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育与人性(14# 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的对话)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教育与人性(14# 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的对话)

教育与人性——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综述
http://219.234.174.136/jyyj/xshd/jyyj_20100607100514.html

2009年11月28-3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位与会者围绕着“教育与人性”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人性含义、人性假设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人性”概念是研究人性与教育关系的起点,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与会者对此高度重视并对人性的概念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和梳理。

(一)人性含义

在对人性内涵的把握上,有学者指出,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和人之为人的那种属性。人性具有属人性与为人性、自在性与自为性、个体性与关系性、文化性与生命性、矛盾性与相对性等特征。人性是共性与个性、消极与积极、保守与进取的综合体;人性也是预设性存在、生成性存在,具有历史性。人性不是一个单晶体,而是一个复合体。从本质上说,人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

在分析人性的构成时,有学者指出,人性在结构上是立体的,在性质上是不完善的,在表现方式上是情境性的。也有学者强调,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种特征。有学者指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人性。马克思以确认人的本质为认识前提,阐述过教育的实践性、全面性与历史性的基本特征,预设了一种理解“人的教育”的本质的价值尺度和思维方式。

用复杂性理论来综合地认识人性问题,是与会学者的重要共识之一。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分别探究作为自然现象、价值规范和实践活动的人性,将有助于推进对“教育与人性”之关系的研究。有学者指出,人性既是所有人生而固有的本性或普遍属性,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要辩证地看待人性,要认识到人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整体性,要承认人性形式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有学者强调,究竟什么是人性,不是实证科学能够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价值问题。人性是人的根本特征,在自然方面表现为能动性,在社会方面表现为自主性和独立性,在精神方面表现为超越性。人性是对意义、价值和幸福的追求。

(二)人性假设

教育理论构建、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行动选择,都或显或隐地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上,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人性假设的性质、方法和意义。

有学者指出,教育在关注人性发展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时,不能秉持预成论假设,而应从生成论假设出发,引导人性自觉和精神自由。有学者认为,只有乐观而不盲目的人性估计才是合理的,因为只有理性乐观的人,才认为人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完善的一面。况且,人性自由的实现,与努力和责任相关。基于“亦善亦恶”的人性假设,有学者指出,教育对人性,应既有“善”之升华的张扬作用,又有“恶”之抑制的约束作用,且要依靠“利他”教育来实现。“利他”教育,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双赢”或“互惠”的理想教育。

有学者指出,从历史上看,人性假设对教育实践始终具有至上作用。从教育的专门职能上讲,学校制度设计完全应当基于积极人性观的理性假设。“实践利益人”是教育政策的一种人性假设。这种假设,对教育政策的研究路向具有逻辑起点、方法规范和价值尺度等多方面的意义。

(三)教育与人性的解放和发展

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理论基础问题,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永恒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将对教育理论的深化和教育制度的改造起一定的引领作用。

有学者指出,“教育出于人性”。因为教育就是要创造条件,让人在感性的物质活动中,彰显人之为人、教育之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习者的禀赋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促进人性解放,使人走向自我完善,这就是出于人性的教育。有学者认为,“教育为了人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表明,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教育目的的全面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法的德性化和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是“为了人性”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为了人性”的教育,引导人从现实生存向价值生存迈进,进而达到人性完满的目的。

有学者提出了理想的“学习场域”说,认为人性的发展和完善取决于理想场域的建构。通过“学习场域”的建构和不断改造,形成交往共识,达到人性完善。为此,应该摒弃课堂教学评价的纯技术取向,努力提供最优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理想的“学习场域”中,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融合,个性化和社会化兼容,自律与他律相宜,人性的真、善、美统一。

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是以人性自由为中心、以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展开的。有学者指出,人性自由是教育的核心,但何以真正地尊重个人价值、促进个性发展,把现实的教育改造为人性的教育和自由的教育,却是难题。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促进儿童自由发展方面,不是没有成就,但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解放儿童”仍是我国教育变革的重要课题。

有学者指出,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对于人性的刻画,是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制度培养与提升人性的重要前提。应超越功利尺度来把握人的社会化问题,积极争取以人性自由为实实在在的教育目的,把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个性化结合起来并自觉地向后者偏移,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对话、行动体验等合乎人性的行动,使人性从现实生存向价值生存迈进,从而在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理念普及与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教育人性化的合理性、教育异化及其改造策略

与会学者认为,教育人性化和人性化教育理论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教育是否合乎人性的理性审视,将推进人性化教育实践的路径抉择。

(一)教育人性化的合理性

对教育人性化的合理性问题,有学者指出,人性化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其内涵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培养完全的人格。教育人性化应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人性化等方面,但大前提是教育制度人性化。有学者基于存在主义教育观指出,教育人性化就是尊重人性,弘扬个人价值,倡导自由选择和自主建构。也有学者从现象学视域观照教育人性化,主张教育应当从人性的需要和“意义人”的假设出发,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建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新文化,从而克服片面发展状态,回归生命本源。

在教育人性化的实践合理性方面,有学者指出,人性是行动者的人性,它经由社会实践过程在教育等领域中表现,其行动后果经受制度安排的内在规范的检验。考察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获得过程及其人性依据,考察人性可能产生的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将有助于反思教育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有助于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二)教育异化及其克服

与会学者认为,谋求教育人性化,必须正视教育中的人性异化问题,即20世纪80年代早期所谓“教育异化”问题。在新世纪、新起点,深入研究宏观、中观和微观教育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探究其根由以及相应的克服途径,是教育基本理论的迫切任务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人性何以异化?有学者认为,人是自为的生命存在,自为的生命体是自我主宰、自我支配和自我驾驭的。社会发展只有以人为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和终极尺度,社会才是人的社会,人的本性才能获得表达并提升。人作为人,其生存从属于生活,是意义化和价值化的生存。反观去人性化的教育,则是将人先验化、格式化、储备化。因此,去人性化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均质化、共质化的。这不仅伤害了人格,而且压抑、放逐了人的自主性。

还有学者指出,规训化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操纵,它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精神与个性。在“全景敞式”教育中,制度逐渐沦为规训的工具,教育者成为当之无愧的主人;在算度与量化中,人都成了技术的奴仆,人的自由发展因此为其贬抑。必须在反思中超越,使教育成为一种符合人性、贴近生命意义生成的社会活动。

(三)人性改造

克服教育异化的基本策略被认为是一个直接关涉德性与德行的道德教育的问题。对于德性,有学者指出,实践人是德育的人性之基,这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实践人是道德生成的内在根基,生活是实践人的基本存在形态。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基于生活,为了生活。从本质上说,生活德育就是使人真正成为人,自觉地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有学者认为,教育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世界,教育实践不仅需要站在公共立场上,来丰富和升华人性,让高贵的、合乎尊严的精神力量以及潜在的自由而负责的品质充分发展起来,而且,为了创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需要建设一个自由的、平等的、值得归属或认同的社会共同体。旨在唤醒和启蒙人的价值理性的价值观教育,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德行,有学者认为,彰显生命关怀和精神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明确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又要确立其实践的行动模式,其效能取决于目标、内容和策略的统一程度。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人性论困局”,必须在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本性统一的基础上,把握人性的生成特性和可变特性;正视人的自然本性,唤醒道德本能;化解人性的内在紧张和外在冲突,维护和保持人格的完整;发现潜意识中的“秘密”,“扩充善端”。也有学者指出,德育由规训走向对话,不仅是“以人为本”和德育人性化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改变德育的灌输传统、提高德育绩效的必要措施,这应当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文章出处:《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14 20:20 编辑 ].

TOP

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

http://202.97.254.98/xjbxxwl/www ... bk133-135-1042.html
        2005-07-05 16:02:51 单松涛       
  俗话说:“人多胆子壮,恃众好逞强。”你本来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中国申奥成功后,在学校庆祝游行的人群中,你和同学们一起大喊大叫,互相拥抱;一位平素老实文静的朋友,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原因是参与打群架,失手将人致伤。诸如此类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作“去个性化”。
    1969年,心理学家金巴尔多试图发现,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些平时很老实的人,在一群疯狂的人当中也会变得疯狂。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

  实验过程

    金巴尔多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她们说:实验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这个女大学生是金巴尔多的助手,她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但当被试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以使那些作为被试的女大学生们相信,她真的非常痛苦。

    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主持人请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金巴尔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

    第二组被试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很好,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金巴尔多预言说:在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将比在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在按电钮时将表现出较少的约束。结果证实了他的预言。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进一步的研究

    更有意思的是金巴尔多在又一次实验前安排被试们听一段录音,内容是金巴尔多与两位将要被“电击”的女大学生的谈话。这个谈话表明二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其中一个十分可爱,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则很自私自利,让人厌恶。同样在去个性化条件和个性化两种情景下让被试实施电击,结果非常有趣。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不管面对的是可爱的人还是令人讨厌的人,被试都去按电钮。金巴尔多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这些可爱的,在正常情况下态度温柔的女学生,几乎在每一次有机会时,都会按一下电钮,而根本不管被电击的是一位可爱的或者可恶的人,而且她们一点也不为之感到紧张或内疚。

    相反,在个性化条件下,被试们就非常有鉴别力,他们按被电击者的人格决定自己按电钮的次数和时间长短。

  对实验的解释

    金巴尔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作出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金巴尔多还认为,一旦失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联想和启示

    对于“去个性化”这一心理现象,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孤僻的人,你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你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在一哄而上的人群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席卷入其中,很可能平静下来之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表现,发觉自己性格中原来也有外向、开朗的一面。而如果你是一个群体的管理者,建议你事先一定搞好统筹安排,令所属人员每个人清楚有关规章制度,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防止他们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赏罚明确,才能使你这班人井然有序,临危不乱,避免许多无谓的纷争,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责任编辑: 单松涛.

TOP

什么叫"去人性化"?

http://iask.sina.com.cn/b/5010047.html

什么叫"去人性化"?
现在对于提倡“人性化”,似乎说得很多,可什么叫“去人性化”呢?“去”是去实行的意思,还是别的什么什么?

就是一种很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就包括自己的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那么这些人表现出对别人不信任,多疑、猜疑,对别人也充满了一种批判性。特别是这个特征表现比较严重,他会表现出一种把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

TOP

“去人性化”背后的灾难

http://news.17hr.com 2010年08月25日 13:01 价值中国

  今年以来,社会上最热门的词汇,除了“凤姐”恐怕就是富士康了。

  随着鲜活的生命一个又一个从富士康的高楼下飘下,无论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新闻,到处都充斥着富士康的踪迹。加上最近的新闻也是郭总裁的道歉、撤回生死约、带台湾专家到大陆,实施心理援助计划等,还特别加了一条:建防护网。虽然国家似乎已经不再期望民众议论富士康事件或者现象,但是,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实在是难以抹掉。

  有心的人会从现象看本质,从富士康事件中暴露出来的更深层的问题才是真正引起我们要深思和社会层面要极度关注和解决的。但是,事情总是有因果关系,作为大型加工型企业,从企业的角度,其精细程度已经不由得我们不去佩服。

  内部管理:精细的工作流程

  最近的很多信息都是富士康员工的惨问,但是,在富士康公司中,精细的工作流程和严酷的工作环境也随之而显现。

  知情人士曾在网上发文公开了富士康内部的情况:在富士康,新员工上岗培训是一个很严禁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足以让职场新人难以忍受。

  据介绍,员工进入富士康之后,正常情况下,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包括人资政策、SER(社会与环境责任)知识、共通性管理理念等。订单忙时,员工们没有培训就要走上生产线,而上岗之前,员工“分组”是第一步。

  富士康的员工级别还分为不铨叙、铨叙、员级和师级四种。不铨叙是临时工,铨叙是正式工,员级主要是普通生产线工人,师级则是各类主管,其中,师级又分为14级。而据记者了解,在富士康生产车间,普通员工依次向上有储备干部、全技员(可以考铨叙,分A、B、C、D四档,整体相当于副线长级别,其中全技员A相当于代理线长)、线长、组长,然后才是课长。一般而言,高中或中专毕业的普通员工三四年才可能提升为线长;而要提升至课长,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

  富士康的工作时间也是很严格的,12个小时中,理论上有8小时的正常工作、2小时加班时间、各1小时的午饭和晚饭时间。概略算下,基本上每2个小时休息10分钟,以保证员工的精力,降低废品率。

  在富士康工作的人都不想因不合格而被分流,被分流出去的普工到新的产品小组后,一方面,有可能面临工作量并不饱满的状况,收入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富士康内部,不同的产品事业群之间,普工的资历不可累积,这意味着每到一个新部门,此前部门里积攒的经验、人脉等全部需要重新来过;更关键的是,新到一个部门的普工,当年的绩效考核和年终奖几乎没有,受损更大。甚至有的员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可以从“前加工”段去“后加工”段,尔后,似乎还在一两个工种间进行过工作调换,虽非因工段订单减少而被“分流”,但很多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会碰上了富士康这类相对苛刻要求的工作环境。这对职场新人非常不适应。

  但这就是富士康,一个创造了全球电子产品生产总值第一的“代工王国”,一条运转精密如同机器的“流水线”,不允许任何环节出差错。貌似富士康是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员工的关注上却显得没有人情味。这种严谨到近乎没有人情味的管理体制就变成了一种没有感情的强制文化。可以想象,被这种强制文化压制时间一长,惨剧的萌芽就会出现了。

  当强制文化遇上稚嫩的职场人,悲剧出现

  心理学的试验中,曾有一个老鼠“吃奶酪”的故事:

  一个老鼠笼有两个门,右边的门碰不开,左边的门碰开后有奶酪吃。老鼠熟悉了规则后,就只跳左边的门。这个时候,实验者把右边的门打开,把左边的门关闭,老鼠经过几次碰壁之后,选择了放弃,拒绝再跳。第二步,实验者对老鼠采取电击的方式,赶它,强迫它做出选择。这种被迫做出反应的结果是,老鼠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反应,如向右跳。一旦向右跳的反应固定下来,敞开左门,奶酪即便在眼前,老鼠被驱赶时,仍然向右跳。如果实验者继续迫使老鼠作选择的时候,老鼠开始惊厥不安,四下狂奔,最后浑身剧烈颤抖,直到昏迷不醒。神经彻底崩溃。老鼠只剩下崩溃,人是可以选择的。选择了离开,彻底离开这个世界。

  在富士康这个近30万人的工厂里,“普工有‘三’怕:一怕管理层,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自己的绩效;二怕保安,因为可能会挨打;三怕‘分流’,因为可能无工可做或工作多得累死人。”在这种状况下,员工就不得不呆到自己实在不能呆下去为止了。然而,等呆到不能呆下去为止的时候,加上负面的管理,“不吃奶酪”的老鼠现象产生了。 所以,富士康中年轻的员工,强制文化的结果下就是放弃了进一步选择和思考的努力,到呆不下去的时候,能够自己走的,也就走了。但出于环境的压力,而不能走的,就选择了从楼上飘下去,结束年轻的生命。

  用心理学去解释,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是一种类似军队的管理模式,也是就当年希特勒很擅长的“去人性化”管理手段。这种管理可以磨灭人的意志,让人抛弃自己所有的思维,人也会变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长期下去,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富士康,要向败于管理的希特勒讨教训

  “去人性化”,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它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人际维度,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质量。持续半年后,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翁提,会对生活产生很消极的、否定的一种态度,进而损害自己健康的人格。

  我们回忆一下:一色的制服、一致的礼姿、同一种神态“嗨希特勒!”。这样的场景在电视上相关的影片中都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心理学角度,这就是心理中的“投射”作用,首先,统一的服装,没有感情的颜色,让人自身的性格在集体中统一,甚至逐渐磨灭。在部队上,希特勒就是用这种抹杀人性化的方式训练自己的军队,在没有个人性格的军队中,只有命令是唯一要尊从的,除此之外,人就相当于死的工具那样僵硬。这种方式训练的部队可以毫无杂念地冲锋陷阵,毫无牵挂地献出自己地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这种磨灭人性方式地绝对优势。其实这种类似希特勒地管理方式在如今地企业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者们都试图用自己想当然地方式去统一员工地思想,进而提升高产能和高效率。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去人性化地管理方式确实能起到规范企业运营、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但是,长期且单一的模式,还是会在人们的承受力面前垮掉,起到与管理者思想相违背的反作用。

  希特勒发动战争之后,开始时与苏联、美国签有中立协议,但在欧洲、非洲取得巨大成功时,就向苏联、美国宣了战。希特勒认为自己手中握有一张王牌,所以决定跟美国开战。

  当时,美国的海军工业,尤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光学仪器设备,美国本土无法生产,基本靠从法国进口。希特勒非常清楚美国的这个弱点。所以他判断,一旦占领法国,就等于控制了欧洲的光学仪器工业,美国由于缺少光学仪器,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因此他相信等美国用五到7年培养起熟练的光学仪器工人时,他的军队早就把美军打垮了。

  这就是希特勒对美国宣战的技术秘密。但是,他的情报忽视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泰罗,号称美国管理学之父。他发现翻砂工人的劳动效率很低,翻砂工作的一系列劳动,都是由独立的翻砂工人独自完成。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他把翻砂工作分解成一个又一个前后相续的简单动作,每个动作简单到即使是3岁孩子也可以马上学会。这样,工人只需要完成一个极简单的动作,就把工作传给下一个人。复杂的翻砂工作被他分解成30几道工序,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立即上岗,不管他有没有文化,识不识字,半天就能成为熟练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希特勒的攻势下,美国一时处于劣势。但是,泰罗的贡献很快就被军方派上用场。结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就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光学仪器技工。希特勒占领法国的优势不复存在。相反,美国却迅速摆脱劣势,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最后掌握了海上霸权。

  通过这件事情,说明单一且严禁的管理固然利于生产流程,但是,如果不去关注基层的劳动强度和状态,一样会有反作用。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军队管理思想是在战争的“压迫式”环境中培育起来的,如果处理好“官兵关系”,也就是现代企业中的“上下级关系”,直接关系到军队组织或企业的战斗力与竞争力。倘若上下级关系都处理不好,军队也会答败,何况是处于市场经济状态中的企业。

  而在富士康,一样有精细的工作流程,熟练工却不会干得太快,效率很慢。因为,自己做得快,干完了分解到自己头上的业务数量,并不能提前下班,员工一样会麻木。

  从这个角度看,在大工业生产时代,为了规模效益,富士康不惜采用了“大锅饭”这类牺牲局部利益的考核方式,但也正是这种“大锅饭”制度,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员工间既要协作又相互矛盾的复杂利益关系。这种状况久久变,员工心理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可想而知的。

  同接纳人性的毛泽东学“人本管理”

  古人称,带兵如带虎。意思就是说,管理不好战士,战士手中有武器,必定会激化矛盾,酿成大祸。同理,在现代商业战场上,企业核心团队的成员如果因上下级矛盾而出现翁提,造成的损失不仅是巨大的,有时候还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消除的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个难题,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开出的“药方”很简单——官兵一致。从红军到解放军,官兵一致的原则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军队中的等级观念,军官与士兵同甘共苦,打成一片,要同吃、同住、同操课、同劳动、同娱乐。特别是在基层连队,排长、连长、指导员都要和士兵一起过集体生活,按部队的说法是“干部只有在战士当中,才能在战士心中。”

  “干部群众化”,其实是一条最“时尚”的管理学原则。杰克。韦尔奇就主张管理者要“深潜”、“走动式管理”,他说自己每周至少有一半时间化在员工身上,和他们相处,认识和了解他们的想法。沃尔玛公司的老板为了让领导层能经常“走下去”,甚至将办公室的椅子背统统锯掉。这些现代管理精髓的点滴之谈,其实都是“细节里看见思想”,与解放军多年延续下的光荣传统是高度吻合的。

  显然,毛泽东管理思想是坚决站在人本主义一边的,他最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通过有意识的教导和指引,改变官兵关系,创造上下一致的氛围,注重人的精神因素,而对那种“前方有个金苹果、后面有只大老虎”的刻板的物质激励方法,则非常排斥。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看看富士康的工作环境:一般实行员工12小时“两班倒”、机器不停,由于机器不停,一般都是每个小组中3个人生产,1个人吃饭,其他3名普工帮助照看生产线,因此,普工们的吃饭时间往往不足1小时。至于间隔休息的10分钟,因为不允许工作中交谈,普工们除了喝水、上厕所外,就只能在一个小凳子上闭眼眯上几分钟。同时,由于富士康一般实行“13休1”即上班2周放假一天的工作制度,普工们生活枯燥、劳累抱怨也就不足为奇。

  除此之外,普工的“三”怕也严重影响着员工的心理健康,这些似乎与人性化管理有很大出入。

  人管人,就要回归“人”的方法

  不论是国企、合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人是各种社会组织(包括企业)的根本元素,众多的个体人性是承载组织愿景的基本,如果组织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人性的愿景(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OEM生产加工,而非品牌与科技的发展),那么组织管理必然大大趋向机器设备、流程、效率的“硬”数字化系统管理,而尽可能的“去人性化因素”,从而降低“人性化因素”对“硬”数字化系统管理的影响,也就是降低“人性”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富士康这般的全球顶级OEM工厂,可谓将流程化管理发挥到了极致,而极致的根本就是将“人性化因素”减少到“零”,所以才有了如此一个长期的企业高速发展,但物“极”必反,亢龙有悔。凡是一个根本问题去到了极致,也就是它长期积累巨大势能后终极爆发的转折点,所以对于一个90万人相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其中45万人集中一个地区的理企业,短期内接连发生12连跳的恶性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人性化”管理是地球上99.9999%的企业都在做的事情,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历史的规律、哲学上的规律,混沌的世界从来就有两种相对的力量永恒的存在着、平衡着。

  所以,大势看清了,解决的方法就有了,富士康的彻底解决方案,源之根本就在于企业最高控制者减弱对“去人性化”管理绩效的要求,从根本上明白一个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怎样的价值,如果这个控制者不能赋予他的企业一定的“人性化”信仰,而通过100%彻底“茫灭”企业的人性化而追求商业利益,只满足企业控制者自我的“人性”,那么结果就是富士康现在的样子或者未来更加严重的结局。

  如果企业控制者能够从最宏观的角度意识到这最根本的结论,学会适当放松“人性”这根弹性极大的橡皮筋(不再追求100%的完美管理流程,而只追求80%~90%左右),同时再配以EAP企业员工帮助计划这般的“中药”从多方面多角度调理身子(适当满足员工各角度的人性需求),那么我相信,富士康将会走上长久的健康发展之路,虽然绩效看起来没有100%的完美,但是企业却可以实现100%长久的生命力!这方面,不仅仅是富士康,就连呵富士康类的的企业,也不会再有死人损品牌的事件出现了。

本文来自 17HR人力资源网,文章地址: http://zhishi.17hr.com/2010/0825/95158.html.

TOP

极权主义的诱惑———电影《浪潮》观感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72dd491559f5d57

李野航
2009-03-18 20:10 | 阅读(5912) | 标签: 时事观点 | 字号:大 中 小

谁能想象,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极权主义魅力领袖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而这正是德国电影《浪潮》要向人们展示的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对于每个经历过三十年前的政治运动的中国人而言又是那么耳熟能详。

根据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德国电影《浪潮》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更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大学教师偶然被指派教授极权主义的课程,为了让学生们体验什么是极权主义,他打算利用一周时间搞一个极权主义团体的体验活动,借以比较出民主制度的好处。他在这个团体体验课上,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了团体的领袖———也就是自己。用民主的方式统一了制服、起了团体的名字———“浪潮”、制作出了团体的标识、创制了团体的统一礼节。并创立了一种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积极向上的、互助团结的价值观,并因此造就了一种“良好”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不平等感消失了,软弱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力量感,小混混在集体中找到了人生了意义并一改以往恶习成了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人。在团体组建起来的头几天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健康和正面,但后来,情况却变得有些不对头了。团体中的激进者们为了弘扬他们的价值观,在城市各处涂刷他们的标识。他们对异己分子也越来越显露出敌意和攻击性,这让这场极权主义的试验活动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就连团体的领袖———大学老师也越来越沉浸在一种操控别人的愉快中。直到此事引起了社会以及校方的注意和施压阻止,大学老师于是决定解散团体。在最后一次团体集会上,大学老师把极权主义的魅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他的煽动下,学生们无比义愤地揪出了团体的怀疑者。“你们决定怎么处置他!如果我要你们杀了他呢?”老师质问学生们,并让学生们意识到这就是极权主义的可怕之处。老师于是宣布解散团体。但团体中了一个激进者却受不了而精神崩溃了。他大骂老师是“骗子”,然后在极度的沮丧中开枪杀死了一个同学并吞抢自尽了。这个临时性的极权主义试验团体就这样以悲剧的结局收了场,老师被警察带走了。

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中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

这部电影对于眼下的中国,无疑是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的。尽管,告别极端的极权主义体制已经三十年了;尽管,我们的社会正努力走向与极权主义体制相反的一条路,但历史那熊鱼不可兼得的两难逻辑却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将太多太多的人抛掷进了一种无价值、不公平、空虚堕落的生活处境中,并暂时看不到任何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这就不可避免的催生出一种对于极权主义体制的诞生而言极为“肥沃”的土壤。

甚至于,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这土壤中恐怕已经长出了它那茁壮的幼苗———也就是极左思潮的复辟。我曾经不止听一个人说盼望着再来一次文革,并且,如果再来一次文革的话,对待“当权派”、“资本家”就不是“踏上一只脚”的问题、而是“格杀勿论”的问题了。每当听了这话,我后脊梁上直冒冷气。

然而,当我要反对这样的极端主义情绪的时候,说实话,我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难道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猖獗、道德堕落不是我们每个良知未泯的人切身感受到的事实吗?而吾人不是也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

前几天,我受邀去某公司讲课。由于我被要求将“做人的道德”,于是我就讲了些“义利之辨”和“君子小人之辨”。在座的有一位律师,大概属于在这个社会上很能挣钱、如鱼得水的那种人。我发现他越听越不耐烦。说我讲的都是些象牙塔里脱离现实的玩意儿,并不无惊讶地问我是不是在政治观点上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位尊驾或许的太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了,适应得连听了“君子”两个字都觉得刺耳、都不能容忍,这不禁让我又想起了毛泽东引用过的那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并且由此对所谓“阶级斗争”之说,升起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来。

但,我也不禁拷问自己:即使象我这样的对极权主义保持着十分的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抵挡住它那永恒的“魅力”吗?对此,我能做的,也只有祈祷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b8Iq2giVXM/

电影《浪潮》.

TOP

重复发帖,删.

TOP

CC爸爸的研究领域日益宽泛、深刻;曲高和寡,跟不进去了。.

TOP

回复 7#happyyj 的帖子

我也不懂,学习中、、、.

TOP

目前状况下, 讨论人性或者教育都让人感觉很无力。。。就像噩梦中,拼了命翻过一座座山, 依然被困在山里, 没有出路, 手机又没有信号。.

TOP

回复 9#混凝土 的帖子

其实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人生下来是处于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有爸爸妈妈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性是不需要教育的,她完全可以自然生长、蓬勃壮大。
窃以为,关心人性的养成,关键在于关心那些去除人性的不良影响。
知道有哪些不良影响,BBMM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补救。

例如,上周CCTV6播放了《世贸中心》这部片子,我特意让儿子好好睡了一个大午觉,于是我们俩可以共同观看这部片子。.

TOP

回复 10#ccpaging 的帖子

观看的同时,我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部片子里美国人没有去刻意地大讲特讲是谁造成了911事件?.

TOP

回复 10#ccpaging 的帖子

你的做法很好, 用实例来教育, 而不是说教。 我9楼的意思是理论与实际反差太大, 对于孩子反而更困惑,更难相信。

911 那天我跟小混一起看明珠台重播的电影《United 93》, 说的是911那天被骑劫但没有抵达目的地的唯一一架飞机上发生的事情。小混问了很多问题, 最不能理解的是: 为何那些人明知道送命也要达到目的?.

TOP

回复 11#ccpaging 的帖子

因为他们深知仇恨会换来更多仇恨, 他们更需要互相换扶持, 度过这个难关。.

TOP

关于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的对话

http://qkzz.net/article/c0df16e9-0733-4351-bd20-7e8921809c5e.htm
□ 郑晓江等

  郑晓江(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教授,以下简称郑):目前小学基本没有生命教育课,但生命教育内容还是有的,主要是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要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小学生命教育未受重视的原因
  
  曾勇(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以下简称曾):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圣人教育、精英教育。教材中的人物,要么高不可攀,要么遗臭万年,这种二分的人格模式在生活中并没有普遍价值,对于现时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引导意义。
  李晓燕(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小学教龄7年,以下简称李):长期以来,“塑造知识人”这一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割裂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忽视了对小学生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孩子“成长的烦恼”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平淡,生理与情感需要、成功与失败。教师关注得太少。许多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把教学当作知识授受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在管理上,校方往往注重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所谓的班队活动仅限于关于学习方面和纪律方面的说教,有的甚至被挪去上语文或数学课。
  郑:从理论上讲,每个老师都知道。应该让孩子全面发展,也知道生命教育不仅指身体生命,还包括精神生命、人际生命。可为什么他们舍去了那么丰富的生命内涵呢?就是因为考试制度和外在的评价制度,因为社会上给小学老师的工资报酬不足以使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老师会认为,保住自己的饭碗。主要是靠学生们考试的分数。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也就简化为一种职业而非事业了。
  黄艳红(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以下简称黄):小学教材在关注生命教育方面做得也远远不够。如在握造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的同时,没有设置相应问题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容易给小学生一种错觉:为表现英雄气概。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本身就是一种反生命教育的现象!又如《诺曼底登陆记》中为什么船长要选择自杀而不求逃生?如果教师没有生命教育意识,就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徐春林(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副教授,以下简称徐):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生命观。目前小学生命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生理生命,所以学校只有安全教育,而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被严重忽视。生理生命的存在是人的最低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除了吃喝,最低的就是安全需求。生命教育停留在这个最低层的需求上,不能深入到灵魂,充其量只能说是保护,而不是教育。我们要关注的是正常情况下你怎样获得常态的生活乐趣,这不是说安全教育不要,安全教育是最基本的,但不应该是生命教育的中心。
  郑:教师的生命价值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从制度上来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个教育理念的问题。而是用生命教育的标准来对我们原有的价值标准进行重新建构的问题。这包括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英雄主义教育的重新认识问题。比如,提倡老师应该忘我地工作,父母去世了都不回家看一眼,就是病了还仍然坚持工作,直至最后累死在讲台上,这才是优秀教师。这种观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对集体生命的重视而对个体生命的忽视。我们过去的教育所提倡的道德大都是圣人道德,却不注重底线道德。圣人道德虽然非常崇高,非常理想,但是当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时候,往往就会放弃它。所以,这样的目标是缺失现实意义的,应该及时调整。比如,要提倡合理地工作、健康地工作,绝不是不要命地工作!以往的英雄主义教育值得反省。在战争年代为了打赢一场战争,牺牲个人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必须提倡;可和平年代若还非要教育小学生盲目地学习不怕死的精神,这种教育就有问题了。
  郑:而今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日益凸显。我听说农村一所七八百人的学校,一年的经费只有两三万块钱,还不如大学里做一个项目的经费多。农村条件相对艰苦,老师的生活与教学的基本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能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因此,首先要让老师们得到生命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必须让家长受到生命的教育,才能真正推进对孩子们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推行,既要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还要营造一定的文化背景。
  
  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郑:现在小学生的生命观主要是来自于电子游戏、动漫和所谓数字化生命。虚拟世界是一个让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很方便地发挥的世界:能建构,能改变,能让一个人死也可以让他活。这个虚拟世界的生命观,导致许多孩子们没有文化的、历史的涵养。它强烈地影响到儿童少年的生命观,是我们必须在生命教育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曾: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体,无论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引领学生完善生命历程的责任和义务。
  谢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以下简称谢):我认为教育就是生命的实践活动,是对生命的丰富和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触动。在这样一种对教育理解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只有真正触动了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命教育要在小学真正得到落实,要在教学中贯穿“具体个体”的生命意识,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生命表现为一种特质。任何个体的生命都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我们在教育中要呼唤具体个体的意识,并且要科学地对待这种差异。不要因学生的某一方面不行,就否定他(她)的全部,从而否认了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第二,生命是一种自我经验。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每一个个体,倾听每一种声音,因为他们的经验也是我们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客体的经验完全可以丰富我们已有的内容,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应该尊重客体,关注客体。让每一个个体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意义,关注每个个体在当下的生命需要和生活感受,这样才能够构建一种幸福的生命观。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教育的旨意就是要成人,要造就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超越过去那种知识取向,更多地去关注个体生命的完整性。第三,生命教育是一种意义的相关存在。我们无权对生命做任意处理,因此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我们要学会欣赏生命之美,欣赏生命之悲;还要学会珍惜生命;学会提升与丰富生命。顺乎生命之规律,体验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之痛,体验生命之苦,体验生命之悲,体验生命之乐,体验生命之情,体验生命之悦,体验生命之贵等,从而让自我的生命显得更加有意义。
  徐:各个学科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生命教育。只有从自然的科学的东西讲到人文的层次,这样才能把学科中应有的生命意义揭示出来。
  郑:我举个例子,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计划。要求人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很有感染力!体育不能成为不惜以身体的健康为代价、靠吃兴奋剂来获取好成绩的竞技体育,它应该是人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否则,规定你必须要跳多高才能达标,为了要拿冠军才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体育也就成了手段,所以体育活动也要放在生命教育的视野来理解。
  谢:要让校园、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采用倾听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去探索生命之神奇,体验生命之价值,理解生命之美都不失为好的方法。此外,也要注重生命教育和各门学科的整合,生命教育的实施同样会受到高考评价体系的限制。就生命教育的评价而言,不是关注最低的生命要求,而需要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需要对日常生活的意义进行描述,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评价和观照标准。
  曾:只有让学生走进生命,体验生命,生命教育才有良好效果。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去发现一些新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教的主要是学习方法,让学生去发现生命,感受生命,欣赏生命,描述生命,表达生命。
  李:生命教育是开放的、没有时空界限的。教师可以提炼儿童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反映儿童思想面貌的小故事。组织教材;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儿童生活中细小的浪花,不断地满足儿童生命发展的需要。通过心灵对话平台,了解和解决孩子心中的烦恼,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郑:我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真正地让老师立体地来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成长。也包括生命的成长和人格的成长。而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先要让老师没有后顾之优。收入的水准一定能够让老师有尊严地生活着,让老师有一种不太考虑生活的那种悠闲度。老师也要食人间烟火,对生计的追求往往是第一位的。农村小学教师更是如此,常常是刚放下粉笔又要拿起锄头。我国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直到现在也没有进入到对收入基本上不太考虑的状态。因为要关注收入,所以对教育本身的关注,对教育本身应该怎么样追求及现实中做得怎么样的问题,关注就少了。因此,在我看来,教师收入的较低是推广生命教育的“瓶颈”,必须下决心来解决好。
  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的生命教育犹如启蒙,影响深刻且长远。而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我们的家长很少有生命教育的意识。或者是想当然地将其残缩为安全教育,或者是过多地去要求孩子这样或那样,与孩子的交流却很少,更不会说掏心窝的话。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培养孩子,说到底,就是不把孩子当个独立的人,而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或给自己挣面子的工具。这是何等的悲哀!
  郑:我国开展生命教育一定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做起,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在全世界可能是名列前茅。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强烈的干预。希望孩子要听自己的安排。孩子能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成了大多数父母的主导性的要求。许多做人的道理都在这个大目标上退居其次。这种功利化的需求必然导致生命的扭曲和简化。
  徐:应充分重视农村小学生的情感问题。农村家长受教育层度低,对孩子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很少关注。因此,老师有义务去丰富和提高孩子们的情感能力,让他们感受生活的快乐。培育他们一颗美好的心,一颗丰富的心。而现在的农村中小学中,美育基本上是空白。城市里好一些,但是城市里的美育,也功利化了。美育的缺失。是当前生命教育最大的危机之一。这个问题导致学生进入中学、大学以后幸福感的失落和幸福能力的降低,因为他失去了审美的需要和审美的能力。我之所以把这个美育的问题提出来,是因为在宗教失落的时代最能奠定人的意义感和增加人的意义感的就是美育。如果美育建立不起来,在科学如此昌明的时代里,人的意义感就很难建立起来,所以中小学生命教育里,美育应该是重中之重。.

TOP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学生的权利——中国大陆学生权利状况报告  摩罗
http://blog.cersp.com/index/1057984.jspx?articleId=989386.

TOP

中国的教育就是:灭善性,使心机,灭他人,助自己,这就是现在教育下的学生心态!.

TOP

回复 16#小宇儿妈妈 的帖子

并非全无可为,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TOP

回复 17#ccpaging 的帖子

孩子是有希望的,但教的人却实在令人担忧,现在为学生服务不求回报的好老师,为教育事业而负起责任的好老师,凤毛麟角啊!想念我们那时代的老师!.

TOP

回复 18#小宇儿妈妈 的帖子

14#转帖里边都是师范学校的老师,等于是老师的老师。只是老师们到了中小学校以后,定有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无法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以外的东西上。我想,老师中间能把师范里边学到的教育的理论用于实践的,恐怕是太少了。
作为BBMM,咱就不给老师更多考试成绩的压力了,力所能及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