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有4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闲着也是闲着,谈谈如何自学数学(178# 再说说预习)

闲着也是闲着,谈谈如何自学数学(178# 再说说预习)

目录留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4-17 12:21 编辑 ].

TOP

坐等。。。沙发!.

TOP

先说几句废话

按照旺网不成文的惯例,先秀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小儿 Alex,小学五年级,几乎没学过奥数。数学在他的兴趣表中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素描、看原版英文电影、听三国演义等。没有不加选择地看电视、玩网游等嗜好。

Alex的数学是在hxy007关于“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的唠叨声中学习出来,小学童鞋,如果以前没有听过,不妨去听听:
http://ww123.net/thread-4564875-1-1.html

看到小五生这个身份,加上2012年5月这个开贴时间,敏感的同学可能已经猜到了,跟小升初有关吧?不得不说,您猜对了。从3月到5月,从第一次参加特色班测试,到无尘落定在对口公办学校,Alex和我,在成长中烦恼,烦恼中成长。

我发现,一部分在小升初中焦虑的家长,究其根源,在于过分强调学习对老师和学校的依赖性,对童鞋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信心。而现实中,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覆盖到所有的童鞋,于是,争夺就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心态。失败的可能又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于是,焦虑就产生了。

如今,初中已经定了吧?虽然我没有数据,但可以肯定,进对口公办的童鞋是绝大多数。家长们,该做的已经做了。童鞋们,该想的也想的差不多了吧,反正要到九月才开学,闲着的童鞋,一起来谈谈如何自学数学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8 22: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弈格爸 于 2012-5-8 22:09 发表 \"\"
坐等。。。沙发!
跟沙发上的同学,单独说几句。这个帖子,有一小部分是应您的要求。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是个懒人,没什么能耐吧,还有些不好的习惯,例如”不叩不鸣”。如果您发现我偷懒了,就“叩”一下,如果我还犯懒,您就狠“叩”一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8 22:31 编辑 ].

TOP

有话尽管说

大家有话尽管说,有问题尽管问,有建议尽管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8 22:50 发表 \"\"
大家有话尽管说,有问题尽管问,有建议尽管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我没有第一个坐沙发,却是第一个送花的。


我宝宝的问题之前也提到过,就是计算的准确性。我们学校的试卷反复检查总会有一个或两个计算失误,或者抄错题目,上下文的地方。附加题的优势因为计算不精确而丧失殆尽,反倒是没做出附加题的同学分数超过了她
她在奥数竟赛中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想问下这种情况如何改善?

[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5-9 09:37 编辑 ].

TOP

先顶后看!.

TOP

这个贴,开得很渥心

首先,赞CC乐于分享,为没有心得的bbmm(如我),雪中送炭。

hxy的帖子已经成为ww的精华帖,代代相传。衷心希望这个贴也是。



先提一个我的问题。我小家伙学习方面悟性好,被所有教过的老师们盛赞。从他小时我也尝试过拿那些蛮搞脑子的题目逗他玩,结果令我先惊喜了。但我小子有小子的毛病,爱动爱分心。我曾经让他去读趣味数学,大概就是奥数的前身了,得到的评价是“不好玩,没有趣味,就是做卷子。”我想可能是男孩子不喜欢应试的教育方式。我还是很爱惜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因此没有再把他按在“趣味数学" 的凳子上。

不过数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够像CC这样,把数学当作游戏,给孩子带入,当然是最好的。然而,我自己的数学学得是很差的,是否我们这样没有数学头脑的家长也可以带孩子玩数学,会不会玩走样了呢?会不会反而误导了呢?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像你儿子这样,把数学当成第二兴趣呢?---顺便说一下,你儿子蛮可爱的,第一兴趣就并列三名!

[ 本帖最后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9 09:46 编辑 ].

TOP

跟着学习一下。

[ 本帖最后由 wanyi77 于 2014-7-18 23:09 编辑 ].

TOP

lz曾经在2008年提过希望儿子在计算方面做到“快的基础上准”,当时孩子应该在2年级左右,现在到5年级了,计算的问题有提高的好方法吗 ?

我目前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于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孩子在准的基础上快,因为孩子的速度应付日常考试测验是够的,反之,如果速度很快,造成的计算错误,他很难通过自查找出来。.

TOP

数学家,顶你一下。.

TOP

这个自学数学,我觉得应该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说的,我想这时候语文的阅读能力也比较好了,可以胜任数学自学。

楼主能否先找到一些适合三年级以上学生自学的数学资料书,如果能够跟大家推荐一下,也是很好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自备世博凳.

TOP

CC,是否能从“可怕的数学”这套书谈起,生动、活泼,孩子们喜欢。当欧美的孩子在玩数学时,我们的孩子在全心全意做奥数,最后我们竞还没有玩的人玩得好。.

TOP

有兴趣,女儿今年三升四了,暑假想让她自学四年级上的数学,就当是预习了.想听听如何自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9 10:06 发表 \"\"
lz曾经在2008年提过希望儿子在计算方面做到“快的基础上准”,当时孩子应该在2年级左右,现在到5年级了,计算的问题有提高的好方法吗 ?

我目前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于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孩子在准的基础上快,因为 ...
从自学的角度来考量,这个问题可以抽象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先概括地说一下,以后慢慢展开。

要解决您提出的问题,那么,您不妨先想一想,曾经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错误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最渴望什么人给您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别人的何种对待是您不需要的,或者说您讨厌的?最后,您是如何对待错误的?

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后,把您的方法或者您改进以后的方法,演示给孩子看,让孩子参与进来。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掌握对待错误的方法,并逐渐地自主运用。.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8楼xiangxiang 的帖子

这是一个很完整的自学过程。

周一5.7号,他刚上了一节乘法课。
ccpaging: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一节乘法课是怎么教的,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学的。但是从后面的结果看,它是成功的。

晚上我带一本硬笔写字本回家,他很有兴趣看了一番,说一张可以写120个字。
ccpaging:兴趣是自学最重要的基础。没有兴趣,就要培养兴趣。而且,从这个描述看,兴趣还需要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家长一回家就自顾自地唠叨、询问,让孩子不断地处于被动地听和应答的状态,后面的“兴趣”几乎不会产生了。
我也常常带各种东西回家,有时是书,有时是网购来的物品,如笔、航模的配件、电子产品等。到了家门口,我喜欢按门铃等着儿子帮我开单元楼的防盗门,家的大门。儿子会注意到我手里拎着和拿着的东西。如果是跟他有关的,他就会赶紧接过去,自己拆开来看,研究。这时,我通常不说什么,一边换鞋,一边看着,等着他说。

我很是惊奇,问他如何数的?他的回答:一共15行,每行8个。15*8=15*(2+2+2+2)=30+30+30+30。这1节课他只学到2的倍数。15*2=30,他是用加法算的。
ccpaging:兴趣之后就是思考,然后是得出结果,让孩子讲出来,就进入了交流。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学过程。

我觉得,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可以在生活中自学,并在生活中运用。
ccpaging:是的。这也是我想说的。初中以前,包括启蒙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一个人都要进行的自学过程的一部分。这一阶段的自学内容,不一定需要家长来指定,家长要做的是,留出时间和空间,营造出合适的环境,让孩子主动告诉你他想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家长要做的是跟随孩子的脚步走,顺其自然地完成自学的过程。

从数学上来说,这样的计算方法:
15*8=15*(2+2+2+2)=30+30+30+30
颇有些计算机算法的味道,八进制转成二进制?但在这里,我不想详细的解析这个过程的数学意义,因为在自学中,这不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说到这,我们不妨把眼光从探讨孩子自学上挪开,您可能会注意,这不仅仅是孩子自学的过程,而是还是家长自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自学的自学过程。这个过程的过程,同样有这样几个部分:
1、家长对孩子的兴趣。
2、观察和思考。
3、描述思考的结果。
4、发到论坛上来讨论。

哈哈,学习太有趣了。你们说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9 15: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jiali18 于 2012-5-9 12:59 发表 \"\"
有兴趣,女儿今年三升四了,暑假想让她自学四年级上的数学,就当是预习了.想听听如何自学?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看看四年级的数学书。把里边涉及的问题,总结一下,好像也就几个不多的知识点。然后,平时注意选取跟这几个知识点有关的生活现象,以你女儿感兴趣的方式提出来,跟女儿一起探究。这样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小学的数学自学不必拘泥于系统性。顺其自然就行。家长原有的至少高中的数学知识和原来学习数学时养成的系统性会自然发生作用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弈格爸 于 2012-5-9 12:03 发表 \"\"
这个自学数学,我觉得应该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说的,我想这时候语文的阅读能力也比较好了,可以胜任数学自学。

楼主能否先找到一些适合三年级以上学生自学的数学资料书,如果能够跟大家推荐一下,也是很好的。
一般性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数学自学是远远不够了。语文对数学的作用,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能看懂中文数学书上文字,也就是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一点主要是把语言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来考量的。如果我们试图达到这样的自学效果,给孩子一本数学书,让他自己看,我觉得,语文教科书不够用。例如,三年级的孩子要能够自觉到语言表述的差异,如“有”与“有且仅有”,“要”与“只要”,“只要”与“只有”,是有困难的。这个结论的依据是我观察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几乎不会使用如此精确的词。
自学可以有,但要针对孩子此时的语言能力,讲究些方法。例如,我们经常说,在与孩子挑战数学难题时,要注意先通过故事和实物建立情景,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孩子当前语言能力的局限。

第二个层面是把语文看成与数学理性相对应的感性,这里语文的意思可以扩展为文史。完整的人不仅仅是依靠理性,必须有相应的感性,甚至感性的高度要与理性的高度相匹配。从小的方面说,一个学理的人离不开与其他人交流,也需要于他人交流的能力。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项目是可以一个人完成的。从大的方面说,要学好数学是比较难的,要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能学好数学是一种天分,要驾驭好这种天分,要有对善恶的理解。很难想象,如果二战期间,所有的德国科学家都帮助希特勒造原子弹,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另外,学文史与学数学并不矛盾。民国时期出来的一大批数学家、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文史功底,吟诗作画、著书立说都行。

还有,小学是适合文史学习的最佳年龄段。要想先学数学,再学文史,不适合一般的孩子,除非像陶哲轩这样从小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又特别擅长的,而且,千万别忽视了,陶哲轩在大学读数学时,还在不断地回原单位(中学)读文史呢,后来还专门停止一段时间的数学研究,专攻历史。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9 16:48 编辑 ].

TOP

回复 21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这样一说,让人很泄气的,表示小学生不能独立自学了,因为上面的几个家长的方式,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需要一个有心的家长诱导,充其量是一种高明的教学了,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与精力。

自学的意义在于自主学习,书才是学生的老师,孩子跟据书掌握学习进度,学习过程既有系统性又有先后深入的步骤。理想上是我们家长不需要具体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所以才希望有那么一个老师,能尽量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知识坡度比较平缓的进度,搞出
一本让小学生能够自学的自学用书,类似英语里的分级阅读,当然并不是完全照搬,就是这个意思。.

TOP

回复 22楼弈格爸 的帖子

嗯,关注到这个问题。开篇的时候,我会先讲讲自己对自学数学的理解。给我些时间。.

TOP

回复 22楼弈格爸 的帖子

我感觉小学现在的数学教材很适合孩子自学。孩子四年级没有在上海上,把教材带在身边。按照平时数学课的顺序,先看教材,接着做教材上的练习,然后做数学练习册。练习题我给她批,错了自己看书订正,订正好了告诉我错在哪里。把教材、练习册都做完以后,做老师寄给我们的周末卷和测验卷。做完我批,然后订正。
在上海的话,学校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课外选一本精练让她自己做,然后也是我们批,孩子自己订正,讲错的原因。
这是低层次的自学,提升的、主动的、研究型的自学还要摸索。.

TOP

回复 23楼ccpaging 的帖子

关注。.

TOP

回复 24楼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有没有做过比较,看看不在上海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在上海的学习,效果上有什么差异?.

TOP

回复 26楼ccpaging 的帖子

不在上海的一年每天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积极主动。
刚回上海的半年(五年级上),老师、家里长辈、同学家长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懂事了。我观察她更善于安排学习、管理时间,状态很好。
遗憾的是,上海功课太多(相信与民办小学和公办名校比孩子学校算少的),压力太大(小升初),寒假里每天忙奥数、开学后又不断受到小升初打击,整个人积极性下降了。
所以我们最后在几个初中offer里选了一个最轻松的给她。
我感觉以上海基础教育的形势,就是最轻松的学校也够累的。
现在学校定了,心态上比较轻松,又开始自学了。.

TOP

回复 26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想请教的是:
自学课本是你所提倡的自学吗?对于不谋求在数学学科上有突出发展的一般学生,是否这样做就可以了?.

TOP

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孩子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9 21:38 发表 \"\"
遗憾的是,上海功课太多(相信与民办小学和公办名校比孩子学校算少的),压力太大(小升初),寒假里每天忙奥数、开学后又不断受到小升初打击,整个人积极性下降了。
所以我们最后在几个初中offer里选了一个最轻松的给她。
我感觉以上海基础教育的形势,就是最轻松的学校也够累的。
现在学校定了,心态上比较轻松,又开始自学了。 ...
按理说,课堂学习没有这么不堪。你的孩子是好孩子,上海的老师普遍水平在国内是居前列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要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分别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和家长的立场上进行考量。学校考核老师的水平用成绩,家长评价学校和老师的水平也用成绩。考试简单了,不行,家长觉得拉不开档次。于是,每次考试都加量,知识不断下放,一年一年积累下来,已经对教学双方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如果老师看见一个同学在课堂上思考,他会怎么做:算了,别思考了,等你想好,我这课也就没法完成了,来来来,我把最好地最精华的思路讲一遍吧。于是,同学的主动思考被阻止了。作为师范出身的老师,她们当然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当然知道思考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有利,当然知道不应该为了一时的锦标去阻止思考,但是,她们更知道一点,没有好的考试成绩,所有的这些“当然”在大多数家长面前都是“不然”,成绩不好,怎么解释?难道跟家长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恐怕不少家长会视之为托词吧。好吧,既然大多数家长只要考试成绩,那么,老师就给你们考试成绩,还省了解释的麻烦。

由于这种思路尽管是最精华的,却不是从同学脑子里边自然长出来的,所以,它不能在孩子的脑子里边生根,长不牢固,容易被忘记,为了在考试中获得稳定的成绩,于是,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术语,叫“固化知识点”。怎么做呢?大家都知道,做大量的习题。如同军事训练,听见口令,“托枪”,动令一下,三个分解动作,听见口令,“枪上肩”,又是三个分解动作。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为标准的动作予以完成。这种学习也就变异成机械化了。每一个知识点确实被固化了,被固化成一个个记忆碎片,被固化成了一个个凝固的血块--血栓。知识越多,离脑梗的距离越近。

如果对知识点打个比方,它们应该是水,可以互相勾连、渗透,最后融合成一个整体。学到高中,随便端出一个问题来,同学就能想出三四种解法,进行尝试和比较。这种自由的感觉,才是学习应该有的感觉。像现在这样的机械化训练,不仅使获得这种理想成为泡影,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初中和高中的一般性学习。因为当我们试图重新拓展和深化一个低年级学过的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击破血栓。

也许有家长会说,我不是只看成绩啊,我也希望孩子能举一反三、聪明灵活,我也希望老师把精力放在培养思维能力上。但事实上,在现在的知识重负下,考试成绩和培养思维能力已经是针尖对麦芒,完全冲突了。一些富有经验的有资历的老师,为了应付这种冲突,已是身心俱疲。普通的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恐怕也只好置师范的教育理论而不顾,从了,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机械化训练简单、易行、有效。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9 21:38 发表 \"\"
不在上海的一年每天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积极主动。
刚回上海的半年(五年级上),老师、家里长辈、同学家长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懂事了。我观察她更善于安排学习、管理时间,状态很好。...
儿子和妈妈去看电影、上公园,妈妈喜欢让儿子跟在屁股后面,怕儿子丢了,还紧紧抓住他的手。儿子没精神头,经常闹别扭。他在想:“反正是跟着走,大人去哪儿,我去哪儿,你去哪儿,是你想去,跟我没关系,你都安排妥帖了,遇到什么事儿反正都没我事儿。”

我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让儿子带我公园,带我去看电影。让他走前面,我跟在后面。在这种时候,儿子特别兴奋,特别敏锐。是啊,这是他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要面临各种问题,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做出选择,不敏锐不行啊。在他看来,这不只是去公园玩或者看电影,这个目标一点都不重要,这就是一次探险。完成这次探险,回家后,好几天,他都在回味,在总结,在反思,为下一次探险作准备并充满期待。

前一种状态,在学习上,就是被动学习。后一种状态,在学习上,就是主动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孩子体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效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1 00: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9 21:40 发表 \"\"
我想请教的是:
自学课本是你所提倡的自学吗?对于不谋求在数学学科上有突出发展的一般学生,是否这样做就可以了?
自学课本的选择比较复杂。等想好了,我详细写。先在这简单概述下:
1、自学本来就是拔高的学习,特别是一般的孩子没有准备好自主学习的时候。
2、自学的主体是孩子,所以选择自学的内容,难度,甚至表达方式等,要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情况。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另外,跟家长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时间也有关系。结合这两种情况,几乎无法给出统一的合适的自学书。
3、具体操作上,可以由家长先根据情况选出一些适合自学的数学书,让孩子试看一下,做出选择。

一般地说,教科书是适合自学的。但国内的教科书是教材,不是学材,通常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习,至少要把教材的内容丰富起来。另外,它的衔接比较好,系统性比较强。是不是会影响课堂学习呢?这也是个问题。
加州的小学数学书是按照学材来设计的。孩子几乎可以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进行自学。但是,由于它要照顾到几乎所有的孩子,要在考试压力如此之大的国内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用这本书,还有个语言关要过。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0 00: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0 00:31 发表 \"\"


按理说,课堂学习没有这么不堪。你的孩子是好孩子,上海的老师普遍水平在国内是居前列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要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分别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和家长的立场上进行考量。学校考核 ...
我今晚就故意让女儿教我外教课的小故事,假装啥都不知道,她很耐心的帮我讲解,到后来自己也发现自己的知识点盲区,于是主动查字典,然后再回过头教我。

我想这也就是你说的让孩子带着家长走的一种吧。

另外,女儿吵着要学三阶魔方。目前她只会拼一面,我对魔方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请问下你了解魔方的学习吗?.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潜力贴留名。
小孩两岁不到,大人先学习一下。.

TOP

回复 31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网上有视屏。.

TOP

回复 29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赞同你对上海(不止上海)教育现状的评析。
教学任务太多,进度太快,对学生没有分层,搞得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老师没有余裕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孩子们也被追赶着做习题、抄背默。
做习题和抄背默都是必要的,但最好孩子在自己感到必要的时候做。
上学期,孩子发现自己巧算不行,失分很多,自己把课外书上的巧算都找出来做了一个周末,彻底解决了巧算问题。
自学语文的时候,她用的方法是读熟课文,录音,听写。但不是篇篇都做,每个单元只选自己最喜欢的那篇。就只用这个方法解决了4年级的上海语文。
她做这些,都是在完成当地小学四年级(放学早,功课最多一个小时)任务之后。试想,在上海她就是有心想这么做,又哪里来的时间呢?
真是挺无奈的。
冬天,我常常怂恿她逃课,让她睡个够再去学校上课。但孩子对缺课表现出巨大的恐惧,她的说法是:补课补作业,要累死人了。
这个困局解得开吗?.

TOP

回复 29楼ccpaging 的帖子 让孩子走在前面,是个很好的倡议。

学校里的事情家长做不了主,家里可以这样安排。
我和女儿两人外出旅行,我发现她比我机灵多了。尤其在海外,明明语言我比她好(有些地方她几乎文盲),她也能先找到目的地和各种设施。在探索方面,孩子处在最敏锐的时期,整天拉着他们的手把生活用规矩定死了,是在遏制这种能力的发展。
我属于你说的,自己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家长,自己根本设计不出跟数学有关的“在生活中学”。但我在周末和放假的时候,常常放手让孩子当家,这里涉及很多计算和统筹,也算涉及到了数学教育了吧。.

TOP

回复 31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让大孩子教小孩子也会是个很好的方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ngxiang 于 2012-5-10 10:06 发表 \"\"
"我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让儿子带我公园,带我去看电影。让他走前面,我跟在后面。在这种时候,儿子特别兴奋,特别敏锐。是啊,这是他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要面临各种问题,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做出选择,不敏锐不行啊。 ...
实际上,何时“让孩子走前面”主要是根据孩子的独立性要求和能力来决定的。有的孩子独立性来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这个要靠父母平时的观察。小学生的逆反期普遍是从三年级开始吧。这时家长要考虑做角色转换了,也就是让孩子走到前面来。跟其他很多家长一样,我们也有对安全性的担心,有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甚至有些感到失落。但是这是没办法逃避的,只能是想办法进行调适,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父母的行动应该是一致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0 11: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10 10:50 发表 \"\"
我赞同你对上海(不止上海)教育现状的评析。
教学任务太多,进度太快,对学生没有分层,搞得每个人都精疲力尽。老师没有余裕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孩子们也被追赶着做习题、抄背默。
做习题和抄背默都是必要的,但最 ...
这个困局解得开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蛮难的。

事实上,只要老师或者家长,只要有一方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致力于抵抗和消减,都可以使问题有所缓解,不至于造成恶果,这是为什么这套机制还能继续运行的原因。但是,从长远看,这套机制不变,缓解问题所消耗的精力就越大,缓解问题的空间就越小,出现恶果的几率越大。

具体到每个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从孩子的健康计,多从孩子的长远利益计。.

TOP

回复 39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的孩子喜欢素描。
据我知道,徐汇有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美术教育有特色。学校有10间适合美术创作的天光教室,配备相当不错的专业老师。
我曾试图说服孩子去这所学校读初中,因为她也喜欢画画。我觉得文化课在哪里都学得到,而且长远看,没有必要学得那么难。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却不一定在哪里都有。如果四年后发现自己并不想在美术方面发展,高中考别的学校也可以。
孩子觉得我的提议很荒唐,理由是这所学校的中考和高考成绩都在区里垫底。
我说,平均分垫底,不意味着你也垫底啊,你可以好好学啊。孩子觉得我的想法很天真,不切实际。
这间学校,老师肯定不会教得很快、很难,好学生肯定要靠自己课外学才能具备解答发展型问题的能力。客观上对自学是一种推动,相信留给孩子自己的时间上也比所谓的好学校充裕。
我很想知道:你的孩子会考虑这所学校吗?你希望你的孩子上这样的学校吗?.

TOP

OK.

TOP

第三个送花的,cc的帖子要顶咯。.

TOP

回复 6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跟我家小子一样一样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我希望初中的数学卷子能稍难点,再难点,当然不要像杯赛那么难。。。.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10 12:19 发表 \"\"
你的孩子喜欢素描。
据我知道,徐汇有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美术教育有特色。学校有10间适合美术创作的天光教室,配备相当不错的专业老师。
我曾试图说服孩子去这所学校读初中,因为她也喜欢画画。我觉得文化课在哪里 ...
这个我不支持。学习毕竟还是有主次的,零食不能代替正餐。

更何况艺考道路其实是非常艰辛和神秘莫测的,因为艺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说中考高考尚有可能籍凭自己的实力在一个平台上考试的话,那么艺考,基本上还没考就知道输赢了。
我常常开玩笑的说,加入我们拿出考上音,中央音乐学院,北舞,央美那些艺校生考试的努力执着,经历过艺考的残酷,何怕进不了北大清华复旦啊。

我因为热爱收藏,喜欢跑拍卖行,画廊买画,也在艺术收藏圈接触很多艺术家了解这些内情才有上述肺腑之言,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5-10 16: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h81 于 2012-5-10 14:55 发表 \"\"
跟我家小子一样一样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我希望初中的数学卷子能稍难点,再难点,当然不要像杯赛那么难。。。
我希望不能被教育的绝对公平绑住了手脚,适度引入分层教学,并让这种教学有一定的流动性,让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TOP

回复 45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同意,数学如果能按照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的话,会事半功倍的,可惜在学校是要跟着大部队走的,效率不高。.

TOP

普及教育的重点是教会孩子自主学习(一)

引用:
原帖由 yanh81 于 2012-5-10 17:06 发表 \"\"
同意,数学如果能按照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的话,会事半功倍的,可惜在学校是要跟着大部队走的,效率不高。
老师要管这么多学生,几乎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学生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家长可以,如果有能力的话。但不是全能的,语文英语数学,很难面面俱有造诣。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而且,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角度看,真正应该在普及教育阶段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当一个学生,能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仅仅因为工作需要或者兴趣,就可以去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时候,他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

教育跟教育还是不同的。卢梭是现在公认的教育家,但他在当时却是反教育的。这话看起来有点矛盾,是吧?那肯定是我没说清楚。卢梭提倡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由的“自然人”的教育,反对的是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当时的欧洲是传统的古典教育,听说这种教育好像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国吧。而中国的现代的教育是一种复古的教育,是旧瓶装新酒。内容很现代,英语、数理化生物等,无所不包,但方法和思想却是古老的。这种古老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源自于更古老的一元社会的需要,它的使命是教会孩子无条件的服从,教会孩子如何成为知识的奴隶、权威的附庸。

PS:这段写的不好,观点过于偏激。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1 13:15 编辑 ].

TOP

回复 44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请注意,这所学校是普通完中,文化课设置完善。不存在吃“零食”不吃正餐一说。
我很中意这个学校既有主餐,又有你说的“零食”(我不赞同你把美术教育说成“零食”,我认为美术教育是正餐的一部分)。
没有人奢望孩子去上一个长期开设美术课程的学校就成为艺术家。学会欣赏美,用美装点自己的生活不也是很好的收获?
就像那些进入上中理科班的孩子,不可能个个都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甚至未必有这样的打算一样。

我认为学校教育必修内容太多剥夺了孩子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造成他们无法自主学习的主因。且必修内容又缺乏多样性,无论公立民办差别主要是生源,追求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并无大差异。所以举了这个学校做例子。我期待的上海有更多的学校能够走 基本课程+个性课程 的道路。上海有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如上音附中、上外等,但只有极少数天赋好的孩子才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多一些 基本课程+音乐课程;基本课程+文学课程;基本课程+美术课程 基本课程+体育课程 的普通中学,让孩子们多一些选择呢?现在学校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中考和高考应试上,对孩子们黄金般的12-18岁的六年是个浪费。.

TOP

引用:
原帖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12-5-10 21:37 发表 \"\"
请注意,这所学校是普通完中,文化课设置完善。不存在吃“零食”不吃正餐一说。
我很中意这个学校既有主餐,又有你说的“零食”(我不赞同你把美术教育说成“零食”,我认为美术教育是正餐的一部分)。
没有人奢望 ...
了解了,

其实我跟你大的观点一致,孩子整天忙于应试对宝贵的青春生活的浪费。只是在细节上希望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一些,,,

有点小小的得寸进尺吧,,,这样的话孩子也许在更多领域找到更恰当的位置,也许他经过尝试,发现其实他在其它领域也有擅长,,,,另一种说法是:不要把鸡蛋全装在一个篮子里

我在大学里就喜欢和不同专业的同学成群结队,因为通过交流,可以从不同的领域撞击出更灿烂的火花,对世界能从更多角度去体验,

我就找了个在很多领域都有特长的学校,让孩子在里面自己探索,包括球类,天文,数学,机器人,民俗画等等,如果有可能

还可以帮她去少科站报名。当年我也是每周末去少科站参加活动认识来自各个学校队友的。.

TOP

回复 49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不得不说,我们自己上学的时代赶上了上海教育(其他地方怎么样,没有经历过不敢妄言)的黄金时代。小学时候的少年宫,中学以后的少科站,暑假各种丰富的夏令营,课余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现在少年宫、少科站都变成学店,夏令营变成培训班赚钱的名目。孩子们在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上的自由度上其实大大降低了。
学校少“喂”些孩子才有胃口自己吃,塞得太饱,难免孩子不倒胃口,甚至吃伤脾胃。.

TOP

 191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