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景灵堂的历史

景灵堂的历史

上次听到介绍说宋家和景灵堂很有关系,在网上查了一下,把维基百科上的介绍贴在这里,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景林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AF%E6%9E%97%E5%A0%82
景林堂(现名景灵堂)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基督教堂,位于该市虹口区南部的昆山路135号(坐南朝北)。

历史

起源
该堂是美南监理会在上海创建的第二座教堂,起初是中西书院的内部教堂,服务于该会在此创办的中西书院师生。1882年,林乐知牧师(Young Allen)在公共租界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创办了中西书院。20世纪初,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这里就改办东吴大学的法学院和二附中。

1922年-1923年,美南监理会在昆山路南侧,原教堂斜对面,拆除传教士宿舍,新建一座规模较大的教堂,当时曾是上海最大的教堂,可容纳1000多人。为纪念该会著名传教士、中西书院创始人林乐知而命名为景林堂。1924年元旦,由牧师江长川主持献堂典礼。

1924年后,景林堂由江长川牧师主持。

变迁
1937年8月13日,激烈的淞沪会战开始,景林堂所在的虹口成为战区,信徒均逃往苏州河以南,堂址被日军占用。几经迁址,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原址。

1958年,中国大陆实行联合礼拜,景林堂被定为虹口区4所联合礼拜场所之一。

关闭
1966年文革中,景林堂被关闭,教堂内部遭破坏。

恢复
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开放教堂,上海市在这一年开放了3座基督教堂:黄浦区西藏路的沐恩堂(原慕尔堂)、南市区大昌街的清心堂和虹口区武进路的沪北会堂。作为虹口区基督教联合礼拜堂的沪北会堂开放于9月,位于武进路,原属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不久因信徒人数增加太多,地方太过拥挤,于是在1980年9月改到景林堂,而将沪北会堂出租;1981年,景林堂更名为景灵堂。

建筑
该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积为720平方米,1983年扩建为811平方米。有2、3层楼各一。主楼3层。

特色
景灵堂每周有查经聚会、青年聚会、祷告会、老年团契、读经识字班、唱诗班练唱活动等。每星期日参加礼拜人数有4600人左右。

景灵堂的唱诗班成员有100多人,唱诗班歌唱水平较高,参加者经过严格训练,合格者才能上台,星期日每场礼拜都有唱诗班献唱。许多诗歌要求熟练背诵。

牧师
江长川
姚民权

著名信徒
宋耀如一家
蒋介石:1930年在此受洗,名字列在该堂名册中。

事件
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宋家曾邀请当时景林堂的牧师江长川担任主婚牧师,江长川认为蒋虽然按照宋家的要求,和别的女人断绝了关系,并登了广告,但手续尚未办清,所以蒋的离婚是片面的,没有法律依据,一再拒绝出席。因此蒋宋结婚只能请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主持。顾执中:《报海杂忆》

1932年元旦,宋尚节第一次在景林堂开布道会,讲章的内容是:勿贪恋世俗,免作罗得妻子的覆辙。听众相当踊跃,将景林堂拥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原定三天的会期延长到10天,最后一天人数达到一千六、七百人,讲台上站立许多人。这次五、六百人蒙恩,七、八百人决志每日查考圣经一章,而且组织布道团。会后,上海各教会都感到复兴的气息。刘翼凌:《宋尚节传》第三十四章,基督教福音证主协会出版 。而青年会及基督教协进会干事余日章也公开放弃以往提倡的社会福音、人格救国。 灵 历集光第四章


1934年,宋尚节脱离伯特利环游布道团后,在景林堂开三天新春布道会,来者有千余人之众。刘翼凌:《宋尚节传》第三十九章,基督教福音证主协会出版


景林庐
1922年,在建造新教堂的同时,在其南面的空地上建造一座5层公寓——景林庐,供携眷来沪的监理会传教士们住宿。这座公寓力求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中争取更多的使用面积,这一理念对以后上海住宅的变化和发展起过一定作用。这座公寓还是最早出现在虹口的五层建筑。树棻:景林庐


附属小学
1911年,景林堂开始附设小学,名为景林小学。1952年,景林小学被政府接管后,改名为昆山路小学。.

TOP

江长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B1%9F%E9%95%BF%E5%B7%9D

江长川(1884年—1958年)是卫理公会在中国最早按立的一批华人会督之一。中国上海人,世居上海老西门。他生于1884年(清朝光绪10年)。

江长川是东吴大学第五届毕业生。1912年,江长川毕业于东吴大学神学院,次年成为监理会上海慕尔堂(当时在汉口路云南路口)牧师。1918年-1920年在湖州担任牧师。他在衣裳街创办了三余学社,其专修部属于补习夜校性质,即今湖州一中前身[1]。1920年-1923年担任苏州圣约翰堂牧师。1923年-1931年任上海昆山路景林堂牧师。景林堂工程始于1922年,1924年元旦,江长川牧师主持该堂献堂典礼[2]。

1922年,召开基督教全国大会,成立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江长川当选为副会长。会址设在上海。

1927年,受到北伐战争的影响,东吴大学中国学生热烈地投入“收回教育权运动”,美籍校长辞职。7月,组成以江长川为会长的董事会,向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中央大学)呈请注册立案(当时仿效法国实行大学区制)。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婚礼,但是由于江长川的拒绝,他们的婚礼未能在教堂内举行。1930年10月23日,江长川在西摩路宋家为蒋介石施行洗礼,蒋介石正式加入监理会,列在景林堂信徒名册中。

1934年,江长川之子江守道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期间,宣布脱离监理会,转入地方教会,当时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1939年,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合一大会。江长川作为中国代表也前往参加。1941年,在华的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也在上海举行合一后的第一届中央议会,中文名称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辖十个年议会,首次选出华人江长川、陈文渊担任会督。江长川负责主持张家口临时年议会。

江长川担任卫理公会华北年议会第一任华人会督。1951年参加控诉运动,控诉同会的美籍会督黄安素、安迪生和中国籍会督陈文渊[3];并去上海主持中华卫理公会全国教务。同年6月21日,在《天风周刊》上发表《控诉美蒋利用卫理公会侵略中国的罪行》。1954年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时,江长川任副主席。1958年在上海病逝。.

TOP

林乐知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E%97%E6%A8%82%E7%9F%A5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年-1907年5月31日)是一位19世纪基督教美南监理会来华传教士,在华居留时间长达47年,以办报、办学、译书著称,对晚清时期的维新运动影响很大。

传教生涯

一个人的传教站
林乐知生在美国佐治亚州(Georgia),幼年父母双亡,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属于美国南方监理会。1860年来华,到上海后不久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经费断绝,于是另辟蹊径,“每日上午在广方言馆教英文,午后赴江南制造局翻译外文书,夜间编辑报纸,主日则到处布道。十年间从末有片刻闲暇。”(傅兰雅语)


主编《万国公报》
主条目:万国公报 (传教士报纸)
1868年,他开始从事文字工作。创办《教会新报》(CHURCH NEWS),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A REVIEW OF THE TIMES,或 THE GLOBE MAGAZINE)。偏重于介绍“西学新知”,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欣赏。

中西书院与中西女塾
1882年,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培养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人才。第一次招生就招到学生四百多人,而当时圣约翰书院只不过七、八十人。
中西书院的正式校址建在虹口(今昆山路景灵堂对面,景灵堂原名景林堂,意为“景仰林乐知之堂”)
1900年,监理会决定合并苏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1896年)和上海中西书院,扩建为东吴大学。校址苏州天赐庄。林乐知为董事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东吴大学主楼命名为“林堂”。
“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后,原有校舍改为东吴大学的第二附属中学。
1892年“中西女塾”(后来的中西女中)(McTyeire)在慕尔堂(今西藏路沐恩堂)西侧开学,学生多来自上海的富有家庭。

1907年5月31日在上海病逝。


著作
《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Women in All Lands)。
《中东战事本末》,1896年出版。披露甲午战争真相,批评中国存在的积习,震撼中国知识界。
《印度隶英十二益说》。.

TOP

江守道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B1%9F%E5%AE%88%E9%81%93
江守道(Stephen Kaung,1915年—),基督教传道人和作家,出生在中国上海,现居美国里奇蒙 (维吉尼亚州)(Richmond, Virginia)。卫理公会会督江长川牧师之子,193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成为倪柝声的全时间青年同工。

家庭和早年生活
江守道生长在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中。他还是婴孩时,按卫理公会的传统受了滴水礼的洗。每天晚上全家亦一同祷告,读经。当他十几岁时,他甚至替他父亲在教会讲道。[1]但后来当他回想这段时间,他认为他那时在属灵上是瞎眼的:他知道福音是真的,但并没有真正接受它。[2]

受呼招
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江守道本来是拥护基督教宗派制度的。1933年,他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期间,受到倪柝声等人的影响,渐渐知道婴孩受洗、教会分宗派不合乎圣经。可是因为他父亲在公会身居要职,不敢伤他的心,所以心中很为难。一天他祷告时,他告诉神说并不是他不肯跟随神,但是实在是太难,目前不是时候。那时神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太十37)他决定立即受浸,并得到他父亲的同意离开宗派,成为倪柝声的同工,在上海和中国大陆各地事奉。[1] 后来,他形容这痛苦的决定是一个作门徒,跟随基督所需的代价;但是当他有了属灵的看见,明白何谓基督的身体后,他乐意为此付出代价。 [3]

在海外带领教会
1949年,江守道离开中国,去菲律宾。1952年,由于单覃恩的邀请,江守道移居美国纽约,那里有一个华人移民和回国传教士的小聚会[4]。不久移居旧金山。1958年和李常受一同访问欧洲和中东,并回到纽约。

1973年,江守道和稍后来到美国开展的李常受出现分歧:江守道认为应跟其它基督徒交通,不应当只认为惟独我们才是教会。但李常受批评其他的教会团体为“堕落的基督教”;江守道反对李常受讲论“基督是受造的…子就是父,基督是灵…”认为这是异端并推行的“祷读和呼求主名”[5]。可是江最后决定不与李相争,将纽约的工作让给李,另继续服事其他基督的众教会。

他把倪柝声的著作及信息翻译为英文,介绍给英语世界里的基督徒。由他自己的机构,维吉尼亚州里奇蒙的Christian Fellowship Publishers (CFP)出版。也在北美与亚洲众教会服事。他自己所讲的信息,则多由其他基督徒编辑出版。 在整个60年代,他与史百克(Theodore Austin-Sparks)共同在美国马里兰州主持大型聚会,并到处旅行分享神永远的旨意,基督为中心的生活和教会见证的负担。 江一直住在维吉尼亚州的里奇蒙,多以英语讲道。也经常到各处看望圣徒,与各地教会交通。七零年代末也回到远东,并在同工的要求下,接受主的托负,开始了远东的基督徒事奉特会,每两年一次,至今已达十五届。八六年夏天起,又应北美西岸信徒所邀,每年举办美西特会至今。他忠心于神话语的服事,信息注重神永远的旨意、十字架、生命的事奉,坚守教会合一的异象。得其话语和榜样帮助者虽多,但他却不着重工作、作大事工,不去带领工作,至今仍活跃地在许多教会分享信息,造就教会,与李常受的道路截然不同。

著作
《教会立场问题:内容与事奉》
《身体的生活和事奉》
《教会的事奉》
《事奉的恢复》
《得神喜悦的事奉》
《教会的建造与事奉》
《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先知和牧人》
《同一个灵、同一个脚踪》
《神的工作——反思与追踪》
《执事与管家》
《教会与工作》
《我们的见证》
《约 柜》
《大卫在神面前的属灵历史》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呼召、产业、能力》

  参考文献
^ 1.0 1.1 江守道见证四则
^ 属灵的看见(1)2006年9月2日聚会信息(英语讲道,中文翻译)
^ 属灵的看见(2)2006年9月3日聚会信息(英语讲道,中文翻译)
^ 李常受:《历史与启示》第二十篇 主在美国恢复的起头
^ 李常受:《历史与启示》.

TOP

谢谢提供的信息.我每星期四在那里参加查经聚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