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6:15,住校的孩子打来电话,说昨天某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实在太多(练习册14页之多),以至于全宿舍同学昨夜做到很晚也没做完,今天一早不得不爬起来继续做。他不仅担心地作业交不上,还担心睡眠不足影响今天的考试。
这种情况让人忧心,不禁联想起两件事情:
一,未入校前的作业包
张江在暑假一开始便给还没没入学的预初孩子们上紧了弦,语数英都有若干要求。上弦是好事情,比放任自流的暑假要好。
但是,在要求达到的过程中,却生出疑问:貌似严格的要求是严肃、客观吗?
首先,发给预初的暑假作业,纸张长短不一,数学(16套)习题有大量的错误和图形遗漏,英语(4套)习题则前后重复,一看就是草草而成的产物。后来张江就错误和遗漏出了勘误单,但是勘误单外的错误仍然很多。事实上,问题在于,印刷之前各科老师难道没有认真编辑和校阅?组织者难道没有要求各科统一纸张尺寸和字体并审阅?既然如此,出题意义何在?难道只是让学生们感受什么叫做“粗造”吗?有的科目要求又很不明确。比如语文文言文助读要求抄写“阐发与应用”中加点字的含义,问题是这一部分中根本没有加点字,加点字全在课文中;又比如英语side by side 要求课文录音,side by side中并没有明显标示课文部分,因此让孩子无所适从。此外,语文推荐书目陈旧老套,与我们当年所读书目几乎没有什么分别,有的还是我们的妈妈时代的所读的书,真怀疑荐书者自己有没有常在读书。
其次,各科要求综合起来工作量大,几乎占据整个暑假。开始孩子还认认真真地书写,后来就重量不重质了。工作量大,有二个问题要问:一,各科老师布置作业有否沟通?二,有没有稍微计算一下到底会花多少时间完成?另外有三个担忧:一,学习的效率在于有张有弛,这种疲劳战术,长期下去有损孩子的智力和活力;二,暑期不能全是学校的,也得给个人和家庭计划留出余地,不然怎么叫假期,家庭生活对培养孩子重要性,勿庸置疑,不然孩子在哪里学会经营幸福的家庭和人生;三,长期雷同的强化培训,将来也只能出标准化产品,没有个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抹杀了个体的异质性和创造性。
张江希望孩子过一个充实有益的暑假的愿望和努力是明显的,与家长的想法也是一致的。但是做家长的不希望孩子只是做题考试的机器,萎缩了生命的鲜活,孩子的天性也使得他们自己不会俯首帖耳整日坐在书桌前。因此在盲目的要求、为达到要求妈妈的呵斥与天性间挣扎,我们原本阳光温顺的孩子过了一个忙乱而郁闷的暑假。
二,入学后的辅导书
孩子入学后前两三周,为买几本辅导书,我们跑遍了半个上海,光顾了上海书城、东方书城及其它若干家书店。有一本到出版社才买到。然而可恼的是,有两本还买错了版本,只好重新购过。此外,有的孩子讲,交上去的习题辅导,老师说找不到了,后来学生只得要家长再买,但买后,老师又找到了交上去的那一本。不禁要问,即便是学校不能统一购书,但是可以为此做些有益的工作,不是吗?可不可以在开学之初一次印出必备辅导书书目,标明名称、版本,下发呢?大家可否停下繁忙的脚步,稍稍分点心给思考和责任呢?
今晨之事决非偶然,在这时提出问题,以期学校以人为本。作业和考试虽是学生的本份,但作业和考试本身决不能成了就学的目的,甚至连作业和考试的潜在目的——升入理想的大学,也不能是就学的目的。如今之势,升入理想的大学未必就保证了健康幸福的人生。健康的心智和身体、积极的人生态度远比理想的大学来得重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时代在变迁,我们得好好想想怎样送我们的孩子走下去。
声明:1)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文的目的。匆促写就,恐有措词不妥之处;2)对张江为孩子们安心学习和健康成长所做的大量工作,致以谢意。3)相信这样的问题不只张江才有。
谢谢大家的热烈回应!
总以为,想知道孩子将来会做些什么,得先看我们自己现在做了些什么。
盼望张江的老师们,也能在闲暇之时到此一游。
[
本帖最后由 阳光女儿开心妈 于 2008-10-21 20: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