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9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一夜长大,留学也可以不照办别人成功的模式

引用:
原帖由 target 于 2011-12-1 10:34 发表 \"\"
还有交响乐找错,十个错里面我找出八个
看到这段,想起《交响情人梦》第二部,指挥比赛的一个环节,就是听乐队现场演奏,改错。

想问问公子小时候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肯定不是一般的钢琴弹得好之类的吧。.

TOP

回复 151楼不不园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讲与众不同。
因为我接触过的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的同学、师兄师姐师弟师妹,还有所有吧我同学的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就像我在《适可爸爸》里写的,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揣摩他并不容易。。。
《交响情人梦》我没看过,孩子也没看过,看来可以去看看。。。.

TOP

感动,钦佩!.

TOP

下面孩子写的日志,我觉得他们想的已经另家长难以跟上了。。。

请握紧你的船票
已经过去了的时间总是感觉很恍惚。当时看《2012》的时候,我想那天到的时候我们应该在上高三的课吧。然后自己摇摇头,也想象不出会是个什么情形。
但2011年的日历翻着翻着,已然只剩下薄薄的几张了。假如2012年12月21日的太阳的确不会升起,那剩下的366天,我会过得如何呢?
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不是一个关键问题,关于这个问号的答案,无非就是要珍惜生命、时光匆匆罢了。小学中学是一直在教的。
我想知道的是,想,或不想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会对我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呢?

可以想象,明年的春晚肯定要拿“船票”开玩笑了。
记忆里好像有人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但考虑到船票总不能印70亿张,这个“权利”还是有待讨论的,如果想活着就能活着,那死亡的意义又到哪里去了。
于是暂且作以下的补充:每个人都有争取活着的权利。
这样这句话好像是好听一些了,至少,社会没有确保每一个人活着的责任。如果你需要活着,那你就得让自己活着而不是请别人让自己活着。
再关系到“船票”上,也许我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想要船票,你就必须努力再努力,以达到买得起船票的资格,那样你才有权利活下去。
但这又造成了一个问题,买得起船票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电影里这个资格是用钱来衡量的。我试着排除我脑子里任何关于“钱”是“臭的”的定义之后,意识到了这样一层关系:钱所代表的是事物的价值,而一个人能挣很多钱,也就说明他/她能够创造相当量的价值。撇开个别天才的存在,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成功人士一般都是30岁朝上了吧,也许有些都已近步入中老年了,给这些人一张船票,毫无疑问他们会把船票留给他/她们的后代的。换句话说,的确也存在不创造价值但还是很有钱的人。他/她们值得拿船票吗?
当然谁应该拿船票不在我想讨论的范围内,否则写上一百页还是会被没拿到船票的人烧掉。
比起这个问题,我更愿意问,如果你手里有一张船票的话,留给自己,还是留给别人?

不知道有些人看到这里心里会不会忽然冒出一个名字,更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人觉得无聊不看了。
但我很得瑟地说这是重点。这有关情感。
情景设定如下: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手里有一张船票,如果我给了别人,那我自己就活不下去。我会如何处理?
按照优先级排序,1.我会给我自己留着。2.我会给我的家人。3.我会给我的女朋友。4.我会给我的某一位朋友。5.给一位得不到船票的名人。
我真的好坦诚地写下这个次序,同时这让我想到了当时传得很猛的一篇文章。还有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文章是,小学课堂上某老师让学生写下最亲的人,然后依次划掉他们/她们的名字,知道留下最后一个最不舍得的人。问题是,如果你老婆和你妈一起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严肃地声明这不是同一类问题。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情况是需要在你自己与别人之间选择谁能活下去而不是挽起袖子思考那几个人谁该活下去然后纠结或假装很纠结。
回到问题本身,在写下来以后我又像一位程序员一样debug了一遍自己的思路,发现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我很确信他们会把活着的权利让给我,而我也承认这是有道理的。我不是自己太贱而是很客观地认为我可以替他们活下去。而这也符合他们生我养我的目的。所以在这两个选项里,我把活下去的资格给了自己。
由于我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我很庆幸不用考虑这个可能更为纠结的问题。
而祖辈的话前面的理论也可以套用,别的亲戚和我不是很熟,也暂且不考虑。那么亲人方面就放在这个位置上。
总的来说,在直系亲属的树形图里,其实是后代,更有活下去的优先权。因为生育繁殖的目的,本来就是让出位置给自己的骨肉。所以说,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会优先选择让他/她活下去。(在此向达尔文鞠躬。)

亲情到此,接下去是爱情。
毫无疑问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样的情况下,想把船票给爱人的人一定会有。会有不少。但同样这不是你足够爱她/他就会无条件送出生存的机会的。这关系到一个问题,传承。
人类代代繁衍,延续下来的不仅仅是这个种族,而还有大量的来自祖先前辈们的记忆和梦想。而作为历史长河里的一小粒沙石,我们最希望的不过就是能够有人延续自己的梦想而把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这个终极层面上,能够让你交出生命的那个人,必须是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人,必须是能够直达你内心的人,必须是足够了解你的人,必须是有能力替代你完成梦想的人。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爱人。
可能与朋友相比,他/她也许会更了解你。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那么你们一定共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了。彼此已经可以无条件地相信、接受另一半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说这两位已经达到了灵魂的默契,足以支撑一生完成对方的梦想。
如果你们早已在一起但却还没有结婚生子,那么,我认为他/她还是值得托付的。因为还有另一个无法解释的原因,一个无法用理智和逻辑来判断的原因。因为你爱她/他。
想象一下一位将终身托付给了男友/女友的人壮烈地却又心甘情愿地投入n米巨浪的怀抱,而另一位则要承受两倍于常人的生命重量,完成两个人各自一生的历史使命而毫无怨言,以爱情的角度上,各位想象得出来么?很难吧。
这样的爱情,的确有。但基于男人好色、女人善变的根本原则上来说,这种例子少之又少。而且,这还意味着你大概还不能接受你的另一半和别人去传宗接代。要是因为一句托付而没了两家人的后代,可能真的不值吧。

再来,这张票子给朋友其实也挺好的。
不过朋友的档次很多,有一起打游戏的,也有一起谈论哲学的。其实,交友的目的在两个人交谈了第一句话开始,就可能已经很明确了。虽然目的和结果有时不同,但若是认定了某一位朋友是你终身的知己,那便是从决定了第一刻开始,便再也不会像情人那样分分合合,而是一直一直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心声。这份关系将会不停深入,直到完全的默契。
伯牙绝弦,只为了一个知己。知己之少,只能说竟是和爱情可以相提并论的奢侈品。又因为关系比爱情更稳固更值得依靠,一位能共患难的兄弟/闺蜜或者红颜/蓝颜,你值得拥有。
但我有些无法想象出交出船票的动机。如果说这两位朋友真的关系好到不行,那也不会以另一位更值得拿船票的理由交出继续活着的权利吧。最多是两个人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而不是某一位更有资格活下去。
所以好像,如果留给自己和留给朋友这两个选项同时存在的话,那就要对是不是有真正一辈子的朋友打一个问号了。

写下了上边的几类人,最后发现,他们/她们可能都不是可以传承你终身梦想的而再去向更深处的人。而这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拥有独到技艺的人都愿意收几个门徒、学生。因为这才是同时延续梦想和已经做出的努力的最好的方法。
也不想过多赘述有一位得意门生的好处了,相信看到那些民间技艺传人竭力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真正的“传承”二字应该写在这里。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是很赞同的。这两种关系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因为作为一位教师,和父亲一样会希望孩子能够为了两个人类个体共同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更可贵的是,父子母子之间可能个人意愿差异巨大,但师生,则完全是因为相同的方向而走到一起的人,是真正可以得到共鸣的两个灵魂。
所以除了后代之外,学生同样是一位老人非常需要的“亲人”。若是要在这两个选项之间作抉择,我相信老人们一定也会考虑再三的。

我写下了这些,意识到似乎还有很多选项可能会有人选的。
一位好的领袖也许会有千千万万人心甘情愿为其卖命。一位当红的歌星也会有些人为他/她付出一切。感情这个东西真是说不清是对是错,但存在即合理,说不定某一位普通的某一句惊世骇俗的话能让无数人掏出船票献给他。
若是在心中重要的人实在太多难以权衡,那说不定纠结到极点恨不得将票抛向天空任由捡到的人继续纠结下去,而自己好好活过剩下的那段时间,然后自求多福。
指不定一个人活下去,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若有转世轮回,宁愿重生在末日后的世界。
但我还是想强调,

永远应该有一个人,他/她的心里有你的缩影。
远在天边的世界末日,可能此生不会到来,也可能随时都降临世间。
在生命终结之前,还请,买一份保险,这份保险或是孩子、或是学生、或是其他熟人、或是一位陌生人。
我们不应追求肉体上的永生,更何况可能永远追求不到。活个几千年,根本没什么更多的意义。
心中的梦想,找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来接受、传承。他们/她们不是为你卖命,只是灵魂有着相似的颜色。
里里外外看起来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肤色、性格都可以不同。但,只要方向一致,只要那个方向还有光,就一起走吧。

以精神永存的名义,走向永远。.

TOP

回复 154楼target 的帖子

灾难会使人完善自我,更使有文化的人完善自我。我们的下一代将比我们更加优秀!
都是2012闹的,让他们的优秀提前显现,让作为家长自叹不如。
当初圣经把灾难预计在2000年后,让人类有20个世纪可以思考,其实也许只有在20世纪的人才真正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而如今,一部电影让我们只有几年的思考时间,为什么不再放在2000年后呢?
2012这部电影很值得多讨论,而讨论范围可以无限展开,直到2012那个灾难日来临。.

TOP

回复 154楼target 的帖子

想那么多容易抑郁的。活着就好,简单快乐。.

TOP

回复 154楼target 的帖子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管2012是否到来,他都必须把这张虚拟的船票留给自己,那是理所应当的(姑且相信他拿得到它),哦,明白了,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Ok,everybody is selfish, Let‘s speek directly..

TOP

留爪.

TOP

请教练耳:
请问外面有专门课可以上吗?想在这方面加强下
当然小哥哥的水平我们是只有敬佩的份啦

谢谢LZ的分享!.

TOP

回复 159楼tomsmun 的帖子

上海音协业余乐理考级辅导班里有视唱练耳课。上音附中有专业视唱练耳课。
当然您也可以自己请老师教。。。.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60楼target 的帖子

请问在哪里报名,上音的对外吗?
有好老师介绍也请PM 我,谢谢了!.

TOP

回复 162楼tomsmun 的帖子

最方便的还是从音协的业余考级开始,因为辅导班的老师不是业余的,我家孩子也是在8岁的时候考乐理10级,遇到的老师是茹洁,很有名的教授。学那个的过程可以发现孩子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素养和兴趣。正因为那时10级考到“优秀”的成绩,我们才下决心让孩子学作曲。同时,那时认识了专业老师。
不过孩子不是在上音附中读书,认识的专业老师也不多。教我家孩子的钢琴老师是八十多岁的老教授了,不会再特别带学生。作曲老师也70多了,明确讲过这个孩子是关门弟子,不再带学生了。十分抱歉。.

TOP

一个感动人的真实故事!

梦想与现实,看似那么遥远,但机会来临,却又是触手可及。
lz的孩子已跨进成功之门,期待lz继续记录儿子走向成功未来的点点滴滴.

TOP

回复 84楼target 的帖子

真是太棒了!刚发现这个好贴,看得我泪眼婆娑......为这个成功的孩子叫好,为爹妈的努力感慨.......

TOP

这个帖子在上外是有指导意义的,一个是在上外不一样的氛围里,有很多的发挥空间;另一个是上外的孩子太有才了,看看他们的民族魂等活动,组织能力、编导能力、创作能力......音乐、绘画等方面都很有潜力的,的确可以不照办别人成功的模式;再一个是出国,方向也是多样化的。.

TOP

希望大家再次关注此贴。按照承诺,将开始更新孩子留学到达国外最早一个月的情形。根据与孩子交流的点滴,汇总出了《一夜长大后记》,仅供参考。.

TOP

拿到签证的时候,几乎快开学了。飞机起飞的时候,学校开学热闹的场景就像是等在那儿。

上海到巴黎的要飞12个半小时,近万公里。对于长途旅行,他是有经验的,就今年已经飞过一趟巴黎,之前还飞过一趟多伦多。飞机上的一切已经很熟悉了,该看电影看电影,该吃吃,该睡睡。只是这次不太睡得着,飞机悬在空中,心也没有着落……

以往离开家的时候,总好像有一条无形橡皮筋拉着,再远,一直有股往回的力牵着,踏实着……可这次,飘出去的种子,还不知道往后如何生根……

巴黎的戴高乐机场熟门熟路。什么方向是TGV候车厅?什么地方买TGV的票?如何检票TGV?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本来听说买青年卡可以省钱的,但算下来并不划算,就按正常的情况买票了。跟在他后面的妈妈也不觉得紧张,妈妈知道,3个多月前他与爸爸经历过同样的程序。不过,妈妈还是有担心的事情,携带的行李怎么搬上TGV?为了在异国安家,当然要带太多的物品。两个各二十几公斤重的大箱子,两只双肩背的重包,外加随身大背包。16岁的孩子正好在长个,但还不壮实,没多大的力气……无论如何这堆行李总是要搬上火车的,而且,一切都要在TGV靠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像体育测验一样。小伙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累得够呛。考验啊!火车快开了,他们的大箱子还没能扛上行李架,竖过去,横过来都不行,急呀!后面一大串的法国人还在等着他们,耐心的排队上车,够素质的吧。妈妈向后面焦急的人说了一句在上海法培学法语时唯一记住的话:je suis desolée! 真派上用场啊!

相比把行李搬上TGV,搬下来的时候要稍微好一点,只要到站前准备充分,一切不在话下。又见到熟悉的里昂Gare Part-Dieu火车站了,出了火车站,就直奔公交售票屋。

里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不管是公交车,还是地铁、有轨电车等,都没有售票员,也没有投币买票的装置,只有专门的验票机。那就意味着在坐任何公共交通时,必须事先有票,单趟票、月票都可以。单趟票就像上海过去用过的预售票,验票机会在上面打印日期和时间,用过的票一个小时之内还可以重复使用,过了一个小时打印过的票就没用了。上下车的时候没有管你,查票员是偶然出现的,随机查验你有没有票,如果是单趟票的话,还要看打印时间就行了……没自觉让验票机打印的,就算逃票了……

刚才讲到公交售票屋。出乎意料,星期日关门。没票就没法坐公交车,法国的出租车贵得要命,而且还要预约,走在大街上很少能见到出租车。怎么办?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见到一位中国留学生摸样的女孩,急中生智,赶忙上前询问她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可她也刚来里昂,不太清楚。因为自动售票机要零钱,她很热情地帮我们找了位很绅士的法国黑人换了零钱,可还是换得还不够,一大早人又稀少,找不到人换。她说等她的法国女友来了可以帮我们买,可是等了好久还没来,因为她的女友在地铁出口迷路了……总算等到她的法国女友来了,她的法国信用卡帮我们在自动售票的机器上买到了公交票,我们想折算现金给她,可是零钱不够。她用很标准的中国话说不用了。真是太好心了……于是,临时出来的问题,就临时解决了……感谢素不相识的好心同胞,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一首购票单曲,却奏出了三种肤色的国际交响曲……

来之前订好的旅馆一点儿也不难找。放下行李,放下疲惫,但没有放下忧虑。他好像一直处于担心之中,前行的路到底有多崎岖,前行的路怎么走过……安顿下来之前,忙碌掩盖了一切心思,他来不及感觉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来不及想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遇到的坎。而现在,周日冷清的街区,搁下行李的空手,都在把忧虑的压力拉回到心上来……

陌生的环境,充满的一丝丝的寂寞,不,是一阵阵的寂寞。他想起早先听到过的说法“寂寞死”,寂寞会害死人吗?过去从来没有相信过,现在一下子就觉得“寂寞死”是一种真实的状态。谁来安抚他,妈妈可以,但并没有用。他需要的安抚,但安抚不能来自相依为命的妈妈,因为妈妈同样需要安抚……那些街景原本可以是游览拍照用的,而现在却成为了寂寞的毒药……他只能自己安抚自己了,可是也不能一直自己安抚自己,让心灵脆弱的一面显现出来。在这些似曾相识的街区里存在几天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似曾相识的街道能不能接受他要在这里存活一年呢?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次没有“再熬几天就可以回去了”这样轻松的事情。这次可是要熬几天,再熬几天,再熬几天……直到很习惯了,很好习惯了,没有熬得感觉了,才可以回去啊。他想,大概去了学校遇到同学就可以好一些吧。毕竟“新同学”也熟悉的,老师也认得的(在学校招生考试的时候,“新同学”一起并肩经受过考验,有的老师应该在面试的时候遇到过)。能有点任务做总能不空虚。不过还要等一天呢,暂时无解……

也许这个时候睡觉最好,在梦中,一切忧虑和寂寞都可能化作彩虹,美丽一番……可是,现在,还有许多事情等待着呢。

跟爸爸报完平安,他马上决定先去找法国的笔友,问笔友的妈妈关于租房和办银行卡的事情。笔友的妈妈愿意帮忙问问,租房貌似很困难……其实在上海的时候,就听法国外教说里昂租房难。他和爸爸就在网上查了,特别发现Seloger和PAP网站专门有租房信息,就找了一些房源信息,打印下来,带来法国了。他想抽空可以联系一下中介……其实他知道学校有学生宿舍租给学生的,但三条理由使他不得不放弃:一是未成年人学生需要有担保人担保才能入住(如果他想入住学生宿舍的话,需要提早申请,那是签证都还没办好,在上海哪里去找里昂的担保人);二是暑假、寒假、圣诞节假等都不能住,必须卷铺盖离开(这个多麻烦,到时候还得临时找住的地方);三是家长不能一同入住(那同来的妈妈怎么办呢?外面另外找房子?那还不如一起住在外面)。

房子的事情不是说搞定就能搞定,还是先去一下学校吧。来法国的目的不就是来读书的,学校注册也很要紧哦……三个多月前来过的那所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依旧那样亲切,看见她在索恩河里倒影的样子,立刻就会想起得知被她录取当时的那种感觉。可是,也许是礼拜天的缘故吧,学校某值班员一问三不知。他急着知道怎么注册呢。他已经离开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不,是他的感觉脱离了上外附中。他急于要在另外一所向往的学校找到归属感……身处海外,再有浮萍的感觉就太失落了……没办法,明天来吧,本来就说好明天开学的。

回到宾馆。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断水。怎么会有这种事情,今天又没听说罢工之类的传闻。法国这种发达国家也会断水?先从外面买点水喝……是不是第一天都特别漫长啊……先不想存活一年的事情吧,现实不能让他想太远。七天吧,他现在的基本目标就是活过七天……所有的事情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一种自己无法把握的游离状态。从小到大,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没有安全感……几个月来,一直把留学当成美梦,现在突然醒来,又仿佛在不经意间即将坠入噩梦中……

晚上很困,是心累了吧……但半夜醒来又难以入眠……飘荡的心颠簸着…….

TOP

继续拜读。.

TOP

第二天。一大早出门,想好今天要买好电话卡,否则在里昂通信就会成为问题。可是,商店都还没有开门,先直接去学校吧。清新的空气淡化了他忧虑的情绪。到学校的时候发现来早了。其他同学都还没有到呢。那就先在传达室等吧。

虽然,晚上睡得不好,但现在竟然没有一点倦意。就在校园里,就在即将依托自己归属感的地方,他突然发现昨天的糟糕情绪,并不是来自于寂寞,也不完全是来自于忧虑,而是对于新的人生旅程的一点点小小兴奋的反应……伫立在学校的U型建筑中间的花园,对于即将面临的种种不确定问题,他好像有一种挺身而出的凛然勇气。有什么可怕的问题,来吧,一切不都像推开学校的门那样,必定需要用力推一把……

Sirah和Yuliya来了。她们都是在入学选拔考试时同甘共苦过的。重逢的时候自然百感交集。他在异乡能与她们一起说话当然挺开心,不过心情并没有放松,很多事没解决。她们两位一位25岁,来自俄罗斯,一位29岁,来自西班牙。在新的陌生环境,她们多少都有一些忐忑不安,于是他释然一些了,自己才16岁,与她们比起来自然更有理由手足无措了。

一杯咖啡,拉开了新生会议的序幕。其他的新生好像都懂什么Max,他们有些已经在其他音乐学院读过书的,而Yuliya又是电子音乐系的。他觉得自己好小好无知,好悲催。

开完会学校的注册办公室已经关门了。虽然还是没有完成注册,但他的心情与昨天完全不同了。他见到了新同学,见到了老师并与老师商量了课程安排,就好像已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了。大家一起去买公交月票和手机电话卡。先用起来再说,这样,他感到自己的活动空间一下打开了许多……

根据法国笔友妈妈的建议,他到法国兴业银行去咨询办理银行卡的事情。还好,可以预约第二天下午5点去办,但是办银行卡是要学生证的,所以明天还是先要到学校注册,拿到学生证……同时,租房是要银行卡的,否则你没法开支票交租房押金交房租……这不是一个连环套吗?嗨,一样一样办吧,总归可以办好的。

租房问题有了一点眉目,法国笔友妈妈联系了一套,月租金750欧元,在3区,离学校远了一点,还真贵。还是先把银行的事情办好吧。倒推上去,最先办的还是学生证……

回到宾馆,把电脑上网的事情搞定,他可以与爸爸联系了。爸爸不断提醒,租房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宾馆只订了7天,而且以后很多事情都需要地址。现在学校注册只能借用的法国笔友家的地址,银行办银行卡只能用宾馆的地址。一切都是临时的……可他不可能一下子就进行到租房阶段呢,前面说了,一环扣着一环,还是要先办学生证……就从这两天的情形看,怎么能在里昂存活一年?一切问题都从前不曾体验的新生事物,一点点小小的不如意,都会放大成无尽的忧虑。他用凉水洗了一把脸,回过神来想,问题不就是挑战,不就是刺激自己兴奋的源泉吗……不知道今晚能不能安心睡个好觉?.

TOP

终于等来了“后记”。 盼望关注ing, 请继续...

谢谢了。.

TOP

半夜还是醒。起来看国内正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不过很卡,没劲。看人家的故事,总觉得是假的。没有切身体会,实在找不到“惊心”的感觉。相比他自己来参加学校考试那会儿,无论是签证,还是考试现场,那才真正体会到“步步惊心”呢……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赶快起来吃早饭。这是第三天了。早饭是宾馆里的自助餐,可以吃得很饱,但有一种窒息感。那是对即将来临的一整个白天恐惧吗?毕竟在法国生活的开头,有太多的难事情需要解决。压力啊……心跳开始加速了。

出国之前准备的许多租房房源信息几乎都没用。要么没有家具,他不想考虑,因为添置家具本来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要么房源本身不成立,已经给人租掉了或起租时间要一个月之后等。而且在法国租房一般都需要担保人担保,他心里有点孤立无援的感觉,到哪里去找担保呀……还是实地到房产中介去打听吧。21Century要到12月才有房,另一家叫Solvino的倒是有房,听上去还不错,可以去看看。

他觉得爸爸提醒的对,房子问题是目前最难的问题,是最要花精力去搞定的事情。可是他本来已经存在“世事难料”的压力了,爸爸的提醒让他简直喘不过气来。而且爸爸远在万里之外的种种建议,并不切合实际:诸如问学校学生宿舍能否提供家长住房啊,私人学生公寓是否可以不要担保啊,银行是否可以担保(银行账户都还没办好呢),还有一大堆临时查到的不着边际的房源……他也不想让爸爸太担心,就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声:自己会解决的,放心吧。其实,他已经联系过许多房屋中介公司,可是要找到适合的房子真的不容易……

现在租房的事情算是有点眉目。明天可以看一套。法国笔友妈妈介绍的那套虽然贵些,万不得已也只好过去谈谈的。能解决房子问题心里就会好过很多,信心也鼓胀起来……

可是,他的感觉怪怪的。是到法国来读书的,还是来法国专门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的?读书读点啥还不知道……法国的音乐学院到底会让他学什么呢?未知。一切的未知环绕着他,相比起来对于未来学习的渴望最最让他感到充实,但也让他感到担忧。出国之前,老师和家长对他充满信心,16岁就能考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必定才华出众,必定能很好完成学业……可是,他接触到的新同学都二十几岁,什么都懂,像Max软件什么的,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最要命的就是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后来了解到,好多被这所音乐学院录取的学生都在其他低级别的音乐学院或者大学音乐系学过,所以,一些基础课程在这里就省略掉了。他这一跳也跳得够厉害的,直接跨过许多步骤。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才能跟上目前的学习程度?

学校的注册还算顺利。不过学生证办好以后还要办医学证明,有点麻烦。现在已经习惯面对各种各样麻烦的事情,只要能办成,麻烦一点也无所谓。麻烦就意味着顺利……

新学期校长都要讲话的,校长竟然说新学期的开始就是游戏开始了,很有幽默感,也很有煽动性……刺激得学生们热血沸腾……读书就是玩啊,多带劲……让他觉得兴奋的还有上课的内容。本来他以为离开上外附中,进到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院校里来,就再也接触不到音乐以外的文化课了。可是,音乐学院里的课怎么像数学课啊,真的……斐波那契数列、无穷的阶、映射、满射……老师还说到一本书《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有中文版,那是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兴奋啊,兴奋得有点过头了。在音乐学院里学数学,对于上外附中的理科生来说,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一件事情啊……本来,新环境生活上的挑战,已经调动起他的荷尔蒙水平,现在又火上浇油,他担心晚上如何才能睡得着啊……

虽然,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一切新的校园环境都给他兴奋感,但是,他身上最最活跃的思维细胞,还是要留给生活安顿上。好像说为了留学才来到法国,可先要在这座城市活下来,才能有其他的一切……老师有点拖堂,没想到外国老师也会拖堂。放学以后赶到银行,已经过了预约时间,妈妈在那里白等了……杯具。相比校园里的那些兴奋,生活安顿上的兴奋,完全是那种临战状态的兴奋。其实那不应该叫“兴奋”,更像是战场上杀红眼的“亢奋”。所有事情,都亟不可待地想解决掉……银行的事情让他很恼火,但必须咽下这口气。要在法国活下去可真不简单呢。他越加“亢奋”地想到要解决生活问题。租房,还是租房,他爸爸只要一有机会就在QQ上说租房的事……

他想起签证前给他出住房证明的何先生。按理说,只要付服务费,何先生应该可以帮忙解决租房问题。电话联系。何先生非常热情,立即赶到宾馆里来,还答应明天他陪他去看房子,中介推荐的房子……

来到法国这几天,他的脑子处于难以减速的运转状态,更不要说停顿休息了。白天脑子运转的惯性,一直持续到晚上,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无法安眠的感觉令他讨厌,这样的亢奋情绪要持续多久?即使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好啊…….

TOP

送花,密切关注ing.

TOP

所有迎面而来的,主题:“一夜长大”是再确切不过的主题,一个孩子在面对这些对成人而言都是纷繁的事情,这个“一夜长大”让人看了非常揪心。然而当走过了这一路艰辛,一个16岁孩子一定会在今后有所成就的。 确信!.

TOP

第四天。早上起来感觉还不错,总算是能够做上梦了,也就是说睡得好些了,起码那些梦就是断断续续睡着的片段……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白天振作精神,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那些在上海做的美梦变成现实……到晚上就可以继续做梦……

学校给办好学生证了。简直就是里程碑,大学的学生证哎,上面竟然还有法国的国徽……他像突然醒过来一样,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世界名牌大学的正式学生了……其实,学生证并不只有象征意义,学生证还有现实意义。当天,他就去公交售票处,出示了学生证,把一般公交月卡变成学生公交月卡,退了10.7欧元……很有成就感噢。昨天约的银行开账户也需要学生证。银行有专门针对学生服务的学生套餐……还好今天银行的预约他没有迟到。办银行账户的时候,有很多专业名词听不懂,在课堂上学法语与在日常生活中用法语真是两回事。还好绕来绕去,最后银行还是给办了。因为是未成年人,所有的签字都要妈妈签,郁闷。还好妈妈陪着,总算是办成一件事情。不过,要拿到类似信用卡和储蓄卡那样的卡,还要等待……去移动通讯运营商orange问套餐的事情,他想自己现在用的手机通讯实惠一点,可是,被告知一要银行卡,二要成年人。未成年人好像不是人,麻烦!他心里抱怨,就因为年龄小,总要比年龄大的多事,这样的“照顾”够“照顾”的……

终于可以轮到最最重要的事情了——看房子。房产中介介绍的这套房子在9区,离学校很近的。说不定还可以节约坐公交的开支……来里昂之前一直有个印象,法国人经常要罢工,一罢工就没有公共交通,住得离学校近总没错。实际上没那么夸张,他们也没有说到动不动就罢工的地步。再说即使罢工,他们也会考虑到公众利益,尽量不妨碍学生上课,而且里昂的地铁D线是无人驾驶的,不受罢工的影响……按之前说好的,何先生来陪他去看房。9区比较接近里昂老城,房子大多数是比较旧的。看的那套房子也是在一幢旧的楼里,但刚刚经过装修,有一股新装修的味道,家具很少。他和妈妈都觉得这套房子不好。

他在上海等法国领事馆签证的时候,何先生曾经介绍过一套房,但那套房需要签约时间与开学时间不合拍,就放弃了。现在是不是可以托他帮忙找房子呢?问了一下,找房子的服务费是8000元。有点贵哎,但自己找确实比较麻烦。要托他的话必须尽快,他找房子也要时间的呀。何先生还带了一句,如果来不及,就先在远一点的地方短租住一段时间……天哪。

他又陷入到低落情绪中了。一直听说法国留学租房难,听说的“难”,与实际感受的“难”显然大不一样。旅馆还可以住三天。“三天里面一定要租到房子。”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环绕着,一直在四周墙壁都在反弹回响着,一直增强着空气的压力令他几乎窒息……能够在三天里解决压在他心头最大的石头,也就是达成先前他想好的目标——在这里活过七天。不是说这七天里会有威胁生命的事情,而是说他规定自己在七天里的使命。那就是把自己安顿下来,可以把所有的思虑投入到学习中,没有什么生活上的琐事需要担忧……

他在QQ上征求爸爸的意见,想付钱请何先生帮忙算了。爸爸当然同意,只要能解决问题,花点钱就花呗,总不能让妻儿露宿街头……

就在拎起电话要打给何先生之前的一刹那,他犹豫了。他有点不甘心。他想要自己再尝试一下,努力一下。他到“战斗在法国”网站上找房源。发现有一套3区的房子还不错,在法国当地人居住区,还有照片,月租金490欧元……打电话,现在住在那儿的是中国人,约好明天晚上8点去看。原来的思路要找离学校近的,现在看来要改变一下了。只要交通方便,能租到就不错了。看来笔友妈妈介绍的月租金750欧元的和这一套,明天都要去看看……而今天自己在网上找到的房子感觉还不错,接电话的中国人也很和气。他心里想,看来就赌这一套了,明天必须要见分晓,要不实在是心力交瘁…….

TOP

真是了不得,心和LZ一起起伏。.

TOP

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对学弟学妹们很有帮助的。期待继续。.

TOP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坚强和有韧性的父母。佩服LZ!.

TOP

第五天。早上起来他觉得清闲,清闲得有点难受。昨天晚上忙事的时候很亢奋,现在不忙吧就觉得很空虚,如何是好?住在宾馆里,就不像是来留学的。他妈妈尽可能按照家的样子,做饭做菜,让他感觉稍微好一点。这还要得益于上海带过来的电饭锅,还有少量的米。当时妈妈坚持要带,爸爸还在旁边偷笑呢。其实这里的中国超市也有米卖,但他们还来不及了解这个城市商店的详情,暂时只在家乐福买点食品。尽管已经住了好几天,对这座城市慢慢熟悉起来,可是,对于里昂的街区、建筑、行人、学校,他难以摆脱旅行者的眼光,依旧像局外人,何时才能真正融入呢?也许一切就等有自己的家,房子、房子、房子,租房这件事就是顶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外附中的同学们学农该结束了吧。出国的时候学校告诉他不能保留学籍,他只能退学了,谁叫他少读两年高中呢。一切与上外附中的联系被无情斩断……可是与同班同学五年同窗情谊却是无法斩断的呀……

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里,作曲系就有6间工作室可以用,有钢琴,有大屏幕的苹果电脑,专业的声音设备,等等,一共也就十来个学生,教学条件可以说非常之好。可是,他还是不太明白,这所世界顶级的音乐学院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学那么多计算机相关课,虽然他是上外附中的理科生,很喜欢这样的课,但与他见识的上海音乐学院完全两回事。原本以为进到音乐学院以后,就将与一切理科的事情彻底拜拜了,肯定是乐谱满天飞,各种乐器的声音塞满耳朵。现在倒好,又是计算机,又是数列啊,组合啊……过去,中学没在上音附中读,但上音附中里面有不少朋友,经常去走走,上海音乐学院也经常去听音乐会,没了解到有这样的课程。那些去英国、德国、美国读音乐的师兄师姐们,也没说这么上课的。看来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就是有自己的特点,与他设想中样子完全不同,简直不像学校,而像一个研究所,非常新鲜……新鲜归新鲜,选课还是要选的,好像学校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除了集体上的课,还有专门的“约课”制度,就是学生可以请老师为自己单独授课。真是牛啊……我们印象中有“翘课”这种词,而人家“约课”好像完全是“翘课”的反义词……一所学校流行“翘课”还是“约课”,是不是就说明这所学校怎么样的氛围。想想吧……

中午的时候,同学去学校餐厅吃饭了。学校餐厅就在校园大楼里,很不错,3.35欧元一餐,包括一大菜两辅菜,面包无限量,还有甜点。他没有跟去,呆呆地坐在教室里,想着心事:他的同学可以住到学校提供的宿舍,不用为租房的事情操心,多好啊,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才叫留学呢。他真想一直就待在学校里,远离那些租房啊银行卡啊体检啊之类的生活琐事……

下午要上的课临时调整,学校刚开学,课程安排还没有完全到位。回家吧……逃避是毫无意义的,妈妈还在宾馆里等着呢……再说,想好今天要赌一下的,那就必须昂首挺胸上场,让那些透着希望之光的预感放大……放大……放大……成败在此一举啊……

先去看笔友妈妈推荐的那套贵的房子。不好。与想象的一样,就算没那么贵也不满意呀。没什么家具,简直不像一个家。

反正赌的是下一套。他和妈妈都不说话,在公园里看着孩子们在玩耍……他们心里都期盼,一个小时以后看的那套房子,周围的环境已经看过是不错的。最好那就是今后能够让他们栖身之地,最好就是有着家一般温馨感觉的空间……愿力有时候就是那样厉害,后来看的那套房子原本就是一个家,一对上海来的学生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老乡见老乡……太感动了,因为见到的是一对,那种温情就越发多起来……不说了,缘分使然,一切希望的就在那套房子里出现……总之,就是它了。想象以后住在那里,他都会甜蜜地笑起来……

这对上海来的学生其实刚毕业,都获得了“硕士”学位,即将去巴黎工作,正好要把房子空出来。他们看见一小孩带着妈妈来租房的样子,觉得特别酷,又是老乡,简直就是邻居家小弟弟,喜欢得不得了……想当年自己刚来法国留学的时候,还要比这孩子大呢,好像还没有他那样带着一种酷酷的“自信”,太可爱了……

找房子的事情,总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回到宾馆,心情大好。他还看到中学同学的留言,他们学农快要结束了。那种集体生活再也没有办法参与了……从一个感情特别深的团体里面被迫分离出来的遗憾,深深的遗憾……

不过,那晚睡得很好,是这次到法国来之后睡得最安稳的一觉。毕竟不用担心在旅馆住过7天之后,下一张床在哪里了…….

TOP

冥冥之中, 真有天无绝人之路。 我听到过各种在艰难的起步阶段留学生的租房,寻房的故事,每一次惊险,最后会遇到好人因而“柳暗花明”。我想这样的善机只会留给心善的主人公。
继续跟随我们LZ的孩子“一夜长大”....

TOP


等看房子的时候,在公园里看着孩子们在玩耍.

TOP


房子位于法国人居住区,有家的感觉.

TOP


学校简直像研究所,工作室条件真是好.

TOP

回复 183楼target 的帖子

羡慕,有一个值得自豪的孩子。.

TOP

怪不得大家都对自己出去闯世界的毕业生高看一眼,经过实践锻炼的不只是耐心、信心和勇气,经过生活历练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TOP

感人
感动
感谢LZ的分享.

TOP

第六天。还没有正式开始上课,今天不用去学校。早上起来的时候,中学的同学都在线,正好心情好,聊天也格外畅快。然后,他与妈妈一起去里昂市中心叫Bellecour的地方走走……因为在国内刚刚读完高一,没有高中毕业文凭,他很想补一下这段学历。于是,他希望在法国自学高中课程,然后参加一下法国的高考BAC。在书店看见关于法国高考BAC的书,天哪,好难,天书一样,完全不懂。太受打击了。本来想想美国高考SAT还可以吧,英国的A-Level也还可以应付,法国高考BAC应该不会太难。可是,现实太无情,应该懂的几乎都不懂。连他比较擅长的数理化也感到吃力,更不要说法语和历史地理了。他们高二课本里竟然有微分,啧啧……

心情极差。是不是还回中国参加高考?有关学业方面的事情,他一般不跟妈妈说,而是跟爸爸说,也许已经习惯了平时爸爸严格的风格。在网上与爸爸聊关于高考的问题,好像回国参加高考这条路是确定不现实的,连会考都没地方给报名,怎么报名高考呢?不过,爸爸的话还是给他一些安慰。爸爸的意思还是安心参加法国高考,既然人已经在法国了,就安天命吧。说是法国高考BAC很难,你不是还没学嘛。不学过怎么知道那个“难”难成什么样。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反正大学已经录取了,已经在读了……权当提高一下文化素养呗。他当时灵机一动,那就考考SAT怎么样,应该也不错吧。后来发现这个也有问题,SAT又不是美国统一高考,又不是可以认证的学历……

其实,对于要不要参加高考,他爸爸是处于矛盾之中的。补一补高中最后两年的课程,对于孩子提高文化修养是有好处的,但也有可能是画蛇添足。如果孩子这个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院的课程中,专心于音乐事业,何尝不是一个好选择呢?所以他爸爸再三说不要影响大学的学习…….

TOP

第七天。里昂的空气呼吸起来顺畅了许多,再也没有刚来时的那种压抑。今天他要完成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就是与那对上海学生签短租合同,并且联系法国房东,约定签正式租房合同的时间。这样,明天搬出宾馆的时候,有一个安乐的窝等在那儿了,巧的是正好明天他们离开里昂,搬去巴黎……

与上海学生相谈甚欢,妈妈提议请他们吃饭。在一家亚洲餐馆,这对上海学生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家小弟,讲着多年前刚来里昂时的情景,以及后来碰到的各种事情。最重要的,他们还传授了一些在法国为人处事之道……老乡说着说着就像一家人一样了。这是比租到房子更大的收获。异国他乡,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有亲人一样的感觉,真是太开心了,太奇迹了……

不过,顺利的时候也还是有烦恼伴随着。法国房东死活要担保才能签正式的租房合同。那可是要命呀,到哪儿去找这样的担保,要知道担保这种事情对法国人来说是很严肃的事情,要为租房人承担法律责任,要公开收入情况,要确保租金,等等。这对上海学生说,法国房东很友善很和气,但担保这件事情上就是不肯让步,当初他们租的时候也是找到一位朋友帮忙担保的,这位朋友现在已经不在里昂了。看样子只能他自己找担保了,又生出来一项艰巨的任务。好事多磨啊。其实吧,一般房东都需要担保,他们最讲究这类法律规则方面的事情吧。有了担保也就有了信誉保证,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时,他才了解到,如果请何先生解决租房的事情,也要另外解决担保的问题。嗨,租个房子还那么多麻烦事…….

TOP

感动,巳泪眼模糊。.

TOP

真不容易.

TOP

静候,第。。。天.

TOP

感动,真实的感受!.

TOP

家长和孩子都不容易啊.

TOP

七天之后。终于在里昂度过了开始的七天。这让他有一点成就感,虽然还有许多事情没有落实,但总算没有沦落到流浪街头……搬出旅馆的时候遇到一些小麻烦,旅馆前台说房费没付过。他马上打电话给上海的爸爸。爸爸与订房网站核实说房费是付过的。虚惊一场。挥挥手直接走人,好像很有魄力的样子……

搬进租的房子,才好像真正的留学生涯开始了。到超市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之类的,这个家就要经营起来了……上外附中高两届同学来里昂留学的也不少,现在都取得联系,其中一位正好这个时候来电话了。他们是住学生宿舍的,好像还有点羡慕他有自己的家,放假的时候还能来蹭住蹭吃……

他在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门口有一个新发现,门口上方向两个方向对插着两面旗帜,一面是法国国旗,另一面是欧盟的旗帜。这是否说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法国和欧盟都是被认可的。管他呢?应该全世界认可才对啊。他现在只想能把自己在学校安心下来,好好上课就上上大吉了。他现在对于课程开始适应了。还好上海音乐学院给他私人授课的作曲教授给他打基础很扎实,虽然别人已经在其他音乐学院或大学学过很多基础的东西,他却并没有觉得落伍,基本上跟得上教学进度。他外语选修选了英语,本来就是自己的二外,选英语顺理成章。意外的是英语课用的教材竟然是北外的……那个录音磁带开头熟悉的声音“北京外国语学院”老是在耳边回响,形成幻听了……MAX软件虽然没接触过,但很有兴趣先自学。在国内的最后一场考试就是高一会考——信息。成绩得A不在话下,有关信息技术的那些玩意他都感兴趣。选修配器课遇到一些麻烦,说选满了。这怎么可以,配器是他重点要学的,学作曲怎么可以不上配器课。因为他在上海没有进过上音附中,于是就没有乐队陪着上配器课,所以他特别看重配器课。经过交涉,问题还是解决了,后来在配器课上,他如鱼得水。大概是国内教他的教授给他的和声基础比较好……学校食堂吃的很不错,就是牛肉都带着血,吓人,还是吃鸡肉吧……

从学习状态转移到生活状态,虽然同样都是一个人在战斗,相对来说要艰难很很多。那种孤独感油然而生。办银行卡的手续麻烦得要命,一趟又一趟地跑。从国内带来一些欧元现金,存进银行的时候,要问钱来源,还好妈妈在国内银行开了携带证,总算给存。办银行卡还非要租房合同,租房担保还没找到呢,哪来合同?未成年人没有在开户文件上的签字权,都要妈妈签。未成年人还不能开学生优惠套餐的账户,即使你有学生证也不行……真是,之前学校就有规定未成年人住学校宿舍有各种限制,办电话卡的时候也有麻烦。等租到房子,还因为未成年人没法办居住证,也就不能申请房屋补贴。未成年人啊,本来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现在却得到更多刁难,要花更多的钱。郁闷啊……他现在这个样子,为了一件件生活的难题东奔西跑,像不像未成年人……不像,他在做着成年人都不一定要做的事情,接受比成年人更多的挑战,简直比成年人更成年人了……

保险号的事情也要办。约了医生,体检一下没问题,拿到证明。保险手续却很烦,还好只要只烦不难,就是大吉了。他感叹道:哎,为什么每做一件事情,就会多生出三件事情……太不公平了。

先应该解决根源的问题,租房的担保人。他开始联系所有在里昂认识的人,交流访问时那所中学里的中国老师,办签证时联系的办租房证明的人,法国笔友的,等等……得到的回音都是令他失望的,各种各样原因吧。在没有解决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对于这些“熟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意见,因为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得到援手。不过,后来也都释怀了,体谅他们的苦衷……各家都有难念的经。有的根本没有担保资格,有的不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有的已经为人担保过了,有的有说不清楚的原因等等……他们能够跟你交上朋友,已经在某些方面帮到你了,不能对各种的缘分有过多的索取。这些朋友虽然没能在担保这件事情上帮忙,但后来依旧是很好的朋友,出门在外,朋友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帮忙了……那么学校可以吗,他去问了,学校不管的。还有华人社团,他找来电话打吧没人接,他去联络处拜访吧没人接待,留下字条吧也没有回音……爸爸也在上海动用各种关系想办法找能够担保的人。可是要在美国找个人,或在巴黎找个人都还可以,但要在里昂找个这样的人,实在不易……上外附中不是有很多校友吗,联系联系问问吧。可他们碰不到他这样的问题,他们来的时候已经超过18岁,他们都可以住学校的宿舍呀。他们没有那些未成年人要解决的问题。想想又郁闷了……

绝望。他有逃避的念头,可是无处可逃。他想要面对困难的勇气,却不知道勇气来自哪里。人生地不熟,怎么样才能绝处逢生?这套房子实在是好啊,住进去就会有家一样的感觉啊。一定要租到啊,一定要租到…….

TOP

对孩子来说真的好残酷。.

TOP

回复 195楼LUCK 的帖子

记得我曾经说过,在搬迁临时校址的时候,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吗?其实那是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出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手足无措了。。。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一门心思读书,其他生活问题统统帮他包掉,那样好吗?

[ 本帖最后由 target 于 2012-4-8 20:3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旁观者 于 2012-4-7 10:15 发表 \"\"
家长和孩子都不容易啊
出国之后,主要靠孩子自己闯荡了。把他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就逼迫他想怎么活下去。。。.

TOP

上课的时候依旧想着租房担保的事情。那教授是否可以呢?虽然他法语不错,可听到一大堆人名的时候还是吃力,有些根本就不认识,有些认识的还要跟原来印象中的中文译名对起来……好不容易下课了,他暗下决心说赌了……其实不是赌,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赌注。他充其量就是厚厚脸皮而已。他鼓起勇气,要求教授做他的租房担保人。

递上话儿的时候,他的心颤抖着,他的眼睛像超高分辨率的扫描仪,不放过教授脸部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化。他期待看见蕴含“同意”两字的表情出现……他们学校的教授吧,有特别的地方,他们系这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总共才招了4个人,上课时学生才4个人,小课一对一的,这样教授当然认识你啦。要在一般的学校,学生都坐在阶梯教室上课,教授根本不会认识你。再说,当初入学考试的时候,这位教授还是5位评委之一,对他这位低龄学生肯定印象非常深刻……

教授非常和蔼。有戏了。教授没有直接说可以不可以,但详细询问具体情况。他的准备工作很充分,父母的收入证明、来法国前冻结的存款证明、欧元携带证等足以说明他付得起房租,不会在经济上给教授造成负担。最后,教授说应该可以给他担保,回家商量一下。

没有回绝就有希望。亲爱的教授,敬爱的教授,真的是他的福星啊。担保要负法律责任,回家商量是情理之中的啊。

晚上,夜不能寐。他的心牵在教授那儿。能做点什么吗?能使点什么劲?才能让教授果断做出愿意担保的决定?对了,写邮件。用法语口头表达,能做到意思明确已经不错了,情真意切还是要“深思熟虑”地斟字酌句,书面表达。于是他立马着手写文章,“声泪俱下”地打动教授。一封满载希望的信从网络飞向了教授。该做的都做了,安心等待结果吧,相信善良的教授会伸出救命的手……

第二天没有教授的课。他心里面很是着急,到办公室兜一圈也没见到教授。他默默念道:不能催,不能催,越是关键的时刻越是要淡定。再等等,再等等,一切都会好的……他相信愿力强大无比,心愿的力量一定将起作用……

又过了一天,他终于见到教授了。教授说:“把房东的电话给我。”意思就是教授会直接与房东联系,商定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帮助他把这套房子租下来。OK。可以跟房东签合同了。他表面看上去很平静,内心却狂喜。他简直就想狠狠地拥抱一下教授。几天之后,房东把租房合同给他,让教授写担保的时候,他又一次从内心深处感恩教授。那个担保要填写好几页,光写这些就够烦的。教授那真叫“不厌其烦”……此刻,他深深地理解了那些拒绝为他做担保的人,真诚地……

租房的事情搞定,其他一切都慢慢迎刃而解。经过各种不能说艰难,但很繁琐的步骤之后:银行卡办好,支票簿拿在手上;私人医生也换到比较近的地方;电话宽带更名,电费帐单更名;妈妈签证的移民局落地(两处办公地资讯加办理来来回回去了六次哦);等等……一切逐渐步入正规,现在坐在教室,才像一位真正的学生,尽管要跟上法国大学的学习节奏并不容易……一位去欧洲的留学生,经历过租房这样的事情,才算经受过考验。相信以后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依然会时不时地冒出来,考验留学生的神经。可是,索恩河缓慢而坚定地流淌着,无法阻挡……

当开支票给房东付房租的时候,他想给自己一枚勋章。他的内心自豪地宣称:我长大了。

租好房子是一个成长的里程碑。但成长的发端远不止这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一个月之后,他在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学习生活也慢慢适应了。可以这样说,他开始喜欢在这里上课了……反过来讲,几乎所有老师都慢慢喜欢这位学生了…….

TOP

献花,必须滴!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