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310在帖子里说竹园中学的中考成绩已经出现拐点或向下迹象,我认为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可以先分析下列的一组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科在今年的中考中已经出现了倒退的现象,比如物理学科,区平均分总体提高了1.79分,竹园反而下降了1.3分,化学学科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语文和数学的上升空间很大,在全区平均分都有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竹园的数学平均分仅有微量上升。在学校的介绍中,英语学科一直是学校强势学科,但是今年中考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竹园中学今年的中考成绩尽管还处于“高位”,但是还有多少发展潜力,就很难说了。好比是一个人在爬山,已经爬到山顶了,再往前走就是下坡。除非他重新确定攀登的目标,朝更高的山峰攀登,否则只能走下坡路。学校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市区重点高中录取率徘徊在85%左右的“瓶颈”问题,可见一斑。
分析其原因,用jef310的话说,就是:“新竹园管理者想把学校做大做强,可是,在现有管理、师资力量的情况下,要一下子搞大,势必要冒很大风险。从托管施湾中学到接手竹园中学(张江),管理者的精力分散了,原两位副校长又被派往上述学校,靠王校长一人真是孤立无援啊。”
实际上原因还不仅仅如此。如今,名牌高中已经出现多元化招生的格局,学校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在自荐生的特长培养方面。虽然学校的办学方针中有“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一说,实际是如何操作的,效果又是如何,就很难说了,恐怕只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记得在去年学校网站里,还有艺术特长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喜报,今年就杳无音讯了。尽管学校已经开设了奥数、物理两个竞赛辅导班,但是从培养特长和教育公平两个角度看,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我对学校“培养特长”的理解是: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特长培养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是付了同样的学费来上学,其中有的学生获得了专职教师的特长培养,更多的学生却得不到这个权利,这是有悖教育公平的(千万不要把每周一节课的兴趣活动与特长培养混为一谈)。
招生时家长见面会对学校的介绍中,也看不出学校对初三毕业班的教学有系统、实效、人性化、针对性的措施,不外乎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所谓的初三学生的“飞行图”,稍微懂得一些数理统计的人就会知道,实际上就是数据的图形化。如果没有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让学生看实际成绩的数字和看飞行图上的曲线,没有什么两样,实用意义不大。
教师队伍不稳定,不少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离开学校。在帖子里也有家长谈到8个区级骨干教师在一年里流失了3个,而且还有2个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虽然竹园使者作了轻描淡写的解释,问题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下降,不懂得好好珍惜骨干教师的荣誉。在百度贴吧中有不少这方面的帖子,学生在思念老师,询问老师为什么要离开学校。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应该是学校宝贵的财富,虽然他们在教学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要加以指正和培养,在教学水准和质量上会有建树的。不能采取轻易解聘或把这些教师边缘化的办法,使得教师心灰意冷,不得不离开。而留下来的教师恐怕也担心稍有不慎,就被学校解聘,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学校应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尽管多次遭受外族侵略,但是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已经溶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基因之中。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的文化根基就是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个别初三教师精力没有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上,而是热衷于做家教。我是由一个同学的介绍才把孩子送进新竹园的,同学的孩子今年初三毕业考进了一所理想的学校,我同学很高兴,特意把一些老同学找来聚一聚。在聚会中她谈到孩子在初二时英语成绩一度不理想,后来请了学校的一位初三英语老师做家教,每星期去一次,成绩又上去了,中考时英语考得还不错。我问她老师是义务补课,还是要收费的?她说当然要收费的,按照市场价,每次50元,有四、五个同学一起在补课。这个教师英语教学水平不错,据说还是学校管理层的。我记得上海教委明文规定,老师是不准做家教的。不知道学校对于老师做家教是不是允许,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校的教学任务本来就比较重,再把精力放在家教上,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我还有一个想法,学校会不会是考虑到中考时让成绩有所提高,而采取的一种默认的态度?
两年来,从学校的介绍和同教师的接触中,总感觉到学校领导层缺少一种反思的精神,学校整体缺乏一种泱泱大气,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固步自封。
[
本帖最后由 小怜怜妈 于 2009-8-16 10:4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