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pdgs
(2012年中考没什么大不了的)
发表于 2010-8-23 15:33
只看此人
为何素质教育完败于应试教育
为何素质教育完败于应试教育
文/周新桥
作为当初与“应试教育”相对立而推进的素质教育,二十多年来,尽管颇受国家和学者的首肯或亲睐,尽管得到了包括许多校长、教师和家长在内的素质教育阵营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尽管后来不断有人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但时至今日,我国依然面临“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注1)的尴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又再一次写进了规划中国未来十年教育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从另一面说明,虽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明争暗斗,但素质教育仍完败于应试教育。
是素质教育缺乏理论基础,是素质教育不具有现实意义,还是素质教育不具备操作性?显然都不是。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阐述和指导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改革措施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模式等,国家有关文件不少,学者专论更是汗牛充栋。但问题是为何素质教育仍完败于应试教育呢?
对此,许多人不停地在努力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是教育观念落后论;认为教育观念落后是教育转轨难的主因;其对策是“洗脑”:通过培训和学习转变大家的观念。结果是:老师和学校的大脑“洗” 了好几次,但脚没洗,脚还是走在应试教育的老路上。
二是师资水平低下论;认为师资队伍水平不能胜任素质教育是主因;其对策是通过包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学历水平等做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果是:培训越来越多,国内外考察的越来越多,硕士、博士教师越来越多,但真正开展了素质教育的却不多。
三是教学内容陈旧论;认为教学内容过时而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是主因;其对策是制订新的课程标准、重新编写和使用新教材等。结果是:教学内容更新,应试教育照旧。
四是教学方式传统论;认为如接受式教学、黑板加粉笔式教学等“传统” 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需要是主因。对策是引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数字化”教学等。结果是: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教学指向应试的目标却似乎一点未变化。
五是评价标准未变论;认为包括中、高考在内的教育评价标准没有指向到素质教育上去;其对策是:实施综合评价,推进考试和招生改革等。结果是:上有评价改革,下有化解对策。
依笔者看,上述这些观点和做法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教育观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问题而需要改善、需要变革,这是不争的事实。说不对,是因为将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根本归因于上述某一论或几论甚至全部五个方面,都有点牵强,有点隔靴搔痒。再看看以下几个事实就不难明白:
一是从全国范围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虽然不能说全姓“素质教育”,但大多数都明白素质教育这个理。问题是教育明白了这个理未必行,还得看整个社会尤其是家长们是不是都明白了这个理。以天津蓟县一中为例,今年新任的校长为了对得起“给予厚望的家长”不得不中止前任们已推行了17年的素质教育——“野鸭子”教育(注2)。这令人想起2004年的“南京素质教育之痛”,它的直接效应至今还存有:素质教育阵营心有余悸,应试教育阵营经常拿此说事。
二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代表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们驾轻就熟,而且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人灌”变为了“电灌”、学生自主探究题变为考前训练题、综合实践变成黑板上运筹或纸上谈兵,等等。当今许多城市中学论教学装备、手段可谓完全现代化了,但今天的应试教育却大有胜过科举时代之势。
三是近些年中考、高考两大考试的改革不断在进行,招生考试改革也如火如荼,同样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不仅针对考察综合能力、考察解决探究问题能力的考试,而且针对高校面试、高校联合考试、高考免试生测试等这些创新考改、招改做法和措施的应试教育又都应运而生。北大今年新弄出了个“直推”,但获推荐资格的学校送去的名单,都是在学校被公认的以考试成绩为表征的所谓学习成绩最好学生。说白了,“直推”的初衷可能不错,但最终还是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手掌心。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使得素质教育完败于应试教育呢?笔者以为,问题出在素质教育本身,通俗地说,根本的原因是素质教育没能提升升学率。这里有个很简单的问题:学校升学率降低了,家长答应吗?事实上,蓟县一中的高考成绩下降了,蓟县的家长不答应。“高考之痛”后的南京的家长也不答应,当时南京有一位校长收到一封信,信中写道:“请求你,别再拿素质教育做借口,不要再愚弄学生和家长,实实在在抓教学吧!……不要误人子弟。”信的落款为“即将升入高三学生的部分家长”。(注3)家长们用脚和嘴投了决定命运的一票,这种素质教育不败才怪。
有人会说,这还是师资的问题,是师资水平不够,是老师没有将素质教育与升学率联系起来。也不尽然,因为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保持或提升升学率做目标,一开始谁就没想到素质教育会在升学率这个上面触礁、翻船。
有人会问,为何没人研究、探索实践中的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呢?这也不是一件易事。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周期很长,后期的教育与前期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既然是探索,是实践,就存在着升学率下降的风险,可社会、家长也没给教师和学校宽松的环境。况且,学校和教师还有保护自己一防万一的小小私心:狠抓应试教育,即使考砸了,没有功劳有苦劳,自己也好归因;热衷素质教育,升学率下来了,你就罪责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