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惭愧,因为我曾是幼儿教师……

惭愧,因为我曾是幼儿教师……

一到开学前,就会有朋友或同事找到我,探讨孩子应该上哪个幼儿园、上哪个学校,甚至调到上海之后,还有个同事让我帮他把孩子从XX小学转到XX小学,我也是孩子妈,心情都能理解,只是我确实不能给出很好的答案,一切最后还是他们自己拿主意。回忆起20岁时,刚从幼师毕业的我,被分配到XX机场幼儿园,远离市区,生活艰苦,但我是多么兴奋,经常带着孩子出去玩,那时我是初出茅庐胆大无比,领着30多个大班的孩子走十几分钟的路,去爬山,在山上采“死不了”(一种黄色的干花,我们自己给它起的名字),山是那种土山,不算高,一到山下我就喊看谁爬得快,你再看孩子们就像小土匪,拼命往山上爬,当然前几次都是我叉着腰在山上得意地俯视他们,第一个上来的拥抱一下,亲亲他的小皴脸,后来几个男孩子就会叉着腰站在山头得意地俯视我了,我还常常带着他们去机坪踢球(那时管得不严,飞机也少)、去消防队玩吊环,荡秋千,在教室里唱歌、画画、学学拼音、认认字,做做游戏,每次踩着脚踏风琴,孩子们就会环绕着我,琴上就会出现很多小手,曲子就不成调了,其中一个女孩竟然能把我教他们的歌,立刻弹出来,我兴奋地告诉了她妈妈,这个女孩后来学了钢琴,听说弹得很好,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孩子们给我的远远超过我给他们的,他们给了我无尽的快乐。我带的第一批孩子现在都上班了,见到高出我一个头的孩子叫我老师,我那个自豪啊!
后来,同学聚会,被分到市区的所谓大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的同学左一个烦死了、右一个烦死了,我惊讶,条件那么好、竟然还不满啊,她们纷纷向我发起攻击,你知道我们每天写教案、做教具到几点,你知道我们一天听着五、六十个孩子吵,头都要爆了,今天这个检查,明天那个听课,烦都烦死了。怎么会这样,难道我落伍了?
再后来我调到市区,换了工作,再后来当我有了孩子,也想让孩子去环境好、大一点的幼儿园,找到我的同学,很容易去了XX军区大政治部幼儿园,称得上是全市条件最好的幼儿园,据说师资力量数一数二,可是刚上一星期,孩子就不太愿意去了,正好有家长开放日,我就实地去听了课,说真都,那堂课听得我那个失望,回来立即换,音乐幼儿园、区里的大幼儿园,最后去了我学姐所在的市实验幼儿园。孩子入园经历,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我,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现代化的设施,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具、面对色彩鲜艳的各式玩具我茫然,面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标语,我困惑,面对幼儿园里繁多的兴趣班,我疑惑,面对能歌善舞的年轻教师,我没有感觉。.

TOP

我不是专家,现在也不是老师、园长,无权对现在的幼儿教育说三道四,只是一点个人的看法而已。呵呵,同事问我上哪个幼儿园好,你知道我的建议是什么吗? 别管幼儿园的大小,硬件如何,要看孩子的老师是不是真正喜欢孩子,善待孩子,这就够了,不过这有点难度,除非你有内线, 还是个人看法,别拍砖。.

TOP

想说的很多,今天还有事,下次接着讲我的孩子后来怎样了,好吗。.

TOP

的确,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幼儿园难逃小学化的命运,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在助推着它,这些我们无力改变。功利化物质化吞噬着很多人最初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自己也是不可避免的。
转行近10年,在成人的世界中摸爬滚打,让我时常想起与孩子们度过的单纯美好的时光,而被孩子好多次气得趴在琴上痛哭、生怕孩子摔倒碰倒的高度紧张,似乎都淡到象一片薄云飘过。
九十年代初期是幼教行业最热期,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争抢幼师毕业生,那时幼师都是包分配,一年毕业生只有40多人,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很多形形色色的幼师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我去听课的那个X军区大政治部幼儿园的老师就不是正规师范毕业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毕业生不如正规师范生,也许经过几年的实践也会很出色,可是我的孩子不能等,对于孩子来说那个时期过了就不会再来。.

TOP

经过多次的失望,我最终决定送女儿到离家较远的很有名的市实验幼儿园,对于这个园我是了解的,幼师没毕业时,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听过她们的观摩课,园的面积很小,但它是X市的幼教基地,好多老师都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在校的学生都很羡慕她们,我的学姐在那里是专门教钢琴的,因为她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探索幼儿园钢琴教学法及利弊分析,另一个出名的原因是她们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园长,提起她的名字,幼教界没谁不知道,学姐说她们这些住在园里的老师是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早上吹号起床跑操,晚上准时吹号熄灯,平时不让随便出去,我说有点可怕呀。有一次晚上我去她那里玩,看到老师们备课的,做教具的,说说笑笑,感觉还是象在学校里一样,看来军事化的管理并不可怕,她们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只是我不知道随着社会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功利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化,那样单纯的笑脸和平和的氛围是不是还会在老师的脸上出现。.

TOP

女儿在市实验幼儿园上了一年的大班,对于那里我是放心的,整体来说她是快乐开心的,尤其是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孩子至今还记得,她说穿着彩色塑料袋做的裙子,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她好紧张,还有登上楼梯去领取幼儿园毕业证书时,她都不会走路了,还有她喜欢的带班老师……孩子讲起这些时,我能明显感到孩子的兴奋和快乐,作为妈妈我因孩子的快乐而快乐,这就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haron616 于 2009-3-30 12:46 发表
LZ有优势,可以知道幼儿园的优劣,并能选择自已满意的幼儿园。
        但是大部分的家长并不具备这种优势,并且无可避免的要面对今后的压力。所以一再地强调这种“好”幼儿园,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除了凭添无奈之外 ...
发帖子的初衷只想谈谈我个人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个人经历,没想大家这么热情顶贴,提出建议,我一定尽我所能,知无不言,希望能对BBMM有所帮助. 有朋友问我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100个妈妈有100种设想,我只能从我的经历来谈谈,我在刚成为教师带班时,我们幼儿园连一块象样的黑板架子都没有,黑板是立在小桌子上的,教学用的教具更是少得可怜,更别说玩具了,院子里光秃秃的,只有一个铁质的滑滑梯,锈了又被孩子的裤子磨亮,但是,他们并不会缺少快乐,为什么?我想那就是爱,如果你喜欢孩子,爱孩子,你会想尽一切办法,绞尽脑汁,带领着你的兵,去发现有趣的事情,不论她们呆在教室里、操场上、大山上,你要时刻用你的眼睛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去教育引导她们,让她们能感受到你的爱对她们和对大自然的爱。你们肯定会觉得我说的太神乎了吧,其实,做这些是很容易的,因为刚从学校毕业的我也还是个孩子,喜欢玩,只想把自己知道的、懂得的知识一股脑告诉她们,就是这么简单啊,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刚参加工作的、怀揣理想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竞争的压力,小学知识点的不断下压,出现孩子到小学跟不上的情况,幼小脱节现象显现,尽管这种问题是受多方面影响,包括家庭教育,但更多的家长希望幼儿园做的更多一些,教更多的东西,于是拼音、写字、英文、加减算术、珠心算好多授课内容填满了孩子的在园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安全压力也更大了起来,都是一个孩子,家长越来越小心,于是,老师也越来越小心,胆子也越来越小,孩子磕了碰了摔了不好交代,后来我们园长不再支持我们带孩子出去,安全被史无前例地放到第一位。“做好”“安静”成为老师的口头禅。现在回忆起来,我真的很迷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我们很多幼儿园,很多的老师也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到现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幼教模式。.

TOP

惭愧的是,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自己孩子入园时,也走了不少弯路,找到适合孩子的老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拿我所在的幼儿园来说,我们前后有四位同校毕业的带课教师,带不同的班,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我的了解和观察,很明显,很多是由性格决定,可以肯定的是老师接待家长的表情绝对不能代表她对孩子的态度。现在大家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通过其他BBMM了解幼儿园的真正情况,甚至老师的情况,也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了解,但是适合别的孩子的老师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可能最后也会象我一样,要经过几次曲折过程啊.

TOP

楼上的很多孩子幸运地碰到了好老师,看来不论幼儿园,或是老师的素质都是在不断提高啊 真的希望所有被称之为老师的人,都爱孩子,善待孩子,无愧老师的称谓呀。.

TOP

怎么会晚呢?幼儿园情况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呀,一般市里面出名的幼儿园数量不是很多,随便问一些老师或者家长大概都能说出好几个,但是往往这些幼儿园不是那么容易进去,或从距离上也不见得适合家长选择。家长一般都会选择较近的园,你可以在帖子里问一下其他BBMM他们比较满意的幼儿园还有老师的情况,如果恰好离你家近,那就最好了。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你们打算送孩子去的幼儿园门口和等待接孩子的家长聊一聊,肯定是会有收获的。当然老师的具体情况一般无法预先知道,如果孩子才去一、两次不喜欢,大可不必担心,孩子和老师也需要时间磨合,如果一段时间孩子和大人都不满意,那就得考虑是换班或换幼儿园了,假如没有换的条件,建议你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提出你的想法,一般有素质的老师,会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温吞水妈妈 于 2009-3-31 11:41 发表
孩子今年大班,她一直念叨着不想离开幼儿园,希望现在的老师继续教小学、中学、大学。我对孩子的老师也很满意,原因只有一个:孩子喜欢她们。据我的观察,正规大学幼教专业出来的,特别是刚毕业的老师,孩子们很喜欢 ...
观察一个老师是否有爱心,耐心,其实是不难的,楼上说的就很有道理。我曾跟很多朋友谈到幼教行业的从业期的特点,大家可以看看讨论一下:
第一个:最佳期--从学校刚毕业的三年内--特点:精力充沛,胆大心细,富有创新意识,能和孩子打成一片,能关注每一个孩子。 (自己也是孩子)
第二个:消退期--从业三年至五年内-----特点:胆子变小,凡事开始小心谨慎,先考虑后果,没有闯劲,只是按部就班授课、活动、作游戏,存有一点热情。 (恋爱中)
第三个:烦躁期--从业五年至十年内-----特点:没有热情,缺少耐心,常会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发泄在班里,被动、机械地进行教学活动。 (结婚、生孩子等)
第四个:平稳期--从业十年至二十年-----特点:关心、耐心、爱心自然流露,与家长能够更好地沟通,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意。 (家庭稳定)
第五个:黄金期--从业二十年至三十年---特点:教育经验、人生经验、育儿经验丰富。
这只是一般的比较普遍的情况,不包括那些优秀的、自始至终以幼儿教育为事业的充满爱心的老师们!!
大家还可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TOP

我现在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所以感觉煎熬啊,真想回到从前,回到孩子们身边,回到幼儿园,继续当老师,可是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换一份工作谈何容易,尤其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

TOP

回复 55#huangpin2007 的帖子

对于特别好动的孩子,主要是那些经常会扰乱其他孩子学习游戏的,在幼儿园里的确是很难管理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因为以群体教育为主的幼儿园,老师往往没有更多精力进行个性化的个体教育,尤其是超过15人的小班,有些老师主张对于好动坐不住的孩子,让他坐在一边,可以训练孩子坐时长一些,有的老师会想一些其他办法,比如让他坐着的时候看看书,玩一些玩具,当然不能时间过长,尽管很多老师知道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关注,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建议你抽出更多的时间在家里面多引导孩子,陪孩子做一些相对安静些的游戏,比如画画/看书,听故事,现在纠正还来得急,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很麻烦了。不过如果你的孩子好动只是想引起老师或其他人对他的的关注,那你必须和老师谈一谈,探讨一下教育孩子的合适的方法,我始终认为家长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家园建立联系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huangpin2007 于 2009-4-15 12:21 发表
谢谢您的建议。
对事物思想集中不起来,很难让孩子学进啥东西。我对此真是很懊恼~~
现在4岁学不进东西要紧伐?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可能理想化了,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在我看来,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很关键的时期,譬如协调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其实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贯穿于平时生活中的,善于观察的妈妈/老师总是能够抓住最佳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是在看电视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的是, 不论家长,老师,幼儿园,大家好象更看重孩子学了多少字,认识了几个拼音,会不会计算^^^^^^很多老师也缺乏爱孩子的心,更缺少耐心,唉,无力改变呐,还是自己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吧!是不是对现状过于悲观呢.呵呵.

TOP

孩子是多么聪明可爱呢,别拿大人的标准要求他,尽量忍住不要呵斥.最最要紧的是要有耐心,不过,很难持续久,但是加油哦!!!! 想想过上几天,几个月,一年半载,孩子不断长大,不断进步,他会给你很多惊喜噢,妈妈再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TOP

还有,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拉着孩子翩翩起舞,他会很高兴的,同时又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TOP

回复 61#huangpin2007 的帖子

忘了点回复呵呵.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