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9 21:38 发表
遗憾的是,上海功课太多(相信与民办小学和公办名校比孩子学校算少的),压力太大(小升初),寒假里每天忙奥数、开学后又不断受到小升初打击,整个人积极性下降了。
所以我们最后在几个初中offer里选了一个最轻松的给她。
我感觉以上海基础教育的形势,就是最轻松的学校也够累的。
现在学校定了,心态上比较轻松,又开始自学了。 ...
按理说,课堂学习没有这么不堪。你的孩子是好孩子,上海的老师普遍水平在国内是居前列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要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分别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和家长的立场上进行考量。学校考核老师的水平用成绩,家长评价学校和老师的水平也用成绩。考试简单了,不行,家长觉得拉不开档次。于是,每次考试都加量,知识不断下放,一年一年积累下来,已经对教学双方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如果老师看见一个同学在课堂上思考,他会怎么做:算了,别思考了,等你想好,我这课也就没法完成了,来来来,我把最好地最精华的思路讲一遍吧。于是,同学的主动思考被阻止了。作为师范出身的老师,她们当然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当然知道思考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有利,当然知道不应该为了一时的锦标去阻止思考,但是,她们更知道一点,没有好的考试成绩,所有的这些“当然”在大多数家长面前都是“不然”,成绩不好,怎么解释?难道跟家长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恐怕不少家长会视之为托词吧。好吧,既然大多数家长只要考试成绩,那么,老师就给你们考试成绩,还省了解释的麻烦。
由于这种思路尽管是最精华的,却不是从同学脑子里边自然长出来的,所以,它不能在孩子的脑子里边生根,长不牢固,容易被忘记,为了在考试中获得稳定的成绩,于是,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术语,叫“固化知识点”。怎么做呢?大家都知道,做大量的习题。如同军事训练,听见口令,“托枪”,动令一下,三个分解动作,听见口令,“枪上肩”,又是三个分解动作。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为标准的动作予以完成。这种学习也就变异成机械化了。每一个知识点确实被固化了,被固化成一个个记忆碎片,被固化成了一个个凝固的血块--血栓。知识越多,离脑梗的距离越近。
如果对知识点打个比方,它们应该是水,可以互相勾连、渗透,最后融合成一个整体。学到高中,随便端出一个问题来,同学就能想出三四种解法,进行尝试和比较。这种自由的感觉,才是学习应该有的感觉。像现在这样的机械化训练,不仅使获得这种理想成为泡影,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初中和高中的一般性学习。因为当我们试图重新拓展和深化一个低年级学过的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击破血栓。
也许有家长会说,我不是只看成绩啊,我也希望孩子能举一反三、聪明灵活,我也希望老师把精力放在培养思维能力上。但事实上,在现在的知识重负下,考试成绩和培养思维能力已经是针尖对麦芒,完全冲突了。一些富有经验的有资历的老师,为了应付这种冲突,已是身心俱疲。普通的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恐怕也只好置师范的教育理论而不顾,从了,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机械化训练简单、易行、有效。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9 21:38 发表
不在上海的一年每天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积极主动。
刚回上海的半年(五年级上),老师、家里长辈、同学家长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懂事了。我观察她更善于安排学习、管理时间,状态很好。...
儿子和妈妈去看电影、上公园,妈妈喜欢让儿子跟在屁股后面,怕儿子丢了,还紧紧抓住他的手。儿子没精神头,经常闹别扭。他在想:“反正是跟着走,大人去哪儿,我去哪儿,你去哪儿,是你想去,跟我没关系,你都安排妥帖了,遇到什么事儿反正都没我事儿。”
我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让儿子带我公园,带我去看电影。让他走前面,我跟在后面。在这种时候,儿子特别兴奋,特别敏锐。是啊,这是他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要面临各种问题,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做出选择,不敏锐不行啊。在他看来,这不只是去公园玩或者看电影,这个目标一点都不重要,这就是一次探险。完成这次探险,回家后,好几天,他都在回味,在总结,在反思,为下一次探险作准备并充满期待。
前一种状态,在学习上,就是被动学习。后一种状态,在学习上,就是主动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孩子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效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1 00: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