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该贴已关闭

该贴已关闭

删!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2-27 17:55 编辑 ].

TOP

好事,献花!.

TOP

不错,支持.

TOP

如果有问题,是一对一吗?还是团队集体智慧?
从表述看,似乎还允许其他相关及不相关的人员表述意见?

建议:
先不要用心理咨询这么大的名称,改成心理问题探讨比较好。这四个背景,做心理咨询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付的案例有限,如果不对案例进行足够细致的细化,误导的可能性,远大于确诊,太可怕。.

TOP

回复 4楼为啥还胖 的帖子

工作申明中已经写了:这里的答复均为他们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及个人认识所提供的建议和指导,因此仅供参考。

要找机构做具体心理咨询,一楼已经写明了:请去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大家都有常识的,请不要过度担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为啥还胖 于 2012-2-23 10:53 发表 \"\"
如果有问题,是一对一吗?还是团队集体智慧?
答:可以一对一,也可以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建议和指导。

从表述看,似乎还允许其他相关及不相关的人员表述意见?
答:这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可以一起探讨。


建议:
先不要用心理咨询这么大的名称,改成心理问题探讨比较好。这四个背景,做心理咨询师,显然是远远不 ...
回应:谢谢你的建议!在开帖之前,我确实很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是论坛,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咨询服务。我们开这个帖希望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一般心理问题,我们四个人可以就问题给方向和建议。对于那些需要接受咨询或治疗的孩子,我们建议去专门机构。.

TOP

儿子没有玩伴,回来也是写作业,偶尔自己一个人吃饭或玩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我是一直想带他去咨询的。可老是犹豫。请问这种情况,有看心理医生的必要吗?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舟舟家长 于 2012-2-23 11:11 发表 \"\"
儿子没有玩伴,回来也是写作业,偶尔自己一个人吃饭或玩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我是一直想带他去咨询的。可老是犹豫。请问这种情况,有看心理医生的必要吗?谢谢!
孩子多大年龄了?你陪他玩吗?玩些什么?周末有小朋友一起玩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QQ6 于 2012-2-23 11:15 发表 \"\"

孩子多大年龄了?你陪他玩吗?玩些什么?周末有小朋友一起玩吗?
小孩10周岁了,我陪他玩的时间的比较少,而爸爸常年在外出差,晚上作业写好了,看看书,陪他聊学校发生的事。平时周末一天写作业,一天打羽毛球或走亲戚,去书城。我发一篇他写的作文,给您做参考。我是觉得负面的思想比较多,怎么样去纠正?
Ak47的自诉
我是一把从制枪厂出产的一把枪——ak47.我在ak47类里属于折迭枪托型,全长645mm,理论射速600发/分,枪口出速710m/s,有效射程300-350米,弹夹更换2.46秒,杀伤力32,照门:V型缺口式。
制造出来几个月后,我被分配给了一位英国士兵,他非常爱惜我,每一次练习完,他都要看看我是否被火药烧伤的枪口,似乎把我当成自己的战友一样。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了,主人毫不犹豫的带着我,来到了内战的利比亚。他在战场上愤怒的朝向任何一个卡扎菲的部下扣动扳机,过五关斩六将——他要“平息”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利比亚面目全非,飞沙走石,残尸横街。但是,他以卡扎菲的失败而告终。而我和我的主人便是目击者和参与者之一。
但是杀死卡扎菲的人都要受到审判的,主人也不例外,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不回了,我只好一直待在家里,静静的等着时光的流逝,慢慢的等着身上生锈,悄悄地积上了几层厚的灰。但主人终究是会回来,那时我也会迎来新的生活……
我多么怀念主人啊!他把我当成战友,我也有了昔日的辉煌;冷酷无情是我的本性;灰沙四起是我的生活;残尸遍地是我的宿命;枪声四起是我的社会……

[ 本帖最后由 舟舟家长 于 2012-2-23 11:49 编辑 ].

TOP

回复 9楼舟舟家长 的帖子

你认为孩子的问题是什么?可以详细的描述一下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舟舟家长 于 2012-2-23 11:21 发表 \"\"

小孩10周岁了,我陪他玩的时间的比较少,而爸爸常年在外出差,晚上作业写好了,看看书,陪他聊学校发生的事。平时周末一天写作业,一天打羽毛球或走亲戚,去书城。我发一篇他写的作文,给您做参考。我是觉得负面的 ...
看了你家孩子的作文,我忍不住笑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写出这样的文章,文笔很棒!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压抑灵性太高了。真羡慕你有这么棒的一个孩子,你觉得孩子在向你呼唤什么?.

TOP

回复 4楼为啥还胖 的帖子

我觉得这里因为是育儿论坛,相对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是婚姻家庭情感问题居多,前者来说就是代咨询了,对于代咨询的话一般不会给孩子定个什么症的,最多是建议去什么地方检查或者咨询,重点还在于缓解咨询者本人的情绪问题,至于比较专业的地方:精卫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应该也算一个。后者的话,除非需要危机干预的,网上咨询一般也只能起参考意见。

其实旺网卧虎藏龙,比我们4位资历能耐高了去的大有人在,我们希望作为一个引子,能帮助到更多的父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了解一点发展心理学,运用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那也很不错了。肯定不能是咨询室的那种模式,当然建议也会保守些,效果也会弱些,但是集腋成裘啊。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12-2-23 12:46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QQ6 的帖子

我是觉得他的思想有点负面,比较悲观。小孩子自己也是不要表现自己。看待事情的往往是人想不到的。
还有点天马行空的想象。
想改变一下,想事情乐观一点。人能积极,开朗。.

TOP

回复 13楼舟舟家长 的帖子

和孩子的爸爸交流过你的担心么,爸爸怎么看孩子,还有学校的老师怎么评价孩子呢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12-2-23 12: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舟舟家长 于 2012-2-23 12:26 发表 \"\"
我是觉得他的思想有点负面,比较悲观。小孩子自己也是不要表现自己。看待事情的往往是人想不到的。
还有点天马行空的想象。
想改变一下,想事情乐观一点。人能积极,开朗。
我能看出你希望你家孩子更开朗活泼一些。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家孩子灵性极高,这样的孩子对爱极为敏感。他能用一篇短短的作文讲出他心底的压抑和渴望,实在是太聪明了。你不觉得孩子是在呼唤你的爱吗?孩子其实渴望你的生命更为绽放。当你不再焦虑,他就不被压抑。当你回归爱中,他立即和你心心相映。用信任的眼光去看你家孩子,他自然会有他生命的韵律,这样一个聪慧的孩子当他绽放时会何等可爱!他完全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有天赋的孩子。只要你有改变,他立即改变。.

TOP

引用:
原帖由 舟舟家长 于 2012-2-23 12:26 发表 \"\"
我是觉得他的思想有点负面,比较悲观。小孩子自己也是不要表现自己。看待事情的往往是人想不到的。
还有点天马行空的想象。
想改变一下,想事情乐观一点。人能积极,开朗。
要弄清孩子在文章中的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情绪和思想,在弄清之前先不要急着去改变什么。和孩子就这篇文章有过探讨吗?.

TOP

孩子很要强,老师指定红领巾监督岗(就是监督有没有同学捣乱之类的)同学没有他,回来晚上做梦也会梦到老师指定他了,还有孩子是小组长什么的,但班长、学习委员之类的没有他,就感觉很不开心。和老师沟通说孩子各方面表现还不错的。请问,我如何开导孩子。.

TOP

回复 7楼舟舟家长 的帖子

孩子的文章写得很特别,很有趣,对表达的内容可以有很多解读,还要结合写作的背景(作文作业?随笔?有感而发)和孩子平时的生活状况才能有比较精确的分析。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不同,很难用几句话就把问题阐述清楚,因此也很难一下子就给出切实的意见。通常面对一两句的提问,你会看到咨询师更多的反问。一般来讲,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状态,比如孩子是核心家庭,单亲家庭,老人同住家庭,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是怎样的,谁是主要照顾者,孩子和同龄孩子的交往是怎样的,对孩子的问题有做过怎样的观察和分析?采取过什么方法?对孩子的问题家人是否有同样看法。 一般来说,孩子的问题肯定反映到的是家庭养育中的问题,找到结症孩子才能有所改变。所以请不要介意咨询师的问题比建议还多。
当家长觉得孩子似乎有些问题,不知道是否要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其实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静下来仔细的观察孩子,什么时候会发生这种问题,什么时候会相对好些,接下来是反思教养中可能的疏漏,看看有什么可以改变。毕竟只有家长才最了解孩子。如果还是很迷茫,那么就可以找咨询师了,咨询师能做到的是帮咨询者了解自己的问题,帮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比较了解的情况下给出一些改善关系的建议。.

TOP

回复 17楼jiessica 的帖子

很不开心的表现是什么?一般来讲委屈,羡慕等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很正常,不必太认真讲一些大道理。对孩子表示认同,“真的哦,为什么没有我们呢,真的不开心。妈妈抱抱,也许我们好好做,下次可以有机会呢。妈妈小时候没当上XX也很不开心呢, 不过我会帮老师/同学XXX,大家也很喜欢我啊。”如果有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要了解下是否在学校还有其他状况。.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luf 于 2012-2-23 15:08 发表 \"\"
很不开心的表现是什么?一般来讲委屈,羡慕等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很正常,不必太认真讲一些大道理。对孩子表示认同,“真的哦,为什么没有我们呢,真的不开心。妈妈抱抱,也许我们好好做,下次可以有机会呢。妈妈小 ...
说得好。妈妈这边要笃定,多肯定孩子。不对班级同学之间的分工和其他孩子的表现做评价,对自己的孩子做积极正向引导。Lily给了非常详细的引导语,这位MM回家可以试试看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12-2-23 12:32 发表 \"\"
和孩子的爸爸交流过你的担心么,爸爸怎么看孩子,还有学校的老师怎么评价孩子呢
这三个问题,都问得相当不专业。本身就是投射。自己都有投射了,怎么客观得起来?
当然,不能怪你。因为这不是面对面,文字上没有办法客套,你只是用套路单刀直入,但是,这样怎么可能建立资访关系?

建议:
在没有弄明白,这是母亲的情绪问题,还是孩子的情绪问题之前,根本不需要展开;一展开,你绝对跟着来访者走,根本收不住。.

TOP

来访者不是试验品。
这种尝试,遇上没有问题的来访者,探讨案例,可。
如果遇上有问题的来彷者,被误导了,谁来担责?

我还是建议你们用案例探讨的模式,别违反规律做一些反规律的事。
先闪了。
子玖对我有意见了。.

TOP

假如觉得别人做的不够好,那么用户可以对案例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谁都知道具体案例不可能通过网上这样问答,就可以解决。刚开始尝试总是有些问题,相信会总结经验慢慢成长。.

TOP

回复 21楼为啥还胖 的帖子

欢迎指正,第一个来咨询的MM真的也是个吃螃蟹的人了,非常的不容易。重要的是我想这里的四位咨询师都有一颗热心公益的心,而且也会在团队里做有关案例的研讨,寻找最合适的模式,目前是蛮难的,因为还不是象QQ这样能直接交流,而且时断时续的,但好在时间上并不受限制,所以想只能先了解下大概的情况,只有先展开了,才能更深入,这就是我个人以为和面询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倒也无关投射,具体怎么做正是要靠探索出来的,在大致框架定下之后,希望前辈们都能来点拨。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12-2-23 17:46 编辑 ].

TOP

我觉得lili的模式不错,是不是要先介绍一点日常的心理学知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为啥还胖 于 2012-2-23 16:53 发表 \"\"
来访者不是试验品。
这种尝试,遇上没有问题的来访者,探讨案例,可。
如果遇上有问题的来彷者,被误导了,谁来担责?

我还是建议你们用案例探讨的模式,别违反规律做一些反规律的事。
先闪了。
子玖对我有意 ...
谢谢你的建议,我觉得很中肯。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抛砖引玉,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至于要不要用“心理咨询”这么大一顶帽子倒真的不一定。这在开帖之前我也和子玖妈妈讨论过。你的建议一改名为“心理问题讨论帖”这样会让这个帖更为开放,所有旺友都可以参与讨论,如果我们四人中或坛子里的卧虎藏龙之士亦能提供一些心理专业知识的指导,其实就达到了我们助人的最初愿望。你的建议二让我们以“心理案例”的形式来开展,这个主意也很不错,一个案例的完整呈现确实可以供很多人参考学习。但论坛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局限性。你觉得如何搜集来访者的信息会比较全面?在我们创建初期,我们特别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指导,所以非常感谢你给的两条建议。tubaobao说提问的第一个MM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倒觉得我们四人才是真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借自己的一番热情和助人的想法,在人才济济的旺网敢如此“张狂”、“大胆”。.

TOP

陈默老师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一)

转发一篇我收藏的陈默老师讲座稿,我自己当时读了收益非浅,和大家分享。申明一下,这个不是我自己的记录,而是在网上看到的,我收藏下来了,但我没有记下来原始链接。如果有违转载原则,请版主删掉。

一、现如今的孩子
    1、高孤独感的独子
    上海90后、00后的孩子,都是独套公寓的独子,隔离了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有了天生的孤独感。而本身父母出身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所以并不知道如何养育独子。这些孩子既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独子,又是情感上的独子。一个人一旦孤独,就容易沉静在思考中,思考力很强。人一思考,就会涉及到终极关怀问题,而感到痛苦。有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可能就在思考“活着干啥”“我不想活了”。
例:陈老师临床研究经常遇见孩子想“既然80岁也要成灰,那么我现在就变成灰好了。”孩子一旦孤独,就开始思考行而上的问题。而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个问题上教导孩子。理论上说一个人真正成熟是看透了死亡的问题,而大部分实际上从这点来说是不成熟的。当成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成熟时候,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孩子的这个问题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答案,反而父母回避这个问题。得不到答案的孩子会越加思考这个问题,便进入抑郁状态,孩子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很大,从大量的阅读里去寻找答案,但是又找不到答案,所以孩子觉得越来越糊涂。
    天生的孤独感的副产品就是特别的脆弱。
    2、低物欲感的贵子
    现在的孩子有沉重的情感负担,生下来以后6个大人都对他很好,孩子受到了6个人的情感就会报恩。但是这6个人要求的报恩就是“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就受到了很大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一定要好好读书,要超过别人。相反,整个学习环境竞争又很激烈,要学习地出人头地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孩子又面对了空前的学业压力,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空前的学业压力来自于:1)学校里考试成绩排名就是赤裸裸地白纸黑字地贴在那里的,而让孩子心里非常难受。2)来源于老师的压力,没有一个职业可以一年四次量化到小数点后一位。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班级考试的平均分来的。从而造成老师压力很大,很焦虑。老师焦虑的释放渠道就是在教室里,每天课堂上释放给学生。例:学生告诉心理师,老师会因为教室里课桌椅没有放好而发脾气。3)来源于家长。在学校里遇到焦虑的老师,回家要面对一个更加焦虑的妈妈。聪明的妈妈看见孩子回家会抱抱她(对幼儿),或者聊聊开心的事(对少儿)。
    3、第三只笼子里的鼠
    例:心理学实验。第一只笼子,鼠放在笼子里,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进来食物。由于食物有奖励鼠打开笼子开关的行为,那么鼠就会不停地打开笼子以寻求食物。第二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电击,那么鼠就不敢去打开笼子了。第三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送来食物,再打开笼子送来电击,再次打开笼子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电击,那么这只老鼠会如何做呢?这只老鼠会发疯,因为它不知道接下来会得到什么?
现在的孩子就是这第三只笼子里的鼠,这边非常宠爱,就好像食物,另一边严厉要求,要好好读书,就好像电击。出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分裂,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家长一定要更新观念,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和我们不一样的环境下,处于不同的压力下的孩子,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下,才能知道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的观念需要更新:孩子的长大时需要等待的!特别有的男孩子,可能要到初二才会真正长大。
    孩子不是你的替代!你没实现的事,就不要期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如果家长要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事情,这样你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还是心理把孩子当作你的替代品。甚至有更加恶劣的家长,把孩子当作家长去战胜别人的工具,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战胜家长的朋友、同事、亲戚的孩子。

二、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心理任务
    1、婴幼儿的心理任务(0-1岁,大概是最初的年龄)
    小婴儿要完成的心理任务很重,要信任别人、信任世界。所以婴儿刚出生下来,会大哭,表达了恐惧害怕的情绪。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好处,没有母乳喂养的孩子就没有享受过这种温暖的怀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觉得世界是不可靠的,别人也是不可靠的,对待别人也不是真诚的。反映出来的能力缺乏就是社会交往能力缺乏。
例:心理学实验,这还会影响成人将来面对困难的情况。用钢丝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和一个刚出生的小猴子放在一起。小猴子爬上去喝了奶之后就恐惧地躲得远远的。在用毛绒布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小猴子喝了奶之后会盘在那个毛茸茸的假猴子那里玩。接下来再放入一个钢丝做的假蜘蛛,两个猴子看见这个从来没看见过的假蜘蛛,吓坏了。前面的猴子是逃到笼子上面吊着,后面的猴子是逃到绒布做的假猴子那里,逃到妈妈那里去,把妈妈抱紧。过了一会儿,后面的猴子从妈妈身上下来,去惹、逗弄那只蜘蛛,发现蜘蛛是假的,就和蜘蛛一起玩了。前面的猴子即使被放到蜘蛛面前,还是只会恐惧地扑打。结论如果孩子早期不能得到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将来面对困难会选择逃跑。
    2、儿童发展的心理任务
    2-3岁孩子会控制大小便后,就明白自己是能够掌控的,有自主意识。如果全程约束这时候的孩子,4个老人+保姆限制孩子的每个动作,剥夺孩子的自主感,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能动的,觉得自己无能,内在有很强的羞怯感,长大后他不敢面对别人讲话。例:大学生到陈老师那里治疗,要把灯关了,他躺在地上才能讲话。老人带孩子只有宝贝孩子的本能,但是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所以老人只能完全地保护孩子,不能有一点儿差池,等于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意志脆弱。
    4-5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脑飞速发展,很聪明,特别是很想去探究不知道的事务,打破沙锅问到底。并且会去做破坏性的事情来探究,比如说把沙发弄坏,只是想知道弄坏以后会怎么样,而不是调皮捣蛋。但是这时候的家长常常会不耐烦地对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还会比较其他的孩子,你怎么做不好,隔壁家的孩子怎么做得那么好。这样的话,这样的孩子就形成的内疚感,感觉自己是无价的,是别人不欣赏的,那么长大后也不会成为果断性、开创性的领军人物。     
    4-5岁孩子在心理上还会有恋父、恋母情结,就是希望父母当中那个同性的不存在,而另外一个异性的就完全被孩子占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孩子长大后还是有这种情结,就会对他的婚姻不利。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学角度来说是最太平的,人一生中幸福指数是最高的。这个年龄容易种下自卑的树。进入小学后,小孩子就会有社会评价,老师会给她社会评价。如果这个评价是负面的,孩子会把老师的评价内化为自我评价。例:妈妈带孩子来治疗恋母情结,陈老师觉得问题不大,这个年龄是会有恋母情结。后来发现妈妈很痛苦,找来爸爸聊聊,发现爸爸是事业非常成功的,妈妈是小老婆,是公开的。但是妈妈觉得自己见不得阳光,心理痛苦。陈老师和先生说,你太太很痛苦。这位先生说我们俩有感情,婚姻以感情为基础,那么我们俩在一起对不对呢?如果有感情,一张纸有那么重要吗?我现在为她提供的生活,全世界也没有几人能提供。物质上我能提供最好的,感情上也有感情,又何必拘泥于一张纸?陈老师认为这个先生很特别,他找两个太太,并且需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陈老师认为根源应该是小时候种下的。他的身高不高,小时候总是被男伙伴欺负,所以他发誓要很出色,来让向别人证明。这就是小时候埋下自卑,将来不管有多成功,仍然会不自信。
小学阶段,妈妈要做一块橡皮,把老师的负面影响擦掉。老师说的负面评价,妈妈对孩子要说那是老师失控了,妈妈最了解你,妈妈认为你很好。学习是长跑,是马拉松,谁跑到最后还不知道。小学老师有个特点,你去问他小孩子好不好,他都说不好的。老师不来找家长就好了,有事老师会马上找家长的。老师看学生肯定看不顺眼,你想50岁的人看7-8岁的孩子肯定是看不顺眼的。如果老师找家长,那么家长一定要穿上铁马夹,把老师说的话全部都扛在自己身上,对小孩子说老师说你很好,就是有一些小瑕疵。现在有很多老师非常焦虑,妈妈不能做老师的帮凶。如果你一旦作了老师的帮凶,那么你的孩子会变得很焦虑,因为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妈妈眼里的好孩子,但是由于他年龄段的特点,他做不到,那么他就会焦虑。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只要你有好心态,你的孩子就会笑到最后。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的苛刻。比如说公交车上,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就会找来家长的一顿骂,其实这是孩子的天性。等孩子长大就不会这么做了,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呢?
如果孩子小学的时候受到很多鼓励,那么将来孩子会很努力勤奋,能成功。但是现在又有过度的情况,如果这个孩子非常乖,非常好,大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这个孩子为了要继续做到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这个孩子就认为自己必须是最好的,自己把神经绷得很紧,这样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崩溃。有很多小学年级组第一名的小孩子到了青春期不愿意读书,崩溃了,读书读不下去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出色,那么不要让他受到老师过度的美誉。例:有个医生的孩子,小时候非常好,不用家长操心。到了高中读书读不下去了,崩溃了,他在学校里用拳头打墙,把手也打坏了。他说我现在什么都不要,只要把我的童年还给我。他长大后思考,用童年来换分数,换高评价有没有意义。
    3、青春前后期孩子的心理任务
    12-20岁青春期是心理学上非常麻烦的时候。人生有两大时期最麻烦,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往往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12-16岁是脱毛期,找一张那时候的照片会发现很难看,身高长得很快,可能一年长20公分,甚至可能长得比爸爸高。如果儿子长得比爸爸高,儿子就不会认命被挨打,还是反击还手,这时候的爸爸一定要领得清,不能再靠打孩子来树立威信。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里没长大,所以陷入疑惑,我到底是打人还是小孩。虽然心里没长大,但是像装作大人的样子,就是懒得和你说话,电报语,“做啥”“烦来”。这时候妈妈开始失落,疑神疑鬼,怀疑是不是又喜欢女孩子了。如果这时候妈妈反而粘着孩子,一定要孩子说话,反而引起孩子反感。妈妈的明智的做法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孩子叫妈妈,妈妈马上来帮忙,帮好忙就识相地走开。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否要成为我爸妈希望我成为的人。就好像车子买来校正好,可以开始上路跑起来了。而且这个时候还要高考选择专业,更加容易使孩子混淆。这个时候很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整合好,让他找到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整合好,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缺失忠诚度,对工作,对家庭都会缺乏责任心。例:有对夫妻来找陈老师,说要离婚。女的控诉男的,年轻的时候读书,读了好多书。后来又搞发明创造,搞了很多也没搞出啥名堂。一直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陈老师评价这个男的就是青春期没有整合好,不知道自己该做啥,不了解自己的强处弱处。
    16-20岁青春期步入成人期的一段时间,是寻找人生的伴侣,寻找亲密感,有爱的能力。如果前面几个心里成长期都做得很好,那么这个阶段就不会有啥问题。如果前面几个成长起长得不好,那么青春期纠正一下有效果。就像老人常说身体没长好,那么长法头里弄好有道理的。青春期里不但可以身体发育上纠正,而且心理上也可以纠正。如果这时候恰好遇见了一位更年期的妈妈就讨厌了,更年期的妈妈的特点就是希望别人关注她,所以表现得自己很可怜,一定要别人关注。这个妈妈没有搞清楚到底谁是更应该被关注的对象。如果青春期也没有纠正好,那么16-20岁这个时期就容易出问题
一个家庭要和谐,三个人是等边三角形,但是很难做到。大部分情况下,等边三角形会变成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锐角也有尖有钝。假设A是妈妈,B是儿子,C是爸爸。三人的关系是爸爸在远一点的地方,妈妈和儿子比较近。AB妈妈儿子是等腰三角形的那条底边,爸爸C是那个顶角。
那么这个爸爸在稍微远的地方,心里肯定不舒服,就会选择逃避,你们不要我,那我就跑开。爸爸去沉迷于工作、网络等。工作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逃避家庭责任或某种东西,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不用因此来赞美自己。
    因为爸爸比较远,所以老看儿子不顺眼,就一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样妈妈心里就难受了,儿子是妈妈管的,儿子不好就是妈妈不好。妈妈就开始管儿子越来越多,管得越多毛病就越多,毛病都是管出来的。不管没毛病,像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没人管,所以就没有毛病。例:我们小时候也有毛病,有嗜好,比如爱喝茶,但是大人没人管你的,就不出问题。
    这时候妈妈很恼火,有两种选择。一就是批评爸爸,不管孩子只管自己。二是恨孩子不争气。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爸爸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心里不舒服,如果爸爸是个没自信的人,内在缺乏安全感。而妈妈看着爸爸在那么远的地方,会猜疑,你的应酬那么多,狐朋狗友那么多,保不定还有女人插一脚。于是妈妈就会开始跟爸爸讲儿子不好。爸爸一开始是不在意的,习惯了不管事,反正儿子让妈妈管。但是妈妈越讲问题越严重,于是爸爸觉得不行,就开始步入教育儿子的事情,这时候爸爸的角色开始拉近了,爸爸心里觉得舒服了,爸爸一出场就是大举动,可能会调用社会关系给儿子换学校啥的。这时候妈妈会有种久违的感觉,两人共同携手来处理问题,很舒服。儿子是啥感觉呢?儿子出母体脐带被剪断了,但是第六感觉还在的。比个例子,儿子从外面进入房间,妈妈不用正面看,就能知道儿子心理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就是母子亲密关系。小孩子很聪明的,儿子知道妈妈需要什么,需要儿子来拉近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儿子就会牺牲自己来拉近爸爸。陈老师说现在有太多牺牲自己来平衡夫妻关系的孩子,这种问题是非常隐蔽的,很难被发现,没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根本都觉察不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母亲身上,但是心理医生会花很大的精力来治疗孩子。心理医生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打人不好好读书等,但是问题的实质在妈妈身上,通过孩子母亲的某种心理需要被满足了。这样的孩子很可怜的。陈老师提醒妈妈们,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母亲是孩子问题的真正根源。
怎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好孩子,能平衡等边三角形关系。这样的母亲要能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母亲要大气的。大气一是指可以和孩子讨论绿豆、天下事、关怀民族问题的母亲,二是指母亲有真正大度的胸怀,能接纳亲属,有爱心的大度的母亲,和学历无关。母亲要自然的。凡是把事情做过头的就不是自然的母亲。现在很多孩子面对的就是不自然的母亲,妈妈讲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积极的东西,妈妈的成功,但是妈妈做的事情是不自然的,比如说妈妈是如何对待爸爸的亲属的。这个孩子的内心是分裂,不知道是看得起母亲还是看不起母亲。妈妈既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成功,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失败。妈妈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不容易,也要告诉孩子社会的不如意。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自然的,而不是听到完美的,看见不完美的。母亲要轻松的。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母亲本身有抑郁症,经常发脾气,无法情绪失控,那么没法养好孩子,因为孩子始终生活在忐忑不安中。现在除了要提倡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也要给孩子轻松的心理成长环境。如果有没结婚还在恋爱的小伙子,要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

TOP

陈默老师讲座(二)

三、如何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相处
    1、沟通方式
    2、教育理念
    3、实际问题处理
四大问题:
    寻求关注问题。例:小学生偷别人的铅笔,老师跟家长说孩子有品德问题。陈老师教育小学老师说小学生没有品德问题,品德问题是后来才有的。小学生寻求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来没有被关注过,例再婚家庭,母亲出国去了,母亲只管自己谈恋爱不管孩子。二是长年累月处于被群体关注之中,例市长的孩子,总有人拍马屁、说好话,到了学校孩子还需要一直得到这样的关注。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找出事情背后的原因。
    权力征战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就出生在父母亲非常能干的家庭,啥都搞得定,孩子从来都是被安排好的,哪怕考不进好学校,父母也有办法弄进好学校。孩子从小被剥夺自主权利感觉,从小没有感觉过长大的感觉,等到青春期后孩子突然感觉害怕,原来我的这个家庭是不允许我长大的,甚至将来找老婆也没有自主权。这样孩子就要和父母打权利战争,表现为对着干。父母要孩子考重点中学,孩子就考职校,一直打到父母彻底退让为止。陈老师对家长劝告,家长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权力给孩子,不然会退而求次的。例:孩子说不上学,家长说只要你上学啥都好说。孩子说我不吃饭了,家长就说只要你吃饭,不上学也可以。孩子说我跳楼了,家长说你只要不跳楼啥都可以。打到后来孩子说我要离家出走了。打到最后,家长说我不管你了。这样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无意识报复问题。孩子从小长大从来没有开心过,心里一直压抑很多不满,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报复,和权利征战差不多。你哪里痛,他就哪里来给你刺一下。你最怕他考不进好学校,他就考差学校。你最怕他谈恋爱,他就谈恋爱。例: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压抑孩子,逼着孩子读书,高中也考了很好的高中。孩子压抑很多年,感觉从来没有玩过。整个高中阶段,妈妈一直陪读,孩子学习的内容妈妈都要学一遍,连老师都说可以很宽松地考进交大。但是他考进两本的大学,气死老妈。进了两本之后,妈妈也安排了很多,读啥专业。妈妈连孩子读大学的书都有一套,自己学习划重点,周末回家就要考察孩子学会了没有。孩子继续报复妈妈,进入大学一直玩电脑,直到留级。
    假装无能问题。你别要来指望我,别要指望我考清华北大。这样的孩子往往老师公认很聪明,但是实际却是中下水平。原因是有背景压力,家长的学历高同时家长高期望,对孩子有很大的压力。孩子认为自己不如父母,就表现出来无能。例,陈老师有年夏天曾遇到四个孩子,都是假装无能,一个是市委领导家庭,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集团公司老总,一个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这四个爸爸的四个儿子,两个名牌高中,两个名牌大学。四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四个孩子现在读书都不及格。这四个孩子只要爸爸一出现,这四个孩子就会低着头,还怕爸爸。而四个爸爸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就是通过讲自己是如何如何成功,这样反而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老总是这么教育儿子的,老总说我的儿子应该是怎样怎样的,这样儿子心里就想做你的儿子真倒霉了。教授家庭学历都很高,连奶奶都是硕士学历,后来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背景压力,儿子考了三流大学,天天打游戏,后来自杀了。有时候家长要做一个有通透里的人,当孩子有个行为出来,家长要静下心来想想行为的源头是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很有教育别人的资格的,非常坚持自己的理论,很难改变。当时陈老师就问他,你父亲小时候怎么管你的,他说有6个兄弟姐妹,父母啥也不管。陈老师就说因为你父亲从来不管,所以你能成为党委书记。而你的儿子成为不了你,因为他有一个和你的父亲不一样的父亲。



四、孩子问题的发展机制
    1、早期养育
    2、环境影响
    3、家庭结构
    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模式:
    家长百般讨好孩子,不仅物质上而且精神上。这样的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会很轻视父母,出言不逊。
当家庭夫妻关系出问题后,很容易出现拉拢问题。比如母亲跟女儿说父亲的坏话,无非想女儿面前表达自己付出很多,而父亲啥也不做。拉拢子女并且诋毁对方。这样家长讲得越多,孩子越痛苦,因为家长讲的话。孩子都会理性地接受。但是孩子很痛苦,因为这个不好的人,是孩子的家长。例:母亲拉拢儿子,说父亲坏话。儿子就会打父亲,帮母亲。但是母亲反而会骂儿子打父亲的行为。这样下来儿子很痛苦。例:女儿抑郁很多年,已经工作了找到陈老师。他的父亲很不好,确实是坏人,已经在监狱里。母亲一直跟她说父亲很不好,而且母亲改嫁后继父也说她的亲身父亲不好。这个女儿一直抑郁,到后来甚至不能上班。陈老师对女儿说,你能不能做件事,去监狱看看爸爸,她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再看见爸爸了。女儿说我不能去看他,她是坏人。陈老师说坏人是法律评价的,子女对父母的评价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爸爸。你不要对你的父亲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这所有的附加条件都能被一个条件所抵消,那就是父亲把你带到了这个世上,给了你生命。如果一个人能够认清这点,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这就足够了,这样的话很多对父母的怨恨就能消除。陈老师建议她去监狱看爸爸,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跟爸爸说,出狱后她来养他。看爸爸会怎么讲。因为陈老师发现她内心非常非常渴望父爱,因为她一直缺失父爱。他去看爸爸,父女俩抱头痛哭。父亲一直在忏悔,说他到这地步是她母亲如何如何挑剔造成的。女儿头一回也听到了母亲的不好的地方。离开监狱的时候,女儿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轻松多了。一个人的基础幸福感是建立在接受双亲的基础上。
    孩子的行为永远是父母嘴巴里挑剔的内容。这样的父母本身有焦虑问题,有强迫人格。这种挑剔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孩子会在外面,比如学校里去释放这个压力。
双重束缚是最不好的关系。我让你做成这样,但是我又让你做不到这样。例:青春期的孩子得了精神病,孩子治好了,医生打电话告诉妈妈来接孩子。孩子非常高兴地迎接妈妈,大叫妈妈,妈妈板着脸跟孩子说,人家孩子跟妈妈很亲热地,哪像你这么大嚷大叫。这样孩子又受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这样的孩子没办法,只能最后分裂。精神分裂就是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一部分是病态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痛苦,就会逃到病态系统里。在病态系统里有幻觉、幻听,能感到幸福。
    4、父母关系
    文化不是学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文化。孩子成长的真正的养分实际上就是爱。
    有很多成功的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的东西,但是孩子感觉这并不是爱,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需要孩子成为为父母想要的那种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充分的爱。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陈老师常问家长,你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哪怕孩子是个脑瘫儿,你也会好好地养大他。如果你有这种心态,那么为何你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不能忍受。这样就会给孩子一种感觉,你爱他是有条件交换的。你爱他,一定要他好好读书,成为好学生。小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他挑衅你,他就做坏学生,看你是不是还继续爱他。如果你不爱他,那么他就想你的真面目露出来了吧。所以家长很关键的就是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就是平庸的,但是他平平静静,没有灾难。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那现在就不会过度焦虑。例:上海的教授到美国教授家里做客,美国教授的大儿子是很年轻的教授,小儿子是搞园林的,从小喜欢的。上海教授就一直在表扬大儿子,年纪轻轻就成为教授了。美国教授觉得很奇怪,为何你不表扬我的小儿子。我们觉得小儿子做得很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很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就会有爱的缺失。离婚的家庭,一定要给孩子比较充分的爱。而现在很多的情况是整个家族会把另一半批评地很坏,而孩子心底里潜意识里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有亲情血缘的。
    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一直在闹不和,要闹离婚,就相当于给孩子头上悬一把剑,这把剑啥时候落下来不知道的。很多孩子都跟陈老师说,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离婚的,即使现在不离,将来也会离的。例:有个妈妈找陈老师说,老公怎么不好,我要离婚。陈老师就很坦白地跟她说,那么你就离吧。我来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为了孩子我不会离婚的。你根本就不会离婚,那么你就不要搞了,不要动不动就把离婚这个话放在嘴边,这样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想孩子读书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给孩子营造好的心态。现在很出名的那位韩国妈妈,养育5个孩子8个博士的妈妈,曾经说了一句话,夫妻和睦才能养育出好孩子。


Q&A
    问:陈老师刚才说了很多要给孩子轻松的环境,那么如何做才不会过头反而变成溺爱?
    答:问得太好了。孩子的教育有几种模式:严厉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守规则,但是没有创造力。放任性的父母,特别是父母做生意的,孩子物质能满足,但是精神不能满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与父母不亲密,也发展不好。溺爱的父母,生怕孩子有一点点不高兴,特别是年纪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变成洞里老虎,且极度依赖。长大后很善良,不会害人,但是没出息,太依赖。心理学有个要求,对于低龄的孩子,要有延迟性。比如孩子要买文具,你不要马上买回来。你说等妈妈哪天路过文具店去给你买。孩子要吃苹果,你不马上给她拿,你说妈妈先去洗衣机把衣服洗了再帮你拿。例:心理学实验,给小孩子一人一粒巧克力,说老师待会回来,如果巧克力不吃的,老师会给你再加巧克力。老师走后,大部分孩子就吃了,少部分孩子能够自己克制住,等待老师回来。跟踪调查下去,这些等待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精英。另外,还有一个民主性教育,比如你和孩子商量,是否需要去请家庭教师。这种民主性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问: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孩子喜欢玩米,老人不赞同。孩子晚上要出去买东西,老人骗孩子说外面的店已经关门了。
    答:父母首先要自己想清楚,孩子的问题是否有边界,如果是没有边界的,那么就让老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边界的,那么私底下和老人说好,生活听老人的,教育听父母的。那么遇到这种问题就要和老人说好,然后让老人照做。


    问:我学过很多育儿书,但是发现行为没有效果。比方晚上很晚,我好好跟她讲,她不肯睡觉。但是阿姨跟她说外面有大灰狼要把你吃掉,孩子马上就睡了。所以我比较困惑,这些理论怎么和实战经验相结合?
    答:你根本把自己的实战机会让给阿姨了。一个孩子晚上妈妈陪着睡觉很重要的,特别是3岁以内,这个权利不能给别人。你既把这个权力给了别人,又想得到运用这个权力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晚上是人最恐惧的时候,特别是小生命,她最需要母亲,然后你把这个权力又让给保姆了,怎么行。做妈妈再累也要晚上陪孩子,辛苦三冬三夏。


    问:孩子10岁,常问我更爱爸爸还是更爱我,如何回答?
    答:恋母情结。画等边三角形给她看,这样的关系最牢固。


    问:孩子家里很活泼很好动,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安静,拘谨,不活泼。
    答:洞里老虎,家长特别是老人注意不要保护过度。


    问:大班的孩子老师反映控制不住自己,一个孩子调皮,他也跟着调皮。
    答:这个很正常,是这个年龄的正常反应。不要听老师,幼儿园老师最好孩子都是木头人一样。


    问:后青春期16岁以后该如何注意教育问题?
    答:16岁很搞的,关键是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长大的证据。他是一棵树,上面的天花板,那么他穿透不了,一直压抑,穿透不了,不能往上长,就会长歪了。父母不能做天花板,要做一张纸头,要平等对待,让他穿透,去长成大树。


    问: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拿第一名,回家吃饭很慢,最后还要妈妈喂。妈妈问他,他就说因为幼儿园为了拿第一,所以太累了,回家要妈妈喂。老师反映孩子自尊心很强,样样要拿第一,挫折教育不够。

    答:吃饭两面派很正常,外面有压力,回家来释放。其实你的孩子样样要第一,一定是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了。其实这也好的,让孩子努力向上,但是不能过度。万一将来做不到,就要出问题了。解决办法是家长要改变观念,多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别人学得会的东西,我孩子是否能学会。孩子是否有探索精神,孩子喜欢啥。多看看科技馆,多探索。少说哪个同学做啥啥了,少去关心别的孩子做啥。也和幼儿园老师打个招呼,不要太鼓励了。


    问:陈老师一直说母亲的作用很大,那么父亲的作用是啥?
    答:父亲的作用是父亲要有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其实父亲单独和孩子一起的机会是有的,只是经常会被母亲干扰。青春期的时候每周父亲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交谈、玩。母亲不要干涉,这样的孩子就会父爱、母爱充足。女孩子有充足的父爱,以后谈恋爱就会很顺利。所以母亲还是很关键的,不要去挑剔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而要鼓励。.

TOP

回复 7楼舟舟家长 的帖子

孩子太孤单了,没有玩伴。

自言自语是他在出声地思考。这是他自发地解决没人陪伴问题的表现。出声地思考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学龄前的小朋友,从三四岁起就会通过这种用语言为媒介,自己管理思考的过程,随着年龄上去了,人的思考就放弃了语言这个拐杖。

多和孩子对话,鼓励他你一言,我一语的和人互动地交流。
小学生是发展同伴关系的关键期,鼓励他交朋友,能和同学一起写作业,或一起玩就太好了。.

TOP

回复 21楼为啥还胖 的帖子

同意你的看法,咨访关系建立是心理咨询最关键的一部,这样网络上你一句我一句的,实在是。。。。
举个例子,一个家长来谈孩子的问题,咨询到后面发现可能是家长本身的问题了。

我很能理解四位妈妈的热心,但是四位的履历和心理咨询的个案经验都太浅。
心理咨询这个东西,哪怕是专家在做,引导的好是帮助人,引导的不好可能就是害人了(说的有点严重,不好意思)。

所以我建议不要叫义务心理咨询,就让作为一个拉家常的地方,真的有问题可以私下沟通,让家长去专业咨询的地方。.

TOP

回复 29楼海底的鱼 的帖子

谢谢。各位的关心。我想我有了些新的思路。
我们是新上海人,所以造成小孩的“三无”,无亲戚,无朋友,无同伴。生活上的压力造成爸爸常 时间的在外,让孩子感情上有些缺失。我想以后会经常的和孩子有交流。多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可能会改善一下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集思广益

开帖一天,感谢几位真心提出建议的同学,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维护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要做到真正的助人,让这种助人没有伤害发生。所以我很高兴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开帖初始,是源于子玖妈妈的邀请,因为坛子里确实有很多MM有亲子困惑,有咨询的需要。而旺网也有很多有心理咨询师背景的旺友这一资源,如何去整合这个资源,并能让这个资源起作用?我想是子玖妈妈最初的一番助人本意。

所以我们在尝试,用“义务心理咨询”这个名号可能有其不妥之处,这个不重要,我们可以更名,但如何更名?如何能让旺网这个平台发挥作用?如何能帮到哪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想真的需要集思广益,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建议,发出不同的声音。

下面我整理一下前面几位同学的建议,希望能听到更多的声音。谢谢大家!

1.先不要用心理咨询这么大的名称,改成心理问题探讨比较好。这四个背景,做心理咨询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付的案例有限,如果不对案例进行足够细致的细化,误导的可能性,远大于确诊,太可怕。我还是建议你们用案例探讨的模式,别违反规律做一些反规律的事。
(为啥还胖)
2.所以我建议不要叫义务心理咨询,就让作为一个拉家常的地方,真的有问题可以私下沟通,让家长去专业咨询的地方。(chenrosed)
3. 心理咨询往往会涉及个人隐私,真正的心理咨询都要确保提供安全的场所给到来访者。建议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用短信,QQ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flyingpumpkin)
4.由于心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可否留下电话\MSN或QQ号一对一沟通咨询?(来自一个短信网友)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2-24 20:01 编辑 ].

TOP

我觉得几位童鞋把这里的咨询看得太正式了,真正的心理咨询当然是到私密场所进行,也不是这样的方式,我想这是大家皆知的常识。作为论坛,这里应该是些心理知识的交流,让问询者和围观者对此有些启发。至于担心引导有误,我觉得是多虑了,这里是公开的,有很多人看着呢。私下一对一倒是可能误导。
假如名字让大家造成误解,那就改个名字好了。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2-24 10:46 编辑 ].

TOP

回复 34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至于会涉及隐私的部分,建议用马甲。或者这部分是否可以有什么办法处理,需要讨论.

TOP

回复 34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同意。
每个人在孩子成长和自我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问题。可能是一些担心,一些困惑,一些纠结,希望能多一些其他的看法和思路帮助理清头绪。但还没有到专业心理咨询这一步,那么通过旺旺这个平台,就可以提供这些交流的机会。除了这几个有心理咨询证书的志愿者,也看到其他有专业背景的童鞋参与讨论,提供建议,这也正应该是旺旺管理者的初衷吧。.

TOP

是有很多教育中困惑的问题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开办这样一个主题我觉得非常好.其实也不一定要叫心理咨询吧.提供一些教育的建议和方法也是做家长的很需要的.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也没什么教育的经验.看了很多的教育方面的书但不一定会适用与自己的孩子,有时内心还很惶恐.深怕自己不当的教育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地成长.就拿这周日的早上的事来说吧.因为早上起得晚,儿子已经初二了.我让他自己去菜场买他爱吃的锅贴.他不想去我就和他说好让他抓紧在家做作业.我去菜场给他买,此时我也是饿着肚子的.由于忘了拿东西等我做电梯下去,再上来发现儿子已经端坐在沙发上准备看电视了.不知各位有教育经验的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TOP

回复 37楼静媛 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我建议可以分为三个贴:
一个贴  类似心理问答这样形式,欢迎有心理学背景的童鞋也对案例提出自己看法
一个贴   心理学专业知识帖子,比如这楼里27、28楼贴的陈默老师讲座,海底的鱼上次也说过有些专业的讲座资讯等等
一个贴   网友批评意见贴     因为心理问答这样的帖子相对需要一个比较安静、不受干扰、平和的环境,才能比较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但网友的批评建议反馈也很重要,集中在另一个贴里有利于团队进行改进、提高。这个贴就可以。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2-24 15:26 编辑 ].

TOP

回复 37楼静媛 的帖子

你当时的情绪和情绪后面的想法,才是重要的。如果你自己能想明白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周末的早晨宁愿看电视不愿意去买早点不愿意写作业很正常,就不会纠结了。如果是我,我会说:“小兔崽子你倒是会享受啊!自己下去买早点,赶紧吃了写作业,顺便帮妈买个啥啥。”直接说出你的想法,不要把自己搞得跟个受气包似的,辛苦为大家,还没人领情。.

TOP

很高兴看到旺网上终于有这样的帖为我答疑解惑了!
也许每个人多少都有些心理问题,但又有多少人认为需要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呢?衷心谢谢这样四位妈妈的善心和义举。
对于一些质疑的声音,就像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你们一直很宽容地理解了,我很敬佩,不过,没必要再浪费精力在这些无聊的解释上,清者自清。
孩子问题其实是家长造成的,家长怎样的应对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孩子不省心的事天天发生,希望得到大家的及时指点。
陈默老师是我敬佩的老师,这个讲稿太值得看了,我会推荐给朋友们,让他们在育儿道路上少走些弯路。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分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luf 于 2012-2-24 22:36 发表 \"\"
你当时的情绪和情绪后面的想法,才是重要的。如果你自己能想明白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周末的早晨宁愿看电视不愿意去买早点不愿意写作业很正常,就不会纠结了。如果是我,我会说:“小兔崽子你倒是会享受啊!自己下 ...
是个好建议,我家孩子也是初二,经常会碰到类似问题,现在开始先自己想明白再发表想法,免得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同时我也想请教一下,碰到类似不是非常原则性问题的分歧,应该如何处理,就怕不制止吧,以后成习惯或惯性模式,就算强硬制止他也不服气,非常头疼。.

TOP

回复 40楼lilyluf 的帖子

谢谢你的建议。现在反思一下自己有时是把问题想的严重了一些,总是会上纲上线地认为儿子不懂事,没有感恩之心。弄得两人总是不欢而散。自己的心情还越来越沉重。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可是也怕孩子习惯于家长的无偿付出,不知什么时候能体谅父母的辛苦?.

TOP

引用:
原帖由 静媛 于 2012-2-25 19:05 发表 \"\"
谢谢你的建议。现在反思一下自己有时是把问题想的严重了一些,总是会上纲上线地认为儿子不懂事,没有感恩之心。弄得两人总是不欢而散。自己的心情还越来越沉重。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可是也怕孩子习惯于家长的无偿付出 ...
用没有问题的眼睛去看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好。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反观自己,我们有时候会在孩子身上投射我们自己的焦虑、担心和恐惧。用全然信任的眼睛去看孩子,孩子就会自律,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每一个曲曲折折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意义的。

爱孩子,孩子就会懂感恩。你要足够爱,与孩子的生命相交融,而不是停留在管教这个层面。.

TOP

回复 37楼静媛 的帖子

了解孩子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很显然,去买锅贴(喜欢吃不等于喜欢买)和星期日早上饿着肚子写作业是你孩子不喜欢的两件事。这才会有后面的没写作业就看电视的情况发生。想象你当时看到他认真看电视的情景,一定很窝火。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过口是心非的时候(特别是在家长让他们做作业时)。
或许还可以这样说:妈妈帮你去买锅贴,你在家休息会儿,看会电视也可以。等吃完锅贴就开始做作业,行吗?毕竟星期天早上让孩子饿着肚子些作业不太人道哎。.

TOP

回复 42楼晓筱 的帖子

强迫和强制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和孩子的分歧大不大,关键还是看如何处理。你说的很好,家长在讲话前有必要想想孩子的需求以及怎样讲才有效。处理的不好,小分歧也会变大的噢。.

TOP

回复 43楼静媛 的帖子

希望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的话就要让孩子体验,换个角度想啊,如果当天你没回去,是不是孩子一定是在看电视吧!也不能抓紧功课,那自控能力现在是暂时做不到的事,那么不如做做得到的事,反正这段时间也抓紧不了了,下次还不如就固定周末早餐交孩子去买,你就躺在床上等他来叫你吃早餐,至少让孩子负担一部分家务,让孩子觉得自己也能照顾父母了,若父母总是抱持孩子重心在抓紧功课,其他分心浪费时间的事由父母担着,孩子就总也不会站在为父母分劳的角度考虑事情,只一味按自己喜好来。有时我们想孩子若能先管着学习,只要把本事学好了,其他父母能帮着做就做了,孰不知这本来就是一件相关联的事,学会感恩的孩子通常更能在学习上自控。

[ 本帖最后由 tubaobaodd 于 2012-2-26 00:25 编辑 ].

TOP

回复 42楼晓筱 的帖子

孩子如果经常出现类似的事情,要考虑事情之下可能孩子承受过高压力,设法为孩子减压,就有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就不用担忧成习惯,还是要多交流,听孩子怎么说,对青春期孩子,书面交流形式比较好。.

TOP

各位的建议对我都很有启发.试着换一种思路和孩子相处,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周日新的问题又来了.儿子早上主动提出去买锅贴.我让他顺便给我带个饼.回来后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他却随后提出剩下的找零归他了.意思是辛苦费...... 以前因为鼓励他洗碗我都付给他钱,大概他觉得为我干点事都应该拿到相应的报酬?我就问他那妈妈天天为你做的那些事你应该付给妈妈多少报酬啊?过了一会他还是把找零放回了我的钱包.但不知他心里服不服?.

TOP

回复 49楼静媛 的帖子

谢谢支持 。现在关于心理问答另开了一个贴http://ww123.net/thread-4806130-1-1.html,请到那里提问。这里我就锁贴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