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一万小时
作者:李淼,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的确有些人智力超群,令我等庸辈自叹弗如,但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超过10000小时,即使我等也能取得一点成绩吧。
这两天读博客,读到吴澧提到格拉德韦尔的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还是写作,只要你花一万小时做认真的练习,你就会达到一定高度。在格拉德韦尔的著作《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格拉德韦尔试图破解那些非常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他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练习一万小时。
Outlier,在物理学中也经常遇到的词汇,意思是统计上的例外,成功人士是罕见的,所以也是outlier。正因为罕见,我们才特别对那些天才感兴趣。在科学上,有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高斯;在文学上,有但丁、莎士比亚;在绘画上,有达芬奇、梵高;在音乐上,有莫扎特、巴赫,等等。所以谈论天才的书不少。我记得8年前在英国买了一本Michael Howe写的《Genius Explained》,在这本中他分析了达尔文,发明火车的史蒂文森,爱因斯坦,法拉第,他得出类似的结论,天才是用功的结果。
我个人认为天才是存在的,但我并不反对练习一万个小时是天才实现自己的必由之路。这个观点肯定不同于Howe那本书试图论证的观点,但我并没有能够搜集到证据证明天才确实是存在的。原因很简单,我以为的那些我自己经过努力也追赶不上的人,要么是在我从事的行业之外(如莫扎特),要么可能花了比我更多的时间“做练习”,如Witten。但无论如何,我很难想象即使我做了同样多的“练习”,我能够成为Witten。
回到格拉德韦尔的书。他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亚洲的数字天才多。这是因为,每个个位数,在中文中只是一个音节,1、2、3、4、5、6、7、8、9。甚至10也只有一个音节。但在英文中,3就是两个音节,而那些一个音节的数字,发音也比中文复杂。
在成功人士中,格拉德韦尔的例子有比尔盖兹,他从中学到大学二年级,由于机缘凑巧,肯定花了一万个小时练习编程,如果没有这一万个小时,很难想象盖兹能够那么成功。
他还研究了为什么加拿大很多冰球选手都出生在年初的几个月中,回答是,加拿大是按照年份年龄选择选手的,所以出生在一月的选手比出生在12月的选手大了几乎一岁,看起来更成熟从而更有机会得到额外的训练和进入精英俱乐部。
我个人觉得,足够多的练习确实是能够将一门手艺做好的必要条件。有人问我,你什么时候觉得你变得聪明的?老实说,不是在考上大学之前,甚至不是在大学。我觉得我有两个感觉明显的变化,一是读研究生期间,一是做博士后期间。假如我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每天花5个小时学习数学物理,那么我总共花了大约一万五千个小时,这么多的练习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物理研究。后来又花了一万小时才让我知道什么是有效的物理研究。
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人博士毕业,只能算入了门,还算不上一个成熟的专家。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我不会对一个研究生做太高的要求。
我记得徐静蕾在一篇访谈中说到演员的辛苦,表面很风光的人,其实背后不知道多苦多累,她用了一句“尽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很形象。
我读到她的话时就想到,有很多学生,成天抱怨“老板”让他干活,他不知道其实对他是好事。至于老板是否偷懒咱们不在这里讨论,但老板有今天也是因为挨了不少打。
成功的因素还有机会和环境,没有这些,你也没有机会去做一万个小时的练习。盖兹有了父辈的支持,才可能在中学就能得到用计算机的机会。一个反例是Christopher Langan,一个智商高达195的人,最后只能在一个马场工作,原因是他没有得到机会。
所以,一万小时定律带来的好消息是,如果你花了一万小时(我觉得在物理研究上是两万小时以上),如果你的智商只有120,你可以达到智商是150的人花了同样多时间所达到的水平。坏消息是,你如果不成功,你只能抱怨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当然,也许你没有好机会,例如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不过,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原因大概也在你自己身上。
最后,要说一句,格拉德韦尔的一万小时定律是基于Anders Ericsson的研究基础上的,后者是有名的认知科学家。另外,Michael Howe也是心理学家。(via)
http://jiaren.org/2010/07/28/tian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