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社会] 经历过才有的感悟和改变

经历过才有的感悟和改变

三周的欧洲出差终止于昨日,终于回家了,也快过年了.

一些感想,想重新整理一下.

1)上海的英语是说多了还是少了.
记得有人批评上海是"不讲中文的城市".我这次工作需要独自去了三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在某些时候英语不是爱不爱国的标志,在中国的土地上应该如何如何.英语是我解决衣食住行的工具.我想对一个不会讲中文的老外也一样.如果在上海有更多的人有说英语的能力,或大街上有更多的英文标识,只会让他们更爱上海.然后上海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喜爱. 我在外面工作中当然要用英语.自己在周末到其他临近城市去玩,看到英语心里真亲呀,特别是找饭店,厕所的时候. 所以基于英语的功能性, 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批评上海英语多的人体验一下再说.

2)"短板效应"该适于城市和社会的管理
记得我们说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上海比起欧洲一些城市,我们最美的地方早就超过了人家了,最高的电视塔,豪华的酒店,但我们即使在上海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远低于人家的脏乱环境中,政府的税收不就是要解决贫富不均吗,再改造好公共环境.老跟人比最美没意思,

3)我们的商业和服务业早就超级发达,至少和欧洲比,但对此的管理那么差
我们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我们的便利店多如牛毛.但假冒伪劣商品那么多, 在商业活动中坑蒙拐骗也那么多.管理没到位.

我是小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只是上来感慨一下看到的差别.但人的认识会决定或改变人的行为.按自己想的做吧..

TOP

发新话题