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8-22 18:02 发表 
我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实,我妈妈并没有什么早期教育的观念,没有有意给我做过早教。小时候家里穷,也没有条件去学点什么。
但是,妈妈无意中给了我一条捷径,那就是阅读。这让我这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孩子终身 ...
活活活我的例子更复杂更像命运上演的一场喜剧,总结起来就是一不看书就变傻,又好不容易通过阅读让智商回到人类中等水平
小时候我妈是农村征地工,在食堂切菜,除了能让我在厂里闲逛时手上拿一截红肠啃吧,还和厂里的图书管理员关系好,我也能在她们聊天时混熟厂阅览室瓦咔咔~~~虽然大多是莫名其妙的街边武侠小说、断断续续的三国连环画和呼杨演义,但对二十年前一个村里的孩子而言已经弥足珍贵啦,家里印着字的纸都没几张更不要说装订成册的书了,那时我爸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记忆中家里唯一的书是一课本样的医学初级读物而且只看过封面(又黄又旧白底绿边框)
稍大些没有更好的环境和引导,只能数十年停留在武侠小说水平(非金庸)蹉跎大好青春年华并开始慢慢变傻~~~直到十六七岁突然小宇宙大爆发弃数理化英于不顾,为篮球、摇滚乐和诗歌在当年只重视数理化英的某全市最好中学付出年年垫底的代价却只修成一愤青
现在想想那时付出的代价虽然不小,但还是灰常庆幸自己只因一个对学校课堂的“怒”字一条道走到黑义无反顾完全出于自觉毫无愧色地丢掉了那劳什子九十年代市重点的百分之九十九课堂教育尽然傻人有傻福在一段时间里不信什么皇帝权威凭着一股愣劲把学校图书馆只要是冠以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诗歌(那时候年轻看书就冲“现代”、“先锋”二字)之名头上长角地撞出一条自己的阅读和成人之路瓦咔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