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9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不谈素质和国情,只论“得数学者,得天下”欢迎大家进门讨论(219楼)

回复 1#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发现错字一个:不“拘”言笑?是不“苟”言笑吧?抛蛋一次。

自动对号了一下,发现似乎只有默默地献花的tz不会被警示慎入了?嘿嘿.

TOP

没被驱逐?那就继续八卦。

给加一句话:教育孩子要像放风筝。
你的手中牵根线,孩子高高飞在空中,低了要放线,高了要收线,方向由你掌握,风吹雨打孩子却要自己学会承受,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你就狠狠心剪断线,让孩子飞远吧!
不要让孩子做断线的风筝(完全不管),也别把线换成坚实的竹竿(管得太紧)。分寸掌握的好,天天去健身,事半功倍,掌握的不好,天天做陪读,事倍功半。.

TOP

还有听来的两句:天才是爷爷奶奶教出来的,精英是爸爸妈妈教出来的。

可能是认为天才在宽松的环境中易出,而精英是需要严管而出的吧。.

TOP

回复 19#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是学文科的吧?充分必要条件搞不清啊?

还有啊,上海闲话写出来难看相的,双引号里用用就好了,勿要每一句都“刚”啊“刚”的好哦!这样你的帖子升为精华的时候就好没瑕疵了。自己把这当作建设性的意见了……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09-6-10 22:13 编辑 ].

TOP

回复 21#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千万别适用于LG,没看见最后一句:狠狠心剪断线……那可糟了!

对于LG吗,个人认为,距离产生美是第一原则,保持独立和个性是第二原则,宽容和爱护是第三原则。违反第一原则,你再好也没用,审美疲劳;违反第二原则,你给他压力大了、吸引力小了、竞争力没了;违反第三原则,家庭就不是港湾了。只想到这几点,题外话了。

我也很欣赏小猪妈妈的,观点不同尽可以碰撞的……,其实只有不知道与全职妈妈们讨论什么教育?唉,只觉得从她们选择做全职妈妈的时候就全错了…….

TOP

回复 22#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我是记得你那一段关于一路“裸考”的文字中有“文科”字样啊?是没看懂了?不过不喜欢搜索也不喜欢回翻旧文,粗糙了!

不执着不热爱课外培训的BBMM在WW上确实是不主流的,但非主流的声音只要有益,为何不能存在呢?这是育儿论坛,不是升学论坛吧。教育理念互相取长补短才好呢!.

TOP

回复 30#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早饭吐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荷叶蒸肉 于 2009-6-11 09:52 发表
不一样啊,容忍孩子是没底线滴,容忍领导是有底线滴,领导是可以换的,孩子是不能换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6-11 15:41 发表
但孩子是可以逼的,甚至是可以打骂的,但老板只能是用来拍的。
不会吧。孩子自己养的,哪舍得又打又骂的?老板吗倒是经常争争吵吵,不行就跳槽走人,一边交辞职信,一边肚皮里腹诽:你又不是偶儿子,做啥要让着你,由着你了!.

TOP

这个帖子要顶的!偶也给2楼送花了。.

TOP

好贴轮流顶,两楼同时造。两新星争辉,免得乏味!.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6-18 17:38 发表
猪妈妈认定你是好人,虽然好人也会难免遭人误解。都是这个小升初,把人搞急了,搞火了。
猪妈妈在自己的家里拥抱你。
谢谢谢,好人算不上了。主要是近期工作清闲、家事清闲,唉,难免多嘴多舌惹是生非了。中小学这几个版块环境不错,走开了又常想着回来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6-20 14:29 发表
很好很好的文章。很好很好的妈妈。
很差很差的猪妈,我坦白今早由于小猪背英语单词,我又上演河东狮吼了。

正文开始:
一些关于英语词汇的书,有不少是叫读者不用背单词的,看完书后,觉得不但要背,而且 ...
太太太太太好了,我说吗,早上多睡一会儿头脑清醒比什么都强啊!终于在你这儿找到理论依据了。撒花先……

晚上背点原版文章找点语感没什么不好吧?实践先,如果反对,再改。.

TOP

回复 102#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最不喜欢看方法论了。不过还是 了,收藏了让儿子自己看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6-21 10:45 发表
在小猪即将满十周岁,猪妈距离四十还相当的远(MS有点心虚)之际。猪妈受人挑唆也动起了生二宝的主意。但提案一出,就遭到了小猪激烈反对。
小猪还在二三岁时,就喜欢和比她人还高的狗在一起玩。心心念念就希望家里 ...
也可以养个弟弟,小名叫做“狗儿”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6-22 21:54 发表
同事的宝贝儿子今年九月上幼儿园,为了能就读浦东一所据说很“牛”的幼儿园,她斥巨资在联洋置下一高档精装修公寓。
但收到录取通知兴奋了没几天,她今天有点郁闷地告诉我,在周日的首次家长告知会上,刚得知她最心 ...
这一段,放在他爹的楼里比较应景!.

TOP

回复 129#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放心好了,在猪妈家里么有人会砸猪妈!
要砸就砸猪妈的楼!   也小小地阴暗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7-14 10:57 发表
猪妈对鲜花和鸡蛋的使用历来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而是,如果有些让人信服的理由,哪怕结论猪妈不同意,也会献花。反之,如果结论和猪妈一致,但理由是荒谬的,猪妈照砸不误。前两天的中考之战应该属于后种 ...
先顶后骂,同意你关于中考是可悲的结论,给朵花。

你怎么把1#的帖子给修没啦?.

TOP

回复 183#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写错了,是大多数内容变了吧。.

TOP

恩,强烈要求砸鸡蛋的人给个理由先!

我也困惑啊,这楼眼瞅着歪下去,跟育儿已经快八杆子打不着了。。。偶一手鲜花,一手鸡蛋,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TOP

回复 207#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还好还好,不急不急。

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后的子弹留在关键的时候用!   这是含而不发。。。.

TOP

看似有理,实则有失偏颇。

“学生时期培养的善解难题的能力,在如今的工作中基本无用。恕我直言,理科学科的人才讲究的是“少而精”,如果将来不是从事研发性工作的,数学最基本的就够了”,你的这句话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举个范例吧,现在单位里劳模型的人物通常都是数学方法与统筹学得最差的,只会苦干不会巧干,加班变成家常便饭(嘿嘿,把女人当成男人使用把男人当成牲口使用的四大的苦人儿除外)。。。。。。当年如果是个善解难题的高手,如今也会发扬当年解难题精神、充分运用理解分析汇总拓展延伸各项逻辑思维技能技巧,成为擅长合理偷懒、工作和上WW聊天两不误的猪妈一族,呵呵

你咋把标题也改啦。。。忘说了,忌惮是偶送的。。。。。。记得猪妈“人比黄花瘦”,给补补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09-7-17 10:38 编辑 ].

TOP

回复 223#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还是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说得解难题的高手才会成为“合理偷懒”的高手,可不是说那些通得过应试教育数学最基本的学得还可以的人。。。。。。有理科学历的人也有很多不会偷懒的。。。。。。“合理偷懒”是“高效率”的代称哦,管理的目标其中不是有一项么。。。。。。不用担心你的老板看到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7-17 11:10 发表


“合理偷懒”是“高效率”的,那我更愿意放在情商这一学科。其实是市面上许多讲职场的,说的就是这个,
所谓又会hardworking ,又会 know how to present yourself.
你错了,大错特错了。。。计划统筹安排即便算在EQ里也是属于数学的范畴,看到小学里这样一道题吗:“需要做的事情有烧一锅水需要10分钟,洗菜需要5分钟,切葱需要2分钟。。。。。。全部完成,怎样安排用的时间最少”

理科思维的人情商未必低,我相信不善沟通的是少数,多数EQ不低而且做事效率高,现在MBA招生也喜欢本科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哩。。。。。。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09-7-17 12: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7-17 11:19 发表
但我同意如何设计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是集系统工程和统筹的高深学问。

现在一般企业都是外包到专业咨询公司来搞这个的。我们单位也是如此。所谓专业的要找专业的人做。
提高生产效率不属于我提到的范围,从个体上来看,以办公室事务为例,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做,工作效率的差异就可以充分体现我的观点了。至于能否擅长总结发现规律延伸以得到类似事件的预见性,从而获得的效率提高,更不是所谓的绩效考核这一滞后僵化的东西和众多不知所云的专业咨询公司能够帮上忙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7-17 11:42 发表
“不要以为理科思维的人情商就低了”,我的帖子里有什么句子,能让您有这样的想法?麻烦能具体指出来吗?
“合理偷懒”是“高效率”的,那我更愿意放在情商这一学科。

我明明是表示理科思维的人更有能力使用合理偷懒的方法提高效率,你却一定要放在情商高的人身上。我不反对沟通、协作等技能也是提高效率的方法,但这里只是简单的说到统筹,可能也有快速计算与反应技能,还有通过规律进行预测的方法,所以我有此想法。如果仍然觉得我误解了,呆会儿去编辑 .

TOP

回复 232#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回231#   无语。。。再说就是狡辩了

回232#  如果给个受教育的机会的话,卖菜能手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会差哦。。。

不狡辩了,呵呵。。。你的地盘你做主!.

TOP

猪妈是很有娱乐精神的人,我小Ben妈也不甘落后,在猪妈家里横七竖八山寨一把统筹安排,呵呵。。。

看到一根筋地忙工作,不知道改进工作方法的人真戳气啊,这时候特别想让TA们周末去学奥数。。。。。。恶狠狠地想 思维训练的说。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09-7-17 14:36 编辑 ].

TOP

回复 237#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奥数分类为:浓度问题、分数比大小问题、行程问题、分数巧算、逻辑推理、工程问题、牛顿问题、数字的巧算问题。

奥数里也有细分的来,小学里大概没这么全的。偶家小笨最最擅长的是逻辑推理,最不灵光的是图形,估计形象思维是短板了。但是做事那是。。。条理清爽极了。

那位老兄缺的哪根筋啊?要不然,加班是有银子拿的。。。.

TOP

回复 239#小猪崽妈妈 的帖子

合适合适,非常合适。

学理科的人不一定有理科思维,有理科思维的人不一定会合理偷懒,学文科的不一定没有理科思维,学文科的没有理科思维的一定是只会“苦干不会巧干的”——要么不干,能言巧辩总有理;要巧干也是利用高EQ搞啥分工合作“借力打力”的。,呵呵,呵呵 .

TOP

回复 241#pm_simple 的帖子

图形与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理论对图形教育的启示:http://lcxx.qqedu.net/shxk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
图形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培养:http://lcxx.qqedu.net/shxk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
图形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过程就是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而形象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它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等特点……

——————————

奥数学得好的孩子,某一阶段的各种思维能力发展不尽相同,各有长短,通过学习可以扬长避短……现在所说的理科思维,通常只是说逻辑思维而已。
街谈巷议批奥数,可是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到底是学什么,有几个人说得清楚?……表砸偶,偶也说不清楚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10-1-10 20:56 编辑 ].

TOP

回复 243#pm_simple 的帖子

老师来啦?

偶可不是数学专业的,没办法,再百度一段:


我们把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具象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抽象",是为了便于人们区分和认识自己不同的思维特征。在现实中,这两种思维方法从没有截然分开过。形象思维(具象思维)往往是在一些"分类"的概念基础上进行的,而抽象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又往往是和具体形象交织在一起的。

例如:就连物理、化学这类典型的抽象思维的学科中经常不得不借助图形、图象来说明复杂的演绎过程;再如,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最典型的绘画艺术,一些抽象派的作品如果没有抽象演绎的帮助,我们就除了色彩什么也看不出来。甚至还有这样极端的情况:一位画家呈现给大家的一幅牛吃草的绘画居然是一张白纸,他的"抽象演绎"是:牛吃完草就走了,所以没有牛,而草被牛吃完后也没了,所以剩下的是一张白纸。

但是,尽管两种思维方法常常融合在一起,我们还是无法抹杀它们各自的特征,一个擅长抽象思维的人和一个擅长表达自己形象思维过程的人,我们还是立刻可以从他们的数量概念、时空概念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将他们区分开来。

先看数量概念。原始人的抽象的数量概念极为贫乏,他们不能象现代人那样自由地运用抽象的数字来表达数目的多少,在计数时总是不脱离具体事物。

爱斯基摩人要是家里来了四个人,他不会象我们这样说四个人,而只会说:"来了老人、妇女、歪眼的男人、带枪的人"等等,他们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字,还不能将数字从具体事物中抽出来(运用抽象思维)。另外,在相当多的原始语言中(多数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数字常常和手指头联系在一起。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罗马数字,Ⅰ的原意是指一个手指头,Ⅱ的原意是指两个手指头,Ⅴ的原意是指一只手,Ⅹ的原意是指两只交叉的手。只是到了后来,Ⅰ、Ⅱ、Ⅴ才不再和手指头联系在一起,而抽象地代表一、二、五、十等数字(在张浩的《思维发生学》、列维的《野性的思维》、佛罗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有许多这样有趣的例子)。

我们的先人不但把数字从具体事物中分析和归纳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反过来,如果他了解了几个简单的抽象数字(如"一"等),他把抽象数字综合和演绎到具体事物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很差。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人员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僳僳人曾以一头牛从怒族人手中换回一块地,而那块地大得足够全村人耕种和收获,这是因为"一"和"一"都是一样的,就使他们产生了一头牛和一块地也是一样的错觉。

即使到现代,表达形象思维的文学语言也不提倡多用抽象数字。作文课上把"一首诗背了三遍"这个事实描述出来,如果一个学生很简单地写"背了三遍",而另一个学生写成"背了一遍、一遍、又一遍",那么能从文学老师那里拿到高分的肯定是后一个学生;听见88声枪响,文学语言主张写成听见一阵密集的枪声;火车时速120公里,文学语言主张写成风驰电掣般前行;美丽的姑娘看了小伙子三眼,文学语言主张写成"美丽姑娘羞涩地看了小伙一眼"。

再看时空概念。早先人们没有抽象的时空概念,谈时间空间都要联系到具体事物。

有一句话现在被人们当作戏谑用语: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这句话实际上是祖先们比较年龄的正规用语,那时真的没有40岁、60岁这样的概念。直到50年代初期,在云南怒族地区,询问一些老人哪年生的,他往往回答说:"我是茶花开花时生的"等等。僳僳族老人回答自己的岁数时都说:"象门前那棵树一样大",因为他们的习俗是生孩子时就在门前种一棵树,如果外来人不知情想砍掉或毁掉这样的树,他们会给你拼命,不要以为这仅仅是迷信(树代表他们生命),主要因为你使他无法再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了!

现在的文学语言还鼓励这种时空概念具体化的倾向:时间如流水,时间如白驹过隙、寿比南山、弱冠之年、花甲之年等等。

有些部落没有东南西北的空间概念,但他们对空间有自己的理解和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只要过一次不管多么广袤阴深的森林,以后随时都能穿行过去而不会迷路。

又如,你听说一个人游英国、法国、德国......游遍了西欧,你脑中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他走了那么遥远的路。但紧接着抽象思维可能又会告诉你,原来他走的实际距离未必有中国的一个省那么远。

最后看语言特征。抽象思维的语言追求简单化和精确化,形象思维的语言则讲究具体化。

例如:有些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受伤"的概念,但有"小刀割伤"或"牙齿咬伤"的概念,没有"战斗:的概念,但有矛战、箭战、拳战、舌战的概念。再看名词,我国古代汉语经常使用很具体化的名词,2岁的牛称为"牛市",慢慢走的牛叫"牛岁",3岁的牛叫"牛参",白色的牛叫"牛崔",生口舌病的牛叫"牛今"等等。《诗经》中有一首诗,其中马的名称达16个之多。欧洲北部的萨阿米人有41个词代表不同样的雪,却没有"雪"这个抽象名词。

我们知道形容词比较抽象,红、高、热、凶等等都用来表达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表达这些抽象属性,比如"凶",要写成豺狼般凶狠,如果再能具体些写如何咬牙切齿,如何横眉立肉就更具有"文学性"。学生学作文,必须会一种叫比喻的修辞手法,否则一定不会得高分,姑娘美,要写成美如水;小伙壮,要写成壮如山。

[ 本帖最后由 BENNYMM 于 2010-1-10 22:03 编辑 ].

TOP

回复 246#pm_simple 的帖子

"不知道您引用的这段话的论点是啥呀?"……就是说你243#的第1至5句话@#~%^$#@~~~
"以我小学里学到的中心思想的水平?(语文是我小学的最伤),"……

不谈了,.

TOP

回复 249#pm_simple 的帖子

你从哪里看出欧是同意你观点的 表回了,欧跳楼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