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楷岳妈妈
(......)
发表于 2008-11-12 13:47
只看此人
培训后,在儿子身上的实践记录.
参加了周末三天的培训,回家立即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实践在两个儿子身上,做些记录,和大家分享:
在课上做了手工娃娃,虽然我的娃娃超级不好看,仅有个光秃秃的脑袋.小组讨论玩娃娃的时候, 虐了一把自己的娃娃,把她变成了个小蝌蚪,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这是发挥了想象力. 及时被李老师和奶奶制止.惭愧...原来成人的心里是看不到娃娃的生命的.
晚上回家, 决定按照李老师的方法,郑重请出娃娃.我把娃娃藏在身后,对儿子们说:"妈妈给你们请来了个小朋友."
儿子们: "是谁是谁?" 拼命转到我身后,想看看.
妈妈:"你们不是想有个小妹妹吗? 让这个小娃娃做你们的小妹妹,好不好?"
6岁的老大: "是这个啊!" 转身走开.
三岁的老二: "她为什么没有眼睛,嘴巴啊? 头发也没有?我去拿笔画吧."说完,起身就要去拿笔.
妈妈:"除了拿笔画眼睛,还有什么办法呢?"
老二: “装个扣子吧.” 于是翻箱倒柜找扣子.
妈妈: “我们给这个娃娃起个什么名字呢?”
老二: “不知道!”
妈妈: “不知道不是名字.”
老二: “我就要叫她不知道!”
妈妈: “那好吧.”
当晚的结果是, 用钮扣钉了鼻子和眼睛.
第二日一早, 老二上幼儿园. 老师要求每日都要带玩具去幼儿园,这日也不例外,出门前到处找玩具.
妈妈:”我们把不知道带去吧!”
老二着急的大叫:”不可以的!老师要求带的是玩具!”于是,坚持带了个奥特曼走了(惭愧,要慢慢转移他对奥特曼的兴趣.).
观察这场对话,发现: 玩具娃娃对已上小学1年级的大儿子来说, 已没啥吸引力. 3岁多的老二很快就坚定的接受了玩具,而且,立即把他归为非玩具类.
昨晚吃饭的时候,老二忽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好了不知道的名字. 我要叫他亮亮.” 可见,手工娃娃对低幼儿童来说, 的确如李老师所说, 是存在着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