发展进程,因此,早期教育不等于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什么都教。例如,针对儿童语言发展所进行的早期教育可能开始于孩子出生时,甚至可以更早一些,但对于有关社会性方面的某些教育则要晚一些。
  •再者,早期教育不等于早期知识教学,早期教育的内涵要更为广泛。早期知识教育与早期智力开发也不同,尽管早期智力开发也属于早期教育,但只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确切地说,早期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类个体的本性,在个体发展的早期所进行的适合个体发展水平的教育。
  人类个体的本性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人是一个生物体,具有生物学的属性,因此,体质的锻炼和培养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人是万物之灵,具有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即心理世界,因此,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是早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人是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就必然有自我与他人之分。因此,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早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从这里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既然早期教育的对象是孩子,是人,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人的基本属性的发展上来考虑这一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身心健康是智慧之本  
  幼儿时期的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健康以及所要成就的一切。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始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北京朝阳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苗淑新有着几十年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用很多事例说明了身体健康与早期教育的关系。  
  添添是一个刚刚三岁的孩子,母亲教他背唐诗已有一年半了,还给他准备了满屋子的“智力玩具”,外加一些开发智力的图书。父母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而且这种早期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很少带添添外出游戏,尽情玩耍。添添挑食偏食,食欲很差,体重才11.2公斤。但添添的妈妈却并不在意,总是说“长大了就好了”,还买回许多与提高“智力”有关的“口服液”,认为这就是加强了营养。当医生告诉添添的妈妈,孩子已经患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严重的佝偻病时,妈妈最关切的问题还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吗?医生告诉她:“据有关报道,学前期贫血的孩子有可能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而且也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这时,添添的妈妈才感到问题的严重。  
  只注意心智开发而忽略身体之本,甚至牺牲儿童的健康去做“智力投资”,那将不仅仅留下遗憾。  
  精神发育也要给予同样的关注
  在对孩子身体健康特别关注的同时,对孩子的精神发育也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李娟华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实验”记录:  
  从前,有一个普鲁士君王,他很想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怎样的,于是他想:如果找一批婴儿来养着,规定任何人不得和他们说话,也许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怎么样的。他对那些抚育婴儿的母亲和护士下令,只许她们给婴儿喂奶洗澡,绝对不准和婴儿接触与交流。他认为这样一来,等婴儿会说话的时候,一定自然会说出希伯来语、希腊语或拉丁语,这样就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了。但是这个君王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很悲惨的结局:这些婴儿全部死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婴儿没有得到母亲的拥抱或母亲式的照料,在被禁止与这些婴儿说话和交流的情况下,他们不能像婴儿那样得到母亲的爱抚,与母亲进行爱的交流;他们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和安慰,因此他们的肉体生命也就夭折了。可见,对孩子的精神爱抚是多么重要。孩子如果在早期得不到亲情,不仅可能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即使长大成人,也会留下某种精神疾患。  
  因此,我们提倡年轻的爸爸妈妈多抱抱孩子,亲子共同体会“肌肤相贴之乐”;应该经常亲吻你的孩子,向他传递你的爱;还要不管他听懂与否,不厌其烦地给他唱歌,跟他说话,对他微笑,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与爱,培养对你的依恋之情,尝试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养育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比较积极乐观的情绪,从而为今后接受教育打下基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关于早期智力开发的方法,现在社会上已经多得举不胜举。我们不想赘述。在这里我们想探讨的是另外一条思路:人类千百万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是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站在这个基石上,人类社会才会继续进步。因此知识经验是必须要学的。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究竟首先要让孩子学会些什么呢?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教授提出了在孩子早期如何教他们爱思考与会思考的问题。她认为这比教他们会背几首唐诗,会做几道算术题有意义得多。  
  张梅玲教授谈道:“1997年6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第七届国际思维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提出:让今天的孩子“学会思考”,这是我们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因为只有让孩子学会思考,他才能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知识高速更新、科技飞快发展的21世纪。因此,我认为培养幼儿爱思考的情感和会思考的能力,应该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这种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来自让孩子被动地识字、做数学题,更不能满足于孩子机械地记忆,而应该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踏进思考的王国。”
  1、满足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个体先天属性和后天教育的合金。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到一定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就会感到新奇,总爱追究一个“为什么”。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一般来说,孩子到两岁半左右就会向大人更多地提出“为什么”。我的小外孙女楠楠在两岁零八个月的一天,见到我正在厨房切的一块肉上有一个蓝色的图章印,就问我:“这肉上为什么有图章印?”我马上对她加以表扬,并给她做了解释。她马上又问:“这豆腐上怎么没有?”后来她又问暖气管道是什么……不到半个小时就问了5个问题。你表扬她好问,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她就更是这也问,那也问。在问的过程中,她一方面得到满足感,产生一种愉悦情绪;另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所以说,父母对孩子求知欲的激发和满足是对其先天属性的最大珍惜和爱护。  
  2、支持自由想象  
  一般来说,幼儿都是非常喜欢画画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自由和丰富的。父母要支持孩子乱涂乱画,还要表现出对孩子作品的欣赏态度。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自己是很能干的。父母如果能适时地对孩子的画提出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进行思考和想象。
   3、启蒙哲理性思考  
  哲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辩证的思考。这是会思考的核心,是对孩子一辈子有用的能力。这个问题好像有些深奥,实际上,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思维的游戏,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比如,父母可以用生动形象的题材,让孩子初步感受到世间的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的关系中的,事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运动和变化,任何比较都要有一定的标准(相对性)等。这些思维都是很深刻,同时道理又是很浅显的。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这样来试一试:你给孩子看大中小三个苹果,你拿出一个中等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比,孩子肯定会说中等的苹果大;你再把中等的苹果和大的苹果比,孩子又肯定会说它小。这时你再问孩子:“你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苹果大,一会儿又说它小呢?”孩子可能会说:“这要看这个苹果和哪个苹果比。”  
  这表明孩子已有了相对性比较的感性知识。又如,家里烧开水,水到了一定温度就会冒热气,而把水放到冰箱里又能结成冰块。从中孩子能体会到温度的相对变化对事物产生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利用孩子爱听的童话故事和寓言等对孩子进行哲理性思考的启蒙。用孩子能体会到的事物进行启蒙教育,不必追求彻底弄懂,只要让孩子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就可以了。  
  4、保护“破坏行为”  
  一件新奇的物品往往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动手进行“有意破坏”,这是求知欲的标志,是孩子思维活跃的表现。科学家常把孩子称为“可爱的破坏者”。因此父母应因势利导,对这种行为加以保护,一定不能因此而一味斥责或打骂孩子。因为,斥责和打骂有可能“扼杀”孩子可爱的探索精神和智慧的幼芽。  
  5、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会思考的保证。应从小培养孩子认真、专心的习惯,让孩子养成既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又不轻易放弃自己想法,并能从多种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TOP

好贴,收藏了,多谢!.

TOP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TOP

有道理,收藏!.

TOP

回复 #1 嘉玮MAMA 的帖子

谢谢楼主提供的好贴,
在低头忙着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不时地审视自己,是使自己少犯错误的良策..

TOP

严重同意

中国的父母在如此恶劣的教育环境下,一定要有科学和理性的教育观,否则父母和孩子都痛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