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音乐] 钢琴技术练习

钢琴技术练习

转:

这几天,为儿子的指尖力量发愁,过去一直没有重视,哈农练习时,指尖勾住一事,也一直没有强调,发现浪费了三年时间,待要弹曲子,发现弹不好……

钢琴技术练习的几点心得

为了孩子们能联系一手好琴,我将有几点练习心得体会必须强调一下:
      1、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作功。即在练习车尔尼的每一首练习曲。最好的办法是集中技术课题,提高训练质量,减少无为的重复数量。宁可少、但要好。同时应该保证一定的时间不断地熟悉新的练习曲。

      2、重点练习曲要盯住不放,反复的练,甚至练上很长的时间。比如,面对299的第36首(综合),740的第三首(五指),第34首(双音),第49首(八度)。。。。等作品,应该根据自己的弱点“保留”几首练习曲,不随便扔掉。最好各种类型、左手右手都有一、两首保留着,时时练习。

      3、第一流作品中的技术性片断能代替车尔尼练习曲中的同类技术。例如,五指型的练习或音阶琶音一类的练习,可以从莫杂特,贝多芬奏鸣曲中抽出相应的片断,反复练习。有时只抽技术艰难的部分出来练先不练全曲。这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4、多练巴赫。无论《帕蒂塔》、《托卡塔》、《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平均律曲集》中许多序曲和某些赋格,都是第一流的手指技术练习,但它们更是复调技术珍品。这对与孩子培养双手旋律很重要。宁可多花时间多练些巴赫,不要把车尔尼当做唯一的教材。

     5、集中的手指练习必须天天练习。从初级的哈农、到中级的什密特手指练习,到高级的毕许纳、科尔托的手指练习,还有“霍洛维茨”练习,“拉哈马尼诺夫练习”等等,集中的手指练习可以事半功倍。但它太机械,总是一个样式的在摸进,与实际在乐曲中的技术片断相差太远,也不一从中取得应变的经验。所以手指练习固然重要,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练习曲。

因此,最好再进行技术训练时将三方面--------纯手指练习、练习曲、名曲中的困难片断------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练习,就一定能获得更佳的效果。总之,不要把技术练习孤立起来。永远要把技术作为音乐表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 本帖最后由 zhujinhua 于 2009-8-1 09:44 编辑 ].

TOP

我與鋼琴

于翔

  打小自己似乎就與音樂特別有緣,聽媽媽說:當襁褓中的我啼哭時,只要一放音樂,我立刻就不哭不鬧了,稍大一點甚至會跟著音樂搖頭晃腦。媽媽發現了我在音樂方面的潛質,在我四歲時就給我買了一架小電子琴。進入幼兒園后又為我報名參加了園內舉辦的電子琴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不久我的演奏能力就在一起學琴的小朋友中嶄露頭角,受到了園內老師們的關注。一年后媽媽就被告知;“這個孩子繼續學習電子琴是浪費時間了,還是讓她改學鋼琴吧。”

  但是,當時四、五千元的鋼琴對于一個工薪家庭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加之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媽媽耽心今后的功課多了,我是否還能堅持學下去?所以並沒有馬上就給我買鋼琴。直到小學二年級時,媽媽見我讀書並不吃力,還有許多空余的時間,就在得到了我的許諾:“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一定會堅持學下去!”之后,為我買了一架珠江○○七鋼琴。

  從此我就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天放學回到家,做完了功課便坐在心愛的鋼琴前叮叮咚咚地彈上一陣。隨著新鮮感的逝去,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曾讓我厭煩。老師和家長的嚴厲督促也曾使我后悔自己當初對媽媽許下的諾言。學鋼琴的過程往往都會伴隨著淚水與枯燥,這一點,基本上是國內所有從孩提時代學鋼琴的孩子們公認的。因為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七、八歲的孩子又正當貪玩之時,每每見著鄰居家的孩子們在樓下歡笑嘻戲,自己卻因為還沒完成老師布置的鋼琴作業而不得出門去玩時,也曾懊惱地抽打過我的鋼琴……現在想起當年自己為了偷懶不練琴而耍的小聰明,也覺得十分好笑:因為我每天的練琴時間就是乘著放學大人燒飯的時候,我練一個小時,然后吃完飯就要做功課了,于是曾經我就乘著爸媽在廚房燒飯時,借著吃飯廳與客廳中間的那道門抵擋油煙之便,將鋼琴曲的磁帶放得很大聲,然后人就偷溜下樓去玩,哪怕就十幾分鐘也過癮,再跑上來,竟然還沒有被發現!?著實佩服自己當年的“聰明才智”!

  當然,以上所說的那也只是偶爾才能成功的偷懶案例,大多時候我還是認真忠實地練那些基本練習。不知不覺,我柔軟的手指穩穩的立在了琴鍵上,音質也厚實了許多。隨著那穩健的音符飛出,我的指尖也磨出了茧子。看著那紅彤彤的指尖,我不禁掉下眼淚,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琴童的“苦”。


(看来要弹好琴,这关非过不可呀!)
  當然,有苦也有甜,枯燥的基本功練習很快就因為加進了一些簡單的曲子而變得有趣起來。在老師的悉心指教和家長的隨時督促下,我的鋼琴彈奏能力進步很快,漸漸學會了用心去體會作品的含義,通過控制指尖的力量來表達樂曲的意境。當年就在福建省四地市少兒鋼琴比賽中以參賽曲目《蘭花花》的演奏,引起了省內鋼琴界名師們的注意,並愿意收我為學生,同時省里每年舉辦的由名師執教的“暑期鋼琴夏令營”也為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基本功水平和演奏能力都越來越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那些鋼琴曲都成為了我的鐘愛。它們使我認識到音樂是沒有國界的,是一種全人類通用的語言

,用它那特有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一個個美動人的故事。

  可以說,鋼琴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份,並萌發將來要當一個好的鋼琴老師的想法。所以在高中畢業面臨著高考專業的選擇時,自己不顧媽媽的反對,毫不猶豫地在報考志愿中填報了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音樂系,並以文化

、專業雙優異的成績被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錄取。在大學的四年中,主修了鋼琴專業。

  如果說以往彈鋼琴只是自己的一種業余愛好,那么這時的我已把與鋼琴相伴作為了自己今后的職業方向。所以在大學的四年里,自己絲毫不敢懈怠,除了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老師們布置的各科作業外,有空就進琴房練琴。大學二年級時就被老師發現伴奏能力強而被選為小提琴專業畢業生專場演出的鋼琴伴奏;大三時又被系里推荐到“廈大老教師合唱團”任鋼琴伴奏;大學四年級臨近畢業時,又擔任了“廈門市合唱團”的鋼琴伴奏。在校期間還參加了“全國聲樂、器樂、舞蹈大賽”福建賽區的鋼琴比賽,並獲得了“成人組”一等獎。這一系列的演奏實踐都為自己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功底甚至連畢業后的工作也是因為在校期間積累了許多專業伴奏、演出的機會,才被學院推荐到了廈門大學泰國校友會工作。雖說到了“留中總會”的工作,並沒有用到太多的專業知識,但是我還是盡可能地利用業余的時間帶一些鋼琴學生,不至于浪費我學了那么多年的專業知識。

  我愛鋼琴,因為它教會我應該怎樣做人,在學琴的過程中,它賦予了我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堅忍不拔的學習精神,使我在磕磕絆絆中成長起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會矢志不移地愛著我的鋼琴。

作者: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鋼琴老師。.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