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房产金融] 两则新消息奠定浦东未来房产地位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frankzhang0811 于 2008-3-13 10:04 发表
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并不是比谁的楼高,谁的楼多,新加坡才是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首选地。还是留点钱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
你说得很正确,但寸土寸金的金融贸易区都在别墅办公也不现实吧?如果不是供不应求,我估计也不会有人去建造超高层建筑,小日本也不是傻瓜。
用发展的眼光看,上海的潜力,远不是新加坡和香港能够比的。不信,走着瞧!.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nysh 于 2008-3-13 09:37 发表


这个我知道!!
 我是说国家要批这事"悬"
  因为香港的经营一直有问题!
   上海再造,势必香港的那个就死了!!
    所以中央要平衡的!
香港的那个本来就没什么优势,人家日本的迪斯尼比香港大多了。
浦东的那个肯定会比香港的大,坚决拥护浦东建造迪斯尼,以后不用带宝宝去香港玩迪斯尼了。.

TOP

上海在崛起

一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9世纪的伦敦或是20世纪初期的纽约,上海正致力于跻身全球经济的领先城市之列,这是她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曾扮演过的角色。如今,上海已是中国内地人口最多的城市,常住人口达1800万。这里是150多家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所在地,其中包括通用汽车、IBM和阿尔卡特公司。此外,跨国公司还不断扩大其在上海的规模。通用汽车在此地雇用了约1800名白领员工,比2004年增加了60%。花旗银行有2000名本地雇员,而1999年时仅有80名。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斯坦利说:“上海想成为本地区主要金融中心的雄心壮志显而易见,可能她的目标还不止于此。” 外国人喜爱上海的夜生活,而中国的年轻技术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蜂拥而至则是期待着能从上海的经济繁荣中获得实惠。上海正以12%的速度发展,甚至高于2006年全中国10.7%的增速,其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0亿美元,虽不及伦敦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但发展速度却是伦敦的3倍。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吸引了约12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其中包括去年146亿美元的投资承诺),相当于2006年中国总体直接投资的23%。总部位于巴尔的摩并曾参与过上海的建筑设计项目的RTKL建筑师事务所(RTKL Associates)副总裁格雷戈"耶格说:“你正在目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城市变迁。一切令人眼花缭乱。”
上海所蕴藏的巨大机遇吸引了众多外国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使上海拥有了全球最亮丽的城市风景线。浦东金融区在20年前还是只有水稻田和小工厂的乡村,如今88层的金茂大厦拔地而起(由芝加哥的SOM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通用汽车、里昂信贷银行(Credit Lyonnais)和IBM公司就落户于这栋大厦。紧挨着它的是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出自纽约的KPF建筑师事务所之手),它原本被规划为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但现在已被中国台湾的台北101大楼超越,目前该大厦已完工3/4。和它们隔黄浦江相望的是66层的恒隆广场(Plaza 66,由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通用电气、英石油和毕马威(KPMG)就在此办公。黄浦江边曾经凋敝破败的外滩正是昔日的亚洲华尔街所在地,如今它又焕发了新生,夜总会、高级专卖店和时髦的餐厅密布于此。汽车零件制造商伟世通公司(Visteon Corp.)在2003年将区域总部从日本迁到了上海,该公司亚太区总裁罗伯特"帕拉什说:“上海是一座充满了活力与惊喜的城市,其文化也在日益走向多元化。”
上海之所以能风头盖过曼谷、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并进而成为跨国公司竞相追逐的目标,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外国人喜欢她。帕拉什说:“能够对跨国公司里的人形成吸引是至关重要的。” 吸引本地人其实也同样重要。蜂拥至上海的外地务工人员充实了伟世通公司以及诸如英特尔、飞利浦、霍尼韦尔(Honeywell)等几十家跨国公司的工厂。此外,上海的高等院校每年可培养出数万名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全球各大公司的科研实验室提供研究人才。在英特尔公司位于上海市中心西南18英里的紫竹科学园区的实验室,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000人,而2000年时仅为40人。王文汉是该实验室的总经理,他说,10年前“很难找到高质量的办公大楼”,高素质的员工也少得可怜,而如今“这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TOP

沪港城市竞争力报告 上海GDP十年后超香港

沪港城市竞争力报告 上海GDP十年后超香港  
   
  
    从2000年起,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发展委员会主席段樵等几位专家组成的项目组就开始了对香港与上海这两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调查与评价。日前,历时3年的“沪港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在上海正式发布。段樵教授则在发布会上畅所欲言,点评沪港城市特色与经济发展前景。

  缘起:上海“威胁论”




  “本项调查是从2000开始的,当时的香港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就是看到上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日益进入鲜花与掌声之中,而香港的经济经历了一些波折,于是大家开始担心香港的地位会不会很快被上海所取代。”段樵坦言,上海对香港的“威胁论”是促使他们开始本项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香港则是“一国两制”下的国际都会,一直以来,沪、港经济竞争力的比较都极为外界所关注。对此段樵表示,“香港与上海是天生的竞争关系。然而这种竞争的结果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竞争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其中一个城市的崛起不会逼死另一个城市。”

  香港与上海既是对手,又是朋友。

  结论:上海GDP十年超香港

  本次“沪港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结论之一是,上海于个别竞争力指标上,评分高过香港;报告亦指出,在十年内上海的人均GDP将会超越香港。

  针对这一结论,段樵说,香港与上海的地理位置不同,上海的快速发展应不会威胁香港经济的发展。他说,港沪两地未来的最根本发展之道,除了强化本身的持续成长条件外,其实是如何去巩固与发展城市邻接地区的经济关系,扩大其经济疆域。对香港来说,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求互利互惠。

  建议:城市竞争力关键看形象

  在段樵向记者出示的研究报告中,一个极富特色的金字塔模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通过这一模型,上海与香港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标准被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若干基础条件,其次是城市的引资环境,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城市的传统及国际化形象。

  “城市就象一个出售给投资者的商品一样,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总体形象,这才是一个国际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体现。”段樵说,“在这一点上,香港与上海都有着与中国内地其它大城市截然不同的地方,这也是这两个东方魅力之都最吸引人的地方。通过强调和对外传达城市形象,香港和上海,都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华夏时报).

TOP

可笑所谓的香港怎么能和上海比较?
上海每年的国税给其它省市的支持等高达上千亿!而香港只有顾自己尚且不足,还拿来和上海比较?真是笑话!上海有健全的各种产业,汽车,纺织,医药,造船等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而香港只是借着中国对外窗口的优势苟且偷生,如果中国全面开放,建设自己的国际货币结算中心,那么香港的将来难以预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