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08977.shtml
真没几位能不羡慕《哈利波特》系列里这三位主角的,他们真正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印在了胶片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光影记录人生”这句煽情的台词,有时候也并非虚言。话说当年还老实巴交做学生,每天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在家里看DVD,认识了这个一出生就被毁容(额上疤痕)的可爱小孩。转眼间8年过去,兄弟马上就要走进社会,曾经的小哈利现在也到了能合法登陆成人网站的年龄。
当然你不能指望着已经成为接吻高手的哈利继续给你讲童话,孩子都有胡子了,手里再拿着《安徒生童话》的话,不是弱智就是卖盗版书的。于是这部充斥着黑暗和迷惘色彩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仿佛是在告诉观众:孩子,这就是社会。
回想哈利波特的校园时代,真得叫一个风风光光,能从一年级开始就无视校规校纪,到处乱闯乱撞的好学生也就这么一位。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小哈利的后台是本世纪最牛的魔法师邓布利多呢,再说了哈利波特一出生就是魔法世界的名人,张爱玲阿姨说了“出名要趁早”,哈利绝对是这个理论的忠实实践者。
而且哈利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救世主应有的范儿,从蛇妖到摄魂怪,再到伏地魔,随便一个都是让魔法部长头疼几年的主儿,但哈利总能跟俩死党一起奇迹般地解决麻烦。于是传奇人物更加传奇,短短几年,哈利就成了迷倒霍格沃兹众多纯情少女的当红偶像(不过哈利越长越实力派了...)。凡是有过青春的人,有几个能不希望自己被万众瞩目的。于是,我们看着电影里的哈利波特,整整做了7年的白日梦。
7年的陪伴,这感情哪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哈利简直就像是陪伴我们成长的邻家男孩。但第8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现,在这部电影中,哈利的曾经风光无限的地盘被人端了,魔法学校的校长不但换成了斯内普,而且在整个范围内推行万恶的应试教育制度。可怜的疤痕男哈利只好背井离校,走出了校园,同时还像奥特曼一样肩负起拯救世界的伟大使命。于是整部“哈7”,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刚长大成人的愣头青,面对成人社会时的恐惧和矛盾。
这里非常佩服罗琳阿姨的编剧能力,才两个小时就把成人社会的红与黑给概括了个遍。首先独眼穆迪的死是告诉我们成人社会很危险,出入江湖要谨慎。无目的地寻找魂器是小家伙们对未来的茫然,关于邓布利多另一面的那本书是说现实可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憨小子罗恩吃醋离队是嫉妒,哈利跟赫敏忘情地跳舞是情欲跟诱惑,卢娜的文人老爸出卖哈利是背叛,伏地魔杀人是暴力。
当然,最精彩的是魔法部的设计,在魔法部领导班子更新换届之后,伏地魔同志的党羽上台,展开的第一项行动就是肃清血统,凡是血统不纯正的一律被拷问打压,这简直就是在说二战嘛。每一个独裁者上台之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摸成份、查血统,凡是对自己有危险的,或者看不顺眼的,统统灭掉。虽然研究历史的大学者们将其归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文言文,但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当然罗林阿姨也不是只会吓小朋友,在阴暗现实面前还是插入了很多美德的,仨主角虽然偶尔闹闹矛盾,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很铁的“一对半”。像罗恩总是在赫敏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勇敢。赫敏无论做什么事都处理得滴水不漏,这就是智慧。被抓之后赫敏首先把哈利变成丑八怪这就是牺牲,被疯婆子虐待的时候又能死活不招供,这正是被无数革命题材电影都说破嘴的“忠诚”。
小精灵多比的设计很有感觉,这个身高不如侏儒,长相不如袋鼠的家伙虽然貌不惊人,老爸也不是李刚,出身很一般。但他对哈利波特那是真没话说,最后为哈利牺牲还能露出满足的笑容,这是神马精神,这就是伟大的友谊啊,跟这份纯粹的情义相比,神马都是浮云,顿时想起了《古惑仔》里面,浩南等人被埋伏,然后蕉皮一人挡住刀子让兄弟们走先的激动场面。有这样靠谱儿的好兄弟,也不枉这辈子做回爷们儿。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是决战前先酝酿酝酿气氛,培养培养感情。在这部作品中,哈利波特的校园梦醒了,正式走进社会了,同时伴随着哈利一起长大的我们也不由得感慨日子过得真是嗖嗖的,有人比哈利提前进入社会,有人会在跟随着哈利的脚步马上进入社会,但总之大家混着混着都会明白什么叫“点儿背不能怨社会”,一切都得靠自己。
成人社会就是这么复杂,好的和不好的事物都成堆成堆的。就算再不愿接受,也迟早要背上养家糊口讨生活的重担,投入社会,做时代洪流中的一棵小稻草。牛逼的哈利波特如此,我们也一样。生活面前,你爸就算真是李刚也有跟世界说拜拜的那天,所以人人都不能闲着。就算社会是个大染缸,也得硬着头皮前呼后拥地跳,这就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