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2-4 00:10
只看此人
民立中学四号楼平移工程昨启动 九旬古建筑踏上“迁徙”之旅
民立中学四号楼平移工程昨启动 九旬古建筑踏上“迁徙”之旅
57.637米,在普通人眼中仅意味着几分钟的步行距离;但对于已90高龄的上海著名近代建筑、民立中学四号楼而言,跨越这段距离不亚于一次长征。
昨天上午7时30分,这座建筑在10台千斤顶的作用下缓缓向东南方向移动,踏上了“迁徙”之旅。
记者在现场看到,面积达1820平方米的清水红砖墙,人字形屋面,红色平瓦铺盖的古建筑内部早已被“淘空”,大厅布满了用于固定的钢架,穹顶、旋梯等关键部位还得到了“特别照顾”。
123个滑脚牢牢地架着建筑主体,虽然在外观上相比往常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记者细看建筑的基座,已被转移到了一个新建的1000多吨的钢筋混凝土托盘之上,托盘的下面有10根下滑轨,这个可以移动的“托盘”,正是重达4000余吨的老建筑“行走”、斜向移位到新址的关键。
早在去年3月,这座老建筑平移保护修缮工程就已启动,“时间已过去了10个月,为何一直到现在才正式‘动’起来?”
负责施工的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上海同华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坦贤介绍:“主要是让位于世博13号地铁线站点的施工。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移位准备。”
移位工程存在4大难点
“你们提供的资料称,这是中华老建筑第一移,有什么根据?”记者问张坦贤。
这位我国著名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专家告诉记者:这是由建筑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移位工程主要存在4大难点:学校西边,正在施工的世博专线13号地铁线站点工地距离老建筑的西边墙体不足3米;重型机械自重、施工时的振动以及堆载对90高龄正在伤筋动骨的古建筑形成了严重威胁;学校南边,一方面是古建筑移位的必经通道,一方面又是正在施工的13号线的栈桥通道,这也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古建筑北面是地铁施工泥土和机械的堆场,对地基也形成了压力。与此同时,古建筑前行道路中还必须经过上世纪60年代一座用砖砌成的防空洞,这也给施工带来了难度。
“所以,这座古建筑施工面临‘四面楚歌’,这在世界建筑移位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据张博士介绍,一般建筑物移位方向是与建筑墙轴线一致的,结构受力简单且房屋承重体系无须转换,移位安全相对容易控制,比如当年的上海音乐厅移位等。但民立中学的平移为了给世博地铁专线让路,不得不进行房屋承重体系的二次转换。这好比九旬砖木古建筑这担“水豆腐”,要从一人肩上转换到另一人肩上——进行技术难度很大的斜向移位。
据悉,民立中学古建筑不仅“年老”,而且先天“体弱”:一至三层室内大空间占层面积达30%:底层仅有两根“纤细”独立的柱子承重,柱下独立基础之间没有纵横向连结;二层大空间由4根直径15厘米×15厘米的木柱承重,木柱至木梁只有中间榫接;三层无承重立柱。整个建筑像一堆连接极弱的积木。
电脑控制整个移位过程
为确保一“举”成功,通过半年多艰苦攻关,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对建筑加固等工程的前期准备,上述困难得到了克服,大空间最重要的两根柱子切割后,仪器显示只下沉0.04毫米,可以说纹丝不动!
记者在被“淘空”的古建筑大厅看到,一杯“五粮醇”酒平稳地放在托梁上,它的身旁是一只倒立的“五粮醇”空酒瓶。
“建筑在初始移动时往往会产生大的振动和裂缝,这也是建筑移位的一个最危险点,而这座建筑推动时,不仅倒放在托梁上的空酒瓶没倒下,酒杯里的酒也一滴没溢出,这在砖木结构老建筑的移位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说明一切都在严密的掌控之中;整个移位过程在电脑的控制下安全、精确和有序地进行。”
确保老建筑的原有风貌是此次工程的指导原则,否则平移修缮就没有任何意义。始建于1920年的民立中学四号楼是上海现存为数不多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也是上海大中里这片石库门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移位保护对于保留上海“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根据工程总体方案,民立老校舍将于本月上旬正式搬迁到威海路旁的“新居”。
本报记者 周其俊
老校舍平移五步骤
第一步“加固”:移位前,将对建筑物外墙、柱子、屋架、梁等关键部位进行加固保护,使物体在移动时不会损坏变形。
第二步“联结”:进行“上托盘”体系施工,建筑物的墙、柱固的底部联结到一起,将整个建筑物变成一个整体。
第三步“脱换”:进入关键的脱换体系工程。所谓脱换体系,就是将民立中学老校舍的底基柱头全部“连根切断”,移动至新架设的轨道上,用千斤顶推动,实施平移。
第四步“连接”:建筑物移到指定位置后,与临时底板进行技术连接,最后与该处规划中的地下室顶板进行连接。
第五步“修缮”:移动完成后,再由相关保护部门进行修缮、保护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