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2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当我喝高了,说两句明年的中考语文

当我喝高了,说两句明年的中考语文

距离今年的中考已经很近了,说实话,今年的试卷格局以及命题风格包括难度等在内已经明朗化了.不多说.容易产生麻烦.
明年的试卷情况现在是说不清楚的.有家长在问了"如现在选用华师大出版的中考百题大过关和交大出版的初中训练300题来进行训练和积累,方法和书籍选用的合适吗?谢谢您的指点!".估计这个是普遍的问题,因为毕竟今年发生了些变化或者说争议.那么我给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华师大出版的中考百题大过关和交大出版的初中训练300题这两本书都重在对基础知识的夯实,但是同时,都存在过于琐碎的毛病。不能完全钻到里面去。
明年的中考语文命题形式现在无法得出结论。可以说,考试院与教研室之间也存在分歧。基础知识是否单独考查是个众说纷纭的课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用这两本书进行一个基础知识的梳理时可以的,但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过分依赖它们。
个人意见,供参考.
最后6个字是必须的.
再次强调:
一,所谓复习资料,仅提供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真正的工夫要花在平时.
二,所谓的阅读训练也仅仅是钥匙,现在各种训练很多.我不方便说这个好哪个不好,只能说需要精心挑选,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掌握阅读的方法,关键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所有的课外训练不能代替学校老师的日常教学
四,假如有可能,所有的资料是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解的.

TOP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对我而言已经没有太多神秘感了.估计今年中考结束后尽管我会批作文但是我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激情了.一切尽在意料.大家还是关注自己孩子真实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吧.事实上,今天的社会,中考也罢,高考也罢,仅仅是个过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不在于考试的分数..

TOP

呵呵,上海语文教育界我是个小酒鬼而已。哈哈哈.

TOP

酒醒了反而说不出道道了——喝高人胆大,酒后吐真言。
这话我不评价!!!呵呵.

TOP

回复 7#我是考粉 的帖子

非常感谢!.

TOP

谢谢!多交流.

TOP

呵呵,上海语文教育界我是个小酒鬼而已
这话圈内人一定懂.

TOP

个人意见,供参考..

TOP

不客气,今天总算能从各方面中解脱出来一会了,也确实喝高了.哈哈哈哈.

TOP

其实这个帖子是务虚的.真正务实的不是这个!为什么大家关注的是这个呢?就因为题目吸引人吗?不客气地说,孩子们语文方面的问题原因也在于此.

TOP

请认真看本贴内容.

TOP

明年孩子中考,语文成为我最头疼的重点,还有一年时间,不知道如何抓起?想来,只能走捷径了.

我从网络上购买了中考满分1000篇,让孩子有空就看,阅读,遇到和自己内心世界有共鸣的,就大声朗读,读出语感,这1000篇,基本覆盖初中生应该具有的文体,素材和写作结构,把别人的东西,通过死阅读,转化成孩子自己的感受.这样不至于在做文上失去大的分数.

对于阅读分析,我开导孩子,寻找一本中考阅读分析集,把所有阅读分析中出题老师的题材形式,要求,背诵出来,做到懒熟,再去文章中寻找答案,有些时候,只能先死,才能灵活运用.
语文的学习并无捷径!!!!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个渐进的过程!(希望没有打击您)

对于基础题,书本上的找得到的答案,尽量老老实实的背,默写,按照考纲,不能有疏漏,课堂教学有毕业老师按照进度进行,自己在平时,应该花费些时间,毕竟语文成绩好了,对裸考者,才能有冲击四大的可能.所谓四大,其实就是语文成绩的出色表现.

上述方法,是否对头,希望老师给予解答.
您的做法还是按照理科的思维来进行:掌握基本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阅读中的问题.其中.对的地方是注意到了语言的规律,但是,却忽视了在具体的语言中的各种出于写作主旨的相关变化.
我认为:语言的使用及其作用,是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读者对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的.
这话仍然比较虚,命题那我争取能够在这里给出具体的实例:即使是大家都认为简单的比喻,其实在具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作用是复杂的.
谢谢您!
我没能完全诠释清楚.是我的能力有限.
希望明天我酒醒了,能给大家个相对完整的答案.

TOP

酒醒了,昨天有些话的表述不够准确。今天白天会争取抽时间来回答些问题。.

TOP

来不及一一回复了,针对性地表达一些看法:
1.学好语文,又和在中考中得到高分无法统一?这个看法的背后是大家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误解。表面看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中考中是不出现的,平时的作文题也很难正巧成为考试的作文题目。但是,语文素养的提高与中考的高分是并不矛盾的。
“熟能生巧,多阅读,多模仿,至少在心里,看到主题,有胸有成竹之势,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和紧扣主题的文思,至于结构,一般学生,经过大半年中考培训,中规中矩之形态,不会失误过多.”确实如此,在100分钟内完成150分的试题,很大程度上是对熟练度的考察。但就本质而言,是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熟练度的考察。可以说,中考的150分里一般而言有120分左右是属于这个范围的。而其他的30分则是对具体的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考察。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误解呢?请大家继续向下看。
2.“我再出3个题目:
1.什么是文科的思维?
2.如何看待关于文科和理科合并的讨论?”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话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语文教学界为此吵得不可开交。不客气地说:语文教师一直都是在困惑或者偏执于个人对语文的理解中进行教学的。今天,我们暂时可以将语文学科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语文是个工具,因此要学会运用它表情达意;同时,它承载人文,,因此要读懂和运用它承载文化。
上海今年中考试卷的格局已经多次反复变化。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基础知识究竟是否应该单独考查?单独考查是重视其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但是,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就是语段中)才有它真正的生命力。于是,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种种反复。
语文学科绝对不是说中国话能让人听懂这么简单的。我做如下的一个阐述:语文是不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百度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的特点: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OK!于是我们可以发现:1+1=2这是科学,它可以反复验证,可以证伪。哪么再让我们来看语言。无须举例大家也能明白,在很多的情况下,语言的运用是无法反复的。我们即使让另外一个人完全经历曹雪芹的生活,但是恐怕无法让他(她)再写出同样一本《红楼梦》。
再比如:1+1=2   1+(-1)=0
请比较: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呵呵。语言的生命力正是在其在和周围语言环境的错综复杂的互动中不断变化而展现出来的。
因此,语文学科有一定的科学性,这决定了它可以被考察,但是同时,它又更多地表现为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性,这就决定了对语文学科的考察是艺术的,复杂的。
文理科之间是互补的,有一定联系的。对此的阐述不深入。各位回忆下“哲学”的概念就应该明白。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的考察中,想得到中等的分数冰不难,能够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所认识,掌握了学科的工具性就问题不大。但是要想得到高分,需要对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对语言的艺术性有真正的认识。.

TOP

“想起百年前科举考试,一篇文章定终身,更加觉得学文如做人的道理.今天学生学习语文,有点程式化教育,很难达到学习者,感悟者的进取.”
请体谅命题人吧。不管怎么出题,都要被骂的。众口难调啊,尤其是语文。.

TOP

上一批的学生毕业了?老师又来拉学生了?
拉学生?呵呵呵!我是浦东的。您所说的拉学生不妨明说。顺便可以问下这里的网友去年我拉过学生没?说实话,您的顾虑我理解。但是,呵呵,您所见者小了。这里的有家长与我电话联系商量过孩子的语文学习,也有家长带孩子跟我当面交流过。去年的一年我自己的教学取得了很多成绩,哪里有时间来拉学生!呵呵呵呵!
请收回自己的话吧.

TOP

俩子爸网友:依稀还记得您曾经在我去年的帖子里留过言。呵呵。说话还是大家注意点的好。也许我误解您的意思了。抱歉!.

TOP

有网友说了:是不是来捉猪的?大家应该问他(她):你在哪儿开班啊?
今年中考已经忙得差不多了,该准备明年的了。我的答复是:十多年来我从未开过班。这里有网友是知道的。因为已经和我去年交流过。
想说的是:“是不是来捉猪的?”这句话很专业啊。行话就叫做“背小猪”。呵呵呵!.

TOP

再说句:有网友批评我去年就虎头蛇尾。我承认的,但是,现在我要说的是:为什么我虎头蛇尾?我自己的原因占大多数,我认错。但是,请看上面的几个帖子。大家说我还有热情上来吗?呵呵。不好意思。今年我力争坚持.

TOP

没错,我是浦东的。呵呵。浦东语文教学界或者说上海语文教学界去年一年我还是能排上号的人的。呵呵。.

TOP

是不是来捉猪的?大家应该问他(她):你在哪儿开班啊?
今年中考已经忙得差不多了,该准备明年的了。
“背小猪”也是诚实劳动,挣回自己应得的回报,没啥不光彩的,只不过帖子要从“中学版”挪到“个人家教”板块,咱们跟过去继续讨论。
说实话,我现在的情况,同样的老师几乎没有不开班的。想开班到这里来拉人?呵呵呵!.

TOP

最后说句:我外面做教学讲座的收入比这里开班的老师要高!
已经跑题啦!
我们收回来吧
诸位,再讨论这个话题下去我又要消失了。H爸 ,纯净的海等网友,你们批评的对,但是。。。。。。。呵呵.

TOP

1.        如何看待现代文阅读中的参考答案?参考二字说明一切,能明白答案的产生思路即可
2.        中考语文的“潜规则”是什么?负责任地说,阅卷没有潜规则。只有关注文本这个明规则
3.        怎样提高孩子的语文艺术水平?尽管有人不承认,但是我还是要说,文学需要天赋;同时,重要的是要培养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4.        语文老师的痛苦和期盼是什么?痛苦的就是面对这个问题,期盼的就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TOP

根据每年的情况,初中作文内容应该可以判断出来的。

2008年不管是大雪、地震、奥运会都与颜色有关。
个人观点:您的看法牵强。事实上,去年上海的命题在刻意回避这些热点,因为猜题现象太严重.

TOP

儿子要上小学了,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以语文教学为主的小学(二师附小),个人认为语文学习很重要,但毕竟我们不是做教育工作的,请问老师,从小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喜欢语文,不要等到中考了,高考了,再来想用什么捷径提高语文成绩。

一是兴趣,二是规范.

TOP

建议大家不要关注这个帖子了,还是去看下另个帖子里面的一道题目吧: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这个句子我认为造句并不好,但是人家既然这么写了,我就不动它了。很明显,本句中的修辞有对偶,比喻,拟人。
请大家来试着做做看:请分析本句中比喻的作用。
这个题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按道理说小学的孩子都应该会。但是,您让他做做看.

TOP

H爸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呵呵.

TOP

言重了!
请大家关注我给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建议大家去另外个帖子看.

TOP

我觉得语文要好主要是“练内功”。
纪昌学箭并不是天天射箭,而是在练眼力。
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走在误区里,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很大程度赞同您的看法。只是想说:不需要把所有的板子都打到一线教师身上。呵呵呵.

TOP

黄老师和我有一段渊源。他的很多看法我赞同。我还没能达到他的境界。话说回来,他不会来这里。呵呵.

TOP

跑题太严重了。
更重要的是:我出了道题目,有没有让孩子做,看孩子的答案是怎样的呢?
出这道题的本意是从实践的题目出发寻找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现在好像在这个互动点上我们搁置下来了.

TOP

谢谢!
请关注语文。要“恒”需要真的盯住我们共同的目标.

TOP

黄玉峰老师的话要正确理解。也不能用一种倾向代替另一种倾向。还是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学习.

TOP

比如有人说,死记硬背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我认为,看你记什么、背什么。打人文底子,是绕不过要背要记的。死记硬背是可以内化为人文素养的。设想一下,一个能背出一千首诗歌、两百篇古文,读过几十部小说的人,语文素质会不高吗?”黄玉峰认为,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
香菱学诗的过程就说明了这一切。现在孩子们的阅读浅尝辄止,缺乏真正花功夫。步根海老师今年3月份和我也谈过类似的看法:语文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有读书声,还要有背诵。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也需要自己能将教材的重点内容背诵下来。这话对我的启发很大。.

TOP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死去活来,先死后活”。现在有些人打着反对“死记硬背”的旗号,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碎尸万段”,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考题也出得莫名其妙,为的不是引导学生读原著,而是让他们背标准答案。其实那些教辅材料的答案只是编材料人的个人意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这种习题,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它阻碍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使学生对学习反感。
这个话我赞同70%。
必要的分析还是需要的。黄老师自己也分析的。呵呵.

TOP

回复 81#炫炫爸 的帖子

不仅仅是网上,何处不是?哪个领域不是?不成名也照样不做义务的事的大有人在啊!平心而论。黄老师义务的事情也还是做的。但是,义务的事情太多了,忙得过来吗?唉!大家多些理解啦.

TOP

对于教辅书籍的答案,我有过一个回答:参考答案而已,就是参考,但是,注意:读懂参考答案的来由,读懂出题人的思路,这本身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

TOP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这个句子我认为造句并不好,但是人家既然这么写了,我就不动它了。很明显,本句中的修辞有对偶,比喻,拟人。
请大家来试着做做看:请分析本句中比喻的作用。
这个题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按道理说小学的孩子都应该会。但是,您让他做做看
以本题为例:现在初三的学生解答该题: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语文的美丽。就没有了。事实上,这个答案说明了孩子对比喻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对语言的具体感知。比喻,众所周知,本体,喻体,相似点。在这句话中,原作者抓住的是汉字的各种字体和标点来进行描述,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是对汉字书法艺术美的赞美和对标点符号在音韵方面所创造的音韵美进行赞美。同时,还需要注意到,赞美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这样的分析在阅读方面是必须的。要真正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要深入到文字中去的.

TOP

现在的孩子在阅读中概念化的东西是有认识的,但是过于概念化而忽视了对文字深入的品味。不仅对于比喻是如此,说到排比,就是增强语势,说起夸张,就是增强艺术效果。其实,所有的语言现象都是要深入体会才能感受其生命力的.

TOP

同样的,大家也可以发现,在我们深入理解这个句子之后,我们会感觉到这个句子的造句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那么,孩子可否运用自己的能力重新造句使这个句子表意更清晰,语言更流畅呢?这就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语文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正是在这些点滴中不断前进。
欢迎大家讨论.

TOP

还有,那个关于作文的帖子没有人有兴趣?呵呵。没人讨论我就只有让它沉掉了。.

TOP

其实我开这几个帖子的本意是:语文大方向一个,阅读一个,写作一个。分门别类探讨。但是现在,您看看。我自己都晕。而且哪个也不敢放掉。.

TOP

您说这个帖子我是回好呢还是不回好呢?
“那跟我一样的好多旺友就奇了怪了”好多?好吧,就算好多
“感觉这位花老师一到临近暑假就上来发帖”教师的工作不是按照自然年来安排,暑假前是最空的,暑假中期开始就要安排下一学年的工作了。
“而且一发就是一个半吊子帖子,或者开了一个博客,叼足大家的胃口,然后就逃之夭夭了。”
我已经就此认错了。争取这次能坚持。请大家谅解!
“上一批的学生毕业了?老师又来拉学生了? ”
是吗?那跟我一样的好多旺友就奇了怪了,感觉这位俩子爸一看到我发帖就进来叉开话题,而且一叉就是认为我要啦学生补课,或者告诉大家我是浦东的要当心点我,叼足大家的胃口,然后就无视语文这个大家真正应该关注的话题了。
哈哈哈!开个玩笑!别生气。
1.补课挣钱我不反对,
2.我自己从不开班,家教整个去年有1个学生,领导发话点名了我没办法
3.到这里来拉人?我不怕倒了自己牌子啊?呵呵
4.不讨论这种无聊的东西了。请关注语文。以后此类话题我尽量无视
谢谢大家配合.

TOP

搭档配合的好!
感谢支持。请讨论实质性内容.

TOP

snazkf网友:您的问题很高端,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的一些问题涉及到了教育心理学目前也未能完全解答的一些现象。我力争给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1.  就背诵而言,主要应该背诵看得懂的文章,还是应该主要背诵看不很懂的文章,比如一些古诗文?比如某篇古诗文,是背诵全文好些,还是背诵其中朗朗上口的名句部分好呢?
每个人的大脑思维方式在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差异,应该说,理解与背诵是相辅相成的。背诵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感兴趣的东西。完全可以先背下来,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会对同一实物产生不断发展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只要肯背,有兴趣背,不妨多背。

2. 就阅读而言,是应该阅读文学类的小说多些,还是应该阅读小说外的文章多些?
小说也是文学艺术形式。我们真正要警惕的是:孩子的阅读范围过窄,只读同一类的作品。这样往往会对低年龄的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3. 对于小孩子,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小孩的理解能力通常要超过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是说读给他听,他很明白,但是自己阅读的时候就不一定明白。这个时候我是应该坚持给他读书,还是应该让他自己读更浅的书籍?
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让他自己读吧。起码的,促进识字,呵呵

4. 英语的思维是否会对语文的学习有影响?比如英语的文章通常先说一个整体,然后细化展开。而中国人讲求或行如流水,或言简意赅,通常描述一大堆,然后再归纳,凡此总总。我有些担心,如果小朋友阅读了很多英文的小说,会不会把语文的语感给破坏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以后会逐渐给孩子少读写英语故事,多讲些语文。毕竟中国人学习语文是有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的,而学习英文是没有文化底蕴的。
英文也有其文化底蕴。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学上的特点也有不同,但不存在高低好坏之分,所以这点您不用焦虑。还是博览的好。

5. 对于语文,您认为精读和泛读哪个更重要?我个人更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样可以读很多的书,而又没有压力。想听听您的意见。
我的看法是:没有精读,泛读将变质。“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好读书,求甚解”的更高阶段,但是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TOP

推荐书目这个方面很多人都试图做过,但是效果大多不佳。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曾经有个看法是这样的:结合教材中的选文进行拓展,好处是教材是教学的内容,因此以此为依托在课外阅读上就方便了学生。请参考。.

TOP

您误会了,不是没有,是我在这个方面,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推荐方面研究不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