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诵经、念佛、拜忏的意义

诵经、念佛、拜忏的意义

每年的农历七月可说是佛门中最忙碌的时候。各大小的寺院都忙着办理水陆法会、放蒙山、施焰口,或是拜三昧水忏、大悲忏、梁皇宝忏等等。这种习俗已经蔚为成风,变成佛教徒心目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观念。

  常常有一些人认为只要烧香、拜佛,多捐一些香油钱或者多诵些经、念念佛,或拜拜忏,就能消除业障、保家平安,凡事便能趋吉避凶、遇难呈祥,得蒙诸佛菩萨的保佑与庇护。

  佛法明明是在教人破迷开悟,了解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让世人明白一切法“缘生幻有”,一切相都是“因果报应”的现象:可是到如今佛教徒只晓得求神、拜佛,或者以为诵经、念佛,捐点香油钱就是虔诚的信徒,就有功德,即可蒙佛菩萨的庇佑,完全忽略了佛陀的法教:所谓福祸无门,唯人自召,一切都是因果报应,自作自受的真谛。   

  世人常说:受佛力加持,蒙佛菩萨的加被。问题是如何能得佛菩萨的保佑与加被呢?若不明白道理,只晓得念佛,诵经或拜忏,不能依如来的法教确实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一切动用作息当中,于一切境缘现前时,无论是顺逆、善恶,都能明因识果,了解一切法缘生,无非是梦幻泡影。

  若真能彻底了解眼前的境缘就是因果报应的现象,是我们过去生中的业力及现行的缘所感应而来的果报,既然是因果报应的现象,就要不取不舍、不将不迎。我们若能于一切境缘无论顺逆、善恶都能处之泰然,怡然自得,不为境界所动而牵着跑,心能安住在正定之中而如如不动,不随物转,不受境迁,那就真正得诸佛如来的加持!

  诵经、念佛,乃至拜一切的忏仪之所以有功德,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明理,明理之后才知道如何去修才能如理如法,才不至于盲修瞎练,误入歧途。  

  佛法的修证就是教我们如何断恶修善而已,断恶修善就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所以任何形式的忏仪都在教我们检讨、改过,而不只是念念忏悔文,在佛菩萨面前烧烧香、磕磕头,供养供养或者流几滴眼泪就能消除业障,修积功德的。

  所谓“忏悔”者,忏是忏前愆,对于过去所作的错事感到惭愧、羞耻;而悔,是发誓后不再造。同时,也藉着法会的仪式,大众在佛菩萨面前虔诚地忏悔、礼拜、诵经、念佛,以求佛菩萨慈悲的宽恕、护佑与加持,因而得以影响旁观者共同生起觉悟的心,也能加入忏悔、改过的行列。

  所以佛法教人有事、有理。我们学人必须彻底明白佛法修证的道理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否则学佛只晓得烧香、拜佛、诵经或念佛而不明其理,还自以为很有功德,能得佛力的护佑,那就着了功德相,落入了迷信,毫无是处。

转帖自:http://www.mybuddhist.net/cms/putiwenku/ketiwenzhang/chijiehui/2440.htm.

TOP

若能于一切境缘无论顺逆、善恶都能处之泰然,怡然自得,不为境界所动而牵着跑,心能安住在正定之中而如如不动,不随物转,不受境迁,那就真正得诸佛如来的加持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