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科学] 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英特尔科学工程竞赛、丘成桐数学奖回顾与报导

第23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新加坡   
序号         省份         姓名         学校            学科
1         四川         张益豪         绵阳中学         生物
2         湖南         何帅欣         长郡中学         生物
3         浙江         李安然         温州中学         生物
4         河北         董  傲         衡水中学         生物.

TOP

第2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意大利米兰   
序号      省份           姓名              学校                        学科
1            浙江         李  超           杭州学军中学            信息
2           湖南         艾雨青          雅礼中学                   信息
3           湖南         钟沛林          雅礼中学                   信息
4           江苏         顾昱洲          南京师大附中            信息.

TOP

2012Intel ISEF

 全球规模最大的高中生科学竞赛2012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获奖名单揭晓,该赛事旨在表彰全球最有前途的学生创新者和科学家。共32名中国学生凭借18个创新项目,获得个人和团体共计22个奖项。其中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段沛妍凭借“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获得医药与健康类别一等奖,同时获得美国生理学会二等奖,来自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的徐毅华凭借“植物浸提液趋避蜜蜂防止农药对其毒害的研究”获得动物学类别一等奖。.

TOP

中国学生获奖情况如下:

- 段沛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生物化学类别一等奖,美国生理学会二等奖
- 徐毅华,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植物浸提液趋避蜜蜂防止农药对其毒害的研究,动物学类别一等奖
- 巩炳辰,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基于“手机KEY”的文件保密柜,计算机科学类别二等奖,安捷伦科技奖
- 彭菁菁(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田园(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冯卓立(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用于泥石流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研制,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二等奖,美国地质学会三等奖
- 雷振东,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种高选择性甲烷检测新方法——基于纳米分子分拣技术,环境科学类别二等奖
- 余晟兴,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基于新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芋螺毒素检测试剂盒,生物化学类别三等奖,国际创新科技协会(IAIST)二等奖
- Xin, Kevin Z,上海美国学校 - 浦西学园,通过胰脱氧核糖核酸酶与抗菌剂结合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法,微生物学类别二等奖
- 卫晋穅、雷逸文、袁健康,香港英皇书院,聚苯胺制毒气探测器,化学类别二等奖
- 潘骏生、崔雍建、黄耀德,香港中华基金中学,可卷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电池,能源与交通类别二等奖
- 许令玮,湖南长郡中学,中国洞庭湖湿地血吸虫病传播源的以蜣控疫生态治理研究,医药与健康类别三等奖
- 高杭、罗可仁、张露予,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水稻芽期耐低氧资源筛选及基因表达分析,植物学类别三等奖
- Chow, Kevin Kaiyi; Christenson, Nathanael Graham; Schuster, Luke Alexander,成都国际学校,基于网络摄像头的指尖检测,计算机科学类别三等奖
- 黄萃榆,香港圣保禄学校,以纤维素废弃物处理水污染和漏油事故,环境管理类别三等奖
- 余修铭,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新型防翻折仿生伞,材料与生物工程类别四等奖
- 董美麟,北京市第八中学,可变轮辐水陆两栖移动式机器人,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四等奖
- 曹家骏、吴依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李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环形电磁驱动技术研究和模型设计,物理与天文学类别四等奖
- Guo, Courtney Kate,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俄罗斯方块是否让人更聪明?——纵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行为与社会科学类别四等奖
- 李宜馨、原奕琛(郑州外国语学校)、马浩智(郑州第七中学),一种印刷电路板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国际创新科技协会(IAIST)一等奖.

TOP

2012年ISEF 3个顶尖大奖“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的研究课题

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克朗斯维尔市的Jack Andraka因为其新的胰腺癌诊断方式而荣获今年的顶级大奖。在糖尿病试纸的基础上,Jack创造一个简单的测探传感器,通过测试血液或尿的方式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早期胰腺癌。该方法的精确度超过了90%。与目前的测试方法相比,这个正在申请专利的传感器的速度高28倍,价格低28倍,而且敏感度超过100倍。Jack荣获75,000美元的戈登 摩尔大奖,该奖项以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登 摩尔先生命名。
两名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是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皮克灵的Nicholas Schiefer以及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利斯堡的Ari Dyckovsky,他们分别获得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50,000美元奖金。Nicholas的研究旨在提高搜索引擎的能力,从而反过来加强信息访问。Ari研究的量子隐形传送使得对数据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机构可以在发送加密信息时避免被拦截的风险。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16:18 编辑 ].

TOP

2010年英特尔人才探索奖ISTS头3名的研究课题

2010年获得头名的是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Erika DeBenedictis,他获得了总额达65091英镑的奖金。DeBenedictis设计了一套能够为宇宙飞船在恒星星系内航行时提供导航的软件系统。而位列第二的David Liu则开发了一套数字图像识别系统。位列第三的Akhil Mathew的研究项目则是一项与理论物理学有关的代数课题。

这次竞赛活动是与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 Society for Science and the Public)联合举办的,这项竞赛活动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项专门面向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的科学竞赛活动。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1 17:56 编辑 ].

TOP

2010英特尔ISEF3个顶尖大奖“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

2010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结果揭晓
奖金额为75,000美元的戈登•摩尔大奖由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15岁华裔少女Amy Chyao(乔紫薇)捧得。该奖项以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先生命名。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理查德森市的年仅15岁的华裔高中生Amy Chyao(乔紫薇)凭借癌症治疗光敏剂(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方法,利用光能激活药物杀死癌细胞)获得本届大赛第一名,荣获75,000美元的戈登•摩尔大奖。 该奖项以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先生命名。来自华盛顿州温哥华市的Kevin Ellis与来自俄勒冈州比弗顿的Yale Wang Fan(樊业)荣获“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二人分别获得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50,000美元奖金。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16:28 编辑 ].

TOP

2012年英特尔人才探索奖ISTS

被称为“青少年诺贝尔奖”的“英特尔科学人才探索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3月13日晚间公布了2012年优胜者名单。华裔学生再次表现优秀,前10名里占了4席,分别获得第3、4、8、9名。本届大赛奖学金总额50万美元,首奖10万美元。
      3月13日,奥巴马总统在白宫接见了英特尔科学奖入围决赛的40名青少年。40名决赛者名单中,大纽约地区有12位学生,华裔学生占15名。入围的华生已陆续接到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前10名中华裔学生占了4名,来自纽约市史岱文森高中的华裔女生颜美美(Mimi Yen)获第3名,来自加州Albany的男生丁丰宁(Fengning Ding)获得第4名,来自加州戴维斯高中的女生Clara Louisa Fannjiang获得第8名,加州Saratoga的女生张元(Alissa Yuan Zhang)获得第9名。

      获得第3名的颜美美出生于洪都拉斯,5岁移民到美国,父母籍贯广州,分别在餐馆和衣厂工作。颜美美就读于纽约市史岱文森高中,对生物及医药兴趣颇深,她研究的课题是线虫的进化和繁殖,她获得5万美元奖学金。颜美美课余时间喜欢弹钢琴、到社区和医院做义工。
       获得第4名的丁丰宁来自加州Albany,7岁移居美国,是麻州Phillips Andover Academy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他的论文旨在研究如何运用代数将复杂问题变简单,也给对称及相关物理学研究上提出了新思路。丁丰宁从四年级时开始喜欢钢琴,自我督促,在十年级时就取得钢琴八级认证。
        第8名加州戴维斯高的Clara Fannjiang,向英特尔科学奖委员会提交了她对于物理和空间科学的研究,研究如何改进电波望远镜的数据收集方法,帮助航太员在宇宙取得更清晰影像。   
        第9名的张元(Alissa Yuan Zhang)父母都来自中国,并在硅谷从事高科技行业。她的研究项目是用人体的指纹、尿液和泪水来测试血糖,从而颠覆传统的、要用针刺测试血糖的做法。这一项目一旦能运用到临床,将使无数糖尿病患者受益,尤其是对害怕打针的儿童。她希望这一研究将来能普及在临床上,也期待将来能继续这项研究工作。
        科学人才探索奖被称为青少年的诺贝尔奖,历届的获奖者中有超过100名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和数学家,有7人获得诺贝尔奖,4人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还有一人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06:39 编辑 ].

TOP

2011年英特尔人才探索奖ISTS奖

英特尔科学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 (STS))于3月15日在首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总决赛颁奖典礼,40名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是从300名参加半决赛的选手中选出的,其中16名是华裔。在最后获奖的十名选手中,有三名华裔女高中生分别获得第五名、第八名和第九名。
来自加州17岁的奥多尼(Evan O'Dorney)以其数学项目上取得的成就夺得冠军,获10万美元奖金。来自纽约17岁的哈克曼(Michelle Hackman)以研究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在行为与社会科学项目上获得亚军,获7.5万奖金,哈克曼是一位视障学生,全场对她的获奖报以热烈的掌声。
来自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Sancramento)17岁的李诗瑶在生化项目方面以研制出一种治疗肝癌的新疗法获得第五名,获奖金3万。来自加州圣地亚哥的17岁的曹潇雨在化学项目方面以优化了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聚合物支架的合成而获得第八名,获奖金2万。来自康州伍德布里奇18岁的女生刘嘉琪在电脑科学方面以研究机器人与人情感互动的成果获得第九名,获奖金2万。
    李诗瑶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母亲是妇产科医生,父亲是心外科医生,来自中国广州,比她大一岁的姐姐在哈佛大学读法律。据妈妈汪俊敏介绍,李诗瑶是在 8年级是参加了一个在斯坦福举办的暑假夏令营的会议,了解到有关肝炎和肝癌在亚洲和非洲这些落后国家与地区的高发病率情况后,她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到这些没有开发的地区去帮助那里的人们。她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做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常常是早上五点到七点半去试验室做试验,然后才去上课,五点下课后,又做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李诗瑶的研究成果是把肝癌细胞与周围的细胞分裂开来,这样药物对肝癌的疗效就大大的增强了。
汪俊敏说,此外李诗瑶还是舞蹈队队长,他们教育孩子的体会是孩子有兴趣做什么就让她们去做什么。
来自加州圣地亚哥的17岁的曹潇雨在化学项目方面以优化了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聚合物支架的合成而获得第八名。
来自康州伍德布里奇18岁的女生刘嘉琪在电脑科学方面以研究机器人与人情感互动的成果获得第九名。
曹潇雨和刘嘉琪均来自中国南京,指导刘嘉琪科学研究的老师岱(Debra Day)介绍说,刘嘉琪是一个优秀的模范生,她对她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对同学很友好互助,做事认识细致。刘嘉琪的父母表示他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开车送她去做试验。
   李诗瑶、曹潇雨、和刘嘉琪都表示通过这次华府之行让她们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大家在不同的领域中互通有无,扩大了自己的见识,特别是见到总统和国会议员对科学研究这么支持,使她们很受鼓励。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06:58 编辑 ].

TOP

2010年“英特尔科学人才探索奖”ISTS决赛,华裔学生前10独占五席

2010-03-18
3月16日,2010年“英特尔科学人才探索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决赛揭晓, 华裔学生前十名中独占五席。
入围决赛40名学生中华裔占14位
“英特尔科学人才探索奖”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旨在鼓励美国高中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造,从1942年创办至今,获奖者中已诞生7位“诺贝尔奖”得主。今年从1736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的40名学生中,有14位华裔;决赛前十名中华裔学生独占五席,更是前所未有。
刘剑赟:兴趣广泛的电脑高手
来自加州萨拉托加林布鲁克高中的刘剑赟今年18岁。今晚以网络数码图像搜索系统获得亚军之后,这位面带稚气的清秀男生喜不自禁,连对记者说“没想到”。
叶霖:沉稳安静的数学天才
来自加州帕洛阿图高中的18岁华裔女学生叶霖获得第四名以后,并没有显现出非常激动的样子,当别的获奖者在台上被拉来拉去地合影留念时,她悄悄地站在一边,掏出手机给远在加州的家里报喜,表情沉静。
叶霖获奖的项目是用数学方法研究一种游戏的赢法,这个策略运算模式可用于经济活动中。
赵玮:13年来首位获特别奖的女生
16岁的威斯康辛州香堡尔根北高中(Sheboygan NorthHigh School, WI)应届毕业生赵玮(Alice Zhao),以高热与高压相结合的工程项目,获得以瑞典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伯格的名字命名的特别奖——“格兰•西伯格奖”。
赵玮是参与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密尔瓦基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项目。赵玮在研究中提出了电磁感应加热气体的非常规方法,设计并制造了加热线圈和感应线圈,所制造的可携式加热装置为纳米粒子动态喷涂实验提供了稳定的所需温度和压力下的运载气体。赵玮的父母来自北京,是工程师。父亲赵友贵表示,赵玮小学曾获得“创意美国”国家发明奖第三名。
周琳达:主攻乳腺癌抗药性
现年18岁的周琳达(Linda Zhou)主攻的是乳腺癌对药物的抵抗性。她的研究可能为治理耐药的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她是发表在Journal of Cancer Molecule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的共同作者。她爱好运动,参加的项目包括击剑、曲棍球和十项全能。她还具有EMT的证书。她希望成为一名神经科医生或是一名法医病理学家。
孙常:研究粉尘促环保

17岁的孙常(Benjamen Chang Sun)研究题目聚焦于街道上的尘土是如何与雨水相互作用的。这是对街道上粉尘颗粒进行的先驱性研究。孙常发现,粉尘颗粒的大小可改变水清除其上的污染物质(如铅、铬和砷)的功效,而大多数污染物的吸附发生在5秒钟之内。孙常的志愿是上哈佛大学或是斯坦福大学。他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小提琴演奏者。
范望:梦想当物理学教授
现年18岁的范望(Yale Wang Fan)向人们展示了在解决“NP-complete” (NPC)问题时的量子计算的能力。他的研究为物理学界提供另外一种探索晶格模型的工具。范望在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做过有关量子计算的报告,并是一篇有关量子逻辑的研究报告的唯一作者。范望的愿望是上哈佛大学或MIT,并成为一名物理学教授。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pressusa.com/2010-03/17/content_384533.htm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08:09 编辑 ].

TOP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是大学的任务,也需要中学、小学的共同参与,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为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人才成长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

TOP

2011年ISEF 3个顶尖大奖“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斐特市的Matthew Feddersen和Blake Marggraff的二人团队凭借一种潜在的更有效而价格更低廉的癌症治疗方法(放射性治疗之前在肿瘤附近植入锡金属)获得本届大赛第一名,荣获75,000美元的戈登•摩尔大奖。
  来自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Taylor Wilson 和来自泰国的PornwasuPongtheerawan, AradaSungkanit和TanpitchaPhongchaipaiboon的三人团队荣获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他们分别获得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50,000美元奖金。Taylor Wilson的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通过最低的剂量和最高的灵敏度来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审讯系统,而另一组泰国学生的项目则基于从鱼鳞中提取的明胶成功开发了一种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这项发明将对环境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16:21 编辑 ].

TOP

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2009、2008、2004

2009 获得本次ISEF大赛顶级奖项“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的是三位来自美国的天才少女,她们分别是14岁的Tara Adiseshan, 17岁的Va. Li Boynton和16岁的Olivia Schwob。凭借优异的表现,她们从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563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每人获得英特尔基金会授予的5万美元奖学金。
Tara Adiseshan (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特斯維爾市)   發現隧蜂及其體內的寄生線蟲,自古以來互相影響並調整彼此的演化。
Li Boynton (美國德州休士頓市) 致力改善全球的飲用水品質,她發現一種發光細菌,可用於檢測多種常見的水污染物,既安全又便宜。
Olivia Schwob (美國麻州波士頓市) 為了深入瞭解人類的學習機制,利用蛔蟲檢驗哺乳動物基因表現對聯想制約這種學習型態的影響。

    2008年,这一顶级奖项同样由三位天才少女瓜分,其中包括了一名了中国台湾女学生。17岁的女生苏意涵以「均相沉淀法制备CZA触媒之探讨」主题,在来自全球51个国家、1,557位优异的总决赛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三位荣获今年「英特尔青年科学家」大奖的得奖者之一.

    2004年,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举办的第55届Intel ISEF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朱元晨,凭借“3D计算机图形”项目成为Intel ISEF顶级奖项 ――“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的三名得主之一。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3 13:10 编辑 ].

TOP

朱元晨: 诺贝尔奖百年颁奖史上第一个被正式邀请参加的中国学生

作者:winandwin  发表日期:2007-1-17        
  个人资料
  姓名:朱元晨
  性别: 男
  出生:1985年
  (曾)就读学校: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上外附中,哈佛大学
  兴趣爱好: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数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编程
  座右铭: Small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目前的梦想:能顺利完成好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
  最喜欢的英语读物: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最崇拜的人:John Carmack
  最喜欢的一句话: We only have limited brain power, so we've got to use it economically.
  
  引言   
  在2004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的最高领奖台上,55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一张来自亚洲的参赛少年面孔,他——就是朱元晨,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上海少年,凭借着一项可以提高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的新颖算法,夺得了“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 (Intel Foundation Young Scientists Award),赢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成为自ISEF举办55年来第一个走上最高领奖台的亚洲学生。此外,他还夺得了瑞典Seaborg SIYSS 奖,计算机学科类特等奖和一等奖等七项大奖,被正式邀请参加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再次为中国学生打破了零的世界记录,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2004年9月,19岁的朱元晨带着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最高奖的5万美元奖学金,以及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去美国开始了大学生涯。然而这位被称为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奇才,科学盛典上的少年却也是一位英语高手。他在15岁时就考出了670分的托福成绩,创下了国内低龄考生托福考试成绩的新高。英语很早就已经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件最有用的工具。以英语为工具,从初中阶段开始,朱元晨就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网站上下载了很多免费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资料,自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大学课程。又是以英语为工具,在竞争极其激烈的ISEF赛场上,朱元晨以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论文和流利的英语答辩力克群雄,使大赛的国际评委们第一次将大赛的最高得分打给了一位来自亚洲地区的参赛选手。英语是朱元晨走向成功的利器。回顾朱元晨的成长过程,他的英语学习之路非常科学,非常理性,非常成功……
  朱元晨: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科学少年  
  五十六年前,30名聪明好学的中学生在美国费城参加了首届国家科学竞赛,这一竞赛日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各类机构的赞助发奖额高达三百万美金的中学生科学竞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面向初一至高三学生、竞赛学科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学科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被誉为中学生的“世界杯” 或“奥林匹克”的科学竞赛。  
  2004年北京时间5月15日,临晨3点 ,美国波特兰俄勒冈会议中心。从一千四百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三位年轻学生站在了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领奖台上。七彩的纸条在他们头顶上纷纷飘洒,在场所有人的掌声经久不息地响起。他们是本届大赛最高奖“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Intel Foundation Young Scientists)的获得者。 这三张面孔中,有一张中国少年的脸。  
  不久,激动人心的发奖仪式结束了,一位来自英特尔公司总部的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专家与一位中国少年还在专心交谈。他们谈得很投机,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兴趣很接近,交流非常顺畅。那位专家非常赞赏地对这位中国少年说:“你的研究结果、参赛论文和现场答辩给大赛中所有参与评判你研究项目的大赛评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和英特尔公司的科学家们一样通过勤奋工作取得了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但不同的是你还是一个没有正式进入大学校门的中学生,而且来自母语不是英语的发展中国家。你极其有效地利用好了互联网和英语来从事无国界、低成本、高效率的一流学习和研究,这正是英特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要实现的梦想之一。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成功范例,你向全世界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效法的模型!……”那位少年就是来自中国上海的选手朱元晨。  
  几小时以后强大的互联网已将中国选手的获奖喜讯传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脚落,朱元晨再次为中国中学生在高水平的国际中学生科学竞赛的舞台上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让时光再切换回到三年前:2001年5月,英特尔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发重镇硅谷,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三百多名参赛选手代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正在这里展开一场空前激烈的科学竞赛。然而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大赛计算机学科类的唯一一个特等奖竟被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16岁的中学生夺走了。这位中学生是来自中国上海的选手朱元晨。  
  硅谷被惊动了,美国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报刊和网站很快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国台湾的教育界和科技界亦均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学生的出色表现深感震惊,其中一家台湾主要媒体在对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进行报道时写到:“...大陸代表團由十六名學生組成,參加了十二個項目的競賽,他們的得獎數目與台灣不相上下,但來自上海的朱元晨得到了计算机学科类第一名,卻具有指標作用。...今年受邀為大赛国际评委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所黎耀基教授表示, 中國大陸進步的速度十分可怕,就像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大陸全力培養參賽精英,在數年之內,就會超越台灣,甚至趕上美國。...台灣將選出兩千名學生提早進行培養,使台灣未來在國際科學競賽中更上一層樓。”台湾的教育界和科技界一直特别看重Intel ISEF这项重要国际赛事,每次学生赴美参赛回到台湾,不管获奖奖项的大小和多少,台湾的最高领导人一定会出来接见学生,和学生一起拍照留念以示鼓励。在台湾地区,学生在Intel ISEF上的得奖成绩已被看成是检验整个台湾地区创新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   
  朱元晨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在大学任教。1996年考入上外附中后不久朱元晨即被学校选送去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参加课外奥林匹克计算机编程训练班的学习。“这个训练班由上海市的一些最优秀的教练来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各种针对奥林匹克信息学竟赛的数学和算法,为上海学生参加全国大赛培养后备选手。开始时主要是学PASCAL编程,但我是插班进去学习的,第一节课上下来犹如听天书,但我兴趣很浓,以后每次课后都会花很多时间来进一步自学和上机练习。一学期结束后,我成了这个班上老师最满意的几个学生之一。”这是朱元晨接触计算机的开始。  
  不久之后,朱元晨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计算机,“处理器是Intel奔腾133MHz的”。“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刚买电脑时我也就是做做编程,玩玩游戏,而且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还不少。” 直到玩上3D游戏,朱元晨才开始对计算机图形学产生了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  
  “大概从初二开始我对计算机游戏非常入迷,我接触的第一批3D游戏有《刺杀希特勒》和《QUAKE 1》。当时很震撼,觉得3D的效果真是太惊人了。进一步我就想:这些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能不能做出来呢?我能不能自己编写一个3D游戏?我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趣就是这么产生的。准确地说,是我对电脑视觉效果的强烈好奇心带动了我以后的所有努力。”
  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开始自学《21天自己做游戏》、《三维游戏制作指南》等书。随后,朱元晨利用自己的编程知识,编写了一个火炮打导弹的二维打字练习游戏。这个软件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此基础上他又看了大量最新的3D技术资料,转而开始编写3D游戏引擎,自己开发了一个在当时属于技术很领先,功能相当齐全的3D游戏引擎,并利用这个引擎编写了另外两个小游戏。  
  以后随着数学知识、算法知识和计算机图形学知识的不断扩充,朱元晨产生了编写一个能展示大规模野外3D地形的程序的愿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和研究,他对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工作有了更多更充分的了解,由此逐渐进入了计算机图形学在大规模地形渲染这一分支上的最前沿研究领域。 恰好在那时中国科协要第二次组队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在指导老师余晓清的建议下,朱元晨以一个和大规模地形渲染相关的计算机图形学新算法参加了上海市科协组织的全市选拔。经过激烈竞争,朱元晨被选入了国家队,并最后在美国硅谷圣何塞举行的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为中国队在这项国际赛事上夺得了第一个特等奖。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会去学习那些在旁人看来很艰深的东西。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完全是源自我自己的兴趣,而且是浓厚的兴趣。” “另外,我当时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去做很深入研究,还有其它两个原因:第一,这项研究工作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条件,一台可以上网、硬件配置还过得去的电脑就可以了,这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实现;第二,这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活跃和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如果换成是其它比较成熟的基础学科,前人的研究成果太厚重了,你可能要超越10000个人才能走到研究的前沿阵地,但在计算机图形学这个特别需要创新的领域,你可能只要走到100个人前面就在研究的前沿阵地了”。  
  “2001年我首次参加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时候,专门前来接见我们的英特尔公司贝总裁瑞特博士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你们要到那些目前研究者还比较少的新兴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去寻找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这样你更容易做出一流的成绩。’我正是按着这个思路去做的。”   
  由于在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2002年12月,朱元晨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2004年12月,朱元晨被正式邀请参加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2005年5月, 选用双向匿名的同行专家评审方式朱元晨的一篇参赛论文在世界顶级的研究性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vol. 11, no. 3)。后面二项均为中国中学生在国际舞台上再次开创了从来没有过的新记录。   
  在朱元晨的成长过程中英语是帮助他走向成功的利器。从初中阶段开始,朱元晨的父亲就开始引导朱元晨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网站上下载了很多免费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资料,自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大学课程。这些资料都是英语的,英文水平自然成了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如果你能顺利跨过这道门槛,一个巨大的免费入内的科学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向你打开了。而朱元晨在初中时已经轻松地跨过了这一道门槛。  
  朱元晨刚考入上外附中时英语的识字水平还在300个以内,但才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英语水平就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在15岁时就考出了670分的托福成绩,创下了国内低龄考生托福考试成绩的新高。   
  朱元晨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英语的?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在英语学习方面,朱元晨除了认真上好学校的每一堂英语课外,课外的英语训练全部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他父亲大胆的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科学的创新,利用计算机技术提供的新手段和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大量免费网上英语资源设计了一整套非常科学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英语训练方法来训练他。事实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与此同时大大提高了英语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朱元晨是这种训练方法的第一个受益者。   
  朱元晨在英特尔公司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在我记忆中我父亲好象一直在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好的工具来训练我,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正是我父亲为我找到的最好的工具。” 朱元晨还讲:“据我观察,在我周围,在中国,学习能力与我类似的学生有成千上万,如果他们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和他们自己也能充分抓住计算机新技术提供给我们的新方法和新机会,那么他们中的无数人完全可以来复制我的成功,而且能够做得比我更好更成功。”
  英特尔公司亚太地区的教育项目负责人讲:“朱元晨是网络时代中国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高科技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范例。英特尔公司将通过多项和中国教育界的合作项目,期待着在中国出现更多的像朱元晨这样的成功学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供献。.

TOP

回复 54楼ououmama 的帖子

我看到有人质疑段沛妍的父母在科研上课可能对她有帮助,不知是否有人可以澄清一下?.

TOP

回复 65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转发一则报道:
女生放弃高考搞科研 问鼎全球中学生科技最高奖
日期:2012-06-12 08:50:00 作者: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12日报道:为了搞研究,她的成绩从班级21名滑落到33名;面对父亲的反对,她毅然决定“放弃”高考,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日前,“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结果揭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段沛妍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生物化学类别的一等奖。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至12年级,即初三至高三的中学生的科学竞赛。竞赛学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它为全球最优秀的小科学家和发明家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
  今年,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青年科学经过446个关联赛事的选拔,最终参加了本次大奖赛的角逐。参赛项目要接受科学领域的超过1200名评委的现场评审。今年的大赛,中国大陆代表队共派出19个项目27名学生参赛,有12个项目20人获奖,共获得16个奖项,在参赛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能在这样的赛事中获得一等奖,绝不是易事。段沛妍的成功并非偶然。她的“发现”动力源于帮助患糖尿病多年的爷爷。前年暑假回家看爷爷的时候,她发现当地人一直用地黄根泡的茶缓解糖尿病,她猜测地黄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秘密”,于是开始了两年之久的发现之旅。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创新实验室也给予了段沛妍很大的帮助,以及学校附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华东师大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和高校,愿意为中学生研究活动开放自己的高端实验室。最终,段沛妍自己设计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找到了地黄中的“黄金物质”——桃叶珊瑚苷。
  说到段沛妍的成功之路,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说,成绩的滑坡一度让孩子的父亲反对她继续搞研究,为了去美国参加今年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她毅然决定“放弃”高考,甚至没有参加高三学年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何晓文告诉东方网记者,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没有创新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明天。“虽然遭到家人的反对,但是段沛妍仍然放弃高考选择走科研的路,这是了不起的决定。人生有很多选择,高考不是唯一的。”.

TOP

回复 66楼ououmama 的帖子

就是针对这个报道,在文学城上有人质疑为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华东师大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和高校,愿意为段沛妍提供高端实验室? 莫非她爸是李刚?
当然,质疑的人也没有任何证据.

TOP

女生钻研抗糖尿病药获国际大奖

爱爷爷 爱科研
更爱这个星球
拿奖、名校都是浮云
不是我特立独行
人总要有个梦想
我是“科学女侠”
高考作文题“微光”
说的就是我
□晨报记者 林颖颖
    华师大二附中女生段沛妍获全球最大规模高中生科学竞赛生物化学类别一等奖。按照大赛的承诺,二等奖以上获奖者,都将可以用其名字来命名一颗小行星。从此,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名叫“段沛妍星”。
    昨天,段沛妍本人并没有出席媒体会。一向坚持自我的她,不愿意有太多的干扰,希望能够继续安静地专注在自己的科学世界里。
爷爷患病促使她投入研究
    段沛妍参加此次大奖赛的项目为《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她在英文自述中讲到,这一科研项目源于自己患糖尿病多年的爷爷。
    段沛妍的爷爷住在江苏的一个小城镇里。高一时,段沛妍去看爷爷,发现他常喝一种自制的“土茶”,里面有地黄。段沛妍上网搜索,并没有发现地黄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段沛妍梦想能发明一种“灵药”让爷爷好起来。“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被昂贵的医药费所困扰,地黄确实是一种很便宜的药材,如果我能从中发现安全有效而且便宜的抗糖尿病成分,就能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减轻痛苦。”
    对于地黄的研究,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2个月里多次提取失败,段沛妍几乎想到了放弃。
    段沛妍的指导老师娄维义介绍,后来,在一次专家讲座中,段沛妍得到灵感,她运用电脑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发现了地黄中含有的“桃叶珊瑚苷”成分,对糖尿病血糖升高有治疗作用。同时,段沛妍发现,和爷爷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相比,地黄可以抑止血糖升高,同时在血糖正常时,又不至于再降低血糖。
    经过近3年的研究,今年5月,段沛妍带着这一研究成果远赴美国参赛,获得了2012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生物化学类别的一等奖。成为获得本届大赛分类别一等奖的两位中国学生之一。
最大的“对手”曾是父亲
    段沛妍的特别,并不只显露在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而是这个18岁女生的“特立独行”。华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说,段沛妍的科研之路,可以说是在和家长的“斗争”中坚持下来的。
    一开始,她的科研只是占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到了高二,她越来越痴迷于研究,成绩落到了第33名。看到女儿的学业下滑,段沛妍的父亲非常着急,要求女儿停止研究。今年春节后,上海全体高三学生参加四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同学们都在努力备考,只有段沛妍仍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项目中。父亲更加着急,多次要求段沛妍放掉科研,专心迎考。
    虽然段沛妍当时拿到了学校的保送资格,但要进名校,仍然需要参加考试,和很多家长一样,她的父亲也希望女儿能抓紧冲刺,进入一所好大学。然而,父亲的话,段沛妍并没有听进去。
    何晓文听说此事后,决定和段沛妍谈一谈。没想到,经过这次谈话,何晓文对这位女生更加刮目相看。“我告诉她,学校尊重她的选择,但如果她继续坚持,也必须承担压力,因为最终可能拿不到奖,同时课业成绩比不上别人。但是,段沛妍告诉我,哪怕不得奖,哪怕最终进一所普通大学,也一定要做科研。”何晓文感慨,很多学生为了拿到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为了不违背父母的“旨意”,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生生扼杀。“现在,像她这样的孩子,并不多。”
希望为更多病人减轻痛苦
    获奖后,段沛妍从美国载誉而归,指导教师娄维义和段沛妍的父亲一同去接机。娄维义回忆说,父亲对女儿的获奖很高兴,但段沛妍却调侃到:“当初你还反对我呢?”父女俩相笑释然。
    按照段沛妍的意愿,记者昨天没有联系她。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个清瘦女生眼神中的坚毅。她在自述中写道:“从我小学开始,我就梦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如今,段沛妍已获得上海交大的保送资格,将进入高校继续研究生命科学。“以后我希望成立一家药物公司,帮助更多的病人减轻痛苦。我想,生命科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能过得更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TOP

回复 67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本市建设的10个中学生可以参与研究和学习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青少年科学实践工作站), 已经全部建成。它们分别是:同济大学物理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实践工作站、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师范大学纳米科普实践工作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药实践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科技实践工作站、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大学数学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实践工作站、华东师范大学动植物实践工作站。
"
在上实也召开了与青少年科学实践工作站的交流会议。只要你提出申请,按照程序得到批准,就有可能获得支持。当然你的课题要有意义,成功的概率自然越大越好。
自 2000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英特尔公司的赞助下,组织中国学生参加一年一度在美国举行的总决赛.intel公司的投入也很可观。2008年斥资1.2亿美元支持各国青少年科技创新。
在上海,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等都有相关的工作。2008年底,由美国科学服务社和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提名,一位来自中国的17岁女孩的名字,获准用来命名一颗编号为25045的小行星。这个女孩叫白雪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如此殊荣,到2009年华师大二附中 已有3位获得。近年来,这所一直因高分毕业生多而引人注目的中学,领先一步实现了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不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而是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发展,与大学教育相衔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方式,成效卓然。2008年起,自上海中学在全市率先开设科技班之后,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等名高中也在随后的一年相继开出“科技班”,试图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更多探索。四校的“创新班”均实行开放式教学:直接与高校“对接”,聘请教授进课堂、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实践与体验等内容。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2 18:06 编辑 ].

TOP

“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得主

2006年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上,三名青少年科学家获得最高荣誉,分别得到由“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颁发的5万美元奖学金。
  这三位获奖者分别是:
  •Gavini,16岁,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杀死绿脓杆菌。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致命细菌,对于患有癌症、艾滋病及严重烧伤等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的病人,可引发二次感染,并导致死亡。
  •MacGregor,17岁,对所谓的“巴西果效应”进行了研究:当晃动一个装有颗粒物质的容器时,会发生大小颗粒的分离,体积比较大的颗粒会运动到上层,就像一个混合坚果容器中的巴西果一样。这一效应所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对合成药进行混合和包装时,如何确保不同密度的颗粒均匀混合。这一效应也会发生在一些自然现象中,如岩崩(rock slide)。
  •Wolf,16岁,对大升梯国家纪念区(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中由于远古地震形成的构造进行了研究,以试图确定当时地震的震中,并评估地震带来的影响。她对研究地区的构造进行了绘制、拍摄和测量,然后对构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地震的强度以及地震传播的方向和距离。了解哪里受灾最严重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评估和预测地震所带来的危害。.

TOP

全球最大科展首獎得主蘇意涵父母的教育心法

每天三十字日記 磨出科展狀元
一個十七歲的小女生,用一分鐘的說明,在國際科展中,擊敗五十一國逾千名競爭對手,成為該獎項十年來,第二位獲獎的亞洲學生。
文/楊之瑜
    五月十四日,美國亞特蘭大市,一年一度的英特爾國際科學展正在進行,一萬多坪的世界展覽中心裡,擠滿了來自五十一個國家、一千五百多名的中學生代表。 十七歲的蘇意涵,來自台灣,北一女高二學生。她站在不到一坪的展覽攤位,冷冷清清的,就在她攤位的對面,是去年得到青年科學家首獎的學生,整天圍滿了評審,就像動物園一樣,「他的人數大概是我的十倍吧!」
    「心裡很害怕,從來沒有那麼害怕過。」蘇意涵心裡拉鋸了十五分鐘,「但想到這是我自己下的決定,而且,撐完這一天就完了,」當下,她踏出攤位,出聲攔截路過的第一位評審:「Do you have 5 minutes ?(你有五分鐘嗎?)」被拒絕了,她回攤位,又花了五分鐘鼓足勇氣出去攔,還是被拒絕。就這樣,她一連被拒絕了五次,「超難過的!」
    終於,等到第六個評審說「Yes!」,她卯足了勁介紹,「我叫蘇意涵,來自台灣,我做的題目是均相沉澱法製備CZA觸媒之探討,這個實驗主要是要探討燃料電池的觸媒轉換效率……,」一口氣,她講了五分鐘。

    「給我一分鐘」策略攔評審 擊敗一千五百名對手獲獎 
    到了下午,她繼續用五分鐘攔截手法,若碰到趕時間的評審,她則改口問「可不可以給我一分鐘」,就這樣,她又多「纏」到十幾個評審來聽她的實驗,「因為評審一人一票,更多人認識我的實驗,開會討論時就有幫助。」
   過了三十八個小時,頒獎典禮上,逐一唱名得獎學生。沒想到,蘇意涵不但搶下化學科首獎,壓軸的「青年科學家獎」竟然也是「Yi-Han Su」。
    她是台灣第一個得到英特爾科展最大獎「青年科學家獎」的中學生,獎金高達五萬八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七萬元)。翻開此一獎項歷史,歷年的三十六位得主中,僅有六個不是來自美國,其中,來自亞洲的只有兩個,一個是二○○四年的中國學生朱元晨,另一個就是蘇意涵。
    一千二百多項作品,都是各國一時之選,為什麼蘇意涵可以拿下首獎?此次帶隊參展的台灣科教館實驗組代理主任馮桂莊觀察,表達能力是關鍵,蘇意涵能在四、五分鐘內,讓評審瞭解她對作品的主導性、瞭解程度。

    歸納力:媽媽陪她寫三十字日記    
    而蘇意涵的表達能力,奠基自國小二年級,媽媽每天陪著她寫三十字的日記。蘇意涵的媽媽傅淑婷很重視表達能力,但一開始,蘇意涵的日記是這樣的:「今天老師叫我跟同學去送東西,每天跑上跑下……。」三十字寫完,過程都還沒描述完,更甭提結論了。
    傅淑婷每天陪著女兒寫日記,「一定要兩行就把重點講完」。女兒不會寫,她就誘導女兒:「跑上跑下,然後怎麼樣?」「很累呀」「那結論就寫很累呀,結論要寫出來。」
剛開始,這只有兩行、三十個字的日記,總是讓蘇意涵擦了再寫,寫了再擦,慢慢的,蘇意涵的作文能力進步了,一個月後,傅淑婷陪伴的時間越來越短,最後,只要簽聯絡簿時看一下就過關。
「應該從很小的時候就要注意這個事情,這個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傅淑婷認為。

    表達力:練習半小時內擬三分鐘講稿   
    國中時期參加台北市演講比賽,則讓她的表達能力更上一層樓。
   當時,蘇意涵的父親蘇志宏,搬出自己的同事人脈,幫女兒找到良師劉美華。劉美華回憶,剛開始,蘇意涵講出來的東西相當「疏闊」,總是「快要下台前才切入主題。」為了一開始就切入主題,她教蘇意涵一開始可用排句。(編按:以固定字數如四、七字一組的句群)這個過程,花了兩個月。
    每次上課,劉美華就丟出一個題目,像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讓她在三十分鐘完成,「十五分鐘定大綱,十五到二十分的時候在心裡面講一次,第二十分到二十五分時順稿。」另外一個題目,則讓蘇意涵帶回家準備。
    為了要讓三分鐘的演講生動,劉美華要求,每題都要準備兩個小故事,一個是歷史或社會故事,另一個則是個人經驗。為了豐富她的資料庫,劉美華甚至要求,只要聽到或看到好題材或佳句,就打到電腦裡面,歸類在每個相關題目之下。
    在三十分鐘內擬出一篇三分鐘講稿,蘇志宏認為「那就是一下子要抓到key point(重點),而且要表現得出來。」雖然後來蘇意涵並沒有得獎,但蘇志宏觀察,三個月的訓練,讓女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更上一層樓。
良好的表達能力,讓蘇意涵在這次科展勝出。但在這個能力之外,蘇家的成功教育方程式還包括:廣泛閱讀的能力、培養自信。蘇志宏說,「從小到現在,我感覺會影響他們的就是,有一個正常生活環境,給她很多資料,養成她坐得住,有很多基本知識。」因為學問要先求廣,才能求精。

    閱讀力:常「混」圖書館,訓練定力    
     因此,「要布置一個環境,從小要大量閱讀,」蘇志宏說,「我們家有很多書,我們兩個小孩子三、四年級就看完金庸整套,還看了好幾遍……,到最後要把書藏起來,她就會去找其他書來看,」他強調,根據他教書二十多年的經驗,「開卷一定有益」。
   六歲前,蘇意涵「混」自家書房,隨著爸爸媽媽窩在沙發上看書。上小學以後,她看書的環境擴大到父母工作的敦化國中圖書室,下課就到圖書室看書等爸媽下班。一坐上椅子,她與弟弟就進入浩瀚書海中,仿若旁邊無人,讓圖書館的志工阿姨們嘖嘖稱奇,怎麼會有這樣的兩隻小書蟲?蘇志宏因此笑說,他的兩個小孩都是從小「混」敦化的。
    這一點,從旁觀察的劉美華也很有感受,「他們家鼓勵小孩閱讀,那時候我也開了余秋雨這種比較厚實的書給她看,她會樂在其中去看。」
    廣泛閱讀,幫蘇意涵打下了大的知識地基,也讓她「坐得住」,容易專心,學習能力自然提升。

    耐挫力:幾分不重要,絕不能沒自信
    接下來,就是培養自信。蘇家夫婦始終相信,只要讓孩子有自信,孩子就有一輩子的耐挫力,碰到再大的困難,都「打不死」。
    因此,在求學過程中,她們始終小心翼翼的觀察,什麼時候需要「適當的」推孩子一把。「適當」很重要,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小力。 以數學為例,雖然夫妻倆都是數學老師,但從未提早教孩子數學,或特別加強,直到有一次,「小五時候,第一次考八十九分,她(蘇意涵)回來哭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她可能練習沒有人家多,考完來不及檢查。」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她不能對自己沒信心,」傅淑婷強調。「要趕快解決她的挫折。」因此,她開始在家裡加強蘇意涵的數學,並為她找到一家補習班。
    「我們會努力找適合她上課的地方。」小學六年級,蘇意涵開始上九章數學教育基金會的課程,傅淑婷總是坐在班級後面,「發現她什麼不知道,就立刻教她。」就這樣,蘇意涵因為數學能力的提升,而對自己更有自信。
    上了國一,蘇意涵第一次英文考試九十三分,落在全班後半段,回家很沮喪,爸爸馬上把腦筋動到以前教英文的同事身上,一發現這個英文老師的小孩竟然也在上英文補習班,班上都是北一女、建中,甚至還有保送台大電機系的學生,上課讀英文小說、看電影,「從那一天開始,我就迫不及待,趕快把她送去。」
    蘇志宏說,有時候,父母要「製造環境」,讓孩子有信心。他始終記得小時候,就讀高雄的大社國小時,國語發音不好,成績都墊底,常被笑「白癡」。但他不服輸,三年級遇到一個老師鼓勵發問,蘇志宏後來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一直舉手發問,「手都在空中,我真想跟我媽借一條繩子把手吊起來比較快!」
    就這樣,國小三年級月考,他從吊車尾考到全班第二名,「我爺爺說:『啊孫啊!恁A倘讀冊(你會念書)』」。從那次起,他有了信心,到六年級是全校第一名畢業。「孩子只要有一次成功,ㄅㄥ!他就起來了。」
    因此,他相信,讚美、自信,可以讓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天才。
    蘇家父母,兩個未喝過洋墨水的國中數學老師,落實自己的教育方程式:「廣泛閱讀+自信+表達能力」,因而培養出一個拿下全球最大科展首獎的女兒。

    取得八年獎學金資格 小女孩將負笈美國追求新知
    在科展結束後,蘇意涵隨團飛往波士頓與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座談後,確定到美國念大學的心意。當大家參觀哈佛校園時,隨行的台大教授觀察到,蘇意涵常常在後面背著英文單字。
    也因為科展拿下首獎,根據教育部今年新公布的「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她具備了申請八年、新台幣八百萬元升學獎勵金的資格。因此,在學費上,不成問題。
反倒是蘇家爸爸,面對著即將展翅高飛的女兒,「這一、兩天我們都很難睡,她(媽媽)很興奮,我是很困惑,」蘇志宏既驕傲又不捨的說。因為他沒想到,當初那個還抱在手上的小女孩,已經要離開家了。
   
    蘇意涵家庭小檔案
    蘇志宏(父)、傅淑婷(母) 均為國中數學老師
    蘇意涵17歲,北一女中二年級 得獎紀錄:英特爾青年科學家獎、大會化學科首獎
   北一女高二生蘇意涵以主題「均相沉澱法製備CZA觸媒之探討」,獲得大會最高榮耀,以及大會化學科首獎和大會化學科一等獎,總共三個獎項,獎金共五萬八千美金。
研究可加強原料電池應用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實驗組代理主任馮桂莊指出,在當前石油價格不斷飆漲的情況下,蘇意涵的研究可以藉由有效產生氫氣,進而加強原料電池的應用。
    蘇意涵從小學五年級就發現自己對科學研究很感興趣,先前花了十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均相沉澱法製備CZA觸媒之探討」的研究,在得獎當時感到不敢相信,儘管得獎作品和化學相關,但她未來希望主修物理,「因為對物理比較有感覺」。

注:苏意涵2008年获得英特尔国际ISEF青年科学家奖,后赴MIT留学。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13 13:25 编辑 ].

TOP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创新则中国创新

互勉.

TOP

2012年第53届 IMO中国国家队战绩

今年7月4日——16日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的第5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比赛结束
国家队6名队员的成绩--
陈景文 男 高二 北京市人大附中  金牌 第11名
吴 昊 男 高三 辽宁省辽宁师大附中 金牌 第15名
左 浩 男 高二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第17名
佘毅阳 男 高三 上海市上海中学  金牌 第 4名
刘宇韬 男 高二 上海市上海中学 铜牌 第163名
王昊宇 男 高三 湖北省武钢三中 金牌  第7名
中国队团体第2名
      第一名:    韩国      206分
      第二名:    中国      195分
      第三名:    美国      194分
      第四名:    俄罗斯    177分
      第五名:    泰国      159分
                  加拿大    159分
      第七名:    新加坡    154分
      第八名:    伊朗      151分
      第九名:    越南      148分
      第十名:    罗马尼亚  144分
本届IMO个人满分只有1人,是新加坡队的Jeck Lim,他连续参加了4届IMO,.

TOP

第23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战绩

7月8日——15日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的239名选手参加了这一赛事,
最终东道主新加坡队和美国队均获4金,得分列前二名;台北获3金1银;中国队和韩国队均获3金1银;俄罗斯和爱沙尼亚获2金2银;泰国2金1银1铜;加拿大1金1银1铜;斯洛文尼亚1金1铜……
   
序号      省份           姓名          学校            成绩
1         四川         张益豪         绵阳中学         金牌
2         湖南         何帅欣         长郡中学         银牌  女
3         浙江         李安然         温州中学         金牌  女
4         河北         董  傲         衡水中学         金牌.

TOP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战绩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爱沙尼亚塔林 2012-7-16  到7-23  
序号       省份          姓名             学校                                         成绩
1        辽宁         姜一君           大连育明高中                            金牌第3
2        上海         卫斯远          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第9
3        北京         周恒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金牌第2
4        湖北         舒  驰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金牌
5        湖北         黄文卓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金牌第12

据爱沙尼亚前方传来的最新消息,参加本届物理奥林匹克的中国队5名队员获得5块金牌,
有消息称:中国队的选手包揽了理论、实验和个人总分的第2名。理论和个人总分第一的是匈牙利选手Szabó Attila (Hungary);实验第一的是来自台湾的选手。在个人总分排名上,中国队的周恒昀第2,姜一君第3,卫斯远第9,黄文卓第12,舒驰(不详)。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7-23 14:51 编辑 ].

TOP

不知这些竞赛获得者的后半生,是否有人去研究一下?

我很敬佩这些才人。
我的羡慕之意在孩子面前表露过,孩子说:已经有人追踪统计高考状元的后半生,不吸引人,为此高调宣称“我不做精英”。
我好奇的是:这些竞赛获得者的后半生,是否吸引人?
如今要教育小孩争雄,也不容易哟。.

TOP

引用:
原帖由 5354他爸 于 2012-7-25 09:33 发表 \"\"
我很敬佩这些才人。
我的羡慕之意在孩子面前表露过,孩子说:已经有人追踪统计高考状元的后半生,不吸引人,为此高调宣称“我不做精英”。
我好奇的是:这些竞赛获得者的后半生,是否吸引人?
如今要教育小孩争雄 ...
不过什么样的后半生算“吸引人”呢?财富和地位吗?如果不是看这些,我觉得那些高考状元的后半生都挺体面的,没啥不吸引人的,呵呵。.

TOP

回复 76楼5354他爸 的帖子

一个人在数学上有才能,通过奥数得到了发挥,并且矢志不渝地在他喜欢的数学领域为世界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难道不值得学习吗?
     举几个小例子:
    1、庞加莱: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他的一个猜想就导致了三枚菲尔茨奖的颁发)便是两届法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冠军,并因此被保送进了大学。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国际性的数学竞赛而已,否则他也一定会拿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
    2、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俄语:Григо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Перельман),1966年6月13日出生,俄罗斯数学家,他是一位Ricci流的专家,他证明了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未解决的问题:庞加莱猜想。1982年,佩雷尔曼进入圣彼得堡第239中学学习,这是一所颇具数学和物理教学特色的学校。入学才三个月,他就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了金奖。当时,这个16岁的少年天才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满分42分;获奖一个月后,这个数学神童就接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邀请,为他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美国人当时就明白:这个天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未来。然而,他却谢绝了赴美深造的邀请。 中学毕业后,佩雷尔曼免试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数学系学习。大学二年级时,他选择了数学中最复杂的研究方向———微分几何学。回想起大学时代的他,同学们都一致这样形容:他像外星人一样聪明,对所学的专业都很精通;在学习上,他很乐意帮助大家。一个叫格奥尔金那维奇的同学回忆说:“他只按他喜欢的方式生活。他对自己的外表漫不经心,经常拎着一个装满书的破袋子,穿着一件磨出洞的衣服,头发长长的也不去剪。他不吸烟,也不喝酒,是个乖乖仔。大学几年,他和我们除了数学什么都不谈。尽管我们身边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人材,但毫无疑问,他更出色。”另一个同学阿妮西娅说道,“他是个有爱心的人。有一次我在校门口不远的地方见到他手拉手领着一个盲人过马路,这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1987年,佩雷尔曼考取了苏联科学院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于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所工作。周末他就回家辅导读中学的妹妹埃莱娜学习数学;晚上他就拉小提琴,妹妹唱歌跳舞,而父母就是他们的观众,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据其母亲的好友伊万诺娃说,“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不高,只希望他们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妹妹后来也成了一名数学家,目前在瑞典著名的卡罗琳医学院从事生物统计学研究工作。
    佩雷尔曼于1993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在美期间他解决了多个数学难题,其中包括著名的“灵魂猜想”。其成就引起美国数学界的关注,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一批著名学府高薪聘请他任教,但都被他谢绝了。一年后,他回到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据佩雷尔曼的同事阿夫杰伊说,“他虽然性格有点孤僻,但待人友善,无论对朋友还是同事,他都很友好。不过,当他得知有人滥用所里的科研经费时表现得非常气愤;他十分鄙视那些在学术上弄虚做假者。”由于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欧洲数学会于1996年给他颁发“杰出数学家奖”,但被拒绝。2002年和2003年佩雷尔曼在网站上张贴三篇论文,成功破解了数学界七大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此事震惊整个数学界;专家们认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很可能在物理和其他领域上得到“激动人心”的应用,有助科学家弄清楚宇宙的形状。后来,佩雷尔曼应邀到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做巡回演讲,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和媒体的跟踪报道。2004年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推荐他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但被他拒绝了。次年,他辞掉了该所的职位;从此,他就人间蒸发,不知踪迹。2006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国际数学联合会(IMU)决定将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授予佩雷尔曼。然而,面对这巨大的荣誉他却选择了拒绝。他也拒领“千禧年数学大奖”100万美元。潜心研究、淡泊名利、待人以诚、来去无踪是佩雷尔曼给同行最深刻的印象。 他                                                                                                     3、陶哲轩 澳大利亚华人,国际奥赛的金牌得主,在数学的诸多领域取得突破,得到菲尔兹奖,他很善于与同行们合作,积极支持同行们的研究,情商也是很高的。陶哲轩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天分,他两岁就会加减法、7岁就学微积分、8岁开始念中学、12岁就在大学里研究数学,16岁大学毕业。陶哲轩执著地热爱着数学,他鼓励大家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跟数学一起玩,给自己找些小挑战,设计一些小游戏等。24岁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教授。
   4、吴宝珠,1972年生于越南河内,越南数学家,2010年菲尔兹奖得主,现供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因证明罗伯·朗兰兹和戴安娜·谢尔斯塔德的基本引理而知名,获《时代杂志》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吴宝珠 参加第29届和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连得两面金牌 。吴宝珠高中毕业后,获法国政府奖学金赴巴黎第六大学就读,但他选择往法国著名的高等师范学校就读。1997年他获得巴黎第十一大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热拉尔·洛蒙。他从1998年起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研究至2005年。2003年他通过特许任教资格答辩。2005年他成为巴黎第十一大学教授。他和洛蒙解决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2004年同获克雷研究奖。2005年他33岁时获得越南的教授衔,成为越南最年轻教授。2007年获上沃尔法赫奖。2008年吴宝珠终于解决基本引理的一般情形。多年来,不少人的研究都需假设基本引理正确,有了这项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得以完满确立。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因此贡献得到菲尔兹奖。2010年9月起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一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只要他的一生在他喜欢的事情上默默耕耘,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就是幸福的一生。你可以是数学家,可以是工程师、艺术家、老师,也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但一定要有追求。.

TOP

2012年第4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战绩

2012年第4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日前在美国的华盛顿落下帷幕,此次大赛共决出金牌34块、银牌59块、铜牌87块。经过激烈的实验和理论二次考试,中国代表队最终获得2金2银的成绩。

李天然             启东中学(江苏)    金牌   第6
傅天任             深圳中学(广东)    金牌   第30
战   鸽            东北师大附中(吉林)银牌   第45
袁   瑶            郑州一中(河南)    银牌   第46
    本次奥林匹克总分第一被德国选手获得。其他成绩较好的代表队有:韩国(4金),中华台北(3金1银),俄罗斯(3金1银),印度(3金1银。.

TOP

杜子德在CCF NOI2012开幕式上的讲话

杜子德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同学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讲几句话。
大家满怀信心参加一年一度的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祝贺你们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种机会使你们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中有一种现象,就是大家大多为资格而战,过去的科举制度、现在的公务员招考以及大学入学考试无不如此。现在,一个公务员岗位有数千人报考,当上公务员之后,会顺着科长、处长、局长、部长乃至更高职位的阶梯往上爬,结果又怎么样了呢?是不是为官一时造福一方?本应如此,可是我们天天从媒体上看到触目惊心的贪官的案例,小到一个村官,大到部级干部。在你们面前有二种力量驱动你们做事,一种是为了资格,一种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即将来能够改变社会。你们成长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了资格而战,从幼儿园占坑班到小学阶段的奥数班,一直到高中的各种学科竞赛和特长比拼,大多数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资格。
参加本次大赛的347名选手获得了参赛资格并大多获得到高校深造的机会,其中有65%的选手将获得奖牌,20%获得银牌,12%获得金牌,60名同学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4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你们中前100名部分选手将直接进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深造。事情是否结束了?没有!大学毕业后,你们可能还将选择出国留学,取得学位,进而参加工作。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获得国际奖牌的中国选手就超过80名,我们数数,这些人中,有多少在科学、新技术、创办企业、社会管理或社会公益方面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有谁像比尔盖茨20岁时创办了微软公司?像乔布斯那样在21岁时创办了苹果公司?像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21岁写出了操作系统Linux?又有谁像扎克伯格那样20岁时创建了社交网络?没有!不过,我知道我们的国际金牌获得者王小川现在搜狐担任首席技术官,很有建树,竞赛委员会委员刘汝佳清华大学毕业后和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和家装有关的尔宜居公司,很有勇气。可能还有其他人。但是,其他获奖选手大部分呆在国外过着安逸的生活。我也听说,今年有一位获得国际金牌选手被某公司高薪聘用,一时成为业界新闻。我想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吗?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创造力?是什么妨碍我们大胆创新?我们为什么总跟随在西方人后面享受人家创造的新文明、新技术和新工具?
诚然,资格和机会非常重要,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指责同学们为资格而战,问题在于,你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崇高的目标驱使你,即便你再聪明再有机会,你也是一个平庸的人,不会对社会的发展有多大贡献。
Linux的发明人林纳斯说过,人做事的动机分三类:一是求生,二是社会生活,三是娱乐,当我们的动机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时,我们才会取得进步,我们不是仅仅为了求生,而是为了改变社会。这就是一个对计算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芬兰青年的心声。同学们,我们要有改变社会的意识、勇气和能力,而不是仅限于过一个好的生活,因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就要求我们看到不合理的现象时要勇于改变,而不是任其蔓延,要用我们的智慧使得其他人过得更好。
和同学们相比,我远没有你们那样幸运,41年前因为家庭成份上不了中学,该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文革时期大学停办而不能上大学。不过我还是幸运的,23岁上了大学,而后逐渐获得了做事的机会。16年前,阴差阳错把我派到学会工作,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在学会秘书处这个位置上,我如果总是想着如何安逸和获得很多好处(尽管有人经常想通过送礼影响我的判断和价值观),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秘书长,我就应该下台。因此,我尽力想着改变,让这个信息学奥赛更好,让学会更好,让CCF的会员乃至全国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从学会获得更好的服务,进而让这个社会更好。你们的条件、起点、智商和机会要比我好得多,我希望你们未来的成就更大。请在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把你的成就告诉我们,告诉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母校和你的祖国。
最后,我想说的是,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活动需要付出许多,江苏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省科协、常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协以及常州市高级中学在财政、设备和人力方面给出巨大支持,省长李学勇先生专门发来贺电祝贺和勉励我们,还有以及许许多多的专家和志愿者为我们提供服务,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也期望你们取得好成绩,不仅在程序设计方面,更在人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方面。
谢谢你们!
(2012年7月29日常州)

评:此篇讲话很有意思,值得深思。.

TOP

只"掐尖" 不"育苗" 多数奥赛金牌得主为何难成大器

2012年08月07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2/08/07/018717312.shtml
......
特殊人才,掐尖之后要特殊培养
  76岁的NOI科学委员会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吴文虎几乎坐镇了NOI的每一届比赛。
  吴文虎清楚地记得1986年NOI开始步入正轨时,他第一次担当出题人出的题目。虽然使用的是最初级的BASIC语言,而且计算机刚刚进入中国,但那批中学生能在限定的一个半小时里完成题目,非常出色。
  吴文虎至今记得那次竞赛的前几名学生。第一名叫李劲,来自上海,5道题全部做出来,后来进入清华大学,一直读完博士;第二名是来自广东韶关一中的廖恒,这名才上初二的学生在一个半小时内做出了三道题。对于这样的好苗子,吴文虎教授会同其他NOI科学委员会成员与有关部门协商,将廖恒转学到北京景山学校读高中。这个少年只用一年时间就把高中三年课程全部学完,并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的测试,进入计算机专业读书。
  说起当年高校招生录取的大胆和不拘一格,吴文虎感慨:“这样突破常规的培养和录取,现在反而做不到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方式,不应受到过多干涉。”
  1987年,吴文虎带了几个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到美国访问,在苹果公司看到了苹果2的原型机,当时乔布斯刚刚被迫离开苹果公司。
  面对这台当时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吴文虎问几个学生有没有信心制造出中国自己的产品来,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回答:“只要给条件,我们就行!”这几个学生中就有李劲和廖恒。
  回国后,吴文虎正好接到一个七五攻关项目。其中一个子项目是要做一个软件用于当时的中华学习机。他找了10个本科生,其中有两个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使用吴文虎从上海计算机厂借来的计算机,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程序设计。专家鉴定后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可是,这些有天赋更有兴趣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和硕士的学习后大部分都出国了。这让吴文虎感到无奈:“他们都很优秀,无论是自学能力还是创造力都很强,可他们大部分不会在国内念博士,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后也不愿回来。”
 吴文虎认为其中原因有多个,其中之一是高校只管掐尖,把好的学生拼命抢到自己学校,可是抢到手之后,对于怎么培养并没有太用心。把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放到一起,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很快就“泯然众人矣”。
  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负责输送人才的中学教师也颇有微词。常州高级中学的曹文老师每年指导的学生都会有十来个人和各大高校提前签约。曹文知道,有些学校虽然招生时不遗余力地“抢”人,但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所学知识与应用脱节。甚至一些高校计算机系四年都不给学生安排实习。
  “通过学科竞赛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比那些高考状元有专长,可是他们没有得到重视。”曹文老师说。
  吴文虎认为,特殊的学生需要校方提供特别发展的条件。十几年前,有一个通过NOI竞赛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书的大一新生,吴文虎交给他一个语音识别软件的设计任务,只用了两个小时给他讲原理,然后给了他一本博士论文,这个学生半年就完成任务,并获得了当年最佳软件奖。
......
吴文虎也为那些为了生存而放弃科研的奥赛得主惋惜:“有些人到了国外,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放弃科研,他们是有了安逸的生活,可是事业上没有太大的成就。”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8-9 02:26 编辑 ].

TOP

如今的资格大战,让孩子们心存恐惧,一旦安逸,大多“雄心不再”。

.

TOP

第24届国际信息奥林匹克竞赛战果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顾昱洲 总分525分  第3名;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 李  超 ,总分456分 第6名;
湖南雅礼中学钟沛林 438分  第11名
湖南雅礼中学艾雨青,419分 第14名,
四人都获得本届IOI的金牌,
在团体总分上,中国队  1847分  第一;俄罗斯  1765分  第二;美国队  1637分  第三。
本届IOI个人总分第一的是来自美国的Johnny Ho,他获得了本届比赛的唯一满分;
第二 是一位白俄罗斯选手。.

TOP

第23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战果

第23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新加坡   
序号         省份         姓名         学校                  学科
1         四川         张益豪         绵阳中学         生物       金牌    15名
2         湖南         何帅欣         长郡中学         生物       银牌    28名
3         浙江         李安然         温州中学         生物       金牌    16名
4         河北         董   傲         衡水中学          生物      金牌   25名

中国代表团于7月8-15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第23届IBO。来自59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200余名选手参加了本届比赛。经过4门实验(动物解剖和生态学、植物解剖和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和理论的比赛,最终决出金牌25枚、银牌48枚、铜牌73枚。.

TOP

 84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