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育专家: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明显减弱

教育专家: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明显减弱

教育专家: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明显减弱
2010-11-29 1:01:10  劳动报
  

 

  新华社天津11月28日电 现实生活中,谈到上学的孩子,父母们常常是一肚子“苦水”:
“老师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检查作业、签字、出题、背单词、背课文、查资料……哪
一样不做都不行啊!”孩子的需求、老师的要求,使“陪读”,尤其对小学生家长而言,几
乎成了常态。

  教育专家认为,家长“陪读”使孩子常常处于依赖、被动的状态,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
力明显减弱,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指出,就家长自身而言,总
是不放心孩子、习惯性地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成了孩子学习的“监工”“拐杖”,
做了许多自己并不擅长做的事。有时候孩子会反感,影响家庭和谐的气氛,往往是“得不偿
失”。

  另一方面,老师常常向家长提出这样那样的辅助孩子学习要求,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转
嫁学校教育的压力,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上存在偏颇。其结果,短期内或许表面上对学生的学
习有所帮助,但难以获得长远的教育效益,反而加重了学生、家长以及自身的负担。

  关颖表示,解决陪读的问题靠家长自身是很难做到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学校
和家庭相互呼应。比如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吸收率,这是减轻学生学
习负担、解放家长的关键。老师对家长的要求,不是当老师的“助教”,重复、补充课堂教
学的内容,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
让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只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但是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要对自
己的作业负责,不是家长帮孩子做作业、替孩子改错。

  关颖强调说,在学习中,孩子是主体,老师和家长是主导,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
程中,始终要把调动他们自身积极性放在第一位。.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