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篱笆网上发了一些帖子分享对华德福教育的学习体会,
http://bbs.sh.liba.com/t_123_3244198_1.htm,希望引起更多家长朋友来关注华德福、探讨和实践华德福。陆续有一些跟贴。
有篱笆网上的妈妈问“BB是否能看电视和以及过早阅读和看动画片”,我的回复如下:
从“过早”这个词就能看出你是做过很多思考和功课的,了解过一些“过早带来危害”的文章。我没有什么理论和实验,我谈谈我的实践。
就从我现在基本不教孩子画画说起吧。以前,我会拿个白纸,比如,我画个蜡烛(一个竖线表示杆、上面再一个火焰苗),然后她会差不多学着来些线、或者圈什么的。
而后来,我越来越多地留意到,社会上那些幼儿美术班、幼儿园拿出的小孩作品,都是一个风格的,而且这个风格都等于辅导老师的风格。
我也在浦东的上海科技馆看到外国儿童的画展,如果对比下面一排中国儿童的,同一个主题,外国儿童百花齐放,中国儿童都等于一个风格=辅导老师的风格。
我觉得这很可怕。
艺术是什么、美术是什么,是一个人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灵画。
更可怕的是,很多幼儿园以此为荣。上次到一个幼儿园看,大竖幅从楼顶扯到地面,几个大字是“热烈祝贺我园ABC小朋友分别获得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银铜奖”。和高考喜报多么相象?为什么要这么早把排名、压力引入到幼儿园时间?当时那位园长对我介绍说,“我们指导老师指导参赛的时候很投入、很用心、很花时间的”。--你觉得可怕吗?
因此,我不仅决定不给小孩在幼儿园阶段上什么美术班和幼儿园的美术兴趣班,连我自己教她画也停止。画,就是她自己在那里画。
好在我从华德福照到了依据。他们在各国的研究标明,哪怕从来没有人教这个儿童怎么画,随着他年龄增长,他的线也会开始聚焦到一点、她的圆也可以闭合甚至长胡子。他在变化,他的心灵在变化,他的画就在变化。技法是小学以后的事情。
因此,依此类推,我觉得,看巧虎是在告诉孩子,这就是老虎,其他样子就不是老虎。儿童想像的老虎会变化,巧虎的形象是大人给定的、不会变化。对着绘图书籍给孩子念文字或者讲故事,就是在告诉孩子,你只能先看左页的小鸡跑、再看右页的狐狸追。所以,我现在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开始陪伴,后来她看进去了,我逐渐撤远。
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华德福教我的,不是去教孩子什么,而是保护孩子的成长环境、营造他/她自主的安静的环境。所以,接触华德福1年来,我对孩子的说教少了很多,少说了60%的话还取得更好的效果。太多的人声其实对儿童是一种噪音,更何况那些电子声音。
以前我没有注意到这些。几次到华德福周四开放日,华德福教师都提醒我还是说的太多、主动提问孩子太多、让他们思考太多,影响了孩子听大自然的声音。我试图静下来,结果,我自己听到了更多的风、水、树叶、鸟、甚至一朵花的落下。真美。
所以,我周四参加开放日,不仅为孩子,也为我自己,投入到世纪公园的大自然。
回到华德福对教育的理解吧,大意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自己的使命,要让一个人听到他内心的声音,教育,就是把他送到他原本该去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luna_wyr 于 2008-10-16 17: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