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转载: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逻辑

转载: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逻辑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逻辑
  
  刘思坤
  
  不幸啊,好不容易交了4年学费、挤破了脑袋熬出了头,终于要毕业了,却碰巧赶上了几十年不遇的全球金融海啸,就业不完蛋了吗?
  以前说就业难,是指找到一份工作简单,但找到薪酬较高、待遇较好、还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的工作就难了。现在的就业难似乎更提高了一个档次:就连再也普通不过的、可替代性极强的工作,大学生都似乎在拼、在抢——也就是说,把美好的工作环境打破、把期待的薪金高度拉下来、把几年后买车买房的理想踢到九霄云外,这些还是不能保证你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更别提我们有点“奢侈”的生活梦想。
  但我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堂堂“学士”(可谓脑力劳动者一族),非要跟一帮体力劳动者抢工作?“学士”怎能跟农民大叔一样成为市场上你死我活的竞争者?大学生怎么就沦为了大白菜?(农民兄弟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的福祉比某些贪官污吏多了去了,在此对比大学生与农民工,没有歧视农民工的意思。术业有专攻,我只是想说:学士做的事情应该跟农民兄弟不同,但“应该”的事情总是理论上的东西,现实中有太多“不应该”的事情正在发生)
  人类文明进化到了今天,社会内部各层面充满联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难,背后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它们不是像教科书里写的那么死板而让人丧失学习兴趣,它们活生生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影响着我们当下的幸福感。让我们来看看其内在的逻辑。
  
  一、大学为啥要扩招?——1997年经济软着陆使然
  
  地球人都知道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难跟全球金融海啸密切相关,但却很少有人想到就业难跟1997——2001年的国家政策有深刻的关联。实际上,199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就已经注定了大学生今天的境遇。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前15年改革的基本成果是价格自由化。从火柴涨1分钱都要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到1989年“价格闯关”,国家逐步放开了价格,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始了下海经商的浪潮,中国经济也开始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居民从有钱也买不着东西转向有钱不知道怎么花。1997年正好是中国从短缺向过剩转型的关键一年,当时国家经济遇到困难:国有企业改制出现体制性漏洞,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腐败滋生,发生大面积亏损,通货紧缩,加上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出口压力增大,经济状况堪忧。
  当时政府面临如下几个难题:1、通货紧缩,国内消费不振;2、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量职工下岗待业,同时还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要就业;3、住房单位化、公费医疗与养老退休制度使得政府收入不足,无法应对当前危机。
  于是,拉升国内消费成为最紧迫的问题。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要实现经济软着陆,怎么着陆呢?他提出:
  1、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目的并非为了下岗,而是尽快盘活国有资产,让它们为国家盈利,创造社会价值,但副产品是:造成大面积国有职工下岗;
  2、把老百姓的8万亿储蓄存款花掉。怎么花?
  A、义务教育变成不义务,大学教育搞大范围的扩招与收费。1998年,中国开始了大学生扩招的步伐,老百姓一看好哇,只要分数基本够,我花钱,我孩子就能上大学了!当时扩招“眼前的好处”多多,背后的考量是:1、刺激国内教育消费;2、缓解青壮年的就业压力;3、提振国内大学的基础设施教育,大学校园扩建潮、高楼大厦平地起,一派施工繁忙的景象——拉升GDP,度过经济难关。
  B、住房改革搞货币化分房。住房市场商品化迅速推行,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地方政府开始把“卖地”当成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卖完了城市里面的地不够,还要到城乡结合部、村镇一级向农民强行征地,给他们极低的补偿,把他们赶入城市打工。城市化进程被迫出现,转型期与发展期的矛盾与成就并显,农民工成为了城市建设最大的功臣,也成为城市低端劳动力的主力人群,他们默默承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本。
  C、医疗改革废除公费医疗。政府亏空的养老机制废除。居民要看病,就得自己掏钱。于是,储蓄再次被迫拿出来消费,但这种消费不是享受型消费,是为了保命而不得已的消费。这种消费没有弹性,其中还包含着民众的不满情感,一旦国家政策有所转向,这部分消费马上会变成防御型储蓄——把民众的生存需要转化成消费,来自于压力而非自愿,所以并非长久之计,更不是善治之举。
  3、彻底反腐败。以上的这些措施并不是造成我们今天新三座大山的罪魁。朱总理不是傻子,他明白,以上的这些措施,必须配套“彻底反腐败”,中国的转型才能真正走出来。其逻辑在于:在彻底反腐败成功的前提下,民众的生存压力虽然因改革而加大,但清廉的政府会重新分配价值、限制权贵资本,遏制社会两极分化。有了法治与产权保护的市场,在短暂的剧痛之后,会让百姓尝到更多的甜头,中国社会会逐步走向良性的共同富裕之路。
  然而以一己之力碰撞顽固的利益集团,其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反腐败措施下的消费刺激,使得民众的短期负担成为了长期负担,政治改革没有与经济改革配套的结果,必然是今天摆在百姓(包括大学生)面前的“新三座大山”。
  朱总理的反腐败失败,为他的执政酿下一个影响深远的错误,尽管他的指导思想因为超前而无法实现,且并没有出错。在通货紧缩和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政治任务下,大学从此开始了慢慢无边的扩招之路,各路家长为孩子能进入大学而庆幸不已,却不知随着扩招的加剧,“大学生”的含金量也不断被稀释,那种“我们家有大学生”背后的自豪感所代表的观念已经被严重透支。中国用一个掩盖当下问题的错误,替换成另一个会在长远发生的错误,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
  
  二、大学生收入怎么降下来的?——分税制改革造成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扭曲
  
  大学生=大白菜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大学生的薪金水平很低,跟白菜一样便宜。那么,大学生的收入是怎么降下来的?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2年内以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方案,发改委官员说,其中的1000亿元,必须在50天里花掉。
  于是,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的宾馆、酒店顿时全部爆满,附近的复印店也是全力开工,打印来者的项目报告书复印件,有的报告书一下子装订了10多套,垒起来有一个书柜格那么高。这些人全部是各省市政府的代表。他们为什么要到三里河?因为国家发改委就在这里办公。他们来京游说,争取各种名目的财政拨款,用于本地政府开支。
  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跑部钱进”现象,其背后体现的是税制制度的逻辑。
  近年,地方政府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并不“好”:他们疯狂卖地、官商勾结、低价征地高价卖地、与开发商一起拉高房价、片面追求GDP,大造政绩工程,造成百姓生活质量下降。这些怎么来解释?了解14年前(1994年)的国家分税制改革,原因就基本明晰了。
  1994年的中国为什么要搞分税制改革?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刚刚确立,在此之前,央地关于财富的分成关系为:地方留足自己的,富余的给中央,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每年央地讨价还价,1985——1993年,中央政府预算收入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中央集权开始向地方分权过度,统治能力开始降低——这在某些学者看来是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94年1月1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开始施行。其核心思想是: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中央财力大大提高,而地方(省级政府还不错)政府走向财政困境,越往基层走越穷。改革后,中央办的事少了,拿的钱多了,地方办的事多了,但拿的钱少了。要生存的地方政府把财政创收包装成“发展经济”,以具备合法性,当作政府执政的第一要务。其中有两条关键的财政来源:1、中央的转移支付;2、当地的大型工程建设。
  转移支付需要游说、需要跑部钱进,不是说办就能办的。但当地的大型工程建设却容易得多:招商引资,引入外资,兴建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因土地制度规定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合法性理由,强行征地,通过买卖土地资源换回“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收,乘着住房市场化的东风,把土地转化成地方的财政收入。
  加之,政府官员皆为5年任届,期满就要拍屁股走人,官员的目标是升官,而升官就需要政绩,政绩需要有物主,5年见不到效果,政绩就会易主,所以短期行为严重:政绩、形象工程不断,而真正关涉普罗大众利益的社会公共服务、事务开支很少,因为它们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无论是GDP还是政绩。当民众尝到的好处不能以上级看得到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时候,地方政府就没有足够的动力解决民生问题。从对上不对下负责转向对下负责甚于对上负责,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迈出的一步。
  分税制改革后的经济特点是:政府主导,且经济体的增长往往容易依赖投资和出口,忽视的是消费,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最容易产生产能过剩和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在这套逻辑下催生出的GDP,虽然高速增长,但其代价惨重: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还伴随着隐蔽的权钱交易。最最要命的是,这些工程没有技术含量,并直接造成了两个扭曲:
  其一是经济结构扭曲: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依然庞大;其二是人力资源市场扭曲。当下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有两个严重的问题: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缺少大量基础和高级技工,想当白领和管理者的大学生却一抓一大把;2、人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还未成熟,员工工资(包括大学生)的增长水平不仅远远不及政府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且不如GDP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不同于技工,他们不可能回田地种庄稼,不可能到车间当装配工人,那么去哪里?只能去第三产业,但按照当下第三产业的规模,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大学生。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需要的是高级技工,而非大学生。当每个大学生怀揣着当白领、在办公室上网看报纸安逸生活梦想进入社会后,他们会发现:社会没有足够的容量容纳下这么多“管理人员”,更没有与之相配的收入水平。相反,社会需要的大量技工没有人来填充,整个劳动力市场结构错位。
  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的难题有两个:1、自己的收入问题,产业结构错位、人力资源定价机制不成熟,工资低就成为普遍现象;2、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住房、医疗、养老民生领域本身需要公共服务作为支撑,但在市场化后,政府并没有履行好分配财富、减轻民众生存负担的职能,大学生的买房、结婚、养父母等问题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压力,导致幸福感降低,这是大学生面临的基本社会困境。
  
  有些人一辈子都不适合当大学生,但在“上大学就骄傲”的传统理念之下,不得不拼着老命申请助学贷款,攒学费换文凭。他们真的不如去当技工更适合个人发展。术业有专攻,这个时代争当大学生并不是好事。大学生收入低和生活艰难表面上看是社会经济结构扭曲造成的,其背后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实质上是政府能否放弃自身政绩冲动、放开市场、割肉予民的政治问题。
  
  三、大学教育陈腐不堪——依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
  
  大学学什么?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不知道什么叫“付印”,就应该去媒体报社看看;不知道什么叫“外汇结算”,就应该去外贸公司看看;不知道什么叫“份子钱”,就应该去出租车公司看看,不知道什么叫“农民工欠薪”,就去工地当一天农民工体验体验。体验后的理论概念与社会现象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想忘都忘不掉。
  什么叫学习?遇到问题,我知道找哪方面的信息、资源,我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找到这些信息、资源,我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整合、加工、表达这些信息和资源,从而解决问题。即灵活运用确定性的知识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
  可悲的是,大多数大学教育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常识。
  
  我们的大学教育依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教材依然枯燥无味,本来鲜活的理论变成无聊的说教。政治课程依然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意味,老师完成的依然是政治任务。大学精神日益堕落为器物化的市场交易:学生交钱买成绩买文凭,考试测验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凭代表的不再是学生的本事,而是金钱的累计;高校老师成为一种生计,妄谈师德,老师做个课件几年都不换,照本宣科;部分学术论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更成为说了等于白说的一摞废纸。
  现代性弥漫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个性化、碎片化取代了威权控制下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面对刻板的政治宣传与党性教育,我们进行着思想深处的反叛;一方面,我们反叛的同时造成我们判断力的下降——当下的政治话语虽然如党政理论一样表达刻板,但其背后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其真意我们没有能力识别。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政治话语,不知道“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区别,更妄谈其背后的政治逻辑;不知道“再次举起解放思想的大旗”的背后是怎样的政治诉求。这个世界的真相需要靠智慧去领悟,可惜,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反叛的快感里,同时与真相和智慧失之交臂。大学教育没有赋予我们批判的思维和独立的思考,而只会抱怨和反叛的人格并非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才深层的认知缺陷现在表现并不明显,但将影响中国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
  
  四、大学价值在哪里?——民间智库的屁股 都比 专家教授的脑袋 强
  
  民间智库的屁股比专家教授的脑袋强,这句话看上去很雷人,但它有两个限定:其一,局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民间智库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不在某些专家教授之下;其二,话题局限在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民间智库眼疾手快,而专家教授的调研则需要层层审批、慢慢酝酿——可是时势的变化速度岂能容得如此缓慢的动作?
  2008年12月3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与六位民间智库网友面对面拍砖,就东莞模式和产业转型深入交流。这六位民间智库没有一位来自学界,而是来自专业财经主编、记者、企业家和经理人。他们在一线接触了大量的新鲜事实、眼疾手快、精力充沛,针对这种社会热点,最有发言权。但在如此重大的时代转型议题面前,大学学者的声音显得脆弱无力。
  大学的社会价值在哪里?积累研究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在社会整体面临问题与为难的时刻,能够运用理论和文明的力量,为人们指引道路。然而,面对正在发生的、可能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事件,大学却丧失其应有的身影。在论文造假、学术腐败成风的今天,大学价值沦落,作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产品——大学生,自然也因理想迷茫而无所归依。
  所以,大学如此质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社会依然不会接受。即便没有发生当下的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也一定是一个真问题,即便不在今年凸显,明年、后年肯定会显现。
  
  张维迎说过,改革开放30年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人力资本内部的变化:即最聪明最有才智的人从政府部门流向企业。企业负责创造价值,政府负责分配价值。所以,中国的顶尖人才去企业创造价值,未来的社会就有福祉。而当面临就业难,成群的大学生(都是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的时候,中国社会的未来就不会让人乐观。
  
  (部分观点表达有些极端,这并非我的原意。我之所以选择这样表达,是想起到强调的效果,自己所想并非如此极端,读者请勿对号入座,欢迎拍砖、交流)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iusikun 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