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周的意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2b45a0101buee.html
圣周的意义
原载于第一一五二期教声 98年4月5日
2004/05/21 by 邝保罗
圣周是指教会纪念救主耶稣在世上最后一星期的生活和活动。圣周由棕枝主日(又名受难主日)开始,至救主受难日为止。传统上,信徒在该棕枝主日首先齐集在圣堂外,各人手持棕枝或树枝参与巡游礼,即是圉绕圣堂外面一同走一趟,一边行,一边高唱圣诗,目的是纪念救主昔日谦卑地骑着驴驹进人耶路撒冷,受到群众夹道欢迎,并高呼祂为王。但这种欢迎和接待是短暂的,因为数天后,救主便遭钉在十字架上。因此,教会选读该主日的经课是福音书内记载有关救主受苦和受难的事迹。
教会在圣周内每一天都准备有特定的经文,目的是帮助信徒默想和纪念救主踏上十字架路途的每一步。
圣周内的星期三晚上举行一个特别崇拜,名暗昧日崇拜(Tenebrae)。此字的意思是「影子」或「黑夜」。有些教会喜欢在这个崇拜中将十五枝燃点着的蜡烛,放在一个三角形的烛台上,并将其放置于圣坛旁边。其中一枝放置于较突出位置的蜡烛则用来象征基督。崇拜进行期间,每次颂读完一段诗篇之后,便熄灭一枝蜡烛。到所有蜡烛差不多熄灭,教堂内的光线也随之而暗淡。到最后当圣坛上的蜡烛全部熄灭后,那枝象征基督的蜡烛则仍然单独燃点着。随后,将此枝蜡烛安放在圣坛背后象征救主受难后被埋葬。此枝蜡烛仍点着的意思是指出基督不会受死亡的辖制。
圣周的星期四是「设立圣餐日」英文称为(Maundy Thursday),其意原出自拉丁文指「命
令」的意思。因为主耶稣在此晚上亲自设立圣餐并命令我们要彼此相爱,谦卑服侍别人,正如他为门徒洗脚一样。一些教会除了举行圣餐崇拜之外,还举行「守夜」、「儆醒」默想聚会,让一群信徒轮流在教堂内守夜到天亮,目的是让信徒重温主在客西马尼园彻夜梼告的一段事迹。
中世纪时期,一些神职人员或贵族习惯在此日为穷人洗脚,仿效基督在最后晚餐时为门徒洗脚的榜样。除此之外,还有向穷人施赠全钱、食物和衣服。
基督受难日可算是圣周的高潮,早期教会称此日为逾越日(Paschal Day)。Pascha是希腊文意指逾越节。犹太人传统在每年逾越节均宰杀及吃掉一只羊羔,纪念他们的先祖在出埃及时靠
着逾越羊羔的血,而免受死亡天使所杀。早期信徒便将此事与基督的牺牲一事相提并论。他们称基督为逾越羊羔因为主的牺牲而使信徒免受死亡的责罚。
受难日跟大斋首日(灰日)一样是禁食的日子。
教会为了举行受难日纪念崇拜,事前将圣堂内一切可以移动的装饰或物品暂时挪走,例如:烛台及圣坛台围。十字架则移走或用布遮盖。该日的崇拜程序和内容包括颂读圣经新约福音书内记载有关救主受难的事迹。讲道后,则为全世界梼告。随着举行瞻仰十字架礼仪。做法是把一个用木制成的十字架,放置在圣堂内显眼的地方,然后信徒一同颂唱或读一些圣颂或圣诗。假若举行圣餐崇拜则必须采用在设立圣餐崇拜中曾经祝圣的饼酒。
过去一百年左右二种较为多人采用的受难日礼仪就是默想救主在十架上的最后「七言」。这个崇拜是三个钟头的默想崇拜,其源于拉丁美洲,习惯是由中午至下午三时举行,因为传统上相信这段时间是基督受难死亡的时间。
除此之外一些教会亦有举行默想苦路的崇拜,重温救主被钉的路程。自第四世纪开始,信徒行苦路便成为受难日其中一项纪念的活动。行苦路是教会一项古老的传统,内中提及主在步向十字架的路途上曾经停留十四处地方,但这些地方不是全部都有圣经根据的。这十四站包括如下:
第一站:耶稣被判死刑
第二站:耶稣肩负十架
第三站:耶稣体力不支,跌倒在地上
第四站:耶稣遇见了自己的母亲
第五站:西门肩负耶稣的十架
第六站:韦罗尼加为耶稣抹面
第七站:耶稣再次不支倒地
第八站:妇女为耶稣痛哭
第九站:耶稣第三次倒地
第十站:耶稣被剥除衣服
第十一站:耶稣被悬挂在十架上
第十二站:耶稣死在十架上
第十三站:马利亚怀抱耶稣
第十四站:耶稣被埋葬
另一种受难日的习惯,就是吃十字饱。信徒自己烘烤一些面上有十字的面饱,在该日早上食用。根据一种英国人古老的迷信,相信是源自非基督徒的习惯,就是相信在受难日烘烤的面饱是会带来好运的,所以早期的英国信徒会在受难日收藏起一些面包,并采用面包的饱屑作为未来一年治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