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QQ6
(爱生爱,美生美)
发表于 2012-3-2 08:59
只看此人
孙新兰老师在楚雄给民族中学教师讲座全文
孙新兰老师在楚雄给民族中学教师讲座全文(一)
时间:2011年11月5日上午
形式:半天的讲座
参加者:云南楚雄民族州中学青年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们
上午9点孙老师开讲:
我也是被公益的行为所感动。到了这个学校以后,跟你们的校长或者老师有一些交流,我也被你们学校的校风、教学理念所感动。今天跟你们的两位张校长沟通的时候,校长也讲到,在我们这个学校里面是非常有意识的、非常自觉的做人性化的教育,他给我举了例子,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给我举例,比如说学生迟到了老师怎么教育他,不是惩罚或者惩戒,而是给他很大的尊重,私下里再找这个学生来了解情况。
为什么我说很受感动呢?因为我们都是师范毕业的,我也是师范毕业的,对我们这些受过师范教育的人来说要人性化教育,要尊重学生,要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基本理念,从观念上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去实施的时候就有问题了,这不问题不在于观念,而是在于我们育人为本的心有多深邃,有多坚定,否则的话育人为本只不过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概念,而你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套东西。昨天我们也和杨女士资助的10个孩子交流,昨天晚上也有幸见到你们学校两三百个孩子,他们身上洋溢出来的那种气息,是非常快乐的、非常纯真的气息,我觉得这个气息是我们学校这个大的环境给到他们的。
所以我说在我们这个学校里面,很多教育的细节上,在教育的理念上,不管是领导,可能在每个老师的心理,或者在你们的感觉里面都已经做的很好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学校质量和这样学校的风气,以及这样学生的面貌,都是让我很感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教育其实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不管是体制的问题,还是一些课程设置,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到研究生,到博士生教育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我们做教育出身的人都在反思,教育二三十年是一个倒退,而不是进步。在宏观上有很多问题的前提下,我们这个学校在楚雄这个地方能做到这样是很了不起的。
今天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们尝试这样开始看可不可以,因为你们都是很有朝气的老师,或者都是蛮骨干的老师。在学校这么好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你们教学传统的影响下,包括昨天那个老师向你们介绍很多老师都资助这些孩子,而且你们有这个制度要求老师主动的找学生谈话。我们昨天跟那些受资助学生座谈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很真心的讲到老师关心他,老师都主动的找他谈话,这是很难得的。因为我们可以想像,你们其实也是很忙的,我问过你们的校长你们的师生比,本来教学的压力就很大,你们还要拿出时间,拿出精力,拿出心来关心这些学生,对老师来说更多变成一个额外的负担。所以我想我们这样来开始,两个方面都可以来问,一是你在工作中面对学生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比如你做班主任也好,做教学也好,你想帮助这些学生,你碰到什么困惑,什么问题,可以来问。另外你自己有什么困惑,我看你们都很年轻,自己也会有家庭,因为我们对孩子进行的是一个爱的教育,关怀的教育,老师的爱或者这种被关怀,他的基础在哪里,他的根基在哪里。我们从很具体的问题或者很具体的例子入手都很好,把我认为比较好的或者比较真正有价值的心理学的理念也好,方法也好,分享给大家。因为我们做教育的都知道,灌输式的教育是最差的教育,我们不是来学一套理念,因为我们都是师范毕业,而且都有教学实践,所以我们是从你的问题入手。这样来学习,来讨论,来思考,可能我们感受到的东西,经验到的东西,触动到的东西,才会活生生的在你的实践中运用出来,而不是一个概念灌输的教育。
我们谁先来提个问题都可以,你在你的教学中,和学生的相处中,我看你们老师好像蛮多时间和学生相处的,而且你们都很用心,这很好。可能在这种用心中,可能有更多的智慧,更多的一些有价值的技巧,可能会帮你的相率更提高。
嘉宾:我们老师珍惜这次机会,特别是班主任在你们教学的实践当中有什么问题,跟学生的沟通上、教育上都可以向孙老师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提问:老师我想请问一下,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非常刻苦,非常的努力,但是一到考试就考不好了,我也对他进行一些学习方面上的指导,还有心理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指导。但是他又继续刻苦,又继续努力,但是下一次还是考不好,再下一次还是考不好,他心理上就好象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就不知道怎么再来疏导他了?
孙老师: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位老师也很用心。我们把它具体一点,是什么情况下的一种考不好?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平时会的,考试时候不会了,一种就是我们老师经常讲的粗心了。是哪种情况?
提问:可能应该两种都有。
孙老师:
主要是哪种情况?
提问:主要应该是平时会的考试时候就考不好了,我们班的那几个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
孙老师:
所以我们和学生的相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型,我们把它叫做跟随者模型。我刚才为什么这么问她,因为我们习惯看待一个事物或者判断一个事物的时候,通常由一个点到一个结论,然后再去找方法,有的时候这样的效率是低的。为什么这么讲?他刚才说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好,考试考不好,这就一个结论,像我们说有的小孩很自卑,或者有的小孩很缺乏自律。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这样的评论,这些评论它形成的是一些点,是一些概念,它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潜流,我们没有去贴近它,没有去体会它。然后就会从这个点里面得出一个结论,然后从这个结论里面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像你提的这个问题,我想我们这里的老教师,或者教育学上碰到这个问题,其实都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你不觉得吗?甚至可能在座的老师就是这样,像丽华就讲,平时她学的很好,考试还是发挥的不好,这种现象本身第一在多大程度上,就是它背后的潜流、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人而宜的。所以当你要帮助这些学生的时候,你要先去贴近他内在的潜流。你试着告诉我,当你去贴近这几个学生,因为你很关爱他们,你希望他们考得好,当你去贴近他们的时候你发现他们考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我感觉有一些同学因为反应比较慢,还有平时学的不太注重细节,主要是这两方面。
孙老师:
所以说我们说是两个点,一种是,以前有一个中学老师,是很好的中学老师,他讲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粗心大意的学生,其实所谓粗心大意都是没有学好。这是我很早以前听过一个很好的老师讲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你觉得会,这个会有多会,不见得,这是一种。这种是属于学习层面的,就是老师要在教学里面探索。还有一种属于心理层面的,其实他就是紧张,在紧张的状态下断电一样的,他不是在考试的时候更加有灵感,就是我们说的体育运动中讲的比赛型选手,有些学生是比赛型的,越是在考试中,越是在对抗中,他越能超常发挥。还有一种是训练型选手,训练的时候表现的很好,一上场就出问题,这是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是在任何的学习也好,体育竞赛也好,或者是科学发明中也好,都是这样的。像飞行员,他要训练任何状态下他的反应都要如常,所以为什么像宇航员的心理训练,包括心理筛选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情况是不可控的,他怎么还可以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当你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怎么做,在教学中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还有一个在心理层面怎么做呢。反过来说,所以《道德经》有一句话叫:“道者,反知动”。你要反过来做。比如说他已经进入一个不好的循环了,要考试之前你不是让他放松,这个只会让他更紧张,你说你要放松哦,你平时都学的很好,你要放松哦,放松以后你才能考的很好,否则的话你就很吃亏了。这个我们把它叫做恐吓教育,你越吓唬他,他就越紧张。所以你要反过来做,你说,没关系,你考试的时候会紧张,会丢掉几分,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平时更努力一点,更用心一点,因为对这种孩子来讲吃苦用心不是问题,就当你每次考试会损失掉5分吧,你平时多用心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你这么反着讲的时候,其实他的心态在一个很深的地方就放松了,当他在很深的地方放松的时候,他在临场上的发挥才能正常,甚至超常。我这样讲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提问:就像您说的,考试的时候让他放松,他反而考不好,我就觉得我的方法错了。
孙老师:
对,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怎么来用心。你先看到的是这个学生的问题,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心里先替他着急,你先焦虑了,在焦虑的时候你用的所有的方法在这个学生这里,我们不要说适得其反了,至少都是增加它的焦虑,效率都是打折的,事倍功半。你越是好心,越是想尽各种方法帮他放松,他在越深的地方就更紧张了。因为心理是一个立体的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你可以做到在这里让他放松,但是同时他下面更紧张。哪怕接触点心理学的方法,帮他做催眠,他可以在这个层面放松,但是在这个下面更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觉得这是个问题,这个严重程度跟老师对他的态度相关联的问题,你越把它当做一个大问题的时候,他在这个层面上就越紧张。然后你在上面再让他放松,那是很表面的东西,你会发现你用的力气很大,收获很微弱。所以你先不把它看成是一个问题,因为他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说没什么,用一种很轻松的口吻说,没关系啊。就好象这个人经常丢三落四,我怎么克服丢三落四的毛病?这基本上是一条死路。那我很容易丢手机,那就买两个手机吧,我很容易丢钥匙,那就备份个钥匙,像我以前很容易丢掉钥匙,我就备份一把钥匙,两把钥匙在我不同的朋友那里,我就很放松,丢了就丢了,打个电话给他,帮我开门。我要怎么样把它当成一个事情来克服,来纠正。当你把它当成问题的时候它就会被放大,被强化,甚至像这个年龄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他还会连锁到对我们来说更不好的局面,就是自我评价的问题,他可能会给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我属于那种心理素质不好的,我属于那种临场反应不好的,我这样临场反应不好以后会牵连到恐怖主义教育。将来我怎么办,我是大山里面的孩子,我少了5分可能就不能去一本了,将来找不到工作,这样就更对不起父母、家庭的经济状况,永远没有办法改变,看来我活不下去了。他整个在这个青春期的年龄,很容易从一个点联想成一个串,而这个串影响他的自我评价,影响他人格基石的建构。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个什么样的爱心来面对我们看到的孩子身上的问题或者毛病,就是要用没有问题的心来看待。你说没事,很好,你学习很努力,考的也很不错,你就多努力一点吧,随时准备这5分是丢掉的,有什么关系。当你这么讲的时候,他会在一个很深的地方放松下来,他会在一个很深的地方踏实下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他在心理上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安全感。越是这种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为昨天我们跟你们同学互动的说法,好几个孩子提到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背景,越是没有什么背景,没有那么多社会资源的人,他越需要有心理上的踏实的感觉,这种踏实感自然会带来的是乐观,就是开朗,就是创造,这是最珍贵的。但他这个心态有的时候,因为我也经常上心理学的话,刚才包括丽华都讲那个东西,凡是上过我的课的人都会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好运气。为什么会这样子?昨天我们在跟你们同学的互动中也讲到这个,这是一个存在性的法则,也是一个物以类聚的法则。心理学的研究,出交通事故的人就那些人,医院再怎么人满为患,它永远有“二八定律”,医院再怎么人满为患,但是去医院的就老是那些人,不去医院的人真的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几次医院,但是要去医院的人天天在医院里面。所以实际有一个趋力的东西,交通事故日本很早就有研究,比如十起交通事故是很容易集中在某些人身上的,有一个类聚效应,不是均匀分布的,不是平均的,一千起交通事故平均在一千个人身上,不是这样的,是类聚效应。像我们昨天看到的贫困的孩子,你会发现生病也是类聚效应,他奶奶病了,爷爷也病了,姐姐病了,舅舅也病了,有一个类聚效应,这是一个存在的很神奇的法则。在《易经·乾》里面讲:“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水就会往更湿的地方去流,火就和燥相应,所以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或者我们平时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意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代表的就是一种存在性的法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当你的心是一个踏实的、稳定的、乐观的,你自然相感应到的就是一些吉祥和美好的状态。像我们昨天讲到,昨天早上我跟着杨女士,因为杨女士很热心公益助学,她去另外一个学校去看,但是看好以后他本来已经准备要助学了,她觉得不助了,同声相应,她说我情愿把这个要助的款子放在民族中学。为什么?同声相应,她感受到你们这里的,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都有一个很纯朴的、很美善的心,这份美善就和她的那份美德相应,叫做同声相应。而另外一个学校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非常功利,非常现实,所以它能连接到的人都是功利现实的。
这是一个存在的大奥秘、大法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讲的一句话傻人有傻福,就是在这里。你有一颗素朴美好的心的时候,整个存在的能量就会向你倾斜,而且你会很顺,我也是给你一个很安心。你这样子和你学生互动,他很安心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运气特别好,他虽然高考丢了5分,但是可能就踩着那个线到了一个很好的学校。就算没有到很好的学校,对人生来讲没有一个绝对的好和不好。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怎么叫绝对的好和不好,很难讲。所以好坏都是相对的,但是那个绝对的好就是你的这种心,你的人格基石决定了那个绝对的好。否则的话我们换个角度讲,这个人格基石的这个心是运作的手,而这在这个运作的手上放的是什么的相对的好坏,都因为这个运作的手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可以这么说吗?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关爱中,我们把眼光不仅仅要放在相对的好坏上,他的学习成绩,他上什么大学,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只放在这个上面,我们还要很关注育人,很关注他的人格的基石,他踏实的心,这是运作他命运背后的那只吉祥的手,它是可以点石成金的,可以化腐朽为神气,这是你们或者说是教育能给到学生最珍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当你给到学生这样东西的时候,他回馈给你的又是我们说的“同声相应”的感恩,这种高品质,这种成功的人生来回馈这个学校,也将来回馈老师,所以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比如说好的老师,就像好的家长一样。我们都很希望学生好,就像我们都很希望孩子好一样。但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看待这些点的好坏的标准,所以你越爱他,越在意他,你看到的好很多,同时你看到的不好也很多。也就是说你在他身上看到的问题很多,因为你爱护他,因为你希望他成才,因为你希望他好的时候,你看到的问题越多,你就越陷入一个焦虑的心态来帮助他,结果就形成一个不好的循环。从问题,看问题的前提很可能是爱心,然后到问题,然后到焦虑,然后到想尽办法,各种各样的作为,然后到两个,在学生那边叫效率不高或者收获甚微,在老师那边叫筋疲力竭或者叫身心俱疲。现在家长也是这么做的,越爱孩子的家长最后就陷入这样一个循环。所以我们要从这个循环中抽身出来,进入一种同声相应的美好的循环,进入一个美的循环。《易经》乾卦里面有一句话叫:“美利利天下”,就是你要让你的关系、你的作为进入一个美的原理,这个美的原理是所有互动的双方都感到被滋养、愉悦,而在这种互动中都在增强着,都在丰富着这种心理的踏实感。就好象我们用一棵树来比喻,都是让这棵树的根系更发达、更茁壮。这样的互动我们说就进入一个美的循环,叫“美利利天下”。所以当我们的老师,越是有爱心的老师你觉得很疲惫,很耗损的时候,你就要反省你自己,说明你的运作模式不够美。不够美意味着什么?不够有大效应,不够符合,不够合乎道,不够真正遵循着存在的最高的原则,是用你的意气在做事。用意气做事就会受损失,就像运动员一样。运动员每天锻炼身体,但是为什么运动员最短寿,运动员生命是最短的,不仅仅是运动身体,这指的是自然生命。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在意气的用他的身体,把它耗光,透支光。爱心也是这样,爱心也会透支光。虽然你们有这样好的校长,有这么好的氛围,有这么可爱的学生,有这么好的老师,所以你们好像还有点补充。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容易付出的多,得到的滋养少,很容易耗损。所以看老师也有很多身体的病,当你身体病的时候对于整个学校来说也进入一个负担的状态,动不动要给这个老师捐一下款,再给那个老师捐一下款,学校也是这样的,因为要爱每个老师,也变成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大家好像是从爱心出发,但是最后循环是大的包袱,而这个包袱是我们的身心灵都拖的容易向下坠。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循环翻过来,怎么翻过来?最起头就不是盯着问,有什么问题,我希望我们是一个互动的交流,我讲的这些理念对你来说可能也是蛮新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也很深奥。但是我们把它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你才发现这些好像很深的东西又是这么好用,这样你知道怎么对待学生了,有感觉了。
提问:有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