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33个人次参与评价】

[怀旧] 老房旧事

引用:
原帖由 海底的鱼 于 2011-11-9 16:21 发表 \"\"
不到十岁的小孩能干点什么?

这个问题放在今天,恐怕大部分父母都会跟我急,孩子还小,功课多,睡眠少,你想让他们干什么。我现在看着我三年级的儿子,穿个衣服,我都要冲上去给整理下,要干个小家务,也只限于一 ...
好乖的孫女呀,好可愛.

TOP

乖孙女是因为有好奶奶

我奶奶是幸运的,因为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一个好家庭能给到女儿的,她都得到了。 但人的幸与不幸和时代又有最大的关系。她后来该遭遇到的艰难困苦,也一样没拉下。

我奶奶晚年因为脑中风在病床上躺了三年, 但她头脑始终是清醒的,记得我姑姑参加了贝满的100多少年的校庆,来和她说, 去的最老资格的校友是1926年的,我奶奶马上说,我是1919年毕业的.

奶奶中学毕业后,考进了燕京,学历史, 这使得我后来能和奶奶讨论很多历史故事. 学好了历史, 她的父亲准备送她出去读书了, 她表示想学画画, 父亲为了确认她真的想学,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就请了个比利时的老师在家教她油画, 学了一年后, 她仍然很坚定地表示就要当画家, 她那开明的老爸就送她去了巴黎,
不知道现在的巴黎高等美专还在吗? 还能找到她当年的学历卡吗?


晚年时, 我和她闲聊, 说徐悲鸿如何如何, 老太表示,他只是旁听生啊. 再看到中学美术教材上有卫天霖, 再问她, 表示,这个是她的同学.
关于刘海粟,什么的,老太也有很多好玩的妙论.


我常笑话她, 学了这么多,都没用上啊,她每次都很认真很羞愧地表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 没时间啊,本来五十年代,在北京安好了自己的家,原来想着前院当画室的,不是因为人家不搬家吗.

可以想象奶奶的好日子在巴黎学画时仍在延续,因为在那里遇到了我爷爷, 另一个来读书的大家青年. 自从看过围城,知道有个浮夸傻气的赵辛楣, 我都不想说,我爷爷也是学政治学的. 他们学成,回国结了婚.因为我爷爷找到了在驻法使馆的工作,他们又回到了法国.

她受苦的日子从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欧洲战争爆发,在巴黎的家瞬间被炮火摧毁,然后就在我爷爷的安排下,要逃难回中国. 带着三个孩子, 还怀着第四个小宝, 多难啊, 从巴黎到了葡萄牙, 我的老爸降生了, 这是1943年的3. 国内传来的消息, 中国也很乱, 她又在家人的斡旋安排下,先不回中国了,去印度大吉岭, 投奔我爷爷的一个在那里做贸易的弟弟. 我奶奶带着四个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印度呆到了47, 终于回到了上海.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存本领,如果遇到这样的动乱,我们能保护好孩子生活下来吗?
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垫底,后面生活的艰苦,估计我奶奶都能扛了.
.

TOP

都是好人啊。可好人遇到的挫折会更多啊。.

TOP

回复 37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呵呵,听你的故事,我又忍不住插嘴了。

我跟你正相反,小时候在上海长大,大概是5岁左右我第一次去北京老家,见到老辈。其实,我已经完全及不清老辈们的长相了,就像他们也搞不清我的大名叫什么一样,我从小就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那一枚倒霉孩子

印象里第一次去北京,所有亲戚孩子里,就俺最时髦了,小皮鞋小裙子外加闪光的小马夹,呵呵,顿时让小小的俺有了自信了 70年代,全国就数上海最时髦涅~~~.

TOP

每天来看看,还是急.

TOP

时代,富极则乱,穷极也变!.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1-11-10 10:02 发表 \"\"
呵呵,听你的故事,我又忍不住插嘴了。

我跟你正相反,小时候在上海长大,大概是5岁左右我第一次去北京老家,见到老辈。其实,我已经完全及不清老辈们的长相了,就像他们也搞不清我的大名叫什么一样,我从小就属于 ...
你就开个贴说说呗!闲着也是闲着.

TOP

回复 57楼茉莉茶 的帖子

呵呵,闲着时还得赶紧看贴读故事涅~~~

关键问题是,我是从小不受待见的倒霉孩子,一回忆,还不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哒 .

TOP

我又来顶了,真心好看,比那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好看多了.

TOP

回复 58楼pp_dream 的帖子

么事,偶们安慰你!.

TOP

真好,每天都能上来看看几条新的帖子。.

TOP

写的真好!有真实感受加上好文笔,大时代和小家的沧桑变迁就这么娓娓道来了。.

TOP

好文笔。喜欢。.

TOP

喜欢,每天来送花。。。.

TOP

回复 54楼pp_dream 的帖子

对的,当时我崇拜的就是你这种小美女,其实那位小表姐没那么看得上我, 但因为她美,我也没什么要求了。 还是屁颠儿屁颠儿上赶着。因为没心没肺,也没觉得受到什么伤害。.

TOP

艰苦岁月中的小美好

记得看旺旺网上有人贴过盛家的一个儿媳,93岁的老人家的访谈, 有人跟贴评价,那个主持人真是个粗俗的烧火丫头,和老太的雍容风度没法比。对此我深表同意。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不同的人。

上海的作家陈丹燕写过金枝玉叶的故事, 那位永安的郭家少奶奶DAISY的故事,让很多人嘘唏. 我在90年代, 在上海伯父的带领下,去看过她几次,她也算我们家拐了几道弯的亲戚.

如果说盛家的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闺秀, DAISY就更像个西式家庭的杰出代表. 我见过的大多在她们两者之间. 有中国传统,受过西式教育, 在艰难岁月仍然绽放智慧,美好的光芒. 即使在那个时代.

我感受到的生活的小美好都是我奶奶带来的.

如果意外得到邻居赠送的一个柠檬,能干什么呢?
我奶奶用这一个柠檬做了一小瓶果酱. 给我涂在烤馒头片上.


当年的婴儿食品有种糕干粉,估计是有点奶粉的米粉, 我奶奶用这个加入上海产的可可粉研制成功了巧克力蛋糕.

她会去买菜时,花两毛钱买上一对小龙虾, 就是为了给我看看,它们长什么样.

我小时候的北京,生活其实很粗糙的,但我奶奶能够用一件花丝绒滚着黑丝绒边的小背心,或用旧旗袍改的缎子裙子, 或我们一起读西游记, 聊斋,
还有什么蒸一屉米粉的火腿虾米萝卜糕, 炸一锅面包圈, 让我们的日子充满惊喜.


更牛的是,我的美术作业,有这种油画大师指指点点,显得多么突出, 以至于美术老师很想让我加入少年宫的兴趣小组,再深造下. 我目光短浅地拒了, 一定要去剪纸小组. .

TOP

步入新时代

你还记得那些今天家家都有的家电当时是如何一件件来的? 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惊喜, 当年是巨大的.

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是在78, 记得205,九寸的, 上海飞跃牌. 那么小的电视能吸引来满屋子的人,包括楼下小卖铺的营业员们,每天大家都会看到出现雪花. 我奶奶第一次在电视上听到有人说法语, 多少年没有听过了,特别激动. 那是个记录片, 好像讲的是当年的红色西方记者去延安采访的事, 好像那个记者叫伊文思?

80,我奶奶的一个外甥女从加拿大来看她, 从此外面的亲戚们开始能够回来看国内的亲人了.
我第一次听大人闲谈,说有一种机器能够不用火,加热食物, 我完全无法想象,怎么能做到的呢?
你明白这是什么了吗?
微波炉.


到了81,我爸在我们一个邻居家看到了彩色电视, 14寸的, 日本的,RMB1500, 惊为天物. 带着我立刻也扛了一台回家,

从此各种电器陆续登场, 见怪不怪了.

就在这一年的除夕前,我那勤快的妈, 打开长久不用的壁橱,大扫除,要过年了. 翻出来一本古文观止, 我奶奶如获至宝, 连夜看到很晚, 第二天早上,
我爸一早坐在她床边闲聊, 就发现她说话有点不清楚了, 赶快叫来了住在附近的姑姑,大家很难过地发现,奶奶中风了. 有半边身体不会动了. 再也起不了床.


我们家的生活从此改变了, 小保姆来了, 我放学后和奶奶的交流是给她捶腿,按摩. 她的房间充斥着红花油,白树油, 驱风油的味道.
生活匆忙凌乱起来了.


84年我奶奶去世了. 我是奶奶最喜爱的孙女,但她发病的情景我回忆不起细节,因为我当时都没有勇气去看. 老是觉得这些都能回到从前. 希望她睡一觉还能坐起来.

终究生活翻过了这一页,再也回不来了.

85年开始,我上了大学,从此7年住读, 就在周末回家,
对这个家的感觉都成了回忆.
.

TOP

房子的变迁

在我奶奶还在的时候,我爸给家里还做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带着我们家关于房子来龙去脉的各种材料, 我们家对党的特殊贡献 (从二三十年代,我们就帮过党的, 这个就不细表了) 到当地房管部门去谈话, 这在今天是否也是一种本地上访? 当年的党还是挺讲道理的, 没提任何条件,就又给我们家增配了一套仍在这一地区的三室的房子. 离家有两站地.

奶奶去世后, 我们一家四口, 父母,我和弟弟. 好像没法分开住, 而我的三姑还住在那个没有煤气暖气的房子里, 有好事者牵线搭桥,说我们同一幢楼的三单元有种四室的房子, 今天看来也很小的,86平米. 那家住着个老画家,带着两三个儿子及他们的小家庭, 也急于改善面积. 经过几次商谈, 我们用三姑的房子和那套增配的三房,和这家置换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三姑一家住在了74米的一单元,我们搬到了同幢楼的三单元那个86米的地方. 说实话,和同时代的老百姓比,我们挺满足的. 那是86年前后的事.

从八九十年代开始, 家里的亲戚们陆续开始了,出国的, 留学的,移民的. 我的小表弟,落户在了荷兰, 我有机会出差到欧洲才再次见到, 当年我抢着去抱的表妹,也和父母在美国多年了. 我爸爸,这个生于动乱年代的欧洲的,当年家里宠爱的最小的儿子,也在10年前去世了. 三单元的房子,如今我妈在住. 弟弟也早就在北京成家立业, 早就搬出了老屋.

为什么要赶在今天把这个故事讲完? 那个一单元的房子在我弟弟的操作下, 卖了. 这个月底要交付了. 为此,我的三姑从美国回来,收拾那老屋留下的旧物. 我的二姑当年去了东北, 从此在那里安家的,也退休了,加上我妈,和在北京某大学当教授的大姑, 会在北京欢聚.

但,明天,就是明天,她们会坐着高铁来上海看我. 我想用这个献上, 给她们个礼物.

我们永远是在奶奶呵护下的那个亲密大家庭的一分子..

TOP

我的故事讲完了, 谢谢各位MM捧场送花。  

也期待看到你们的故事。.

TOP

回复 66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同龄人呢,我也是85年上的大学,一晃20多年了。.

TOP

世事变迁,人道苍桑啊。。。。。。.

TOP

真好看。我小时候的理想也是当售货员。.

TOP

回复 65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嘿嘿,我们家的都是别人看不上我的说,反差啊反差,呵呵。

呵呵,你那剪纸小组学得怎样?

祝你们一大家子团聚开开心心!想想都兴奋!连我都跟着羡慕嫉妒恨了。.

TOP

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在和平里的旧楼群中穿梭,只是不知道楼中的一家家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曾经沧海的旧事!.

TOP

看得人心里暖暖的,酸酸的,又软软的。真好!谢谢!.

TOP

心底那朵温暖的小花绽放了!.

TOP

LZ家有爷爷这样政治背景的,还能够安然度过各种政治风波----虽然房子没了,但是一家人都健在,那是非常幸运的。
更多的是家破人亡。我外公80年代初平反时,想要补发几十年的工资,那时候有几万块吧。法院的人说,你们家人都在,已经很不错了,其它的就别要求了。其实也就我外公、外婆和他们的几个子女在,他的两个弟弟都以政治犯的身份死在监狱里。.

TOP

我常常看着一家家的或白或黄的灯光遐想,里面都是写啥故事呢?所以喜欢陈百强的一首歌:我的故事——藏着以往故事的脸,走进走出每天,相爱的茫然,偷看每天........

TOP

引用:
原帖由 graceful 于 2011-11-11 09:10 发表 \"\"
看得人心里暖暖的,酸酸的,又软软的。真好!谢谢!
同感,谢谢楼主带来的好文。.

TOP

回复 68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了鼻子酸酸的.

TOP

看到最后想落泪,奶奶的人生多美!你们有这样的奶奶真幸福!.

TOP

意犹未尽~
谢谢楼主带来的分享。读着很享受。.

TOP

可以拍成電影了,我80年生的,看這些充慢了好奇,經歷了那個年代,真的不容易.

TOP

回复 73楼pp_dream 的帖子

剪纸, 其实就是用削铅笔的小刀, 刻出来的, 没什么原创性.  就是个做手工的过程. 你小时候做过吗?

但这是个练习精细动作的机会, 记得我为了做的更细,从家里翻出了一套很精细的小刀, 果然比别人的都更细致了,后来受到奶奶的批评,因为我用的可是修脚刀!.

TOP

回复 77楼silentwater 的帖子

谢谢关注, 我们家其实没有什么政治背景, 我爷爷既不是国民党,也没当过共产党, 就是靠专业吃饭的. 但专业的人被政治给牵连了..

TOP

刚刚看到您的这个精彩的故事,非常感动。历史就是这样真实,它也并不遥远,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您的文笔非常好,亲切温暖,充满生气。

您一定要把这个故事留好了,集齐了,放在自己的博客或者别的什么文件夹里, 以后让孩子们看。孩子们都喜欢知道自己的长辈的过去的事情。

另,我可以在博客上转载您的这个故事吗?.

TOP

美文,喜欢!.

TOP

回复 84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你说的我小时候也玩的,我们叫“刻画”,我有一大本书里面夹着刻画,有的是我老哥的作品。比如那时要刻“马恩列斯毛”,我算小屁孩是不能刻的,刻坏了就惨了,要带高帽了!

你用修脚刀?哈哈


我一直羡慕在老辈跟前长大的人,他们从小得到了更多的爱,感觉不一样。

2010年去北京时,我堂哥陪玩,堂哥是大伯的孩子,是我们家的长孙。堂哥说起他小时候的事,听得我那羡慕!长孙哦!那待遇!!!
我与同在上海的叔叔家的堂弟聊起北京的堂哥的事,我们俩就一起羡慕嫉妒恨!他与我一样,也从不记得爷爷奶奶长什么样。.

TOP

回复 84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好像有人用医院的手术刀刻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海底的鱼 于 2011-11-9 19:03 发表 \"\"
乖孙女是因为有好奶奶

我奶奶是幸运的,因为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一个好家庭能给到女儿的,她都得到了。 但人的幸与不幸和时代又有最大的关系。她后来该遭遇到的艰难困苦,也一样没拉下。

我奶奶晚年 ...
巴黎国立美专,还在的,可以查到你家奶奶的毕业信息。.

TOP

回复 88楼pp_dream 的帖子

我奶奶是容易区分成里孙子,外孙子, 我和弟弟还是传承我们家的姓,但表弟表妹们都是"外姓"了.

我那无敌的修脚刀,知道一亮出来, 就beat all.  .

TOP

回复 89楼麦兜兜 的帖子

这个貌似专业,也比较文雅,还说得出口..

TOP

回复 86楼胡豆妈 的帖子

谢谢欣赏,你真的很激励人.会给我儿子留一份. 

我没有什么写作技巧,没提纲,就是知道各位姑姑要来上海看我,在一周内赶写的, 都是回忆真人真事.希望让她们高兴.

别转了,不好意思献丑..

TOP

回复 90楼悠优 的帖子

我想也是的,但没去找过,我去年在巴黎呆了三个月,都没动这心思. 太懒了,总觉得等我退休有时间.

家里还有不少记录历史的东西,都没仔细研究过,我奶奶燕京的毕业证书还在,有司徒雷登的签字哦..

TOP

回复 91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对,应该用修脚刀刻那张“马恩列斯毛”,保准不会出错.

TOP

楼主写得太好了.

TOP

看了以后让人心里难过,不禁又回想起爷爷奶奶一辈的事情,文化大革命害了多少人家啊,家家有本血泪史。LZ 在家是这一辈的老大,俺和你差不多大,但俺在整个家里是老末,所以俺的堂兄姐们受到的痛苦比俺多多了,不仅是生活上的,还有心理上所受的歧视,我们家聚在一起,经常会说一句感谢邓爷爷的话,呵呵.

TOP

LZ的文笔太美了,听LZ娓娓道来,感觉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就在眼前。.

TOP

 9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