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新教育漫话 之 多做奥数和阅读理解题利国利民(108#起)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给楼主您一个“伪命题”:
假如未来的“爱因斯坦”今年四岁了

可否漫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17 22:14 编辑 ].

TOP

李跃儿:她为孩子办了一所巴学园

http://news.sohu.com/20080618/n257627542.shtml
李跃儿:她为孩子办了一所巴学园
来源:《人物》杂志

李跃儿和孩子们一块上图画课
  央视某节目。四岁的女儿不爱看书,妈妈请了专家来做指导。
  专家制止了妈妈强迫女儿来听故事的举动,拿起一本书,兀自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不一会儿,在旁边游荡的小女孩就被吸引了过来。后来,她干脆爬到专家身上,和她一起乐呵呵地在书上指来指去……
  之后,又在类似的几个节目中见过这位专家。
  你不得不对她印象深刻,因为她看起来是这样的敦厚而朴实,但看问题的眼光又那么敏锐而犀利。而且她身上似乎有着一种奇特的磁场,孩子们总是很快就被她吸引,和她变得亲热起来。
  她就是李跃儿,来自银川,在北京办着一所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
  见到李跃儿本人,就会明白,电视是怎样的一个只呈现表面而抹杀气息的机器。眼前的李跃儿,剪了短发,瘦,谈话极富动感,浑身洋溢着一种轻盈的气息,一点儿都不“朴实”。她会对你说:“来,抱抱。”就像对她的孩子们。
  “我孩子就是这样。”
  一个从巴学园毕业的小女孩,现在在一所普通学校读小学。一天她迟到了,于是和老师有了如下的对话——
  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上学是不可以迟到的。”
  女孩:“请你不要这样对我说话,我可以跟你到你的办公室去解决问题。”
  老师:“那你坐下吧。”
  女孩:“我明天可以不迟到。”
  但是第二天,她又迟到了。敲门进入教室后,她立刻对老师说,“我跟你去你的办公室吧。”结果老师还是让她坐下了。这之后,老师仍会对其他小朋友疾言厉色,却再未训过这个女孩。
  还是这个小女孩,一次和妈妈去一所成人学校。妈妈在和熟人说话,而她想去卫生间了,于是自己去找,但是推错了门——这是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她马上说,“哦,对不起,打扰了。不过,我想请问一下,卫生间在哪里?”这件事的结果是,李跃儿被请去该班作了一次有关孩子教育的演讲。
  “我孩子就是这样,胆子大,不会被大人吓得灰溜溜。”李跃儿称巴学园的小朋友为“我孩子”。她的孩子有问题了,都会到办公室和老师谈话解决。孩子们为所有老师都起了代号,他们称呼李跃儿“大李”,胡萍“胡椒面儿”。“只有好朋友、哥们儿之间才会相互起外号。”李跃儿说。
  李跃儿用词的出其不意,她的好多朋友都提到过。“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挫败感让全国人民都不自信。一个民族,整个都灰溜溜的。”“灰溜溜”这个词,用得准确!
  “如果呵斥孩子,他马上就成为一个灰溜溜的人格比你低下得多的人。虽然他心里不满意,但他的状态也是低的,这就像标签一样贴在他的脑门上了。你对她的态度,就成为一种约定。”
  李跃儿拿老外领养的中国孩子来做比较,那些孩子,一脸明媚,让人能感觉到他们的“灵魂是沉静的,有力量的。”而我们的孩子,更多的走了两个极端,一种灰溜溜;一种总是在向成人世界挑战,行为没有边界。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教育,尤其幼教,其最本质的东西应是人格的建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从自然的、科学的、心理关怀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不被尊重,人格的建构根本无从谈起。而尊重,不只是蹲下来和他说话、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这么简单。“首先你是作为一个人,用赤裸裸的灵魂去感受孩子,才能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而是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尊重意味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贴他一切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幼儿的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完全,尿裤子之类的事情在所难免。如果巴学园的孩子尿裤子了,老师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以“没关系,没关系”来安慰。他们只是温和地说,“走,我们去换裤子吧。”即使有小孩子把大便拉在了教室里,老师也会很平静地说,“来,老师帮你擦了。”
  李跃儿要求她的老师们,无论孩子提多么“可笑”的问题,都要正面回答,不能当面笑他,因为孩子是认真的。
  一次,一个刚入园的3岁男孩指着一位女老师的胸部问:
  “马,这是什么?”“乳房。”
  “我摸一下可以吗?”“不可以。”
  “我看一下可以吗?”“不可以。”
  “马,这里面有牛奶吗?”“没有。”
  “哦,我知道了,马的乳房里没有牛奶。”
  这位老师终于忍不住,伏在地上笑了一会儿。
  “马,怎么了?”“马刚才想咳嗽一下。”
  “帮助别人,靠的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理解力。”
  李跃儿本是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她在银川先是教孩子画画,但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学了画之后,不但以前身上的一些“毛病”没有了,而且学习热情高涨,各科成绩直线上升。于是李跃儿的名声不胫而走。帮助“问题”孩子,就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她说,“帮助别人,靠的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理解力,再接触理论,只是由它来证明,你以前所做的是对的。”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一个人身上的教育失败了,对这个人而言,就是他的一生。所以李跃儿说,“人类对于人,不可以这样,所以需要在这方面有灵气有悟性的一个人去全身心地致力于这个事情的研究和探索,并把他的经验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不要走弯路,教育没有弯路可走。”而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有灵气有悟性的人,一个真正能够懂得孩子的人。
  2004年来北京之后,李跃儿已不再专门去做帮助“问题”孩子的事情,但巴学园里有“问题”的孩子,她还要帮着进行调整。
  发在“李跃儿教育论坛”上的长帖《爬出地狱的战争》,记录了李跃儿来北京后,帮助一个叫王茂睿的小男孩进行心理修复的详细过程。
  王茂睿刚从别的幼儿园转学到巴学园时,教室里的所有活动他既不出声响应,也不关心,总是很惊恐地缩在角落里。一次,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李跃儿因为别的事叫到他的名字,他居然哆嗦了一下,赶紧说:不是我,不是我。这个孩子,他被以前的老师吓坏了。
  在默默地观察了两个多月之后,王茂睿终于确定了这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不会有人严厉惩罚他的环境,他慢慢地有了安全感,也开始了心理上的“修复”。他开始乱跑乱闹乱叫,推人,砸东西。“他没有意识地在动,他就是想动,想破坏。”
  一次,王茂睿违反规定往储物柜里钻,李跃儿阻止了他。“他暴跳着、尖叫着想把我推开。我知道,这时,进柜子的需求已经退居次位了,而与一个他心目中由来已久的、代表着‘恐惧’表象的老师的抗争,升到第一位了。”激烈的对抗开始了,李跃儿身上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那幅图景一定是惨烈的。我拉着他的一只手,他的背对着我,用另一只手向远处爬着。他的脸上,泪水、汗水和鼻涕混在一起。”“如果我让他逃走了,他将不知道这次冲突的最终结果是以我们之间的和好及美丽的友情结束的,也不知道一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这样面对面地解决问题,他内心会留下一个由于未完成而造成的判断:老师仍然是可怕的。”
  故事以王茂睿的大哭及师生二人的拥抱结束,王茂睿成功地完成了心理修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李跃儿“捕捉到了这个难得的教机,就像喊了声‘芝麻开门’,他那扇心灵之门便应声而开了。”
  “教机”,是李跃儿反复强调的一个词,也是她认为教师最难把握的东西。对教育的灵气和悟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巴学园里,有两个小女孩在一起玩过家家玩了两年,李跃儿不得不把她们拆开,分在楼上楼下两个班里。因为有研究表明,只玩幻想游戏和假想游戏,不能帮助儿童发展智力方面尤其是逻辑方面的内涵。
  其中一个不到4岁的女孩来找李跃儿了,“大李,我找你!”
  “请坐,请问你有什么问题?我们现在可以谈话。”
  “为什么把我和西西分开?”
  “因为你们在一起只玩过家家,老师希望你们能进行一些其他的工作。”
  “我在上面和帅帅玩过家家,西西在下面和蒙蒙玩过家家,我晚上回家和我妈妈玩过家家。”
  “那你想怎么样?”
  “我想下楼去找西西。”
  李跃儿开始算计了,“怎么办?让她去的话,老师的努力就白费了。不让她去的话,孩子会觉得她的努力是不起作用的,不能有自我效能的认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的认知非常重要。你能认识到你有什么能力,你将来就会使用这个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就不会使用这个能力。这非常为难,它需要一个教育者非常精细地去计算。计算到底怎么样是对她有好处的。帮她发展了,还不能让她觉得是别人帮我我才有这个能力,而得让她觉得是她自己本身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这是我们的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部分。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对孩子进行间接帮助,不能直接帮助。而且不能对孩子说,都是因为我帮你了,你才能做成这件事。”
  协商的结果是,老师可以带小女孩去见西西,但只能在一起一个小时。小女孩同意了,并且认真地遵守了规定。李跃儿抓住了这个教机,既让小女孩体味到了成功的滋味,又没有让她继续和小伙伴玩过家家,妨碍她的成长。
  “回头看这几十年的路,就是朝着办这样一个学校的方向前进着。”
  1982年在《译林》上最初看到《窗边的小豆豆》时,李跃儿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说自己是像感受大自然一样在感受另一种风情。或许,巴学园的人文风情,暗合了画家内在无拘无束的天性吧。但现在,李跃儿“回头看这几十年的路,一步步就是朝着办这样一个学校的方向前进着。等到真的要办一所学校时,脑子里很自然地就蹦出了‘巴学园’这个名字。”
  李跃儿巴学园的口号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对于脚而言,适合的才是好的。一双看起来无论多精美,但会妨碍脚的自然生长的鞋子,都不能算是好鞋子。
  为了造出这双合适的鞋子,李跃儿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一路犯错、推翻、重建,终于摸索出了一条“趋向于正确”的教育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李跃儿听了老教师的忠告,对学生非常严厉。对儿子也是这样。儿子被老师打过骂过,再派同学送回家来,李跃儿所做的,也是冲他大吼大叫,把他“折磨一通”。
  在那时,李跃儿的教学方式已属先进,中央电视台《新闻之窗》曾专门去银川拍过她讲课。她教的很多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她却一天比一天苦恼。因为她觉得这些孩子刚来时都是毕加索,都是高更,但在习得了那么多技巧之后,灵气却一天天消失殆尽,她认为自己是在“兢兢业业误人子弟”。而且儿子的状况也越来越差,她开始怀疑起自己来了。
  这时,一个因极端的家庭教育所导致的案件深深地触动了李跃儿和她的先生,同时他们又开始接触蒙特梭利教育,她对孩子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于是,13岁的儿子休学一年进行调整,李跃儿在教育上的提升也开始了。
  她仔细研读了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等人的著作,并和先生徐晓平一起,慢慢总结出了一整套集教育理论、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置、课堂操作为一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教育体系。现在,人们称它为“李跃儿教育”,赞它是国内幼儿教育及儿童艺术教育的知名品牌。
  李跃儿从毕业之后就开始了美术教育工作,后来虽然调到文化单位,成了职业画家,但仍然利用周末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慢慢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有问题了,他们不能真正地领会艺术,而只能学技术。“技术在痛苦中逼着也能学会,但艺术,孩子如果是痛苦的,就学不了。”她开始帮助这些学生,同时也把她的发现告诉家长们。
  家长们慢慢地认同了她的理念,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孩子的学校和幼儿园是有问题的。他们不愿再把孩子送回那样的幼儿园,有人建议,我们平时也把孩子送到你们这里来吧。于是,李跃儿去买了20张床,办起了一个全天的儿童之家,那是2003年。
  但在银川,李跃儿的儿童之家根本无法生存,办一年赔一年。她当然可以放弃儿童之家,做回她的“潇洒的、疯狂的”画家,靠卖画来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已经体会到了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让她无法舍弃。而且,教育之路上的探索,有很多问题让她感到疑惑。于是,她就想,去北京吧,在文化中心总可以找到一个圈子来帮助我吧。
  2004年,李跃儿来到北京,办起了她的儿童之家,也就是现在的巴学园。
  现在,李跃儿是教育部“十五”规划“家园共育365”重点科研课题组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签约育儿专家。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是在“李跃儿教育论坛”上频繁出现的一句话。这是因为,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李跃儿发现:所有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成人的问题。孩子不会从出生就带来问题,孩子的问题大都是由于成人不懂得孩子、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帮助不当所造成的,背负这些问题走向成熟的孩子必定会成为有问题的成人。
  李跃儿总结了几种中国的家长类型。“一,完美无误型,一些家长孩子犯一点错误就认为是孩子‘毛病’多,就开始指责、打骂,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二,过多干涉型,当孩子玩的时候,横加干涉,这样会造成孩子以后的‘专注性’不够,厌烦学习;三,过分呵护型,家长怕伤着孩子或吓着孩子就经常抱着,大一点的时候不让孩子出去玩,这就导致孩子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甚至不会大脑思维,出现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四,望子成龙型,这样的家长是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或成功欲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自己喜欢学的学不到,学到的全是自己不喜欢的,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优秀,长大之后就不爱学习,甚至会夜不归宿;五,拔苗助长型,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直接掠夺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结果破坏了孩子思维与精神的内在建构,可能造成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六,经验衡量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但许多家长总按照老人或周边人的经验来培养他,大大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国的孩子学习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才提倡“减负”,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我们这里又成了一种面目全非的东西。它被直接去掉了内核——健全的人格状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演化成了技能的培训,成了强迫孩子“多学东西”,“多学实惠的东西”的借口。“享受音乐”被“钢琴考级”所替换,“欣赏名画,获得心灵的滋养”被“画画获奖、参加展览”所替换。孩子是痛苦的孩子,所以李跃儿常说,“那一张满是痛苦的脸啊。”
  李跃儿巴学园的课程由蒙氏工作、大型建设、生存课程几个部分组成。在春季的大型建设课程中,孩子们要磨砖,盖真的房子,还要建超市、医院,等等,反正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期间,办超市的会和爹妈要20块钱,去真的超市购物;开农家院的,就去住农家院;办医院的则去医院参观。整个春天,孩子们全部都在外面玩。每天做过操唱过歌吃过早饭,就去工地,在工地吃过假装的早饭之后开始出工。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几乎也全在窝棚里忙。“孩子们一整天都在忙,所以身心特别舒畅,没有一点问题。”
  但刚把孩子送入巴学园的家长往往不能接受李跃儿的教育方式,认为她是在“放养”。所以她每年都要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她这种教育背后的东西,以求取得更好的配合。
  往往一年之后,家长就和她配合得很好了。家里和幼儿园有统一的规矩,在规矩之内,孩子可以自由地进行一切探索。
  父母放轻松了,孩子的巴学园也就真的来到了。
  采访之后,我随李跃儿去操场上看她的孩子们。几个孩子在等妈妈来接放学。他们灰头土脸,心满意足。有一个男孩的裤子上破了一个大大的口子,一看就破了有些日子了,但妈妈没有把它缝上。
  夕阳下,我和李跃儿抱了抱,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文/赵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1: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0-6-25 10:59 发表
喜欢楼主贴的几篇文章,顶一下。

关于巴学园的这一篇,我个人觉得,作者的个人倾向比较明显,我对李跃儿的了解不算很多,看过他们的论坛,也看过巴学园里孩子的纪录片,我觉得肯定不完全是文章中写的田园牧歌式的 ...
教育实验跟教育制度本身有一个冲突和协调的问题,巴学园肯定会遇到的。对这类文章,只能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分析,切不可照搬学习,您提醒的很对。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2:23 编辑 ].

TOP

下面这个地址是根据巴学园拍的记录片《成长的秘密》
http://tv.sohu.com/20091228/n269260507.shtml
另有一部《小人国》没找到。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3:05 编辑 ].

TOP

插个话:学前教育

在这里大谈幼儿园教育,好像歪楼了。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同学们从非义务制的幼儿园教育出来,进入了义务制教育的大门。从非义务制走向义务制,这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一步。要走好这一步,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的教育略作一些了解。
因为幼儿园的非义务制教育特点,幼儿园、幼儿园老师、BBMM们可以比较协调的按照BBMM和孩子自己的愿望接受教育。相对而言,这种教育更灵活一些,自我一些。
前面讲巴学园的时候,提到了蒙特梭利教育。什么是蒙特梭利教育呢?我这里有一篇文章,转载于此,与大家分享。

解读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
点击数:[5606]        作者:姚捷如    (威海路幼儿园)        2006-04-11
http://www.age06.com/Age06Public ... mp;ContentId=199424

  玛丽亚.蒙特梭利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特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一九五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 托里斯 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 蒙特梭利已经成为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一九0七年蒙特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动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造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儿童之家”。一九0九年蒙特梭利写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方法》一书,一九一二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一百多个国家引进了蒙特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出现了蒙特梭利运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蒙特梭利学校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0年代,仅仅美国就有一千多所。蒙特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特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特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蒙特梭利教育发妥善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共同成长。
  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特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特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及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特梭利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特梭利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书写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期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这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不但能完成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能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今天在中国不少城市,蒙特索利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建立起来,蒙特梭利教育法也正在为中国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蒙特梭利教学法这个二十世纪西方幼儿英才教育的经典方法,也必将会对正在全方位赶超世界潮流的我们,培养和造就中国的幼儿英才,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更加科学,更加人性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蒙氏教育独特的魅力
  当人们在重新审视我们的幼儿教育的时候,蒙特梭利教育法这一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它使人们重现找到了幼儿教育的革命性方法。玛利亚 蒙特梭利博士(1870-1952)曾帮助过世界上许多的人,是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是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其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的敏感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的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她的教育方法唤醒了孩子内在引导力量,挖掘出了孩子 无限潜能;同时,还帮助父母"学习做父母",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培养了卓有成就的一代又一代。
  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近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及110个国家,在我国蒙氏教育机构分布于40多个城市,现已达到800余家幼儿园。蒙氏教育法究其实质,就是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师角色等的创新,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可以说是幼儿创造教育的典范。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国际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 她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吸取了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通过创办“儿童之家”,并通过对儿童仔细的观察,研究出人类成长的过程、法则和其中的道理,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浅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特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只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 --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特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蒙氏教育的价值: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目前在上海、北京及一些内陆城市,开设的蒙特梭利的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良好的受训教师是办好蒙氏幼儿园的关键。在蒙氏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也是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蒙氏教学也因其对儿童心理的独到见解,对我们的非蒙氏幼儿园的教师也有相当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与二期课改吻合的地方
  蒙台梭利教育的这些思想、做法与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基本一致,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4:57 编辑 ].

TOP

楼主说:“这里只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生择校问题,不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
想必等楼主把义务教育谈完,会在那里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只是义务教育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了,对于谈到“那里”,我好像没有信心哦。
楼主,我是不是好像歪楼了,谈了幼儿园的教育问题。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6:21 编辑 ].

TOP

回复 25#嗲虫妈 的帖子

转过来嘛,我粉她的。.

TOP

祝福BBMM们和TX们

BBMM们心之所在、梦之所在,都是孩子。祝福他们!
把Alex从三岁带到小三,我的心得体会是以农人的心态,用科学的方法。农人的心态,比较不好理解,内心亦是彷徨与煎熬,实施起来似乎容易一些。科学的方法,比较好理解,但说到要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好像有点难,借口总是很多,要力所能及的去添砖加瓦,又是更难了。.

TOP

转载:小升初:谁中了“禁奥令”圈套?

转载:小升初:谁中了“禁奥令”圈套?
时间: 2010年07月15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笃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经此一役,忍受了一连串打击和折磨,老牛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本报记者冉金发自成都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坚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去年底,由于“疯狂奥数”引发的巨大社会争议,成都市教育部门发布五条“禁奥令”,在全国率先掀起了史上最强“禁奥风暴”;而老牛一直没能识破这个“禁奥令圈套”。

  如今,他最懊悔的是,没有早送儿子去学奥数。

  儿子参加的是成都颁布严厉“禁奥令”后的第一届“小升初”。7月6日,成都著名的三所中学四、七、九中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录取名单,在2436名小学毕业生中摇取了357名幸运儿。而其余孩子则将参加7月中旬的再次“摇号”。

  在家长眼里,貌似公平的摇号,更像是一场命运的轮盘赌,反让他们对子女的前途充满忧惧,“万一被摇到三类学校,岂不把娃娃耽误了?”12年来坚持素质教育、不肯送儿子去学奥数的老牛,使尽浑身解数,才在最后时刻帮助儿子逃脱摇号的命运,提前锁定名校。在已提前择校成功的家长眼里,那些只能由摇号来决定孩子未来前途的,不少是中了“禁奥令”圈套的人。

  “迂腐”的老牛

  两人大吵一架。马可说老牛是迂腐的知识分子,老牛说,“你们当教育记者的危言耸听,既然教育局出了规定,下面学校乱整,教育局就不会坐视不管。”

  在成都一家报纸的教育记者马可看来,老牛这粒后悔药吃得太晚了。

  马可是老牛妹妹。从老牛的儿子兵兵上小学三年级起,马可就一直劝他为了将来兵兵能上一所好中学,早点送他去学奥数。

  可老牛不听劝,他要给儿子一个“快乐而充满童趣的童年”,把他送进了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小学。

  兵兵在学校除了“成绩门门优秀”,还在选举中被推选为“执行校长”,协助校长管理,还被选中参加张艺谋奥运宣传片拍摄。老牛一直引以为傲。

  兵兵上小学二年级时,很多同龄孩子被家长送去学奥数,老牛却不以为然。“学奥数根本没意义”,在老牛看来,奥数里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初中学了二元一次方程轻易就能解开,何苦逼着小孩子挖空心思?

  周末,当别的孩子在题海中漫游,兵兵却被送到游泳池、羽毛球场挥汗如雨。

  马可觉得老牛对奥数的理解“太肤浅”。从兵兵上三年级起,马可就向他多番进言,“要想让兵兵上‘四、七、九中’,就得学奥数。”老牛却很诧异地反问她,那报纸上市教育局规定小升初不准考试,不看奥数成绩又是咋回事?马可一听愣了,哭笑不得,“你多大年纪了,居然还信这个?”两人大吵一架。马可说老牛是迂腐的知识分子,老牛说,“你们当教育记者的危言耸听,既然教育局出了规定,下面学校乱整,教育局就不会坐视不管。”最后马可败下阵来,“相比我这个江湖人士,他更相信政府红头文件。”其实,从马可做记者起,成都市教育部门就三令五申禁止学校把小升初与奥数挂钩,但马可知道,“四、七、九要保住现在的位置怎么可能不看生源?”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心知肚明,除了部分招生摇号,还给这些名校一定的自主招生空间,而这些名额就被用于录取优生和照顾“关系户”。

  这是成都教育圈公开的秘密。

  但老牛不信。

  而在一家教育培训学校当会计的柳灵却坚定地给女儿报了奥数班。在培训学校的耳濡目染,让柳灵早早看清了摇号背后的现实。

  即使幸运“摇进”名校,学校内对于自主招收的“优生”和“摇号生”待遇也差别很大。

  成都成华区某所重点初中13个班中,1、2班是“火箭班”(由华奥赛得奖者、区三好生、全区前50名学生构成)不仅配备最强师资,还减免“择校费”;3、4、5、6班是“摇号生班”,师资力量最薄弱,但仍需缴纳1.5万-2.5万“自愿捐资助学费”。

  柳灵也知道,女儿妞妞其实对数学不感兴趣。妞妞喜欢英语,喜欢写作。但一位做奥数培训的老师告诉柳灵,即使是报考私立外语特长中学,奥数也是必需的敲门砖。为了女儿前途,柳灵要求妞妞放下喜欢的文学作品,去学奥数。

  看到女儿死记硬背公式的痛苦,她也曾想过放弃,但看见别人如此拼命,柳灵也只能打消此念,一边对奥数深恶痛绝,一边咬牙继续奔忙于各奥数培训班之间。“小升初比考大学更残酷,我们身不由己。”

  儿子得了可怜的“9分”

  老牛彻底懵了。一向以儿子聪明为傲的他第一次骂儿子,“你怎么这么笨?”兵兵也懵了。长期积淀的自信瞬间崩塌,他躲进屋里哭了一下午。

  现实也在不断挑战老牛坚持的素质教育理念。

  先是兵兵三年级时,老牛夫妻俩“被迫”把儿子送进了数学补习班。原因是×小老师集体到校外某文化宫兼职补课,兵兵的全班同学都去“捧场”,老牛怕不去得罪老师,只好周末上午也把儿子送去。

  这个补习班也迷惑了老牛。直到兵兵补到五年级,堂兄东东准备参加小升初考试,老牛才发现不对劲。

  东东在学校的成绩不如兵兵,为考取一所私立名校,一直被父母逼着学奥数,曾因做不出题而嚎啕大哭,“崩溃”过好几次。

  老牛偶然兴起,把东东做的练习题拿给儿子做,结果数学经常满分的兵兵“连题都看不懂”。这让老牛很纳闷。

  多了一个心眼的老牛,赶紧找来一套某名校往年的小升初考试题让儿子试做。夫妻俩找来马可一起监考评卷,结果,兵兵只勉强得了“9分”。

  老牛彻底懵了。他试着用二元一次方程给兵兵讲解考题,看着如听天书的兵兵,一向以儿子聪明为傲的他第一次骂儿子:“你怎么这么笨?”兵兵也懵了。长期积淀的自信瞬间崩塌,他躲进屋里哭了一下午。

  考试的打击并没完全动摇老牛的信念。他仍然不相信在教育局的文件规定下,名校仍要看奥数;直到有一天偶然和曾经的老师、某名校副校长在饭局上碰面,老牛问他,今年小升初学校看奥数吗?老师回答他:“看!不仅要看,而且很重视!”老牛这才傻了眼,儿子小升初已近在咫尺。

  老牛终于痛下决心帮儿子报了奥数培训班。夫妻俩也开始轮流在周末早起接送儿子。

  进了奥数班后,兵兵几次考试都备受打击,同学基本都已参加过奥赛和华赛(华罗庚数学竞赛),很多还拿了奖,而兵兵此时还是个“白丁”。

  五年级结束的暑假,老牛给兵兵报了“奥数暑期集训班”。一个多月时间,兵兵第一次在题海中度过。

  柳灵的女儿妞妞则在五年级时拿到了奥数竞赛三等奖,但柳灵和妞妞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四、七、九中采用摇号升学后,只能拿出部分招生名额招收优质生源,竞争变得更激烈,“奥赛三等奖,都不一定能参加内部考”。

  被质问的暗访

  一位华西医大的教授质问,你们叫教育局把他们小孩就读的学校公布出来,只要他们不择校,我们就不择校;只要他们摇号。我们就摇号,他们敢吗?

  就在兵兵和妞妞为“小升初”冲刺之时,2009年10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五条“禁奥令”,掀起了史上最强“禁奥风暴”。

  主导改革的教育官员宣称,“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将被开除”,“招生看奥数,校长将被免职”;措辞严厉的“禁奥令”一经媒体发布,社会反响强烈。

  老牛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给马可打电话念新闻,成都“禁奥”了。马可淡然地回答他,“别念了。”马可泼了老牛一盆冷水:“如果想明年不后悔,就让兵兵把奥数学下去,而且要死命地学。”马可心里清楚,现行教育体制下,名校要选好生源,普通百姓想上好学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管得了?“禁奥喊了多少年了,培训班一天比一天火。”而且教育局内部也有争议。前几年成都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结果高考升学率先是被绵阳反超,如今连资阳都赶不上了,结果引起高层震怒,还有官员为此担责下课。

  但“政治正确”的禁奥报道还得做。马可受命去暗访培训学校和兼职补课的老师。

  那段时间,柳灵所在的培训学校风声鹤唳。因开办奥数班被媒体两度曝光,只要陌生人来,都怀疑是暗访记者,一律不准进。

  有一次,马可和多家媒体记者去曝光一名兼职补课的老师,结果被学生家长团团围住。

  家长们痛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进入名校的希望;还有家长痛骂记者曝光是给政府当“丧天良的走狗”;一位华西医大的教授则质问,你们叫教育局把他们小孩就读的学校公布出来,只要他们不择校,我们就不择校;只要他们摇号,我们就摇号。他们敢吗?

  马可被质问得“无言以对,无地自容”。她也知道,教育局内部包括很多省市政府官员的子女读的都是“四七九中”。

  最后,在家长和学生的掩护下,那名老师趁乱逃走了。

  有位初中校长曾对马可直言,他们最不喜欢青羊区小学学生,包括兵兵就读的×小。因为学校历届中考状元,“最好的学生”从来都不是“素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的青羊区,而是奥数培训最火热的金牛区。

  奇招迭出规避禁令

  各所学校“小升初考试”打的名号也不尽相同,有叫“奖学金测试”,有叫“小升初面试”,有的甚至叫“小学教学研讨调查”。

  这场“禁奥风暴”并未持续太久。2010年1月,“禁奥令”最主要的推动者,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反被调离。这位曾在青羊区推行素质教育、升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后又力推禁奥的改革派官员最终壮志未酬。

  禁令也让很多家长终止了对孩子的奥数培训。

  即使在风声最紧时,柳灵也没中断妞妞的奥数课,上课的地点却从培训学校藏身到了老师家。

  半信半疑的老牛没给兵兵增加补习班,勉强维持着每周日上午两节课。

  在老牛的摇摆不定中,兵兵又坚持学了5个月,就迎来了被禁奥令禁止的“数学竞赛”。

  竞赛组织者有规避禁令的“高超智慧”。禁奥令中“不准成都市教育局所属的义务教育段学校、少年宫等单位将场地租给竞赛单位”;主导改革的教育局官员曾自豪宣称此举是“釜底抽薪”,让竞赛方找不到场地。

  竞赛组织者却巧妙发现了被“禁奥令”遗漏的“职业院校”。最终,逾五千名小学生参赛,兵兵也身在其中。

  但老牛一家三口对此次参赛结果讳莫如深,对马可都不肯透露。她只能猜测兵兵考得太差,“家丑不愿外扬”。

  此后不久,成都6所民办私立中学的小升初考试也光明正大开始。都江堰市教育局接到家长举报,将躲在该市一家宾馆以“小学教学研讨调查”的名义进行“小升初”测试的成都石室外国语实验学校抓个正着。

  在家长投诉和媒体报道下,6所民办私立学校校长被叫到市教育局开会,而教育局也要求违规考试一律取消,并接受群众举报和媒体监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后来马可听说,当天会上有民办学校校长拍了桌子,痛斥成都市教育局违反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自主命题、自主选择考试方式的权利”。

  考试果然如期举行。包括兵兵和妞妞在内,上万名小学生参加,场面之壮观,比起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这场在教育局眼皮底下明目张胆进行的“小升初考试”,成都所有媒体只字未提。

  这场考试也惊醒了众家长。许多在禁奥令颁布后终止孩子奥数培训的家长追悔莫及。

  在“万人赶考”、1∶1000的残酷竞争中,妞妞如愿考取了一所私立名校的二等奖学金,母女俩相拥而泣。

  之后几所知名公立中学也展开了对优质生源的“招考争夺”。为规避禁令,各学校奇招迭出。

  一所知名初中为避人耳目,将考试地点设在市郊某大学内;一所中学则将考试时间定在早上7点半-8点半,“算定记者们此时还在睡觉,等接举报赶到现场也早已人去楼空”;一所名校在家长前一天电话询问时还称没有考试,晚上却突然改口,为不留把柄,没有试卷,老师直接在黑板上写考题,以奥数为主。

  各所学校“小升初考试”打的名号也不尽相同,有叫“奖学金测试”,有叫“小升初面试”,有的甚至叫“小学教学研讨调查”。

  “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小升初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能力。”马可感慨地说。

  突然降临的择校大战让家长们措手不及,带着孩子“四处赶考”。有家长打电话向媒体抱怨,由于相信了教育局文件,结果错过了考试时间,“让孩子的准备打了水漂”。

  马可将家长的投诉向教育局“反映”,接电话的官员劝马可不要再关注了。

  眼睁睁看着各名校举行了“小升初考试”,而兵兵依然没着落,老牛夫妇彻底动摇了。夫妻俩开始互相埋怨,妻子怪老牛当初不该坚持不听马可建议;老牛则怪妻子当时怕儿子吃苦。

  就在老牛绝望时,一所公立名校致电老牛,通知兵兵前去“面试”。老牛为此好一阵兴奋,马可闻讯后也很激动,一字一句教他面试时该说啥。

  当晚,老牛夫妇轮番上阵扮演考官向兵兵发问,甚至还准备了一个面试问答的英文版本让他全背下来。兵兵被问得眼泪汪汪,一家人折腾到半夜。

  等次日“面试”结束,老牛在电话里破口大骂,“去了就发张试卷让做,全是奥数。”马可一听也感慨自己一时大意,竟没早反应过来。

  过了三天,这所学校向马可为难地表示,“70分以上我们才考虑,但兵兵只考了40分。”眼看兵兵要由摇号决定命运,老牛委托马可打听摇号区域。这是教育部门一直隐晦不言的秘密。马可辗转打听到,几所名校的摇号“可能是位于一环路以内”,老牛又赶紧张罗着给儿子改迁户口。

  最后时刻,老牛用尽所有资源“找到市上关系”,终于帮兵兵敲定某名校,一颗悬着的心才安定了下来。“小升初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能力。”马可感慨地说。

  与此同时,却有家长在孩子考中名校后,为排队交钱而大打出手。因名额有限,即使考试过了,也可能报不上名。

  经历了“小升初”的打击和折磨,老牛对自己曾经信仰的素质教育,对培养了兵兵六年的×小,看法彻底改变,“都是花架子”。

  今年小升初,兵兵班上同学一个都没考上名校,而同小区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也在兵兵参加的那所名校“面试”中落败,只得了兵兵曾得过的可怜的“9分”。

  如今的老牛,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儿子小学毕业后的这个暑假,老牛早早安排好了补习班。老牛现在只相信眼前既得的东西,那些别人允诺的美好图景,总让他有种“小心又中了圈套”的提防感。

  (老牛和马可均为化名).

TOP

后来者居上 并 回复 43#葱妈妈 的帖子

初三发力并不晚。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俺一直比较惭愧,初中三年玩的太多。高一才开始醒悟发力、刻苦了下,高二参加高考。
这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学习,抢跑其实意义不大,身体长开了,思维成熟了,学习起来很轻松的。
最近看了美国小学的数学教科书,其中知识的部分确实不多,他们的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等。有这些基本的素质,掌握知识要容易得多。
试想下,一条数学定理,是老师教会好,还是学生自己推导出来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老师的总要还给老师,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可是当我们把大量的知识下放到小学以后,当我们拼命的在知识的数量上抢跑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又怎么可能耐心细致地去推导,从而得到基本素质呢?.

TOP

回复 45#葱妈妈 的帖子

哪个帖子?.

TOP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并 回复 47#葱妈妈 的帖子

我还以为你在找这个帖子呢?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6378-1-1.html

三年级放飞:规律(1)八个乒乓球运动员打循环赛

前言
   首先,声明我不是老师,也没有教育经历,这个算是的处女课案吧。大家要鼓励、要批评,不要砸砖。
   其次,主要是摹写hxy007的课案,如果有哪里不对的话,肯定是我的理解有问题,不能怪hxy007。
   最后,可能会写的比较慢。我慢慢写,有兴趣的朋友慢慢看。性子急的朋友别催我。

问题
   有8个人参加乒乓比赛,每个人都要与其余的每一个人赛一场,一共要赛几场?
   这是一个问题,不只是数学研究,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有的甚至是从如何产生一个问题开始的,所以请大家不要奇怪。

课前准备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要准备的。
   课前需要备案翻书,把2-30年前已经发黄的高中课本翻出来看看?不需要,至少这个问题不需要。因为你备课越多,你想告诉学生就越多,而你告诉学生的越多,学生想的就越少,学生想的少,搞明白的就少,学习的效果就打折扣了。而且,请BBMM们搞清楚,我们目的是要学生学、学生搞明白,不是老师学。所以老师搞得无论多明白,那都是离题万里。
   就这么赤膊上阵?是啊。当然做老师不能那么实诚,不能真“赤膊”,该穿的衣服还是要分性别、分季节穿好的。老师还是要有老师的样子。如果你实在是感觉到心里不踏实,手里要攥住什么的话,那就准备一副扑克牌吧。
   什么时候给学生上课呢?这是满重要的事情,最好选一个黄道吉日。这一天,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有时间。
   估计需要1-2个小时。不是说1小时完成的就聪明,2小时完成的就笨。其实就是“混”时间,混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天气好到什么程度、心情好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时间可以“混”。“混”到什么程度可以结束了呢?“尽其声”,不是指老师哦,是指学生。让老师“尽其声”,那对学生来说就是唠叨了。
   那要是学生“没声音”怎么办啊?这确实是个问题,越是高年级的孩子越是“没声音”,因为他们都是课堂上的好学生,好学生上课时是不能瞎想八想的,更不能随便说话。就是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老师们(也就是BBMM)需要看这份课案,因为我会尽量想出各种BT的招数,让学生“发声音”,不“发声音”都不行。

开始上课了
    前面我们备课备好了,时间也选好了,那就上课吧!别急,我忘了说一件重要的事情。咱们可不能跟学生说要上课,好像学生们一听见“上课”两字,他们就会双脚并拢、抬头挺胸、目光前视,端坐于椅子上,其实这没什么不好,习惯成自然了嘛。不过,在这堂课上,我们希望孩子“发声音”,这种“上课”不可能进入正常的“发声音”状态,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那怎么办呢?
    一、我们不说“上课”,而说“研究”
    就是BBMM和孩子一起“研究”数学。
    研者,磨也。磨问题、磨事,研的越久,胡椒面就磨的越细,味道才出得来。该死,到底不是专业老师,说着说着就说到厨房里边去了,不过道理是一样的。磨时间、磨人,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磨也不能成器,这是花时间的事情,玉器之珍贵也许与此有关吧。
    究者,刨根问底也。
    二、学生在什么状态下“发声音”最多
    当然是放松的状态,心情好的状态啦。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在什么状态下“发声音”最多,但是你一定知道。有的同学就喜欢趴在桌上,朝上看着你“发声音”,那就这样好啦。有的喜欢把脚跷在桌上,那也没问题,洗脚兼换双新袜子就行。
    不过,为了体现研究者的平等地位,建议在圆桌上讨论。没圆桌的话,方桌也行,不过老师最好和同学坐在同一边,因为这才体现出“同一战壕的战友”挑战数学难题的味道。

    "研究之前请同学们把文具准备好?"
   “老师,你没说要拿文具啊?”
    晕,我的课前准备没说错啊,我说的准备一副扑克牌,那是教具。老师准备教具,学生准备文具。学生搞研究要带文具,就像战士上战场要带枪一样,这是天经地义的啊,不需要老师说的。

正式开始研究了
、、、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0 16:13 编辑 ].

TOP

回复 48#ccpaging 的帖子

赞自己一记,写得真好,颇有 hxy007 的范儿。送花了。.

TOP

回复 50#葱妈妈 的帖子

007 的数学置顶帖就很值得 认真 看,记录了旺网上好多BBMM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思考、经验、案例。.

TOP

回复 52#葱妈妈 的帖子

不过,我对于学奥数的态度是不鼓励、不反对。这个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看,如果已经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自己又特别有兴趣的话,我觉得去学学或者说试听下吧,也不是不可以。如果碰到好的数学老师,也是不错的。这个当然要家长判断了。
以我儿子的情况,我们选择在家里一起玩数学题,不拘时间、地点。另外,每周一次,跟几个同龄的同学一起玩数学,效果也相当不错。因为有这些,加之听过一次奥数培训,那老师讲得不好。就这样,一、二、三年级都没上奥数培训班。也没参加奥数竞赛。
我想,等儿子真正知道数学是怎么回事了,心中有了定数,找到了自己的路,即使将来上奥数班,老师再怎么讲,也不怕教坏了。.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谁是卢梭

去过复旦,比较熟悉;去过交大,非常熟悉。走进校园,如果您读过卢梭的书,处处能感觉到自然教育的气息,甚至能找到自然教育的图腾。如果你问问同学,你知道什么是自然教育嘛,他们未必知道;如果你问问年青的老师,他们也未必知道。
但是同学会成为BBMM,老师可能就已经是BBMM,他们却很可能像您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卢梭的思想,甚至这种思想会成为您的核心,帮助您抵御各种各样关于教育关于孩子的躁进和诱惑。
也许您根本不承认您家庭教育的成员对您有过自然教育的启蒙,这也是卢梭的《爱弥儿》告诉过我们的,因为最好的教育、最适合你的教育是你自己的自悟,是一个没有终点要求的教育。不需要考试,不需要讲课,你只要这样做,跟随你的兴趣以及你的心,你便可以得到教育。
其他的BBMM呢,有的像您一样拥有很好的教育家庭。有的则完全是通过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而自悟。
但是,你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您的教育氛围,很多家庭,甚至在我们这一辈还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卢梭要找到一种“第一,要有非常好的计划,而且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实行;第二,操作要简单。至于第二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方法,而且他许诺“不管是何人、生于何地,能以我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我所想象中的人,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理解对否请自己看自己判断思考。我不要大家相信我,或者听我的,我不是专家。实质上,我绝不建议任何一个人未经思考地去听别人的话。)
所以,卢梭的《爱弥儿》一定是适合每个担负教育的责任看的,大家都看得懂的,不需要老师讲,不需要像教科书那样列入大学生课程(我不知道,师范大学是否有这样的课程),最低限度下,你只要是在带孩子,又识字的话,必能有所感悟。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19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加码学习的代价

很惭愧的说,我没有听说过黄全愈,更别说是他的书了。可见我的教育知识是很浅薄的。但看《爱弥儿》是我老师、朋友让看的,也许他们觉得以我浅薄的知识看看《爱弥儿》就可以了。
说到“如果不是被逼得万不得已,她们不会给孩子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我绝对相信,再铁石心肠、在伶牙俐齿的人,当他们谈到自己的孩子,那一定是一副温柔、善良、甚至不自觉的眼含热泪。而你,我,hxy007等都生活在这同一块热土上,所有的BBMM都受到同样的逼迫。我不知道你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在这种逼迫下低头,我只说我的。
说到“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以现在的考试技术、教育技术,要说13岁考上大学虽然可能但是难点,但要在15岁考上大学,对某些人而言还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不是自然的学习,必然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成功者有代价,失败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那些毫不相干不参与的同学也要付出代价,因为那些个别成功的同学给大多数同学设立了一根太高的标杆。而本来这些同学不过是想进一所普通的高校而已。
能“开小灶,加码学各种技能”又能做到保持同学心理生理健康的是哪些人?他们有那个能耐,一定教育的高手啊,他们也许没看过《爱弥儿》,一定感受过自然教育。这会使他们认识到,非自然教育是不可取的,搞教育大跃进是不行的。
如果你的周围有大学老师的家庭,不妨问问、看看他们给加小灶吗?他们会让孩子在5岁就成为那样的钢铁战士吗?
逼迫的环境是一样的,教育规律也是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19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老师的孩子

有个同学现在北师大工作,某日到上海来玩,大家都是当父亲的人,自然会谈到学校的这些事儿。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11:28 发表
  (3)关系户的子弟。学校跟许多社会机构、部门和个人有关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招生时照顾这些它们。还有一类就是下面提到的传统关系: ...
这种关系户是每种学校都有的,打个比方说,一所学校建在某乡,如果乡长的孩子想进这所学校,而成绩尚可的话,学校是很难拒绝的。为什么呢?学校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在人家地头上,出门就是别人的管辖范围,少不了有一些来往,谁都愿意出门有条路,而不是出门就遇到墙。不过,这种关系户在每届学生中是微乎其微的。说实话,将来恐怕也很难断绝这种人情世故。
不过关系户的孩子即使进了这所学校,他毕竟还是要适应高出普通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强度的。作为老师而言,有相对的独立性,所有的学生不好不好交代,某个学生不好,也没人能责怪老师。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11:28 发表
  有些学校前身是某单位的子弟学校,虽然已经纳入公办教育体系,但至今在人事、业务上还有创办单位有联系,会为这些单位的子弟入学开方便之门。 ...
同学的孩子最终没有选择进北师大的附小,我印象中他说了以下几个原因:
1、大多数都是北师大子弟,家庭情况相似,孩子的性情、见识也都相似。
2、孩子毕竟要踏上社会,如果他在学校里边接触地都是单一类型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突然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未必能够适应。
3、鉴于所有的孩子都有师大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他们的未来职业选择可能更倾向于师范,毕竟这是他们熟悉的环境。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当老师,当老师前途如何也不好预料。

进了他住家附近的公办学校以后,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当然他自己是搞教育的,教育方面的困难总还是可以化解的,可能要比进附属学校,累一些。
另外,他还说,要是儿子以后开公司的话,在他们班上就能找到合适的CEO、财务总监、技术总监,甚至是工头、工人,在师大的附属学校,就几乎没这个可能。当然这只是随便说说,孩子还小,将来未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19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取消高考制度为什么行不通?

“应试教育→升学率→学校择生→家长择校难→家长无奈让孩子狂学各种技能”无疑是现在教育的怪圈,实际上身处这个怪圈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

有人不仅总结性的提出一个大家感同身受的问题,而且还指出了“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正是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和教育领域的执政官员”。请问,如果你打算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的话,在旺网上跟一群“被动地接受应试教育迫害的受害者”讲有什么用呢?

这倒是完全应验了卢梭的一句话:“反对旧有教育方法的呼声喊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出一套更好的方法呢?”
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卢梭立刻说到:“这个时代的所谓学术,破坏多于建设。”
有人可能并不如那些在考名校过程中的人那样,感受到真正的由“应试”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也许在她看来,这一切不过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分析了,找到了症结,写一篇似乎言辞锋利的文字,两手一拍,任务完成。

解决方案呢?好像找到了症结,大家群起而攻之,等人醒悟过来,手术刀一挥,症结消失了,社会这个大系统便正常了。这是多么“学术”的观点啊,但如卢梭所说,结果很可能是“破坏多于建设”的。

有人说啦,你CC算什么啊,别危言耸听,吓唬观众好哇?我不知道这种破坏是否会真的发生。但是历史上,还真有人这样干过,还真是有一场大破坏。这不是CC说的,CC没这么深刻,请见:
暮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1224

现在,如果有人提出要一刀切干脆利落得杀掉“应试”,会不会发生“破坏”呢?别问我,CC从来都不是专家。但是有一件事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已经为最终的应试付出极大的BBMM一定会反对的。也许你可以查询到上海在校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有多少人,但你能计算出他们和他们的BBMM为应试付出了多少吗?能计算出他们反对的声音会是多少分贝吗?

所以,CC并非不言“应试”,这实在不是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不一定发生,但恐怕没有人希望它发生。

扭过头来又见卢梭之《爱弥儿》。似乎卢梭在说,试试把那个已经被一层层袜子包裹起来的“应试”怪物剥开,看看里边有什么。于是,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叫爱弥儿。于是,卢梭先生在书中一步步、不厌其烦地讲爱弥儿的诞生,建议爸爸妈妈们在爱弥儿的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要如何去教育和照顾。在此过程中,爱弥儿完成了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教育。新的人类诞生了。

以ccpaging之浅见,卢梭避开了“应试教育→升学率→学校择生→家长择校难→家长无奈让孩子狂学各种技能”中最强大、最牢不可破的一环,他没有切断一个成熟社会体系的循环,在血液的产生处入手,逐步地改良与替换。

卢梭的解决方案从诞生起,从婴儿起,他的话自然要对旺网上的BBMM们说。给教育官员们(不包括那些已经是BBMM的教育官员)看岂不是对牛谈琴?

如果我的记忆不错的话,有人好像呼吁过要教育官员、专家、学校、老师等引进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模式。怎么说好呢?这好像不是简单引进的事。我们好像引进了不少“先进”的东西,好像总有点水土不服。所以,这个问题还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即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的?他们是否吸取了卢梭的精华?是否遭受过学术之“破坏大于建设”?

(别等了,聋子点炮仗--散了。ccpaging是没那个能耐给出答案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10:50 编辑 ].

TOP

休息一下,原创小故事--农人与书

大约在五几年大跃进的时候,有一个农村的小伙子,浓眉大眼,长的一表人才,学习也好。高中毕业却无书可读,只好奔波于田间地头。农闲时,混迹于牛鬼蛇神之间,讨教一些知识。
一日,从牛棚出来,突然发现泥地里有一本脏且残的小书。小伙子小心拎了起来,用袖子拂去封面上的泥土,几个毛笔写就的大字跃然纸上--“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
小伙子心想:“卢梭,好像听老牛教授说过,是一个法国人。”急急翻开一看,却是满篇大字、红字写得都是大跃进中的先进事迹,(此处不一一列举,节约网络资源若干)。
“原来是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小伙子把书扔回了地上,转身欲继续前行。
就在这一瞬间,和煦的春风吹过,翻开了地上的书本,小伙子隐隐约约发现书中某几页似乎有蝇头小字。他十分好奇,重又捡起了书本,就着春天的阳光,仔细翻阅。
原来那些蝇头小字才是真正的卢梭真言,只是与原书不尽相同,猜想是老牛教授中的好事者重新做了诠释,对不对,却是不知了。
小伙子一边走一边看,十分入迷,竞未发现对面走来了村里的土化学家--汪爸。
汪爸故意撞了小伙子的肩膀,乘机抢走了书,一阵急翻。小伙子欲夺回书,汪爸不肯。几经谈判两人达成了一致--汪爸用药水把原来无聊的铅印大字洗掉,大家轮流看那些蝇头小字。.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错误理解

有人说,看过卢梭不等于看懂卢梭,看懂卢梭也不代表自己就能活用卢梭。研究卢梭的学者也多数把“卢梭”当饭吃而已。再说了,哪怕卢梭复活也未必继续坚持《爱弥尔》表述的观点。

听到这段话,令我想起hxy007常回的一句话: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我重新从电脑中找出了《爱弥儿》的TXT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联系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并不完整的事实进行分析,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前后对照,我的理解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要说这些理解是真正的正确,或者说卢梭爬起来,会对我说同样的话,我吃不准了。
我甚至都吃不准是否正确理解了 这人 的原意。即使我正确理解了,这人 也完全可能跟我开个玩笑,另说一种解释。甚至他解释了以后,我还是吃不准我是否正确理解了他的解释。感觉上,这段话本身已经很像在大学里边常玩的思维游戏了。

你看看,即便是普通人的普通一句话,要“正确解读”、要看“懂”、要旁人理解得跟作者的意思完全一致,好像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信吗?嘿嘿,你试试三年级以上的“阅读理解”就信了。恐怕只有中国特色之应试教育才能培养出对“‘阅读理解’有唯一正确之标准答案”坚信不移的同学。

所以,我对卢梭之《爱弥儿》的理解只能是“‘非正确’地理解卢梭的著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正常人的理解所做出的公允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如果用考分评价的话,可能小于六十分,幸好这不是考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0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非自然教育的恶果

卢梭讲的自然教育,有营造自然的环境、处于自然的状态、遵循自然的过程、获得自然的结果、、、还有别的我没有领会到的别的“自然”。
现实的教育状况在很多方面都是非自然且反自然的,例如:
非自然的学习环境:把孩子送进成绩好、功课好的同学中去,把权势子弟送进权势子弟中间,把富人子弟送入富人子弟。在这种非自然的环境中,同类孩子中不好的部分没有被抑制和抵消,其不好的影响可能慢慢超过同类聚集所带来的好处。搞林业的人知道,单一品种的经济林总比自然森林更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弱。
非自然的学习状态:不相信同学有受教育与提高自己的初始愿望,灌输而不是强调通过迎合同学的初始愿望去学习。
非自然的学习过程:为考试学习、围绕考试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自身的进步。训练考试技巧、死背知识,而不是对问题追根溯源。

最后得到非自然的学习结果:
不能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受到与其社会职能相适应的人。
不能为社会提供自然健康的人,更多的却是不断受到考试重重打击、不断收到各种恶评的非自然健康的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0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一)

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理解了择校的言论?择校的原因在于应试,而幼升小采用应试的手段更加深应试之恶。我同意我的这个理解,这好像有点废话,被砸过多次以后,自己也有点吃不准怎么才算是“正确理解”别人的话了。但这个理解很重要,因为下面将围绕这个理解而展开,所以,为避免错误理解,大家就权当是我自己的观点看好啦,对错由你。
幼升小考试、小升初的证书、中考、高考,可能某些人还要面对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应聘面试等等,在这些所有的考试中,高考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了集中注意力,下面只就高考展开分析。

高考是什么?为什么有高考?说到高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科举,先让我们看看科举是怎么回事?

关于科举,我前面是列举过材料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翻阅。可能也有些BBMM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在这里还是准备以鄙人有限的知识对科举做一个非正确的解读。但我确实不喜欢那种两句一个引用出处的考据式学术文章,写起来力有不逮,读起来也是费力,所以,我只保证做非正确的解读,对错在你。

科举始于隋朝,主要功能是选拔官员。在此之前,官员主要是贵族世袭和现任官员推荐,在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不多的情况下,管理工作比较简单,这种世袭和推荐的制度可以支持当时对官员的需求。随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疆域拓展,管理工作复杂了,国家所需的官员不足。而且,国家管理者还发现,贵族的素质一代比一代差,官员的缺口更大。种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科举这种从民间选拔智者补充官员缺口的制度就诞生了。这一诞生就不得了,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不仅中国人搞科举,英国人也从中国学习了这套制度。

所以,科举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制度安排,是管理国家的需求,跟考生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不是一回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0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二)

前面说过,科举是一种制度,目的仅仅是用于补充官员。在二月河写的《康熙大帝》曾经写过两件事,一件是举办鸿儒科把明朝遗存有学问的人召集起来,编写明史,避免他们在民间结党反清,另一件事是,康熙初年(不确定)举办科举考试,因兵祸连连,国家初定,书生缺乏,竞使粗通文墨的明珠中举。由此两件事可看出来,康熙视科举为工具,缺什么取什么,要什么干什么。康熙后期,更有一些书生越过科举考试,被康熙直接提拔,如高士奇。不过,大部分的考生视高士奇之提拔为奇遇,可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科举是不是可以由皇帝说了算,予取予夺呢?不完全是这样。国家初定,官员缺口大,需要科举,这不是以皇帝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定了,生活安逸,官员缺口也不大,是不是就可以不办科举了呢?不行,因为大家为了科举考试接受了“头悬梁,针刺骨”的教育过程,有很多的才俊之士,不把他们弄到翰林院里边去搞研究,难保他们心中没有怨气,难保有怨气又有才华的几个人,结为朋党作乱。有才气有智慧的人是得罪不起的,把他们选出来去抄书吧。这是乾隆干得事。前面永乐帝也干过。
有没有不信邪的,不搞科举,最后被推翻了的呢?有啊,有人说辛亥革命跟清朝废除科举,以及传统科举不能纳西学之士如孙中山等入朝,有一定关系。当然,我也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关系。
不过,历史上才俊之士不能通过科举入仕、施展抱负的,一种是焉了,改写游记、鬼故事、爱情故事什么的,一种是毛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毛了可能就是以一顶百。其它情况有吗?我不知道,你来补充补充?

(好像有点跑题了,跟择校、考生父母没什么关系,不能怪俺,科举是跟这没什么关系。)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0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三)

有人问:A,你说了这么多科举,好像也有点歪楼哦!你都没说科举和高考是不是一会事?让我想想、、、
科举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是要脱光衣服接受检查的。
高考呢,现在有女生,不好意思搞这个调调的,不过每临高考,当地无线电管理局有一个特殊任务,开着无线测向车追查永不消逝的电波,开着无线电干扰车实施全频谱的无线电压制。
科举考试期间一律不能上公厕,拉屎拉尿在一个屋。
高考期间可以上厕所,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嘛,好像有老师陪同的(是吧),这也算是一种压制性干扰。

当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它们都是制度之一种,有着独立的利益诉求。这种制度还有各自的机构予以实施,(我承认,这是废话,没有机构制度怎能实施呢,不准随地吐痰都有专门的机构管,何况是这么大的大事)。科举的机构是学政,高考的机构是教委(我吃不准,对错由你)。它们从国家那里拿到拨款,然后使用这些拨款,最后把国家需要的人才还给国家。

所以,科举是制度,高考还是制度。

说到这,如果我们把一系列的问题都归于应试,然后把矛头指向教育行政官员,把他撤掉换一个,能解决教育问题吗?
不行,他的任务就是从国家那里拿钱,花出去,再选拔人才。换谁,他也是这个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1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制度与愿望的对立(四)

前面了讲了这么多制度的事儿,这次咱们说说愿望吧!我这里指得是受教育的愿望。

要上小学,要上中学,要上大学,如果这位同学还不厌倦的话,还可以读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愿望,我对《爱弥儿》的非正确理解好像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卢梭也相信这一点。如果有一位同学不愿意上小学,肯定落在了ccpaging这种非正确理解卢梭的人的手里,被带坏了。

那么,这些愿望是不是一定能得到实现呢?你学政不是搞教育的吗,我要教育啊,你怎么能不给我教育呢?

我的非正确理解是,不一定。他所谓之教育,与我愿望之教育不是一回事。当他的利益与我教育的愿望一致的时候,我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一致的时候,我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我的愿望很强烈,非这么干不可,那就必须付出非常之代价,包括但不限于金钱。

譬如说,我的运气很好,83年参加高考,正好碰上俺们那旮旯高中两年改三年,省重点出第一批高三,市重点没毕业生,俺们区重点是获利了,全冲进大学、大专。那时大学大专是享受国家拨款的,每月还有额外补贴。国家缺人才啊。像我这种略通文墨的人也混进去了,惭愧的说。
但是,俺运气在高考时被用尽了,大学毕业后,我的愿望是读第二学位,不是读研究生哦。但是,不行,国家缺人才啊,赶紧送到国营企业吧。我的愿望没有被实现,甚至都不好意思提。国家太缺人了,也不富裕,给你钱读本科,就烧高香吧你。我的愿望不可能得到实现。

你说美国?美国也这样啊,前几天看见一个报道,说美国碰上金融危机了,州政府劝大家不要上大学了。州里边最需要的7种人才,如超市售货员等,都不需要大学知识。哈哈,现在的美国高中生跟我当年一样,不能实现教育愿望了。看到这报道,心里是有点幸灾乐祸的。

回过头来,看到儿子,我又高兴不起来了。高考这个制度是为哪些部门培养人才的?公务员、行政人员、国营企业,不包括私营企业(它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现在需要公务员吗?好像有个公务员与人口的比例的排名,俺们好像蛮高的,不过据说对公务员的统计口径有争议,大家自己感觉吧。国营企业需要人吗?笑话。国营基本等于垄断,那就是说,它不需要员工赚钱,多一个员工就多一个人分钱,人越少越好。当然,有一些国营企业是好的,他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他是努力的,譬如说,你所在的那个国营企业。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1 编辑 ].

TOP

非正确解读卢梭著作 之 制度与愿望的对立(五)

(绕了一大圈,你肯定累了,我也累了,立刻收官。)

非正确地理解卢梭,卢梭在《爱弥儿》是否定制度对自我教育之益处,他对学院(应该是指当时的)嗤之以鼻,他认为制度只会扼杀人类之天性(非正确地理解为受教育的愿望,对错由你)。
他好像在告诉我们,制度只会去做它想要做,符合它利益的事情,制度跟你的愿望是对立的。
当然,我不这样认为,就像旺爸说的,咱得了便宜,不能把它说得太过不堪。但是,我认为,当制度的利益和我们教育的愿望是不一致的时候,那冲突就发生了。而我们离制度的要求越近,越是迎合它的要求,我们离自己的愿望就越远。
如果要实现自己被教育的愿望,而高考又是必需要参加的,那我只能参加。

中考能省哇?小升初能省哇?期中考试能省哇?期末考试能省哇?教学水平抽查考试,能省哇?幼升小的考试,能省哇?
能省的都省了吧,上赶着去迎合制度的需求,制度是不会感动的一塌糊涂,然后稀里糊涂地满足你的教育愿望的。

(完,洗洗睡,累死我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09:21 编辑 ].

TOP

回复 66#ccpaging 的帖子

写得真好,自我鼓励下,送花。.

TOP

回复 68#hxy007 的帖子

葱妈妈 说该楼不好找。建议把标题做长点。.

TOP

回复 70#hxy007 的帖子

嘿嘿,你是地标党,专门建高楼滴。.

TOP

回复 78#小羊羔妈妈 的帖子

不妨设想下,如果我们给一年级小学生要开一门科学课,怎么讲才能让这些还不能真正识字的小朋友明白“什么是科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娃娃看天下 于 2010-9-21 14:13 发表
我站在地上,抬头望望自由的天空就行了.
小同学,几年级了啊?.

TOP

回复 84#娃娃看天下 的帖子

一年级还不能自己上网哦,要爸爸妈妈在边上看着的。.

TOP

从来不相信揠苗助长(择生、择校、考证),畅谈亲子教育,兼谈教育的乐趣

祝大家中秋愉快,预祝国庆旅游成功,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TOP

“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人”——作家杨争光的教育“调查”

“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人”——作家杨争光的教育“调查”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
                                                                                                          发自西安、深圳
                                                                                                          2010-06-09 17:06:39
“兄长”杨争光

杨争光在小说《少年张冲六章》写的张冲的故事,最早是从弟弟杨卫国那里听来的。
杨卫国认识一个农村少年就叫张冲,退学后在夜总会当保安,剜了当地县公安局副局长的一只眼睛。张冲平日的“兼职”是替人讨债。杨争光把张冲这个人物的故事移植到小说里,连名字也保留原样,退学,当保安,剜了县公安局副局长的一只眼,获刑7年。
杨卫国还告诉杨争光,有一次,一对男女正在约会,张冲当场把男孩的头发从中间剃掉了一缕,“他敢下手”。
“县公安局副局长老去这个歌舞厅里白消费,今天找这个小姐,明天找那个小姐。张冲这个小孩其实是比较有正义感的人,他就挖了人家的眼珠子。”这是现实中的一个少年生命的遭遇和冲动。杨争光将这种遭遇和冲动解释为“青涩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埋伏和隐藏着的非常苍老的根系”。
杨争光断断续续花了四年时间,收集了许多“资料”,还走访了老家乾县的几个学校,甚至熄灯后,去男生宿舍里,和学生们闲聊,听他们说谈恋爱、说戴大耳环、说“上学就是给父母上的”。
杨争光还专门读过一本关于摇滚的书。
令杨争光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晚自习,他从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教室外走过,里面灯亮着,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进门才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埋在三面堆过头顶的复习资料里,备战高考。
校长请杨争光给学生讲几句鼓励的话,他不知道讲什么,他第一句是“希望孩子们都考好”,第二句是“千万也别忘记了快乐和健康”。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你想把他们上紧的发条松下来是不行的也是不应该的”。
“现在的高考是千年一贯制的科举的扩大版。”四年断断续续对教育的“调研”,杨争光得出结论,中国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是最辛苦的人,也是心理负担最重的人。他改变了当初想写一个乡村少年爱情故事的设想。
杨争光了解到,不管在乡村还是城市,有相当多的孩子不喜欢念书,相当多的孩子是非常富有活力的,但在应试教育标准答案的指挥棒下,孩子们望考试而生畏,老师、家长、社会对孩子“考高分”的压力,压灭了他们的活力和天性,他们厌学了。
杨卫国就属于那种有活力但不喜欢念书的孩子,勉强上到初中毕业,他那个班50个同学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全班等于都是“陪读”。学习不好的学生,成了老师、家长、同学“烦心”的对象。成绩差的考试前就被通知“放假”,免得“拖后腿”。
像所有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农村的青年一样,杨卫国一度非常沮丧,他也想“上大学”,最后只得面对现实当农民。他打过工,养过鸡,种过蘑菇,买电动三轮车跑运输,凡农村能想到的营生他几乎都干过,但都干不长,都做赔了。
他想在城里谋个营生,靠软磨硬缠和母亲施加压力,哥哥杨争光把他介绍到了影视剧组,先打杂,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道具师,甚至还客串当演员,最有名的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扮演石林的战友陕西兵张永厚,用他的话说,成了“村级名人”。杨卫国喜欢文学,对剧情有理解力,为做好每一场戏不同情景和年代的道具,他要查很多资料,尤其是古装戏的道具,还要找行家请教指导。现在,杨卫国参与拍摄过的电影电视剧有几百部集之多,除《激情燃烧的岁月》外,还有《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等,也是电影《投名状》剧组的道具师。他已经成了影视剧道具行当里干出名堂的小人物。
“如果说考不上大学就算失败的话,所有农民就都是失败者。”杨卫国说,从高考上来说,他是失败者,但从工作角度,他不算是一个失败者。哥哥杨争光认为,弟弟杨卫国只能算是“碰”对了运气,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好多人是没有这个“机遇”的。

《少年张冲六章》的插图中,问题少年张冲的多元性格跃然纸上。 (梁刚/图)
“家长”杨争光
杨争光在写这部小说之前,也反思了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他说他曾经也是一个“施暴者”。
他一年到头在外忙自己的事,没有关心孩子的成长。
有一天,他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被作为“孩子学习不好”的家长留下来。他被告知他的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交头接耳,打游戏机,考试在全班排名中下等。
他有点接受不了,有一种“怨”的情绪。他的孩子小学时学习似乎还是可以的,初中以后怎么落后下来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呢?实情是孩子他妈不敢告诉他,知道他脾气不好。
在《少年张冲六章》里,张冲的父亲张红旗对不爱学习的张冲的威胁就是宣布断交,“你不是我球日下的”,在生活中,杨争光也想对不争气的儿子放弃不管。“我没法让你热爱学习,但我能努力做好我的工作,你爱学不学。”小说中张红旗对儿子的“施暴”花样翻新:踹,吊,拴上牛槽,羞辱儿子。
杨争光对儿子是怒其不争,还是放弃不了,断定儿子“考不上大学”,也会动手。
最厉害的一次,一耳光把儿子扇得原地转了一个圈。
小说里的张红旗因为儿子彻底掉到“井”里,生活中的杨争光也意识到“井”,但没有完全“掉”进去。
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杨争光觉得孩子高考无望,怎么办呢?考不上普通大学,只要有一技之长,做个合格的劳动者也行。他想起儿子小时候画画好像不错,对色彩的感受力比较好,就动员儿子去考艺术院校。他儿子当时不愿意,杨争光说就强迫你一次,在美院报班学40天。他儿子报了名,一进画画的现场就跑出来了,因为他没有专门学过,连画笔都不会拿。杨争光说服他儿子坚持下来。40天之后,他儿子的水粉画,被老师贴在墙上成了“范画”,孩子第一次受到了表扬,回来以后告诉他妈说,“我现在才知道了受表扬的滋味”,自信心和荣誉感被发掘出来了。
杨争光听到后,觉得“就跟被打了一拳一样”,立刻知道他过去全部错了。从那次以后,他再没有呵斥过甚至也没有批评过他的孩子,给予儿子的都是建议和鼓励。
杨争光的儿子后来考上了西安美院,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做美编。“这个国家太一律了,永远是一种精英式的观念、精英式的教育。望子成龙,龙崇拜,事实是人不可能成为龙,能不能把我们的观念和心态变一下,望子成人行不行?不一定都做精英,做健康的人行不行?不断强化对精英的膜拜,就有可能导致皇权膜拜。一边膜拜塔尖,一边又教人做一砖一瓦。鬼才信。这样的教育是虚伪的,培育不出健康的人性。”杨争光说。
杨争光在小说中写到了鲁迅说的对孩子的那种“瞪眼”,还没写他说的“献媚”。因为计划生育,现在6口人守一个孩子。你给我瞪眼,我跳楼你就完了,所以父母开始对孩子献媚了,要什么给什么。“献媚跟瞪眼是两极,都在一个根系上。”
杨争光认为,中国人的生命品相和内质是单一的,少有蓬勃的个性。“我们的精神内质真的是跟月亮跟太阳一样,没变。没有自在的人。都是被捆绑的人,都是在挣扎的人,都是在困境中的人。”《少年张冲六章》里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张冲是惟一的叛逆者,他成了少年犯。
“好学生”杨争光
杨争光一直是“好学生”,考上了大学,是体制的受益者,但他憎恨这个体制。他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所谓的坏学生,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学习好的孩子应该得到的都得到了,但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得到的都是他们不应该得到的。”相对学习好的学生,他们更应该受到关注和关怀,因为他们几乎处在被遗弃的边缘。就像《少年张冲六章》里的张冲一样。
小说中写到了被一个学校“挖”过来的好学生,学校给他免去学费,还发奖金,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学”,为学校争光。“坏学生”张冲憎恨这个好学生,强迫他卖掉课本给他换烟抽。
课本是每一个上过学的人的知识谱系的组成部分。
写这部小说之前,杨争光通读了现行的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全部语文课本,又做了一回学生。他在小说中专门写了一章:《课文》。阅读现在的语文课本,对杨争光来说,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杨争光的中小学教育几乎全部是“文革”期间完成的,他对他学过的许多课文记忆深刻,深刻到想起来就不寒而栗。比如他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的,《年四旺狠斗私字一闪念》,记忆使他对课文存有成见。
阅读今天的语文课本,他发现比他想象的好多了,“把我先入为主的这个东西给打碎了”。他想看看现在给孩子“吃的是什么食粮”,吃这些食粮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他选择了三十多篇课文,选择的原则是“课堂上和课堂外与老师、家长的言行有可能发生勾连、遭遇碰撞的课文”。
杨争光在小说中选的第一篇是小学一年级第一课《爱爸爸妈妈》。早晨妈妈擦桌子,田芳拿起了抹布,妈妈笑了。晚上爸爸在看报纸,田芳给爸爸端来一杯茶,爸爸笑了。按老师布置,张冲回家照着做的时候,妈妈的反应可能是:别擦桌子了,你的任务是学习;爸爸的反应可能是:你考上大学,爸给你端水。
课文是美好的,课文的目标也是美好的,但是,这种美好被功利的现实消解了。
他还选了《热爱祖国》这篇课文,他说他在《辞海》中查不到“祖国”辞条,在《汉语大词典》中,“祖”字下有解释,“祖国:自己的国家”。杨争光认为这是胡说,跟没有解释一样。“美籍华人的‘祖国’是中国,但他‘自己的国家’是美国。”
课文教孩子们要热爱祖国,但什么是祖国,我们的词典和字典都没有这样的解释,“这样的糊涂账到什么时候才能了结?”
比如《丑小鸭》这样的课文,本来应该是一个生命成长的童话,被误读成了丑小鸭可以变成天鹅的白日梦。
还有像杨朔那样以虚饰为美丽的所谓美文,至今仍盘踞在课本,作为食粮,喂养孩子。
通过对现行课本的阅读,做了一回学生的杨争光,更深一层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语言和文字,感悟语言和文字的魅力,也会参与生命成长的精神建构,语言和文字里,潜伏着我们文化密码。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28.

TOP

我们的精神内质跟月亮太阳一样,没变——专访杨争光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
                                                 
                                                                                                          发自西安、深圳
                                                                                                          2010-06-09 17:03:00
杨争光用五年时间“磨”出了长篇新作《少年张冲六章》,原本是个少年爱情故事却写成了一个问题少年的成长史,关乎教育伦理,也关乎人性、人道、人的价值取向。
把“劣根性”那个“劣”字去掉吧

南方周末:你的小说《少年张冲六章》的《作者备忘》里,谈到有一个盘根错节的纠结的根。那个根是什么?
杨争光:文化的根,根系。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有城市,没有城市人。城市是都市村庄。城市里住的是换了衣装的农民。城市文明的积淀时间欠缺,文明的成长和成熟需要几代人。一百年来这个国家的变化到底有多大,你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文化心理,跟几千年以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尤其是人观,什么样的人是成功的人,什么样的人是素质高的人,我觉得农民和城里人是没有区别的。
我写了一个青涩生命的成长过程,在青涩的生命里,可能埋伏和隐藏着非常苍老的根系,盘根错节,复杂纷纭。我要做的就是要把树苗连泥带水提起来,看一下是什么样的泥水和根须,叶片和枝干里吸收的都是什么空气和阳光,这可能比树苗本身更重要。

南方周末:你在批判我们几千年来的根?
杨争光:我不敢说是批判,批判需要足够的能量。但咀嚼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多年前说到民族的劣根性的时候,我就说把那个劣字去掉吧,咱就说根性,根性既有劣的东西也有优的东西。我们的民族肯定有优秀的东西,否则这个民族就没法生存了。关键是我们现在宣扬的,是不是它真正的优。
在这100年里,我们曾经有过两次清理文化根系的机会,都夭折了。一次是五四运动,个性的人对自我的发现刚刚开始,就被扑灭了,救亡取代了启蒙。1980年代初期又有过这样的机遇,被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给扑灭了,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救亡跟启蒙不矛盾,经济建设跟启蒙不矛盾,矛盾吗?有人认为是矛盾的。优先的把长远的淹没了,功利的把理想的掐灭了。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糊弄了。我想通过这本书,从现在切入,延伸一下,最好能延伸到我们的古老的根系。我觉得应该跟五四的精神接通,我们需要启蒙,需要清理我们的文化根系。这是迟早的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否则我们就走不到所谓的现代化,而且我们也无法和世界真正的强国和强大的民族在这个世界上并立。强大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精神的。

南方周末:启蒙和反弹的过程为什么老在反复?
杨争光:冠冕堂皇的说法是“现实的需要”。我们那些所谓有说话资格、有说话能力的人,所谓的读书人、知识分子,大面积、群体性的堕落也和这种反复是有关系的。
现在的少儿读经、提倡国学,有很多所谓的国学院纷纷登场开业,把所谓的经典又拿出来了,国学院成了一种商场。知识和文化是两个概念。很多的有钱人,报一个国学班,30万、20万,听所谓名校的老师讲几句论语,讲几句老庄、韩非子,讲朱熹,就以为和国学拥抱了。也游山玩水、交友聚会。国学班就这么成了一个杂耍一样的俱乐部和秀场。讲国学的和听国学的都在秀场。一个装模作样贩卖经过包装的破烂,一个交钱买虚荣,买精神自慰,可谓两相情愿。我们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别以为有钱了就必然有了尊严。极度的尊严缺失,跟我们过去长时期的财富缺失是一样的,寻找尊严寻找得很病态。

南方周末:如果启蒙的话,你觉得还是拿一个西方的框架吗?因为现在人们感觉到西方在衰落,这样就把原来的 “西方启蒙框架”给去掉了。
杨争光:牛犊嘛,不怕虎,胆大么。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我不相信21世纪是中国文化大行其道的世纪。我们的文化建设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的思想启蒙没有完成。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你仔细去看一下,支撑我们经济建设的不是中国的东西,是外国的,而且还是外国的皮毛,就让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这才是真相。你现在拿发展来作为论据,偷梁换柱,说这些是我们中国的,所以还是中国的好,我们的文化好,我们是礼仪之邦,西方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你看它们现在衰落了,经济危机了。这实在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也是我们国学精髓的组成部分。如果还“都是我们的好”,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热衷国学的有钱人。别把腐朽当美丽,别把于丹的《论语心得》当成研究国学的美丽硕果。还得继续改革开放,全面地改革开放,清理我们的文化根系,坚守我们真正优秀的东西,更要接收别人优秀的东西,创造新的文化。这才是通往尊严和强大的路径。我们的国学里没有这样的地图和指南针。我们得自己找。

《老旦是一棵树》是杨争光曾经的代表作,他还曾担任电视剧《水浒传》编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总 策划。  (杨争光/图)

知识分子是“人上人”

南方周末:人人想成功,而成功的道路很狭窄,这都是考试制度造成的?
杨争光:这个国家太一律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信的还是这个。永远是一种精英式的观念、精英式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也是这么设计的。没办法,国家和制度有它的苦衷。所有的人都往一条路上挤,挤得肢体变形,精神扭曲了。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越来越多,精神抑郁的越来越多。病态的文化加固着病态的精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教育,在龙崇拜的路上走了几千年。依然心力不减。人是永远成不了龙的。望子成人,行不行呢?龙崇拜,精英崇拜,皇权的膜拜,都是一个根系上的东西。一边崇拜塔尖,一边又在文化教育里教人做高楼底下的一块砖,鬼才信。这么教人的都是塔上的人,是精英。所以我们是在膜拜骗子。我以为,中国人的生命品相和内质是单一的。几十年前,中国人是政治化的动物,现在是经济动物,依然是单一的。我们那个精神内质真的是跟月亮跟太阳一样,几千年没变。
没有自在的人。都是被捆绑的人,都是在挣扎的人,都是生活在井里面的人,都是困境中的人。你要么是一个废物,要么就是成龙成虎,做人上人。龙崇拜病入膏肓了。我们的教育,从民间到体制,从家庭到社会,都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孩子的。不但单一,也很变态。太单一了嘛。没有谁能自我做主,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生活模式。

南方周末:知识崇拜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杨争光:知识是好东西,但知识不是上帝。知识会提高生命的质量,但不一定能通往幸福。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都是有知识的人,他们中有多少是幸福的?我们的高考是一场按照标准答案进行的“知识”战争,不见血的战争。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和学校,城市和城市,在同一个战场搏斗。上去了你就活了,下去了你就死了;过去了你就是人,过不去你就是非人。每年都有一场这样的战争,堪称人类奇观。战争留下的创伤,连祖宗八代都能摇动的。有多少父母提着馒头,提着开水,在宾馆开着房子,陪着孩子助战,就是为了能考上,考不上去就会失掉一切。包括父母的脸面和尊严。鲁迅说救救孩子,我想说的是救救我们。因为我们把我们救了,也许我们的孩子就会健康快乐起来。

南方周末:对少年张冲和他的土壤,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吗?
杨争光:我要有办法就不写小说了。我的任务是呈现,就像鲁迅说的,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想。我觉得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个性的生长。我们首先不属于自己,甚至干脆就不属于自己。我们属于父母,属于家庭,属于集体。事实上,不尊重个体压抑个性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的。
还有,人总得信点什么吧?对这个世界应该有一种敬畏之心吧?我们没有敬畏之心。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功利型文化。高贵、高尚神圣与我们似乎没有关系,扶一个老人过马路,警察捉小偷,官员清廉不受贿,这也太应该了吧?在我们这里就是高尚。我们把高尚降低了多少个层级?
我们对自己太自信了,人定胜天,认为人是世界上最牛的。人中之王的皇帝是万能的。西方的文化在这一点上比我们清醒,承认人的缺陷,所以有不断完善的法律系统,也有精神救赎的信仰。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27.

TOP

一个失败的“韩寒”:少年张冲六章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29652.html
作者:杨争光

《少年张冲六章》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人性、关于道德的长篇小说。《双旗镇刀客》《水浒传》的著名编剧杨争光继长篇小说《从两个蛋开始》后磨砺五年的最新长篇。小说以少年张冲的成长轨迹为线索,表面看似写一个少年怎样“堕落”成为了一名罪犯,实质透出的是中国式文化及中国式教育对当代孩子的不当影响和干扰。
========================
张冲大侠的故事本来说完了,突然看到俺喜欢的韩寒小朋友被提到,顺大便介绍下这本书吧。这算是借韩寒炒作吧?!
也许大家永远不希望、也绝不相信张冲大侠的杯具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过去没有吗?将来也真的不会有吗?你确定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22:08 编辑 ].

TOP

重复,删。(噎,别人都是后面重复,咱怎么是前面重复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1 22:15 编辑 ].

TOP

《少年张冲六章》 之 揠苗助长(二年级)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里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张冲:老师我又要说我爸了你别嫌我说我爸,啊。我把这篇课文给我爸念了,我说你总是揠苗助长恨不得让我明天就考到大学里去。我爸说庄稼用手拔就会死傻瓜都知道。但人是可以拔的,所以升官也叫提拔,越提拔官越大职位越高。我爸说打儿子骂儿子催儿子好好念书是为儿子着急,不为儿子着急的老子不是好老子。我爸说现在有人嫌水果长不大就给水果打膨大素呢,有人想长个子吃增高药呢。我爸说“你就把我当膨大素增高药吧。”我爸还说了,老师批评学生打学生骂学生也是为学生着急,也是膨大素是增高药。我爸说得对不?

女老师:怎么说呢?你爸这一回说得好像没太离谱。
=======================
抱歉,说了不转,还是忍不住,俺保证这绝对是《少年张冲六章》 之最后一转,华丽哇?.

TOP

回复 97#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准备国庆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或者第二天去世博。.

TOP

回复 102#happyyj 的帖子

这几天在家里,跟儿子看了几部电影:《华氏911》(儿子看了个开头就睡着了)、《93号航班》、《三个白痴》、《小孩不笨II》。.

TOP

好帖,顶一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