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读好书,读适合的书。

为孩子选择书,要适合孩子,要能基本读懂。非常深奥的书,没有人生阅历不能理解,不强求而读。

差书尽可能避免,浪费时间,而且像有毒食物一样有害。.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快乐乐 于 2012-5-14 16:26 发表

同意!读不同的书,就像游历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人,没必要太功利、太主观地区分“好书”“坏书”,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书读的杂、人见的杂,不一定让你很“优秀”,却一定让你有颗“柔软”的大脑和包容 ...
客观地区分好书、坏书就够了,不是主观地区分。

中国食品都有不健康的,书只不过由出版商发行的,无良的也很多的。

记得一个讲语文课的长篇节目,讲在文革时,语文课本上基本都是社论和 有限的几篇思想正确的文章,是营养匮乏的。比喻为,在你需要营养的青少年时代,也给你吃饭,但总是让你喝稀饭,你会发育不良的。所以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许多人,如果不经历自我教育,他们的语境和表达能力都不足,永远都是某种表达方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快乐乐 于 2012-5-15 15:46 发表
何为“客观地区分”?
“客观上的坏书”包括?------金瓶梅?穿越?暴虐?
还是啥?
怎么想还是“主观”啊......
我指的客观,是不用个人标准,用公认的标准就行了。

金瓶梅应不适合少年看。

暴虐的也不适合。

目前的穿越剧基本是无聊的,确实没什么好看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