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四:心理要求差异大
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较为紧密:课间、自修时间、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等,教师几乎都与学生紧密相处。小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去告老师。”但是到了初中,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更强调学生自治:同学之间的小小矛盾与冲突不再上交到老师处、自修时间由班干部组织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学校的各项活动,教师都会放权给学生。突然之间从被无微不至的被呵护者上升到真正的主人翁,加之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心理变化很大,所以学生的心理适应上出现了一大陡坡。
应对策略:
1、要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比如扫地、擦地,初中老师对卫生的要求很严,而孩子们根本不会干活,眼里也没有活,地明明很脏也看不出来,老师教上三遍之后还不会干,老师就会不耐心了,这时候批评、处罚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当然这方面老师应该注意,但是我们平时常说艺不压身(这词用的不是很好),让孩子学会干活不吃亏。
2、家长要实现从陪练到教练的转变,引导孩子真正学会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四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的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3、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家长不要一味责怪,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明白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好,家长则应鼓励其继续努力。还要注意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4、多交益友。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要注意把好孩子的朋友关,让孩子多和品德好、学习好的孩子交往,远离那些喜欢动粗、满口脏话、迷恋网络游戏的孩子。孩子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要注意管理好你们家的电话,不要让它成为孩子整天问作业、问题、聊天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女孩子的管理更要上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女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到了初一应该更加明显,严防早恋问题。多注意疏导孩子,尤其是母亲。男孩子的生理发育比女孩滞后两年,到初二的时候开始发育,作为父亲要多和孩子谈谈,注意心理疏导。
5、一定要保持家庭和睦。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相当敏感,单亲家庭的孩子极少有学习好的,甚至有的孩子破罐子破摔。
6、家庭教育中要重视从五年级向初中过渡的暑假中孩子心理上的平稳过渡,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是填鸭式的补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从全方位的呵护逐渐转向探讨式的交流。学校和家庭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对方沟通和反馈,防止孩子由于不适应,在这一阶段出现种种心理上的问题。
其实在由小学到初中的过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只是和各位家长说了比较重要的一些,预初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年家长能够抓紧,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会在后续的几年中很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